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2
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这就用粮食税制度代替了余粮征集制;第二,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这就在工业方面改变了实行全部国有化的政策;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这是实行粮食税之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必然趋势;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社形式把他们逐步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改革。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安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1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2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3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列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的发展战略,最终造成经济每况愈下。
4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日益脱离群众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1)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都是经过多次改革来实现的。改革,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建成后,在不改变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尚不完善、尚不健全的地方,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具体体制所进行的调整、改良、变革和完善。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是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是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1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等方面。
2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他所创造的生产力为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4)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有这些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1)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国家所有和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2)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还是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4)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没有变,西方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局面。第二,当变不变,固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
第三,苏维埃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几乎所有后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搬用过苏联的一整套理论和模式,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失去民心;
5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决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4.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
答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一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
间,人民内部和各劳动阶级之间,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产生对抗性矛盾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状况,真正当家作主,并使其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发展是社会中绝大多成员的根本利益,因而极大地增强了改革的作用,扩大改革的范围,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通过自觉的、不断的、有计划的、有秩序的改革来解决其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持续发展和完善。
(3)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经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以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通过改革来探索实行社会主义之路。
(4)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面临着现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在历史性竞争之中。竞争与竞赛不同,竞赛充其量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而竞争则有你死我活的性质。竞争既在军事领域,更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固守传统拒不进行改革,实现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变,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竞争。
第二篇: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3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30年改革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答:改革开放30年所出现的问题:(1)贫富收入差距拉大。(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垄断部门)。(3)腐败问题严重。
主要原因是:还是来自改革不彻底,双重体制并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转轨时期腐败发生的深刻根源在于权力不但不肯退出市场,相反却在加强自己对于市场交易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以便获利。(这些问题背后所折射的是社会机会的不平等性)
虽然改革开放这30年出来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抹杀这30年的成就。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人民生活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模式和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
4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需要有灵活的改革策略。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
6社会主义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随时注意把握社会脉搏,最大限度地缩小因改革而给社会和社会不同阶层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使绝大多数社会阶级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7在多民族国家里进行改革具有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性,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补充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答: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历史的分析,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一个胜利”后,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和战争威胁之下。在当时特殊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建设同战争赛跑的非常情况下,为了尽快缩短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距离,苏联不得不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时间发展某些关系全局的关键部门,暂时牺牲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次要的部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要由国家从上面加强领导和协调。因而可以说,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
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落后而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
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列宁指出:在经济落后,小生产占优势普遍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时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承普遍得到明显改善。再次,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受能力,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最后,人的精神面
关系
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5.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曲折。
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答: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百分之二十。
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而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
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路也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2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系于改革,但改革切不可盲目冒开放,消除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不良遗产”,建立起规范进,必须切合国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性、曲折性从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今后改革的着和艰难性;
力点有两个方面:
4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并未消亡,社会1,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居民的劳动所得。2,主义事业犹在。提高公共财政中的社会发展总支出。社会建设是政府的一 项基本责任,一般是由政府作为主体,由公共财政作为支 撑展开。
(2)苏俄的特殊国情。革命前的俄国是个军事封建制的的国家,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人民没有民主的传统。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七,要苏联在建国时文化状况又非常落后,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僚主义。
人是文盲,这就决定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实际上不可能都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来参加国家管理,再加上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列宁始终重视正确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这又为个人集权等现象提供处理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认为我们需要的党应该是真正了适宜的土壤。因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同群众有经常联系的党,善于领导群众的党。他尖锐地指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3)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社会主义是脱离群众。建设的经验。在运行初期出现某些偏差和失误,也属于正 常现象。
(4)斯大林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与斯 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不可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 想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 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 西,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 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之下,所以斯大林模式有其是非 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需要 进行具体分析。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 窗口中出现”?
