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德泽乡2009年度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资金
使用情况
各位领导:
我乡易地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沾益县扶贫办等上级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的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国家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原则,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为主要目标,很大程度上的促进项目实施点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实施结束,现将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金到位及拔付使用情况
2009年度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下达我乡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共100万元,支出共100万元,具体工程及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1、安居工程:新建安居房50套6600平方米,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5万元。
2、通路工程: 道路硬化4条,长560米,宽5米,厚15公分,420立方米;支砌挡墙2条,长250米,高2米,宽0.6米,共300立方米。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万元。
3、人畜饮水工程:铺设管道2.1千米, 接入50户自来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万元。
4、通电工程:架进村通电线路248米,入户线路50户(线路长度以实地为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万元。
5、产业开发:扶持农户种植核桃100亩,油桉200亩,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5万元。
6、科技培训:共培训7期833人次(含种养培训、烤烟科技培训),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5万元。
7、基本农田建设:结合村庄,村道及水利工程建设,达到耕地集中连片,适宜种植,生产生活便利,农艺措施方面,一方面平整地基,另一方面建三面光道沟支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万元。
二、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乡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报帐过程中,实行资金审批“统”一管理,由乡长统一审批使用,乡财政所实行“专人、专户、专帐”和“报帐制”管理,统一核查验收兑现,确保资金用好、用活,在资金实施工程中,德泽乡结合实际,对各村委会的资金实行 “拨一次,报一次”的报账方法,确保资金使用的可控性,做到开工有报告,完工有峻工报告、财政结算报告、审计报告,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资金使用“漏洞”。
三、存在问题
由于我乡财政收入薄弱,没有资金投入,而工程项目实施量大面广,因此,造成资金缺口较大。
四、建议和请求
由于德泽乡较为偏远,多年来受地理条件制约,因此,全乡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大,各项建设投入大,特请求上级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扶持。
沾益县德泽乡财政所
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
第二篇:扶贫开发易地搬迁项目协议书
扶贫开发易地搬迁项目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乡人民政府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易地搬迁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桦林乡_________村2012年扶贫开发易地搬迁项目。
2、项目地点:
3、项目内容:_________户农户、_________套住房,每户施工面积≥70平方米。
4、资金来源:扶贫开发易地搬迁2.5万元/户、农村奖励性住房补助资金1.3万元/户。
第二条 工期:工程期限_________天,其中:
1、开工日期:本项目定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工,从签订协议后第_________日算起。
2、竣工日期:本项目定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竣工。第三条 协议范围
本协议所要实施的具体工作内容、范围等,在协议条款中约定。第四条 技术标准
双方在条款内约定适用国家标准、规范和名称;没有国家标准、规范但有行业标准、规范的,约定适用行业标准、规范的名称;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约定适用工程所在地地方标准、规范的名称。
第五条 甲方责任
1、开工前甲方对乙方进行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有书面记录或资料。
2、甲方应要求乙方制定工作方案及安全措施,并报甲方备案。
3、甲方指导乙方做好用电、防火、防震等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督促检查等工作。甲方有权检查督促乙方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乙方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并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直至整改完毕。
4、甲方指派 同志负责与乙方联系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5、甲方负责项目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组织实施和验收工作。根据项目设计要求,负责申报和组织实施人饮工程、产业集中发展、道路建设、村庄绿化、卫生厕所建设、电力工程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并做好村庄建设和移民搬迁等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6、乙方因管理不到位而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甲方有权督促乙方通知公安部门,要求派人保护现场;并有权要求乙方提供事故调查书面结论及处理意见。
7、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因甲方原因导致的事故由甲方承担责任。
8、发生以下情况停工整顿,因停工造成的违约责任由乙方承担:(1)人身伤亡事故;(2)发生施工机械、生产设备严重损坏事故;(3)发生火灾事故;(4)发生违章作业、冒险作业不听劝告的;(5)施工现场脏、乱、差,不能满足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的。
第六条 乙方责任
乙方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材料、设备失窃事故承担责任。乙方应切实履行以下责任:
1、乙方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制度。
2、现场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劳动安全,劳务用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证其用工的合法性。
3、施工期间,乙方应设有专职安监人员、安全工作联系人。
4、乙方必须编制安全生产预警方案,并在整个施工过程正确、完整地执行,无措施严禁开工。
5、开工前,乙方应组织搬迁农户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参加安全教育人员名单报给甲方备案。
6、乙方施工过程中需使用电、水源,应事先与甲方取得联系,不得私拉乱接。中断作业或遇故障应立即切断有关开关。
第七条 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调解解决;若经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的,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补充条款
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实际经协商一致后,可对本协议内容具体化、补充或修改,在条款内约定,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九条 本协议有效期限:自2012年4月1日起至 11月30日止。第十条 本协议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盖章后生效。第十一条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桦林乡人民政府
