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先行 加快高县城市建设
规划先行 加快高县城市建设
高县政府副县长李宏斌
城市是人类创造高度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构成的统一体。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高县,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近年来,高县把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
一、高县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高县城市建设始终按照规划是龙头,建设服从规划的原则,不断制定完善各类城市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城市规划取得新成果。一是认真编制各类规划。首先是编制完成了《高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高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县城旧城区改造规划、县城东区2.74平方公里控规、县城东区城市设计、县城西区控规、县城亮化设计、县城风貌塑造规划、硕勋公园、锦绣名都、玫瑰园、东升家园、商业步行街、一江两岸城市景观规划、迎宾大桥至符江大桥滨河景观设计、园林绿地系统、城市管网系统、排水排污系统等各类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县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编制完成了17个乡镇总体规划、3个乡镇控制性规划、5个乡镇风貌塑造规划和城乡市场建设规划,为乡镇建设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其三是编制完成了42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个村庄风貌塑造规划,为村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同时,编制完成福溪工业园区、庆符文江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等产业集聚区规划,谋划了宜
庆路沿线总体规划,为各项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二是高度重视规划管理。严格审批建设项目规划,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在建工程进行重点审批,进一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其中,一般建设项目由规建部门依法审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由县规划委员会审批。三是积极加强规划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对《高县城市总体规划》、《庆符东区
2.7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商业步行街、金盾小区、锦绣名都等项目规划进行宣传和公示,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城市规划意识。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积极实施路网建设整治工程。建设完成二夹河绕城路和石门大道工程,全力推进庆符东区硕勋大道、东升大道、白鹤林大道、庆符西区九条道路油化整治等工程。二是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南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加紧实施城市垃圾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庆符北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硕勋公园整治、防洪堤建设、商业步行街建设等一批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民用天然气项目,切实解决了县城及周边乡镇居民的用气难问题。三是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开发。今年以来,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亿元,东升家园、锦绣名都、经典上城、金盾、玫瑰园、润苑等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县城亮点建设不断涌现。
(三)城市管理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乱建行为。一年来,共查处违章建筑89处,面积13900余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45处,拆除面积5400余平方米。二是加强市容市貌整治。以“五乱”治理为契机,突出城乡结合部、小街背巷、居民小区、公路沿线和村庄集居点的整治力度。通过整治,市容进一步洁净,市场进一步有序,管理更加规范,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虽然我县编制完成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规划,建成了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城市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群众对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县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县城规划滞后。一是现行的高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2003年,在城市建设定位、城市功能、市政设施配套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我县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排水、排污、地下管网系统、亮化设计、绿地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不够齐备,县城进出口通道、公厕、市政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二)建筑特色不够鲜明。一是单体建筑之间的形态、色彩、功能、文化内涵单调没有特色,“火柴盒”式建筑较多,缺乏城市独有风貌。二是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建筑物缺乏个性化设计和外包装,未能形成自身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档次的提升。三是街道与街道之间的建筑风格和功能没有明显划分,未形成街道自身的“个性”,不能充分彰显高县特有的文化内涵。
(三)城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大型体育场馆、群众活动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目前高县缺乏上档次、上规模,设施齐全的群众休闲健身场所。
(四)城市经营理念不足。长期以来高县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单纯依靠政府抓城建这一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致使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单一,未能打破城市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投入的格局。
