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四中李先金副校长赴上海挂职学习汇报
海四中杨萌老师赴上海交流学习返校汇报
近日,海四中杨萌老师赴上海教育会馆进行了交流和学习,近距离感受和接触了教育最前沿,返校后于9月26日在校多媒体为全体教师做了交流学习汇报。杨萌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和分享了在上海教育会馆所见到、所学习到的先进地区的课堂教学及教育教学理念。
先进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全体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感受颇深。返校汇报不仅使外出学习的资源能使全体教师共同分享,同时还为教师们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这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篇:德育副校长赴江苏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乐学致用,活学致远
———增城市中学德育副校长赴江苏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郑中钧中学 张平萍
在增城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下,9月中下旬我们中学副校长、政教主任共35人完成了赴江苏理论与跟岗培训学习任务。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带着德育工作中的疑惑,抱着探究求证的思想,怀着珍惜学习机会的态度,有幸深入江苏名家课堂,走进江苏名校,整个学习过程紧凑、有序,特别是能得到跟岗学校悉心指导,让我们真正做到“真学、学真、真用”,收获丰富,满载而归,感悟良多。
一、名家指导,提升德育理论品位
在江苏教育学院的安排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理论学习。近距离聆听了 江苏省教科院刘守旗博士的《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道德发展境界》,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忠华教授的《德育的实效性》以及江苏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晓东博士的《充满道德的学校管理》等专题讲座。与专家的交流,让我们一线德育工作者茅塞顿开,提高了新时期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认识,开拓了世界、国家对学校德育研究的理论视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当今在自己学校中出现的德育工作不好做、学生不听话、德育工作的效率不高等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存在,它是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甚至是大江南北、国内外都重视,函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研究的结论是:当代社会的道德现状是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令人担忧的国人精神危机;社会存在大量的不公正现象;社会公德心严重缺失等等。让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深感凝重,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传统的单一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已不合时宜了传统美德要传承与发展,德育方法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既保留苦口婆心,无微不至的灌输中华美德的教育方法,同时学校必须摒弃功利至上,急功近利的快捷方式,如简单粗暴的强制教育法,作秀表演式的教育成效展示会等等。德育应回归到慢节奏,即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着力与培养富有正义感、合作精神、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懂得感恩、有祖国认同感的社会主义公民。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比他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胡锦 1
涛总书记在第28个教师节的讲话中寄语教育工作者: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和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
通过理论学习,提高了我们对转型期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理论水平,认识到德育实效性必须针对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建构有效的德育模式,把脉德情,引导德知,培养德性,实践德性。著名的教育大家孔子所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因回归生活,回归本性,教育工作者要有淡定、执着的信念,学会俯下身子,真诚地与学生做朋友,用人格魅力和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功。
二、走进名校,魅力德育彰显育人理念
为期四天的名校跟岗学习,感受名校,感知名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特色,深 入的学习,跟岗学校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经验、做法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这些来自广东的教育水平稍落后的学校受益匪浅。纵观江苏、增城两地存在教育水平的 差异、文化差异、文化底蕴、人文素养、历史积淀等让我们自叹教育水平亟待提高!从他们成功的经验看,我们也能根据实际取长补短,他为我用,我们苦于不能照搬照用,但我们要做好我们能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持就是胜利,他日的增城,教育事业亦将蒸蒸日上。
邗江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来是一间农村高中,但凭着邗中人的求实、上进、不解的努力,在1980年成为首批江苏重点中学,199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接着再晋升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示范性高中。从农村搬到扬州市新市区邗江区,从农村进入城市,再成为江苏名校,汉江中学的发展历程是责任与荣誉并行。学校的特色定位是:追求“大气”——通过大气环境的熏陶,大气活动的历练,滋着师生大气的内在气质和外显风度。培养“有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的优秀中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华名校。“道德课堂”的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是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
邗江中学的办学理念:蓄能,修能,日新。蓄能,语出《易经》“君子多识前行以蓄其德”一句,蓄德是“一种恢宏的气质,丰富的内涵,笃实的行为”,蓄德揭示该校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为道德之教育。修能,语出《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一句。“修能”包括思考力、学习力、发掘力、创新力,“修能”注重知识能力,更注重过程方法。“修能”揭示该校独特的办学风格:教育应成为成功的教育。日新:语出《尚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2
新”一句。“日新”即谓永不间断地发展与成才。“日新”所揭示的正是该校永盛不衰的生命质态,又是该校办学的永远诉求:教育应为创新之教育。
“道德课堂”是践行该校“合道德”教育思想的有效载体,是该校校本化课程教学结构体系的总称,是被专家誉为“国家视野,本土行动”的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它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构成。这种以空间为维度建构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是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教学”、“课堂”所作的全新的诠释,即,“课程”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是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是学生所有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
