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历史上的今天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59年12月20日 苏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电子排版机
1980年12月20日 湖南人工繁殖娃娃鱼成功
1995年12月20日 我国首座悬索桥海湾大桥竣工
753年12月20日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时事新闻
12月12日,陈仓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前来我校调研检查我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的开展情况。检查组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进行问卷调查、和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听取专题汇报、查看工作纪实资料等方式对我校高效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后认为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教改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能制定实验方案且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方法恰当能,参观学习外地高效课堂开展的经验做法,教师课堂教学名表明确,知识要点清晰,问题生成有新意,学生潜能得到大发展,基本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新路子。
12月13日-----12月16日我校教导处、政教处团总支分别分层召开了部分学优生、后进生专题会议。
上周在工会组织安排下我校教职工运动会圆满结束。本次运动会教职工能积极参与,精心准备,在篮球、象棋、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中参赛选手精神饱满、公平竞争,奋力拼搏,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公正严明、恪尽职守,保证了比赛事顺利进行。经过激烈角逐,八年级教师队、乔鑫老师等多位老师取得了名次。安校长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发扬体育精神,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到积极健康的生活中去!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缺少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毛主席也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身体健康一切都等于零。有了强健的体魄我们才能胜任各种艰难复杂的工作,才能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才能精神百倍、意气风发地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只有身体健康了,我们才可以体会到工作和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美丽!
本周学校将要开展学生体育运动会,我们可以在拔河中懂得坚持的意义,在乒乓球中众人急切的眼神和无法抑制的呐喊体会集体的力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年青时很有才华。29岁就写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这本小说轰动了整个法国。之后他还写了很多小说、散文、诗歌„„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却突然发作了。许多人看到雨果发青的脸色,都为他感到惋惜。人们都以为巨星就要坠落了。可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坚持跑步、游泳、爬山。没多久,雨果的病情渐渐好了起来。于是他又提起笔重新写作。60岁创作了文学名著《悲惨世界》,80岁创作了戏剧《笃尔克玛》。最终他活到了84岁,“这真是运动的奇迹。”
同学们除了在体育课、广播操、大课间的运动外,每天,你自己有没有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当你学习、看书超过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走走了;当你留恋在电视机前、沉迷在电脑游戏的时候,更要站起来到外面运动运动一下。运动不在于多,不在于激烈,而在于持之以恒和适量。跑步和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早上早点起来跑跑步再来学校;下午放学时也可以去跑几圈或到体育场运动运动;饭后在家或附近慢走十分钟。这些看似简单而且不花时间的运动,如果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动不止,奋斗不息,生命才会健康精彩!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在操场上磨练意志,让运动——成为我们终生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我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让快乐——成为我们成长过程的伴奏音符!
祝愿我们同学们能在本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0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泽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2课时)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体会本文蕴涵的思想情感。
2.划出重点词语,查检其基本义,琢磨在文中的意思。3.结合历史知识,了解香港的历史和回归历程。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掌握消息的要素。2.把握本文内容,体会新闻中的主观情感。3.理解新闻报道的逆时提前和使用精确数字的意义。评价任务
1、理解新闻的逆时提前和使用精确数字的意义。
2、体会新闻中的主观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今年是2007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将会有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发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今年将会有哪些重要事件呢?
毫无疑问,“香港回归10周年”是今年的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事件。1997年,离开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我相信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受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东方雄师不再沉睡!
(运用投影仪放映若干图片,还原现实场景,感受一下当时神圣庄严的气氛。)
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庄严与神圣,现在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从文字中回顾、再现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
椭圆(tuǒ)嘹亮(liáo)钱其琛(chēn)(珍宝的意思)噙着(qín)夙愿(sù)2.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
殖民:原指强国向他所征服的地区移民。资本主义时期,指的是把政治经济扩张到不发达地区掠夺奴役当地人。
经久不息:经过很长时间也没有停止。
一国两制:种国家两种政治体制。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最早在香港回归验证。噙着:眼或嘴里含着。
奋争:奋勇抗争。奋:鼓起劲,摇动,奋笔疾书。当之无愧:承受或承当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夙愿:很早就有的愿望。夙,早的意思。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勤劳的意思。港人治港:香港人民自己管理香港的日常事物。
高度自治:这是中国政府针对香港、澳门特区提出的管理政策。
3.上节课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那么谁能告诉我新闻的基本特点和新闻的“五要素”?(学情预测。能说出其中的几个,可能不是很全面。从上节课得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把其他的也回忆起来。)
明确:基本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5个W和1个H——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何)how(如何)。4.交流: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的历史和今天的了解。
(学情预测:可能不是很完整,教师结合背景进一步补充。)
明确:香港 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另一为澳门)。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香港曾经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但相继于1842年至1898年间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让及租借予英国,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中英两国所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将享受到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1997年回归后有自己的香港区旗和香港区徽。
名称由来:香港,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
三、研读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再注意一下不明确的字词的发音,并说出本文的5W。
(学情预测:何人、何地基本没什么问题,何时、为何:可能学生答案不是很完整,要力求完整的表述。如何:同上。答案可能不全面也不够准确。)明确:何人:中英两国政府。