(五)征地拆迁难度大。自从《物权法》颁布施行以来,由于新的房屋拆迁法规至今未能出台,而旧的房屋拆迁法规与《物权法》存在一定冲突,使得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很难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征地拆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城市建设项目用地不能及时提供。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意识,坚定不移实施精品城市带动战略。城市建设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县要想把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按照“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实施”的原则,大力实施精品城市打造战略,以精品城市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按照“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工作要求,树立品牌城市、特色城市意识,确立精心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的全新理念,努力打造城市的标志和亮点,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要切实增强加快城市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精品城市带动战略放在城市建设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和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整治,为顺利推进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按照“规划不完善,决不开工;规划不深入,决不讨论;规划不超前,决不实施”的原则,坚持规划统揽和指导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促使城市建设步入科学化、法制代轨道,实现规划编制科学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一是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积极抓好各项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逐步完善近期、中期和长远规划。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从抓好开发项目向优化整合空间布局转移,进一步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塑造优美景观,创建宜居环境,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科学确定容积率指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配套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尽快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二是抓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注重城市总体规划与各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相互衔接,形成完善的规划
体系,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规范保证。三是积极实施阳光规划。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重点对城市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可能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建设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听证,确保群众满意。四是严格执行规划。在规划审批上,要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加强规划审批管理。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三)强力提升,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搞好规划,加大投入,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分步实施。一是把绿地建设与高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酒文化有机结合,建设一批具有高县文化特色的公园、广场和城市雕塑。二是着力提升绿地品质,用绿色展示人文情怀,用文化丰富绿色内涵,加快我县城市绿地建设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转变。三是积极开展让母亲河更美丽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改善南广河流域高县段的水体环境,全力打造高县生态建设新亮点。
(四)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一是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立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方便群众消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县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先、业态先进、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市场体系。重点打造县城商业步行街,逐步改变城区商业网点分散的局面,尽快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二是畅通道路交通体系。首先要精心建设县城东区城市精品道路,消灭县城“断头路”,形成交通环线,着力提升县城道路覆盖率。重点推进县城东区硕勋大道、东升大道、白鹤林大道、滨河大道等路段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县城西区道路油化暨管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县城道路品质。三是加快推进县城北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及时落实治污政策,进一步完善运营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治污水平。
(五)创新体制,为城市建设提供投融资保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个人参与”的原则,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四个转变”机制:即在城市资产定位上,由公共财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在城市建设定位上,由公益事业行为向资本经营行为转变;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由出资人身份向经营者身份转变;在投入思维定位上,由“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向“有多少事就筹多少钱”转变。一是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推行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招标,通过城建项目招商引资、政府项目代建制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高县城建投资公司(或集团)对现有城市资源、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并负责城市建设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三是积极盘活土地资源。突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拍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供应新机制,合理调整土地收入分配,将土地收入全部用于城市土地的再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引入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对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可经营资源,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五是积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公共交通、供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新体制,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篇:城市建设规划
