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五篇)

时间:2019-05-15 13: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

第一篇: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

摘要:企业在选聘人才过程中存在着寻找人才的源头难、吸引人才难、识别人才难等诸多困难,给选聘工作带来了相应的风险。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选聘风险的来源,之后找出企业选聘风险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选聘风险 人才识别 对策

良好的选聘活动能为企业招揽到可塑性强、成长潜力高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入强有力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反之,失误的人才选聘,将会给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阻力,不利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因此,人才选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和科学决策,在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企业在选聘人才过程也会面临着许多风险,如何正确认识并运用好选聘工作,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中显得日益重要。

一、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选聘风险的来源

1.高新技术人才的特点导致选聘的高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选聘人才必须考虑他们以下四个重要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人才自身拥有较强的知识资本,他们在企业活动中要求享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他们要求授予与职位相应的实际授权时,必然在一定范围、一定权限内,出现诸如商业泄密、集体跳槽等风险,一旦失控,将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失,因此在人才选聘时就面临着管理的风险。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出现了跨团队、跨职能合作,甚至虚拟团队现象,在西方相应地提出的角色说明书,代替传统职位说明书的影响下,企业也由原来对工作人员的点定位转变到现在的区域定位(即角色定位),这种定位差异将给人才能岗匹配带来风险。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由于高新技术人才在观念上注重追求终身就业能力,他们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增值,在流动中很容易出现集体跳槽,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深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企业在面对如何避免集体跳槽、集体应聘及企业文化冲突与融合等诸多问题时,人才的选聘工作注定受到高度关注。四是高新技术企业面

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很好地面对人才的内部组合与分流、工作过程的有效监控、报酬与绩效的处理。这就要求企业在人才选聘的时候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个性特点,尽量规避日后管理上出现的不必要风险。

2.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人才选聘的高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种不对称性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选聘对象的信息来说,求职者对自身的信息掌握的比选聘企业多得多。求职者为了获取应聘岗位,很可能会以完美的包装及语言呈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采取诸如学历造假、制造虚假业绩和成果、掩藏不良动机、伪造职业资格证、工作经历等手段,向选聘企业传递一些虚假信息。企业在这方面识别真伪的能力注定是有限的,这就使得造假者有机可乘,再加上选聘人员对现代的测评工具、选聘方法运用上不够,企业在选聘人才上资质风险、法律风险、成本风险、胜任力风险增加。二是从企业的信息来说,选聘的成功与否在于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制定。一般而言,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做得越充分、越全面,选聘时的标准就越明确,对于人才的把握就更准确。但从相关的人力资源咨询实践中了解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做过规范的工作分析与高位评价,这就导致在选聘工作中随意性扩大,选聘效果无法保障。三是从选聘者的品质与动机来说。如果选聘者不以企业的利益出发,而以个人利益或他方利益出发,将会让低能力者进入企业,致使外部优秀人才不再来求职,无疑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风险。

3.企业内部管理缺位导致企业人才选聘的高风险。一是选聘工作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紧密度不够。自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由于受到这一环境影响,一些企业在选聘人才看似容易的情况下没能在招聘前制定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的招聘计划,导致选聘效率低下,表现为选聘的目的性不强,影响了适合本企业的选聘方式和选聘渠道选择;人才到岗后工作绩效不理想;选聘后频发离职、跳槽。二是选聘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的选聘体系尚未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选聘体系的建立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一大趋势。目前,在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还未普及的情况下,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选聘人才的各个环节中,多以主观经验为主,导致选聘工作陷入长周期、高淘汰、效果不理想的瓶颈中。一般而言,选聘的标准流程为:①根据企

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明确选聘的要求;②确定选聘方式;③选择选聘渠道;④选聘广告发布;⑤履历审读与筛选;⑥考核与面试;⑦资历审核;⑧体检与录用。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选聘的岗位有所简略和侧重,以便选聘到适合本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有用之才。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没有真正吃透各个步骤的实质,再加上考核随意性很强,缺乏公司特色的考核方式和题库系统,往往不是招不到人,就是招到的人稳定性差。

