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思考(张文杰)
新时期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思考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文杰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辅导员工作越发显得重要,辅导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时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迫切要求。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工作质量;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涉世不深,缺乏对新鲜事物的甄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越来越重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的中坚力量。辅导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研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新时期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反映了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今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被各种政治思潮所影响,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积极的服务态度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把握社会脉搏。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进步。
(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出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知识和文化得到迅速的传播,互联网技术也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新知识和文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大学生缺乏甄别判断的能力,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所利用,如邪教组织对高校的渗透,传销组织在高校的发展,国外势力借助外教以办英语角等为由对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思想的渗透等,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着影响。大学是优秀青年的集聚地,也是各种文化迅速传播的集中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尤为重要。
(三)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手段
自我效能感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的强弱主要受个体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个体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景条件等五方面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是指辅导员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2]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自信心,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增强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激发工作兴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紧张焦虑进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新时期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思考
(一)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和岗位职责,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1、明确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转变育人观念,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新时期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明确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摆脱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是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摆脱课堂理论的讲授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相脱离的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
文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3]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学生在校级层面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自然班的日常管理工作;使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质量,又利于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同时要加强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很好地沟通协调,使高校课堂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共青团工作、社团工作与辅导员工作很好的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结合,实现教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统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2、明确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整合师资队伍,提升辅导员工作职业地位。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将高校辅导员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不仅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也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可以根据专职辅导员的学历和专业不同,划分在时政与国情省情教育教研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部、党团理论教育教研部、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教研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部,并吸纳高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教师,形成 “双肩挑”辅导员模式,以正当的渠道承认辅导员教师的身份,切实解决了辅导员职称评聘问题。有研究指出专职辅导员兼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有效途径。[4]高校辅导员角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议高校在职称评审中设立“政治辅导员职称系列”,给予辅导员具有评聘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平台。改变辅导员与专业课理论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处于科研劣势而难以评审的状况,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根据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能力水平大胆提拔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辅导员感到无发展前途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二)加大辅导员培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1、加大辅导员培训,进行职业规划,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高等学校应为辅导员建立多元化发展渠道,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多种途径。首先,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成长成才规划等方面内容。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培养专家型的辅导员提供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应注重融教学、科研、实践交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高校应划拨专项辅导员培训经费,用于辅导员进行工作交流和参加社会实践;应积极为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实地考察和跨省锻炼创造条件,帮助辅导员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同时,应将辅导员个人发展目标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统一起来,对于出现职业倦怠的专职辅导员应给以及时的指导、培训和帮助,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促使辅导员尽快走出困境。如:建立符合辅导员岗位要求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评聘机制;提供辅导员专项培训的经费;依据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的双重身份管理,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政策等。推动辅导员多元化发展,既可以为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辅导员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创造条件,又可以为既有政策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利于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只有加强培训,增强职业知识,及时更新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加大辅导员培训,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讲求技术和艺术的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关键要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政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及新媒体技术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辅导员积极主动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如QQ、博客、微信等,积极主动地占领思想教育的新领地。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最亲近的人,辅导员的行为举止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辅导员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师德、以高尚人格魅力和学识规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培训增强工作使命感和光荣感,把个人事业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紧密结合起来。要不断加强辅导员思想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
主义理论价值体系,自觉遵守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党奉献、乐于助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通过培训还可以使高校辅导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政策,正确领会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政工作提出的各项新要求,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式,提高学生工作质量。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通知》中也要求高校加强辅导员培训,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
(三)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辅导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有着开阔的眼界和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责任感和内心需求。高校应对辅导员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辅导员安心工作提供保障。应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将辅导员的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晋升和职称评定挂钩,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后,应把辅导员工作的绩与效真正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应打破高校各学院年底评优把辅导员和一般行政部门放在一起考评,采取简单的述职后大家投票的方式来确定优秀。高等学校应允许工作三年以上的专职辅导员转到其他工作岗位;也可以吸纳一批愿意从事辅导员岗位的专业教师加入专职辅导员队伍。对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老师,学校应考虑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职业化发展问题,在政策上要向他们倾斜。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对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颁发了专门的要求,但是各地高校执行力度不一致。高校应该允许辅导员评定非领导职务序列的职级评审办法,如可副科级辅导员、正科级辅导员、副处级辅导员和正处级辅导员等;在辅导员职称评审序列中设初级岗、中级岗、高级岗等,为专家型、职业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谢俊荣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培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3-135.[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4]马福运.高校“双肩挑”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构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0(4):78-81.[5]徐惠红等.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9-91.