乙方(盖章): 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代理人(签字): 委托代理人(签字):
2012年4月1日
第三篇:某县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部分人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过远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工作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开户,大幅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搞好以工代赈,重
点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发展种养业,对极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可以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景东县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易地办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数逐年分批实。多年来,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县易地移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问题有所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不断加大我县易地开发扶贫工作力度,根据《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135号),特编制我县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135号)。
②《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云政发﹝1999﹞67号)
③《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贫开办发﹝﹞108号)
④《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云政发﹝﹞123号)
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十七以来,景东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147户9000人,安置类型多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在一个安置点内,安置人数少则400—500人,多则几千人,这种方式虽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但安置后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在一定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搬迁安置后移民户耕地少,基本口粮难以保障;二是由于水资源不足,致使移民人畜饮水紧张,生产用水缺乏,每到旱季,接收地群众和移民常常因为争抢水源而发生矛盾纠纷;三是因为林地资源不足,致使移民燃料紧张,虽建有沼气池,但有的移民穷得连猪、鸡都养不起,沼气池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每遇喜丧事,仅沼气池也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为了生活,移民不得不到接收地群众的山林中抢砍、盗伐林木至接收地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因此移民虽然搬出了,却在不住,更不能致富,有的安置点甚致成了矛盾积累点和问题的积累点,不仅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沉重的包裕,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对我县十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县决定的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采取小规模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办法,以便避免和杜绝过去大规模集中安置后因土地、水利、林地等资源不足,引发移民和和接收地群众的矛盾纠纷,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现象。避免上述矛盾,才有利于创建平安社会,有利于确保移民搬得出、在得住、逐步能致富。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能实现人口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得到完善,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有所增长,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水平进一步加快,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二)项目概况.......................................点这里下载全文
第四篇:某县1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201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某县2010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项目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部分人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过远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工作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开户,大幅度、多渠道增加扶贫投入,搞好以工代赈,重点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发展种养业,对极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可以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
发”。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景东县委、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易地办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数逐年分批实。多年来,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县易地移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问题有所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不断加大我县易地开发扶贫工作力度,根据《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特编制我县2010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任务并拨付资金的通知》。
②《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易地开发扶贫的决定》 ③《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④《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十七以来,景东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147户9000人,安置类型多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在一个安置点内,安置人数少则400—500人,多则几千人,这种方式虽便于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但安置后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在一定辖区内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搬迁安置后移民户耕地少,基本口粮难以保障;二是由于水资源不足,致使移民人畜饮水紧张,生产用水缺乏,每到旱季,接收地群众和移民常常因为争抢水源而发生矛盾纠纷;三是因为林地资源不足,致使移民燃料紧张,虽建有沼气池,但有的移民穷得连猪、鸡都养不起,沼气池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每遇喜丧事,仅沼气池也满足不了实际需
