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大学排名】贵州大学特色专业-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贵州大学排名】贵州大学特色专业-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停办,在其原址建立贵州农学院,1958年恢复重建贵州大学,同年建立贵州工学院。1997年8月,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按“211工程”框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教育部在西部省(区)重点扶持的大学之一。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贵州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校名几经更迭,校址几度变迁,历经沧桑,但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己任,学校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凝炼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教育20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53人,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外国留学生5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学校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1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建设了38个优势特色专业,其中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3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示范性专业17个。现有专任教师237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 100
1人。师资队伍中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60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0人;全国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33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人。校园占地面积252.46万平方米(3786.89亩)。校舍建筑面积89.2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9.67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实验室8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07个。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213.27万元,各类教学实验室配置完善,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总量381.31万册,电子图书160.34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贵州主节点,校园网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21.02万平方米,建有省内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一座。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5.87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52.73个、语音室座位数9.87个。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教改立项247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87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了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教材123部,获省级奖6部,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教务处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称号。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88项,省部级课题1019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70项,出版学术专著212部,发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
595篇。2006年获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公开出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出版社。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设立为十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00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D.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等700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E.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里奥纳多·林朵伊(Lenoard F..Lindoy)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创建良好整洁的校园文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2008年在贵州省高校首届“优美校园”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贵州大学招生网站:
第二篇:【长春大学排名】长春大学特色专业-长春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长春大学排名】长春大学特色专业-长春大学录取分数线
长春大学是吉林省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北国春城长春市,现有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112.9万平方米。本部校区位于人民大街与卫星路交汇处,占地31.8万平方米;西校区地处卫星路西端,占地9.96万平方米;东校区位于山水相映的莲花山旅游风景区,距市区30公里,占地71.13万平方米。长春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这里曾是1938年伪满洲国最高学府长春建国大学的校址,194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此设立长春大学农学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这里创办了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1954年国家院系调整时,改为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隶属中央重工业部。1958年学校下放吉林省,改为长春冶金专科学校。1960年将吉林工业大学矿冶系划归长春冶金专科学校,组建吉林矿冶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1983年改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长春大学。李鹏同志为学校题词:“立足地方,面向未来”。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6年学校取得了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经历了办学层次的升降,专业科类的调整,隶属关系的改变,学校名称的变更。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4万多名优秀人才,在服务地方、贡献社会的同时,不断赢得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知行合一,诚信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同德、同心、同济,奋斗进取,务实求强”的校风;“严谨、严肃、严格、言传身教,育人精良”的教风;“勤学、勤思、勤做,立志成才,健康向上”的学风。确立了立足吉林,服务吉林,面向全国,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谋生存、求发展的办学原则。明确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达到省内一流综合性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形成了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内涵,体现青年学生时代风貌的“团风”精神,受到团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与肯定,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工作的有效法宝。二是首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创建了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填补
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学校下设19个教学院部,4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565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68万元;图书馆是吉林省先进图书馆,藏书138.4万册;校舍建筑面积37.8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1万平方米;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总面积5.35万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共投资3.2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新建、改建工程,整体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建成了设计先进、功能齐全,东北地区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6.9万平方米综合教学楼,成为长春市南大门的一道亮丽风景。学校有五个展馆:特殊教育展览馆、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成果展馆、萨满文化博物馆、生物标本展馆、姚俊卿书法艺术展馆。学校牢固树立教师资源是高校第一人力资源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现有专任教师613人,其中教授91人,副教授20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8.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35人,占71%。获得国家和省、市级以上各种大称号的教师61人次,其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省高级专家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6人。教学成果显著。在国家和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奖15项。学校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在教育部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共有7项成果获奖。在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奖评选中,有42项成果获奖。在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美展中,我校教师的油画作品获得一项银奖,一项铜奖。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课程28门。列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高等教育视障资源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萨满文化吉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吉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校级研究所,11个校级重点学科。近十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55项,省市级项目6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社会科学基金15项,科研经费总额51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各类奖项18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6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45部。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中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从高温豆粕中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高纯度异黄酮”等9种技术和产品,被国家评为 “优秀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企事业委托及成果转化项目共70余项,如“高低温豆粕提取蛋白、短肽、核酸、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的方法”等3项专利转让给吉林省松原市泓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长春大学招生网站:
