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时间:2019-05-15 12:0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第一篇: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相对贫困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明显,而且逐年拉大。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由于受区位条件和家庭自身状况的影响,地区之间以及家庭之间发展步伐差别大,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对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这种贫富差别之间的矛盾问题,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症结所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我们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对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

对于相对贫困问题,如果从表象分析,以扶贫角度看,存在着“三个掩盖”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的低增长;二是城市建设的繁华和成绩,掩盖了农村牧区的落后;三是一些好的典型户和富裕户掩盖了面的贫穷,同时,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也掩盖了贫困群众增收缓慢的问题。

如果从社会和谐方面考虑,贫富差距过大,存在三个方面隐患。一是贫富差别大,弱势群体地位突显,人们心理失衡,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关系恶化,造成社会隐患。二是贫困容易使人们心情激燥,如果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就会产生恶性竞争。三是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容易产生掠夺式生产经营,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甚至使一些人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谋取财富。

当然,先富者并无可厚非,而且值得称道,这些先富者阶层对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关键是看我们采取哪些积极措施关注弱势群体,扶持他们加快发展步伐。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以及国家基础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等,这些关注“三农”的战略决策,必将对相对贫困矛盾问题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具体到我们基层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一是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摸底,全面准确地掌握我旗的贫困状况,并建档立卡,尤其招商引资,财政创收,小城镇建设,一些致富大户纷纷崛起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区,更应多多关注那些至今仍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要清醒认识到,我旗的贫困面广、底子薄、基础差,即使是比较发达的乡镇苏木也仍然存在着许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较差的贫困“死角”。对此,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决不准因工作失误,将其疏漏,使其丧失享受国家扶贫优惠政策的良好机遇。总之,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事实求是地摸清情况,搞好规划,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贫困户实现温饱稳定脱贫。二是扶贫投入要瞄准贫困群体,把握资金投向,不准人为“垒大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约束机制,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三是扶贫投入要紧密结合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找准扶持的切入点,选好增收的突破口,针对现阶段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就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水浇地面积,搞好“两基”建设,夯实温饱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扶贫,加快贫困群众增收步伐。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关注贫困群体,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如机关单位包村扶贫,机关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包户扶贫等,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包扶目标,落实包扶责任,同时,搞好督促、检查、验收管理和宣传工作,把包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第二篇: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

相对贫困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明显,而且逐年拉大。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由于受区位条件和家庭自身状况的影响,地区之间以及家庭之间发展步伐差别大,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对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这种贫富差别之间的矛盾问题,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症结所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我们扶贫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对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

对于相对贫困问题,如果从表象分析,以扶贫角度看,存在着“三个掩盖”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的低增长;二是城市建设的繁华和成绩,掩盖了农村牧区的落后;三是一些好的典型户和富裕户掩盖了面的贫穷,同时,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也掩盖了贫困群众增收缓慢的问题。

如果从社会和谐方面考虑,贫富差距过大,存在三个方面隐患。一是贫富差别大,弱势群体地位突显,人们心理失衡,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关系恶化,造成社会隐患。二是贫困容易使人们心情激燥,如果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就会产生恶性竞争。三是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容易产生掠夺式生产经营,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甚至使一些人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谋取财富。

当然,先富者并无可厚非,而且值得称道,这些先富者阶层对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关键是看我们采取哪些积极措施关注弱势群体,扶持他们加快发展步伐。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以及国家基础建设重点向农村转移等,这些关注“三农”的战略决策,必将对相对贫困矛盾问题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具体到我们基层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一是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摸底,全面准确地掌握我旗的贫困状况,并建档立卡,尤其招商引资,财政创收,小城镇建设,一些致富大户纷纷崛起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地区,更应多多关注那些至今仍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要清醒认识到,我旗的贫困面广、底子薄、基础差,即使是比较发达的乡镇苏木也仍然存在着许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较差的贫困“死角”。对此,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决不准因工作失误,将其疏漏,使其丧失享受国家扶贫优惠政策的良好机遇。总之,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事实求是地摸清情况,搞好规划,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贫困户实现温饱稳定脱贫。二是扶贫投入要瞄准贫困群体,把握资金投向,不准人为“垒大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约束机制,总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三是扶贫投入要紧密结合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找准扶持的切入点,选好增收的突破口,针对现阶段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就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水浇地面积,搞好“两基”建设,夯实温饱基础,另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扶贫,加快贫困群众增收步伐。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关注贫困群体,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如机关单位包村扶贫,机关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包户扶贫等,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包扶目标,落实包扶责任,同时,搞好督促、检查、验收管理和宣传工作,把包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农民增收问题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1、农民收入分为总收入和纯收入。总收入是指农民年内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全部收入,纯收入是指农民全年总收入中,扣除转移性收入和经营费用性支出后,可直接用来进行生产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改善生活的那部分收入。按照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可以将农民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类。其中转移性收入是指农民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财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指农民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