何时:交接仪式于6月30日23时42分正式到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何地: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
为何: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以武力强迫清政府签定3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这一地区,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如何: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2.再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将本篇新闻报道与《我三十万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进行比较,两篇新闻报道有何不同之处呢?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难度不大,估计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二者在篇幅上的差异,本文大量运用了时间词。而写作的顺序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引导。)
明确:本文较之《我三十万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篇幅长、时间词明确、采用倒叙写法。
3.总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出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本文的5W。
四、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内容,进一步明确本文的5W和1H。
2.作者在本篇新闻报道中为什么要时间词明确、采用倒叙写法呢? 附:板书设计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 泽 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
一、5W 何人:中英政府
何时:交接仪式于6月30日23时42分到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 何地: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 何事:香港回归,政权交接
为何: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中英经过谈判于1997年7月1日收回
二、思想情感:爱国,自豪
第三篇:对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研究
对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研究
——以“非典”和“甲流”事件为例
一、导论
进入21世纪,我国经历了非典,甲流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其自身的突然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导致其爆发时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因此政府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的处理方法和应急管理系统在整个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研究着重于纵向比较中国政府在“非典”和“甲流”两次相似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的处理过程,以此对比为例研究行政部门如何处理突发性事件。
二、基本概念界定
1、突发性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于“突发性事件”进行了有关定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另外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查尔斯.F.赫尔曼(CharlesF.Hermann)和詹姆斯.A.鲁宾逊(James A.Robin-son)的定义, 对于管理来讲, 危机事件具有三个方面基本要素: 1)威胁主要利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2)作出反应的时间有限;3)事出突然 , 具有意外性(Charles F.Hermann ,1972)。而我们研究的突发性事件是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的,其引发的危机将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中, 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位居前列,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政府是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产生、发展、处理等各个阶段提出建议。
2、公共卫生危机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有一种解释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事件(曹康泰,200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和事件演变过程的难以预测性,救治机会稍纵即逝,要求应对者必须果断决策,迅速干预。而其中信息沟通的艰难性,即信息的长期闭塞或者重要的和关键的信息沟通不准确、不充分,常常是诱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也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广泛参与,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在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中,最突出的就是“非典”事件和“甲流”事件,两个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是对我国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它考验了我国政府在危机面前快速反应,敢于负责的领导魄力,同时也暴露出在信息沟通、社会信心、危机意识、危机决策能力、危机应对机制等方面,我国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刘 苹,2007)。公共卫生危机影响的是社会群体,其后果是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的损失。两个事件是虽都是从公共卫生危机开始的,但它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了公共卫生领域,涉及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层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汲取其中的教训,使政府更有效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并通过实践、积累和学习来提升对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能力。
3、“非典”事件
2002年11月,中国广州佛山出现了第一例“非典”病例。“非典”,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但当时广东政府在获悉情况之后,并没有对“非典”疫情予以重视并告之市民,而是采取封锁消息的习惯性做法,致使公众对“非典”毫不知情。中央宣传部在 2003 年 2 月 7 日下发文件,要求对“非典”新闻报道统一口径、统一数字、统一处理方法,要求强调疫情已得到控制。信息可以人为控制,但疫情的扩散不会停止,在这种疫情来袭却没有任何防御疫情的情况下,“政府失语”使得“非典”疫情错过了最佳的控制时机,而且导致谣言的扩散。2 月 8 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条手机短信在人群中散播:“广州发生致命流感”,一场社会恐慌迅速蔓延。直到 3 月下旬,在权威新闻媒体上仍看不到任何关于“非典”疫情的报道,官方也没有公开任何关于病情的消息和数字。直到 4 月 1 日,我国才开始每天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但有关疫情的信息公开依旧实施不力。⑥随着疫情在全国的扩散蔓延,政府开始意识到“非典”疫情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但在“非典”疫情信息公开时存在对疫情信息缓报瞒报的现象。后来缓报瞒报造成疫情形势的恶化唤起了中央领导对“非典”疫情信息公开的重视,中央开始对缓报瞒报疫情的有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中央对此次重大公共危机高度重视,采取多方面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最后高效率地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4、“甲流”事件
2009 年 3 月 18 日以来,随着墨西哥地区猪流感疫情的爆发、蔓延,全球拉响了猪流感警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4 月 30 日宣布从当日起,两组织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指代当前疫情,而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词,我国也将人感染猪流感改名为“甲型 H1N1 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他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从墨西哥猪流感爆发到中国国内首例猪流感患者,中国的信息公开客观及时。在“甲型 H1N1 流感”疫情中,政府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展开政府信息公开,调度有力。媒体、卫生部、农业部等各部门全力有效地配合了此次流感疫情的政府信息公开(朱 颖,刘 祎,2009)。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正组织专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对疫情影响进行判断,研究应对输入性病例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防控措施,完善相关防控预案,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按预案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并且对就“甲型 H1N1 流感”疫情防控不力的工作人员予以问责追查,全力调度社会各方力量,最后政府有效应对了“甲型 H1N1 流感”疫情,赢得了胜利。