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建设美好家园
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的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上海,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为上海骄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一些现象: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等等现象。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由多种,主要是:政府体制不完善、政府官员政绩观不正确,部分官员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城市规划不合理,财政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环保意识不强等等。
城市要让生活更加美好,首先要把我们城市的基础做扎实、做牢靠。才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如何做到扎实、牢靠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
一、深化改革,要求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多城市的领导都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全然不顾,这样的体制这样的政绩观,造成了很多大城市出现一到下雨天,排水不畅,城市道路变成“河道”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改变目前城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改变政绩观开始。
二、尊重自然,合理规划。马克思唯物主义观教育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认识和撑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开展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因此,无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上,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首先要做到尊重规律,设计合理,并且要做到前瞻性。不要动不支就建一幢大楼,建起大楼的同时要考虑,为这座大楼的水、电、气的供应,以及现在非常现实的交通问题,有没有足够的停车位,这些都应该在事前考虑周全。
三、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每年的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并且让这部分资金确确实实的用到实处,一个城市的基础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础一样,需要扎实、稳固才能够再建设到更高的楼,必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财政政策上也给于一部分鼓励,比如在税收政策上、金融贷款上。
四、合理开发“人防”建设,加强风险防范系统。发展已有的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发展地下交通,可解决地面人车混杂问题,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地面车速,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的压力。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消除污水处理过程散发的恶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针对自然灾害因素,一定要要有合理的风险防范系统,当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
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认识。首先,要加强风险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认为灾难离我们很远,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不可能容你有一秒钟的多想,就像汶川地震一样,我们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所以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胡锦涛同志说过“我们的地球不是从我们的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从我们的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要保护环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赖于生存的良好的环境”,从总书记的话里,我们能够明确的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加要认真做好我们城市建设的每一步,认认真真、踏实的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做好城市基础工程,保护好环境,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不止是一句口号,让它深入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综合评语:文章围绕题意展开,立意正确。阐述了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建设美好家园的论点,并从树立
1正确的政绩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角度进行了论证,呈现了
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层次。文章阐述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够全
面,还应补充:公共安全管理缺乏协调和远见,体制运行需要改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不足,重新整治城市基础设施,花费了巨大代价。所提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但不够全面,还可从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监管、借鉴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
对所提措施进行必要的论证,增强措施的可操作性。文章标题“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建
设美好家园”起到了立论的作用,较强的策论性,应保持。
XX市规划局
2011年11月15日
改革开放20年,使我们的经济飞速增长,城市也日益扩大。附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高楼
大厦、“形象工程”建起来的同时,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做得不好、不扎实。以致于,我们很
多城市中存在着: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等等现象。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深化改
革,改变政府体制,各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规划
城市建设,坚持贯彻合理规划,落到实处;
三、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合理开发“人防”设施;
五、积极构建城市风险管理系统;
六、加强风险教育,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
七、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综合评语:作答本题时应从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即可,对提出的措施只需简单提及,考生答题时用较大篇幅阐述针对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问题
提出的措施,偏离了答题的重心。请考生注意提出要点时不能简单阐述现象,应对现象进行