2、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为全面了解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生产、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监测农村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而制定的。农民收入属于国家调查,原由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负责,现有新组建的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负责,由原农村经济调查总队(现农调队、企调队、城调队合并为调查总队)组织全国800多个县级调查队,严格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实施抽样调查,并进行测算

(二)农民收入的来源及特征

1、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以下5个部分:

(1)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仍占家庭总收入的65.5%,由此可见,这部分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的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基本部分。

(2)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这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收入。这是在乡农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

(3)外出务工收入: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工潮”的出现,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2000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这项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4.7%、14.5%、15.4%、14.2%。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4)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曾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等集体经济刚刚兴起时农民的重要增收来源,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都遇到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问题,这种收入的增长逐渐开始乏力。

(5)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二、对农民增收的简要分析

(一)农民增收对国家的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

:农业兴,则经济兴

;农民富,则国家富。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

(二)农民增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肩负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任务。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才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是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是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突出强调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这是中央根据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三、农民增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的深远影响

(一)农民增收的前景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使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品牌走向了广阔的市场,激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然而,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也开始显现,在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部分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拉大。所以,要去探索一条科技致富的新路,成立科普协会,定期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同时通过“请专家进来”,建立示范基地,提高村民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在未来,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挖掘农民内部增收潜力;扶大扶强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的增收会是很可观的。

(二)农民增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减缓,甚至增产不增收,这不仅扩大了城乡差距,而且激化了城乡矛盾,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从而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扭转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使得.解决“重中之重的农民增收问题”更加凸显,更加急迫,更加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浩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不管怎样浩大和复杂都离不开农民的增收和保持农民的增收为前提,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因此,力求通过研究农民增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为促进农民增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四、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社会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因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我国现阶段,由于受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素质尤其低下。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

1、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形成的一种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基本内涵是:在农业生产经济活动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伟大创举。

2、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不足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发展不足,中介组织不完善,产业化实体缺乏凝集力,联结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

(三)农民收入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这场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入手,着眼于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基本形成了一种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这堪称奇迹的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无论是在个体之间,还是在区域之间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所呈现的明显扩大趋势,已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增长缓慢,城乡之间及农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区域间农民收入水平拉大。

(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相对不足

自一九九八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业和水利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国有及其他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和水利业投资从一九九七年的四百七十亿元、一九九八年的六百八十四亿元,逐年增加到二000年的八百九十三亿元,二00二年达到一千一百零六亿元,解决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有能力办的大事。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农村电网和县乡公路改造等已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随着长江水利工程等一些大的农业水利项目的基本完工,去年第一产业的投资强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有所增长,总投资高达一千一百五十六亿元。继续保持了一定的投资力度,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第一产业的投资以财政性投入为主体,而第二、三产业投资主要是由市场主体进行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农民自身积累不足,加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相对于工业投资而言,中国农业投入还是严重不足,继续增加农业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仍是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1、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预计今后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

1.5亿以上。随着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承载人越来越弱,因而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上亿农村劳动力将进入城镇

。农村劳动力将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所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坚新策,齐抓共管,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2、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环境。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体力,更要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2)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农村教育网络主要有:正规教育、推广普及教育、其他教育三个方面。根据农村教育网络,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属于推广普及教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成人教育,是以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它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教材,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最终目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我们应应明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能力水平却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原因在于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正规教育的大部分成果非农化,导致农村和农业人才流失,这一现象也说明,抓好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农村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3)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加大投入,确保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在农广校、农校、党校、职业中学作用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科技创新农业

1、编制发展规划,指导产业调整。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建设蓝图。同时,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农业部农业工程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它将为我们在农业功能多元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生产指导和建设规划。

2、推广高效种植,加快产业调整。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建设上,采取了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发展方略,市、乡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农业技术部门全力搞好建设规划和技术指导,金融部门减化农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程序,增加贷款金额。

3、发展规模养殖,推进产业调整。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品种改良和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发展优良品种规模养殖。

4、搞好科技培训,引领结构调整。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训内容相结合,把农民生产需求与培训技术相结合,把集中宣传讲座与现场示范指导相结合,把技术人员讲解与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相结合,通过技术服务、典型引路、算账对比等措施,教育和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5、抓好农经管理,服务产业调整。随着农业产业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按照“三化四有五统一”,要求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依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采取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鼓励多类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

6、加快园区建设,带动产业调整。围绕高效节水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非耕地现代农业设施特色示范园区、现代农业节水高效示范园区、现代农业高效设施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园区、现代农业设施养殖示范园区六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示范和发展模式。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1、要引导乡镇企业向中小城镇聚集,走乡镇企业集群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实现农村和城镇的和谐发展。

