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_201202
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 时间:2012-02-20 15:38
【大 中 小】
国测国发〔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下简称“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强决策、精管理、惠民生、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已在各地蓬勃展开,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应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的认识。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的指示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数字城市建设当作发展测绘事业、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把数字城市当作城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重要职责和城市基础测绘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快、干、好”的精神,不断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全面开展地级以上城市推广工作。2012年,数字城市建设全面进入推广阶段。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推广工作的领导和督促职责,认真总结试点建设经验,积极采用由省政府发文部署、召开现场动员大会部署等方法,按照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制定本地区推广工作计划。原则上,地级以上城市(自治州、盟)2012年底前完成立项,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工作,2015年全面完成,2012年除省会城市和一些需特殊对待、确有特殊试点内容的城市外,原则上不再设试点城市。
三、加快推进已立项城市的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加快已立项城市的建设速度,2010年底前立项的必须在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2011年6月底前立项的,力争在2012年底前全部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个试点城市验收时,应召开现场推广会,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大力推进当地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工作。
四、尽快解决已具建设规模但未立项的数字城市建设问题。有些城市虽未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立项,但数字城市建设起步较早,有的已初具规模。为避免重复建设,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标准要求,指导城市进行补充、完善,并申请将该市纳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建设范畴,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核批。
五、做好困难地区数字城市建设。因地方财政投入困难,在2012年难以立项启动的地级以上城市,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汇总相关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一是可以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申请,经批准后,以现有数据为基础,统一设计并合作建设,待条件具备后,再进一步更新数据、扩充范围、丰富功能、拓展应用;二是可以结合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专项进行建设;三是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通过与技术支持企业和单位的合作开展建设工作。
六、不断提高数字城市应用水平。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城市努力扩大数字城市成果应用领域、深化应用层次,做活、做新、做出影响。已完成建设的试点城市,今年要在原有应用示范的基础上扩增10个以上领域的应用,已完成建设的推广城市要在原有应用示范的基础上扩增5个以上领域的应用,同时不断完善应用系统,使其在服务政府决策、部门管理和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七、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做好技术支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要创新思维,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科技引导和技术支持的能力和水平,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性。各参与建设的科技公司和技术支持单位要不断提高水平,提升技术支持能力。数字城市建设平台支撑软件选用和技术支持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凡符合数字城市建设要求,且能与“天地图”实现服务聚合的软件系统均可作为平台支撑系统,但为便于各市的使用管理,每个城市只能使用一种平台支撑软件系统。数字城市建设中,有条件的城市可在三维建模、城市街景采集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八、积极推进县级和各类开发区数字城市建设。省直管的县级行政区及其它县级和各类开发区的数字城市建设,由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和组织管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软件配发、政策标准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数字乡镇建设,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
九、加快与“天地图”对接。公众服务系统是数字城市建设内容之一,为方便与天地图的对接,统一命名为:“天地图·**”(如:“天地图·伊春”)。已完成建设的数字城市,须先以网址连接的方式与“天地图”的“省市直通”栏目实现超链接。城市的硬件等运行支持环境达到与“天地图”主节点聚合服务接入要求的,尽快申请接入主节点;硬件等运行支撑环境无法达到主节点聚合服务接入要求的,可通过省节点接入。
十、及时做好成果归档与数据共享。完成数字城市验收后2个月内,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城市做好成果归档并按共建共享协议,向国家和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汇交共享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成果目录、共享数据(城市、省基础测绘数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受国家局委托做好接收、存储等相关准备工作,便于顺利交接。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明确共享成果接收单位并做好相应工作。
十一、督促建立并落实长效机制。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城市人民政府出台地方法规或政府文件,建立健全基础地理信息统一采集与分发服务机制,确立公共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地位,完善公共平台应用服务、运行管理、数据更新以及部门信息共享等措施,落实组织机构、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政策,以保证公共平台持续高效稳定运行。
十二、认真做好平台的运行服务。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指导城市人民政府将各部门已建的、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系统尽快统一到公共平台上来。平台开通后,要保证畅通;根据用户访问量,及时升级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确保运行效率;对用户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跟踪排除,确保服务质量。
十三、适时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在已经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当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今年遴选3个左右,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数据条件完备、长效机制健全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十四、强化人才培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各技术支持单位要进一步通过组织研修班、开展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强化培训和技术支持。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形成稳定的技术队伍,使省级技术队伍能够指导城市开展建设工作,使城市建设人员能够承担起主要建设任务,胜任更新维护和拓展应用服务工作。
十五、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当地电视、广播、网络和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沟通联系,全方位、多渠道展示建设成果和应用实效,积极组织城市分管领导参加“数字城市专题研究班”,推动省内数字城市的经验交流,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学习,激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应用需求,创造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数字城市建设推广目标顺利实现。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第二篇:浅谈雅安数字城市建设
浅谈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
宝兴县灵关中心校 罗莉
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城市 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摘要:简介数字化城市的概念,并以雅安市地域、人文、经济、文化发展为背景,分析雅安市现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说明了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实现雅安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对数字化城市的理解及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方法。
正文: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战略思想。我国 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开始启动试验。近年来,国内又有一批城市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并展开城市数字化的试点工作,城市数字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到来,必将对我国实现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2012年雅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雅安市提出了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总战略,实现雅安市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既是趋势,也是挑战。面对现实,雅安市在地域、经济、人文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那么,我们要实现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一、数字化城市简介
1、什么是“数字化”?