三、已有的关于政府突发事件处理的中西方研究
从SARS到甲流,一系列人类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不仅对人类医学发展水平提出了挑战,对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更是对政府的公信力和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重大考验。政府作为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如何处理社会危机事件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李剑,时间未知)。因此,当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政府如何正确有效的应对事件、遏制事件乃至消灭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就难猪流感事件为例,虽然各国都启动了应对机制,我国也防疫效果显著,但是通过这一事件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养殖方式粗放、管理效果差、政府应急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危机管理应急法律保障欠缺等(卫艳涛,于海丽,2009)。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划分为一类公共危机,而如何应对这种危机,则体现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和危机管理的能力。危机(Cri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rinein,原始含义是游离于生死之间的状态。危机对策研究的先驱赫尔曼曾对危机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黄晓军,2003)。巴顿(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Ali Farazmand,2001)。罗森塔尔和皮内伯格勾勒出更广发的危机概念,认为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景(Ali Farazmand,2001)。在现代汉语中,危机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危机的根由,如危机四伏;二是指严重困难的关头,如经济危机、人才危机。这里讲的危机是第二种含义。确切的说,它特指公共行政管理领域面临紧急状况而急需做出重大决断、付出必要成本方能摆脱困境的情形,通常是一种对公共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严重困难关头(陈煜儒,2003)。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是这么定义的:“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张强,钟开斌,2001)。
而对于危机管理,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并用4R 模式进行了概括,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过程(罗伯特希斯,2001)。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苏伟伦,2000)。于勤(2001)认为“所谓的危机管理”,指的是组织为应对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措施制定、划界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全过程(于勤,2001)。
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要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防范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必须能够交好的掌握其影响因素。首先,要有良好的决策层。只有决策正确、及时,执行才会有力、有效。其次,危机的应急预防机制是否完善合理。再次,信息收集、上下沟通渠道是否顺畅。能及时掌控信息、稳定局面,平静民众心理恐慌很重要。最后,危机处理机制的完备。一旦危机发生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减少损失(卫艳涛,于海丽,2009)。
我国政府设立由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的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部由国务院主管领导担任。但由于政府本身工作机制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和其它部门配合不利等诸多原因,我国政府在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仍存在惯性思维,媒体仍然续了审查和自我审查的习惯,上级批示后才能报道,而且有时为了稳定民众的情绪,政府限制媒体不准报道死亡人数,开新闻发布会时只是大致介绍一下突发事件的情况,并没有满足民众关于事件信息的更多的需求,没有给记者留下发问的机会,因此导致民众没有得到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充足的信息;政府预警的责任机制不健全,我国针对个政府官员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责任规定过于模糊;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中枢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宣传不够;政府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调应对网络松散等(和莉莉,2009)。
对于自然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要马上组织抢险救援,既要防止灾害扩大,又要控制受灾地区,不是灾情加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循快速、理智、全面的原则(劳伦斯·巴顿,2002)。
关于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有学者认为应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首先要建立预案编制。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龙头,目前应急预案的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各级各类预案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有的学者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将应急预案设计成国家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六个层次,分别进行研究(钟开斌,2009)。国外关于应急预案总体描述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是关于某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者某个具体的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如Elba Urbina 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飓风来临时美国各州的交通疏散预案进行了比较研究(Elba Urbina and Brian Wolshon,2003)。相对国内应急预案的总体性,国外的应急预案更加详细,实用性更强。二是体系建构赵红和汪亮通过对“美国联邦应急计划”的研究,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三点建议:建立常设的国家、省、地区三级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管理体系;制定法律、法规(赵红,汪亮,2004)。薛澜、钟开斌认为,我国可确立一种纵向与横向机构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在统一的应急管理体系下,对分散的部门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把体制建设与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公私合作机制以及观念更新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政情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薛澜,钟开斌,2005)。
国外关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发展较早的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研究的进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源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一时期是危机管理的起源阶段。危机管理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很多企业面临倒闭的威胁,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当时有学者开始对危机的对策、保险、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对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危机管理被引入和研究的领域迅速放大,从政治、军事领域逐渐扩展到自然灾害、企业管理、社会等多个领域,并且取得实效。1982年的“泰诺”中毒事件安利的成功解决,成为现代危机管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三是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这一阶段,危机管理的研究进入繁荣阶段,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劳伦斯·巴顿(美)的《组织危机管理》、罗伯特·希斯(澳)的《危机管理》与罗森·塔尔(美)的《危机管理:应对灾害、**与恐怖主义》等;四是复杂的转型阶段,2001年至现在,2001年,在美国本土上爆发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危机管理研究的重点由原先的政治、军事领域(高级政治、军事)开始转向非传统安全(低度政治)领域,非典型肺炎(SARS)的出现使得公共卫生危机又迅速成为新的研究焦点(汪志红,王斌会,时间未知)。从这一时期看来,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管理研究进入一个复杂的转型时期。目前,在西方国家,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学者们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视角建立了很多危机管理的模型,这些模型极大的提高了危机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可操作性。同时,西方国家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研究不仅仅只停留“定性”的角度,而是更深层次的从“量化”的角度更科学的去研究危机管理,从而使危机管理正走向一种量化和制度化的水平,但量化和制度化的水平还不够。
