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人犯困的“选择”与“证明”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人犯困的“选择”与“证明”
作者:林绍君
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11期
在某些大场合或大文章里,常听到看到有人说“这是历史的选择”或“历史地证明了”云云。每到此处,我轻者会犯困,重者则会恶心,有一种想吐的感觉。
历史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存有话语霸权的社会中,还真的是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几千年来莫不如此。也许年代久远了,话语者已脱离了利益干系,挖掘出来的真相反而才更接近于真实。而互相骂架的双方,却只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都是些“屁股指挥脑袋”的主儿,谁也不见得比谁高明多少。所以,我最讨厌听双方中某一方的一面之辞,如果我只有听取一方言辞的权利,那么我宁愿放弃。随它去吧,啥都不听比“偏听”清静。
连中小学生都明白,要论证某个结论的正确,是需要一番演绎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须符合逻辑,否则老师会打叉叉的。倒是某些高高在上的成年人却不顾这些了,连不合逻辑的推理步骤也不要了,动辄搬出“历史”两字取而代之,然后就直通通地喊结论了。好在这些人是既当学生也当老师,红笔抓在自个儿手上,用不着担心人们给叉叉的。
退一步讲,假如言说者所说的选择和证明,在历史上果真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英明正确的,也不等于现在依然是不用变更的。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相同的河流。过去的正确,不等于永远的正确,一次的选择,不见得就是终身的选择。重要的是还给人们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一直唠叨着从前是如何如何的正确。
掌控着话语霸权的人,当然不会轻易地撒手攫取着的既得利益。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就难免要讲些连自己也不会相信的鬼话,欺人欺世。这固然可以暂时蒙蔽久在鱼肆不闻其臭之治下民众,但在信息畅通的民主社会听来,却只会被视作标准的欺世谎言。他们听这些话语的感受,就和我们当下听某邻国高分贝声音的感觉是一样的。要改变我们的国际形象,请从不说少说有违常理的谎言开始。
第二篇:让时间证明我的选择
让时间证明我的选择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王倩
读小学时老师让我们谈论理想,同学们都想从事科学家、警察、教师、医生等诸如此类的职业。而我,那个时候似乎对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一片空白,没有想法,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教师”是我从心底里第一个排除的职业。
我的父母都是小镇上的教师,亲眼目睹他们为工作不分昼夜付出的辛苦,也经历了母亲民办转正的艰难,感受了他们几个月发不出一分钱工资的窘迫......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定不会从事“教师”这份职业,说什么都不会再回学校当老师!
本科毕业的时候,由于没有想好自己未来想要走的路,我再次踏入校园。研二的时候,同学们都在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份职业,进公司?考公务员?自己创业?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未来。最后发现我最喜欢也能胜任的的,竟然是“教师”这份意想不到的从小就被排除的职业。我对自己得出的这样的结果感到诧异,原来逃避了那么多年,到最后我依然不得不承认,进学校当老师,是我最愿意做的工作。母亲问我“不是说不当老师吗?”我也问我自己,为什么兜兜转转还是选择了自己明知辛苦劳累的工作,我没有想出答案,只是内心有种莫名的喜欢。
新竹园招聘的试讲课,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站上讲台,没有胆怯,没有慌张,好像这就是属于我的舞台。不止一次听到别人对我讲,“你就是天生当老师的料。”或许是遗传,或许是父母二十年来对我的影响,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刹那,我好像找到了自己应该站立的地方,那是一份强烈的归属感以及自豪感,这或许就是我说不清道不明的选择教师的原因,这也或许就是我要寻找的答案。
在学生的成长册里,一个学生给我的留言“王老师:我从十月份进入这个班级,您让我担任了数学课代表,这等于是给了我一份责任,虽然我做的有欠缺,但是你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育我们,帮助我们,买奖品鼓励我们。是您,让我喜欢上了数学,谢谢你!”我当时看到以后非常感动,也感到了深深的责任。我的学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我教的学科,让我充满动力以及干劲,我也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会尽我所能竭尽全力扛起这份责任和信任。
现在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6点到家,有人问“累吗?困吗?苦吗?”真的累,真的困,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辛苦!不跟学生接触,你永远不知道作为一
名教师的幸福。母亲总说我心态平和,正是校园这种环境让我还能保持着这份平和,我会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当学生开始信任你的时候,当他们在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你的时候,当看到他们比进校时更礼貌、更优秀的时候......看着他们一天天更好地成长,我终于真真切切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第三篇:有多少“奇葩证明”让人无语
有多少“奇葩证明”让人无语
初中数学有一种题型――几何证明。这种证明题是提供若干已知条件,据此推演求证一个结果。
对于许多群众来说,办事过程往往就像在做一道步步是坎儿的证明题。如果遇上匪夷所思的“偏题”“怪题”,就要拿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并不轻松的“思维体操”;如果遇到的是一道“无解题”,即使费尽周折,最终也难以得出“必须的结果”。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徐双敏看来,所谓“奇葩证明”,就是那些不必要、没法儿办的证明,或者是虽然必要,但要办下来却难于上青天的证明。这些“奇葩证明”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身份证明,比如“你妈是你妈”之类的亲属关系证明等;二是行为证明,比如有无婚史记录、有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三是审批事项证明,比如两种证明互为前置条件的情况。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奇葩证明”几个字,209万个查询结果,几乎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视而不见的个人身份证明
人类有永恒的三大难题,“我是谁”即其中之一。自古以来,这个问题难倒了众多哲学家,可有些部门偏偏就能给你出类似的难题。
据报道,15岁的江西女孩小吴一度以“男儿”身份生活,因为2004年全村进行人口信息统计时,工作人员误将她的性别登记为“男”。当地派出所发现这一问题后,仅在户口簿上进行了更正,而户籍管理系统中她仍然是“男性”。小吴没想到,这给她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2015年8月,小吴来到江西省丰城市公安局小港派出所办理性别更正,经办的民警让她提供由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证明”。
“我就是个女孩,这么明显的事实还需要证明吗?”原本就是因为有关方面工作人员疏忽造成了多年的麻烦,现在还要拿出医院的“性别鉴定”来证明“女孩是女孩”,这令小吴非常气愤。更让她无奈的是,辗转了多个部门和医疗机构,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是女孩的地方。
“既然没有机构可以出具性别鉴定,为什么还让我开这样的证明?这不是存心折腾人吗!”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吴用B超检测结果中“具备子宫等女性特征”的字样作为“辅助性别鉴定”,这才恢复了她的“女儿身”。
如果说女孩站在面前依然“不辨雌雄”令人啼笑皆非,那么,老人站在面前自证“健在”就令人笑不出来了。
2016年1月,福建省华安县一位74岁老人为顺利领取电信局发放的抚恤金,不得不按要求到当地派出所开具其本人还“健在”的证明,以致经办的民警忍无可忍出来喊话:“活生生的人就在面前,还要开什么‘健在’证明,有这个必要吗?能不能多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少走弯路!”