(一)“教室课堂”:侧重“主体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室课堂”由文化科目课程教学(语文、数学、外语;选测科目;必测科目等)和技能科目课程教学(体育、艺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两大系列组成。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过程,是师生生命意义不断显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因此,按照“回归生活”的要求,着力改变填鸭式、灌输型的课堂模式,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式、研究型”的课堂模型,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强化实践和实验环节,强化知识的交叉、渗透和整合,推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校园课堂”:侧重“选择性”,让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
“校园课堂”由“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四大系列构成。校本课程系列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类三大类。学生社团系列分为学术类、科技类、艺术类、健身类、生活类五大类;特长生培养系列分为学科竞赛类、升学准备类、兴趣爱好类三大类;主题教育系列规划并设计了常规主题教育和特色主题教育。“十大杰出学生”评选、“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等10余个主题活动每学年正常有序开展。每年举办 “十位大师进校园”活动。例如先后邀请王蒙、张平、曹文轩、张颐武、雷抒雁等来校讲学,让学生与大师零距离对话,从而在学生心中埋下了自己成为“大师”梦想的种子。学校全天候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网络教室、劳技教室、艺术馆、体育馆,扩大学生实验、实践、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视台、广播台节目和校报、墙报、黑板报、橱窗的策划、编辑、播出、评比工作;切实开展各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和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
“校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活,因此,要以“课程”的思想和弹性作息管理理念来设计并组织校园文化与活动,形成独具特点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这个“世界”中生长,使“校园课堂”成为巩固、拓展“教室课堂”的阵地和学生展现特长、张扬个性、丰富生活的舞台。
(三)“社区课堂”:侧重“体验性”,构筑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社区课堂”由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专题研究性学习两大系列构成。走向社会的过程是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升华和超越,它能使学生把人类的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领悟校园学习过程本身所蕴涵的道德、审美意义乃至人的生命意义。因此,一方面,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性论文,把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的学习与“社区课堂”的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另一方面,开设校内网吧,让学生在经过学校网络管理中心过滤的网络世界中,接触“社区课堂”,了解世界,拓宽视野,构筑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
三、乐学致用,活学致远,扬起德育实效的风帆
不虚不假,实实在在,把道德建设引入到课堂,全员德育,人人都是德育者,校级领导的亲民作风,人文关怀,先进的育人理念,勤恳务实的教师队伍,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规范有序的日常管理,细化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学生每周评选“最喜爱的课堂”和“最需改进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师生深深热爱着邗江中学。
乐学致用,活学致远。邗江中学的“道德课堂”:为了每一个学生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了魅力德育的信念,细想邗江中学“德为先”和“以人为本”等的育人理念,还有教育教学模式,与我们学校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我校的“人文修德,德才臻善”的办学理念,“乐教趣学,弱蓄优进”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有着自己的内涵和特色。“大气邗中”的办学气势,它已成为江苏扬州市的教育集团,规模已达到124个班,公办与民办学生合共6000多人,而我校办学规模只有30个班,学生1600人,占地面积只有30多亩,但我校坚持多年的培养“和风细雨显淑女气质,谦恭礼让展绅士风度”的礼仪风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的教育目标是与邗江中学是如此的相似。我校围绕“校风正,质量高,环境美,精品化”的办学目标不断前行。近20年来,为增城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因为学校用地面积狭小,硬件不足,严重制约了我校的持续发展。乐学致用,活学致远。邗江中学“大气、大家”的品位特色,分层分级落实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去深入品味,去借鉴。走特色引领和内涵发展之路,说起来不难,做起来不容易。走形式、走过场,最终不能让学校健康良性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学校管理者不畏难,认清方向,提炼办学思想,要有魄力,有前瞻眼光,同时还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努力倡导师生提高质量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工程,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范管理制度,打造一支能吃苦,爱学生,爱事业,乐群敬业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应该树立全员德育意识,通过完善教学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师生“导师制度” 和正副班主任制度等,把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肩上。再者,学校应建立德育长效机制,借鉴邗江中学的“校园课堂”,把“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有机联动起来,让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校本课程系列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类三大类。学生社团系列分为学术类、科技类、艺术类、健身类、生活类五大类;特长生培养系列分为学科竞赛类、升学准备类、兴趣爱好类三大类;主题教育系列规划并设计了常规主题教育和特色主题教育。“十大杰出学生”评选、“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等10余个主题活动每学年正常有序开展。每年举办 “十位大师进校园”活动。还有借鉴邗江中学的管理经验,落实分层分级管理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做。最后,继续深化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和书香班级建设,让文化内涵楔入师生灵魂,提升读书品位;还有健全文明班和文明宿舍评比制度,把学生行为规范深入到日常生活细节中,精心培养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成为大气之人,有大家风范之人。扬起德育实效的风帆,让每一个学生成功!