四、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反应体系
1、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应急反应系统的构成
政府危机应急反应系统主要是指在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期 ,影响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发挥的一切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四个子系统:危机处理的决策指挥系统、法律保障系统、物质保障调运与紧急动员系统和信息监控系统。它工作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于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是否有效、成功 ,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反应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危机处理的决策指挥系统。
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指挥决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都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共同组成的条块结合的模式。当发生公共卫生危机时 ,政府从各相关部门的行政人员和医疗系统的专家中抽调一部分人员成立一个临时性的工作组作为危机处理的领导机构 ,由它来协调其他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居中指挥整个危机处理过程;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具体业务操作 ,进行疫情的调查、分析和医疗安排等工作(王一先,李英,2003)。根据危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当一级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时候 ,上一级人民政府再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进行危机处理的协调工作 ,必要的时候国务院才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进行工作。例如下图,为中国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模式(胡国清,2006)。
(2)法律保障系统。
我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法律目前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刚刚颁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法律保障体系。如下图所示(胡国清,2006)。
(3)物质保障调运与紧急动员系统。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物质保障调运与紧急动员系统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对各自辖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进行调动 ,如果自身的力量难以为继时 ,上级地方政府组织相应力量支援 ,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求军队进行援助。实践证明,这一体系具有动员迅速、保障有力的特点。在财政保障体系中,医疗卫生体系投入主要靠政府。民间捐赠和国际援助也是我国用于公共危机应急反应的一个主要资金来源(徐守勤,2010)。
(4)信息监控系统。
我国现在的公共卫生危机信息监控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包括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信息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信息系统和政府的信息系统。医疗机构的临床信息机制是由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医疗机制的疫情报告制度(徐守勤,2010)。
2、存在的问题
(1)临时组建的决策指挥系统运转不灵。
这主要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①系统的组成人员都是临时从各个相关部门抽调的 ,存在工作磨合期短协调性差、主动补位意识不到位等问题;②由于临时组建 ,缺乏对危机处理的有效预案 ,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漏洞现象;③由于它是非常设机构 ,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两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性和非延续性 ,当危机处理结束后 ,不能够将危机处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有效保留下来 ,临时性的危机决策指挥组织系统直接导致危机处理的有效性降低。
(2)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目前 ,我国涉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其中对于疫情发生后的政府和个人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规定 ,但与现实情况的要求相比 ,还远远不够。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 ,政府在危机发生后的行为更多的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进行 ,而不是在法律的层面上进行操作 ,因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王一先,李英,2003)。例如 ,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对“接触者”进行隔离和对来自疫区的居民强制医学观察的措施 ,而《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法律对此却没有进行规定。刚刚出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虽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补救性规定 ,给政府处理危机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但也应该看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行的 ,它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法律地位还有待于提高。
(3)信息机制的弊端。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分级条块管理模式,难以实现不同部门和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加上疫情的层层逐级上报制度,增加了疫情的传递环节,延长了疫情的上报时间(徐守勤,2010)。按照信息论的理论,信息传递环节的增加必定会造成数据的损失,就造成了统计的困难和数字的不准确。另一方面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瞒报和漏报现象时有发生。例如“非典”疫情开始的初期,对于疫情的瞒报和漏报现象比较突出,加上忽视传媒的正面传播效应,使得各种小道消息通过各种非正式沟通渠道传播。个别地方政府为了突出政绩 ,推卸责任 ,致使信息采集、媒体报道公众信息知情等信息监控环节失灵 ,其结果是谣言四起 ,既干扰了危机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又导致民众的信任危机。
五、西方各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处理方法、经验
回顾人类历史,一次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都是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相伴而生的,同时又对社会本身产生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危机在摧毁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催生了人类社会新的进步(邹铃、任建萍,2006)。如何加快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及时预防和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将影响或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美国和英国的应急能力首屈一指,它们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
1.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
