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学作业(打印)
财政学作业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 高珂
一、名词解释
1、寻租行为: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寻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并且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之源。
2、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3、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即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对投资项目将付出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测定,并将成本和利益综合起来加以合理分析,以在可供选择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抉择的方法。该方法有两类标准,即效率标准和非效率标准。
5、财政投融资: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6、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
7、拉夫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8、税收超额负担: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
1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与此相似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9、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的实施,严格了预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10、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其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不同支付类型,采用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方法,支付到商口或货物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11、预算管理体制: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独资公司、文教行政事业、基本建设财等政管理体制。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答: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第二篇:财政学作业
财政学作业我国财政在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大力支出时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规范?运用财政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我国已出现通胀,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下对财政收入是有利还是有弊?
3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目前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现实经济中如何进行税制设计贯彻税收效率原则?有无与税收效率原则向悖的税制设计?
5我国国债负担的现状是什么?目前还有没有大规模的发债空间?(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6.我国分税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答: 如何完善我国分税制?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我国现行税制是一个由多种税组成的复税制体系,这个复税制体系可以使我国税收多环节、多层次发挥作用。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分税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了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双赢”。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
一、现行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不够合理。我国现行法律对政府间支出责任只作了原则性划分,还不够清晰,也不够合理。一是一些应当完全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地方也承担了一部分,如气象及地震等管理职能;二是完全属于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也承担了一部分,如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基础教育等;三是部分支出责任中央与地方职责划分不够合理,执行中经常发生交叉、错位。如我国养老保险由地方政府管理,而实际执行中中央
政府又承担了大部分支出责任;四是各省、市、县、乡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更为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清、风险不明,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分享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对称。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合理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不相匹配,基层政府收入来源有限,不利于基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难以满足其正常的公共支出需要。其次是政府间收入划分覆盖面窄,相当数量的政府财政性收入游离于体制之外,既不利于政府间支出责任与收入的匹配,也不利于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此外,我国税制结构中流转税占主体,流转税具有税基流动性强、地区之间分布不均等特点,也为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增加了难度。
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不够合理,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目前财力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体系。但是,由于大部分转移支付项目都是出于配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而设立的,随着各项新政策的出台,转移支付项目逐年增多,由此带来财力转移支付专项化、专项转移支付财力化的倾向。同时,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评估有限。
转移支付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转移支付缺乏法律依据。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省以下横向财力不平衡问题,省以下纵向财力分布也不尽合理。省级政府没有在调节省以下政府财力不平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分税制的对策
(一)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当前我国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事权,核心问题应该是投资权划分问题。政府应逐步从个人、企业或社会完全有能力承担并对整个经济发展不至于产生难以控制的冲击的经济建设领域和事业中退出来。同时,改变按投资规模大小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投资管理权限的做法,除了特别重要的项目和中央负责的项目由中央投资外,绝大部分项目应按受益范围由所在地方政府承担投资。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界定,都是根据各级政府对有关事务的驾驭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的。一般而言,中央政府除负责国防、外交、公安国际国内政治事务外,在经济方面则实施宏观管理,进行收入再分配及需要中央统筹安排的各项社会事业。因此,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际、外交、公安及中央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负责承担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施宏观调控及重点工程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地方政府则主要担负地方行政管理、城市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及本地文教事业等方面的事务。因此,地方财政主要承担与上述事务有关的所需费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协调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是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宏观调控任务,协调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根据适当集中、合理分权的原则,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同时,在合理划分事