对数字化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二是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现在我们在谈数字化建设中使用的是第一种解释,就是利用科技信息化的平台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并以此种方式服务城市,进而增强城市的功能。
2、什么叫数字化城市?
“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 1
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利用传统的“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今年雅安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也在着力打造川西区域中心。如果没有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其目标和中心肯定不会实现,也只有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便民、利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数字化城市建设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二、雅安市的地域、人文、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对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建设的利弊。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2006年,以雅安为主要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雅安的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头落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夹金山公园内,一座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高耸入云,熠熠生辉。雅安,已经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和领略大自然雄奇壮美的旅游胜地。
雅安市独特的地域、人文、文化对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具有先天的优势。但也因为如此,其优势因其“两面性”会在资金投入,市民认同,管理高效和人才会聚方面成为制约和瓶颈。
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城市、智慧雅安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雅安市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8元。由此可见,雅安
经济纵向比较有很大的发展,但横向比较较差。薄弱的经济基础是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面临的第一道隘关。
三、数字化城市的趋势及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能源、人口、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整治监管等方面挑战日益凸显,并趋于复杂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数字城市将由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向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已有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还有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数字城市”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已经涵盖了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经济、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共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试点,拉开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大幕,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四、雅安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困难和难点
首先,雅安经济发展就横向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较差。在数字化建设中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去年我们雅安生产总值只有350亿元,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几百上千亿的资金投入。所以,资金是雅安市建设数字化城市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难点。发展经济,壮大实力,规划项目,争取支持以及上下联系,条块分割,可以解决我们资金存在的困难。
其次,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其现代化和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过去都说我们雅安“前比不过成(都)德(阳)绵(阳)后比不过甘(孜)阿(坝)凉(山)”。所以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比起我国其他城市建设有很大差距,一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停留在投资建设,上几套系统就可以了,缺乏对数字城市的理解。二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缺乏系统的建设各种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等技术工作。三是雅安数字化城市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的原则,缺乏科学、实用的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和适合雅安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城市”相差甚远。四是雅安七县一区之间的信息系统不能信息共享。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政府各个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突出表现为一些纵向信息网络自成体系,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等,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面对我国新一轮的电子政务热潮,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建、轻整合”,违背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整体推进” 的基本要求。
第三,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对“数字化”的理解不够;对外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够。雅安市的数字化城市建设离不开雅安市民的认同和支持。其建设应纳入政府规划,通过论证、听证、报告等方式,运用媒体进行宣讲,收集信息、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我市的一项民心工程。
五、怎样建设雅安市数字化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雅安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怎样加快步伐,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与国际接轨,推动雅安国际化城市的进程。我认为加快数字化城市的建设是关键。通过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整合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并在整合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城市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使各类数据得到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雅安的数字城市建设才开始起步,怎样有效建设数字化城市,我认为:
1、政府应出台相关数字城市建设的一系列保障体系建设:如由政府职能部门成立专门数字城市建设的委员会,为雅安数字城市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数字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统一的数字城市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不同标准之间的协调问题;做好重要基础性、公共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雅安市数字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使技术标准在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中能真正发挥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2、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将城市内部各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置于统一管理之下。使政府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有一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基础。而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提供的规范化作业程序,实现政府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而系统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良好的数据分类体系、编码体系。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省存贮空间,减少数据冗余,而且大大地提高信息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操作的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严谨的基础研究工作。
