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13: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

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区违法建设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防控措施,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市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违法建设的防治原则

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属地管理。按照防治违法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市区行政区划和各级管理职责,违法建设的防治实行“属地管理”,各区政府(管委会)是防治违法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预防和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任务落实、统筹协调等工作。

(二)标本兼治。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坚决查处新产生的违法建设,逐步处理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努力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预防和治理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遏制违法建设,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抵制违法建设,共同维护城市建设秩序。

(三)快速处置。建立违法建设举报、交办、督办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违法建设防治工作责任机制和“超前防范、及早发现、立即制止、坚决拆除”的运行机制,严格按照“接受、处理、督查、反馈”四个步骤执行,确保发现迅速、投诉畅通、处理有效、反馈及时。

(四)责任追究。对于违法建设的防范、控制和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隐瞒、包庇违法建设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违法建设的,依据党纪、政纪及相关法律法规从重从严处理。

二、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治网络

按照市区行政管理体制和违法建设防治原则,结合部门职能,建立健全市区三级管理、四级防控的违法建设防治网络。

(一)建立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人参加。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市区违法建设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市违法建设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具体负责违法建设的举报受理、任务派遣、沟通联络、效能监察、情况通报和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二)各区政府(管委会)应建立相应的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各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职责:结合本行政区域特点,完善相应的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网络及措施,建立巡查、举报、处理、考核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接受并牵头处理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达的任务,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及时反馈上级交办督办事项办理情况及阶段性违法建设治理情况,并建立健全各项基础台帐资料。

(三)各街道(乡镇)应建立相应的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班子,直接负责违法建设的巡查、处理、信息上报以及情况反馈等。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建立一支违法建设发现和应急处理队伍,配备相应的执法管理装备。

(四)各社区(村)应配备违法建设巡查员,建立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对违法建设的苗头要及时发现、制止,并按要求上报。

规划、建设、国土、水利、交通、公安、工商、供电等部门要自觉履行职责,主动参与,全力支持违法建设防治工作。

三、建立巡查和投诉、举报机制

建立高效的违法建设巡查举报网络,加大巡查力度,拓宽受理渠道,使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

(一)各社区(村)违法建设巡查员要增强责任心,加大巡查频次和制止力度,把违法建设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巡查员未及时发现并制止本区域违法建设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要加强已覆盖的城市管理地理网格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巡查,发现违法建设,及时立案派遣到相关责任主体。

(三)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畅通投诉举报途径,设立并公布违法建设投诉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及时受理,认真处理、反馈。

(四)相关部门受理的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的违法建设投诉举报,应同时抄告同级违法建设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通过报刊、电台、网络等媒体曝光的违法建设,由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违法建设的具体情况下达到各责任主体处理,并做好跟踪检查督办。

四、建立违法建设快速处理机制

社区(村)违法建设巡查员发现问题要及时制止并向街道(镇)报告,街道要迅速处理。当日处理不了的要向区(管委会)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由区(管委会)组织处理。

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上级交办和群众举报后,当日通知街道(镇)到现场有效制止、组织拆除,现场处理不了的,要立即通知区城管分局等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程序进行处理。强制拆除时由区政府(管委会)牵头,区城管、公安、街道等部门参加。违法建设处理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向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群众举报、领导交办等违法建设信息后,要在当日内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及时跟踪检查处理情况,定期汇总并形成专题报告向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五、加大违法建设防治工作考核力度

市、区(管委会)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汇总和通报各责任单位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督查考核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市、区政府(管委会)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各区应将防违拆违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级拆违上报情况要及时进行复核,并将年度防治违法建设情况书面报市违法建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将设立违法建设防治工作考核专项资金,对区政府(管委会)进行专项考核奖惩。对治理违法建设过程中不履行职责、疏于管理、推诿扯皮、徇私舞弊等行为,将根据泰政发

[2008]85号行政问责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问责,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规审批、发证助长违法建设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分管负责人、直至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工作中不主动履行职责、互相推诿的,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干扰、阻碍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甚至带头进行违法建设的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一经查实,从严从重处理。