二、高新科技企业人才选聘的风险

1.招聘渠道存在的风险。当下,企业通过普通的选聘方式(如刊登广告、参加大型人才交流会等)很难选聘到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是因为真正的优秀人才不会特别关注普通的选聘方式,而是通过业界的朋友引荐、猎头公司推荐或者被竞争对手直接挖掘。由此看来,企业只通过普通的选聘方式招揽人才非但选聘不到优秀的、合适的人才,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用人风险。

2.选聘成本存在的风险。企业为获得有价值的人才必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如果能遴选出优秀的人才,企业便能从优秀的人才的工作中获得较大的回报,随着人才工作年限的增加,回报也随之增加。与此相反,便会增加企业在选聘过程中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及选聘的重置成本。

3.选聘时间存在的风险。企业人才选聘,时间是关键。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时间更是关键,因为选聘速度是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投送简历的求职者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是否能获得优秀的人才。因此,这便给企业增加选聘的时间风险。

4.人才判别存在的风险。虽然某些人力测评机构研制了一些人才测评工具,但是在现实管理中,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将多种测评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但是很少有高新技术企业真正运用好人才测评方法,反而传统的、主观的面试大行其道,选聘效果令人堪忧。

三、高新技术企业选聘风险的防范之策

1.树立现代化的选聘人才理念。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树立现代化的选聘人才观念,坚持双向选择理念,把创造竞争优势与选聘选拔人才相结合,坚持选聘工作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

规划紧密结合理念,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选聘体系。在双向选择理念与选聘工作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紧密结合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科学制定标准化、流程化的选聘体系。目前,大不多企业内部呈现出中低端人才趋于饱和状,而高端的研发型人才相对匮乏。笔者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应坚持公平、公开的竞争原则,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需要及应聘者的偏好等来不断完善标准化、流程化的选聘制度,实现个性化选聘模式。

2.拓宽选聘渠道,组织有效的面试。目前,企业的选聘渠道包括内部选聘、猎头公司、报纸电视、网络招聘、大型人才交流会等多种,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不存在优劣之分。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环境、选聘计划等实际因素来综合考虑,以选择适合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选聘道路,从而尽量在选聘预算范围内快速、高效地选聘到合适的人才。首先,针对高新技术人才的特点尽量营造一个独立、安静、舒适确保面试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等打扰的环境,以保证面试效果最大化。其次,作为招聘者要客观、科学、公正地选聘人才,以职务说明书及企业需求为依据进行面试。第三,在评价选聘者时,根据岗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组合(心理测验法、结构化面试法、行为面试法等),改变单纯依靠面试的陈旧做法,并根据测评结果对应聘者进行进一步的甄别和筛选,从而保证对应聘人员的个性、能力、素质等综合信息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3.加强选聘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在实施选聘过程中,选聘工作人员最先与应聘者接触,在对企业管理情况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选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判断和评价企业的整体情况,所以企业在选聘工作人员时一定要慎重。应根据企业选聘人才的职务说明书及企业中长期发展对选聘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培训,让其对选聘常识、甄选评价技术及应聘岗位的具体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采用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避免人才选聘时间风险的有效工具。公司将选聘工作中每一项任务的执行、监督与审核分给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而每一位角色对自己分担的任务负责,对于交付给下一个负责人的工作结果负责,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整个选聘工作负总责,使整个选聘工作形成一个科学、高效、合理的闭环。同时,对选聘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让每位参加选聘的工作人员明白各自职责及负责的程序的执行标准,通过培训让他们知道职责范