第三篇:第四批中小学校长赴上海挂职学习汇报展示
第四批中小学校长赴上海挂职学习成果展示
[按] 2010年,地区教育局组织了10名中小学校长赴上海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学习。参训期间,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克服实际困难,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务实的精神、高度的自律,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办学经验,总结、交流和推广学习成果,推动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现将学员的学习成果展示在这里,供全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学习借鉴。
挂职学习专题汇报之一:
面对上海教育,思考家乡现实
加格达奇区第五小学校长
赖艳玲
上海学习两个月,感受颇多。学习前,倒还敢写点教育教学的及学校管理感受与想法;学习后,虽然感受多多,收获多多,却迟迟不敢提笔。因为学了,看了,思考了,更了解了自己的差距,知道了自己要学的太多,要做的太多。而感受却又多而杂,不知如何写来。回顾这两个月时光,我的上海之行的收获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拓展了视野、激活了思维、更新了观念、引发了更多思考。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上海的教育在做什么?我们的教育要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怎么做?
上海在致力于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创办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一流教育。长宁区教育在寻求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让基础教育成就人一生的发展。倡导德育为先,注重课程建设,力图引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我所挂职的学校,在做课程计划,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形成一个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组成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固化为课程,用课程统领学校的工作。校长的工作在于抓学校规划制定、抓课程计划。校长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办学思想融入学校的规划和课程计划之中,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
上海教育人重研讨,重规划,重视团队合作,重视区域合作。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工作预先设计精细,过程扎实精致,总结凝炼精准,上行下效,政令畅通,执行迅速。“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工作研讨会”,由长宁教育局承办,会议准备之充分,过程之周致,效果之好无庸细述。单就愚一小学承办的一个研讨现场,足以展现上海教育人工作的风格。整个过程,可用一个词概括--“精彩”,完全可做央视直播。从台上的嘉宾,到台下的观众;从来访的专家到校内的学生乃到社区的奶奶,提问、回答此起彼伏,极为热烈,却又极为有序。愚一小学德育作的思路、特点、亮点,就这样展示、宣传、提升。上海教育人对教研的态度是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科学严谨,务实求真。参加上海的研讨会,无论是教师层面上的教学研讨,还是专家引领下的课程计划讨论,或是省际间的大型研讨会,基本上没有官话,很少讲重要意义,只讲问题、原因、办法,或设想、不足、可能等。操作层面上的言论居主流。总能引发人的思考,擦燃人的思维火花,尝使闻者受益。上海极重视教育的人力资源。青建一所高中的校长面向全国招聘,重才之举可见一斑。小学教师基本不再从外省引进,但培训力度大。长宁区的教师每年必须参加240学时的培训学习,其中校本培训占50%。其它50%学时培训,有区域内的,市内的,省际的,还有国际间的。
我所在的学校管理,是在制度化的前提下,融有一定的人性化。首先工作与工资绩效化。工作完全与工资一致,做什么事,拿什么钱,做多少事,拿多少钱,一天不做事,一天不拿钱。学校在操作中,也融入一些人性化的规定。如每个月给一天不计假的假(没课的日子),每个月给两次三点以后的就医假等。学校还自制了一些奖励机制。这样的管理中,很少有人请假,也很少有人工作挑挑捡捡、拖拖拉拉,工作按计划各行其事,井然有序。上海学生家长是“上帝”。家长对学校工作有话语权,常参与学校的工作,地位也很重要。学校的家校委员会,辅助学校开展相应的工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很多课外活动及活动的场地都是家长提供的。
现在上海教育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口径开放,也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同上海的孩子一样实施全免。这样一来,据说有许多人为了让孩子获得他们心中理想的教育,宁可离乡,到上海打工。可见,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这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我们教育人必须沉下心来,谋划如何加快我们的教育发展速度。
我们的教育是有差距的。不讲大环境的经济与制度,单在我们学校本身的教育理想、观念、机制、人力上就存在着不等的、不可小视的差距。我们的教育缺乏远大的理想。我们要把我们的教育办成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去办?我们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什么内容,怎么来培养?我们是重视“育分”还是“育人”?怎样“育人”?怎样培养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现实的功利与长远的意义如何取舍,如何协调?如何克服机制上的掣肘?如何突破人力资源的限制?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找寻出相应策略的。
看到了家乡教育与上海教育的差距,不能不感喟领导派我们出来学习是极具战略眼光的。这是在直接与全国最先进的教育接轨,这是在缩短兴安教育发展的时空距离,为兴安教育的快速发展做人力铺垫。
看到了差距的同时,更看到了希望,从另一个角度讲,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差距大,发展空间就更大。作为校长,我们首先要从提高自身做起。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规划,勇于立行,肯于提炼,持之以恒。我们要做的:第一立足现实,分析现状,找准问题。第二转变观念,厘清办学思路,全面规划学校发展。第三找准切入点,矢志立行。第四争取政策,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还要抓关健,关健抓教师的队伍的建设,从观念、知识、技能着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可行的管理激励制度,做到公平公正,人性化,还要“经济化”。