第二篇:泰州市国地税联合办证工作意见

关于印发《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泰州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

暂行办法》的通知 泰国税发„2004‟115号

各县(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市直各国税、地税分局(局): 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税收服务,促进国、地税部门信息共享,根据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泰州市地方税务局泰国税发[2004]112号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协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泰州市国家税务局和泰州市地方税务局特制定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暂行办法,请遵照执

行。

附件:《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泰州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理税务

登记暂行办法》

二○○四年四月十四日

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泰州市地方税务局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工作意见

根据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泰州市地方税务局泰国税发[2004]112号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协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泰州市国家税务局和泰州市地方税务局经过认真研究,提出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按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通过联合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进一步提升泰州市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办理原则。依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推进联办税务登记工作。

(二)属地管理原则。联办税务登记工作建立在国、地税部门各自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按照各自管辖范围开展工作。

(三)简便实效原则。联办税务登记工作力求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理税务登记的效率。

(四)稳步推进原则。联办税务登记工作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三、工作目标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要实现“五统一、两降低、一提高”。“五统一”即统一税务登记代码、统一税务登记受理、统一税务登记证件、统一税务登记表式、统一使用税务登记专用章。

“两降低”即降低纳税成本和降低征税成本。“一提高”即提高办理税务登记的工作效率。

四、组织领导

国、地税部门成立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国地税分管局长任组长,国地税征管处长,信息中心主任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地税征管处,办公室负责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规划协调和统筹推进工作。

五、主要内容

(一)税务登记范围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范围限于新办税务登记,不包括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涉及地税部门单独征管的,如只缴纳营业税的个体工商业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以及只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行政单位的税务登记,不属国、地税联合登记的范围。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类型包括税务登记、临时税务登记、外资企业税务登记、外国企业税务登记、外资企业分支机构税务登记等。

(二)税务登记受理

国地税在行政审批中心已经设立窗口的,由行政审批中心内所属国税或地税窗口联合办理。目前尚未在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窗口的,由纳税人按现行办法到国、地税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登记。原则上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纳税人,统一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只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统一向地税机关申请办理。纳税人因未按上述原则申请办理登记的,所属国地税分局均可受理,并及时传递信息。

(三)税务登记编码

1、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2、在税务登记证正、副本上只打印纳税人识别码,不再打印国、地税部门的管理性代码,国、地税部门的管理性代码标注在纳税人税务登记表上。

(四)税务登记的证、表印制及用章

1、对国、地税各自使用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内容进行修订整理合并,由国、地税市局统一印制。

2、对国、地税各自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税务登记表及附报资料进行修订整合并重新印制,明确填表要求。凡纳税人填写及报送的,无论涉及哪一个税务机关,受理人员统一按填表说明和附报资料的要求受理、审核。

3、在税务登记证的正、副本上套印国、地税发证机关的公章。

4、国、地税发证机关分别刻制税务登记专用章。纳税人填写完成税务登记表(一式三份),前台受理人员审核无误后,当场打印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并在税务登记表上加盖国、地税双方的税务登记专用章,退回纳税人一份。税务登记专用章由国、地税征管处负责刻制、发放和管理,国税局使用两套专用章的单号章,地税局使用两套专用章的双号章,每个办证点至少各有国地税办证专用章一枚。

(五)资料传递

1、资料传递的方式:信息传输以网上与人工相结合定期传递纸质资料;随着国、地税部门信息联网步伐的加快,最终实现税务登记信息实时联通。

纳税人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的纸质资料由国、地税相关部门内部进行传递,不需要纳税人传递资料。

2、资料传递的主体及时限:

(1)市区及各(县)市城区行政服务中心

凡在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税务登记的资料,国地税双方窗口可在受理结束后适时传递,及时签收,时限不得超过当日。

(2)各基层农村分局受理税务登记的资料,由主管国税分局与主管地税分局进行传递,传递的时间为受理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不含受理和办证当日)。

3、资料传递的要求:

(1)将需传递出的资料按要求整理,一户一袋;

