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生用尽
天骄这是一首两年前创作的尚未发表的东东,因为自己觉得不甚满意。不过,每个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而且网上贴东东大可随意一些,也许会有朋友喜欢也未可知。我大可以放松到破罐子破摔,先贴了再说。--天骄亲爱的,到了今天我一生的语言都已用尽我一生的力气都已耗尽八年了,阳光明媚睡在树上的轻风被鸟衔走像你有时孩子般的哭泣美得无法描述美得震撼世俗让我心痛,以至于手足无措八年了,你从一个笨笨的小姑娘直到某一天你像门一样稳稳地把我关在你的成熟的气息里我都是那么驯顺把男子汉的面罩全部扯掉,任朋友们耻笑也满不在乎又无赖,又幸福这是多美的时光我们像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透明的空气中奔跑我听你唱歌,全神贯注就像整个世界都在听你唱歌那是多么忧伤而又轻柔的歌那天是我的生日,我看着你并且喝完了所有的酒我记得你用你柔弱的肩膀搀扶我回家你说回家吧让我们这就回家今夜,我也在喝酒在昏暗的灯光下,屋外正雨声淅沥你知道,我的世界除了你没有别的我的肩膀除了你没有别的今夜,我就这样守着自己今夜,爱情是唯一的、最后的声音一想到黑暗来临亲爱的,我又想到了你多少个夜晚我们彼此相拥有你在,我不再为死亡而忧郁有你在,亲爱的黑夜不值得惧怕黑夜变得熠熠发光有时候,我是虚弱的我只会静静地用沉默抵挡一阵对着黑暗我已无法再说什么就像这呆板的墙壁包围着我并且承受我多余的生活八年了,亲爱的我们的日子交叉在一起难舍难分。这是两个人生命相随的青春这是我们无法摧毁的记忆的城堡今后一辈子,我们都将在这八年里生活到了今天,亲爱的面对着墙壁我在给你读诗读着读着,很多年就这么过去了不管你是否听见不管你是不是要听亲爱的,一直读到我语不成声,读到我满面的泪水
第二篇:人民日报警惕有部门借机花干用尽存量财政资金
人民日报:警惕有部门借机花干用尽存量财政资金
2013年07月05日 03: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专栏】克强经济学让旧增长模式瞬间过时落伍
把趴在账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盘活,必然涉及各种利益和权力的调整
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李丽辉
对于花钱的部门、单位来说,财政资金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至于是否能用好,在考虑中通常没放在首位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会涉及各个部门手中可支配资金的调整
要警惕一些部门通过“花干用尽”这种极端方式来“消化”存量资金
7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存量资金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将这些资金盘活用好?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财政资金分配往往出现有的项目钱不够花,有的项目钱花不了的情况,使用效益不高
审计署近日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2012年中央本级财政资金闲置较多,未形成有效需求,有104个部门本级结余结转396.4亿元。地方财政资金闲置也较多,抽查的18个省本级财政专户存款余额相当于其国库存款的44%。
而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表明,一些地方债务规模增长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债务风险凸显,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达189%。
一边是大量财政资金闲置,趴在账上“睡大觉”,另一边是地方财政“吃紧”,债务规模快速增长。这种矛盾状况同时存在,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困惑:政府到底是差钱还是不差钱?
“大量财政资金闲置沉淀,主要原因是预算编制不合理,转移支付不及时。”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一些预算安排的项目当年并不具备实施条件,部门获得财政拨款后无法安排使用;有的是一些转移支付的资金下达较晚,地方财政没来得及安排使用。当然,也有的资金是预算安排没问题,但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原来安排的资金没有花出去。
“之所以出现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除了项目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之外,大多是盲目要钱的结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想好干什么,就先把钱要到手再说。即使是资金使用的方向有了,但到底配置多少财政资金合适,并没有现成的科学标准。一个项目安排多少财政资金,往往是讨价还价、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由于信息不对称,财政资金分配往往出现有的项目钱不够花,而有的项目钱花不了的情况,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刘尚希说,财政资金是由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单位来具体使用的,对于花钱的部门、单位来说,财政资金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至于是否能用好,则在考虑中通常没放在首位。“财政资金怎么分配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他说。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这是继国务院提出要盘活货币存量之后的又一新举措。着眼存量,是本届政府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当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和切入点。”刘尚希表示。
财政存量资金趴在账上闲置、盘活就是要把这些资金收回来,重新安排统筹使用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6214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0.1%。后几个月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将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财政收入形势相当严峻。
“财政存量资金趴在账上闲置、沉淀,盘活就是要把这些资金收回来,重新安排统筹使用,这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对缓解日益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提高资金效益意义重大。”杨志勇表示。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如何优化支出结构,真正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刘尚希说,这就会涉及各个部门手中可支配资金的调整,与各部门利益、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关键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打破利益存量,重构资金分配规则,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这样才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必须要抓住预算“龙头”
盘活存量资金,对于一些政府部门来说,意味着好不容易要来的钱将被“收回”,部门利益肯定会受损失,而且下一年的预算还可能被缩减。为了挽回被动局面,会不会出现一些部门不计后果、想方设法突击乱花钱?