深入分析,如“排水不畅„„噪声污染严重”可改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安全存在隐患,城市重化工企业分布不合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答题要点不够全面,从
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可补充:公共安全管理缺乏协调和远见,体制运行需
要改进;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重新整
治城市基础设施,花费了巨大代价。从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角度可补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发展中忽视了对民生和环境的合理规划,城市规划体制不够健全,城市规划缺乏前瞻
性;社会监管体制及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XX市规划局关于本市建设的规划方案
目前,我市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城市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
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局制定方案如下:
一、合理审批城市建设项目。对于城市扩建、扩容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事前做好评估工作,对于基础设施的评价工作由为重要,比如水、电、气、交通问题等更要做到前瞻性的规划,没有完善好基础设施的工程做到不审批或者缓批。
二、尊重规律,合理规划。我局将要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事先合理评估规划,不在规划之内的项目绝不审批,不审批先上马的项目决绝予以查处,并做出严肃处理。
三、加大财政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于在基础设施上的财政投入一定要用到位,用到
实处,做好基础设施。
以前方案,请领导审批!
XX市规划局
综合评语:本题是一道《 XX市规划局关于本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应用文写作的题目,首
先应明确方案的格式要求标题位于中间,须有落款,落款居于行文末端的右下方。方案的内
容应包括定制方案的理由、指导思想、相关措施三个方面。考生阐述了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还应补充阐述解决问题的意义,并陈述制定此方案的制定思
想,如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所提措施不够全面,建议补充:重视
城市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出台各项制度,并协调各项管理制度间的关系;加强法制和检查监
督,落实行政问责机制;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城市建设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机
制,转变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及其对城市规划重要
性的认识。部分措施缺乏论证性,如“尊重规律,合理规划”应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
划,城市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等内容进行阐述。请考生注意区分报告和方案,方案的作用在于
指导工作,不需要撰写“以前方案,请领导审批”等类似字样。
第三篇:智慧城市建设 共享机制先行(模版)
智慧城市建设 共享机制先行
2013年1月,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90家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住建部与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县、镇)代表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3月,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政协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住建部即将公布第二批50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届时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将达到140家。在住建部和相关部委的推动下,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积极谋划智慧城市项目,我国智慧城市进入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阶段。我们通过对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调研发现,信息共享是智慧城市是否“智慧”的关键所在,也是各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实际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各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较少,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智慧城市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等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公共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智慧城市建设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涉及城市运行方方面面的,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系统、快速、有效的数据
挖掘与分析,来实现科学决策和业务协同,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目的。
目前,我国有154座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有140座城市将要入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多数城市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在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方面较少,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注册一家企业,需要到工商部门去注册,到国税、地税办税务登记,再到质监部门办组织机构代码等,在此过程中,企业大量的基础信息如企业名称、地址等被重复采集;通过银行贷款购置房产,需要到户籍管理、房屋管理、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开具证明,为贷款银行提供户口、工作单位证明、收入证明、公积金缴存证明等一系列的文件资料。这样不仅办理手续复杂,数据之间无法验证,还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信息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城市信息化应用的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来看,其实施和应用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初级阶段,各部门将相关的业务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电子化,建成提供单一服务的信息系统;中级阶段,部门内部的局部数据互相连通,建成在部门内部能够提供部分信息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高级阶段,各部门信息孤岛之间有机连接,建成新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提供综合数据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孤岛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信息共享是城市信息化应用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升能的关键。