“9·11”事件和炭疽袭击后,美国对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肖淑敏,2007)。美国的卫生行政实行垂直的三级管理制度,即联邦、州、地方三级。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是负责保证公民健康和提供医疗公共事业服务的联邦政府部门(赵霖、冯振翼、安建民,2006)。在联邦政府这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 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 — 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 — — 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三个子系统。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是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的核心和协调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 制定全国性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资源整合,公共卫生领域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培养(薛澜、朱琴,2003)。在国际卫生合作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国际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支持也被视为其重要职责。HRSA —“卫生资源和服务部”(Health Resourcesand Services Administ ration):是与CDC平行的部门,同属于美国卫生部,旨在为所有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MMRS— —“城市医疗应对系统”(Met ropolitan Medi2cal Response System):是地方层面(Local Level)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运作系统(薛澜、朱琴,2003)。横向结构主要包括 6 大子系统,主要是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现场流行病调查机动队和网络系统、全国大都市学应急网络系统、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以及全国健康教育网络(樊丽平、赵庆华,2011)。美国的危机反应系统由联邦快速反应计划所管理。该计划非常明确地说明 27个不同的联邦部门和机构在各种不同的灾情情况下所负的责任。根据联邦反应计划,州和地方政府负有处理危机的主要责任。国家政府只是当灾难的后果超出州和地方的处理能力之外时,提供补充性的帮助。出现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时,指挥系统由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上报到联邦应急机构,此时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预案(肖淑敏,2007)。一旦这种情况出现,FEMA 就会成为所有各种反应努力的协调机构,其作用至关重要。在许多国家,不同团体之间毫无交流,美国之所以能够避免这种问题,是因为不同来源的所有信息都进入一个机构。在危机中负责协调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机构是 HHS,而CDC就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各个机构各司其职,同时必须确保 12个其他机构处于有效和合作的状态。FEMA就负责协调各地方对主要危机各种反应,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危机反应系统开始起作用(赵霖、冯振翼、安建民,2006)。
2.措施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
1994年,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关于防范传染病的联邦法律《美国检疫法》,是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重要法律依据。尤其是美国在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以及之后的炭疽事件,使美国加强了应对极端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公共卫生安全的立法行动。200年 6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防备生物恐怖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法案》;2003年4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修改了本国传染病种类列表,将 SARS列入严重传染病名单中,这是美国政府近20年来首次在严重传染病名单上增添新的内容。除联邦法律外,美国防范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的法律还有州、县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对于突发性传染病提供了有力的应对措施,并且可以及时、准确地把灾难性的后果控制在最低限度(赵霖、冯振翼、安建民,2006)。
3.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国际协作
美国遭受炭疽病毒袭击的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的流行病学家、实验人员和临床医学专家被号召起来应对这场大范围的政治和公共事件,展开了全球监测与应对合作。为了与国际合作,CDC 在它的紧急事件运作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中成立了国际联合小组。从 2001年10 月12日至 2002 年2月2日,这个小组收到了来自 70个国家和2个地区的 130份意见,这些意见来自各国卫生部、国际组织、医生等,国际社会提供的这些信息和支持对于减轻社会恐慌、防止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提高世界范围内生化袭击的实验监测和预警能力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个国际联合小组包括了医学专家、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和富有处理国际事件和传染疾病经验的公共卫生官员。该小组每天 24小时、每周 7 天工作 ,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流与协作。的信息。快速的、可信赖的国际合作是联合公共卫生机构和其它部门的有效方式,应当被广泛提倡(薛澜、朱琴,2003)。
(二)英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
1.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
英国是中央集权制和福利制国家,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战略性指导政策的制定主要集中在中央,由设立在卫生部的突发事件规划协调小组(Emergency Planning Coordination Unit , EPCU)、卫生保护局(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 HPA)及其在英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卫生部首席医疗官(ChiefMedical Officer)、卫生部执行主任(Director of Operations)以及四个大区卫生和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肖淑敏,2007)。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两个主要部分,其中战略层面的应对指挥由卫生部及其下设机构(主要是EPCU)负责,而执行层面的突发事件应对则由国民健康服务系统(NHS)及其委托机构开展。其中,突发事件计划协作机构(EPCU)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颁布、修改并维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计划,推动突发事件应对准备的培训工作, 从突发事件处理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应对系统中的其它部门协调合作(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研究组,2003)。(NHS)地区行政英国卫生部 “突发事件计划协作机构”(EPCU)颁布的“国民健康服务系统突发事件应对计划”构成了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综合框架,现在更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职能已从国民健康服务系统(NHS)的卫生局转向基本医疗委托机构(PCTS)(杨开忠、陆军,2003)。新计划构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公共卫生网络,网络中的各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形成了更为综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
而且,英国于 2003 年4月1日成立了健康保护机构(HPA),主要职能是保护国民健康;向公众及政府提供信息和政策建议;监测公共卫生领域的威胁,提供快速应对;开展研发,教育和培训活动(余雪梅、乐虹、郝敏、李诗杨、于娜,2007)。
2.英国的垂直管理体系 英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实行垂直管理,它是以卫生部和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为主导的自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与地方政府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地方政府没有设立相关机构。其危机应对的掌舵者与划浆者权责分明,中央的卫生部是掌舵者,负责制定战略性指导纲要,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对地方的相关部门进行绩效评估。地方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治权的实体,仅接受卫生部的战略性政策指导,它是主要的划浆者,直接提供应对危机的服务。正是这种有效的组织机制,使得英国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的响应具有高度的敏捷性、快速性(邹铃、任建萍,2006)。
(三)中国与美国、英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对比
(来源:刘堃、张林、郭蕾蕾、林晓明、张惠,《国内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和反应能力的比较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
六、已有的关于“非典”和“甲流”事件的研究
1.对“非典”事件的研究