第二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是维系学校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负有重要责任。由于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虽然在思想上排斥教师事无巨细的管理,但内心深处又渴望教师的关注,这与他们成长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建立详细的学生个人档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处处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对辅导员敞开心扉,便于辅导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二、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增强,辅导员工作也应当由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和引导型管理转化。辅导员既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又要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导致许多大学生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能力及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差,人际交往经验少,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应凭借自己的年龄和心理优势,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让情感沟通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催化剂,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每周组织班会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搭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在活动中淡化自己的教师身份,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消除与教师的隔阂感。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注重用优良的品行感召学生,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辅导员要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贫困生解决勤工助学等问题,竭尽全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三、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要创造性地做好辅导员工作,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不但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辅导员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才会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工作,辅导员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创新工作方法,才会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篇: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对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并大力提升其全面索质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处于第一线,直接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日常教育、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提升了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然而辅导员实然的角色现状确实令人反思。
1.专业性不强。辅导员的来源较杂,所学专业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还没有辅导员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课程,所以各高校新招录的辅导员基本上是未经专业培训就匆忙上岗,缺乏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素质。另外,人们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辅导员只是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谁都能做。事实并非如此,辅导员工作并不只是管理学生纪律、评奖学金、查宿舍卫生那么简单,辅导员还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担负着重要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教育职责,而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做支撑,必须专业化,尤其应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
2.职业性不强。一直以来,辅导员虽然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然而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若从教育分层的纵向来看,辅导员基木上处于高校教师中的底层;从辅导员人员组成来看,大部分也都是无法从事教师岗位的才求其次做辅导员。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在他们中间能真正把辅导员当作一项崇高事业来做的甚少,愿意为辅导员事业奉献、奋斗一生的则更少。事实上,辅导员成了一个过渡型职业或是“跳板”而已。曾有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到5年,每年都有大批辅导员转岗,辅导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高校,教学水平是高校追求的重要指标,重视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应该的。然而,因此而忽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不妥的,势必导致他们因没有被积极关注而导致心里上的落差,从而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学校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思想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更多的来自第一课堂,而辅导员是第一课堂的核心。
由以上辅导员所表现的现状来看,辅导员角色的单一性及较低的角色评价是导致其不乐观状态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因此,对他们进行角色定位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尽管众多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和表述的方法不一,但对构成角色的二要素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即认为构成角色的三要素是个体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个体的行为模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从
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拓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只有正确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 ,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起工作的热情 ,寻找到工作的动力 ,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逐渐掌握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权,为此,他们在三要素的要求下,需要扮演着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引领者、管理上的核心者和心理上的整合者等多重角色。
1.指路者。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人生路该如何走,学生最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当然辅导员在分析学生学习目标方向上,只能起辅助作用,因为在这个追求个性,张扬个性发展的时代里,学生的命运应该由他自己去安排,而不是包办代办,辅导员只能成为指路人,而不是铺路人,授之以渔而非鱼。然而,这里的“指路人”意味着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生命与生命交流,生命与生命相互滋润,从而引发一种基于需求的感情与感情的共鸣,让学生从心里体会到这种指路作用。
2.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都将成为学生模拜的偶像也是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新时期,这种引领者的角色具体体现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和益友,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仟务,其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辅导员的榜样作用,会激起大学生较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如同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的:“人们期望教师将担负起道德指引和教育指引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急和不同的价值观中不迷失方向”[2]。
3.核心者。基伯(J。R。Gibb)基于集体成员的信赖关系,把“集体风气”分为建立在信赖和和相互支持之上的“支持性风气”(supportive climate)和出现于不信任和相互攻击、防卫之时的“防卫性风气”(defensive climate)。前者是指:学生相互之间充满了自信和信赖;作为组织,充满了宽容和相互帮助的气氛;在达成目标方面,多有自觉性和多样性的特色。后者则指: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作为组织强调控制和服从;在达成目标方面,充斥着背后操纵和耍阴谋的作法。[3]可见,支持性班级气氛的形成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感召力,充分起到核心者的作用。
4.整合者。研究表明,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而辅导员所面临的是一个千姿百态的、有其独特群体心理的学生群体。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和发展竟争的加剧、认知的困惑和生活的压力,青年大学生中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育人的目标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扮演好整合学生心理的角色。辅导员要及时把握社会的需要,了解、掌握乃至控制大学生的群体情绪,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掌握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表现、成因和处理方法,努力成为大学生情感上的朋友,引导导他们以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及恋爱,成为生活的强者。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提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7月23日教育部24号令.
