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州获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
通州获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
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便捷信息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信息检索,定位想去的餐厅、商场和旅游景点,并获得方便的出行方案——日前,历时两年半建设,“数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正式开通,这一平台不仅能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也推动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通州也因此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
日前,数字通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平台开通暨成果推介会在通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市规划委负责人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勇一起,共同开通“数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仪式上宣读了《授予通州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的决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人为通州区政府授牌,并指出,通州区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勇在讲话中表示,数字通州是数字北京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下一步,通州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市规委要求,着力在推动公共平台有效应用、加强公共平台管理维护和深化数字通州建设上下功夫,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努力在建设科技北京中做出更大贡献。
通州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要求城市管理与决策必须以精细化、实时化的现代技术信息手段作为支撑。2009年,通州作为全国试点,由区规划分局牵头,开展了以基础数据库、共享平台和应用系统为主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主要成果包括“一库一平台五应用一环境”,即建立了一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搭建了一个数字通州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发了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管理信息系统、地名库管理与应用系统、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五项典型示范应用系统,并为地理空间框架的顺利运行开展了支撑环境建设。
区规划分局负责人介绍说,数字通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从空间和时间上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特别是突破性地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三维地形模型和运河核心区及其周边25平方公里三维精细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和全面反映城市面貌和建筑物空间现状,可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要求。
“比如在行政审批中,我们以往只能根据平面图纸和效果图,凭借工作经验想像建筑物的形态与周边关系。现在通过三维系统,就能形象、立体展示建成后效果,实现科学高效审批,使项目更好地与周边现状环境相融合。”该负责人解释说,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新华联项目、华业通州运河核心区方案等项目中得到应用。
据了解,数字通州地理空间框架系统不仅能在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以及应急指挥、地价评估等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和帮助。其中的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还可以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旅游、办事等方面提供便捷信息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信息检索,定位到想去的餐厅、酒店或者商场。并为来通游客提供详细的游览说明及简介,通州区所有区属部门的位置,联系方式,职责职能等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快速查询。该系统将成为展示通州的新名片。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为通州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申请域名,预计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区规划分局负责人说。
第二篇:“十二五”将完成全国地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十二五”将完成全国地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
只要打开计算机,就可以对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环境规划、用地审批情况一清二楚。利用数字地理信息系统,一个项目符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周边环境影响怎样,都一目了然。
过去有句话说:“规划规划、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产生这种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的限制。以前,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后期实施,大部分图纸以“鸟瞰”图为基础,很难从人的视角去体验城市的规划建设。
“数字城市建设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三维模型,从自然人的视角去审视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所有规划和设计都可以直观模拟,使城市空间更具人性化。而且,原先分散到各个部门的信息,也得到了集成”,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说,“事实上,不仅是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科学决策、提高效率、节能低碳、服务大众、方便生活等很多方面,数字城市都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去年底的调查,数字中国建设已在30多个领域600多个专业部门应用。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80%以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在信息化时代,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数字中国就是指对中国一切自然资源信息与经济社会人文信息在空间位置上的统一的数字化表示;它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把海量信息数字化,加载在地理信息框架上,在计算机空间中进行虚拟表现。”
自1998年提出“数字中国”的概念,到如今大规模建设和实施,已走过12年的历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求:“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
多年来,我国测绘部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取了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卫星影像和超过80%陆地国土的航空影像,测制和更新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建成了一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这些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加载各个城市相关应用部门的数据,实际上就形成了我们各个城市的数字地理信息系统。”李维森说。
近几年来,数字中国不仅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场合中突显了成效。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测绘部门累计向100多个部门和单位提供地图5.3万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2TB,为了解灾情、决策指挥、空投空降、抢险救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09年国庆庆典的时候,西城区基于数字西城平台,搭建了国庆综合保障指挥决策系统,实现了实时、准确的监测,部署能精确到一米以内。几十万人在短时间内有序疏散,整个庆典时间控制如此精准,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这套系统。”北京市西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杨卓说。
“十一五”期间,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40个城市已经建成,带动各地基础测绘投入约12亿元,并通过边建设、边应用,在规划、国土、城管、公安、工商、税务、环保、房产、卫生、药监等30多个领域的600多个专业部门广泛应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行政效能十分显著。(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浅谈雅安数字城市建设
浅谈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
宝兴县灵关中心校 罗莉
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城市 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摘要:简介数字化城市的概念,并以雅安市地域、人文、经济、文化发展为背景,分析雅安市现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说明了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实现雅安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对数字化城市的理解及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方法。
正文: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战略思想。我国 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开始启动试验。近年来,国内又有一批城市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并展开城市数字化的试点工作,城市数字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到来,必将对我国实现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2012年雅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雅安市提出了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总战略,实现雅安市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既是趋势,也是挑战。面对现实,雅安市在地域、经济、人文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那么,我们要实现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一、数字化城市简介
1、什么是“数字化”?
对数字化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二是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现在我们在谈数字化建设中使用的是第一种解释,就是利用科技信息化的平台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并以此种方式服务城市,进而增强城市的功能。
2、什么叫数字化城市?
