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各级财政相继开展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指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近,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笔者试结合财政工作实践就贯彻落实办法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主体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本质上属于公共资产,其资金来源大都来自政府财政公共支出,具有资产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非生产性、资产使用的无偿性等特点,它不同于企业资产,没有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条,其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也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政府公共资产。在我国加入WTO,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改革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上,由财政部门主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
1998年以后,我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相继撤消,但制度上未作相应调整,由此引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分工不清、体制不顺的问题,这是行政单位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财
政部新的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是负责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财政部门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抓紧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的分散在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同时研究、制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切实履行起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各项职责。
二、找准资产管理的突破口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长远目标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打造产权明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管公正、评价科学的管理新模式,确保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和有效利用。当前,要抓住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这一突破口,全面规范各个环节的管理。难点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问题。
在“非转经”问题上,首先应明确各级政府是“非转经”资产的所有者,享有这部分资产的终极处置权和收益权。“非转经”收益应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次,要严格行政事业“非转经”的申报审批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拨给的行政事业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其他用于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资产不能转让。行政单位利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要一律停止,已经举办的要限期脱沟。
三、认真研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问题
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配置要体现科学、公平的原则。为此,要研究各类资产的配置标准、定额问题,逐步使资产管理与实
物费用定额和预算定员定额管理相衔接,并在编制单位部门预算时予以统筹考虑。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行政事业单位拟购置资产,必须由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后,提出品目、数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在配置行政事业资产的过程中,预算单位主要是审核资金的可行性,财政部门主要是根据单位资产存量和履行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预算的编制过程。这样做,既有利于科学配置行政事业资产,保证政府公共资产占用的公平,又有利于减少预算编制的盲目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四、探索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调剂机制
对于各行政事业性单位与组织需要新购与新建的资产,应尽可能从现有资产中调剂;把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调剂到需要的单位,以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苦乐不均、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必要时可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鼓励资产占用单位通过资产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及时将闲置资产转化成有效资源。
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在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家底”的基础上,借助“金财工程”的网络平台,开发建立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
理信息系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库、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开展对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事业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是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评价的方法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比率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以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为原则,同时考虑系统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因素。在评价组织上,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单位分级实施。在组织实施上,可以与各级财政部门正在开展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简报第三期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简报
第 三 期
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二00七年二月八日
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在肥召开
2月1日,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财政厅全面部署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由毕小彬副厅长主持,朱玉明厅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还对资产清查指南、报表和软件进行了讲解培训。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各市县财政局负责同志和相关处(科)室负责人,以及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和资产清查联络员,共约450人参加了会议。
朱玉明厅长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产工作1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厅长朱玉明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朱厅长指出,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目的,是要全面摸清“家底”、建立监管系统、实现两个结合,完善管理制度。开展资产清查,是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有利于规范社会分配秩序、构建和谐安徽。各级、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起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为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搞好分工协作,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同时,尽快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本地区本系统的资产清查培训工作,特别是各垂直管理部门,要搞好系统培训和具体清查工作。
他指出,各单位要认真核实单位基本情况,做到户数清、编制清、人员状况清;要严格规范账务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要抓好财产清查,做到资产数量实、资产价值实、管理使用单位实,账实相符;要及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做资产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规范、会计核算规范。