(2)在资料袋卡片上写明纳税人名称,在相应的资料名后打勾;(3)传出单位对资料按纳税户区域码分类。

(六)纳税人管理性代码 由行政审批中心窗口统一办理税务登记的,要当场给纳税人国、地税部门的管理码;由主管国税或地税机关受理的,纳税人取得的税务登记表上只有受理登记税务机关一方赋予的管理性代码,另一方在收到传递来的资料进行录入后,应在收到登记资料1日内将本部门的管理性代码电话通知纳税人,以便于纳税人办理申请发票、纳税申报等涉税事项。通知纳税人的工作由各自职能部门负责。

(七)统一使用银行帐号登记表

考虑到目前部分银行在为纳税户开户时已按人民银行的通知,要求纳税人提供税务登记号,因此,纳税人在申请时如未能提供银行帐号,则受理登记窗口应发放银行帐号登记表(一式两份),限期办理,待纳税人填报后单独装袋交接。

(八)对逾期办理税务登记处罚的问题

按谁受理谁处罚的原则,共同确定统一的处罚标准。

六、组织实施

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工作,从5月1日起在泰州市区、高港区以及具备条件的县市推行,7月1日起全市全面推行。根据运行情况逐步扩大到变更、注销及非正常户认定、证件失效等税务登记的全部类型。

七、本意见有关联办税务登记政策解释由泰州市国税局、泰州市地税局协调后统一解释口径,联办税务登记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单位要及时向各自市局报告,国地税双方及时研究解决。

八、本办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连云港市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

连云港市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办法

(2013年2月17日连政规发[2013]1号文颁发)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三章 巡查 第四章 处置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行“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

各区政府,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圩新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下统称管委会)在其管辖范围内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城管、公安、国土、规划、建设、住房、交通、水利、林业、工商、卫生、文化、环保、监察、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开展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的相关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做好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宣传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区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管辖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乡镇、街道)、场和所属相关部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责任,确定管辖范围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督促乡镇、街道、场和所属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巡查和管控措施,开展巡查管控工作;对发现的违法建设,组织或者责成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

(三)协调处理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引发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等问题。

(四)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单位和居(村)民进行规划、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

(五)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目标。

第五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未取得、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期限的违法建设行为。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拆除违法建设现场秩序,及时制止和查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对从事违法建设施工的个人身份信息进行登记处理。

国土部门负责查处非法占用土地、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非法改变土地用途从事违法建设的行为。

规划部门负责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配合各区政府(管委会)和执法部门做好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

建设部门负责查处违反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和建筑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违法建设行为。

住房部门负责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违法建设行为和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物业服务企业。

交通部门负责查处位于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水利部门负责查处位于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和湖泊水域线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林业部门负责查处擅自毁坏林地从事违法建设的行为。

工商、卫生、文化、环保等部门在核发有关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时,对利用违法建设、擅自改变住宅用途从事经营活动的,不予核发有关证照,已核发的应当依法予以注销、吊销。

监察部门负责对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法制部门负责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六条

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企业在受理用水、用电、用气、通讯报装申请时,应当按照行业规定的条件严格审核。对不能提供房屋合法证件的,不得办理报装手续;已办理报装手续的,接到相关执法部门配合查处违法建设的函后,7个工作日内取消安装手续。

第三章 巡

第七条

区政府(管委会)应当制定巡查管控方案,建立由乡镇、街道、村庄、社区组成的管控网络,划定责任单位和责任区域,提高管控效率。

第八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投诉接处制度,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巡查力度。

第九条

市应急便民服务指挥中心应当安排信息采集员加强巡查,发现违法建设按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分工及时分解任务至各有关单位和部门。

规划部门应当严把建设工程验线、核实关,发现问题及时函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国土、交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巡查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条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按照物业管理相关规定,及时发现和制止小区内违法建设,禁止无合法建设手续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等进入小区。

第十一条

巡查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巡查管控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二)发现违法建设及时制止、报告,并采取影像记录或者现场勘验等方式取证;

(三)发现有堆放建筑材料的,及时登记并跟踪监控。

第四章

第十二条

在建违法建设一经发现,巡查人员应当及时制止;继续施工的,区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强制措施。

第十三条

对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的违法建设,区政府(管委会)应当安排专人实时监控,防止突击抢建。