智慧城市建设正是城市信息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信息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造成信息孤岛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最直接的原因是在部门划分的影响下,各部门信息化系统自成体系,在功能、信息、业务流程等方面互不联,拥有各自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并由各自独立的信息中心或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最根本原因是在管理机制的约束下,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比较少,没有对城市基础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集成应用,发挥信息的综合应用效益。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格式转换等技术的日趋成熟,由于部门划分所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其技术上的问题往往容易解决,而管理机制的问题比较难处理。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与应用,实际上是对管理模式的调整和转变,涉及到各部门数据安全与利益保障,甚至政府部门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重组等问题,解决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阻力。因此,实现信息共享,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撑,更多的是要从管
理体制和制度方面的推进,形成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
实现智慧城市信息共享,从协调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着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或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理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采取的是组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以市长或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推进信息共享和智慧城市建设。出于对智慧城市长效运营管理的考虑,建议明确一个行政综合部门,集中管理各部门的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主导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建立规范标准的公共数据库,并为各部门制定和推行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同时,从城市整体运行效益的角度出发,协调各部门明确共享数据、上报数据、发布数据、保密数据和交换数据等内容,确保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第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或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数据需求调研工作,了解各部门和
各类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根据需求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正在建设的信息平台包括,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地理空间资源信息平台、教育资源信息平台、行业交易信息平台等。同时,利用信息平台,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并采取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实现信息和数据挖掘和应用,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和依据。
第四,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或主管部门,要为整合共享信息资源提供安全保障,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管理、数据灾备、数据监管等方面的保障工作。首先,要建立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系统,为从事相关信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和安全审计等安全服务。其次,尽快开展对重要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测评工作,推进数字证书的深入应用。最后,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协调监管机制,加快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第四篇:城市建设规划展览馆
城市建设规划展览馆
城市建设规划展览馆本质:
城市建设规划馆又叫规划馆、城市规划馆等。从行业专业角度,归属展厅史馆工程。
城建规划馆的作用:
成就展示:城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建规划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可集中展示城市各地区、各行业规划建设的辉煌成就,描绘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和规划的专业性。
亲民工程:规划馆以直观生动的展示手法扩大规划公示参与的广泛性,一方面可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也促来到本市投资、考察、观光者全面了解城市市情,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认知。
规划馆服务行业现状:
近年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地展览公司都在培养自己的规划馆设计团队也应运而生。规划馆的功能设计与造型设计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规划馆的建设远比“设计”“施工”这样的概念复杂得多,这导致了真正具备城建规划馆筹建综合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数。
城建规划馆筹建要点:
第一步:展示前期策划:核心在规划馆的准确定位和工作程序的科学制定。
规划馆是城市的名片,要生动形象地展现城市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前景,要集宣传、教育、接待、观光、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一项大型的展厅设计从策划、创意、设计、施工到布展,整个过程需要一个科学的工程程序。展示设计的前期须组建展示筹备工作组,一个展示活动的最后成效,取决于工作组的效率,选择真正具备城建规划馆筹建综合能力的展览公司是工作组效率的重要依托。
第二步:编纂规划馆策划文案:立足于整体定位,专业的规划馆设计公司会为甲方提供《规划馆策划文案大纲》,出具设计理念、全程文案策划纲要、环境灯光的应用与表现、解说语音系统及背景音乐、整体装饰环境与暗访措施、展厅施工方案与工程进度,展厅的保修维护及主控设定等内容。
然而不同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千篇一律,这决定了规划馆的布展定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说规划馆策划大纲可以为规划馆筹建部门提供一定的专业参考,却往往难以完全解决。以目前占据规划馆策划市场的文案大纲来看,多数公司参照的依然是大连红方块展览公司于2010年世博会期间提出的《规划馆策划文案大纲》,但将策划大纲转变成完整的策划方案,也是对规划馆承建公司综合实力的一种考验。
第三步:依据文案完成规划展厅设计: 策划对设计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规划馆设计不是“堆砌造型”,更不是铺陈“高端设备”,而是与城市文化结合的艺术化表现,与策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性过程。