雅安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现在都建设了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公共平台等,但是各部门不能信息化共享,应将其整合应用,为公共服务。
(1)建立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建立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协同运作的体系:首先各政府部门内部业务审批流程不变,政府对现有各级系统中所采用的系统平台不加干预;其次搭建政府部门之间协同运行,进行必要的数据共享和网上协同审批,建立一种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以保障各级系统在独立运转良好的基础之上,能够达到顺利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的目的。为此,在系统中建立数
据交换平台,使之成为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基础。
(2)、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推进雅安城市建设高速发展
雅安有最大、最优质的、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资源。但是我们没有整体统一向世界宣传、推广、发展雅安。各部门都是单一向世界进发,效果甚微。若能将各部门资源整合成各类专业数据。利用数据通信网络及GIS技术应用软件为支撑平台。建成一个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智能化查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区范围内行政管理工作信息的综合利用,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和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那么雅安将整体推进发展,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建设加码。
(3)、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平安雅安。
雅安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优化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逐步明确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分配的框架,这样有利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加强公共数据整合。随着数字城市快速发展和应用系统应用深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日趋严重,城市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比如,建设平安雅安城市,让百姓安居乐业。政府职能部门以安全技术为突破,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区域合作、部门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信息安全产业群,建立电子身份认证体系,提升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力,全面提升雅安市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再如:完善深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建立居民与社区信息互动渠道、应用社区管理数据、提高信息化技术能力着手,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提高社区事务管理软件应用水平,加快向城市化转变进程。将社区信息化作为成为社区居民实现自治与自我服务的有效手段,成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基层民生改善的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信息化的步伐。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整合城市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规范化;提高城市管理的决策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资源共享。“数字城市”也就是要将整个城市(或区)的各个部门高效地联系起来。形成信息的互动互连。使信息能够在各部门问进行共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存在于城市中的大量信息资源能够为各部门所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雅安市数字化城市建设中会遇到巨大的艰辛和困难,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阻扰。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数字化雅安就一定会成为现实。实现
和建成国际化生态城市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2012年雅安市政府工作报告.雅安之窗.http://yasw.0835.com/info/ShowArticle.asp?ArticleID=876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7.htm
[3]雅安网.[4]王宏伟.浅谈数字城市建设.2009.
[5李秉仁.数字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
作者简介:
罗莉 女 生于 1973年5月现任四川省宝兴县灵关中心校小学高级教师,科技辅导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雅安市优秀科技教师。科技教育论文多次获全国、省、市奖励。
通讯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灵关中心校
邮编:625701
电话:(0835)6848963(办)
***(手机)
E-mail:luoluo808@yahoo.com.cn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若干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要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战略定位,突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迅速拉开城区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把中心城区建设成到2020年人口达到50—70万,城区面积达到60—80平方公里,远景按140平方公里控制的大城市;以上饶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上广玉信弋铅横”等小城市群的建设,形成绿色空间分隔、快速通道相连、功能设施互补的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群;进一步促进鄱余万等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重点建设县城镇,高度重视中心镇、中心村的发展,形成层级合理、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立足经营城市,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促进城市资产整体增值;破除城市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入推进城建事业各项改革,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提升上饶城市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2005年,全市城市化率要在上年25%的基础上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县(市、区)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80%,重点镇总规的修编和镇区详规全部完成,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年内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率达到30%。2005年,城市土地资产经营进一步加强,市本级计划收储土地5000亩,出让土地1800亩,预计土地出让总收入9.45亿元;城市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较2004年增长33%,其中市本级力争达到30亿元,较上年增长36%;全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达到25亿元,较上年增长47%;其中市本级达到12亿元,力争较上年增长33%。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全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达到24.20亿元,增长1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7平方米,人均增长2平方米;城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绿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均绿化面积达到8.8平方米;深化城建事业改革,做强做大城建企业,2005年全市建筑业产值力争达到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市本级争创全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力争2005年我市进入全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行列。玉山、万年、婺源3县2005年也要进入省园林城市行列,其他县(市、区)今年要加大创建工作力度,确保2006年全面进入省园林城市行列。扎实深入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创评活动。2005年市中心城区确保达到C类城市二等管理水平,广丰县确保达到D类城市二等管理水平,德兴、婺源、玉山、上饶县、余干、鄱阳等县达到D类城市四等管理水平。