2、树立环保理念,打造绿色企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在地方“乡镇企业建设法”或“乡镇建设法”中增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篇章,乡镇企业必须有环境规划和布局。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和谐发展。由于贵州乡镇企业布局相对分散,导致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因而要精心做好组织策划,培育一批龙头典型企业起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和保护好乡镇企业,使其不断创新提高。

4、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疏通乡镇企业人才流通渠道,实现乡镇企业内部的和谐。乡镇企业要尽快建立起公正透明、公平竞争、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认真审视现有人才政策中对乡镇企业的歧视,不断完善有利于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政策措施。

(四)国家增加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农业发展

1、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具体措施

(1)做好全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要以对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困难,精心组织,把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按时、足额把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2)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种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

(4)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调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林地的行为。

传统农业主要由劳动者凭习惯和经验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随着我国工农业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再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发展已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靠增加“大路货”农产品和提价来增收的空间有限。而科教兴农,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农村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改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根本战略。同时,可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社会与资源、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和谐会社相呼应;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粮食安全有了更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第四篇:关于对合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分析

关于对合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分析

合阳县种子工作管理站作者:李宏 马宏涛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现就我县农民增收缓慢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

(一)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收益“受创”。

2008年棉花、牛奶、苹果等农产品大幅度降价。例如棉花,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不断上升也促使棉花种植成本不断攀升。据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对会员的植棉意向调查显示,2008棉农籽棉交售价格均价不到4.8元/公斤,为近6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有关媒体粗算所得数字,亩均产值扣除现金成本后,2008棉农亩均现金收益只有681元,同比下降28%;若将家庭用工成本计入总成本,亩均净收益为负值即-94元,可见棉农在2008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还赔了钱。而我县棉农大多数以2元钱/公斤销售籽棉,可想“受创”更深。

(二)农民技术观念落后,影响农业增产。

对农作物病虫的防治,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农药,基本都是听农资经销商介绍,或者听别人用的什么好,农作物药害经常发生。

青贮玉米种植在全国已经普遍,而我县奶牛养殖户宁愿到临潼、蒙古等地买草,自己却不种,增大奶牛养殖成本,影响奶牛体质,减少牛奶产量。

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和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倡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而农民认为大棒就高产,导致我县种植的玉米品种还是以稀植大棒为主,耐密型品种推广难度很大。更有甚者有些农民还同时买几种玉米杂交种混合到一起下种,还自诩为“杂交”。不仅表现不了品种的特征特性,给管理和收获也增加了很大难度。

(三)龙头企业带动不强,资源浪费严重。

我县每年种植玉米30万亩,平均每亩产玉米芯250公斤,每年可生产玉米芯7.5万吨。按4-5吨玉米芯可生产一吨高纯度低聚木糖算.每吨玉米芯能产生2万元的价值,每年可带来1.5亿的收入。在山东禹城,以前玉米脱粒了,玉米芯就成了废物。现在,他们的玉米和玉米芯都成了宝。“农民种植玉米→企业收购玉米和玉米芯生产功能糖→产生生物质废渣→生物炼制技术生产燃料乙醇(或代替煤炭用于生物质发电,或返给农户作食用菌栽培料)剩余废物成为肥料还田→农民种植玉米”这条完整的“玉米链”是山东省禹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代表作。而我县农民将玉米芯全部焚烧,造成极大浪费。

棉花秸秆可以造纸,与麦秸造纸相比,紧度和抗拉强度均有较大提高;制造纤维板。据悉,中国林业科学院对此做过详细的试验,用棉秆制造的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棉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硬度和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总孔度和通气孔隙度,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同样我县还是将棉花秸秆作为了燃料。

(四)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不够,合作社作用不强。

目前,为农民服务的机构和队伍出现萎缩。“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农业155”和村会协作等有效载体,在一些地方仅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科技、法律、信息、营销、劳动力转移等中介组织有待建立健全,相关协会的作用、潜力也没有发挥。造成真正的科学技术不能传到农民那里,例如各级农业部门每年认真试验调研出来的品种布局意见,农民知道的很少。

我们现在成立的合作社主要是经营性质,一些人成立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为了向社员(农民)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从中获得利润。很少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行情信息,更没有考虑产出物的销售。通俗的讲就是想法赚农民的钱,而没有想办法让农民赚钱。

(五)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部分年久失修,投入乏力,各类灌溉水源工程明显不足,全县70%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由于水利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导致农业产量波动很大,遇有旱灾,大面积的农田得不到灌溉,致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农业收入下降。

(六)农村贷款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调研中,大多数种养大户和企业主共同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贷款难问题。如何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建立政府引导、财政资助、多元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担保机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问题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农民增收

