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加强质量意识
如何加强质量意识,深刻理解通信质量就是服务
加强质量意识,就要自己知道这种意识潜在的重要性。面对当今市场如此竞争激烈,在平常的实际工作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积累工作实践经验,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把好质量关,提高这种意识,同时也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质量意识,就是要提高每个人的意识,质量能过一个统一的标准,然后把这个标准下达给每一位员工,并说明这样做的目及反之的危害,同时与员工沟通,让其知道现有市场的情况及同所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及海中始终绷着一根弦。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质量与效率不是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加强质量意识,就是要从现场实际操作中临近好。特别是每一道流水线的检验及重岗人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结合现场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学习。
质量是生命,而企业的生命掌握在每一个员工手里,例如人,一个的的身体健康就是一个人的自身质量,自身的健康如果出现问题,还能工作、学习、发展吗?答案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要把企业当成家,把产品质量当成自己的身体,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垮掉,不能让我们的家垮掉。
邮政通信质量是邮政社会效益的集中表现,是邮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邮政职工工作成绩优劣的主要标志,为保护用户的通信利益,维护邮政信誉,特定本办法。邮政通信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限、二是安全。要贯彻从时限为主的方针,按规定完成各类邮件的时限。
只有进一步全方位强化培训,提升好服务工作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质量,才能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总之,要让我们的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质量意识习惯。只有保证我们的质量安全,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篇:质量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1、做好新员工培训(产品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相关规章制度),奠定良好基础。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的多!
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选生产线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质量意识最强的老员工带新员工,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然后慢慢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理论培训
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产品加工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4、抓好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对考核不合格员工进行培训,再次不合格则换岗,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5、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班组长是生产车间最基层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可以发现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班前或班后通报,让员工理解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产品质量状况也要及告知员工,当发生不合格时,或许员工会提出许多管理者不知晓的现象或好的建议,这有助于分析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6、管理者加强是质量意识是关键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的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管理者对于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渐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质量意识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确保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7、加大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的杠杆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的好干的坏没有差别,或者说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2、3、给予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转变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是一件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我们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中,经常会说到“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差”等等理由来解释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似乎成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借口,好像任何质量事故的出现都与员工的质量意识息息相关,探讨一下关于员工质量意识的问题。
理论上讲,质量意识是质量理念在员工思想中表现的形式,包括对质量的认知、质量态度和相关质量知识,具有对质量行为的控制,是一种超我意识。
质量意识从内容上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1)对质量的认知。所谓对质量的认知,就是对质量事物质量属性的认识和了解。任何事物都有质量属性,这种属性只有同过接触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把握。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触事物的数量属性,例如事物的大小、多少,然后才可能接触事物的质量属性,质量是相对数量,可能更难把握的,通常情况下,数量可能是事物的现象,而质量可能涉及到事物的本质,要认知事物的本质,没有一番艰苦的过程,往往是不行的。
因此,对质量的认知过程可能比对数量的认知过程更长,也 1 ```````````更难一些。从这个角度看,对质量的认知更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强化。对员工来说,对他们认知产品的特性、认知质量的重要性,仅仅是通过他们自发的、盲目的、放任自流的实践过程可能是很不够的,因此,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很有必要。
(2)对质量的态度。这也是质量意识中最关键的,质量认知是形成质量态度的基础,但仅仅有质量认知往往不一定就能形成较高的质量意识,也不一定就能产生对质量的情感,质量认知还不能起到控制人的质量行为的作用。
事实证明: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和对质量的态度。员工的观念和态度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
(3)相关的质量知识。所谓质量知识,包括产品质量知识、质量管理的知识、质量法制知识等等。一般来说,质量知识越丰富,对质量的认知就更容易,对质量也就更能产生坚定的信念。质量知识丰富,也能提升员工的质量能力,从而使其产生成就感,增强对质量的感情,可以说,质量知识是员工质量意识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但是质量知识的多少、质量意识的强弱不一定成正比。
为什么出现质量问题时,我们总是强调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呢?这是因为如果员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有深刻的意识,对质量态度抱有肯定态度,就会乐于参加质量管理,重视工作质量,相反质量意识淡薄,态度不端正,就会反感质量管理活动,忽视工作质量,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