当然,我的眼中的上海教育必不是全貌,我的见解很可能是管中窥豹,是局限性的一孔之见。但做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振兴家乡教育的理想与激情却是真实的。挂职学习专题汇报之二:
赴上海挂职学习心得
呼玛高中校长
周学武
为了推进我区的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经地区教育局统一部署,2010年10月11日至12月11日,我同其他9位校长一道赴上海市长宁区4所中、小学进行为期60天的挂职学习,我所在的学校是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进校后任该校的校长助理。下面就在上海长宁区华政附中挂职学习的收获与感受总结如下:
一、挂职学校基本情况
上海市长宁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原名为上海市番禺中学,2009年12月与华东政法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合约,成为全国第一个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番禺中学创办于1954年,地处长宁区番禺路中部,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员工120人,后勤管理社会化,在校学生1030余人,共30个教学班,绝大部分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校园占地积21.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6149平方米,拥有37个数字化教室,14个专用教室,塑胶运动场地4430平方米,图书馆400平方米,藏书6万余册,是一所区级实验性示范性中学,上海市首批二期课改试点校,学校的特色原是科技与艺术教育,更名后引入法治元素进校园,联大做强,全力打造“法治精神”学校特色。该校先后荣获长宁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长宁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第七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长宁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近40项荣誉。硬件设施一流,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播室、校园班级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办公网络系统、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多功能教育厅、心理咨询室、学生潜能开发工作室、专用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馆、模拟法庭等。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近三年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获得各类奖项近40项5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学科带头人。高中部教师56人,高级教师占30.4%,一级教师占51.8%。初中部54人,高级教师占18.5%,一级教师占61.1%。35岁以下教师占43.3%,36-45岁教师占29.9%,45岁以上教师占26.8%,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整体优化。校园面积虽小,但布局合理,简洁明快,场地与空间利用充分,绿化美化效果好,荣获上海市绿色学校称号。
二、主要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
华政附中以“走进生活,生命对话,共创和谐,把华政附中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理念,以“崇德精业”为校训,以“培养学生知法、守法、崇法”为办学特色,以“人本发展”为管理特点,以科研为抓手,以课程建设为突破,以队伍建设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注重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改进和提升,提出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学力,努力建设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校,使法治精神特色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示范效应”的办学目标。加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具有采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具备高度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具备开放的、与自然和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具备合作与竞争、责任与质量、效率与效益的意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遵纪守法、恪守规矩的较高素质和进取精神的现代文明人。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提出初中部以“阅读领航”,高中以“法制精神”为主题轴的课程研发思路,积极主动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极为关注学生的发展,提出“优化学程,提高中学生综合学力”为重点发展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终身有益的学习经验,关注、研究并优化中学生形成综合学力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以达成有效提升中学生综合学力的目标。在此理念下,学校强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学校各个机构通力协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主题大胆践行,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已初步形成锐意改革的良好氛围,相信这种改革一定会为学校带来丰硕的成果。
德育工作以实施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建设为重点,努力完善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标志的校本德育机制构建。
后勤服务社会化,减轻了学校管理上的压力,很好地解决了一百多名教师和一千多学生的就餐与学校保洁、保安问题,该校无住宿生,学生全部走读。
三、挂职学习期间所做的工作