答:当代资本主义包含和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 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 的巨大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三大差别”的 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许多方面都已经蕴含着 社会主义的因素: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社会 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股权社会化、分散化是私人资本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种自我扬弃;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大和强化,成了主宰整个社 会经济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低收入 者的基本生活具有明显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当 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得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存在,马 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表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并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 义,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某些形式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直接 打开了大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第三篇: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1
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社形式把他们逐步
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改革。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30年改革当中所出现的问题。(课本上没有老师补充,从网上找了一些,供参考,上课老师说主要从出现的问题,成就与问题的关系,怎么解决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依据的科学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化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4.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形成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3.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合起来,建立统一战线;4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5创立共产主义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6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7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8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民主原则;9.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4.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开放性。
(1)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2)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4)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科学发展观等的发展。
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补充1.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试用两个绝不会的理论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
答: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它揭示了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进而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凭人们主观的意志、愿望实现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灭亡的,也不可能为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种生产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国民经济。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经营是由资本家自行决定,社会产品也是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与占有形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形式起来反对占有形式,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使占有形式适应生产形式,即按照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进行了一些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缓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从发展趋势上看,资本主义无疑还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干预来缓解矛盾和危机,来维持它的生存、促进它的发展,这些调节和干预,使得生产关系拓宽,使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只要这种调节和干预还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那么,它的作用就必定是有限额,就改变不了它的历史命运,这是最终的。在另一方面,只要资本主义劳动制度还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社会主义就还得和资本主义在同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将是长期的。但是,历史规律是不可改变的。
补充2.如何正确理解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这就用粮食税制度代替了余粮征集制;第二,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这就在工业方面改变了实行全部国有化的政策;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这是实行粮食税之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必然趋势;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是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是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
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落后而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应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私营经济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与此相联系,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在过渡时期,还要继续存在。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
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列宁指出:在经济落后,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从事小生产的农民具有劳动者和私有者的两重性,所以对农民既不能驱逐,也不能镇压,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长期、缓慢、谨慎的组织工作来改造和教育他们。
第七,要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
僚主义。直接在小生产这样一个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高形式的民主制,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解决这矛盾,必须完成两项划时代的任务:一是改革国家机关,发的发动群众参加管理,监督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二是进行文化建设,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水平。
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
导,必须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列宁始终重视正确处理执政党和群众的关系,认为我们需要的党应该是真正同群众有经常联系的党,善于领导群众的党。他尖锐地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实行集体领导的重要,认为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但同时要实行个人负责的制度,绝对不能培植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同时,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的组织。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安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3.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局面。第二,当变不变,固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
第三,苏维埃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补充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答: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历史的分析,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一个胜利”后,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和战争威胁之下。在当时特殊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建设同战争赛跑的非常情况下,为了尽快缩短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距离,苏联不得不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时间发展某些关系全局的关键部门,暂时牺牲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次要的部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要由国家从上面加强领导和协调。因而可以说,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
(2)苏俄的特殊国情。革命前的俄国是个军事封
建制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人民没有民主的传统。苏联在建国时文化状况又非常落后,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文盲,这就决定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实际上不可能都来参加国家管理,再加上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这又为个人集权等现象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3)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社
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运行初期出现某些偏差和失误,也属于正常现象。
(4)斯大林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
法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不可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之下,所以斯大林模式有其
答: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1.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3.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然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地通过改革来探索实现社会主义之路;4.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1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2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3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列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的发展战略,最终造成经济每况愈下。4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日益脱离群众并失去民心; 5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决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4.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
答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一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模式和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
4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需要有灵活的改革策略。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
6社会主义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随时注意把握社会脉搏,最大限度地缩小因改革而给社会和社会不同阶层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使绝大多数社会阶级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7在多民族国家里进行改革具有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性,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时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5.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曲折。
答: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而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
2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系于改革,但改革切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切合国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性、曲折性和艰难性;
4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社会主义并未消亡,社会主义事业犹在。第六章
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1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等方面。
2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他所创造的生产力为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4)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有这些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1)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国家所有和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2)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还是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4)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没有变,西方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
答:当代资本主义包含和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许多方面都已经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社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股权社会化、分散化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种自我扬弃;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大和强化,成了主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具有明显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得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表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并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某些形式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这三个方面来答)
答:改革开放30年所出现的问题:(1)贫富收入差距拉大。(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垄断部门)。(3)腐败问题严重。
主要原因是:还是来自改革不彻底,双重体制并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转轨时期腐败发生的深刻根源在于权力不但不肯退出市场,相反却在加强自己对于市场交易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以便获利。(这些问题背后所折射的是社会机会的不平等性)
虽然改革开放这30年出来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抹杀这30年的成就。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再次,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最后,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
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路也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消除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不良遗产”,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
