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当前质量管理与国外发达
我国当前质量管理与国外发达
国家的差距之综合分析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达水平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进一步全球化,我国境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并存的局面。随着与国际质量管理界的信息沟通逐步改善,尽管企业对当代国际上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概念层次上的了解”没有深入下去。而具体质量管理的实践水平却很低,且呈现全方位的不足。
一、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其特殊性表现为:
首先,从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检验来看,水平很令人担忧。据东北某省的调查结果表明:“各企业关键工序一次加工不合格品率平均为10.7%。以我国工业总产值3万7千亿元计算,不合格品损失估达3960亿元。计量检测器具配备1/2不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其中1/3准确率严重偏低,导致大量误判。不合格品误判率近21%,意味着每五个不合格品中至少有一个是误判的合格品,仅此一项,合格品被误判而白白损失达832亿元。反之,又有多少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在最终合格率为多少多少的自我安慰声中流入市场了呢?”北京的某特大型石化企业的中心化验室,将随机抽样理解成随意抽样,从未想过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抽样的随机性,而且中心化验室主任根本没有听说过用随机表、翻页码或用骰子决定抽样的做法。抽样方案仍然是比例抽样(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七个抽样检验的国家标准)。
其次,影响制造质量的统计过程控制在很多企业尚处于接近空白的状况。不少著名大型中外合资企业,连控制图都不会正确使用;珠海某大型电子企业尽管早已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却屡次通不过外方企业的第二方审核,失去了做为日立(HITACHI)和康柏(COMPAQ)分供方的资格。原因令人哭笑不得,说是尚未开展统计质量控制。西南的一家大型水泵生产企业,拥有很强的技术队伍,在通过ISO9000认证后,外方来人进行分供方考察时,也发现该企业未开展统计质量控制。只得派人来企业长期指导现场的质量控制。认证咨询的过程中,一些咨询机构竟然将过程参数理解成工艺参数,审核机构对此也采取回避态度。
第三,绝大多数企业里,开发、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更大。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做法来看,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之初,就利用科学的方法进 行市场调查,把握用户的需要及其需求结构,然后设立相应的代用指标体系,进行产 品设计。在设计参数的决定时,利用实验计划法构筑最佳的指标构成。同时以如何低 成本地、质量稳定地、容易加工地、不易误操作地、高效地将产品生产出来为前提,开展工序解析并进行设计工序。而我国企业本应该具有的科学把握用户需求,然后进 行设计开发的能力,在如今以成套引进代替技术改造的趋势下日渐弱化,相关的方法 论也自然无人问津。
目前,日本大金(DAIKIN)空调在中国进行了几千例的调查后,正在设计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空调产品。从该企业还传出这样一句令人尴尬的话,“中国的空调生产厂家还不知道中国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空调!”正当国外贯彻
QS9000的企业对QFD投以极大关注的今天,我国南方某著名家电生产企业全质办的一位员工说:“QFD
已经过时了”。
某华东地区某大型轮胎行业生产企业,在投入批量生产一年之后,还未明确关键工序应该控制哪些质量指标,从国际上通行的设计进程来看,该企业还处在产品设计尚未完成的阶段,跳过了工序设计、小批量试制和批量试制阶段未切实地进行就进入了正规生产。现实是该企业在逐步接近设计能力的同时,也在以近10%的退赔胎为代价,艰难地支撑着。这种现象决非少数企业。试验计划法这一国外在生产装配线上都已经使用的方法,在我们的许多企业的开发试验室、决定配方的小试车间里却无人问津,依然以每年几个劳模的为“代价”,做着大量的无用功。
第四、企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结构有问题。优秀的技术人员应该具有三方面能力:
A、知识。广泛了解与工作有关的各种定律。
B、综合能力。
C、分析----发现规律。利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把握现象,定性或定量解析因果关系,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
而我国企业大部分技术人员,尽管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固有技术,但第三种能力严重不足,对企业存在的质量问题如何科学地分析解决方面,尚处在传统的、想当然的阶段,与企业拥有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现代化机器设备和建筑的丛林中,走动着许多用传统农业思维方式“武装起来”的技术人员。
总之,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很不足,尽管我国从70年代末大张旗鼓的引进了TQC,学习国外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总体上来看,企业质量管理还处在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高级的学不了,基本的又没认真使用的“眼高手低怪圈”之中,我们必须认清这严重的事实。
二、原 因 分 析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由于我国质量管理在70年代末“洋跃进”的大环境下,立足于本来就还很薄弱的传统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试图直接跨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而使得企业还未掌握最基本的数理统计工具的情况下,就被蒙上了一层光环,认为已经在从事世界上最“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再加上企业对过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些做法有看法,结果“殃及池鱼”,对掌握数理统计方法,科学地开展质量管理也产生了抵触情绪。
2、理论研究风格。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也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主要从日本和美国介绍或引进的。由于介绍部门、机构或个人的立场不同或存在偏好,使得我国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还不合理,偏重于新颖性、国际流行性,有务虚的倾向,忽视了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就从研究生管理类论文的选题来看,与企业具体生产实践脱节,我国学生常见的选题是《技术引进论》、《经济、技术与质量关系的研究》、„„;而日本,即便博士生的选题往往也都是《偏分布下工序能力的评定》、《误操作模式及其对策研究》、《自动化生产线上“琐碎停机”的研究》、《压缩控制界限控制图的研究》、《软件质量检验方法的开发研究》„„。