2003年“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给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问题上带来巨大的挑战,暴露出在很突发性危机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政府对危机的认识不足,危机预警工作不到位、公众知情权的缺失和政府政务不够透明化、缺乏专门的危机应对机构,权责不清晰、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根据已有的关于“非典”事件的研究,对政府应如何正确应对“非典”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进行简单的总结和阐述。
一、政府要有危机管理意识,科学判定形势,及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在非典疫情发生初期,我国政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将它视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而未将它确认为公共危机,这表明我们队这场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缺乏准确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对其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对疫情进行及时控制,错过最佳时期,使得疫情大面积扩散,最终引起恐慌。直到2003年4月份卫生部才建立每日疫情发布制度。两天后,国务院才成立防治“SARS”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国的“SARS”的防治工作,抗击“SARS”的工作才最终走上正轨。
二、政府要成功开展危机公关,保证公共知情权,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带领民众一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透明和畅通是现代政府危机公关的一个核心。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与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成正比例的。”(邓宏永,2004)“非典”爆发初期,政府对疫情实行隐瞒政策,并未官方正式公开报道相关的非典疫情,因此民间各种流言混杂,造成民众恐慌,使得非典疫情进一步扩大。当后期政府如实公布疫情、官方解释非典的严重性并宣传其可控性,配套以一系列的有效应对措施,如建立疫情一日一报制度、疫情统计零报告制度等,之后,民众惊恐得以缓和,抗击非典工作在政府与民众的配合之下走上正轨,并取得重大效果。“因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能尽快引导群众从错误信息中摆脱出来,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反之,如果在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部门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作为新闻替代品的传闻就会泛滥,使社会心态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反而阻碍了对危机的有效控制。”(邓宏永,2004)
三、政府要依法实施危机应对措施,把“非典”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我国1989年出台的《传染病防治法》并没有为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适当的法律余地,而03年出现的非典型肺炎也并被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的35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因此一方面没有强制就医的法令规定,导致人们的对病情的不重视以及隐瞒;另一方面政府没有相依的报告,公布疫情,控制和消除该传染病的法定责任,也没有采取应对和控制疫情的措施。这是我国法律的漏洞和缺失,导致非典疫情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控制。由于“法制不完善,导致在紧急状态下政府行为难以规范,政府职责和权力得不到明晰,在应对高频度、多领域出现的危机事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张毅,2006)所以,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制定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把突发性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该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总结了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家上一些好的做法,重点解决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准确、反应不及时、应急准备不足的等问题,确定了应急处理指挥体制、制定了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疫情的检测和预警制度、疫情报告、通报和发布制度,以及人员隔离、群体防护等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以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景进安,2003)该条例的适用范围还包括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政府要组建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明确责权体系。我国缺乏一个常设的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机构,往往是某一危机发生之后才成立一个临时性的指挥部或领导小组,这样难免会滞后工作,贻误最好的处理事件,而且造成权责关系不明确。因此,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来专门进行处理,迅速针对事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在中央,由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性紧急事件应急指挥部作为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由副总理甚至总理级的领导担任总指挥,这样有助于相关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地方,从省到县一级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设立相关部门。这样一来,以后再遇到突发情况,就由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应对,而不是临时搭建一个班子。”(饶常林,2004)
五、借助国际力量,加强国际多边合作。“通过全球的或地区的国际性组织和在国际上有威望的个人的努力,有助于危机状态的解决。”(邓宏永,2004)“非典”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是无国界的,必须集聚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抗对。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汇报最新的疫情,绝对不能只局限在一国之内,出现瞒报缓报的现象。我国政府密切同医疗卫生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和协调,借助各国力量联合攻关,及时公布中国的疫情,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政府形象。
六、发挥领袖人物的表率作用,鼓舞士气。“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这就需要依靠权威。权威一方面来自严厉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另一方面要依靠领导集体、领袖人物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来树立。”(邓宏永,2004)领导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一个有威望、有公信力的领导集体或领袖人物的行为,对广大群众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和带动影响。“非典”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亲临疫区一线,关注疫区人民,指挥调度,这在凝聚人心、增强人民群众抗击灾难的斗志具有很大作用,同时也树立了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良好政府形象。
七、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化危机为契机。首先,“非典”疫情发生,政府要积极拯救受害者,弥补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吸取抗击非典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建立反危机体系,不仅要解决危机,还要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增强对危机的免疫能力。其次,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果断改革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正确认识危机中的积极因素,在危机中寻求发展的契机,将损失弥补回来。
2.对“甲流”事件的研究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继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面对又一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虽然这一次突发性的灾难同样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对中国的公众心理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带来新的挑战,但是在经历了2003年严重的“非典“疫情之后,中国在处理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显得更加从容和成熟。这里根据国内已有的关于“甲流”疫情的研究,对政府如何应对“甲流”疫情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阐述。