三、工作重点
2005年,城建工作要“主攻重点、凸显亮点、关注焦点、破解难点”。“主攻重点”就是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形成城区道路骨网架。重点是打通对外的快速通道和连接点;“凸显亮点”就是实施好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能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重点工程;“关注焦点”就是要切实重视和解决好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城市发展后里弄小巷通行不便、城市管理滞后、城区违法建筑严重等突出问题;“破解难点”就是要破解城市化加
快的过程中建设资金少、征地拆迁难、工作进度慢等难点问题。
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工作,主要是尽快实现与上饶县城区的拼盘接轨,打通与广丰县城的连接点,实施好倍受市民关注、倍受干部关心的十大重点工程。即:动工建设凤凰大桥(含槠溪河东岸景观改造)、动工建设三清山大桥、改造滨江西路与上饶县连接点(含双塔景观改造)、改造水南街东环路及与上广大道连接点、改造城市中心广场、动工建设行政中心大楼、建设三江污水干管、建设市垃圾处理厂、新改造122条里弄小巷、续建信江南岸道路景观改造等十项重点工程。同时,稳步推进其他各项建设项目。
县(市、区)城建工作要以县城为核心,以拉开城市道路框架、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网络为重点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跟进市场、学校、宾馆、医院、体育、文化等社会配套项目,强化县城功能,同时提高以城市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的水平,实现城市资产的整体增值。2005年重点指导、支持34个财政收入过400万元、镇区人口8000左右的重点镇、门户镇、边贸镇,通过加强规划指导、实行政策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以“五个一”为重点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城镇集聚效应。重点指导100个人口超3000人的中心村,从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努力提高全市城市化的水平。
四、主要举措
1、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加快城市发展的巨大合力。
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拉动财政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凝聚群众人心、展示对外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城建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的思想,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城建工作的领导,从总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
进一步加强对上饶市中心城区建设工作的管理,成立市中心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在上饶中心城区远景控制的140平方公里范围内打破体制局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土地资产管理,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市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在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增加信州区、上饶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监察、审计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强化市中心城区建设过程中的规划管理、土地资产管理,特别是要调控好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群的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计划,协调好中心城区和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群之间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实现中心城区范围内市、区、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统筹城镇发展的领导机构,重点研究解决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发展战略、城市建设重点、建设资金来源等重点难点问题。
加强对城建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市发展和改革、财政、监察、民政、劳动、电力、交通、水利、工商、银行、电信、移动等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围绕加快城镇建设,加强支持、配合、服务,形成巨大的工作合力。
加强对城市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授课培训、外出挂职、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从事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开拓型的城市工作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2、进一步加大规划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
2005年,市本级重点进行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市土地储备规划、上广玉信弋铅横半小时经济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新火车站片区发展规划及中心区详细规划、铁路既有线及老城区控规、三江河堤道路及环境景观设计、上饶市山水格局控制性规划、城南污水专项规划、槠溪堤环境景观设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区主要街道广告规划等十五项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编制修编后的总体规划指导下的重点片区规划、重点景观规划、城区交通规划、重点集镇详规、一般建制镇总规、中心村规划等等。要牢固树立规划的精品意识、文化意识和超前意识。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工作,让公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努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指导、管理。充分发挥上饶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综合调控作用,建立委派城市规划督查员制度和城规委例会制度。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县城镇、重点集镇和中心村的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加强城市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心城区着手规划建设上饶市规划馆,加强城区道路命名工作,进一步改善规划部门的工作条件,做强做大规划设计产业。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规划投入,制作城市发展规划沙盘模型,建好规划展示场所,加强和充实规划部门的工作力量。
加强规划审批的民主性、科学性。县(市、区)要成立和加强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领导小组,吸收专家型人才参与项目审批,强化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执行全程监督,提高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水平。
突出城市规划批后管理。重点开展整治城市市区违法建筑专项行动,掀起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市容市貌活动的高潮。以查处党员干部违法批地、占地建房为突破口,明确管理责任,严肃执法纪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联动机制,坚决遏制和打击违法建筑行为。
3、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在继续推进续建项目的基础上,2005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要加大力度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要突出加快建设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的项目,突出对中心城市发展有关键作用的项目,突出对城市形象和城市面貌有较大改善的项目,突出市场化经营、社会化运作的项目。2005年市本级在抓好十大重点工程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以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市丁字路、断头路,逐步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的水、电、气、路、灯、树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城区内功能性大市场、自来水、煤气、电力以及城市防洪、垃圾净化、污水处理、集贸市场、公厕、公交候车亭、学校、医院、体育、文化等社会配套工程,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新行政新区、水南片区、三江片区、老城区、新火车站片区的内生性发展。