“这确实是在盘活存量资金中的一大隐患。如果一些部门通过‘花干用尽’这种极端方式来‘消化’存量资金,不但有违国家的初衷,还会造成更多的资金无效和浪费。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杨志勇说。
杨志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必须要抓住预算这个“龙头”,细化预算编制,做到确有需要、确可执行才予以安排预算。比如,有的项目是跨的,可以考虑根据项目的需求,并遵循资金支出的规律,来编制比一个更长的中期预算。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就安排多少资金。
“一定要做好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力促财政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杨志勇认为,没有项目就安排预算资金,或是每年根据GDP规模按一定比例来安排预算资金,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每年GDP的增长有快有慢。不看项目就按比例来匡算财政资金的投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往往会造成为花钱而花钱、不花白不花的心态,而这些钱花到了哪里、见到了什么效果却说不清楚,导致财政资金绩效降低。
第三篇:教师一生
教师一生,与花相伴
八里罕小学
孔祥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师一生,与花相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当我的演讲稿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师节晚会上让我热泪盈眶的一个平民英雄教师——殷雪梅老师。殷老师是江苏金坛市城南小学女教师,2005年3月31日,殷老师为了拯救身后的她的学生稚嫩的生命,张开双臂,用身躯阻挡着卤莽而来的小轿车„„25米,整整25米„„小车把殷老师撞出去25米„„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生活、热爱、奋斗、奉献了的„„殷老师52年的生命历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师的追悼会上,10万名各界群众挥泪送别,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他们深深地在呼唤:“殷老师,您快回来啊”,“殷老师,我们想您了”,“殷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殷老师唯一的爱好就是养养花,但是她实在太忙了,即使是养花,也是挑选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兰、君子兰之类。殷老师最喜欢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师节晚会上,当这首歌响起时,电视机前的我仿佛看见在一片花丛中笑脸绽放美丽异常的殷老师:“那坟前开
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如果说殷老师是一朵花,那十万百姓的送别就是一只生花的笔;如果说殷老师是一片绿叶,那她用生命和爱铸造的叶魂在千万人的心中都树立起了一座坚固的丰碑,成为了我们所有这些为人师者师德师风学习的楷模。
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吧。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才是合格的教师.我来自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学校——八里罕小学,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绿树成荫,一尘不染,鸽子在操场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飞翔。我们学校老师形成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潘老师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数学权威老师。他每天在学生上早自习的时候便到校了,坐在办公桌前,边写边算,头上的日光灯雪亮雪亮,他的鼻梁上架着深度老花眼镜,有时手里还拿着馒头啃着,有一回我看见他馒头上还有墨水。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中,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我和他教过一个班,学生在周记和作文里流露出了对他无尽的敬意和无限的爱戴,他是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学校李老师一天在下课聊天时说:“我们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学都是自己去的,早饭是一包牛奶一个面包,边走边吃,可能有时上学脸也没洗吧,老师都叫我们管管孩子的生活了。”我们心里都是一阵辛酸,也许保和镇中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
这就是贫困中恪守信念的乡村教师,清寒中奋而思进的乡村教师!也许有人会笑我们傻,呵呵,也许我们是很傻,可我们问心无愧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这群优秀老师的熏陶下,我由一个懵懂的青涩的校园学生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教师节,我收到了学
生寄来的贺卡,看到上面写道:“感谢您,我们最最温柔,最最美丽,最最文雅,最最高贵的大姐姐。”刹那间,我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的人。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我感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师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最后,我想用一首词来结束今天的演讲:《调寄满江红》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为师表,笔端心热,付与芳草。四季辛劳暮与早,蜡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风貌,全知晓。爱深沉,花繁叶茂。鬓为霜,人自豪。奉献歌高唱,余音袅袅。滔滔长江浪推浪,资水留下声声好!齐努力,建神州伟业,丹心照!
