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2:5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第一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并大力提升其全面索质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直接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提升了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然而辅导员实然的角色现状确实令人反思。

1.专业性不强。辅导员的来源较杂,所学专业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还没有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所以各高校新招录的辅导员基本上是未经专业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素质。另外,人们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辅导员只是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谁都能做。事实并非如此,辅导员工作并不只是管理学生纪律、评奖学金、查宿舍卫生那么简单,辅导员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担负着重要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教育职责,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做支撑,必须专业化,尤其应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

2.职业性不强。一直以来,辅导员虽然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然而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若从教育分层的纵向来看,辅导员基木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底层;从辅导员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也都是无法从事教师岗位的才求其次做辅导员。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在他们中间能真正把辅导员当作一项崇高事业来做的甚少,愿意为辅导员事业奉献、奋斗一生的则更少。事实上,辅导员成了一个过渡型职业或是“跳板”而已。曾有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每年都有大批辅导员转岗,辅导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追求的重要指标,重视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应该的。然而,因此而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不妥的,势必导致他们因没有被积极关注而导致心里上的落差,从而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学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思想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多的来自第一课堂,而辅导员是第一课堂的核心。

由以上辅导员所表现的现状来看,辅导员角色的单一性及较低的角色评价是导致其不乐观状态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因此,对他们进行角色定位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尽管众多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和表述的方法不一,但对构成角色的二要素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即认为构成角色的三要素是个体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个体的行为模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从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拓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只有正确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 ,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起工作的热情 ,寻找到工作的动力 ,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逐渐掌握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权,为此,他们在三要素的要求下,需要扮演着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引领者、管理上的核心者和心理上的整合者等多重角色。

1.指路者。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最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当然辅导员在分析学生学习目标方向上,只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发展的时代里,学生的命运应该由他自己去安排,而不是包办代办,辅导员只能成为指路人,而不是铺路人,授之以渔而非鱼。然而,这里的“指路人”意味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与生命交流,生命与生命相互滋润,从而引发一种基于需求的感情与感情的共鸣,让学生从心里体会到这种指路作用。

2.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都将成为学生模拜的偶像也是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新时期,这种引领者的角色具体体现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和益友,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仟务,其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辅导员的榜样作用,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如同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的:“人们期望教师将担负起道德指引和教育指引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急和不同的价值观中不迷失方向”[2]。

3.核心者。基伯(J。R。Gibb)基于集体成员的信赖关系,把“集体风气”分为建立在信赖和和相互支持之上的“支持性风气”(supportive climate)和出现于不信任和相互攻击、防卫之时的“防卫性风气”(defensive climate)。前者是指:学生相互之间充满了自信和信赖;作为组织,充满了宽容和相互帮助的气氛;在达成目标方面,多有自觉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后者则指: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作为组织强调控制和服从;在达成目标方面,充斥着背后操纵和耍阴谋的作法。[3]可见,支持性班级气氛的形成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感召力,充分起到核心者的作用。

4.整合者。研究表明,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而辅导员所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有其独特群体心理的学生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和发展竟争的加剧、认知的困惑和生活的压力,青年大学生中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育人的目标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扮演好整合学生心理的角色。辅导员要及时把握社会的需要,了解、掌握乃至控制大学生的群体情绪,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掌握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表现、成因和处理方法,努力成为大学生情感上的朋友,引导导他们以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及恋爱,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提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24号令.

[2]赵中建.全球教育

第二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是维系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负有重要责任。由于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虽然在思想上排斥教师事无巨细的管理,但内心深处又渴望教师的关注,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建立详细的学生个人档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处处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对辅导员敞开心扉,便于辅导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二、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增强,辅导员工作也应当由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和引导型管理转化。辅导员既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又要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导致许多大学生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能力及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差,人际交往经验少,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应凭借自己的年龄和心理优势,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让情感沟通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催化剂,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每周组织班会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搭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在活动中淡化自己的教师身份,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消除与教师的隔阂感。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注重用优良的品行感召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辅导员要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贫困生解决勤工助学等问题,竭尽全力为学生排忧解难。