围,以促进选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立人才识别机制。企业在人力资源选聘过程中,应该考虑通过高新策略来吸引人才流入以化解选聘难,逐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如若一味采取低薪策略来降低人力成本,只会加剧高实力水平人才流失。笔者认为,在人才选聘时应建立反映人才实力与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才识别评价机制。该机制应按照人岗匹配、个人特质、团队协作力、学习能力、敬业精神、特殊成就、健康体能等方面设置差异化问题,对选聘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评测,确保流入的人才是最合适的。

总之,企业人才选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选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须重视人才的选聘。

参考文献:http:///

[1]吴志明.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3:3-4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马燕.浅析企业人才招聘中的风险与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4]潘海静.浅析企业招聘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1,24

第二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企业情报人才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论文企业情报人才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情报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分析了专利情报在保障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进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结合世界专利数据库蓬勃发展的现状,突显了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相关人才匮乏,培养滞后的现状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几点专利情报人才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专利情报;高新技术企业;情报人才

一、专利情报的概念

专利情报是指从发明申请说明书和发明专利说明书,包括申请、批准有关发明的其他类别的文件及专利局出版的各种检索工具书、外观设计公报、专利权登记底册、审判判决公报和其他法律方面的文件等专利信息源上搜集到的零散专利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综合和归纳,形成有关专利申请概况、技术内容、功效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1~2]。

二、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而企业要取得技术上的优势,通常有两种途径: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利情报就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的侦察兵、千里眼,为高新技术企业确立其技术竞争战略提供了情报依据。

(一)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可分为前期调查研究、中期进展分析以及后期投产实施三个阶段 [3]。

1.前期调查研究主要是确定研发项目。确定研发项目必须了解本行业技术和相关行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决策。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企业决策者和研发人员准确了解到:其一,现有技术所处的成长阶段;其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应用的领域;其三,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其四,竞争热点技术领域;其五,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其六,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价值。如果企业决策者对这些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技术开发战略、最佳的研发计划[4]。

2.中期进展分析需对前阶段搜集的专利信息作整理、删增、分析,专利情报分析可以为研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情报,为新技术开发提供支持。由于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该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及其的价值,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此通过对同族专利数及专利被引次数进行专利情报分析,可以让研发人员站在国际相关技术的前沿,不但使其研究处于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而且研发人员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专利情报分析还可以避免技术开发中易出现的技术重复问题,避免人力、财力、时间的巨大浪费和可能带来的侵权问题。

3.专利情报在后期投产实施中为新技术提供了保险,使申请了专利的新技术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使企业规避“专利潜水艇”的袭击。

(二)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又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

1.技术引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在引进国外先进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外商常以该项目拥有多少专利技术来标榜其技术水平之高,索要高额技术使用费。利用专利情报对于外商所称的专利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真实水平、法律状态等,就可避免出现引进失效的、落后的、无关的专利和技术,确保引进先进的、适用的专利技术。

2.技术出口:出口技术前必须检索出口国(或地区)有无相同技术已获得该国的专利权,以免侵权受损。专利技术的出口往往包含在产品的出口中,如中国出口一个产品到某国,生产这个产品所需要的一项技术在中国不拥有专利权而在某国拥有,那么这个产品在中国生产销售就没事,但出口到专利拥有国不支付专利费那就侵权了。这种情况常有,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出口产品时,查明所涉技术领域在进口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没有专利保护则可,否则就要采取措施 [5]。

各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明活动的活跃程度,具体表现为专利申请量以及拥有有效专利量的多少,因此,各企业提出的专利申请量和目前拥有的有效专利就成了衡量其技术水平的标准。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有的全部专利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分类排序,并考察其分析情况,可以从中获得竞争对手

企业的技术开发及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可逐步判断出竞争对手研究开发的重点、技术政策及发展方向[6]。

三、专利情报的主要来源——专利数据库

正是专利情报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必要,而专利情报来源及专业的专利情报人才无疑是开展专利情报工作至关重要的因素。