朱厅长着重指出,省财政厅把资产清查工作作为规范行政单位工资、津补贴发放的重要举措来抓。当前,收入分配不公,主要体现区域之间的分配不公、经营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不
公、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分配不公。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因资产占有量不一样,导致收入的不同是引发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后,行政单位的资产收益作为政府非税收入进行管理,要按照规定全部上缴财政,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滥发津补贴。全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津补贴发放进行规范,省直机关从今年开始实行财政统一发放津补贴,市县也要及时跟进,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和谐安徽建设。各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全面清理核对银行账户、资产及收益情况,确保上报的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准确和完整。
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审计,扩大审计范围,实行异地审计。为确保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可靠,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中,要建立资产清查结果公示制和资产清查工作的咨询举报制、审计监督制等三项制度,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各单位必须按照资产清查的工作要求,确保资产清查工作细致、资料完整,切实防止一些有意和无意的遗漏。对审计发现的单位资产没有上报、收入不及时上缴,特别是单位隐瞒资产收入等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他强调,在开展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参照财政部的做法,省财政厅将2008预算编制与这次资产清查结果相结合,把资产清查结果作为单位资产购置、运行等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对没有按期上报资产
清查结果,以及资产清查结果经过审计检查存在较大出入,导致资产购置预算审核缺乏依据的单位,原则上不安排资产购置预算。
毕小彬副厅长要求尽快实施资产清查工作
在2007年2月1日召开的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上,省财政厅副厅长毕小彬就会议贯彻提出明确要求。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汇报、传达会议精神,重点是朱厅长讲话精神。各市、县财政局要抓紧向局党组和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并积极争取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省直有关部门要向本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同志汇报。特别是承担资产清查任务的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传达。
毕小彬还就资产清查的近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尽快成立组织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抓紧组建机构。财政部门要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已成立资产管理科(室)的可以依托现有科(室),没有专门的资产清查科(室)的,要指定牵头科(室),并抽调人员,保证工作力量。省直部门也要成立单位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人员应包括财务、资产管理、审计、监督等部门,保证资产清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要尽快启动资产清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全省
《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其中,省直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按时报省资产清查办公室备案;抓紧开展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业务培训;尤其是教育、卫生、工商、政法等部门要抓好系统培训;抓紧建立资产清查结果公示制和资产清查工作的咨询举报制、审计监督制等制度。三是要尽快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财政部门作为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财政部门内部有关处(科)与部门资产财务管理机构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特别是资产清查工作机构,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省司法厅、省国资委等单位迅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会议结束后,2月2日,省司法厅立即成立了以分管厅长为组长,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省司法厅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下发了专门通知,全面启动了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日前,省国资委、省检察院、省建设厅、省地震局等单位已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确立了专门办事机构,抽调人员,保证了资产清查工作力量;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等单位正在开展系统培训,层层落实资产清查工作。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财政部行政政法司、教科文司,省直有关单位
发:各市、县财政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第三篇: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颁布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购置、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都显现出一些漏洞,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公共财政政策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额更是持续上升。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这种状况,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我认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思考、探究,会对今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无论在数量还是价值总额上在国有资产总额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而行政事业单位在服务型政府中又扮演着主要角色,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在今后不断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防止或规避资产在耗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从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其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设立目的
事业单位设立的直接目的就是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民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要。行政单位的任务主要是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二者工作成果都是不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职能都是以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为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设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资产的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资产管理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的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它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具有二个层面上的含义。其一从宏观方面来讲,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中对违反两个办法的处罚规定中,没有明确提出对使用国有资产有效性的奖惩规定,单位在制定内部资产管理办法时无法可依,因而很多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中没有这部分的内容,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很好管理和利用国有资产,降低了使用效率。其二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主要指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也很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流转过程中权、责、利不清。
(二)资产购置随意性较大
单位在购置资产时,没有充分考虑存量资产的利用情况,不能将资产的购置同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有些资产购置甚至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很多单位的资产购置都由领导一个人做决定,在预算资金较多,尤其是项目预算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年初的预算如何,存量资产还能不能再用,基本上不予以考虑,重复、大量购买资产,有些单位采用“化整为零”手段,避开政府采购,目的就是为了在年底前花光项目资金。还有一些单位电脑还能用,重新购置新的,旧电脑就随意放到库房;办公用的表格堆了半个办公室,不管能不能用第二年照样再印,造成非常大的浪费,也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流转使用中浪费、流失现象严重
