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讲三不讲思想总结汇报1
“三讲三不讲”思想总结汇报
按照公司“三讲三不讲”活动的实施意见,我重新对自己平时的工作和思想做了一下剖析和批评总结:
一>工作管理上以后要多办实事,少放空炮。
做为一名车间付职,务实干工作是我的职责,然而在工作中,我也会出现:车间班子讨论安排的工作和事情,由我负责落实。我却存在说过撂过的现象。曾经想做的,因为自己主观的惰性,而把工作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例如,曾想在车间内部推行“5S”管理,也对车间员工进行了宣传工作,然而由于自己的主观惰性,认为条件不成熟,晚点编制方案,在实施,也可以。导致现在也未完成。
问题的根源:在我的思想深处,工作态度存在惰性,认为不影响生产的,可以放一放。
整改措施:①工作项目在讨论阶段,要拿出合理的实施方案;②有益于车间发展的提议,不管执行的难度再大,也要创造条件去执行。二>生产管理要多沉在下面,少浮在上面。
把车间生产抓的更好,是每个车间干部努力追寻的目标。然而,在实际生产工作上,我也存在抓不住,抓不准的现象。例如,成品槽的含量公司要求在36.8~37.1%,可实际生产中,我也例行到岗位检查,然而当含量出现波动时,我却一时找不准、抓不住造成波动的关键原因,而是一味的要求班长采高含量。而事后分析发现,造成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各班分析误差和班长的责任心不充分造成的。从这件
事上,我认识到,作为成品车间的干部,抓住产品的质量、消耗,就是抓住我们产品的生命线。关注生产质量,要摸清每个班的生产情况、人员情况,是车间干部的最最重要的工作,万不可浮在上面,只管结果,不管过程。
问题的根源:以工作多为理由,对生产的关注深度不够,而导致自身管理意识的松懈。
整改措施:①要求自己每天在岗位的时间每天不少于二个小时;②要求自己做好每天的生产指标统计和分析,养成系统管理的好习惯。
三>在思想上多些拼搏实干,积极向上,少些甘于人后,无所追求的思想因素。
车间人员共00人,是公司最小的车间单位,人均收入时常排在最后,我在心里有时会难免产生消极心理,认为干好干坏,都在人家后面,随大流的思想存在。
问题根源:奋斗的理想,不清晰,不明确。为薪酬而工作的思想是断送事业的毒药杀手。
整改措施:自己要定位准确,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拼搏实干,为打造事业而工作,端正思想,克服思想的负面因素。四>在团队沟通上多些理解,少些指责。
在平时工作中,我有一个坏毛病,对他人的错误,容忍度很低,造成沟通不和协。例如工作上,某班长工作上有些问题,我在讲解时,态度急躁,好像人家犯了很大很大的错误似的。导致事情的解决,并
没有按我的想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问题根源:思想素养还需提高。
整改措施: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素养。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理解和宽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能正视矛盾和差异,学会多理解和尊重他人。缺乏宽容之心,就会严重挫伤他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同事之间的团结和谐。还要让自己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考虑和安排工作时要以全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多理解他人的角度出发,视同事如朋友,积极营造融洽团结的氛围。当然,理解不是无原则的退步妥协和一团和气,更不是以损害事业发展和党员形象为代价,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推进发展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实现共赢。
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配合车间抓好生产,开拓后续产品,打造成行业地区品牌。
汇报人:
2011 — 10 — 20
第二篇:复习课三讲三不讲
复习课三讲三不讲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重点——构成学科主干的知识点、高考频繁出现的考点。
难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会反复出现。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
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 “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评讲课要坚持做到四条
第一,试卷要全批全改,教师做好差错记录,错因分析,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一,题目要有选择地讲,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差错率较高的题目,才列入评讲内容;
第三,要重视归纳总结,不就事论事,而是举一反三,重点总结解决此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
第四,要进行变式训练,评讲课后,经过变换条件,改变角度,使原题变形后,进行评后练习,以达到真正弄懂问题,巩固知识的目的。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所谓主干知识,学科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知识。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整理、挖掘,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还要进行系统梳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在此基础上,再来选择典型的例题,探讨考查的方式、设问的角度、答题的要点。然后筛选若干道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第三篇: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
新城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为此,新城镇中心小学,提出了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课堂上要给学生讲问题、讲思路与方法、讲规范;学生不看教师不讲、学生不练教师不讲、学生不议教师不讲。讲问题就是要把“问题”看作课堂教学的起点,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讲问题与方法则是指讲问题的条理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讲规范是讲做题的规矩。“三不讲”强调的是看、练、议,学生不预习、不练习、不讨论,教师就不要先讲。“三讲”与“三不讲”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不讲”是“三讲”的基础和前提,“三讲”是“三不讲”的延伸和强化。学校认为:“三讲三不讲”是培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了学生。
新城镇中心小学伊文广2012
第四篇:2008年三讲三不讲总结报告
三讲三不讲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袍江新区<<关于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镇党委的部署要求,在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一次以“讲主观不讲客观、讲方法不讲困难、讲实绩不讲形式”为主题的“三讲三不讲”专题教育,确定6月份为主题教育月。根据活动内容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小结如下:
一是作为一名联村干部,我认真学习了“三讲三不讲”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先对这次活动的内容进行了了解和认识,我觉得学习三讲三不讲就是要提高认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干实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搞好内部团结,遇事不推诿,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缺点,要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工作中要注意方法,要实干、巧干相结合,重实际,轻理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
二是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农民朋友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充分利用“三讲三不讲”主题教育这个载体,在村两委会成员中宣传“三讲三不讲”的主题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做为一名联村干部,我们不是一个邮递员,凡是要送到村里的文件我都要先仔细阅读,学习文件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送文件、通知,对于要求交的表格及时督办,安时收交。工作从实际出发,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老百姓对于路况不好,反映强烈。后与村干部商量好,马上对袍渎居横河,从魏龙桥到药遍台门,有30公尺的路进行了修理,老百姓也比较满意。
三是要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对村级集体低收入的农户进行仔
细摸排调查,把上级政策及时传达给他们,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如有对政策上的不解之处,做到耐心讲解疏导。
最后要处理好同村干部的关系。协调好村委与村支部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在这时,农村指导员就像是一支润滑剂,在村委与村支部之间不能偏听或偏帮一方,这在许多农村是有先例的。如果村里搞不好团结,整天张家长李家短的,甚至大打出手,整个村子都乱哄哄的,无法开展工作。放下驻村指导员的架子,有事多和村干部商量,发挥所长,帮村干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帮文书在电脑里输入资料,利用电脑等知识,为他们播放或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调整,利用下村的时候,主动帮他们带一些要上交的表格等等。一些事情下来,村干部们就会信任你。
总之,农村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非常有意义,能深入农村第一线,向基层群众学习,了解农村现状,能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机会非常难得,这份经验和收获将使自己受益终身,为今后更好的农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觉得做的还是不好,处事不够妥当,业务知识有待提高,离标准相差甚远。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老同志学习工作方式和经验,和同事们多讨论业务知识,再接再励,努力工作,力争做的更好。
袁伟立
二OO八年六月
第五篇:三讲三不讲(本站推荐)
“三讲三不讲”
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布置三不布置”
布置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并产生新的思考,不合理的作业是学生学习的累赘和负担。“三布置三不布置”是指: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
(一)理想课堂教学总体架构是“三个步骤”、“四个环节”。
1.三个步骤:即“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
(1)课前延伸(预习):主要是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2)课内探究:主要是实施四环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
(3)课后提升:主要是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2.四个环节:即课堂上“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反馈点拨——巩固提高”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按照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就是学生把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探究,然后再把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反馈点拨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中发现的问题,答疑释惑、总结规律、点拨方法、归纳提升。巩固提高就是对教师拓展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训练题目,拓展延伸。
教学环节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
(1)课前延伸。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大部分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内容适量,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提出的质疑;教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3)课后提升。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实验性、指导阅读性等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课堂“四个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小组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反馈矫正、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反馈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 “三讲三不讲”原则。
(4)巩固提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精编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并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莱教发〔2011〕29号《关于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构建理想课堂的指导意见》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课上学习方式和课下学习方式,课上学习方式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课下学习方式应以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为主。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愿学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善学。——莱教发〔2011〕30号《关于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