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任务
课堂任务1-
11.确定小组成员
2.确定组员分工
(参考,但不限于此:
组长、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实施与测试、文档编写等)
3.给小组取个喜欢的名字
4.上交老师
课堂任务1-
21.各组组长汇报小组选题,包括小组基本信息、选题题目、选题理由、该选题的主要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保证该选题按时保质完成的基本思路。
课外实践任务
1小组任务
1.制订小组管理办法
需求分析调查、小组讨论,上交需求分析讨论会议记录
完成选题、需求分析阶段设计文档
个人任务
1.熟悉需求分析阶段主要任务
2.查阅教材及参考资料,熟悉数据库设计各阶段要求。
3.熟悉本角色业务范围,要具体到细节,越细越好,并结合小组选题思考,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治保小组职责任务
治保小组职责任务
一、进行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群众提高警惕,维护治安,与违法犯罪斗争。
二、认真组织群众做好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防爆炸、防投毒的“六防”工作;制定安全制度和治安责任承包责任制;组织治安巡逻,维护治安秩序,保护要害部位、重点目标的安全。
三、见义勇为,力所能及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勇敢揭发违法犯罪分子,及时报告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保护发案现场,并为查处工作提供线索和其他帮助。
四、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监外罪犯的依法监视,对被监视居住的被告人执行监视居住的工作。
五、及时反映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民事纠纷和闹事苗头,并协助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六、注意反映敌情动态及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
第三篇: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老师讲解知识点后布置任务,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启发、然后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任务;每组成员以6-8人最宜。小组式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说,小组式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小组式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小组式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任务的提出
第一,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第二,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 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比如 “窗口”、“模板”、“网络协议”等,不一定需要学生背出它们的确切定义,而在于学会怎样操作“窗口”。“模板”,怎样遵循“网络协议”。尤其对于中专学生,信息技术常规性的知识和操作已经基本具备,更需要发展他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第三,设计”任务“时,自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即使对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将学习目标分层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学有所思的学生接着完成下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发展目标对应的任务,学有所创的学生还应继续完成后面开放性的任务。
小组式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存在着将任务简单化的倾向。小组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达成教学目标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就有犯形式主义错误之嫌了。比如,在”计算机网络“一节的示范课上,教学目标是: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网络。作用。分类和组成,教师依此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②计算机网络的作用?③计算机网络的分类?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认为这就是给学生提出的四个任务,而后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从教师做好的网络课件中,分别单击”计算机网络“"”网络的作用“ ”网络的分类“"网络的组成”等超级链接,通过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与书本上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来完成“任务”。这种对“任务”与“问题”的理解未免过于肤浅,这里提出的四个“问题” 不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框架,而只需要打开书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正确答案,它不是“任务”,不构成“小组式任务驱动”的前提,自然也不属于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这位教师所做的课件自然也属于“课本搬家”。对于中专学生,这种照搬课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们不需要“课本搬家”,他们渴望获得在教师引导下的。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小组式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
关注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乏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学生技术的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课程,它既含有丰富的科学性,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知识,在教学目标上则体现为丰富的情感目标。小组式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环境情境化、问题化,教学过程则要求既源于具体情境而又能超越具体情境,达到融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至高境界。有价值的小组式任务驱动的设计除了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以外,还需要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乃至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篇:我帮你小组任务表
我帮你小组任务表
1——5单元内容
1、会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2、会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
3、会做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乘法
4、会做只有加减法的或和运算
5、会做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6、会做乘法和加减法在一起的混合运算
7、会做除法和加减法在一起的混合运算
8、会做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9、会用加法交换律简便算题
10会用加法结合律简便算题
11、会做减法的简便算法
12、会背数位顺序表,知道计数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3、会读多位数,会写多位数
14、会做一个数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每个数字在什么位,表示几个几。
15、知道最大和最小的四位数到九位数是多少?
16、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17、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以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18、会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19、会使用计算器,并知道上面按键的名称
20、会画线段、射线、直线
21、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
22、会画一个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23、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4、会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大小
25、会口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6、会估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7、会用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28、会计算解决速度×时间=路程的题
29、会计算解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题
30会用学过的知识做应用题。
第五篇:计算机创新小组寒假任务
计算机创新小组寒假任务
1.使用C++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具体要求看附件)
2.使用C++编写一个使用几个常用的排序算法来进行排序的小程序,(直接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起泡排序)(具体要求看附件)
3.自己搜索一些关于我们相关机器人竞赛项目的资料制作成PPT(每人选中一个项目即可)如果感兴趣的尝试自己搭建比赛平台
目前我们学校参加的项目有:
RoboCup仿真组(3D)
RoboCup仿真组(2D
家庭机器人仿真-指令语言项目
家庭机器人仿真-自然语言项目
舞蹈机器人大学组(常规双足人形)
微软(MS)轮式微型机器人5:5仿真赛
微软(MS)机器人武术擂台仿真赛、FIRA仿真组(5:5)
水中机器人2D仿真水球(5:5)、水中机器人2D仿真抢球大作战、水中机器人2D仿真花样游泳、水中机器人2D仿真水球斯诺克、水中机器人2D仿真协作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