第十四条

违反规划方面法律法规无法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设,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区政府(管委会)组织或者责成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

违反土地、住房、水利、交通、林业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由相关执法主体依法强制拆除;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五条

违法建设在房屋征收时不予补偿。

第十六条

当事人有屡拆屡建、擅自拆除封条继续建设、暴力抗法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市政府成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各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监察、城管、公安、国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市城管局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各区政府(管委会)相应成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和办事机构。

第十八条

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汇报,讨论季度拆违计划,研究决定重大拆违事项,协调处理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相关事宜。

建立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事机构信息平台,负责收集、整理、通报相关信息。

第十九条

将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管委会)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制度,逐级签订《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目标责任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奖惩,具体办法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目标责任状》中明确。

第二十条

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

任何组织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当事人收取违法建设保证金等费用,默认、放任违法建设行为。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进行督查、通报。

第二十二条

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市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对重视不够、查处不力、违规审批、放任和庇护违法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及直接责任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停职、降职、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并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诫勉谈话、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二十三条

市、区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函告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上级监察部门。责任单位和监察部门接函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20个工作日内函复处理结果;20个工作日内未接到处理结果的,可在逾期后的3个工作日内呈交市监察机关处理。

第七章

第二十四条

新海新区、连云新城指挥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区政府(管委会)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订相应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2005年5月18日颁发的《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违法建设的通告》(连政发〔2005〕93号)同时废止。其他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做好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研究

做好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研究

违法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毒瘤”,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不仅侵蚀公共资源、损害公众利益,而且制约城市建设与发展,影响城市环境和形象,成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拦路虎”与“绊脚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有关部门、街道以及市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严厉打击违法建设,整顿城市建设秩序,下大力气防违治违,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3万多平方米,取得明显成效,但防违治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一、当前违法建设的表现形式

从现实情况看,违法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领取任何规划审批手续进行建设,主要发生在城郊结合部和待拆迁地块。

2.持已过期失效的规划审批手续进行建设,主要发生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个人建房。

3.仅取得选址意见书或规划定点批复文件,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主要发生在企事业单位建设中。

4.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设条件和内容进行建设,主要表现为少批多建、改变房屋结构和用途等等,此类问题较为常见。

5.临时建筑逾期未按规定期限拆除,大多为主体工程施工前经有权部门批准后建设的临时工棚。

二、违法建设屡禁难止的原因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严格管理,违法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这一现象难以根除,局部区域甚至有蔓延扩大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1.法律意识淡漠。部分单位、个人不了解国家、省、市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认为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旧房庄基上、院内建设并不违法,因而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私自建设。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相互攀比”、“法不责众”等侥幸心理也是违法建筑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2.规避审批收费。部分单位、个人尽管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但感到报批程序繁锁,手续复杂,规费偏高,为图省时省钱,不去申办规划审批手续,心存侥幸,“先斩后奏”,建了再说,导致违建发生。

3.经济利益驱动。**民间流传着“种地种粮,不如砌房”的说法。在拆迁补偿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有情操作”,致使违法建设不仅没有做到“无条件拆除、不予补偿”,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样就存在某些人通过建造、经营违法建设牟取暴利,反而遵纪守法者“吃亏”的现象,使违法建设成了某些人“发家致富”的捷径,在社会上起到了反面示范作用并导致违建行为的效仿和蔓延。在学校周边、工业聚集区和商业区,由于房屋总能给房东带来可观的房租收入,可谓寸土寸金,因此,一些个人甚至集体非法转让土地,兴建违法厂房和店铺,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房屋“长高长胖”,增加建筑面积,以便用于出租或等待拆迁时获取高额的利益。

4.规划审批冻结。从2002年起**开始实行规划控制区内停批个人建房的政策(二环以内部分地段控制得更早),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村民集中居住点,由于土地、资金等问题一时无法实施,导致那些原来居住拥挤、房屋简陋破旧而急需新建、翻建房屋的住户无法获得审批,因保障居住安全、改善居住条件、子女长大成家的迫切需要,只能铤而走险,擅自在原地翻扩建或选择异地新建房屋。