质量管理的教材也是千人一面,企业很难买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好教材。教材中涉及统计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大都是些计算公式。以控制图为例,一般只讲如何画控制图,如何判断,给出几条公式,画几个图例就算完事。如何解决使用控制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利用控制图进行工序解析和工序管理?利用控制图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与一般的算法相比有什么区别?数据分组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很少有教材涉及这些最实用的知识。有些质量管理书籍把简单的问题说得过于复杂,讲体系甚至能联系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的开放系统的熵理论。没有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把读者看糊涂了显得有学问。而日本甚至一些介绍多元统计理论的书籍是通过两种豆子的对话完成的。真正的学问应该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清楚。
总之,对质量管理这门实践性科学的研究,要经常深入现场,去把握企业最关心的,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采取“面对书桌,闭门造车”的做法。否则无法取得“真经”。
3、对于我国如何移植国外的质量管理技法缺乏研究。发达国家对跨国界管理方法移植的研究很重视。早在70年代初,美国就对如何学习日本的管理方法,从管理技术、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社会环境、民族人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地系统研究。1981年威廉·大内的《Z理论》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一时风靡全球。到了84年,丰田接管了通用汽车公司在加里福利亚NUMMI工厂,将高层领导换成了日本人,推行日本的管理方法。引起两国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得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样,对通用汽车公司在别克市萨布里斯引进日本看板管理的失败教训,也成为研究者们经常考察的案例。《改进》一书在美国出版引起国际上对日本质量管理的又一次研究高潮。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学习国外的质量管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很难也不应指望发达国家来做。但这方面研究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从而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不仅体现在人财物方面,更严重的体现在对学习国外质量管理的偏见上。
4、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即所谓“产官学”)之间的联系正处于转轨变型的探索阶段,旧的联系正在弱化,新型的关系尚未建立。现存的一些机构对如何引导企业走向健康的质量管理发展之路投入不够;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又很少(现实是即便去现场也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不去现场,质量管理的水平就得不到提高,研究成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自然不能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即便拟订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很多也由于经费问题无法实现。
三、对策
成立质量基金会
A.作为政府、企业、学术研究机构的连结点,促进三者关系的进一步沟通。
B.主持或资助实用性强和对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质量管理发展规律的项目。
C.奖励或表彰质量管理健康发展,并取得卓越成绩的企业,推广他们的经验;同时,每年评比当年质量管理的优秀书籍和优秀论文,倡导务实和讲求科学性的良好风气。
D.主持全国质量工程师的培训、考核工作。
E.有计划地组织编写符合中国国情、企业情况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指导性强的系列教材,解决企业到处买不到好的质量管理书籍的现实问题。
第二篇:我国风景区与国外风景区差距
风景区规划实验
我国风景区与国外风景区差距(以美国为例)前言
国家公园是国家乃至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必须通过严格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中国的遗产保护事业起步较晚,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国内外风景区差距的分析,对中国风景区保护和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多有启示。现状
1.1 我国风景区现状
1.1.1 我国风景区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政出多门,让具体执行管理的部门很难办事,不知道该按谁的办。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对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1.1.2 我国风景区管理体制现状
目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人事管理比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竞争机制。而且专业管理人员十分缺乏,人员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很落后。除风景名胜区的高层领导人员进行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基层只重视酒店服务生和导游人员的培训,而其它管理方面的人才培训根本谈不上。我国目前的风景名胜区日常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门票、餐饮、住宿、土地转让、开发项目以及少量的政府拨款。1.1.3 我国风景区服务现状
我国旅游区服务方面较完善,餐饮、住宿,有些风景区为了方便人们上山观景还设有索道等服务设施。1.1.4 我国风景区设施现状
我国风景区在服务设施方面可以说是“屋满为患”,风景区内不加节制的建造了许多不符合生态需要的服务性建筑及索道。1.1.5 我国风景区开发程度
我国风景区的开发度已远远高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到2004年1 月,我国已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
1.2 国外风景区现状
1.2.1 美国风景区保护现状
美国于1916 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揭开了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篇面的改革,新的公园管理体制于1995 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体制是在华盛顿国家公园管理局领导下,全国设7个地区局,以州界来划分管理范围。地区局下面再设16 个公园组支持系统。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国家公园管理局设局长一名,副局长一名。下
风景区规划实验
设对外事务部和国际事务部。对外事务部下设立法与国会事务处、公众与旅游事务处。另外有5名局长助理分管5个方面的工作。1.2.2 美国风景区管理体制现状
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任命和调配。工作人员分固定职员和临时职员、志愿人员。聘请临时职员可以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对于职员都要求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而且还要进行上岗培训。培训时主要学习国家公园历史、游客心理、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生态学、考古学、法律法规、导游讲解和救生知识等。