要,为了生活,移民不得不到接收地群众的山林中抢砍、盗伐林木至接收地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因此移民虽然搬出了,却在不住,更不能致富,有的安置点甚致成了矛盾积累点和问题的积累点,不仅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沉重的包裕,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对我县十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县决定2010年的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采取小规模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办法,以便避免和杜绝过去大规模集中安置后因土地、水利、林地等资源不足,引发移民和和接收地群众的矛盾纠纷,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现象。避免上述矛盾,才有利于创建平安社会,有利于确保移民搬得出、在得住、逐步能致富。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能实现人口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得到完善,贫困
人口经济收入有所增长,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水平进一步加快,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稳步增长。项目概况.......................................点这里下载全文
第五篇:资金使用报告
洛南县2017-2018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
资金使用报告
受省土肥站委托,洛南县实施了农业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省土肥站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发挥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现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金来源
项目预算总投资220万元,全部省级投资21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10万元。
按照项目方案下达任务,需购置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和配套物资,建设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面积2000亩,同时开展玉米、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制订相关技术规程。
二、资金管理制度
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资金使用计划使用资金。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
1、资金申报。中心有真实、科学和完整的项目资金申报文件,并装订成册。经中心领导审核后同意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省 土肥站。
2、建立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会计核算制度。2.1项目资金使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杜绝不符合规定支出,随时接受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及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做到专款专用。
2.2项目资金应按工程进度进行拨付,对没有开工或进度缓慢的项目适当调整或取消补助款。
2.3报销用的发票必须是合法的票据。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一概不予报销。购买各种物品、材料的发票,必须有购货单位全称、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有收款单位章印。否则会计有权拒绝报销。
2.4支付补助款项要有原始凭证,凭证要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证明或签字,报销用票据要由经办人签字,财务会计审核后报一把手审批报支。
3、检查验收制度。杜绝在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项目完工后,主动申请和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等情况进行验收工作。
4、接受审计制度。为防止发生违反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由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三、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完成总投资190万元,预留20万元用于项目验收。在完成的投资中,滴灌管网配套工程126万元,物资配套补贴53.5万元,开展技术试验2.8万元,技术宣传指导2.7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5万元,差旅费3.5万元。
地膜。对项目区、辐射区的地膜予以补贴。地膜每亩补助20元(用量3公斤/亩),补助资金xx万元。
种子。对核心区马铃薯良种予以补贴。每公斤补助1.4元,马铃薯良种补助xx万元。
肥料。对项目区马铃薯、玉米配方肥、水溶肥予以补贴。每吨补贴600元,补助资金xx万元。
滴灌管网铺设。对滴灌材料予以补贴,平均每亩586元,铺设滴灌管网2150亩,共投入资xx万元。
四、资金使用效益
1、节本增效成效显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1.1增产效果显著。项目区膜下滴灌马铃薯平均亩产2755.2公斤,较地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240公斤增产515.2公斤,亩均增产23.3%,增收566.72元;较露地马铃薯平均亩产1920公斤增产835.2公斤,亩均增产43.5%,增收918.72元。
膜下滴灌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22公斤,比地膜玉米亩产462公斤增产160公斤,增幅34.6%,增收256元(玉米1.6元/公斤);比露地玉米403公斤亩增产219公斤,增幅54.3%,增收350.4元。共完成水肥一体化面积2150亩,亩均增收693.9元,总增收149.2万元。其中马铃薯180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2080公斤亩增产675.2公斤,总增产1215.36吨,增收133.7万元;玉米35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346公斤增产276公斤,总增产96.6 吨,增收15.5万元。
1.2节水率显著提升。传统灌溉方式,马铃薯灌溉3次用水200方,滴灌模式灌溉4次用水120方,节水80方,节水率40%。玉米全生育期传统灌溉用水需245立方米,滴模式灌水5次,需140立方米左右,节水105立方米,节水率42.9%。
1.3肥料用量显著降低。马铃薯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每亩总养分29.7公斤;滴灌模式,基肥50公斤(马铃薯配方肥14N-6P2O5-15K2O),追肥尿素5公斤+钾动力(13.5N-46P2O5)5公斤,每亩总养分25.08公斤,减少4.63公斤,肥料用量减少15.6%。
玉米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追肥尿素15公斤,每亩总养分24.3公斤;滴灌模式,基肥用量25公斤(玉米配方肥20N-12P2O5-10K2O),追肥尿素20公斤,每亩总养分19.7公斤,比传统施肥每亩减少4.6公斤,肥料用量减少18.9%。
1.4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采用滴灌技术,浇水时间由平均每亩3.5-4小时减少到2小时,大大缩短了灌溉周期。同时还可在多个田间管理环节上减少用工,节约用工30%以上,减轻劳动 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解决春播作物生长前期受旱问题;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增效,提高了田间的产出效益;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培育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懂科技的新型农民;通过膜下滴灌配套技术的推广 与实践,拓宽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适用性,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指导与依据,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降耗、农民增收,为实现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 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3、生态效益。通过在项目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水率40%以上,肥料用量降低17%左右,玉米、马铃薯出苗率达到95%以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自然资源有明显效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时减少了盲目施肥带来的肥料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