“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 1
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利用传统的“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今年雅安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也在着力打造川西区域中心。如果没有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其目标和中心肯定不会实现,也只有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便民、利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数字化城市建设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二、雅安市的地域、人文、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对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建设的利弊。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2006年,以雅安为主要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雅安的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头落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夹金山公园内,一座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高耸入云,熠熠生辉。雅安,已经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和领略大自然雄奇壮美的旅游胜地。
雅安市独特的地域、人文、文化对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但也因为如此,其优势因其“两面性”会在资金投入,市民认同,管理高效和人才会聚方面成为制约和瓶颈。
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城市、智慧雅安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雅安市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8元。由此可见,雅安
经济纵向比较有很大的发展,但横向比较较差。薄弱的经济基础是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面临的第一道隘关。
三、数字化城市的趋势及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能源、人口、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整治监管等方面挑战日益凸显,并趋于复杂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数字城市将由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向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已有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数字城市”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已经涵盖了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经济、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共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试点,拉开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大幕,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四、雅安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困难和难点
首先,雅安经济发展就横向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较差。在数字化建设中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去年我们雅安生产总值只有350亿元,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几百上千亿的资金投入。所以,资金是雅安市建设数字化城市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难点。发展经济,壮大实力,规划项目,争取支持以及上下联系,条块分割,可以解决我们资金存在的困难。
其次,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其现代化和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过去都说我们雅安“前比不过成(都)德(阳)绵(阳)后比不过甘(孜)阿(坝)凉(山)”。所以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比起我国其他城市建设有很大差距,一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停留在投资建设,上几套系统就可以了,缺乏对数字城市的理解。二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缺乏系统的建设各种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等技术工作。三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的原则,缺乏科学、实用的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和适合雅安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城市”相差甚远。四是雅安七县一区之间的信息系统不能信息共享。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政府各个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面对我国新一轮的电子政务热潮,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建、轻整合”,违背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体推进” 的基本要求。
第三,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对“数字化”的理解不够;对外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雅安市的数字化城市建设离不开雅安市民的认同和支持。其建设应纳入政府规划,通过论证、听证、报告等方式,运用媒体进行宣讲,收集信息、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我市的一项民心工程。
五、怎样建设雅安市数字化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雅安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怎样加快步伐,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与国际接轨,推动雅安国际化城市的进程。我认为加快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是关键。通过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整合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并在整合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城市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使各类数据得到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雅安的数字城市建设才开始起步,怎样有效建设数字化城市,我认为:
1、政府应出台相关数字城市建设的一系列保障体系建设:如由政府职能部门成立专门数字城市建设的委员会,为雅安数字城市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数字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统一的数字城市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不同标准之间的协调问题;做好重要基础性、公共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雅安市数字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使技术标准在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中能真正发挥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2、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将城市内部各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置于统一管理之下。使政府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有一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基础。而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提供的规范化作业程序,实现政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而系统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良好的数据分类体系、编码体系。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省存贮空间,减少数据冗余,而且大大地提高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操作的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谨的基础研究工作。
雅安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现在都建设了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公共平台等,但是各部门不能信息化共享,应将其整合应用,为公共服务。
(1)建立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建立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协同运作的体系:首先各政府部门内部业务审批流程不变,政府对现有各级系统中所采用的系统平台不加干预;其次搭建政府部门之间协同运行,进行必要的数据共享和网上协同审批,建立一种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以保障各级系统在独立运转良好的基础之上,能够达到顺利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的目的。为此,在系统中建立数
据交换平台,使之成为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基础。
(2)、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推进雅安城市建设高速发展
雅安有最大、最优质的、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资源。但是我们没有整体统一向世界宣传、推广、发展雅安。各部门都是单一向世界进发,效果甚微。若能将各部门资源整合成各类专业数据。利用数据通信网络及GIS技术应用软件为支撑平台。建成一个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智能化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区范围内行政管理工作信息的综合利用,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和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那么雅安将整体推进发展,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建设加码。
(3)、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平安雅安。
雅安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优化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逐步明确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分配的框架,这样有利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加强公共数据整合。随着数字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比如,建设平安雅安城市,让百姓安居乐业。政府职能部门以安全技术为突破,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区域合作、部门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信息安全产业群,建立电子身份认证体系,提升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力,全面提升雅安市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再如:完善深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建立居民与社区信息互动渠道、应用社区管理数据、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着手,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提高社区事务管理软件应用水平,加快向城市化转变进程。将社区信息化作为成为社区居民实现自治与自我服务的有效手段,成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基层民生改善的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信息化的步伐。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整合城市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规范化;提高城市管理的决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资源共享。“数字城市”也就是要将整个城市(或区)的各个部门高效地联系起来。形成信息的互动互连。使信息能够在各部门问进行共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存在于城市中的大量信息资源能够为各部门所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中会遇到巨大的艰辛和困难,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阻扰。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数字化雅安就一定会成为现实。实现
和建成国际化生态城市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2012年雅安市政府工作报告.雅安之窗.http://yasw.0835.com/info/ShowArticle.asp?ArticleID=876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7.htm
[3]雅安网.[4]王宏伟.浅谈数字城市建设.2009.