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经费主要是靠国会拨款维持日常运转,其中很少一部分来自国家公园的门票收入。但是如果要开展社会活动,如出版书刊、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教育、筹集资金、帮助公园购买土地、到议会开展游说活动等就要依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筹措。1.2.3 服务方面
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力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当地风俗民情相协调。而且建筑建在隐蔽的地方,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但是在外形粗犷的建筑内,都安装有现代化的设施。在国家公园内,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1.2.4 设施方面
美国国家公园除了建设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以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开发项目敢到国家公园内来搞。更没有什么豪华度假村、旅游城镇、高层豪华酒店等。1.2.5 开发程度
美国在国家公园开发方面表现的更加综合,他们不单单为了赚钱儿开发,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而开发的。比较
通过国内外风景资源保护和开发问题的分析,对中国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遗产资源会有帮助。
2.1 中国与美国保护方面的比较
国内方面只重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对风景区内的生态、物种缺少必要的观测、记录,更缺定向的抚育。
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必须采取各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种措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缩小大规模活动和对公园资源及价值的不良影响。
2.2 中国与美国管理措施方面的比较
我国目前的风景名胜区日常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门票、餐饮、住宿、土地转让、开发项目以及少量的政府拨款。
风景区规划实验
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经费主要是靠国会拨款维持日常运转,其中很少一部分来自国家公园的门票收入。但是如果要开展社会活动,如出版书刊、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教育、筹集资金、帮助公园购买土地、到议会开展游说活动等就要依靠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筹措。
2.3 中国与美国服务方面的比较
我国比较注重旅游服务,除了提供给必要的导游服务人员,并提供饮食住宿条件。比且在不同风景区伴有不同特色的服务。
在国家公园内,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游客也是人为控制的,游人必须事先申请,获准后 才能进入。
2.4 中国与美国设施方面的比较
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力求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当地风俗民情相协调。而且建筑建在隐蔽的地方,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但是在外形粗犷的建筑内,都安装有现代化的设施。较美国设施来看中国许多大型旅游景区相关索道、缆车等设施泛滥,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2.5 中国与美国开发程度的比较
我国风景区的开发度已远远高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截至2004年1 月,我国已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
美国在国家公园开发方面表现的更加综合,他们不单单为了赚钱儿开发,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而开发的。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的基层研究管理机构。
(2)政府一方面应改革经济体制、下大力气从财政上给予长远的、稳定的、一定数量的正常运转经费,另一方面要让风景名胜区领导端正风景名胜区管理思想,提高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意义的认识。
(3)对风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必须严格加以控制。风景名胜区内不得规划建设宾馆、别墅、饭店、旅游商店等人工设施,这些项目的建设必须控制在风景名胜区以外。在风景区内旅游旺季可增加简易移动设施内容,如旅行帐篷、汽车房、移动厕所等。风景区周边的建筑,要与景区整体环境相协调。
(4)那些国家级(或世界级)自然文化的遗产是如此珍贵与脆弱,以至于必须排除粗俗的利用者,必须特别小心地加以保护并无愧地传给子孙后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应与省级、县市级风景名胜区构成一个体系,以适应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保护水平,以满足人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游览、学习、休憩的需求。
风景区规划实验
参考文献
[1]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试论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发展[J ].现代经济探讨, 2006,(7): 110-118
[2] 郭晋杰.可持续旅游发展分析与战略研究[J ].中国可持续发展, 2004, 24(5): 33-35 [3]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21(6): 87-91
第三篇:国外越南工程焊接技术与质量管理总结
越南工程焊接技术与质量管理总结
越南广宁热电厂一期2×300MW燃煤发电机组是我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国外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号机组和各公共系统的施工工作都进入了收尾调试阶段。在此对本工程的焊接技术与质量的管理工作做一个总结。
首先,谈一谈国际工程和国内工程的区别。这其中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在管理模式上。国内工程实行的基本都是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安装分开招标,统一由业主方进行协调。而国际通用的工程建设模式是EPC工程总承包,这其中E指的是Engineering意即工程设计;P指的是Procurement意即设备采购;C指的是Construction意即工程建设。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故而又叫“交钥匙”工程。越南工程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上海电气集团(SEC)为总承包方,我公司为施工总承包,即EPC中的C。在工程施工中的表现就是由国内的四级验收:焊工-工地质检-公司质检-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增加到五级验收:焊工-工地质检-公司质检-EPC总包焊接专职-业主/咨询公司。