1.专利数据库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的数量骤增,由于专利文献数量庞大,传统的专利检索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据相关统计表明,企业由于没有使用专利,重复研究而多花了60%研发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 [7]。专利数据库的搭建有效的解决了专利情报源的问题。

目前各国知识产权部门在网上建立了大量的专利数据库,主要国家的专利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而且收录年限较长,且大多界面友好,检索灵活,内容丰富,更新迅速。全球免费数据库主要有: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Derwent专利数据库、USPTO(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数据库、IBM Patent Server(美国专利库)、PCT Datahase(专利合约数据库)、EPO(欧洲专利局)等[8]。主要的商业专利数据库有:QPAT—US(http://www.qpat.corn),该站点是Questel—Orbit(奎斯特—奥比特)公司推出的美国专利检索系统网站、Micro-Patent(http://www.micropat.corn)及Knight-Ridder(奈特瑞德)公司的Krscience Base(http://Krscience.dialog.corn)。

2.专利数据库突显企业对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合理利用专利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查询专利文献、监测和预报重点行业及竞争对手有关技术领域的专利状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全面提高企业预防和解决专利争端的能力和水平。但无论是网上免费专利数据库,还是商业专利数据库,都对检索者检索经验、技巧的掌握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好专利情报数据库,将专利情报应用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专利工作人员。然而,随着担任检索工作的人员经验的不同、了解技术领域的不同,针对相同的技术特征往往是不同人检索出不同的结果,检索经验及结果均无法累积。这就要求企业专利情报人员不但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利情报知识。而目前,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连全世界的1%都不到,就是国内的高新技术专利也有60%属于外国人 [9],高新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专利情报人才的需求与中国专利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企业开展专利情报工作的瓶颈,我们急需加紧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专利情报人才队伍,在企业中开展专利战略规划、专利技术攻坚、专利权利申请、专利产品保护、专利危机应急等一系列的工作 [10~11]。

四、专利人才培养对策

根据专利工作的特点,虽然各类专利人才由于其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运用的专利知识有所侧重,但专利工作的学科复合和交叉性等特征,要求专利人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语言

能力等四方面知识素养[9]。其主要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

1.通过高校系统教育培养专利人才。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义不容辞,同时也正面临一个大好发展机会,不论是专利知识还是专利文献检索知识的教育对提高专利情报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均显得非常重要。各高校在教学条件、师资结构、学生生源和办学特色等方面有很大的相异性,针对专利人才的专业背景要求高的特点,所以在专利人才培养上,各院校应充分发挥院校优势,根据专业学科设置特点培养不同特质的专利人才。在做好专利转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在高校开展专利知识普及教育,增强其专利情报意识。

2.通过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专利人才。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向、定量人才培训,负责向企业对口输送所需专利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针对性强,效率高。

3.企业内部培养专利人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在职员工实施内部培训。内部培训,不但成本低,比较容易开展,而且将理论与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明显,但内部培训适用于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及业务骨干易选择高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小结

中国专利情报工作慢慢步入正轨,但整体水平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缩小这种差距,最终使中国的专利情报工作处于世界前列,不仅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人才机构(包括高校)的人才输出,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国家如何引导社会的注意力、企业如何增强社会的关注度、人才机构如何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利人才,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戴建波,王天寿,杜红雁.专利情报及其利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4,(4):326-334.[2]侯延香.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51-54.[3]李红.一种重要的企业情报源——谈企业专利情报工作[J].情报杂志,1991,(3):81-83.[4]程兴华.专利情报分析在企业研发中的应用研究[J].竞争情报研究,2007,(4):107-109.[5]吴峰梅,李永忠.基于Internet网的专利情报分析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10):69-72.[6]刘焕成.洞察对手了如指掌——专利信息在分析竞争对手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2002,(9):14-15.[7]丁宪杰.专利数据库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4):52-53.[8]蓝雪花.Internet网上专利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J].情报探索,2003,(3):39-46.[9]刘平,吴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人才工程——专利实务人才

需求与培养[J].企业经济,2005,(7):116-118.[10]翟云先,万跃华.Internet上世界各国专利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1,(10):47-50.[11]吴红艳.开展专利情报工作 服务企业竞争发展[J].图书馆学刊,2009,(8):63-65.