5.违法成本太低。在一些待拆迁地块,一些住户为了增加房屋建筑面积,套取拆迁补偿金,往往廉价购买其他拆迁工地上的旧建筑材料,突击施工,有的不经粉刷就用砖头直接垒成墙体,搭建成简易房屋。对于此类违法建设,一般不会给予经济处罚,顶多予以拆除,与拆迁补偿获得的巨额利益相比,损失不是太大,这就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6.管理手段滞后。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尽管赋予了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施工的职能,但没有赋予强行停止施工的权力,执法部门缺少制约违法建设的手段,加之行政强制执行周期较长,故而经常出现“人来停建、人走又建”和“白天停建、晚上抢建”的现象,职能部门采取的劝说引导、死看硬守等简单办法,收效不明显,有些违法建设“生米煮成熟饭”,致使规划管理执法工作常常陷入困境,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

三、当前防治违法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08年,**《关于加强城区防治违法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市防违办联合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统一部署,以强拆、助拆、自拆为主要形式,多次开展了声势大、影响大的集中拆违活动,规划区内大部分社区(村)加强了对辖区内建设行为的监控和管理,使城区防违治违工作基本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总体来说,防违治违成效比较显著。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违建特点来看,防违治违任务艰巨。当前,违法建设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季节性。一般春、夏、秋三季是违法建设的高发期,以砖混、砖木结构为主。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户外砖混作业受限,违建户就改用搭建彩钢板、钢架等新型材料搭建违章亭棚,拼装容易,往往一两天就能形成。二是隐蔽性。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监察视线,许多违建户开始择时择地建设,从过去的想什么时候建就什么时候建变为夜间或节假日施工,建设地点有的由地上转为地下,有的由闹市、路边转向背街小巷、承包地或自家院内。三是群体性。综观违法建设发生较多的区域,大多是违建当事人想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认为法不责众,导致集中集群违建。市防违办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其进行行政强拆时,容易遭受群体阻挠执法和暴力抗法。四是征拆性。“违建跟着项目走”,哪里有项目落地,哪里有征地拆迁,哪里就会有违法建设,这已经成了一条定律,而且一般情况下项目刚落地时违法建设来势都会很凶猛。五是突击性。为了抢在征拆或被执法部门发现之前建成房屋,有的违建者甚至不打基础就直接平地砌楼,昼夜不停施工,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主体工程往往十来天就能完工,最快三四天就能封顶。

二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执法管理力度不够。各级政府对防违治违工作非常重视,三令五申,通过层层贯彻、级级压担,大部分管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得到强化。但是从已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有少数干部和执法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还存有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没有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去抓防范、抓管理,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让建房户有机可趁。有的片面强调客观难题,同情心代替了责任心,随意性代替了原则性。对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防违治违意见、措施,一些部门、单位没有认真抓好落实,仅仅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对发生的违法建设,处置不力,仅限于打打招呼,口头上要求停工,光查不拆,拆而不清,导致违法建设屡禁不止。

三是从法制环境来看,执法管理标准更高。201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对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施行的行政强制行为予以明确和规范,有利于减少执法引起的矛盾纠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影响执法效率。如查处违法建设,《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强制拆除违法建设多了催告、公告、当事人进行复议、起诉、上诉等程序,经粗略估算,按照上述程序最短需要3个多月,这对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是一大考验。

四是从社会稳定来看,拆违矛盾不容忽视。“计划生育、建房造屋”曾经被公认为是令各级政府头痛的两大难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均对违法建设、非法占地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但是由于违法建设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少则上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乃至更多),因此拆违必然会遭到当事人的强烈抵制乃至暴力抗法。仅2011年以来,在拆违过程中遇到的暴力抗法事件就多达十多起,情节比较恶劣,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倒向所谓的“弱势群体”,更是助长了违建户的嚣张气焰。

三、新形势下防治违法建设的几点建议

防违治违是一项事关群众利益、牵系城市发展的民心工程、德政之举。《行政强制法》的施行,对今后的防违治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委〔2008〕128号《关于加强城区防治违法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是**防违治违的指导性文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防违治违的好办法、新途径,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做到“见违必拆”,坚决消除新的违法建设,尤其是拆迁地块的违法建设,努力实现“零违建”目标。