权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财权。将与维护国家权益相关和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为中央固定收入,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固定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项目,属中央事权范围内的由中央财政支出,属地方事权范围内的由地方财政负担。
(二)缩减预算级次,简化财政层级
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层级过多,从而加重财政负担。我国现有财政分级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而国际经验表明,较普遍的财政分税分级制度安排是不超过三级的。
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包括“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内的财政体制改革,正是体现了政府简化财政层级的意图。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我国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和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划分问题、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省以下体制以及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等。
(三)合理划分税权,使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
由于各财政层级间“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
在划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相应的收入。地方税,应当具有收入稳定、不扭曲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特点。
财产税因为征收对象不具有流动性、征税对资源配置影响小而成为地方税收的首选。
在财产税方面,我国已分别对持有存款、股票的收益征税,但还没有对居民持有房产进行征税。有必要对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进行调整,拓宽税基、调整结构,强化征管,切实发挥其引导消费、保护资源、缩小收入差距、为政府筹集收入的功能。
遗产税和赠与税,有助于调节财产禀赋,为居民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同时能够引导富裕阶层进行社会捐助。应创造条件,早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落实好《营业税条例》(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按照营业税有关规定,纳税人申报缴纳营业税税款的地点。一般是纳税人应税劳务的发生地、土地和不动产的所在地。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制定科学的费用标准的基础上,以确保政权正常运转、履行公共福利承诺、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减少项目类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和数量,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动落后地区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1.转移支付目标
一是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各级政权具有正常的施政所需的财力,二是使全国各地居民基本享有水平接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到时或无法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实施调节,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转移支付的模式和手段
国际转移支付模式有两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二是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依据我国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改革状况,我认为我国不宜推行横向转移模式,而单一的纵向转移模式操作简便易行。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采用了这种模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这种模式处理政府间分配关系,已有丰富经验,因此,应通过法律化、民主化的制度设计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我国的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运用转移支付手段
根据转移支付手段的不同功能和我国转移支付的目标,我国可以设置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专项拨款补助、特殊因素补助。
3.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
逐步规范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大力加强财政法规建设,全面实施预算法,以立法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划分标准,确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保证中央政府掌握大量的激励资金。
5.转移支付的管理
鉴于我国目前转移支付资金有限,财政部是专职主管政府资金分配的部门,运转高效,我国转移支付管理机构设置,目前应采用财政部内设机构的形式。并且转移支付方案确立后,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审查监督。
总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分税制,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还需要根据新形势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完善。
分税制是一种以分税为主要特征,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实质,同时配套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
成效:
1统一了税法,公平了税负,实行内外统一的一增值税为主,消费税、营业税为辅的流转税制,减轻了重复征税,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了个人所得税,基本实现了各类内资企业平等纳税,实现了中外公民统一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规范和取消了部分减免税,进一步公平了税负,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
2简化了税制。全部税种从37钟减少到25个,税制要素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3进一步理顺了分配关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的设立以及新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取消了原来的包干体制和承包制。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4强化了中央的调控能力。通过适当集中税权和税收收入,调整了税收政策,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与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连续增长。促进了国民收入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税制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的步伐。
问题:
1中央税制与地方税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⑴ 中央税税种单一,这与中央税收在税收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不相称。
⑵ 共享税规模过大,税种偏多,影响中央与地方在税收管理权责上的清晰规范划分,其分享效果接近财政分载体制,与分税制目标相悖。
⑶ 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收入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⑷ 地方税税制结构不完善。
2税权过于集中。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不仅中央税、共享税,而且绝大部分地方税的立法权限全部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只能制定一些具体点实施细则、征税办法、补充规定和说明,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税制的要求。
3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目前的转移支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缺乏法律依据。
第三篇:财政学作业(模版)
如何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均衡
养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面对银发危机,未富先老的中国显然准备不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建设尚未完善。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中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对于国家来说,在目前的养老机制下,还能承受得了,但如果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风险,中国是否做好准备?对于家庭来说,养老的负担已然压得70后、80后的人喘不过气了。
