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字词练习
23、24课语言点归纳 《马说》
一、通假字: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之。
一、古今异义: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走送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二、一词多义: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4、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5、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三、重要实词: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执策而临之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送东阳马生序》
3、卒获有所闻
4、日再食
5、持汤沃灌
二、通假字: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之。
1、被绮绣
2、四支僵劲三、一词多义:解释句中划线词语。1.以衾拥覆2.无从致书以观 3.俯身倾耳以请4.以中有足乐者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四、省略句:填充句中省略成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 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五、倒装句:调整语序并翻译句子 弗之怠
第二篇:马说、送东阳马生序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打印两份,一份独立完成,一份测试)
一、解题
序,是一种_______,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
二、作者简介
宋濂,字_______,号_________,谥________,浙江浦江人,___________,著名______家,被推为“___________”。生平著作很多,收藏在。本文选自
三、给下列加点的词注拼音
嗜学()硕师()叱咤()()俟其欣悦()负箧()曳().......
屣()皲裂()媵人()以衾拥覆()皆被绮绣()()......
容臭()烨然若神人()缊袍敝衣()...
四、解释加点的字词
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
3、每().......
假()借于()藏书之()家
4、手自笔()录()
5、计日以()......
还
6、天大()寒
7、砚()冰坚
8、手指不可屈()伸()
9、弗().....
之怠()
10、走()送之()
11、不敢稍()逾()约()......
1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3、余因得()遍观群书
14、既()加冠.......()
15、益()慕圣贤之道()
16、又患()无硕()师
17、尝().....
趋()百里外
1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9、先达()......
德()隆望()尊20、门人弟子填()其室
21、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23、援()疑质()理
24、俯身倾耳以()请
25、或().....
遇其叱咄()
26、色()愈()恭
27、礼愈至()
28、不敢出一言以复......
()
29、俟()其欣悦3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1、负箧()曳()屣()
32、穷冬()烈风
33、大雪深数()尺
34、足肤......
皲裂()而不知35至舍()
36、四支()僵劲不能动
37、媵人......
()持汤()沃灌()
38、以衾()拥覆
39、久而乃()和40、寓()......
逆旅()40、主人日()再()食()
41、无鲜()肥()滋味.......
之享
42、同舍生皆被()绮绣()
43、戴朱缨()宝饰之帽
44、腰()...
白玉之环
45、右备容臭()
46、烨然()若神人
47、余则缊袍敝衣()处.....
其间
48、略无()慕艳()意
49、以()中有足()乐者50、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五、古今异义
1、录毕,走送之走古义:今义:
2、媵人持汤握灌汤古义:今义: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今义:
4、右备容臭臭古义:今义:
六、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
2、余则袍缊敝衣...
3、手自笔录
4、主人再食..
七、一词多义:
1、以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俯身倾耳以请
以是人多以书加余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与朱元思书
3、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当余之从师也
4、其俟其欣悦门人弟子填其事
5、至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肢僵硬不能动
6、若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八、重点语句翻译: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至舍,四肢僵硬不能动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九、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2、本文写同舍生的优越条件有何作用?
3、你知道那些古人刻苦求学的经历?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哪些学习秘诀?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记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馈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街,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病发死。
(选自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田间的水道。
⑤甫:刚。
1.(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引号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
(2)“走”送之()
(3)自谓可“将”兵十万()
(4)“会”有土寇()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恒独步庭街,曰:“古人岂欺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
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③世家:身世。
④南都:地名。
⑤馇粥不充:馇,稠粥。充,充足。⑤ 日昃:太阳偏西。
⑥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⑦ 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解释加点的字。
(1)腰白玉之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媵人持汤沃灌 .
(4)感泣辞母 .
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其如土石何
3.翻译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范仲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两个)。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字词解释
1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
诸:各,众。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官家给的粮食。之:的。裘:皮衣。葛: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给予,赠送。馁:饥饿。
18、坐在大厦里面读《诗》《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
19、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之:指代太学生们。
20、凡是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才看到。宜:应该,应当。于:在。假诸人:假之于人,于人假之,向别人借来书。诸,之于。之:第一个为“的”,第二个为主谓间助词。
2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其:他们的,非„则„:不是„就是„,之:主谓间助词,无实义,不译。岂:副词,表反问,哪里。哉:语气词。呢。
22、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
23、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24、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文辞很流畅通达。
撰:写。以为:以这为,把它作为。
25、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
之:他,指马生。夷:平和。
26、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很用心很劳苦。
27、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是:这。亲:父母。以:表目的连词,“来”。之:第一个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为人称代词,他,指马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