第三篇: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把握人才政策

北京墨泰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把握人才政策

自从08年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开始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

在最初,一般企业会比较看重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由25%减到15%对于企业来讲确实能省下不少。但是对于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看重其他的一些政策,比如人才引进的政策,项目扶持的政策。留住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人才引进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可为其聘用员工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驻京研发机构、金融企业、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及产业规划要求的单位申请;非法人分支机构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人。

申请的条件,所学专业或岗位属于本市急需专业或岗位,且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1)符合规定条件的申报单位连续聘用满6个月以上;

(2)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含)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资格、资质;

(3)在本市有固定住所;

(4)男性不超过60周岁,女性不超过55周岁。

那么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会有如何的优惠了?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的外省市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经市人事局批准,给予《工作居住证》,享受本市市民待遇。持《工作居住证》工作满三年的,经用人单位推荐、有关部门批准,办理调京手续。1.凡持有市人事局核发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人员,均可在本市行政区内购公房、存量房(四合院除外)。2.市、区县房地产交易及权属发证部门应给持有《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购房人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现行有关规定收取税费。

根据以上的政策,高新技术企业为员工办理工作居住证的机会还是挺大的,但是也必须满足其他的一些申办条件,高新技术企业是重点扶持的,但并不意味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所以企业在帮助员工申请的时候还是应该多研究一些政策,争取能够充分享受国家的政策。

一般申请材料有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

(2)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在京固定住所证明:自己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赁房屋的,提供派出所和房管部门出具的准许房屋出租的证明以及与业主签订的租房协议;租赁公房由房屋产权单位出具证明;借住亲友住房(私房)的由居委会出具相关证明和房产证;

(4)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5)在申请单位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6)社会保险缴存证明;

(7)近期一吋同版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8)《诚信声明》

(9)《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一式三份)

(10)配偶和子女随往还需提供:结婚证书、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聘用合同、独生子女证等。

51289417-8026

第四篇:企业风险防范工作方案1

泗阳县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方案

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加强我县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围绕“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目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切实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整合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开发区、木业园区力量,准确掌握企业资金链异动信息,分析研判企业资金链风险形势,积极应对,努力将风险隐患防范在萌芽阶段,将已发生问题化解在“少损失、防蔓延、快处臵、保稳定”的可控状态,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企业主体的原则。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资金链风险的源头,应积极主动地防范、化解,应对自救。

(二)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对已发生的资金链风险问题,原则上以属地乡镇(管委会)为主,设立专门的工作组进行应对和处臵。对特别重大的企业资金链风险,上升至县级层面处臵。

(三)坚持行业指导的原则。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管理分类,加强对乡镇(街道)及开发区企业资金链风险处臵工作的业务指导。

(四)坚持多方联动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确定联动重点,视情启动企业突发信贷风险会商机制,突出政府、银行、司法等多方联动化解功能。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1.成立监测预警工作组。监测预警工作组由县金融办、经信局、住建局、交运局、开发区、公安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人社局、法院、人行、供电公司、水务公司以及县内各银行等单位组成,负责汇总企业资金链异常的动态信息,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资金链风险事件,及时转入协调化解机制进行防范、化解;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2.明确成员单位职责。

(1)金融办负责监测预警工作组的日常事务,牵头召开企业资金链风险监测预警联席会议;

(2)经信局、住建局、交运局负责各自主管行业内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链异常的动态数据收集和分析研判;

(3)公安局负责提供企业及其负责人涉嫌赌博且数额较大、涉及高额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涉嫌经济犯罪以及因欠薪、劳资纠纷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等信息;