三、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要创造性地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不但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辅导员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才会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工作,辅导员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创新工作方法,才会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篇: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思考

摘要:本文重点了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同时结合个人的实践体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简要归纳,并对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 角色定位 工作方法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保障,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前提是对辅导员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只有定位准确了,方向明确了,才谈得上建设,因此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个人工作体会,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分析和定位,并就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恐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有人说,辅导员是个“三不像”——不像教师,不像干部,不像专家;有人说,辅导员是学生的服务者;也有人说,辅导员是个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涂,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些回答或失之偏颇,或过于简单,并不能明确概括辅导员的角色。对这个问题,还是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冯刚同志说得好,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说它重要,是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必须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把党的重要方针、政策、路线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同党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说它困难,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在经过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中学教育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思想观点、科学论断等不但没有产生理性的认识,反倒在老师的说教中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就给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先天的阻碍。其次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经常受到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更难了。那么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概念化的空洞说教是没有效果的,而是要采取隐性教育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应当按照党委部署,把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采取适当方式传授、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选择中,追求崇高,摒弃狭隘。

(二)学生的人生导师

还记得岗前培训时彭涛老师讲过的一次课,其中他谈到“人师之难”这个话题,笔者对此印象很深刻。相比于单纯传授知识的“经师”而言,“人师”是从心灵深处去认知教诲学生的,进行的是心灵的交流,这里面涉及到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其中的过程是艰难而又复杂的。作为人生导师,辅导员应该向学生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应该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因此,要想扮好人生导师这个角色,辅导员尤其是年轻辅导员必须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知识架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拥有独立的个性,敢于尝试,渴望成才,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另一方面,他们承受挫折能力有限,辨别能力欠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而无法排解。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利用自己的知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三)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辅导员要当学生的益友,必须爱学生和热爱学生工作,通过建立深情厚谊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辅导员最基本的一项素质和能力。有人说,学生其实最敏感,老师有没有感情和爱心,他们能很快感觉出来。确实是这样,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被认可的程度。辅导员要乐于与学生打交道,乐于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辅导员要能够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要学会引导学生,相信学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才能。辅导员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和承担责任,选择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选择了就要负责。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及时了解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要学会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

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但其职责有别于任课老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和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指导学生活动中。其基本职责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党建和团建、评奖评优、违纪处理、学生组织管理、课外活动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这些职责主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性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明显不同于任课老师。高校辅导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理解和实践自己的工作职责,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特质,不仅要靠教育者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更要靠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这个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具体而言,要搞好辅导员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从宏观的角度正确认识当前教育的形势和任务;(2)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学习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要掌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3)对待学生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要脚踏实地,要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开展工作要有耐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4)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学生做榜样,身教胜于言教;(5)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摸索规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辛苦而又光荣的事业,要想胜任这个工作,除了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工作方法。大家都知道,辅导员的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家庭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想做好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在坚持一般工作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处理不同的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辅导员要适应这些变化,不要总拿过去的学生与现在的学生相比,要主动适应学生中发生的新变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拿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来说,与兄弟学院相比,本院学生呈现下列特点:女生多,性格活泼,自由性大,依赖性强,缺乏吃苦精神,生活经验不足。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不同于兄弟学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成熟性。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学习的是西方语言,思想上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学生崇尚个性自由,但对各种西方思潮的辨别力较弱,因此,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当代西方思潮要保持科学的批判态度,在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决摈弃颓废有害的文化垃圾,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2)开展情感教育,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细心去照顾学生,用耐心去帮助学生,用责任心去教育学生。外国语学院女生众多,女生情感细腻,性格多为内向,大多是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因此,作为辅导员,对学生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女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因此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正确引导,消除其心理障碍。女生的事情总是多一些,这就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学生,无论是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甚至感情方面的等等,这都需要辅导员非常有耐心,仔细聆听学生们的心声,耐心地为她们进行开导,做一名倾听者和解惑者。

(3)弘扬先进文化,突出外语特色,用高雅的文化熏陶学生。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这种环境对学生既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深化和实践,同时本身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外国语学院通过指导英语俱乐部、“阳光女生”节、中西文化节、全英文团组织生活观摩会等活动,构筑外语特色文化活动体系,让学生在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四篇:新时期大学生角色定位的思考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角色定位的思考