一、面对“甲流”疫情,政府客观及时的公布信息,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心理从容淡定。从墨西哥猪流感爆发到中国国内首例猪流感患者,中国的信息公开客观及时,卫生部随即向内地及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发出通报。随之,主流媒体及时跟进,追踪报道最新疫情、动态,同时网络媒体同步提供海量信息,同时官方向公众宣称“甲流”是可控可治的,这充分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减少了公众因为信息不明导致的恐慌,增强了战胜流感的信心,也赢得了国际国内广泛的认可。
二、面对“甲流”疫情,政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全球“甲流”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将其定级为特别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从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到传入我国,采取坚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极大延缓了流感的传入,阻止了流感的扩散。如加强出入境检查,严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入境; 建立了由卫生部牵头的多部门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研制出特异而且灵敏的快速诊断方法;对甲型H1Nl流感密切接触者观察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针对我国出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卫生部紧急召开防控工作会议,要求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两小时内网络直报;民航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全国铁路开始进行健康提示等。”(张鹏飞,2009)同时,政府部门拨付专项资金购买“甲型H1N1”流感疫苗,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组织群众接种疫苗。政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起“甲流”防控问责机制,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最终有效地控制住了“甲流”疫情。
三、面对“甲流”疫情,政府有专门的卫生应急机构来应对管理。“卫生部2004年就增设了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导协调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厅(局)也相继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接受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对口指导,履行相应职责。地级市以下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机构陆续也陆续启动了应急管理内设机构建设。”(张义,2011)因此在09年“甲流”来临之前,我国已经有一套从上到下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机构和联防联控机制,面对“甲流”疫情,我国可以及时有效地、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和控制。
四、发挥领袖人物的表率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政府是公共危机发生的责任人。自“非典”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越来越重视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亲临疫情一线视察调研,关心灾区人民,稳定了公共恐慌的心理,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甲流”同“非典”一样,都是无国界的,不能单靠任何一个国家来应对,需要团结世界各国力量,加强交流与合作,一起抗击“甲流”。我国在加强国内自身防控“甲流”的同时,与国际医疗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密切交流,共同致力于研发防治“甲流”的药物。“甲流”疫苗的研发就是国际合作的一个好例子。
3、已有的关于两个事件的对比的研究
通过进行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应对非典和甲流这两个公共卫生危机的处理机制有了明显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理念和体制。
首先是理念的变化:从以往的被动管理到主动应对,加强社会参与。非典之前政府封锁疫情信息,隐瞒不上报,这不仅不利于减缓灾情,也使政府公信力下降;到了甲流时期,国务院及时、透明地公开疫情信息,并于2007年4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入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的新时期”(朱颖、刘祎,2009)。
再者是体制的革新:非典之前,由于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管理倾向于被动管理;与此同时领导、组织机制权责不一致,影响了危机管理方面资源的分配,降低了危机管理的效率,也缺乏危机监测和公共监督体制的建立,导致非典疫情蔓延迅速,人心惶惶,加大了政府管理的成本。
国务院分别于2003年5月和2006年1月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显示出了政府在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决心,也是政府从以往的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应对的开始。后者明确界定了“领导体系”和“组织机构”,即“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回忆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从中央政府开始建立危机管理的职能部门,以从根本上改变责-权分裂的局面,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逐步转变,便于危机时刻对社会各界资源整合调度。”(涂光晋、官贺,2008年)除此之外也放宽了社会监督体制,互联网、平面媒体迅速更新相关疫情,也有民间自发组织募捐活动帮助疫情严重的地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甲流来袭之后中国社会并没有陷入像非典时期那样的全民恐慌,政府、媒体及时更新相关病情。尽管甲流死亡人数多于非典死亡人数,但相关政府危机管理理念和体制的改善,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七、对现有的文献的评估
1、现有的文献对突发性事件之中的“危机”研究的比较多,在应对措施方面研究没有那么深入,研究历史也没有那么长。对于“危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对于危机应该方面的研究,只是在近两百年前才开始出现。
2、在关于我国对突发性危机的应急反应体系中,只介绍了各部门的职能,很少提及各部分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是如何开展工作,如何相互合作发挥作用的。
3、在具体的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上,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在实际操作上,深入地发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主要步骤,以及取得的效果。
4、现有的文献对单个突发性事件的研究较多,很少从多个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方法比较中得出经验,不够注重对比。对于“非典”和“甲流”的比较研究,大多侧重进步的方面,对于仍然存在的弊病、不足缺乏论述。
八、参考文献
1、Ali Farazmand, 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M], New York:Marcel Dekker, 2001
2、Charles F.Hermann ,Som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rises , and James A.Robinson, Crisis: An Appraisal of Concepts and Theories , in Charles F.Herman,(ed.), International Crise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Free Press,1972)
3、Elba Urbina and Brian Wolshon.National review of hurricane evacuation plans and polici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state practice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03,37(3):257-275
4、曹康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
5、陈煜儒,政府法治新课题:大力加强公共应急法制建设——访中国人名大学法学院教授
6、邓宏永.从抗击非典看政府危机管理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4.2.7、樊丽平、赵庆华,美国、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启示,护理研究,2011,3。
8、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条例2.1。
9、黄晓军,从非典事件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创新[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10、和莉莉,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法制与社会,11、胡国清.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 2006.12、景进安.从“非典”谈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科技进步管理.2003·11月号
13、劳伦斯巴顿,阻止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4、刘 苹.对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思考 .卫生软科学.2007.