(4)国税局、地税局负责提供企业欠税、骗税、欠费等信息;

(5)工商局负责提供涉嫌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或抽逃注册资本及列为关注企业的股权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等信息;

(6)人社局负责提供企业欠薪、群体性劳资纠纷等信息;(7)供电公司负责提供欠缴电费3个月及以上企业名单;

(8)水务公司负责提供欠缴水费3个月及以上企业名单;(9)人行负责提供企业担保、欠息、贷款逾期等信息,会同工商局做好县内企业在县外投资、联保、互保情况的摸底调查,并实时进行监控,提前预警,做好输入性风险的防控;

(10)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负责做好辖区内企业资金链

风险的监测、预警和研判工作。

3.及时报送信息。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原则上于每月10日前向县级监测预警工作组的县金融办报送相关监测、预警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4.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县金融办根据各单位上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认需召开会议,不定期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对报送的相关监测、预警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研判,形成分析报告。

(二)建立协调化解机制。

1.成立协调化解工作组。协调化解工作组由金融办、经信局、住建局、交运局、公安局、法院、三联担保公司等单位组成,负责根据企业风险程度,及时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问题或转入善后处臵机制。各乡镇(街道)及开发区要成立相应的协调化解工作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属地企业资金链风险问题处臵。

2.明确成员单位职责。

(1)县金融办负责协调化解工作组的日常事务,牵头召开企业资金链风险协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与债权银行进行沟通与协调;严禁银行对其进行压贷、抽贷,如需压贷抽贷,需提前向县金融办报备;

(2)经信局、住建局、交运局分别牵头负责协调化解各自主管行业内企业资金链风险,并指导各乡镇(街道)及开发区处臵属地企业资金链风险问题;

(3)公安局根据工作要求,依法协助相关部门收集相关信息、证据,必要时依法对企业主的人身及个人资产采取限制措施,参与做好协调化解工作;

(4)法院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工作组的建议,配合做好企业资金链纠纷诉讼受理工作。3.处置措施。

(1)采取灵活处臵手段。协调化解工作组要根据监测预警工作组提供的信息,及时按行业、属地组织摸排、核实涉险企业情况,形成重点风险企业名单;研判评估企业风险性质,理清企业债务关系,协调主管部门提出相应处臵方案;择机启动银行企业突发信贷风险会商帮扶工作机制,采用盘活土地等存量资产、税费缓交、项目资助补助、推动企业脱保还贷转向其他融资手段、注入企业负责人个人资产、国有担保公司或平台有条件介入、切断互保链风险、协调债权银行平移担保负债、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资产管理公司参与。

(2)开展分类处臵。协调化解工作组要加强对企业资金链风险的研判,实行分类快速处臵,阻止风险扩散蔓延。对主业经营良好、暂时出现资金链紧张,或由于涉及担保、个别银行抽贷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协调银行不简单采取抽贷、压贷、缓贷、减贷、起诉等不利于整体处臵工作的行为,灵活办理企业转贷;对由于过度融资引发资金链风险,但产品有市场、有品牌、影响大的企业,要及早介入,采取行政协调、司法集中管辖、“企业瘦身”、市场重组等手段,加大帮扶力度;对产能过剩、无救助价值的企业,要及时转入启动善后处臵机制,为进入司法程序处臵创造条件。

(3)实行分级负责。各乡镇(街道)及开发区要切实承担起属地责任,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实行分级处臵。对涉及本地企业的资金链风险,由各乡镇(街道)及开发区协调化解工作小组负责分类处臵;对涉及多个区域、社会影响面广、金额特别巨大、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重大企业资金链风险,由属地协调化解工作小组报县级协调化解工作组界定企业风险程度后,经县政府同意上升至县级协调化解工作组处臵。