1.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辆、印发宣传资料、上街提供咨询、赴工地现场讲解等途径,对全体市民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对规划法的知晓率,动员社会各界关注规划、参与监督,让所有单位、市民认识到依照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所有建设单位、个人明白违反规划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此增强全社会的城市规划意识,促使全体市民自觉遵规守法,积极配合和支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为防违治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拆违过程中,也要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对正反典型的宣传,让违建者意识到拆违大势已定,不拆已无退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的难度和阻力。

2.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协助。违法建设牵涉面广、矛盾多、难度大,只有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才能取得实效。市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要在市防违办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服从调度。乡镇(街道)、社区(村)要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发挥查违治违前沿阵地的作用,重心前置,提前介入,做好巡查、上报、制止、拆除违法建设和协调钝化矛盾纠纷工作,尽力将违法建设扼制在萌芽状态;城管、国土、水务等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管,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文书,配合强拆行动(其中,城管部门主要负责查处违反《城乡规划法》的各类违法建设,国土部门主要负责查处各类非法占地的违法建设,水务部门主要负责查处河道两侧的违法建设);规划部门要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做好违法建设的界定工作,为防违治违保驾护航;建设部门要对从事违法建设的施工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未取得合法规划手续、未通过规划验收或规划验收不合格的建筑,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房产管理部门对未取得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一律不得办理房产确权手续;工商部门不得为利用违法违规建筑进行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办理经营许可手续;信访部门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公安部门要及时制止干扰、阻挠拆违行动的不法行为,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纪检部门要加强对防治违法建设工作的效能监察,凡发现有党员、干部继续参与违法建设的要严肃处理,凡部门、单位工作不力,完不成防违任务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转变工作思路,实施依法拆违。《行政强制法》的新规定,要求及时转变防违治违的思路和模式,由刚性执法向柔性执法转变,由过去那种集中式、运动式的拆违模式向分散式、自愿式的拆违模式转变,由强拆为主向动员自拆、组织帮拆为主转变。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组建专业的巡查拆违队伍,及时发现、制止、拆除违法建设,以强有力的基层行政管理保障防违目标顺利实现。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并当好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坚强后盾,配合其拆除各类违法建设。对于那些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违建当事人,要通过法定程序走行政强拆的路子。执法人员要树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做到细心调查取证,严格依法办案,决不能让任何一处违法建设逍遥法外。对于规划冻结范围内因房屋年久失修、家庭人口增加、居住面积不够等原因亟需翻建或新建房屋的住户,建议政府区别对待,出台相应政策予以解决,使其改善住房环境和解决住房困难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对违法建设已被拆除的违建户,要组织回访,确属危房困难户的,建议政府对照政策,给予救助和安置,确保不因拆违出现无房户。

4.党员干部带头,公平公正拆违。要做好防违治违工作,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好表率,带头做好自家、亲属和自己所在的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在确定强拆对象时,既要依法处理不听劝阻、随意搞违法建设的普通群众,更要严肃处理带头违建、不带头拆违、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党员干部。任何违法建设,都必须坚决拆除,决不允许法外施恩、办人情案,更不允许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软不拆硬、拆明不拆暗,要做到有理有据,以公平公正的执法行为来取信于民。要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道理讲在前,把法律、法规摆在前,把矛盾化解在前,既讲原则,又讲感情,既严格执法,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拆违的过程变成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素质的过程,让违建户能主动配合拆违,消除对立情绪,减少正面冲突。

5.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督查考核。要按照市委〔2008〕128号《关于加强城区防治违法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做好防违治违的督查、评比、考核工作,开展经常性、跟踪性督查,定期公布督查情况和考核结果,依规扣罚责任保证金。有关部门、镇、社区(村)要建立相应的督查班子,严格督查考核,确保本单位防违治违工作顺利开展。对在防违治违中推三阻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以及带头搞违法建设的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对因工作不力,导致辖区内的违法建设情况严重、群众意见大、举报来访多的,依照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追究相应责任。