革。政府退出不该管的领域、管好应该管的事情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好政府有两个要求:一是有限,二是有效。往深处说,政府改革涉及政治改革,它的目标就是在建设宪政民主制度下的服务型政府。在现代民主制度中,宪政、民主和法治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互相界定的;但是在政治改革的实际运行中,它们是可以有先有后的,不同时期的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当前,应当在通过思想解放大讨论树立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以建设法治为中心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法治建设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正确地配置权力,规范政府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加强公众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
从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今后改革的着力点有两个方面:
1,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居民的劳动所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居民劳动所得并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经过30年的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提高居民劳动所得现实的可能性。还有,提高劳动所得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能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和谐发展。2,提高公共财政中的社会发展总支出。社会建设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一般是由政府作为主体,由公共财政作为支撑展开。当前中国的现状与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我国社会发展总支出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没有获得较快增长,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在各方面占比都偏低。因此,政府应该扩大社会性支出比重,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低收入群体在这些服务方面的可获得性问题,逐步实现社会公平。让人民大众共享发展成果,进而获得人民大众对深入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第四篇: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答案
参考答案来自于教材以及课件。部分问题答案不确定,为了不影响大家,仅将明确的答案上传。欢迎大家完善答案,感激不尽。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答:“社会主义”是一个多义词,人们对它有多种理解。社会主义既指一种思想、理论、学说,也指一种社会实践运动,还指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⑴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学说的社会主义。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最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及其问题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并且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其二是广义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主要包括所有反对资本主义的比较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和主张及派别。也包括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其三是狭义的社会主义。即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⑵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它是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客观标准。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的结果。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是一种对古代理想社会观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回归。马恩认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形态的直观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它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主要内容: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反对资本主义主义的思潮。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乌托邦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为代表。以文字游记的形式,对理想的社会制度予以空想的描写。代表作如《乌托邦》《太阳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是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以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从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以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是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是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叶立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他们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继承了前辈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了罪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合理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他们以极高的评价,称他们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创始人”。历史功绩:(见教材48页)
局限性:(见教材49页)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⑴以唯物史观,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⑵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⑶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作了精辟的概括⑷系统地制定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⑸明确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以取代原来正义者同盟“人人皆兄弟”缺少阶级观点的旧口号。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其现实基础及意义。
答:
一、社会历史条件(50页)
1.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2.阶级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条件:自然科学的成熟与飞跃。三大发现。4.。思想文化条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理论基础(53页)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它弥补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发现并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者的意义,书上有)。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⑴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⑵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⑷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相互关系的?(25页)。
参考信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是科学的结论。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社会现实。马恩对社会形态的演变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两个必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它是“两个必然”结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两个决不会”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两者对立统一的。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1975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不战而胜”的战略
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进一步提出“促进民主运动”的战略
远因:主要指苏联自2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
政治上高度的个人集权;经济上高度集中;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形而上学、教条主义、封建主义、实用主义,对内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对外的大党大国主义极其严重。
近因:主要是指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1、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
2、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 了科学社会主义;
3、改变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
4、取消了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
5、在体制方面引进了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内在联系、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
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理论意义:
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
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9、试论必须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结合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以及“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就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能提供给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中国仍然是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抛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普遍性的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1)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4)坚持无产阶级专政;(5)坚持共产党的领导;(6)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但这些基本原则的运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如果忽视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机械地照搬这些原则,那就会扼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决不等于固守某种单一的模式;改革某种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多样发展模式日益显现。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反映了社会主义所应当具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构想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更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本国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如下方面: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富裕、科学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是对社会主义的全面反映。
10、试论研究生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
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这是因为:从精神实质上看,科学发展观所突出强调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及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从理论结构上看,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从实践要求上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最新认识。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吸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对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新实践,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为先导的。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拓展并越走越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越举越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紧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四、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最可靠保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
五、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靠我们党带领人民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靠我们党带领人民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我们党用自身的先进性来引领、用过硬的执政本领来推进。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
第五篇:鲁迅自传课后题答案
鲁迅自传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厦门()皖南()学籍()乞食()
②.páng huáng()shuāi败()chóu办()
zhè江()nà喊()亲qī()
2.《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和______。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______________。他的第一篇小说___________发表在1918年《新青年》上,后来收入小说集________里面。
4.本文以_______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①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②“……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
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③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句中“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什么?
④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两句话分别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②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7.(2006年长沙巿)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8.(2006年重庆巿)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进行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
人物:_______
介
_____
二.阅读理解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⑴
⑵
⑶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6.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xià wǎn jí qǐ ②彷徨 衰 筹 浙 呐 戚
2.⑴比喻;夸张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⑶示例:(1)母亲是停机坪,儿子是那遨游在蓝天上的飞机.(2)母亲是港湾,儿子是那漂泊在大海上的航船.3.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狂人日记》 《呐喊》
4.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5.①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现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②“两条路”是指做幕友或商人。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
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③“较为广大的运动”是指用文艺来宣传群众,改变国民的精神。
④新文化运动
6.①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②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7.B
8.提示: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
示例:①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教育家,有“孔圣人”之称。
②苏轼,宋代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
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6。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7.《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