目前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有:
个人帐户出现“老人”无帐户,“中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而“新人”帐户给了“老人”,出现了空帐现象。
在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政府选择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是理想的。国家规定,个人帐户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建立,且企业缴费比例最高不超过20%。个人缴费年不得低于4%,最高不得高于8%,到达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当地职工上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月),然而,目前转轨面临的尴尬局面,却是“老人”无帐户,更无资金积累:“中人”个人帐户上资金严重不足,个人帐户建立之前的工作年限,仅仅是视作个人缴费的年限而没有资金累积,“新人”帐户实际运作中现付给了现在的老人,帐户实际上是个“空帐”。显而易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偏差带来的空帐,使得养老保险的运作仍然停留在现收现付上,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养老保险的确保发放面临困难,“统帐结合”的改革目标模式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养老保险基金单一的来源渠道和单一的投资渠道,使目前基金的筹集与增值方式在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目前,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主要是企业缴费,而企业缴费的大头又来源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停产、半停产和破产企业增多,相当于一部分企业在交纳养老保险时。同时承担着“新人”退休费的支付,在这重负之下效益较好的企业缴纳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使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上面临如下态势。
1、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职工人数连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增加,而离退休人员人数连年上升,且升速加快。
2、根据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目前只限于投资于国债和存入银行,表面上看,这种投资是安全的,而实际上却存在着贬值的风险。一是从1997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下调利率,使存入银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很难保值,更谈不上增值。二是国债现券的收益率也在逐渐降低,养老基金投资于国债也会面临亏损。
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现实的养老保险运作面临困难境地。
1、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市地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非一致性,使得省级统筹的运作苍白无力。
按照国家规定,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省级统筹,但是运转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由于目前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仍然隶属于地方管理,地方政府的利益必然是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首选目标,而省级统筹的目标则是综合平衡全省各地方、各行业部门之间利益,这就出现了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出现了省级统筹应承担责任与其应具有权利相脱节,出现了地方和行业一致对付省级统筹的困难局面。
2、日益膨胀的社会保险工作业务,使现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难以承载。
随着行业统筹下放到地方和地方企业实行省级统筹,加上失业保险的重新定位,医疗保险改革启动,以及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省以下各级社会保险业务与现实弱小的社会保险机构载体形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形成小马拉大车。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需经费改由财政核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运行的结果是一头卡死了,经办机构不再提取管理费。而另一头财政拨付给经办机构的经费却严重不足,这一现象严重挫伤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性。
4、现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严重滞后,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科学的决策基础。
养老保险的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统筹和职工个人帐户、以及省级统筹的实际运转。使养老保险的信息量急剧膨胀。客观上要求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而实施更高一级管理需要拥有数据完备,信息共享、反应快速、计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辅助决策手段;从目前情况看,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远远难以满足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与管理决策的要求。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更需要人才的准备。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应树立长远观和全民观
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应当牢固树立全民观和长远观,坚守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平取向与互助共济的本质,遵循尊重社会保障制度客观规律原则,尊重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国情原则,处理好制度内外的关系,追求体系内部的配合联动,以及与相关政策体系的相互协调。因此,根据现实需要与发展可能,将社会保障调整的战略目标的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到制度健全、完备,从选择性保障到公平、普惠的保障制度安排,概言之,也就是从只能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到维护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
第一阶段,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是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让全体人民享有起码的社会保障,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因此,这一阶段搭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平台,维护的是底线公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城乡居民急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将基本得到满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将有效缓解,人民的安全感及对未来的信心将显著上升,内需必然趋旺,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将顺利实现。
第二阶段,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区域内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全国建立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任务是统筹兼顾、动态衔接。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要统揽大局,兼顾与协调好各方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城乡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较高水平的“衔接”。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在财力尚不充裕的情况下,构建渐进式、动态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有时间、空间的延展性,也有时间、空间的非一致性,呈现出全方位、多通道、因时因地制宜动态衔接的特点。