6.建立长效机制,健全防违网络。拆违是治违的有效手段,但不是根本办法。要真正“防得住、拆得掉、治得好”,必须完善体制机制,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要健全防违网络,建立市、镇(部门)、社区(村)、小组四级防违体系,抓好日常检查和管理监督,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完善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络媒体、举报电话等平台和设施的作用,对违法建设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重点加强1米线以下违法建设的拆除和防控力度,努力形成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快速拆违机制,切实将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规范拆迁政策,提高违建成本,凡是在拆迁中遇到的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今后出现新的违法建设,不仅要坚决依法拆除,还要让违建户自行承担拆除成本,让违建户感到违建不划算。同时要加强环境整治,凡是完成拆违的地方,要及时搞好环境整治,该硬化的硬化,该绿化的绿化,该还田的还田,绝不让违法建设出现“反弹”。

第五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机构,驻株各银行(银行监管)机构:

为全面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25号)文件精神,优化我市社会信用环境,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展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不良贷款专项清收活动。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不良贷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加强认识。不良贷款的沉淀直接影响银行(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严重削弱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清收不良贷款是事关经济发展环境,事关市场经济体系的大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不良贷款清收的重要意义,站在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真抓实干开展专项清收活动,做到组织协调到位、力量配置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目标到位,确保专项清收活动取得成效。

二、统一领导,加强组织。市政府成立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专项清收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制订目标明确、职责清晰的清收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清收工作的日常督查、指导和协调,及

时总结清收经验,汇总上报清收工作进度,扎实推动专项清收活动的开展。

三、统一做法,加强考核。不良贷款专项清收活动采取“逐级负责、分步推进、全面考核”的方式进行。全市上下要齐抓共管,各县市区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组织手段、法律手段及媒体曝光等措施,多法并举全面清收。市政府将适当调整各县、市、区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值,将不良贷款专项清收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考核。

四、各银行(信用社)要扎实做好不良贷款底子澄清工作,建立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准确及时向县级领导小组报告不良贷款底数和变动信息。各债务单位和个人要全面配合银行(信用社)的尽职调查,制订还款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偿还。县级领导小组在清收工作中遇到职权范围内不能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市领导小组汇总处理。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不良贷款的工作方案

为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确保我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25号)文件精神,我市决定深入

开展一次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不良贷款专项清收活动。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举措,真抓实干,全面巩固我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创建成果,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增强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诚信株洲”,使株洲真正成为资金流的洼地,投资者的宝地。

二、目标任务

(一)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二)2011年12月底前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结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三)2012年12月底前完成乡、村组织结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基金会归并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清收工作。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市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志刚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刘力量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季恩远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 员:唐 琪 市金融证券办主任

陈 诚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乔英镭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兼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

吴秋林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凌 娅 市公安局副局长

杨光昊 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社会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中支行长

徐建国 株洲银监分局局长

裴 迪 市人事局副局长

李北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证券办(以下简称清收办),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主 任:唐 琪 市金融证券办主任(兼)

副主任:马小勇 市金融证券办副主任

陈和平市监察局副局长

杨正明 市财政局融资债务管理办主任

胡坚强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中支副行长

沈志锋 株洲银监分局副局长

李正良 市人事局调研员

陈兴旺 省农村信用联社株洲办事处副主任

下载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违法建设防治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精选5篇)

    解读《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本栏目点击次数:900 更新日期:( 2010-4-27 ) 城市排水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

    2005年工作意见(镇人民政府)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

    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表彰管理暂行办法

    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表彰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07-11-29 点击次数: 26 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表彰管理暂行办法 泰政发〔2006〕19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 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京政发〔2012〕2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

    泰州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5篇范例]

    关于印发泰州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泰政办发[2003]92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泰州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

    三明市区违法建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三明市区违法建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福建省实施<中......

    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工作意见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

    岳池县人民政府2007年党委工作意见

    岳池县人民政府2007年党委工作意见2007年党委工作意见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翠湖景区管委会,县级各部门,各群团组织,省市驻岳单位,重点工业企业:为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保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