自相矛盾的行为属性证明
人们常说,你的一个行为往往会对人生产生影响,然而有些时候,为了这个行为证明却会给人带来很多麻烦。
2015年9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乔先生的孩子要入小学,原以为万事俱备,校方却告诉乔先生还少一道手续――监护人的“无犯罪证明”。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定的,难道作为父母的犯过罪,其子女就不能入学了吗?”愤慨之际,乔先生与校方争辩起来。面对乔先生的质问,校方也很为难,因为他们是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来执行的。
为此,乔先生来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孩子入学要提供“监护人无犯罪证明”的做法提出质疑。可跑了几次下来,除了耽误时间,没有任何效果。眼看开学已经好几天,乔先生只能妥协――悻悻地去开证明了。
虽然远隔千里,但遭遇却是类似的。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张小姐也在为自己的一个行为烦恼。
今年3月,张小姐领了结婚证,近日在给自己2013年买的婚前房产过户时,房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让张小姐开具一份2013年至今年3月期间单身的证明。张小姐很费解:“结婚证上明确写着结婚日期,还要我去证明‘结婚前没结婚’,这有什么意义?”
2015年9月中旬,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除办理涉台和哈萨克斯坦等9国的公证事项外,民政部门不再出具“单身证明”。
“民政部门不再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但地税、房产等部门却死磕着要婚姻证明。这头坚决不开,那头非要不可,部门之间相互僵持的结果,只能使当事人像一只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对新政出台后给公民带来的一些新烦恼做了形象的描绘。
互为因果的前置条件证明
近年来因深有感触一直对简政放权大声疾呼的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曾做过统计,中国人一生大概需要办103个证。然而,证多了,路并不一定好走,因为你可能还需要为你的证去办“证明”。
前不久,河北省三河市的刘先生到当地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三河市车管所)给自己的新车上牌照。由于刘先生在三河市区的居住证未满一年,车管所工作人员让他回房产所在地――三河市燕郊镇办理,还要拿房产证在特定时间到房管局进行核查。最麻烦的是,房产证上写的是刘先生妻子的名字,按照三河市车管所的要求,需要出具刘先生与妻子的结婚证“真实有效”的证明。
刘先生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政府发的结婚证还没有法律效力吗?但为了尽快上车牌,他还是跑了三河市车管所、三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燕郊办事处、燕郊公证处三个单位,前后耗费20多天时间,终于给自己和妻子的结婚证做了公证――“结婚证是真结婚证”。
为“证明”而证明的“奇葩”,可谓千奇百怪。
2015年8月26日,江西省南昌市墩子塘派出所民警受理了一项证明“离婚证是真离婚证”的诉求。“一位女士拿着离婚证让我们证明她和前夫‘是真离婚’。如果不出具,孩子就不能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学校注册。”虽然婚姻状况是民政部门掌握的情况,派出所本无从证明,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最终还是为其开具了证明。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公民信息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共享度太低等原因,常常导致为了办一个证明还需要办更多连带证明的情况发生,似乎陷入了一个“证明的迷宫”。
第四篇:痛苦让人成长
痛苦让人成长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痛苦让人成长,如果它是命运的馈赠,我愿意欣然接受并好好珍惜。我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吧。
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种种困难,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直至最后瘫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开始了他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常常想,到底是什么让保尔从一个顽皮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士,现在看来,答案大概就是他所经受的磨练和痛苦吧。正如本书的名字,“铁”只有经过熊熊烈火的冶炼才能变成“钢”。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开始审视自己,审视自己这十几年来所经受的磨练,和自己面对这些磨练的态度。与保尔伟大的灵魂对比,我忽然发现自己有多么的狭隘,多么的渺小,从来都不曾像保尔这样独立的战胜每一个困难,欣然经受每一次磨练。我想,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也应该像保尔一样坚强,不向困难低头。
合上书,我的思绪还停留在书中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不知怎的,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显得洪亮异常„„保尔在痛苦的磨练中不断成长,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磨练中不断成长,收获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愿以保尔为榜样,一直坚强地走下去。
第五篇:共有权人同意卖房证明
证明
经 共同协商,同意将座落在 的房产出售给,房产证号:,房屋共有权证号:,房屋共有权人: 一致同意出售该房屋。
户主(签章): 身份证号码:
共有权人(签章):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