第二,在验收工作流程上。国内工程中焊接工作完成后经焊工自检填写自检单,然后由工地焊接质检员进行专检填写表面质量验收单,再通知分公司工程管理部焊接质检员进行专检,如果属于四级验收项目,合格后需要打印焊接质量报验单给监理,然后会同监理对焊缝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会签表面质量验收单。对于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项目,由工地焊接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规程规范确定检测比例和检测位置,委托金属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金属试验室将结果反馈给相关工地。待相关检测项目全部结束后,由工地焊接专业人员会同分公司工程管理部焊接专业人员填写焊接质量综合评定表,对焊缝质量进行综合评级,如果属于四级验收项目,要找监理会签。而在越南工程中则有所不同,焊接工作完成后,焊工-工地质检-公司质检,这三个步骤不变,由我公司焊接专业人员打印焊接报验单,送至EPC总包焊接人员处,由他们负责通知业主/咨询公司,三方一起到现场进行焊缝表面质量验收,表面验收结束后由业主/咨询公司指定焊口进行无损检测,由我公司负责委托金属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将检测结果报业主/咨询公司。各项检测结束后填写焊接质量见证单。第三,使用标准上。国内工程使用的主要是电力行业标准如:《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焊工技术考核规程》、《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等,再加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在越南工程中焊工管理和焊接工艺方面是以美国ASME系列标准为主,例如:《ASME规范第I卷 动力锅炉建造规则》《ASME、规范第Ⅸ卷 焊接和钎接评定标准》、《ASME规范第V卷 无损检测》等,在验收方面则主要还是采用中国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其次,谈谈国外工程焊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前期准备不够充分。由于EPC总包方SEC的文件管理有些混乱,各种表式不完善,再加上前期SEC焊接专业人员不到位,给我们的焊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好在因为我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例如ASME版本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制作、ASME标准要求的焊工技能鉴定场所布置、国内标准焊接文件的英文翻译等等,再加上我公司人员积极联系业主协商,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再有就是施工图纸到货不及时,很多项目即将开工还没有施工图纸,这给我们的焊接准备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焊接管理人员就每天去盯一下图纸到货情况,一有新图纸就马上找来借阅,统计焊接数据,编制相应的焊接工艺,将图纸到货不及时的情况对焊接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施工过程沟通不顺畅。因为管理模式和国内的不同,有很多需要越方协调的事情要通过总包方SEC来做,虽然配备有越语翻译,但由于翻译本身并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在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上经常会有一些出入。再加上在观念上的一些差异,造成双方的理解不一致,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文件格式和工作流程经过多次更改。这种情况下,我公司焊接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去和SEC以及越方协商协调,本着“目标一致,互相理解,有理有节”的原则去解决问题。
第三,越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除了少数几个有施工经验的咨询公司西方专业人员,大部分越方人员在规范和标准方面并不熟悉,而且并没有专业的焊接技术人员,在验收时经常主观臆断,没有技术指标,所以每次验收几乎都要我方人员进行解释。有时候开玩笑讲可以在越南给他们开个焊接技术人员培训班。有些主要的技术指标不去关心,反而对一些并不影响质量的方面抓住不放。例如:验收时要求我们每只焊口表面都要打磨抛光,对于一些可以表面处理就合格的焊口要求整口割除等等。还有少数越方人员并不是为了施工质量和进度着想,而是借机吃拿卡要,这在我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中留下很坏的印象,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最后,谈一下对国外工程焊接管理的一些建议:
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国际工程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国际声誉,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形象,最好能派遣一些技术熟练、水平较高的焊工。施工机具的准备要充分,由于越南电网网压不稳,经常会出现机械故障,希望能多准备一些备品备件。由于是国外工程,从报计划到材料科报公司招标中心审批,然后选择供货商再从海路运货到越南,采购周期很长,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当地就可以采购到的焊接材料建议不必回国内采购,当地实在没有的,应该提前打通最近的供货通道。工程开工前最好能确定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供货及时的供货商。施工前的所有文件格式应该确定并报业主方批准。
以上就是我对越南工程焊接管理工作的一个小结,并不全面,有些看法也可能比较主观,但这是我对本工程的真实感受,希望能对以后的焊接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口的增长,我国城市人口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一是失业人口增多与待业人口的积累,使得劳动供给量逐年增长,二是伴随在校生的毕业,使得新增劳动量不断增多,由于两方面的影响,导致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
3.再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
4.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会增加结构性失业。由于企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在这样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未来就业形势很有可能有以下四大趋势,具体如下: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失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个人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一、下岗再就业人数较多,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新增劳动力人口增多(也就是高校毕业生较多)。
四、人口的不断增长。
失业是常见的社会问题,对于失业的治理,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长期:首先加快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是实现扩大就业的治本之策。第二适当降低劳动力供给,通过计划生育适当控制人口,降低劳动供给量,适当控制扩大普通研究生、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的招生规模,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的持续增长。