[2]赵中建.全球教育
第四篇: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作者:王莉 徐忠杰 庄金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3-0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辅导员应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要履行好辅导员职责,必须具备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能力
制订两个“一二三四”计划:
(一)第一个“一二三四”是:一二三四的工作目标。即:第一年摸情况、打基础;第二年做规划、努力干;第三年订制度、搞规范;第四年见成效、上台阶。
(二)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制定清晰的“一二三四”学生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两大抓手、三大特色、四条主线。
1.其中一个中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为工作中心,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两大抓手是:(1)狠抓学工队伍的作风,树立“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做到“三勤”(勤到学生宿舍、勤到学生课堂、勤于指导学生的课余活动)。(2)狠抓学生的学风:具体要求学生“三有三证三高二低”(三有:上课有效率、活动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三证:学生在毕业前应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三高:高出勤率、高活动参与率、高就业率;二低:低作弊率、低事故率)。
3.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抓好三个特色活动。
4.四条主线: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条日常主线为:(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党建的主线;(2)以锻炼学生技能为专业活动的主线;(3)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团学工作的主线;(4)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就业指导的主线。
三、抓党团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到位
大力实施学生党建“五三四四”工程。学生党建的“五三四四”工程即: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和学生党员做到“四个四”的承诺制。
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即:第一,进教室;第二,进宿舍;第三,进网络;第四,进社团;第五,进社会。每一进当中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落实“五进”工程,学生党员具体做到四个“四”。即:四个责任、四个带头、四个保证、四个关心。
四、抓宿舍文明,“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到位
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坚持晚点名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狠抓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变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道德实践基地。
五、抓学业、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人生发展引路到位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双步导航制”工程,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所谓“双步导航制”双步:第一步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导航制”,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等;第二步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职业导航制”,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以职业鉴定培训为依托实施双证制度,锤炼就业技能。
六、抓班风学风,营造浓郁成才氛围
集中开展优良班风创建活动,辅导员应认真落实与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听课制度,明确班级目标,健全班级制度,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重视学生骨干培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
集体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温馨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成才的小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成才氛围才会浓厚。
七、抓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和谐护航到位
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二级网络的重要负责人,辅导员担负起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的责任。应积极开展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建利.职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2]何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第五篇:做好新时期高校培训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做好高校培训工作的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提升期,在社会人才培训方面面临新形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教育部规定:自2008年起,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停止招收脱产学生。在此背景下,稳定学历教育、发展非学历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就成为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的双轨办学提供了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培训工作拓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考验。高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跟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开拓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二级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二级学院在学校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了《继续教育学院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计划》,组织党员集中学习6次,为本单位党员进行专题辅导3次,与企业合作举办企业人员培训班4次,与学校职能部门合作举办校内教工培训班2期,邀请参加座谈访谈人员40余人,走访了6家社会企业和4所兄弟院校,为本单位师生办理代表性实事共4件;我院全面彰显办学特色,行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学院事业发展进入自历史上难得的良性发展阶段。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院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观要求的问题,在推进事业科学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学历教育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受国家宏观教育方针调整的影响,我院学历教育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在招生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成效不够显著。长期以来,我院学历教育招生实际录取比例一直在60%上下,2008年经过努力达到80%左右,这就影响了学历教育的办学稳定和潜力发掘,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程度。虽然我们提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的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二者的工作投入与期望回报率相差较大,加之教育部规定自2008年起脱产学历教育停招,这
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学历教育的生源开发工作。
(二)培训市场开拓认识不够到位
在社会培训日趋丰富而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对于做好培训市场开拓的认识不够,往往局限在发函宣介和电话联系上,这就使得培训知晓的范围和学员参加的热情受到很大的限制。二级学院在把握服务行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及探寻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还不够,印刷技术培训的独特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学校在印刷行业的地位有一定差距;作为学校与社会交往相对紧密的窗口作用与交流先锋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推进力度还不够大,这就显著制约了培训市场的开拓,也影响了培训工作外延的拓展。
(三)培训教材建设步伐不够快
近年来,我院在培训专门教材的建设方面不够快,所开展培训教材更新不够,学员学习支撑材料不够及时,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授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材建设、课程规范的具体措施需加强落实,培训教材优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加大力度;同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增加学员企业生产与课堂学习的衔接度,使人才培养充分反映行业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新要求。