第三篇:【南通大学排名】南通大学特色专业-南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南通大学排名】南通大学特色专业-南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南通大学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有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设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合并组建以来,共承担“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26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华医学成果奖、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在SCI、EI、CPCI-S、CSSCI上收录及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教学科研人员近2200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7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行,加快推进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通大学历史沿革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啊创办,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南通学院被迫停课。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复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1958年,南通医学院归属江苏省管理。1978年9月,隶属关系改为由交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领导为主的体制。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
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是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范专科学校”校名。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1982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并,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
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招生网站:
第四篇:【烟台大学排名】烟台大学特色专业-烟台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烟台大学排名】烟台大学特色专业-烟台大学录取分数线
烟台大学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烟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临黄海,西依青山,风景秀丽,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公办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招生资格并具有相应学位授予权。学校创建于1984年7月,经原国家教委特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来校援建,把支援烟大纳入长期工作计划。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由山东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任主任。“援建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使烟台大学有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和高水平的发展。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烟台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高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7年,我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依托培养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38万平方米,藏书172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音像资料1.1万盘(盒),中外文工具书1万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4个;校园内建有千兆以太网。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体育学院、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后备军官学院、体育教学部、职业技术学院共22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先后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拥有 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
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等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民法学、法理学、数据结构等2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民商法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建筑力学系列课程与实验教学团队等6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 “烟台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2013年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现代物流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13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律、农业推广、翻译、工程)。学校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物理化学、理论物理、药剂学、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工程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化工制造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信息与光功能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分子药理和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境保护室内环境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问题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然药物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空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山东省强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应用法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1个省级审美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北大清华烟大三校科技园)。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先进单位”。学校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
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6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05人,占专任教师的33%,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78%。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4人。入选山东省“万人计划”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名。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名。
烟台大学招生网站:
第五篇:贵州大学2021高考录取分数线
贵州大学,简称“贵大”,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很多人都想知道贵州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贵州大学2021高考录取分数线_贵州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由于2021年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还未公布,各位同学可以参考2020年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和2019年的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2020年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2019年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生吃什么食物补脑效果好
1.花生米
花生是一种常见的补脑佳品,不仅营养高,而且口感香脆(建议吃花生米要连皮一块吃),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以及矿物元素,可以延年益寿,缓解疲劳,还可以补钙补铁,预防贫血,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增强记忆力,是非常好的益智补脑佳品。
2.酸奶
酸奶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具有非常多的养生功效,比如可以减肥瘦身,美容养颜,排毒润肠,预防便秘,是常见的有益零食,而且对于添加了益生菌发酵的酸奶可以更好的锁住牛奶有益,还可以促进吸收和消化,孩子食用不仅可以调理肠胃,还可以益智补脑,不过购买酸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远离那些酸奶饮料,以及含有添加剂的酸奶。
3.栗子
栗子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比番茄含有的还要高,里面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磷,这些营养成分都是非常好的益智补脑佳品,并且板栗的做法多,口感好,因此父母不妨多做一些栗子家常菜给孩子品尝。
4.鱼
说到明目美食,一定少不了提及鱼,但其实鱼还可以益智补脑,口感鲜嫩的鱼肉拥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是一些海鱼,里面含有大量的DHA,这可是益智补脑必不可少的成分,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维持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5.鸡蛋
鸡蛋也是物美价廉的补脑佳品,不仅营养全面而且丰富,鸡蛋里面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以及卵磷脂、卵黄素等营养,可以有效促进大脑发育,常吃能够增强记忆力、有效益智补脑。
6.虾皮
虾皮是一种常见的干货,很多人想要补钙,或者促进身体发育就会选择虾皮,但身体保证足够的钙质还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不过吃虾皮之前一定要放入水中浸泡10多分钟,目的是去除盐分以及腥味。
高考考生饮食指南2021
考生饮食指南:早餐
早餐应吃好,切不可空腹,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吃好早餐可充足供给大脑必需的能量,对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好的考试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早餐能量应约占全天总能量的30%。由于早晨起床后,大脑皮层仍处在抑制状态,很多孩子食欲较差,进食量少。因此早餐要进食体积小、质量高、热量高、耐饥且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面包、蛋糕、白糖、果酱、馒头、烧饼、煎鸡蛋及煎馒头片、豆浆、面条荷包蛋、火腿肠及香肠等。
考生饮食指南:午餐
午餐是考生一天中的主餐。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摄入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该有粮食、肉、菜、豆制品,有干、有稀。午餐饭菜要丰盛,午餐各种营养素含量一般占全天供给量的35%~45%。
考生饮食指南:晚餐
晚餐应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有利于抗疲劳和养神醒脑。有条件的考生,尽量在家里吃晚餐。晚餐要少食,以七八成饱为宜,因为晚餐后能量消耗较少。
考生饮食指南:夜宵
考试前,学生大多因复习功课睡得较晚,从晚餐至睡觉,中间大约有4~5个小时。这段时间里,晚餐所吃的食物已基本消化掉,需要加以补充。另外,有些学生念书很累,大脑处于紧张兴奋状态,以至于影响睡眠,故晚间加餐时最好喝一杯牛奶,吃些面包、鸡蛋,既补充了营养,又可起到安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