[摘要]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急功近利趋向严重。面对新形势,本文从大学生角色定位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如何使大学生在后扩招时代完成自己的学生角色转变和职业角色定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扩招,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从1998年的108.36万人增至2007年的567万人,增幅达423%。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增至2005年的23%。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机会间的矛盾,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最明显的便是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使用过程中的“高消费”。受此影响,高校中浮躁、急功近利之风日盛,大学生功利化趋向不可避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拟从新形势下大学生角色定位的角度给予分析,并对大学生如何在后扩招时代对自己进行定位提供建议。

1大学生角色定位的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和人生好比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充当一种社会角色。由于每种角色分工不同,所在的社会位置不同,各自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完成的任务也有所不同。这个角色在自我认知后,要求本人具备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能够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社会角色的需要[1]。

角色定位科学,能在对社会需求与自身素质做出正确分析评判后选准自己欲扮演的角色,能较好地把握所处的各种关系而走向成功。角色定位清晰,就能明确而恰当地认识到社会对其所扮角色的种种期望,就会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加大成功的可能。若角色定位不当或模糊,盲动的机会就会增大,进而制约其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2]。总之,大学生对自身角色及期望的理解以及对角色变化规律和趋势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发展怎样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影响到他们对职业从选择到适应的整个职业生涯。2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偏差及根源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逐步完成社会化的关键发展过渡期。大学生角色定位的过程,是其逐渐认识在大学期间及就业之后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及其规范要求、弄清社会对其具体期望的过程。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主要面临着两种角色的转变:一是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学生角色”转变,学生角色是指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二是从大学面向社会的“职业角色”转变,职业角色是指角色与某一社会身份有关联的应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当前大学生角色定位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1)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2)大学生在校期间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而忙于考证;3)大学生漠视自身素质培养,而热衷于快餐式、工具型的阅读;4)大学生注重毕业求职时的包装,在择业时存在“只看待遇, 不看机遇的”的功利倾向;

究其根源,主要在于:1)高校扩招前正处于精英化教育阶段,毕业生由政府“包分配”,基本不存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直到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之前,问题也不是很突出。因此大学生没有就业压力,不必考虑职业角色定位的问题,自身职业意识不足;2)高校管理者重视和研究的也集中在大学生“学生角色”的适应问题上,尤其是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上,而对“职业角色”培养关注不够,往往把就业指导看作是对毕业班学生的一项应急性工作,忽视了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3)高校管理者更

关注的是本学校的毕业生能不能以“合格大学生”的身份就业,至于毕业生能否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尽快适应该职业而成为出色的职业者就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4)即使在高校管理者关注的“学生角色”适应问题上,他们考虑的也主要是新生能否适应大学的教学节奏、讲课方式、管理模式、考试成绩能否达标上,而没有从学生就业角度考虑他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能否按照职业要求来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在学校期间围绕自己的职业角色有目的的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正是由于学校缺少一贯的职业理想教育,再加上大学生自身对职业意识认识不足,才使得大学生择业时知识储备、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都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从众性和无序性。3 提高大学生角色定位的举措

如何完成角色转变是每一位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角色转变是大学生适应环境生活、走向心理成熟的要求和表现。引导学生完成合理的个性化职业角色转变,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主体三者的共同努力。

3.1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培养教育

第一,学校要把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统筹安排。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认真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等,为大学生准确定位自我教育目标打下基础。同时,在低年级开展成才教育,高年级进行择业观指导,毕业班着重就业政策和技巧的指导,把角色转变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主持了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课题[3]。从调查结果看,有53.9%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尚未形成的占到了20%。这也从侧面论证了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培养教育;

第二,学校要从低层次的求职技术指导转向创业意识和自立精神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认识到:一次成功的就业指导,固然可以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时代,一次就业成功绝不意味着终身以此为业。大学就业指导应从纯技术指导的层次超越出来,注重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使学生认识到作为高层次人才,其选择职业的动机不能停留在谋生这一功利层面上,更应该上升到实现人生价值和为社会作贡献这一价值层面上。不仅应当自主选择职业,更应当能动地创造新的职业。