第三阶段,运用政策工具,建立覆盖全国城乡均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调整,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实现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全方位满足国民对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覆盖城乡到区域城乡衔接,最终走向覆盖全国、城乡均衡衔接。这种均衡衔接,不仅体现在社会保障项目上,也体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全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均衡衔接。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战略措施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人能够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互助共济,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孤有所助、伤有所治、残有所扶、死有所葬、遭灾者有救助、失业者能解困的目标。因此,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战略选择,宜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这一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在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公民的尊严感。
首先,通过政策调整,维护的是底线公平。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追求,决定了政府的公共政策调整只有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才能不受制于局部利益或者受制于少数人利益的影响。其政策目标是: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一、差距缩小;多元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民并实现合作医疗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构建“三险一贴”养老保障体系,包括改进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真正实现全国统筹、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老年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实现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按照现口径统计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从现在的12%上升到15%;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险预算制,完成《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的立法任务。
其次,通过政策调整,弥补制度缺失。其政策目标是:建立稳定、定型、规范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形成区域统一的缴费型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形成以缴费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辅之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或年功年金及人寿保险等多层次成熟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护理保险等制度,并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妇女儿童福利服务,建立残疾人、高龄老人专项津贴制度;将廉租房扩展成公共房屋政策并增加公共房屋的供应,同时以职业型住房福利作为有益补充,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建立具有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慈善机构;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设置统一的社会保障监管机构,实现社会保障管理与运行机制信息化、规范化,并接受公众监督,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在基层建立综合型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尽可能集中面向各类受保障对象提供相应服务。
最后,通过政策调整,建立公平、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政策目标是: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逐渐实现城乡标准统一;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逐渐覆盖到85%以上的城乡劳动者身上;形成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消除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护理保险制度得到全面发展,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以及教育福利、住宅福利等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公共服务十分发达,个人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能获得充分满足;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显著增强,补充保障事业获得较大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保险措施几乎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市场机制得到有效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相关社会保障服务采取委托与外包方式,通过竞争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并纳入国家财政复式预算,接受立法机关与公众的监督;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关指标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全口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低于20%;现口径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不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25%;基尼系数不超过0.35,成为世界上收入较平等的国家。
第四篇:财政学作业
预算公开不怕“看不懂”
截至4月29日,91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2012年预算。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布时间比前两年早,预算报告格式统一,部门预算表格增加到五张,文字解释说明更详尽,有些科目公布到了款级或项级。财政学专家认为,虽然今年预算公开的内容更详细,但科目公布仍较宽泛笼统,具体的支出结构、去向无从知晓,大家还是看不太懂。(5月3日《中国青年报》)
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公众监督政府预算行为的重要抓手。尽管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比前两年更详尽,但许多内容仍然是大而化之的“粗线条”,远没有把“每一笔用在何处、每个项目花了多少钱”都交代一清二楚。财政学专家说“大家还是看不太懂”,这里的“大家”不光是普通百姓,大约也包括专家自己。当然,财政专家的看不懂,和普通百姓的看不懂还有所不同——前者是因为预算公布还不够详尽,看不到更具体、深入的东西,“看不懂”更多的是“看不清”的意思;对普通百姓而言,预算公开太笼统自然看不懂,公开太详尽同样也看不懂,而且可能因为太详尽、太庞杂而更看不懂。
预算公开太笼统,普通百姓和专家都看不懂,如果公开太详尽,普通百姓仍然看不懂,但专家却能看懂,而且只有充分详尽地公开,才能让专家把预算真正看懂。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政府公开财政预算,主要是为了让普通百姓都看得懂呢,还是要让财政学专家、经济学家、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士看得懂?答案显然是后者。
严格说来,预算公开原本就不该指望让普通百姓看得懂。只要公众有畅通的渠道监督人大代表,给人大代表施加足够的压力,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就一定会通过各种努力,想方设法看懂预算报告,并代表公众对政府预算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目的就达到了。如一位作家所说,一个公民的“民主生活方式”应该是这样的:“政府的每一个单位的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遗。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人大代表(民意代表)是干什么的?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公众看懂并监督政府预算。
预算要公开,而且要细致入微、详尽无遗地公开,这本身就是目的,谁也不用担心普通百姓“看不懂”。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越是细致入微、详尽无遗的预算报告,虽然越有可能让普通人看不懂,却一定越有利于让专业人士看得懂,有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对政府预算进行有效监督。向公众提供详尽具体的财政预算,是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尽的法定义务,获得详尽的财政预算方案则是每一位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此权利、义务关系约束下,任何以所谓“看不懂”为口实的推脱,都是对法定义务的违约,没有任何道理。
第五篇:财政学第二次讨论作业
财政学第二次讨论作业
讨论1: 为什么要加强国家预算的监督?如何使国家的钱花得物有所值?