在学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该校作息时间,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到校,中午不离校,晚上有时六点多才下班。全方位参与了学校升旗、运动会、社团、行政会、教研组会、年组会、班主任会、校本培训讲座,访问团接待会,课题推进会、学生座谈会、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各项活动,共听课22节,参与评课18节,听取校聘请专家来校专题讲座4次。此外,还在长宁区教育局的组织下走出所挂职学校,听取了13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利用双休日参观考察考察了国家重点综合高中振华中学,上海市重点学校复旦中学、闸北八中、建青实验学校、区重点天山中学和绿苑小学以及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三所地处上海的国家名牌大学。研读了华政附中多个改革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对多个教师及中层领导进行了专题访谈,特别是潘校长更是在百忙中多次挤出较长时间对我讲解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改革措施,传授管理技能,帮助分析设计我校发展的新措施,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针对相关课题在网上研读了多篇有关文章,同时还自学了两本我带来的关于高效课堂和教学管理的专著,写出学习笔记、研修日志心得体会共3万余字。设计了呼玛高中教学工作三年发展目标,新定或修改了学校部分规章制度。
四、主要收获和启示
1.雄厚的经济基础
政府办教育,办大教育,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教育也要适应“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深谙其道,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全力打造中国教育航母。基础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在硬件建设上,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新建学校,区政府、区教育局都给予了充分的建设资金,学校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媒体演播室、实验室、心理工作室、校园闭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教师电子备课用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较为完善,办学过程中校长对资金的压力相对较小。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待遇显著提高,地方政府投资份额比重很大。
2.规范的现代学校管理
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承担学校的管理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
一是主持校务会议,讨论重大决策。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中层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制约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造就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的激励制度。
三是实行校务公开,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增强学校工作透明度。
四是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培训计划,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实施建立老、新教师的带教方案,订立《师徒带教合同》,举办教学竞赛,鼓励青年教师施展才华。现在学校有区学科带头人3名、教学能手4名、校级骨干教师20名。
五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狠抓教学改革与学校特色建设为切入点,遵循“方向性、目标性、全员性、示范性和主体性”的“五性”原则,使教师在学校也能得到他本人最好的发展,定期出版《教育与科研》校刊,《与新课程同行》课例集刊登教师的教学体会方面的论文,校长身体力行不仅亲临教学一线,亲自上课,而且还带头参与教学教研,强力推进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
六是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化、科目化、法规化”的探索与研究,开展阅读领航、法治精神等课程建设活动,其中大学教授进课堂、大学生进班级、今日说法、模拟法庭、专家讲学、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宰者,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完善的用人机制
中小学校长实职级制,分成五级十三等,各级各等所得的工资不一样,职级工资由基础工资、级等工资、能绩工资三部分组成。能绩工资按前两者之和的20%—70%确定,平时只发放基础工资,级等工资和30%的能绩工资,能绩工资年终考核发放,实行年薪制。校长由区政府和教育局组织通过考核、竞选等方式产生。中层干部由学校任命,实行学期述职、成果展示的考核制度。教师实行聘任制,每年签订一次合同,校长有权解聘工作不达标教师。上海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大,效率高主要原因是完善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这样及时淘汰不合格者,聘任引进新的优秀教师,使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1)进一步规范用人制度。规范程序,实行竞争上岗,在编制和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范围内,按职数设置教师职工的岗位,并向教职工公布;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办法,为竞争上岗提供依据,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一聘两年。学校按规范要求履行手续,做好聘用合同期满人员的续聘和解聘工作。对不胜任工作者,学校责成有关人员找其谈话,一个月以后仍不满意者,校方将在学期结束前一月给予提醒或告知,给其留下找工作的时间,然后解除合同关系。
(2)实行档案工资和实际收入相分离,建立适应学校特点的以岗位为基础的校内分配制度。
(3)加强教师的晋升、聘任工作。加强小、中学高级教师的聘任管理机制,健全考核制度,择优上岗,形成教师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
(4)努力创设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实现“三个转变”,即把占用工作时间培训转变为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培训,把完全无偿培训转变为有偿培训,把参加培训是纯组织行为转变为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行为。
(5)实行教职工的有序流动,建立学校内部待岗人员分流机制。学校清退临时工,优先安排教育系统内部待岗人员,并实行区内教师的跨校联聘。对待岗人员,学校开展转岗培训,帮助他们寻找出路。