3.2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角色定位的引导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特别是站在教学和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是教学主体,应该充分利用和学生接触的机会,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和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大学学习的自主性、专业性、多样性、阶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促进学生围绕自己的角色定位主动性学习。

3.3学生要明确和完成个性化的角色定位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学生在接受学校和教师角色教育和引导的同时,要主动完成自己的学生角色转变过程和职业角色定位。

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变。但要在学校期间逐渐完成自己的职业角色转变,为自己的职业做知识储备,仅仅掌握好课本知识是不够的,知道获取其它知识的渠道和方法更重要。学生要顺利完成职业角色转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新环境,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性格、爱好、品质、能力、理想、志向等多方面。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发挥优势,取得成功;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各种社会职业相对稳定的、系统的评价,它影响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和择业行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其根源在于职业价值观和具体的择业行为不统一。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追求存在不少误区:如追求那些物质利益丰厚的部门而不管自己合适与否;寻求一个舒适、轻松、稳定的工作而不论专业对不对口;总想以最小的身心投入换来最大的利润等等。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职业的价值评价会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职业才能能否充分发挥,会越来越看重职业的智力含量。为了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不再喜欢终身从事一种工作,不再忌讳竞争,这些都是积极的价值观;

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众多矛盾中分清主次,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比如,是一份工作还是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是希图清闲安逸还是无所谓条件艰苦?是要求高薪水,还是重视工作经历对现时报酬没太高的要求?是希望留在大城市还是去有发展的偏远地区也行,等等。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多学专业知识还是多参与社会实践,比例如何等等;

最后,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过程中出现偏颇和失败时,学生要学会通过自身、学校、家庭、朋友等进行必要的角色调适。

4结束语

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角色定位紊乱、人才同质化严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下降有诸多方面的原因,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关键是要加大对大学生角色定位的教育力度,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角色准确定位,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机会,完成自己的学生角色转变,围绕自己的职业角色汲取知识,从而避免人才同质化,完成个性化的职业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孙鑫亭.编辑的角色定位与心理调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4):111-112.2李光禄,周如东.大学生角色定位教育[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1):10-11.3邹赐岚.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2):91-92.4顾坤华.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3,(12):43-45.5王鲜萍.当代大学生的功利趋向对中国大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6):17-19.6齐月华.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探讨,2005,(5):75-77.7刘伟.论世纪之交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与行为调适[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1):30-31.

第五篇:辅导员角色定位

辅导员角色定位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为配套文件的出台为标志,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在新时期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角度,重新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这既是对辅导员身份、地位、功能和职责的尊重和提升,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旨归。

认清职责,正确定位

由于辅导员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为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创造了条件。辅导员究竟是教师还是行政管理干部?还是并列的两种身份?在实践中,其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甚至错位。这既有认识上的偏差,也有诸多客观因素所制约。笔者认为明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使辅导员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对辅导员工作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辅导员及其工作性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不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深深地影响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辅导员不仅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育者,也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特长的教师。从传统教师职责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而言,辅导员是教师;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学生政治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还是教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和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指导课外活动中。但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时期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致力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下载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辅导员角色定位

    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广东科技学院 财经系 柯登峰 一、面对巨大工作压力,迅速完成角色转变,积极进入工作状态。 2009年8月份进入广东科技学院,由一名大学生毕业生转变成一名高校......

    高校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工作实践

    高校学业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工作实践 (北京林业大学,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对高校学生党员辅导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对高校学生党员辅导员制度的几点思考摘 要:伴随我国高校扩招和改革的浪潮,学生党员辅导员制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辅助办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和实施,并取......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摘要】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职责、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总结归纳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分析辅导员素质养成存在的问......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学习 【摘要】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职责、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总结归纳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分析辅导员素质养成存在的问......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规划(共5则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校也迅猛崛起。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应该说中国的高校长大了、长高了、长胖了,伴随着高校师生人数的增加,也随之带来了一些......

    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思考(张文杰)★

    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思考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文杰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辅导员工作越发显得重要,辅导员......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作者:王莉 徐忠杰 庄金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