首先,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大到电脑小到小刀、橡皮等的使用,浪费现象都很严重。比如购置电脑,原来的本来还可以用,但看到新购入了一批新的,出于攀比心理,就说自己电脑有问题了,把旧电脑放到库房里,重新领用新电脑;比如日常工作中一块橡皮、一把尺子都可以用很长时间,但行政事业单位年年购入年年换新;再比如u盘的使用,并不是单位每个人都能用得上,但单位基本上是一人一个,时间一久有些人员理所当然地认为这u盘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资产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其次是在单位合并、分立,领导变更以及人员调动等资产实际使用人变更时,没有对固定资产按规定进行交接,财务明细账与资产管理人员明细账不能做到账账相符,使得国有资产流失。
(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时存在不按规定的程序报批现象
有些单位领导,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没有履行必要的手续,不经过评估,凭借手中的职权,私自处置一些固定资产。还有些单位领导对还没到期,尚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提前进行报废处置,这些都给国家资产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能保障国家资产安全、完整,也给有关工作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从资产管理体制上分析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98年至2003年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今,这两轮改革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我们现行的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令第35号和财政部令第36号都只是暂行办法,这些都说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部分,也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没有找到成熟的管理模式,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留下缺陷。
(二)从思想意识上分析
按照现在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都是由财政直接拨付的。所以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只重视流动资金的管理,而忽略了对有形资产管理。只就流动资金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而没有对有形资产(包括日常办公用品)各个流转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从内部管理制度上分析
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来管理国有资产。在需要新资产时,没有信息能提供依据―现有的资产能不能满足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能不能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资产、能不能由上级主管部门调剂使用其他部门资产,这些现象使单位领导不能对购置资产做出正确的决定。第二,资产领用或移交时不履行必要的手续。很多单位办公用品管理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管,工作人员领用办公用品根本就不签字,需要什么说一声就拿走了,这很容易造成浪费;单位在合并、分立移交资产时,只移交账上金额,而不移交实物资产,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其一,合并分立后的单位财务账上有的资产,实际上还由合并分立前的单位使用。其二,移交过来的账,有些资产早就不存在或在移交时流失,财务人员却不知道,而使单位资产账和财务账无法账账、账实相符,也给以后资产的处置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四)从人为因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除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人的因素也很重要,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受利益驱动,凭着手中职权,把单位比较重要一点的资产,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从购买回来就自己拿着使用,时间一久成了自己的,而资产专门管理人员则是迫于领导压力,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另一种是资产购置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私下里曾不止一次听人说公家的钱好赚,细细想来也确是如此,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单位的领导干部与供货商一来二去熟悉起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通过提高物品的单价),购入质次价高的资产,套取现金,一方面“实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另一方面也让供货商赚个盆满钵满,实现“双赢”。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第一,对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可以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解决,那就是将资产的管理同个人的绩效考核捆绑在一起,制定在资产流转过程中谁用谁负责的制度,制定把资产使用效果作为领导职务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第二,对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要强化领导对单位资产管理的理念,转变领导只重视流动资产,不重视有形资产的观念,让领导明白资产合理有效使用不仅与职工个人利益休戚相关,更与自己的政治前途有关,从而让单位以两个暂行办法为框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资产管理办法。
第三,对内部管理制度的问题,一是将资产的购置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结合起来。每年末科学地预计下一资产耗用的品种、数量及金额,再考虑能否调剂使用,在这一基础上做出本资产购置预算;财政部门根据单位的采购预算进行采购,从资金使用上对资产购置进行控制。二是建立健全资产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的网络动态管理。三是加强资产购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要集体研究决定。四是建立定额领用制度,加强普通办公用品管理。对于超定额领用的,如是正常工作需要,则按需领用,对于存在浪费现象的,要坚决不予领用。四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谁用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建立一物一卡一人的制度;对还能用的固定资产不准弃旧领新使用,对于有问题的,如无维修价值,准其领新的使用,对有维修价值的要坚决维修后使用。五是建立个人绩效考核与资产耗用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办公用品领用流水账,年底做横向、纵向比较,得出差额,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起钩来奖优罚劣。六是要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结合起来。领导变更、人员调动时,应在其办理所用资产交还手续后,才能办理变更、调动手续。单位合并、分立时要一手接财务账,一手接实物资产,做到账账、账实相符。此外对固定资产应每半年对账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第四,对人为因素问题,首先要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从法律上震慑腐败思想的滋生与蔓延。其次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增强责任感,以便让他们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五、结语
本文研究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以此在单位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和履行职能的需要中提供一些建议。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随着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完善,未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国有资产中所占比例会不断扩大。如何构建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需求,研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江苏高级会计师考试培训: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敬请关注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1.行政单位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主要掌握下列内容:
(1)有价证券。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有价证券的利息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其他收入。
(2)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
例题1:某行政单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购买设备,价值是10 000元,货到付款,采购发生运费1 000元,差旅费8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安装正常使用,验收合格,财务部门收到发票以后,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分析提示』