答: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即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国家的财政分配活动不能盲目进行,国家要从社会产品中收取多少,通过什么方式收取,收来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怎么使用,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事先作出估算,并经过法定程序予以确认。
而国家预算监督是指国家财政对各级政府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乃至决算等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它属于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监督主体划分,预算监督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决算进行的监督,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等。国家预算监督在国家财政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
(一)保证国家预算的合理编制及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预算监督是国家通过国家预算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是对社会经济活动各环节、各方面进行的监察、监督和制约。预算的作用在于促使各部门和行政机关改善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努力增收节支,对预算编制及执行中违反预算管理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保证国家预算基金的合理使用,圆满完成预算收支任务。
(二)有利于人民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对预算的讨论决定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是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预算草案编出后要送由人民代表组成的权力机关进行审查,经其批准后预算才能成立。倘若预算草案不符合人民的意愿,权力机关有权进行修改,有权不予批准。国家权力机关对预算的批准,实质上是对政府工作安排的批准,体现权力机关授权政府可以干哪些事。当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其执行还要受到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府在终了要向权力机关报告执行结果,权力机关对执行结果还要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已经显露出诸多不符合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需要党和政府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更需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一)编制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久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部门预算要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全面体现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避免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人为的随意性,防止暗箱操作。
(二)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性能最佳和价格低廉的商品或劳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
(三)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借鉴西方国家实行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即实行集中收付制度。目前由于国库收入制度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本着先简后繁的原则,第一步先实行集中支付制度,而后再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四)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原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原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从收入方面,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压。对合理合法的预算收入,不再自收缴费,实行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或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完善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
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预算体系,政府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加大各类预算之间的融合力度。二是健全预算标准体系,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快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和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按经济分类编制部门预决算。三是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按经济分类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
(二)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
一是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未来三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分析预测,强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预算的约束。二是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公共预算审核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支出拓展。对支出预算,强化政策约束对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意味着更多强调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中央公共预算可编列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地方公共预算。为了没有收益的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可编列赤字,通过举债一般债务弥补。政府性基金预算按亿固收定支原则编列,为了有一定有益的公益性事业的发展和举借专项债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收支平衡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三是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可以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发债灵活处理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达到,跨的平衡。
讨论2: 实行土地出让金的必要性。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或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或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我国实行土地出让金制度其实非常有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土地发展的现实背景
土地是财富之母,一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出让金问题凸显,是近些年我国土地财政领域中一个突出的新问题。它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进入现代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与以下四大背景条件息息相关的。(1)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阶段
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阶段,对钢铁、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等重化工产品需求上升,从而相应地带动土地供应的需求;(2)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
从我国所处的城市化阶段看,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农民进城,一亿农民工进城,各地对市政、道路、交通、房地产、水、电、文化、教育、卫生等需求普遍高涨,从而也必然造成对土地供求紧张;(3)土地需求的猛升
从我国个人消费结构升级看,已从万元级商品提升至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级阶段,住房和汽车成为这一阶段的消费热点,改善住房条件要土地,发展汽车要道路等等,随之而来的是对土地需求的猛升;(4)土地供求矛盾缺口增大
2003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外资、民资等投资热情上涨,同样也必然拉动对土地供应的需求,令各地的土地供求矛盾缺口增大等等。
(二)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的地租总和是一次性收取的。按照现行法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分别是:居住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之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城市土地是归国家所有,国民对土地拥有使用权。由于我国土地不能买卖,我国实行土地批租制度并规定土地出让的最低年限为40年和最高年限70年。我国规定居住用地70年限,主要是考虑居住用地上的房屋建筑物,一般在70年之后基本上价值就会折旧到零。同时,这也与当时对中国人预期寿命70岁左右等综合因素有关。
现在的矛盾在于,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将40年或70年累计的地租采取了一次性收取(征纳)。这样,地方政府一次性收取累计了50―70年的地租之总和,势必造成地方政府“乐于”收取相对较高的土地批租收益,增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用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说土地出让金是地租,但地租一般是按年收取的;而将累计50―70年的地租一次性收取这又似税。从这个角度讲,土地出让金似税非税,成了所谓的“第四财政”。
2.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有很大比例是作为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并安排作财政支出的,这样,实际上也即成了“第四财政”。所谓第一财政指预算内收入,第二财政指预算外收入,第三财政指制度外收入,而土地出让金成为“第四财政”了。这笔“第四财政”在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40%~6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第二、第三财政之和。这样,政府实际上不仅预收了未来50―70年的土地收益,而且也实实在在地预支了未来的土地收益。这种地方政府的“第四财政”反映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博弈状况。与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把更多的支出责任下放给省以下的地方政府。中国财政总支出的65%集中在省以下的地方政府,上世纪90年代曾高达80%,但在收入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地方政府面对沉重的支出压力,更加青睐“土地出让金”这座“第四财政”金矿。
由此可见。在当前阶段,土地出让金制度拥有其合理的依据,土地出让金这个土地财政问题,进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上说,它只是一种发挥“资金是经济第一推动力”的手段或工具功能。在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言,消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第一推动力”。因此,消费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长远的、根本的最终目的性功能。因此,用好土地出让金,发挥土地出让金应有的作用,保证经济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