(三)建立善后处置机制。

1.强化司法保障。相关部门要强化司法案件的集中管辖工作机制,合法简化涉及企业资金链案件的审判程序,督办进展缓慢的案件,妥善处臵贷款抵质押物,以市场化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管理人制度的作用,加快金融案件的处臵进度。加大对债务人资金流向的追查力度,依法追究债务人逃废债等行为。及时冻结相关企业资产,加快对不良贷款的处臵,保护合法债权。

2.做好维稳工作。建立风险化解维稳协作机制,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合力做好企业资金链风险维稳化解工作。搭建沟通交流、协调处理的平台,对因企业资金链风险引起的劳资、民间债务等纠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化解、处臵,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区域金融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推进企业重组。在产权明晰、债务剥离、风险可控等前提下,鼓励企业实施重组,盘活存量,通过竞争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资源优化配臵。

4.核销不良贷款。研究制定支持银行机构加快核销不良贷款的优惠举措,加快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调动银行承担差别化债权清偿率、配合推进风险企业司法重整的积极性,帮助债权银行机构减轻负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事关

全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积极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各乡镇(街道)及开发区管委会要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体系。

(二)设立过桥资金。做好过桥资金池的探索建立工作,县金融办、人行泗阳支行和泗阳农商行等单位要做好资金池设立的探索摸底试点等工作,为企业过桥资金,化解企业风险作出努力。

(三)深化机制联动。县和乡镇(街道)及开发区监测预警工作组、协调化解工作组和善后处臵工作组要根据各自职能和分工要求,分级、分段负责,加强沟通协调、合作联动,顺应市场规律,尊重法律法规,稳妥细致、依法合理地做好企业资金链风险处臵工作。

(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载体,引导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客观报道,提升社会各界对防范与化解工作的认识,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增强企业经营者信心,有效遏制各类谣言的发生及传播,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切实保障媒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形成有利于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五篇:企业劳动风险防范管理

企业劳动风险防范管理

(一)劳动合同风险

1、书面合同风险

用人单位不签或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严厉处罚的风险。

劳动合同要以书面形式签订,杜绝口头或其他形式的用工协议。劳动合同一式两份,由企业盖章,员工签字,企业和员工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防范: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口头协议产生的权利义务不清和因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的赔偿,避免以上风险。

2、合同期限风险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企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防范:可将“一年一签”改为“三年一签”或“五年一签”;让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不连续,即第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办理退工手续,过一定时间后再办录用手续;让员工自己书面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试用期风险

(1)、试用期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

用人单位因对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不了解,在试用期内一般不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用人单位需向该员工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视为与用人单位以订立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试用期不解除合同的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对于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及时进行考评,对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应当在试用期内及时辞退。法律风险:如果单位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没有及时辞退,那么,试用期完毕,劳动者就成为单位的正式员工,没有法定条件,单位随意解除合同,将要承担经济补偿或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3)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风险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规定了四种情况,如果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试用期限,从超过之日起单位就与劳动者建立了正式的合同关系。

法律风险: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满月工资为标准,按以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防范:员工入职当天即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充分实现企业的用人自主决定权,在劳动合同中依法设立相应的条款,约定录用条件;尽可能在试用期内决定该员工的去留。如果单位想解除合同,与该员工协商一致,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后,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保留相应的证据,向其说明理由后,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报酬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工资应当足额及时支付,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

法律风险: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制度加班费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支付,逾期不支付责。要承担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一下的赔偿金。

6、劳动合同变更、解除风险

劳动合同已经订立后,没有法定情形,任何一方不能单方面擅自变更。如果一方要变更合同,应当书面与对方协商,达成协议后,书面变更合同。

合同的解除,应当具有法定的情形和履行法定的程序,并出具书面证明,并支付相应的补偿金和违约金。

用人单位如果具备法定情形和充分的依据,可以单方面变更合同,否则,就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征得劳动者同意,而单方面变更,可能会承担败诉的风险。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其他情形一般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经济裁员的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裁减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