借:经费支出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借:固定资产
000 贷:固定基金
000 例题2:某行政单位经批准,报废旧的汽车一辆,账面价值180 000元,残料的收入是9 000元,支付清理费300元。分析提示:
借:固定基金
180 000 贷:固定资产
180 000 借:银行存款000 贷:其他收入000 借:经费支出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2.事业单位的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事业单位的资产与企业单位的资产比较类似,通常包括四大类: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财政授权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1)存货
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事业单位购入自用材料,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即购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税费,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材料的入账价值。购入非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的,分两种情况进行核算: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含增值税)作为材料的入账价格;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实际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不含增值税)作为材料的入账价格。(2)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首先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收益以及投资的安全性等进行测算和分析,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实行集体审议。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更多资料:http://jiangsu.goodacc.net/html/kszx/24790.html
第五篇: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文件
国管资〔2011〕280号
关于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 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软件资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我局制定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强软件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切实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强化信息安全,降低行政成本,根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国管资〔2009〕167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机关软件资产管理的意见》(财行〔2011〕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即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经费在国务院系统的人民团体,以下简称各部门)的软件资产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软件资产,是指以软件载体、许可、信息化成果的拷贝(含文档资料)等形式存在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资产,或者授权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批量同类资产:软件资产载体包括光盘母拷贝、软磁盘母拷贝、硬盘母拷贝、移动存储母拷贝、互联网下载文件的源文件等;许可证包括产品外包装或者载体盘面上的安装序列号、原始设备制造商产品的内置信息,以及电子文档格式的授权码等。
第四条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实行统一制度、分级管理。
软件资产管理应当做到合法授权、科学配置、有效使用、规范处置,确保信息安全,实现软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 配置管理
第五条 软件资产配置方式包括购置、自主开发、调剂、受赠等。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购置。
第六条 软件资产配置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优先配备国产品牌软件,确保信息安全。
各部门应当整合本部门软件需求,合理配置软件资产,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条 软件资产配置应当符合正版化要求,不得安装使用非正版软件。自行开发的软件应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过程中应用第三方软件产品应当取得合法授权;配置更新办公用计算机,应当安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和办公软件;批量招标采购计算机,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和办公软件。
第八条 软件资产配置实行计划管理。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软件资产配备标准、授权期限以及现有同类软件资产存量,综合考虑兼容性、升级和后续服务等因素,提出配置软件资产的品目、数量、用途、开发或者投入使用时间,测算经费额度,明确资金来源,并编入本部门资产配置计划。
第九条 各部门依据资产配置计划采购软件资产,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软件产品,应当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政府采购机构实施采购。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条 各部门应当明确软件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健全软件资产验收、入账、使用、维护等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规程,加强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软件资产作为固定资产中电子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类项目,按照下列规定登记入账:
(一)单独购买的软件资产,根据发票据实入账;
(二)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开发、改版或者升级的软件,依据研制开发部门的项目决算,确定发生的支出,增记固定资产价值;
(三)自行开发的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与硬件分别入账。对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软件资产,应当参照市场价格评估后入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评估的信息化成果,可以参照开发费用和市场情况进行预估,条件允许的,可以委托著作权价值评估机构评估后入账。
第十二条 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软件资产应当办理领用手续,妥善保管软件资产,不得擅自转移安装、转借和处置。使用后按照领用清单上的内容退还,各部门软件资产管理机构应当认真核对。
第十三条 各部门应当定期进行软件资产清查盘点,及时调整相关账卡,做到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说明情况,并在国有资产决算报告中予以反映。
软件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应当符合信息安全和保密的要求,防止信,息外泄。
第十四条 各部门应当加强软件资产档案信息管理,保证软件资产安全。档案信息包括资产代码、软件载体、许可证、自开发软件源代码、开发档案、验收文件、安装说明、使用说明、流转记录等内容。
第四章 处置管理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软件资产可以处置:
(一)闲置的;
(二)达不到业务要求需要淘汰、报废、删除的;
(三)版本陈旧已不再使用的;
(四)已超过授权期限,无法使用的;
(五)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处置的。
第+六条 软件资产处置方式包括转让、捐赠、调剂、报废等。闲置的软件资产,由各部门软件资产管理机构会同信息技术管理机构,按照有效使用的原则,优先调剂使用。包含涉密信息的软件资产应当按照国家安全保密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十七条 软件资产处置权限和程序,依照《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国管资〔2009〕168号)执行。第十八条 通过转让方式处置软件资产,应当通过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平台进行处置。
第十九条 各部门依据资产处置批复文件和资产处置交易凭证调整资产与财务账目。
第二十条 软件资产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本部门软件资产管理自查工作,并形成自查报告。
第二十二条 国管局负责对各部门软件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二)配置计划和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情况;
(三)正版化使用情况;
(四)处置管理情况;
(五)纳入国有资产决算报告情况;
(六)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应当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国管局。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软件资产管理实施办法,报国管局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管局2001年11月28日印发的《关于加强软件资产管理的通知》(国管财字〔2001〕21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