15、刘堃、张林、郭蕾蕾、林晓明、张惠,《国内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和反应能力的比较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
16、李剑,从SARS事件浅析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文献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7、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8、莫于川[N],法制日报,2003-05-07
19、清华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研究组,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中国中医药报,2003。
20、饶常林.从SARS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1期.2004年2月.21、苏伟伦,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2、涂光晋,宫贺.实践-观念-制度-规范——“非典”以来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6.23、涂光晋、官贺:《实践-观念-制度-规范——“非典”以来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24、汪志红,王斌会,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研究发展综述
25、王一先,李英.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26、卫艳涛,于海丽,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思考,经管空间,2009年第10期
27、薛澜,钟开斌.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挑战与重构[J].改革,2005(3):5-16
28、薛澜、朱琴,危机管理的国际借鉴:以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为例,CPA中国行政管理,2003,7。
29、肖淑敏,西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0、徐守勤.重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社区医学杂志,2010-08
31、卫艳涛,于海丽,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思考,经管空间,2009年第10期
32、杨开忠、陆 军,.国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要览[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3、于勤,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商业研究,2001(4)
34、余雪梅、乐虹、郝敏、李诗杨、于娜,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比较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7。
35、张鹏飞.一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一样的公共心理——从非典到甲流看我国的公众心理的嬗变.新闻爱好者.2009年11(下半月).36、张义.从甲流H1N1流感防控研究卫生应急能力提升.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10月第26卷第5期
37、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与中国公共治理结构改革(J),第二界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会议论文,2001(1)
38、张毅.“非典”事件对防治禽流感的启示——试论如何提升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甘肃农业.2006年第5期(总第238期)
39、赵霖、冯振翼、安建民,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一瞥,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2)。40、赵红,汪亮,从美国联邦应急计划看美国国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J].项目管理技术,2004(1):26-30
41、钟开斌,回顾与前瞻: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9(1):15
42、邹铃、任建萍,国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其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6(5)。
43、朱 朱颖、刘祎:《从非典到甲型H1N1流感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变迁》,《东南传播》2009年第9期(总第61期)。
44、朱颖,刘 祎.从“非典”到“甲型H1N1流感”——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变迁.2009
第四篇:手把手教你如何对格式化硬盘数据恢复
强力数据恢复软件www.xiexiebang.com
手把手教你如何对格式化硬盘数据恢复
格式化,作为一种高效率又便捷的数据清理方式,深受很多用户的喜爱,而对于一些比较粗心的用户来说,那也可能会变成一场噩梦,因为很可能一个格式化就把未提取出的重要文件给删除了,事后发现才追悔莫及,那么格式化后的硬盘还能不能数据恢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是可以的!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为大家讲解如何恢复格式化后的硬盘。
操作步骤:
1、浏览器上网搜索“强力数据恢复软件”,进入官网进行下载安装。
2、运行进入“强力数据恢复软件”,可以看到以下界面,点击左侧的“快速扫描”图标。强力数据恢复软件www.xiexiebang.com
3、选择需要恢复的硬盘,此次我们以E盘为例,选择完E盘点击右下角的“开始扫描”按钮。
4、等待扫描结束后,会出现如下界面,在左侧可以找到被删除的文件夹,点击文件夹,右侧便会显示里面的文件,拖选需要恢复的文件,再点击“下一步”。强力数据恢复软件www.xiexiebang.com
5、点击“浏览”为恢复文件选择保存位置,确定后点击“恢复”即可恢复数据。
6、如果通过以上方法还搜索不到数据的话,会弹出一下窗口,点击“深度扫描”,步骤与上述步骤类似。强力数据恢复软件www.xiexiebang.com
好啦,教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道各位都学会了没有呢?其实,格式化之前都最好对硬盘进行一次备份,这样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不要因为一时的偷懒而后悔莫及。
第五篇:从《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草案》——对概念性规划的理解
从《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草案》——对概念性规划的理解
澳门市概念性规划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以关怀民生为本,结合澳门国际性城市的特点,从澳门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趋势做出判断,将澳门未来30—40年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旅游宜居之城。概括并全面的反应了澳门市总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公共空间、交通模式、文化环境、历史遗迹、营商环境和旧区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清晰的战略思路,因为澳门是一个面向世界的独特的国际城市,她的发展和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城市生命体的角度出发,澳门市的改造应该是一种生物进化式的演变。《规划草案》在为澳门提供良好的发展目标之后,又在行政、管理、技术、法律和国际整合等方面为概念规划提供支撑。草案还对澳门城市结构进行了多核心的安排,澳门的旅游业和娱乐业是可预见的将来城市主要产业,但不是唯一的,澳门需要做出多选择准备。拓展空间是草案为澳门提出试探性的未来新城建设提议,草案将澳门市城市规划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份草案非常简短,可见概念规划只是一些概要说明,没有细节但是快速灵活。是对未来城市的整体认识和描述,不受现实条件约束,是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城市出现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因为澳门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发展空间与发展模式的互动与平衡,草案对澳门交通模式的应深化专业化的改进,是多模式交通系统的综合安排。可以看出概念规划是空间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和整合过程。因为澳门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发展空间与发展模式的互动与平衡,所以对澳门交通模式的应深化专业化的改进,可能是多模式交通系统的综合安排。博彩和国际旅游是澳门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澳门受到世界、区域形势和外来投资者的影响,所以澳门需要制定灵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概念规划更具宏观性和灵活性,是总体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同时,中国和大珠三角区的发展也使澳门有了紧迫感,而且澳门与珠海、广州、香港、深圳等城市的区域关系网正在形成,澳门与这些城市的合作、协调、互利互惠关系也可使澳门更加快速发展。这些都需概念规划提出一个指导方针,因此概念规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之间竞争加剧,对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便及时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概念规划不光把眼光放在自己城市区域范围内,必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统筹性等特点,要满足城市长远有机的发展,是一种策略性和概括性指导总规和详规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