第四篇: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天荒地老 有那麼一種痛 幸福的生疼
有那麼一種愛 迷失勒方向
有那麼一種恨 不忍心觸碰 有那麼一種依賴 舍不得離開 有那麼一種思念 遠距離的眺望 有那麼一種回憶 小心翼翼的珍藏 有那麼一種聲音 你聽不見的落淚 有那麼一種微笑 你看不透的悲傷 有那麼一種安慰 愁緒轉瞬煙消雲散 有那麼一種等待 你永遠不了解的牽掛 有那麼一種理解 無限的放任給你自由 有那麼一種期盼 滿足於淺淺的問候 有那麼一種寬容 不計較你所有的過錯 有那麼一種在乎 不過問你任何的不願意 有那麼一種溫暖 無時無刻流淌在心底 有那麼一種滿足 心裏裝不下其他人 有那麼一種人 借你一生 天荒地老
用空洞的眼神 放眼以後
我們還可以這樣多久多久呢
漣漪一圈圈幸福地蕩開
我拼命地想圈住它們在我的懷抱
卻驚起一灘灘水花 濺濕了自己
原來幸福和快樂一樣
順其自然
安靜地任由它去 否則
驚醒的不僅僅是隔壁的悲傷了
這一路走來
快樂總是多過於難過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那份美好恍若一直在双眸间徜徉 幸福 如此輕而易舉
可是 親愛的 告訴我這份幸福保質期是多久
我不敢想 也不想去想
我怕幸福就在我這一念之間
成為過往雲煙
這一刻 空氣死寂
突然好想你
只因為 一個人無所適從這種孤單 於是 我喜歡讀悲傷的文字
它可以觸到我的心底
讓我無尽的想你、想你
你懂我的孤單
不會讓我寂寞
----席慕容語: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希望
你是我在對的時間遇到的對的人
在你的眼中
我看見自己幸福的影像
你在海角 我在天涯
也總能感受到彼此那抹淺淺的微笑
你
借我一生 天荒地老
第五篇:从容一生
《从容一生》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是波澜的,即使书名是“从容一生”,因为要想做到“沉着冷静,宠辱不惊”是需要现实的磨练,成长的蜕变的,那是一种经历风雨彩虹后孕育而生的境界。“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宠辱不惊,看天边风起雨涌;闲庭信步,上门前花开花落。” 因为从小在工人家庭中成长,又因为父母“穷养儿富养女”的思想,所以受到的家庭教育都是“凡事不争不抢,别人有的我想要父母也能给。”到了大学我想要的东西多了,而父母能给的东西相对的少了,但自己已经习惯了随遇而安,虽然有时觉得自己是心态从容,但更多时候觉得自己是没追求的。在目录中看到“走在路上”时我的眼前呈现的是一条弯曲的山路,看到这里时我发现插图和我想象的并没有相差很多。可能我也是一个并不安分的人,心中的路永远是曲折的同时也是多彩的。曾经因为生活环境我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安分的人,对未来没有太多的追求,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换的一种物质相对充裕的生活,照顾好我的家人、朋友,不求奢,但求适。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女人们在满柜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选,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适;男人们在满桌的酒菜前左顾右盼,不知道从哪里下快。这实在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我们小时候就那几部电影,看得死去活来,却成了我们同年最美好的回忆;现在的孩子光碟满天飞,几乎每天一部新片,胆颤大吼却对童年没有太多记忆。物质丰富没有错,但应该有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人类应该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心灵也感到十分富足”(p31)是啊,周围的朋友也有的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着,还有的已经嫁了经济殷实的人,他们都在追求着更高的生活,我不评价那种人更好,因为幸福就是人生的成功。其实真正美好的东西是使我们在不经意间记住并且回忆时感到满足的东西。我觉得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我所需要的内在东西变得越来越多,否则总觉的自己整个人是空的、飘的。而这种不安份就体现在对现实和理想的渴望。就如书中所说“走在路上,也许这就是人生。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p27)所以就像书中“为我们的年轻一代欢呼”中说的——立志要趁早(p143)。那么就让现在的行动拥有未
来的意义。俞老师在《从容一生》中说“让现在的行动拥有未来的意义,需要几个前提条件:一是你现在能够相对较好的生存下去,如果我们每天工作20个小时还养不活自己,就很难为了未来而行动。二是你必须具备面向未来的眼光。很多人生活的很好,但面向未来却一脸茫然,只是把时间浪费在喝酒、打牌、聊天、看电视上面,生命随波逐流。三是要有放弃的勇气,有时候为了未来生活的更好,我们需要放弃眼前的一些享乐和利益,甚至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过像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有时候,不放弃现在的舒适,生命就得不到更加长远的幸福与保证。”(p19)
我很喜欢《从容一生》中的第一篇“心灵的脚步”,读这里的时候内心有一种恬静油然而生,似乎世界的任何喧嚣都归于自然。即便是辛苦奋斗的人也都赋予了自然的美。“一个人一辈子如何活动更有意义,并不在意争夺每一分钟,而是在于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内涵有多丰富,内涵的丰富来自于对生命的完整意义的追求,而不是每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匆忙。如果因为追求每一分钟的充实而迷失了一生,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要让一分钟凝聚成生命的重要时刻,可能需要一辈子的修炼。”(p3)