法律风险:没有法定理由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合同,将导致变更无效,继续依照元合同履行,或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理由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当按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解除合同未向劳动者出具书面证明的,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7、规章制度制定风险

大多数企业都由公司的管理部门单方面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并颁布实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劳动规则、员工守则、保密制度、培训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

法律风险:企业自行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在工会或者全部职工认为不同意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企业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应对策: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程序要求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8、招聘新员工风险

多数企业在招录员工时,除非劳动者明确要求,不会主动告知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相关情况。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应当查明该员工是否已经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可能因为企业没有主动履行告知义务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可能需要赔偿其损失。如果员工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原企业可能将该员工与企业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有企业承担连带责任。相应对策: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将上述内容写在合同的相应条款内。录用员工时,要求员工出事与原单位已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

9、竟业限制风险

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主要是第二十三、二十四条。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是用人单位用来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与现行规定相比,该条的主要变化在于:

1、竞业限制的最长期限由三年变为了两年;

2、明确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时间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并且须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

3、竞业限制的人员进一步明确限定,排除了一般员工;

3、明确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及违约金的标准均按双方约定执行

10、劳务派遣及连带风险

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不得将劳动者杂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法律风险: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情节严重的没将会被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一下罚款,并被吊销营业执照,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11、违约金风险

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员工提前辞职,应当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况下,职工提前辞职的,才承担违约责任,法律风险:上述约定被裁决无效。

相应对策:企业可将与该员工商定的薪资划分为两部分,每月工资和履约后兑现的工资。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其中履约后兑现的工资待劳动合同期限履行完毕后以“诚信履约奖金”形式一次性发放,如员工提前辞职,该部分不予发放。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二条是有关出资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是有关竞业限制的规定。即新法规定对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规定违约金仅限于竞业限制和出资培训两种情形,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法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也就意味着加大了企业在劳动者违约方面的法律风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何在不能约定违约金的大多数情形下,通过对员工违约行为所给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的举证,来合法有效的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将成为用人单位新的研究课题。

12、员工侵犯公司商业秘密风险

(二)、工伤风险

1、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工伤

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工伤。企业应当给与员工工伤待遇。

2、员工上下班途中的工伤

员工在上下班过程中遭受机动车伤害的,属于工伤。

2、员工突发疾病的工伤

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死亡的,属于工伤。

4、员工外出期间的工伤

员工在因公外出期间下落不明的,视为工伤。

5、患职业病风险

员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视为工伤

法律防范:企业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特别是从事高度危险或具有辐射性、粉尘性工作岗位,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并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以降低员工因伤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公司组织活动风险

1、企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风险

企业在组织文化体育活动时,应当遇见到可能发生的风险。特别是组织具有一定对抗性和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时,更应当预见到。企业应当选择具有危险性低的运动。如果必须参加的危险活动,应当有必要购买一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企业组织外出旅游风险

企业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会产生很大的潜在风险,此时企业应当选择正规旅游公司或正规运输单位,有必要可购买一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下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防范人才选聘风险(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工作意见

    一、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内部各种制度、措施的制定、变化以及这些制度措施的效率的各种因素。控制......

    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及其法律风险防范 一、目前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限购、限贷等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致使一部份中小房企破产或倒闭 作为与房地产开发紧密相关的......

    防范企业风险[本站推荐]

    1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支付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一个以现金支付能力为标准的建筑企业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该体系可以包括付现能力分析、变现能力分析、......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80条

    (企业家必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80条 各位企业家: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主体无时不在同法律打交道,诸如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均是企业常用的......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讲稿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讲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 ) 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

    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后,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政策中最大的那块蛋糕——享受15%的优惠税率,在“5+1”地区(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还可......

    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过渡期优惠政策风险提示

    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过渡期优惠政策风险提示 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经认定为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据了解,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流程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流程 1、对企业法律风险点进行系统识别。 根据企业的经营行业和特点,运用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在内的多种调研方式,借助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及技术,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