国际上先进的展厅规划工程往往具备“文案监史”功能,站在甲方角度分析规划馆定位及表现内容,在理论上监督展厅设计的整体动线,已达到功能与造型的最佳结合点。
第四步:工程施工质量准确把握:规划馆筹备最容易忽视的要点,即对工程质量的预期及有效监控。问题发生的原因集中表现为设计与施工主体的脱节——前期某种类型公司的提前介入使得整个展馆的展示主体是这个公司擅长的,导致后续展馆展示没有完整的逻辑性和体验性。能否具备策划、设计、施工全程服务能力,是考量规划馆承建能力的又一要素。
第五篇:城市建设难题规划探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但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建设品位,还必须在艺术层面的景观内容上不断予以加强。本文尝试就这一方面进行规划探索和思考,仅供参考。
【关于城市建筑风格】
城市建筑风格是集中体现城市特色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的城
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最能反映城市特色的建设风格却缺乏主调。市区内的建筑中式、欧式、现代式风格并存,且散落在市区内各地段上,难以形成相对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也导致整个城市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目前,**的城市已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应适时确立城市建筑风格的主调,以逐步形成**的城市特色。我们认为,要确立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主调,主要宜从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来考虑。而在这些诸多因素中,又要抓住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不可替代性的方面来考虑城市建筑风格。从**的实际情况看,作为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作为古越国的地域文化,因为有邻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更是不具备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惟有经济水平,**在全省位于前列,在全国也有较大的知名度,是最具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
因此,**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他的城市建筑风格主调,应该定位在现代式较为适宜。特别是城市新区,现代化的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众多的高层、大体量的建筑群也将拔地而起,适时确立现代式建筑风格,对于新区现代化都市氛围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在城市的某些地段上也可以有其他的中式、欧式风格的建筑。
【关于城市建筑色彩】
城市建筑色彩也是反映城市个性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诸多的原因,**的城市建筑色彩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随着老城区的改造、新区的崛起、钱江世纪城的即将开建,适时确定城市建筑色彩主调也显得非常必要。
城市建筑色彩既是城市的重要景观,也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当人们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时,首先要观赏的就是建筑景观,而色彩又是建筑重要的外包装,最直观,也最易于感知。特别是城市中竖向大体量的建筑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人们在观赏建筑时,色彩的感觉占到70%。因此,城市建筑色彩的协调与否,决定了这座城市第一景观的好坏。同时,建筑色彩又往往被人们感知出许多象征性的寓意。像旧时的北京紫禁城,采用金黄、朱红色为其建筑的主色调,以体现皇权的高贵与威严;再如现代化的工商城市深圳,以清新、明快的白色为城市建筑主色调,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此外,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属性,象温度上的冷暖感、面积上的大小感、距离上的远近感、重量上的轻重感等,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地理性、宜人性、传统性来考虑城市建筑色彩的主调,使人的观感愉悦、精神爽快。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由于有北干山、西山矗立在市区中心,城市建筑的主要背景色彩是绿色,从美学角度和国内外一些城市所定的主色调来看,与此相协调的色彩应以冷色调为主。这既符合江南城镇建筑传统粉墙黛瓦的特色,又能反映**人民刚毅、务实、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
【关于城市历史建筑】
城市历史建筑是指一定时期内建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它既是城市历史的“石头史书”,更是城市文脉的所在。
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如何,决定了该地区、该城市的生命力如何。**自公元2年建县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文化脉络的延续,是通过文字资料的记载和建筑物、构筑物的物资形成记录下来的。这个文脉的延续,既是先人们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后人们在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家园中可以得到启迪和借鉴的所需经验。因此,保护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然这个共识是在国内外各城市高度重视历史建筑和我们已经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大环境下所形成的。
但是,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如何认定保护历史建筑的问题。如建筑的年代、建筑技术、性质、代表性等方面的认定。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百年以上的建筑视为历史建筑,而忽视一些具有一定年份将要成为历史的建筑。像老城区中原先已被拆除改造的城河老街及两侧的商业和民居建筑,对它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对一些具有一定年份的工业建筑的认识还不到位。如位于城区中心地段的杭州市发电设备厂的部分老厂房。这些厂房建于1958年,已有近50年的历史,建筑技术上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清水墙围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厂房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对
其的整体拆除应慎重,建议结合新区步行街的建设规划,选择有代表性的厂房建筑予以保留。既可以用作大型的工商展览,也可以为我们这座城市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关于城市天际轮廓线】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竖向空间由南向北或由东向西不同制高点所连起来的曲线。
优美的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竖向形态的空间
表现,是城市的体形。城市体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个体形应该是适度的,过高、过胖、过瘦都是不行的。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实验数据,人的一次性记忆,一般有7组数字或7个单词左右。专家们按这个数据原理推测,人们观赏以制高点为主而形成的天际线,最佳的正面视觉效果,应该是由7个制高点或梯度为一组而形成的天际线。否则,错落而无致,就会产生烦和乱的感觉。如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天际线,从外滩向浦东看,这个天际线是由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7个左右的制高点组成。因此,按一般经验,由高楼形成的城市天际线,在安排高层建设时,块状疏密相同、带状高低起伏成线进行有效地控制。