俞老师说:“我们做事情常常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自愿自觉去做,另一种是尽管艰难却不得不去做、坚韧不拔的去做。„„生命的美丽来自进步和成就,只有进步和成就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p5)”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韧不拔,只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能达到极高的境界。”(p6)就像俞老师在“第三只眼”中所说:“后悔把新东方做的这么大,后悔把新东方弄上市,但这又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p211)虽然上市不是他心中所愿,但在讲述行踪中“九月七日”(p86)一篇时,仍然叫人兴奋不已,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三个月的事情,最近与新东方的接触让我觉得新东方平时的工作量就不小,即将上市工作一定更多,这个时候将三个月的工作用一个月做完,单看书上所说的数据就叫人惊叹,若不是新东方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结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奇迹,那是“之前所有努力、内心不服输的自尊和被绝境激发出来勇气”(p6)这种从自愿自觉到坚韧不拔,我想也是从最初的自愿选择到因选择而不同的未来。就像俞老师在“度过有意义的生命”(163)中所提到的相貌、出身是我们没得选的,但之后的路我们却可以自己去选择,毕竟成功与长相、家境没有太大关系。人是要向前看的,无论曾经多
么穷困潦倒,今天都有权利去为下一站的幸福去选择向前。“人生中充满了选择,你的选择不仅和你的心情相关,也和你的命运相关。你只要选择积极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如果你选择消极的、被动的、懒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运就注定了会越来越糟。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决定权在你。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p13)而现在的选择决定着你即将进行的行动,而未来的意义就是你现在的努力的体现。“人类的智慧就体现在如何把今天与明天结合起来,如何把今生和来世结合起来。”(p20)
当我们学会了选择,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做,在《从容一生》中俞老师教给我们如何在人生路上更好的向前。
“定目标、沉住气、悄悄干”这是鲁冠球的一句话,“凡事喜欢虚张声势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没有底蕴的人,而底蕴的厚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没有底蕴的人就像没有基本的房子,造的越高倒的越快。”(p38)“总之,当我们掌握了‘定目标、沉住气、悄悄干’这几个字的真谛,并且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来驾驭自己生命的航向。是的,让我们定目标以明志向,沉住气以踏征程,悄悄干以成大业。”
危机感,在《从容一生》(p49)中,俞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要濒临灭绝的一种鹿的故事,在人类的保护下,鹿丢失了危机感,身体开始不那么健康,在引入狼之后更是不知道狼是何物,直到后来才有了危机意识,身体也变得健壮。是的,对未来有了危机感我们便会未雨绸缪,生命也才会延绵不绝。
专注,这里俞老师讲了几个小故事(p53):林肯一生床头只放《圣经》、莎士比亚两本书,因为专注成了一代伟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语老师没有现在的科技设备,手里只有一本《圣经》英语却说的很标准、很好听。读到这些励志小故事,我是深有体会的,从小到大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从童话故事到漫画,从漫画到小说,但有些深度的却未曾读过,最有营养的我想就是专业性的书籍了,可那也是浅尝则止,为了应付考试罢了。最近因为培训使自己不得不认真品读那些自己从不曾涉及的书,也正是这种“不得不”使我发现专注的好处,虽然这些书我看不出太多的东西,但专注能让我的心静下来,并尽可能吸收一些营养,这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此外,还需要好好掌握一门专业,只要到熟练的程度,再差的专业也会有人用。”
追赶,俞老师讲述他陪女儿学滑雪的事(p58),因为担心女儿,所以毫无顾忌的一直追,不知不觉也学会了滑雪。这除了让我联想到一个可爱的父亲与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滑雪场上追逐的场景,还让我惊叹潜能的力量。“生活中,这种在追赶中忘掉自己,激发潜能的是比比皆是”这也让我记起一件小事,中学时的一个小假期,因为出门忘记了作业,开学的前一天才发现,但按照我的计算我得写到一晚上,在如果再遇到什么难解的,第二天交作业都成问题了。开始半个小时一页的写,后来15分钟、10分钟、5分钟的写,可能后来内容差不多,也越写越熟练,结果半个晚上就完成了一本练习册,那时的感觉到现在我还记得。这是对于时间的追赶,但当对象由时间变成了人,追赶就会赋予更多的意义。“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的生命已经离不开这个词:追赶!我们或者在追赶中向前进,或者在被追赶中往前走。”(p59)但这种追赶,总会产生优胜劣汰,“这样看来,追赶也许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家心平气和,一起坐下来分析拥有的东西该多好!但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也许是生命更大不幸的开始。因为生命的起源就来自于追赶,没有追赶就没有进化,业绩没有人类的今天不管是追赶者还是被追赶者,在生命的意义上都要向对方表示感谢。”“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不要忘了对那些乏力的人们提供温暖的帮助,让他们和我们共同前进。尽管追赶的力量使人类不断前进,但让人类生生不息走向更美好世界的根本能力却是人类不会忘记弱者的同情心!”(p60)