土地本身并不产生贫困,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大力实施农科教相结合的增收措施,从制约农民群众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积极开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依靠自身力量增收致富的能力。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从思想上改变农民增收顺其自然、小富则安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引导、调动农民自觉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农民经纪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新型农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引导有关金融部门改进农村信贷服务,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简化手续、减少环节、降低门槛。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发展高效农牧业。财政支农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粮油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使用要向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产业转移倾斜,龙头企业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地、农户的资金投入。

(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一户农民如果种15亩地,正常年景每亩按200元纯收入计算,仅收入3000元。如果养一头中等产奶奶牛年收入也可达3000元,如果规模达到3头,年收入便可超万元。养上一头牛,花钱不用愁;养上三头牛,不把银行求;养上五头牛,盖上小洋楼;养上八头牛,富得直流油是对农民以养奶牛实现从贫困向温饱,进而达到小康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粮食生产,创特色、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把生产要素从传统的单一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充分利用丰富的粮食、作物秸秆等自然资源优势,依托乳业龙头企业,抢抓机遇,以奶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变粮食主产区为畜产品主产区,变“牧为农仆”为“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实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走“畜牧富农”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防灾、减灾、避灾的能力,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城乡经济繁荣。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抓好蓄水保墒和节水灌溉,确保人均1亩水浇地或2亩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坚持走增施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路子,必须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节约施肥。提倡机械深翻蓄墒保墒措施,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广大群众的口粮安全。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牧业,把生态条件差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农田,逐步退耕还林还牧,巩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推行“阳光工程”、加强技能转移培训,据调查,转移出去一个剩余劳动力,年收入最低可达4000元以上,按4口之家计算,人均收入就增加1000多元,加上种养业,这户就可以摆脱贫困。因此,要积极引导贫困农民从传统农牧业中转移出来,通过合理有序实现新的创业,增加劳务收入,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做到每个农户有一个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增加一条就业渠道。一要坚持农民培训,政府埋单,不收农民的钱;二要以短期培训为主。绝大部分劳动力转移是在低端劳务市场就业,短期培训符合劳务市场需求实际;三要抓好定单培训。先抓定单后培训,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劳动力的转移率。四要打造劳务品牌。培训既要有特色,更要有质量,培训产品推向市场后要大力宣传,营造声势,提高知名度,创劳务品牌。五要提供就业服务。培训基地必须建有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服务站,为培训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力争使培训的劳动力转移率达到80%以上。使他们能“转得出,留得住,挣来钱”。

(六)发展高效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后要大力培植发展生态高效型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态、高效、安全农业为方向,以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稳粮、重果、扩林、兴牧”,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三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生态农业“四化”水平(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扶持以沼气为纽带的复合型循环农业,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七)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轻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利于解决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提高市场竞争的谈判地位。

(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地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对企业的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支持,鼓励引导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了我县粮食、果业,畜牧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项目。企业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原料、产品、能源的循环利用。尤其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形成了原料循环利用、产品梯次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

(九)加大科技宣传,搞好农业生产

充分利用电子农务和科技下乡以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建立重大技术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技术指导员进村包户全程服务,并建立服务登

记制度。广泛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实现“免费指导、全程服务”。大力兴办科技示范园,努力建成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把栽培、土肥、植保、种子的技术传授给农民,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五篇: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何在?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但是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我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运用行政手段的多,市场运作的少,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区域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加之,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相对过剩,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2.农产品成本高。

3.非农岗位就业不足。

农民的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和进城打工的劳务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度成为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自1996年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乡镇企业整体萎缩,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低下,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近几年来很多在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也随之下降。与此同时,自1995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7年缓慢增长,国有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为了给这些下岗或失业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城市都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给农民进城务工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进城务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上述两个方面都减少了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农民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导致了农民收入增幅下降。

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199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拥挤在狭小的土地上,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造成了农民增收困难。与此相适应,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窄小,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农村经济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良性循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5.农民负担过重。

农民负担是农民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支出,它与农民实际收入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近几年来,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是一些地方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有关资料统计,1998年全国农民增加承担的“提留”、“统筹”等费用有180元,占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的10%以上,占上一年农民现金收入的16%,已大大超过了中央规定的“农民负担不得超过上年纯收入5%”的上限,由于农民负担加重,使得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被挤掉。

下载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对贫困增收缓慢问题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民增收缓慢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缓慢的调研报告 阚文波 经过十多天的走访调研,我深入到东山屯村六个村民小组以农民增收缓慢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村组成员、党员、富裕户和贫困户,与他......

    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党的十六大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出现的新问题,作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决策,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农......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又面临突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要全面建设包括百分之七十农业人口在内的十几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

    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问题思考

    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问题思考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办 周良成 当前,制约贫困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困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

    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对乡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多年以来,我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招......

    国家审计相对独立性思考

    国家审计相对独立性思考 赵石磊 【摘要】 在我国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受到很大关注,改革审计体制增强独立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署司......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5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