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位运算的总结[范文模版]
关于位运算的总结
位运算是C语言的一种特殊运算功能,它是以二进制位为单位进行运算的。位运算符只有逻辑运算和移位运算两类。位运算符可以与赋值符一起组成复合赋值符。如=、|=、^=、=、=等。
利用位运算可以完成汇编语言的某些功能,如置位,位清零,移位等。还可进行数据的压缩存储和并行运算。
位域在本质上也是结构类型,不过它的成员按二进制位分配内存。其定义、说明及使用的方式都现金网96y.org与结构相同。
位域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得可在高级语言中实现数据的压缩,节省了存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效率。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我们的任务是用计算机解题,就是用计算机实现算法;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必须严格遵循所用语言的语法规则。
1.求12345用C语言表示。
main(){
int i,t;
t=1;
i=2;
while(i=5){
t=t*i;
i=i+1;
}
printf(%d,t);
}
2.求级数的值。
main(){
int sigh=1;
float deno=2.0,sum=1.0,term;
while(deno=100){
sigh=-sigh;
term= sigh/ deno;
sum=sum+term;
deno=deno+1;
}
printf(%f,sum);
} 总结,结构化程序博彩公司排名q07i5.org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
逐步细化;
模块化设计;
结构化编码。
第二篇:运算律教学总结
运算律教学总结1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接触过加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德育教育的情景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地金钥匙。
在教学加法,乘法交换律时,主要是渗透“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学习方法,这其中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因为学生往往只通过一个例子就轻率的得出规律,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本着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只有通过一些的举例,和练习来验证,得出规律,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方法。
到了加法结合律就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探索规律了。由于加法结合律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由三个例子的共同特征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本课围绕“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方法展开,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所以到课尾出现了学生由加法运算律引深到加法的结合律知识,显示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后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热情。这正是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循序渐进观察比较,因势利导举例验证,到自然而然结论推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充分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自我和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情感。不能说是这节课的完美之处。
运算律教学总结2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计算,对乘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对于乘法定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运用乘法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之前,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律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工作中,并对照开学初的计划,我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日常教学:
1、注重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入手。如:紧密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2、注意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如在简便运算中,让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和用运算律计算,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又能对这些知识得到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能解决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注重后进生双基的补习,让培优转差落到实处,以提高整体水平。
虽然班级的基础偏差,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只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日常加强题组训练,突破难点,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更好基础。
运算律教学总结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之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采用从熟悉的问题入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展开。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将重视结论的记忆变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的体验和感悟,将模仿式的学习变为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尝试、探究、发现、举例验证、发现规律、再尝试、概括归纳”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能培养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一、从游戏引入熟悉的问题,激趣探究
设计情景,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开始,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说说这个游戏中自己是怎么玩的,让学生明白游戏中的规则。寓学于乐,玩乐中自然地过渡到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大量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观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我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努力为学生创设独立感悟、合作探究的机会
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这节课我把学生的活动定位在感悟和体验上,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尤其是在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算法相等关系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情景。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再举出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在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这时,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习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分配律后,让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补充完整,并利用分配律进行简算。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但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四、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上还不够,只关注了学生如何发现规律。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如果不理解规律的意义,应用时就会更困难。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好多学生难以完整准确地讲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如果我多注重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乘法的分配律,让学生反复说,从左边说到右边,从右边说到左边,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就会很顺利。另外还有一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费时间,速度慢等,还需要在另安排课时进行补习。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运算律教学总结4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且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假发的结合律何交换律。所以本节课我以2个问题复习导入。第一个问题:有理数加法法则什么?第二个以四道题导入15+28+5=?13+14+6+7=???50+18+10=?12+7+8+3=,回顾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在新授内容出示两组对比题,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猜想、验证。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课已经上完了,现通过反思,找出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点切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国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理加法运算率产生的.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加法的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安排这两个运算律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此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也应该让学生多举些列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列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