2005年要继续下大力抓好城市绿化工作。重点搞好城市出入口和连接点、城市主次干道、市区内景观节点和机关单位为主的庭院绿化,建设一批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和开敞休闲空间。市区主要搞好高速公路东入口、三清山大道东连接点、东环路上广大道路口、滨江
西路与上饶县连接点、南环路、东环路、森林公园入口服务区等城市出入口和连接点的景观改造,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开敞休闲空间。同时开工建设双塔公园、森林公园、紫阳公园,继续建设好信江南岸的滨水景观长廊。同时要注重城市亮化、美化工作,对重点街道、重点建筑、重点景观要进行亮化、美化,使城市景观发生持续变化。各县(市、区)也要对照园林城市的目标,开工建设好一批城市景观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各县(市、区)也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自身优势及城市基础条件,立足强化功能与扩大规模,确定一批自己的城建重点工程,要对照园林城市的目标,开工建设好一批城市景观工程,改变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各级领导要强化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大对保护工作的投入。市中心城市和有特色的县城、古镇、古村落在制定和修编规划时,要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界线,特别是对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及其核心地段以及风貌协调区要切实加以保护。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修缮我市优秀的历史建筑,传承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制定城市“紫线”规划,按照“重点保护、重点发掘”,实行“点、线、面”保护的要求,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张力,增强城市独具优势的竞争力。
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项目合同管理制以及廉政责任制。依法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工程招标管理,严禁议标发包和直接发包,严肃查处转包或违法分包。严格工程监理,全面实行监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责任制。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从严控制变更设计,严格按审定的设计图纸施工,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予决算审查。加大对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建立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交接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规范征地拆迁安置和社会保障,提高做好城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推行依法行政,规范征地拆迁行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认真研究制定市区征用土地补偿安置办法,以及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建立被征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保障的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拆迁行为,依靠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小区安置、留地安置等多种办法,科学指导征地拆迁工作。
改进安置方式。实行城市规划区居民拆迁户货币补偿安置为主,失地农民住宅小区安置,规划区外农民建房小区集中安置,提高拆迁安置的工作标准。加快城市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步伐,逐步解决好经济困难户、拆迁户等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
5、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畅通城建资金渠道。
大力推进城建企业改组改制,组建城建集团,做强做大建筑企业和建筑产业。进一步创新城投公司的体制机制,推行城投公司股份多元化改造,做大融资平台、提高动作水平,推动城投公司加快发展。加强城建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系统的联系,争取银行对城建的资金支持。同时集中捆绑一批项目资金投入城市开发建设。真正做到用好上级一块、盘活自己一块、激活民间一块,做大城建资金蛋糕。进一步加强土地收储出让,运作好城市土地资产,积极探索广告经营权、冠名权等城市公共资源、城市延伸资源等的经营新路子,为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6、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中心城市要打破城市发展体制的束缚,实行“一城三区”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城市管理督查和行政处罚权。进一步增加城市管理经费,对城市日常管理实行重心下移,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定量考核,调动属地管理主体的积极性。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从转变社区职能入手,切实加强社区办公场所、办证场所、办事场所等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全面推进以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造福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大力开展各种方式的城市管理竞赛活动,推行以奖代补,奖罚分明。继续加强五城同创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7、积极培育,加强监管,保障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机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控制非住宅和高档及大户型住宅房。加快重点居住小区建设。市本级大红鹰香溢云天、带湖花苑、月泉花城等十大重点房地产项目要加快推进。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激活住房二级市场,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民营企业住房公积金的缴交力度,不断做强做大住房公积金规模,用活用好住房公积金政策,加大力度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做强做大房地产业。各县(市、区)要十分注重培育房地产市场,出台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制定房地产开发计划,加强总量调控,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8、加强土地资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采矿权市场化动作改革,加强国土资源基础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机构队伍建设。坚持“集约用地、科学用地、依法用地”的原则,认真做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用地的保障和服务工作,制定出台鼓励县(市、区)加大土地整理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在用地上向县(市、区)重点工程、县城所在集镇和列入市政府重点指导的重点镇倾斜。开展工业园区存量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企业用地行为。按照“集中布局、集约用地、集群发展”的要求,以单位投资强度、开发时限要求为标准,进一步依法规范企业用地行为,盘活土地存量,使园区建设、城市建设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做好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衔接协调工作,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科学制定出让计划,控制出让总量,加强城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高出让土地质量,实现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抓住城市土地价这个关键点,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进一步经营好城市土地资产。
9、加强中心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大环境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把好环保审批关。推行重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工程的系统性、科学性。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重点实施《上饶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以及《上饶市城区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大力改善中心城市
环境质量,实现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05年底,上饶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信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持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确保中心城市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
10、统筹城乡发展,让城市文明梯度推向农村。