(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措施不够有力
受工作机制影响,我院培训授课需要院外聘请,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对教师的管理制度也尚未跟上,出现教师因有事课程临时变动的现象。在培训课程安排与师资队伍融合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授课创新和知识更新不够及时协调,使得师资团队建设聚集力不够。此外,培训师资与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偏少,为行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不够强,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培育成效还不明显,掌握行业实践技能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带头人偏少,这就影响了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员的深度培训和技能再提升。
(五)内外资源优化组合的认识不够全面
受各种条件制约,我们对现有办学资源加强整合力度不够。具体来说,由于二级学院可资利用的空间余地狭小,办学资源与设备相对短缺,加之对学院内外可利用资源的统筹协调和长远规划不够,对校内我们仅仅局限于与
实习工厂和个别二级学院开展车间和人员合作。每次开办培训班往往需要借助外单位资源,如租用核工业干部培训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单位的教室和餐厅,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属于不定点授课。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开办培训班的工作量。
三、对当前二级学院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制约的原因,也有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从客观方面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印刷行业技术发展、师生思想观念变化等因素给二级学院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体制改革使开展学历教育增添困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在宏观上正逐步压缩学历教育规模,加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造成现有成人教育招生规模难以维持,实际上呈不增反降趋势。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函授教育认可度不高,学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考前辅导和应试准备不够充分,也影响了实际录取比例。此外,各地函授站实际分属出版局、出版社等不同部门管理,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方面不尽相同,也影响了学历教育的规范发展。
(二)行业发展使培训市场开拓显现滞后
因熟悉市场知识和业务技能人员有限,我们在市场开拓方面显得落后,加之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往往是需要联系外界时临时调配人员进行市场联络,技术还不够娴熟。传统的计划体系下办学历程影响了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学历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前后工作衔接不够,加上国有企业改制转型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育部推行教育改革,决定自2008年起全国脱产成人教育停招后,我们在开展非学历教育与市场接轨方面显得跟不上形势变化。
(三)技术进步使得培训教材建设困难重重
印刷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使的我院培训授课的现有知识积累难以及时跟上。企业人才对综合技能型教学的要求,使得培训呈现一定程度的脱节状态。另外,参加培训的企业学员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接受能力差别很大,这就使得我们在着手开展教材建设时难以兼顾使用对象的接受能力,还要求适应企业的社会大众化特征,教材语言尽量浅显易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
用紧密结合,从这一点来说,对教师编写教材带来难度很大。
(四)知识更新使师资队伍建设难以兼顾
我院按照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要求,致力于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但行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尤其实践技能的不断改进,要求大量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重兼顾的“双师型”人才。另外,印刷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印刷新技术尤其是胶印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系统掌握胶印、凹印、CTP、数码等前沿新技术新知识,需要大量紧跟行业快速发展、适应学员培训需求方面的复合型师资人才,这一点我们短期内难以很快做到。
(五)环境因素导致内外资源整合难度加大
体制机制创新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我院近年来在管理体制、后勤服务等配套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改革探索,但是由于所处方位的相对闭塞,我们在对外交流和与社会接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障碍,院内外的资源如网络中心、金工车间等利用和整合程度还不能及时有效,影响了完美对外界的全面了解。这也使我们在安排课程体系和培训菜单时不能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还不够,办学视野和活力发掘有待增强。
四、今后对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基础上,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长期、中期、近期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进现有问题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对于“如何开展好学历教育”,我们将通过实地考察、师生座谈和网络调查等方式,调研了解全国函授站学历教育办学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质量分析排队。同时利用招生指标杠杆,加大学历教育日常工作监督和巡查力度,对做得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适当增加招生名额,对于做得不够好的要给于适当指正并酌情减少招生指标。开好函授站站长会议,作为交流经验、探索途径的主要平台,并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二)对于“如何做好培训市场开拓”,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北京市教委和
学校党委的政策要求,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培训规划和工作规章。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企业开展联合培训活动,并根据需求和企业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技能培训活动;办非学历教育既要注重效益,更要加强管理,我们可以借鉴学历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师资队伍、教材内容和培训资料的管理,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三)对于“如何做好培训教材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注意讲求实用性、保证政策性。主动深入企业,按照一操作、二检查、三观看的原则进行调研和思考;在培训间隙,可以与印协多加联系,了解行业动态和培训需求,同时与新老学员开展坦诚沟通,特别注重做好对学员进出培训班的问题和信息采集,将学员对培训的期待和要求汇集起来交给任课教师,为培训授课提供前期素材,以便授课时有的放矢。
(四)对于“如何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聘请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函授站教师和各地印协人员参与授课,并加大培训师资的自行培养力度,形成广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授课教师的管理,引进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保证培训授课的科学有序地进行。此外,我们还将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定期合理调整师资队伍,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岗前培训,从而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培训师资队伍。
(五)对于“如何促进资源优化整合”,我们需要注重大形势下培训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做好科学性定位,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要定期参加一些行业展览和交流会,与社会企业进行友好往来,在交往中发现发掘多方面资源。在安排培训时,根据资源方位制定比较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菜单,在大量市场调研和企业交流的基础上做好培训资源整合,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延续性、广泛性和规范性。
回顾第一、二阶段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旨和科学体系有了深刻理解,也进一步深切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在随后的整改阶段和今后长远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立足二级学院实际,立足行业培训需要,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推进继续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