运算律教学总结5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冬季锻炼项目跳绳、踢毽子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形成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能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超越。我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如: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既符合实际又让学生直观感知计算方法的巧妙运用的题目,使计算既快又对,学生觉得很有成功感,进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即将学习简便运算奠定了基础;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整节课上下来,时间较紧,练习无法保证,此外在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时学生想出的类型很少。
2、在总结、交流加法的结合律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只注意了算式之间的比较,而忽略了两个运算定律之间的比较。
运算律教学总结6
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多学生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
运算律教学总结7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提出的问题:学校要组织“六一”活动,我们班要出一个节目,现在要买服装,这些服装共要多少钱?通过两种方法和算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让学生观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讨论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而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以及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培养学生数学模型思想,我又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这个规律,不是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同时注重了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使学生明白学习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计算上的方便,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上我还十分注重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课堂上虽然成功引导学生发现了定律,但教完之后,在练习过程中还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在下节课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25×9)×4=25×4+9×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9)×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9)×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连线题目中,我设计了乘法分配律的扩展型101×58;61×2-31×2;35×16+35×83+35。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
运算律教学总结8
1、确实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一种课型,很容易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学生厌烦,老师没劲。这次的数学课是一节运算律的复习课。班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运算律的运用。提问时,学生很快回答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字母公式。在学生练习中也证明了学生对基本运算律的运用掌握的不错,只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掌握的不太好,因此我在复习中增加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帮助学生记忆,事后证明学生掌握的不错。
2、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回忆规律、公式,并且对学生自己做得题目也让他们自己分析、讲解、评价。学生参与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说的多了,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节课只是把书上的练习刚好做完,没有时间补充新的题目。今后要想办法尽量弥补这个不足,充分利用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
第三篇:简便运算题型总结
简便运算题型总结
1.(加减法接近整百数的简算)
184+98
695+202
864-199
738-301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99999+9999+999+99+9+4
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380+476+120
(569+468)+(432+131)
158+262+138
375+219+381+225 3.(减法的简算,重点:运算符号变化的处理)
256-147-53
373-129+29
189-(89+74)
456-(256-36)
5001-247-1021-232
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重点:一个因数分成两个因数的处理
28×4×25
125×32×25
9×72×125
88×125
5.(乘法接近整百数的简算)
102×35
98×42
84×101
504×25
78×102
38×99 6.(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6×39+61×26
356×9-56×9
99×55+55
78×101-78
(300+6)×12
25×(4+8)
52×76+47×76+76
134×56-134+45×134
125×(35+8)
78×4+78×3+78×3
16×98+32
7.(乘法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48×52×2-4×48
999×999+1999
222×99+666×67
25×23×(40+4)
99999×77778+33333×66666 8.(除法的简算)
720÷16÷5
630÷42
1600÷25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9.容易出错的类型(共五种)
6000-60÷15
20×4÷20×4
25×4÷25×4
98-18×5+25
280-80÷4
12×6÷12×6
25×8÷25×8
80-20×2÷60
36-36÷6-6
25×8÷(25×8)
15×97÷3
100+1-100+1
1000+8-100+8
5+95×28
65+35×13
25+75-25+75
13+24×8
672-36+64
100-36+64
212000÷125
736-35×20
56×8÷56×8
175-75÷25
36×9÷36×9 100+45-100+45 48×99+1 102+1-102+1 40+360÷20-10 324-68+32
第四篇:“党组织晋位”阶段总结
“党组织晋位、党员争先” 活动前一阶段工作总结
XXXX党支部
自“党组织晋位、党员争先”活动开展以来,XX支部认真贯彻落实XXX(XXX)XX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分类定级、晋位升级”行动作为园支部的重点工作、关键任务来抓,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共产党员为目标,全体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XXXX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度重视早部署,加强宣传发动
活动开展初期,XXX就及时召开园支部会议,传达活动文件精神,研究制定XX支部晋位规划及活动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各班组长为成员的“党组织晋位、党员争先”活动领导小组,确保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保障。在前期认真组织开展调研动员的基础上,对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并结合XXX实际情况,制定定级工作方案和分类定级标准,真正让分类定级工作个性化评议、针对性定级,切实掌握XX支部全体党员的真实情况。活动 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分类定级抓整改,推进活动开展
将XX支部分类定级工作与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有效衔接、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步推进。园支部层层部署,实行责任分级、载体分设、督导分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上级分类定级标准,经过认真自查自评,XX支部自评为合格。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定级反馈的基础上,XX支部不断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整改。从实际来看,园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问题表现:一方面,对理论学习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抓的不紧。另一方面,在学习态度上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上比较简单,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只求一知半解,学得不深不透。
解决办法:一是坚持长期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二是坚持“两会一课”制度。坚持召开支委会和组织生活会,积极组织上党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三是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安排有关XX行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为客户提供文明、规范、高效的优质服务的能力。
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党员干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形成共识。三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交换思想,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工作中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动XX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督查稳推进,确保活动实效
XX支部定期召开“党组织晋位、党员争先”活动专题会议,对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分类定级参考标准及考评办法》,逐项进行自查分析,查找不足,自我评定等级。并将《支部晋位规划》和《党员争先规划》公示上墙,组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在XX内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归纳梳理、分类汇总归档的基础上,着力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监督制度、工作制度和学习教育等制度,逐渐形成以制度和机制来巩固晋位争先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结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总结(满分120分)
加减法运算律既适用于分数,也适用于整数,小数,百分数等的加减混合运算
加法交换律 a+b=b+a 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加法结合律(a+b)+c=a+(b+c)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减法的性质 a-b-c=a-(b+c);a-(b-c)=a-b+c 练习题(1题2分,共8分):
同级运算的特殊性质 a-b+c=a+c-b 练习题(1题2分,共4分):
综合练习题(1题4分,拓展题1题10分)
1.2.3.4.5.7.9.11.13.15.17.拓展题
6.8.10 12 1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