加强对县(市、区)城建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各综合部门和建口单位,要从项目建设、投资管理、道路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培育房地产市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加强环境建设、做大住房公积金、搞好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各县(市、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破解难点,解剖麻雀,加快推进各县(市、区)的城建工作。
要从政策上加强对县(市、区)和示范镇、中心村的扶持。要从规划指导、土地指标、重点项目资金等方面倾斜,集中资金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村镇”、“优美乡镇”、“优美乡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开展县(市、区)所在城镇、重点示范镇、中心村城市建设工作竞赛活动。市里从土地收益中拿出300万元资金,对获得先进的县城镇、示范镇、中心村予以奖励。通过争先创优,推动县(市、区)以及村镇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第四篇:卫生系统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凉州区卫生局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为了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卫生行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开展全区数字城市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抽调专门人员,对卫生系统实施数字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系统数字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分工确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卫生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局机关和部分单位已建成内部局域网。今年6月我局又筹集资金10万元,购置了16台台式液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并全部安装了正版办公软件,有效改善了办公自动化条件,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1.电子政务网建设
我局通过凉州政府网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主要开展政务信息报送签收、非涉密电子文件的传输和交换、会议通知报名、办公自动化业务等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为提高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和服务。
在大力推进新农合住院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上,实现了乡镇级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系统升级、完善,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进行出入院和收费等管理,并与区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实现了我区新农合住院患者信息的自动审核、实时监控、信息汇总管理。
2.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建成了全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省卫生厅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计划将全区48家乡镇卫生院和城区4家医院陆续纳入,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专家的会诊及治疗。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省厅的统一安排下按进度进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备较少,部分设备配置低、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2.我局和部分下属单位未接入光纤,网络一直使用原有宽带,连接速度慢。
3.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制约工作效能的提升。
四、“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展望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卫生部建立的卫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大力优化卫生资源,有效提升卫生服务居民的保障作用,深化卫生数据中心应用,以实际成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信息化体现服务人性化、决策智能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分步实施、安全可靠、务实高效。
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卫生信息体系为目标,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发展要求,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同时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培育,保持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全市前列地位。
(二)重点建设内容
1.数字医院建设
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标准,逐步进行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与区域卫生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实现电子病历共享。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
药事业发展的信息系统。
2.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基础上,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
3.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区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疾病谱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4.急救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
在卫生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以及医疗卫生各专业业务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完善急诊、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急诊急救指挥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预警信息监测系统等。通过全市应急实时指挥视频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分析、预警和决策指挥能力,通过系统的外部接口建设,与其它周边县区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信息化建设
做好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作,使用好已下达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和安装计算机和打印机。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院内管理信息系统,与惠农惠农“一卡通”、“远程会诊”等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以实现全区卫生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责任制,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具体项目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做好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对投入形成有效补充,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合理降低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建设
积极完善岗位编制、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引进和培养结合的方法,形成一支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第五篇: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
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遥控,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维描述,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多源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为各类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社会经济信息的集成、共享提供权威、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当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关注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所以数字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xx市作为全国信息化示范城市、贵州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必须在贵州的“数字城管”建设中走前列,发挥带头作用!