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规划编制深度的原因,往往注重经济技术指标,对于艺术层面的天际线缺乏考虑。即使规划文本中涉及了,如我区新区的城市设计,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落实好。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要把好关。当前,要格外注重机场路和风情大道作为视点指向的,新区高楼密集的金城路及市心路两侧高层建筑高度的研究和规划控制,努力促成这两条道路竖向空间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关于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开放空间可分为自然与人为两类,自然包括天然旷地、山地、江河;人为则包括农场、果园、公园、广场、道路。
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有机组织城市空间景观和人的行为,行使教育、文化、休憩的功能;改善交通,提高运输通行能力。重要的是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生命力。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机体,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城市开放空间好比人的呼吸系统,吸收城市中的各种废气,引入空间的新鲜空气,特别是成规模的大型山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河道等绿色生态开放空间是城市中的绿肺,更是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一旦城市中建筑密度过大,开放空间狭小,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水涝、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的发生。如上海市中心区夏天的温度明显要高于其周围的郊区2至3度。再如墨西哥城是一座拥有824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由于其无限制摊大饼式的扩展,连周围山坡都变成建设区,山林植被遭破坏,丧失了蓄水功能;再加建筑密度又高,整座城市被钢筋水泥覆盖着,一遇暴雨即成严重的内涝。
从城市空间景观角度看,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广场,是城市的客厅和形象的窗口,更能有效组织城市的空间景观,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按照视觉美学的要求,城市开放空间和以建筑物为主的实体空间的比例要协调,方能产生和谐美。一般视觉审美规律是,当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为建筑物高度时,能看清建筑物实体的细部;当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两倍时,能看清建筑物实体的整体;当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三倍时,能看清建筑物实体与背景的关系。因此,欣赏城市建筑景观的最佳空间感受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三倍左右。考虑到合理节约土地的因素,国内外各城市的广场开放空间,一般规定最小尺寸等于它周边主要建筑的高度,而最大尺寸不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两倍;街道开放空间,一般要求两侧建筑与街道高宽之比为1:1至1:1.25(我区为1:1.2)。
由于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城市的重视。如南京城东干道城市设计,制订了容积率转移和开放空间补偿奖励导则,鼓励开发商为城市公共环境,诸如临街连续廊道空间或绿地贡献空间,其损失可用容积率补偿,规定每贡献有效公共空间1平方米,奖励3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全世界最昂贵的城市空间是纽约的曼哈顿,其规定临街建筑每贡献1平方米有效公共空间,奖励10平方米建筑面积。因此,在曼哈顿街区各高楼大厦临街底层一般都留有供行人通行的连续廊道。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方面,纽约曼哈顿有早在1851年就规划预留和之后建设的全世界最大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达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区45个人民广场的面积;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于1901年建设的中心广场———格兰特公园面积达1平方公里。这些广场公园对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景观,无疑是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区中心城区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建设,应该说也是取得一定的
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对城市中心区将要形成的高楼密集地带预留开放空间不够;城区周边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处理也欠妥;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天然河道、湖面和山体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因此,建议城区主次干道十字平交处的4个转角,至少留1-2处开放空间,不能全部摆满建筑;城市中心、次中心区块应有300至500亩面积的开放空间。像新区歌剧院南面地块应留作公园绿化建设用地。这样可以与人民广场及周边其他建设广场形成300亩左右的城市开放空间。同时,加强对城区天然河道、湖面的管理,杜绝任何侵占河道、湖面的现象发生。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各城市政府和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不仅要从影响城市交通的城市规模、城市空间布局、道路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结构、交通管理、市民素质等方面系统来考虑,更要从这些诸多因素中寻找出关联度高的因素来重点突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的经验,结合国内城市的实际,充分发展低等级的城市支路,不失为一种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方法。
城市道路一般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从城市道路等级功能来说,快速路一般承担市际间的交通功能;主干道承担区际间的交通功能;次干道承担区内交通及生活功能;支路和联系主干道与次干道之间的道路。城市支路在道路等级中处于最低,但它起的作用却是最大的。它就像人体内众多的毛细血管,主动脉的血通过毛细血管将血输送到人体内的各脏器官,营养肌体组织。同时,又起到瞬间的血库作用。城市支路也一样,主次干道的车、人通过支路输散到城市的各组织单元。同时,也起到停车库的作用(一般支路可以停车)。此外,支路两侧的小型商业设施还能满足市民的一般生活需求。这样发达完善的支路系统,就能滞留大量的车、人,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主次干道上的交通压力。从国外的一些发达城市及我国的港澳地区看,这些城市的支路系统是比较完善的,从而也使这些城市的道路线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8公里以上(我区城区是5公里)。
通过支路来增加线密度,从而达到增加动静车、人的容量,进而改进城市的交通状况。这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对我区来说也值得借鉴。同时,城市支路的建设,相对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来说比较容易,投入少,拆迁量也小,也比较灵活。它既可以通过规划中确定的支路有计划的建设;有些地方没有规划到,也可以由规划管理部门,根据需要来决定支路的建设。这样就可以通过地块代征的办法,由各建设开发单位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