[5李秉仁.数字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
作者简介:
罗莉 女 生于 1973年5月现任四川省宝兴县灵关中心校小学高级教师,科技辅导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雅安市优秀科技教师。科技教育论文多次获全国、省、市奖励。
通讯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灵关中心校
邮编:625701
电话:(0835)6848963(办)
***(手机)
E-mail:luoluo808@yahoo.com.cn
第四篇:中移动上海公司获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中移动上海公司获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2007年01月29日
-------
-----------
【记者曾昭俊上海报道】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1月27
日的“2007全国企业文化
现场会”上正 式成为上海市
第一个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
地。这次现场会从“战略驱动
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
流程的干预模式”、“文化传
播法则”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中
国移 动上海公司核心价值体
系的构建及转化,展示了企业
文化落地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这次现场会由中国企业联 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北冯并(右)向中移动上海公司 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总经理郑杰授予证书
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共同举办。九届全国政协 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为大会发来贺电。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冯并,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群部主任林奕弘,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匡宇出席了会议。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尹援平宣布了中国企联《关于授予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全国 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决定》。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在会上说,围绕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和“成 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的愿景,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以集团驱动为先导,把企业的个性文化融入到集团的共性文化之中,并建立了相应的培训体系、传播体系、实施体 系和评价体系,在“海派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与集团文化形成了良性互动。
“公司梳理了企业文化的逻辑框架,明确了包括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员工工作文化、员工核心素质、对员工的承诺和员工行为规范等7个部分 的中国移动企业文化上海公司宣贯落地体系,并以战略驱动为主线,构建了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层次的企业文化体系。”郑杰说。
同时,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制作了理念标准读本和教案,制定了企业文化实施纲要和实施细则,尤其是进行了价值分解,将核心价值观分解到每个流 程、每个职位、每个细节,通过情绪管理等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员工的“职业化转变”。郑杰认为,这些举措培育了员工的企业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极大提高了企 业战略执行力,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冯并在现场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关于下一步的企业文化工作,应重点思考和推进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完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并推动价值体系转化,实现企业文化落地。
“价值体系转化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实现价值体系转化应做到:首先,企业应根据企业文化理念审查和导入管理制度;其次,企业文化要 干预流程,使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运营之中。另外,企业应通过培训、宣贯和载体建设等多种方式,渗透和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再有,企业应强化现场管理,使 岗位操作体现企业文化理念,为员工体验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环境。”冯并说。
冯并同时强调,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企业的各种关系,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中企联执行副会长冯并(右)向中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授予证书□杨志军/摄
第五篇:卫生系统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凉州区卫生局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为了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卫生行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开展全区数字城市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抽调专门人员,对卫生系统实施数字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系统数字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分工确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卫生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局机关和部分单位已建成内部局域网。今年6月我局又筹集资金10万元,购置了16台台式液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并全部安装了正版办公软件,有效改善了办公自动化条件,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1.电子政务网建设
我局通过凉州政府网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主要开展政务信息报送签收、非涉密电子文件的传输和交换、会议通知报名、办公自动化业务等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为提高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和服务。
在大力推进新农合住院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上,实现了乡镇级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系统升级、完善,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进行出入院和收费等管理,并与区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实现了我区新农合住院患者信息的自动审核、实时监控、信息汇总管理。
2.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建成了全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省卫生厅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计划将全区48家乡镇卫生院和城区4家医院陆续纳入,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专家的会诊及治疗。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省厅的统一安排下按进度进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备较少,部分设备配置低、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2.我局和部分下属单位未接入光纤,网络一直使用原有宽带,连接速度慢。
3.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制约工作效能的提升。
四、“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展望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卫生部建立的卫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大力优化卫生资源,有效提升卫生服务居民的保障作用,深化卫生数据中心应用,以实际成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信息化体现服务人性化、决策智能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分步实施、安全可靠、务实高效。
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卫生信息体系为目标,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发展要求,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同时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培育,保持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全市前列地位。
(二)重点建设内容
1.数字医院建设
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标准,逐步进行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与区域卫生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实现电子病历共享。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
药事业发展的信息系统。
2.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基础上,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
3.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区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疾病谱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4.急救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
在卫生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以及医疗卫生各专业业务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完善急诊、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急诊急救指挥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预警信息监测系统等。通过全市应急实时指挥视频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分析、预警和决策指挥能力,通过系统的外部接口建设,与其它周边县区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信息化建设
做好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作,使用好已下达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和安装计算机和打印机。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院内管理信息系统,与惠农惠农“一卡通”、“远程会诊”等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以实现全区卫生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责任制,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具体项目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做好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对投入形成有效补充,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合理降低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建设
积极完善岗位编制、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引进和培养结合的方法,形成一支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