实践证明,质量意识强的员工,学习积极性高,学的快、学的好,相反质量意识差的员工,学习往往出现困难,学不好,记不牢。意识和态度对信息还具有“过滤”作用,这种作用甚至反应到实际工作操作中。操作中看错数据,往往也与质量意识有关。质量意识差,对相关的质量要求往往不够,因而会“看错”。而质量意识很强的员工,对相关质量要求不仅敏感,而且注意。质量意识强的员工就会重视质量,对质量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在接受新任务时,会积极的考虑新任务的质量问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会时时把质量放在首位,而不论领导是否给他交代或强调过质量。
相反,质量意识差的员工一听说质量二字,就会反感,不管领导如何强调,也难以把质量放在首位,质量意识强的员工,质量态度往往积极,不但能积极的参加质量改进,而且能产生肯定性情感,心情舒畅,容易产生成就感,相反,员工的质量意识差,质量态度就会消极,也就会感到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或者烦躁、冒火、生气,或者恼怒、痛苦、不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常用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来解释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责任不完全在于员工自己,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质量培训和教育。质量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当然,这里所说的质量教育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了各种上课培训,更重要的是平时开展质量活动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们的质量培训和教育不能趋于形式,不能只限于管理者,也不能只是理论教条的东西,应该是惠及到广大员工,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的质量能力。每个人都有自重感,都有学习和提高的愿望,但是每当有学习培训的机会时,相当一部分员工都不是很积极,把质量教育当成了负担,或者人到心不到,达不到质量教育的目的,那种用惩罚措施强迫员工参加学习的方法,更是效果不佳,也是现在的无奈之举。
综上所述,员工质量意识问题是我们一切质量问题的根本,也是我们质量提高的瓶颈。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种理性认知成分,指人们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认识、了解、掌握质量知识的程度,对质量的思想认识、信念以及质量素养,对质量的评价等,都属质量意识的范畴。质量意识对质量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说质量意识是度量质量态度的基础。
3、质量态度
质量态度是人们(职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通过意见和举止反映出来。意见是态度的言语表现,态度不仅反映在言语所表现的意见上,更主要是反映在不属于言语的行动上。行动上反映出来的态度往往才是真正的态度。态度具有稳定性,人们(职工)的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在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质量态度的功能
质量态度一般具有以下的功能:
(1)对行为的方向性和对象的选择性具有调节作用。如一个职工对质量工作抱有肯定态度,就会乐意参加质量工作,重视质量工作;相反质量态度不端正,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
(2)对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作用。人们对抱有积极态度的事物容易接受,对抱有消极态度的事物则不容易接受,学不好,记不牢,易出差错等,都与态度有关。
(3)预定对对象事物的反映模式。态度是在过去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经形成之后,就会使人对某种对象或事物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重视质量,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质量态度差,一听到质量误码题就会产生反感,也难以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
(4)导致情绪上的不同体验。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一样,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也不相同,质量态度是一种习惯的心理倾向,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特别是在工作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质量态度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产生相一致的反应,在连续不断的影响和反应作用和被作用下,人们不断修正并完善自己的质量态度,从而逐渐与社会对企业要求趋于一致。
质量行为
质量行为的人们(职工)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是质量意识和质量情感的外在表现。行为受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影响,又有其独立地位。质量行为直接作用于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人的行为的非常复杂的,不公受意识和情感的制约,而且还受客观环境、生理机制、社会因素等的制约。
第四篇:质量意识
与质量共成长
任何品牌,要想获得大家的青睐,最根本的还得要看质量,良好的、的质量才是产品立足的基石。好听的名字,铺天盖地的广告,大张旗鼓的渲染,不过是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泡。任何一个岗位的疏忽和轻视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企业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工作,企业为我们提供懒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如果我们不用心工作,将是自毁前程,自断后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和我们个人的命运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把握质量就是给企业添砖加瓦,就是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每一位员工都要视责任如泰山,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细节在精益求精中,真诚在每一道工序中,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观点用脑、用心溶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我们生产的车辆完美,让时间磨损不了优良的质量,让企业因为质量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质量控制,环环相扣,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稍有不甚,就会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说,质量就是一个准则,质量就是一个忠诚,质量就是一个责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没有了诚信,就没有了市场。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质量的重要性铭记于心,为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美好的明天出一份力量。
质量技术科
崔晓琳
第五篇:质量意识培训资料
质量意识培训资料
作为消费者,我们常常担心购买商品的质量如何。作为机加工行业的加工者,我们的客户常常关心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如果。那么质量究竟是什么?什么是质量意识?质量的重要性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何为质量。它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们所说的质量有两种含义: 第一,产品本身的品质,即合格与否。第二,生产产品过程的品质,即生产过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按设定的标准进行实施。什么是质量意识?首先要保证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符合产品的规格要求,另外整个生产流程要严格遵照生产流程的管理规定。作为公司一员,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更要不断地提出改善意见,促进质量的提高。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就是对质量的态度,通俗来讲:质量意识就是你把事情做对,并对结果负责。
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50年代的时候,人们认为品质是检验出来的;到了70年代,人们认为品质是制造出来的;90年代时,人们认为品质是设计出来的;而现在人们认为品质是良好的习惯和合理的管理出来的。21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企业唯有牢牢抓住质量这个企业的生命线才能立足不败之地。牢记“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