2xx市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数字城市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数字城市以其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和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高速宽带的信息传输系统,高效率智能化的处理系统,为科学地规划设计现代化,智能化城市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技术手段。数字城市的实施,可提供城市规划,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程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率。
2.2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管理和服务。
首先,就政府而言,数字城市将有助于城市政府日常办公效率的提高。其次,数字城市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对于企业,数字城市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开拓市场。诸如企业选址,区域市场战略等都可以利用数字城市进行辅助政策。
2.3数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城市气候变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人文素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城市,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综合决策,技术集成的需求。
2.4数字城市与城市交通管理。
数字城市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动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各效能设施和能源。xx市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各个用户(驾驶员,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
2.5 数字城市与政府决策。
数字城市是高度网络化的信息世界,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有线,无线通讯设施,用电脑上网得到所需信息,并实现智能化分析。数字城市为xx市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虚拟环境,市民与政府官员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实现面对面的交谈。xx市建设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规范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目前,xx市数字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还很不健全,与数字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首先,xx市数字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标准体系表和参考模型;其次,标准本身缺乏统一的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第三,参与制定标准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亟待更新。此外,国家对xx市标准研究投入的严重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相关标准的内容涵盖面还不够广,许多重要的,急需的标准还处于着手研制和待完成中。
3.2信息资源的开发,分布和管理问题
xx市各部门的主要数据库大多建立在专业微观调查的基础上,其分类编码,指标体系和采集加工的大量数据,主要为本部门业务运行服务,极少考虑城市的宏观管理,规划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此外,元数据缺乏也在程度上阻碍了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由于元数据的缺乏,以及数据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使不同部门的数据难以彼此流通和验证。
3.3 信息法律和规范的问题
信息资源是数字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基础。在生命周期中,与信息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制定是保障数字城市健康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还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与信息资源采集,运输,处理,共享和利用等环节相关的法律和规范还比较贫乏,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保证良性循环的科学的法律法规。xx市也是如此。
3.4人才缺乏的问题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庞大工程,需要一批掌握系统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理论的信息高级人才。但是,能过胜任数字城市需要的人才的缺乏以及人才使用中的体制问题已成为限制xx市数字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5安全体系建设问题
数字城市的安全体系是数字城市健康运行的保障,它涉及数字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信息资源在信息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的安全,资源共享以及数字城市各个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目前,xx市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各种技术基本上是互相独立的,数字城市的安全体系建设还处在一个逐步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xx市建设数字城市的思路和构想
4.1 xx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数字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涉及面广,整合和协调的难度很大。因此,xx市必须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打破行业分割管理的局面,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和成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在此基础上确立总体框架,明确工程建设各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加强协调,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4.1.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数字城市的建设中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因此,xx市政府要制定总体规划,创造政策环境,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投资政策,使用政策,安全管理制度,产权所有和信息共享政策等;组织协调数字城市建设的运行,认真研究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链模式,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调控的手段,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4.1.3 统一标准,信息共享
统一标准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的保证,标准化主要是指网络建设标准化和信息交换标准化。xx市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使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1.4坚持实用性和安全性原则
实用性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xx市在数字城市建设中要坚持面向应用,面向需求,以应用和需求来带动信息化建设,还要考虑到尽可能高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可操作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规范信息的使用,共享,交流等行为,使之完全处于有效的安全监控之下,防止黑客等入侵,积极研发各种安全产品。
4.1.5广筹资金,加大投入,以人为本
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技术产业,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xx市政府要对该工程做财政立项,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的支持,还要调动全市各方面的财力和积极性,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并通过对外合作,引入国际,国内合作建设资金,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2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
4.2.1 功能规划
建立一定的功能内容,达到一定的功能目标,建设成功的数字城市系统。
4.2.2 数据规划
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生命线,是系统的血液,是信息化的永恒主体。xx市要摸清现有的数据资源,了解数据技术发展方向,结合用户近,中,远期功能目标实际情况,编制适宜的技术方案,满足系统建设的数据要求。
4.2.3 标准规划
标准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尺度,没有标准,在信息获取时将不可避免地获取“垃圾数据”,或者产生“数据空洞”,从而造成未来的大量投资和浪费。因此,xx市制定标准规划要摸清现有国际,行标和内部标准的关系和内容,确定他们的使用范围,满足应用规划目标的要求,规范数据,系统,用户信息化的关系,制定数字城市标准体系。
4.2.4平台/系统软件规划和硬件规划
平台/系统软件是数字城市赖以发挥作用的公共软件平台。数字城市建设涉及的软件硬件系统众多,要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应用,保证实效。
此外,xx市在数字城市管理和建设还要做好网络规划,安全规划,资金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规划和维护规划。结语
我们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作用将有更明确的认识,数字城市的发展也将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向深度推进,向广度拓展,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梁勇 袁铭 朱红春 刁海婷 《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 张百平朱华 周成虎 姚永慧 《数字贵州》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华斌 路平《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与策略》 科学出版社《 数字城市导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尚春明 贵婵 数字城市建设[J].规划师,200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