勇于面对困难,“没有困难的人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都不可能有远行万里、欣赏世界的机会,也不可能有迎接风雨、茁壮成长的力量。”(p44)就像在“学单板滑雪想到的”所讲到的,“慢慢来”、“不怕摔”、“不放弃”是学习单板的要诀,实现理想也需要同样的精神。“凡是那些不怕失败、越摔越不买账的人,都是最后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的人。”(p62)人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因为人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而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面对,就像“面对灾难时的选择”所提到的——在08年这次地震中,人们选择了人性、团结和成长。“我们会遇到困难,我们会遇到痛苦,我们会遇到失败,我们也会遇到退步。但是,只要我们的心是向前的,我们的生命就会向前,我们的事业就会向前。只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新东方人,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你就能够有美好的未来;只要你们
对新东方充满信心,新东方就会有美好的未来。”(p204)
在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做之后,我们也并不一定很幸运的马上就能成功,就像“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中春天百花争艳,夏天有清新玉立的荷花,秋天有悠闲自得的菊花,冬天有傲然飘香的梅花。比如“度过有意义的生命”中所讲的小故事,姜太公80岁与周文王打下八百年的周朝,齐白石50岁还是木工,成名品都在80到90之间完成。有的人年轻的人有所为,有的人中年有所为,有的人老年时才有所为。所以不必急于求成。只要默默努力,悄悄的坚持,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努力只为幸福。我周围总是有些人在常常的抱怨,他们有老师、有学生、有家长、有医生,因为他们总是看到所处环境的不好,每次我说我有多羡慕他们什么什么好时,他们才肯感受一下身边被忽略的幸福。因为我们往往对自己很宽容,而对别人却很苛刻,我们不习惯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在“伟大的诞生”中俞老师提到:“当我们像母亲一样,把心中的爱给予他人,不管他们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是黄皮肤还是黑皮肤——只要我们给予他们真心的爱,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灿烂的春天,而我们自己就有了佛陀的情怀。”(p35)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大私于大爱中”成全他人即使成就自己,“于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一种包容、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感恩。成全自己的伟大并不一定要为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只要我们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爱人我们就是伟大的,因为人总得有点儿内心的骄傲。我之所以有感,是因为读到“感恩的心”时就像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一个景色迷人的圣地,如此清新自然,令人心旷神怡。我突然觉得人生的酸甜苦辣就像是春夏秋冬都蕴含着或是隐藏着一种美。所以“我们要感谢生活中的失败,它使我们知道了成功的不易;感激生活中的挫折,它使我们学会了坚强;感激生活中的痛苦,它使我们品尝到了幸福的珍贵;感激生活中的绝望,它使我们敬仰希望的力量。”(p18)
新东方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感动的地方。“第三只眼”中“新东方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外语培训机构,它赋予自己更多的意义——致力于培育中国年轻人的精神气质,以潜移默化方式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俞敏洪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一路走来他经受住了艰难困
苦、矛盾纷争、人性挣扎、疾病甚至死亡的考验。这些经历不断锤炼着俞敏洪的领导力,在成就新东方事业辉煌的同时,也让他获得了心灵上的成长。
而他和新东方,依然在不断的超越。他希望在中国建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让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再‘一条腿走路’。他说:‘前方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我不急不躁,有耐心。今年我46岁,我觉得自己还有时间,还能做完这件事。’”
《从容一生》不仅诉说着俞老师从容的人生态度,也是能让年轻人受益匪浅的励志向导,更是新东方精神的写照。感谢俞老师在“中国80后”中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信任与支持,我也同样相信80后不会是垮掉的一代,而是创新的一代。
“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导带出了这样的一批又一批的新东方人,他们共同用智慧与激情诠释着人性的美,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