企业经营必须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质量上下功夫,生产世界级质量,才能赢得用户,在竞争中取胜。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不仅产品质量要优异,到达客户要求,还必须以优异的服务满足客户。
2.在产品质量上不仅要在功能和性能上符合标准,还要满足客户其它质量要求。
3.不仅要满足客户物质上要求,还要创作魅力质量,使客户在精神上得到享受。
4.同时要价廉物美,引导消费,从而实现企业为社会服务,企业获利,员工受益,达到客户-企业-分供方-员工连锁互利。
5.要做的这一点,企业必须建立客户完全满意的经验理念和质量价值,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惟有此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来举几个实例来说明质量的重要性。
案例一:丰田刹车门
丰田2010年仅在北美已经发出四次召回令,涉及旗下十余种汽车品牌,1400多万辆车。丰田1月份在美国市场销量骤降16%,评级机构表示已经考虑调低对丰田的评级。丰田股价已暴跌22%。分析认为,仅召回汽车的维修费用,就可能高达15亿美元,而停售车型给丰田公司带来的损失,平均每天高达9000万美元。
案例二: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三鹿奶粉爆发三聚氰胺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三鹿集团于2009年2月13日正式宣布破产,相关人员受到刑事处罚。
案例三:日本发现戴明
战败后的日本,经济一片狼藉。弹丸小国,面积比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还小,但是人口却有美国的一半,并且几乎没有自然资源,日本人面临着生存挑战。
他们的企业家也在试图做艰辛的尝试,把产品输入海外市场,但产品上的“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标记成了国际上的大笑话,因为它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为表示支持日本战后重建,曾派遣包括戴明在内的大批专家,到日本做过一般性访问。
1950年6月,戴明到达东京。7月13日晚,科工协会长设宴欢迎戴明。日本最有实力的21位企业家全部到场,无一缺席。“房间里人数不多,却控制着日本当时80%的资本。”所以,当他回答“日本企业应该如何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时,便直言相告:“不要复制美国模式。你们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质量管理机制,5年之后,你们产品的质量将超过美国。
当时无人相信这一断言,他们最大的梦想不过只是想恢复战前的生产水平。8月初戴明应邀举办第一次培训课,日本的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来了230多人听讲。
戴明告诉他们:“体制和质量都需要不断改进,提高是无止境的。如果能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好,不造成浪费,就可降低成本,而勿需加大投入”
此后30年,戴明在日本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及咨询,日本各地自发组织“戴明研究学习会”,戴明成功地影响了日本战后新起的一代青年商业领袖。但是在一个问题上,日本人证明戴明错了:他们的产品质量不是在5年后超过美国,而是在4年后。到了70—80年代,不只是产品质量,而是整个日本工业打得美国公司在地上翻滚挣扎。
1991年,当丰田汽车主席Toyoda先生代表公司领取“戴明奖”时,简直是声泪俱下:“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对于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欠他很多!”
我们经常对质量的理念产生误区,会有以下的观念:
1.合格品就是高质量的产品
2.产量第一,质量第二
3.质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4.质量是质检部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5.出了公司的产品就是质量好的产品
6.质量是检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7.质量是由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我们一线作业员工无关
8.质量仅是一线作业员工的事情
9.质量好一定要投入很多的钱,需要很高深的知识的人才可以掌握
10.广告好产品质量就好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对质量理念的错误认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质量理念:
1.质量不是检出来,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习惯出来的,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依据的2.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3.每个员工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要求,并且使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要求,就是对质量的最大的贡献
4.零缺陷,100%是可以做到的5.质量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续改进而达到
6.没有好的质量,公司的发展会受影响,公司可能会破产,员工就要下岗
7.别人能做好的质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好
8.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生产出来的9.你的下一道工序就是你的市场、你的客户,将下一道工序当做是你的消费者,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品质、消费者负责
10.全面提升质量、全员参与
11.我们的工作就是零缺陷
12.质量是免费的或者是少花钱
13.质量重在预防
14.质量改善无止境
15.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
16.质量没有折扣,质量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不折不扣的执行
17.质量改善人人有责,要有改善意识
我们的质量意识应该得到提升,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客户为中心
● 客户界定:
1.一种是“具有消费能力或消费潜力的人”。
2.另一种“任何接受我们的产品或服务的人”。
● 客户分类: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
1.内部客户:员工、管理人员、公司老板及股东。
2.外部客户:具有消费能力对某商品有购买需求,能立即为 企业带来收入的;另外,还有潜在需求的。
● 客户满意的内涵
1.产品满意:企业产品带给客户的满足状态,主要是产品质量的满意、价格满意。
2.服务满意:要求企业在产品售前、售中、售后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服务措施,并以服务质量为中心,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
3.社会满意:客户企业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所体验到社会利益的维护。他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要追求先进文化,遵循诚信原则促进社会和谐。
二、领导者的作用
一个企业从高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其中最重要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管理体系中(ISO9001)明确提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的承诺提供证据: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制定质量方针。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资源的获得。
三、全员参与
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组达到了70万个,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1500万个,这些QC小组的活动每年给我们国家带来的收益超过2500亿人民币。因此,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四、过程方法
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用来研究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什么是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
五、系统管理
当我们进行一项质量改进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制定、识别和确定目标理解并统一管理一个有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从今天起请大家:牢固地树立客户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品质改善,坚持零缺陷的精神,作好自己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