短期:第一,努力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第二,统筹城乡就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冲击,第三,继续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深化国企改革与劳动力就业制度,增加就业岗位,第四,加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第五,通过经济与政策手段鼓励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后,改进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就业管理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政府引导就业。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敏.关于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研究.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13.[2]邱福林.城镇就业与失业的现状结构特征及对策建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4):161~162.[2]莫荣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J].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学报, 2005.
第五篇: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得的显着成效,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了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
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发展情况好于预期。GDP增速逐步加快,经济效益趋向好转。内需保持较快增长,外需出现向好迹象。市场信心明显增强,价格下行压力有所缓解。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是好的,是健康的。农业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新农村建设加快。尽管今年农业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促进下,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获得好收成。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成效继续显现。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进展顺利。惠及广大城乡居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基本药物制度颁布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部分地区启动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创业板正式推出。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新闻出版行业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国内居民的购买力大幅度提高,金融行业运行平稳,通货膨胀的势头基本上得到遏制。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现在开始至少还有30年的快速发展期,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今年我国经济较快回升的同时,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目前经济回升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派生投资拉动,由消费和出口拉动的市场性投资增长虽然也在恢复,但比较缓慢,扩张计划中的政府投资计划完成后,内生的市场性投资能否成为新的稳定增长动力仍然存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巩固经济回升态势的任务艰巨。
其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这场金融危机虽然使我国部分金融企业遭受了损失,但损失的数量很小,不可能从根基上动摇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正确判断、科学决策,确立“保增长、扩内
需、调结构”的战略思路,及时、准确、有力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经济稳定回升态势基本形成,全年8%的保增长目标完全能够实现。但是,要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还面临许多已经呈现或潜在的问题和困难,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内生性持续增长动力相对不足。目前的经济增长动力以政府投资拉动为主,自发投资和消费等作用比较小,内生性经济增长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引发了通货膨胀预期,国际经济复苏迟缓等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外需对我国的经济拉动能力尚弱,经济回升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粗放发展模式至今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当前产能过剩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在2010年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同时增强灵活性,逐步实现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由政府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政策外部驱动转向市场内部驱动,由经济快速回升转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最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最主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处于由快速回升到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由政府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政策外部驱动转向市场内部驱动。在保持经济快速回升发展势头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新时期,我国面临很多经济社会问题和新的挑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我们必须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民由于收入水平所限导致的购买力不足,所以,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就必须进行新一轮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只有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才能释放出来;只要农村消费市场得到启动,我国就能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使我国经济增强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我们坚信,党会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春风,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