(6)发挥区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调解和作用,建立人才和学校委托管理制度。
4.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1)领导重视,观念更新。
党政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将之作为立校之本,成立德育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德育的全员意识的培养和在学科中的渗透。学生首先主体观、学生首先素质发展观、网络德育育人观、道德环境优化观以及教师人格示范观等德育新观念被广大教师认同、接受。
(2)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在“常规加特色”的基本要求下,学校有较为完整的德育工作计划和三年规划,学校坚持德育工作与公民道德建设、教师师德修养,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紧密相连与学校的特色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尊老敬老教育、影视教育相互渗透,建立了行为规范评比制度,行规示范班挂牌制度,教师文明公约等。
(3)环境育人,注重实践
五、差距及改进办法
1.存在差距
(1)经济基础与办学的硬件条件(2)管理与用人机制(3)办学理念与改革意识(4)管理的精细化与一体化(5)教师年龄结构的合理化(6)课程建设体系化(7)教研组建设与校本教研 2.改进方法
一是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加大对学校资金的投入,同时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方案》,落实教职工的政治、经济待遇,以达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多一些“安居”工程,多一些“民心”工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营造好的氛围,构筑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督导评估机制,让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按现有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办法(细则)》来评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生均经费的拨放、危房的改造要落实到位。
三是铸造师魂,优化队伍
教师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的素养是决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创建一支能起辐射作用、具有优良师德、较强业务水平的学习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
(1)组织“我心中的师德形象”大讨论。
师魂是一所学校鲜明而又不倒的旗帜,建立师德规范及奖励机制,构建学校师风建设机制,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团体必须做到“敬业爱岗、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团队精神,锐意进取和尊重家长”。
(2)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
学校领导者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远远胜过说教。校长要深入到教研组、教学第一线,必须有清晰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思想。
(3)加强培训,优化机制
人格形象和学术形象是教师队伍形象的两个重要标志,两者对于教师而言缺一不可。教师的学术形象仅仅靠原来的“一桶水”是不能够长久维持的,教师必须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学校应努力成为教师培训的基地,尽可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同时,还应进行现代化运用的培训,注重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的结合。
优化机制则体现在营造催人奋进的岗位成才氛围。一是规范制度,优化团队。健全听课制度,规范青年教师的带教措施,构建名师工程的设想。二是引进教师,选拔新秀。注重青年骨干教师引进、选拔和培养,力推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校级中层干部。三是人情关怀,营造氛围。学校要全力为教师生活排忧解难,培养教师以校为家的情感,积极创设有益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舆论氛围,以帮助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华政附中的十五个亮点: 1.主题轴下课程建设体系化 2.《学程》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强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4.德教合一,同心协力的高效管理
5.专家学者型校长,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与求新意识 6.特色建设主体鲜明,内涵丰富
7.教研组建设高度重视,夯实教学工作基础
8.校本教研针对性强,有力保障学校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9.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10.考核机制、管理体制科学完善 11.发展目标明确,层层规划设计 12.务实、协作、高效的领导团队 13.完善的办学硬件支撑
14.注重校园资源库建设,管理信息化
15.积极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提上办学品位 五点建议:
1.着手研究学校个性化教学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确立长期发展目标
2.适当安排教师健身活动,3.加强学生特殊才艺培养,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5.增加学生非智力开发课程设计 6.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挂职学习专题汇报之三:
赴上海挂职学习体会
松岭区古源小学副校长 刘福春
正是十月收获的季节,我们大兴安岭地区上海挂职校长们一行10人,乘东风来到了涌动改革春潮的大都市——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我有幸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上海市长宁区愚园一小挂职学习。两个月的学习,不仅让我全方位接触大上海现代教育,深入学习长宁区办学精髓,更让我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对我今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将起
到重要作用。现将两个月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如今又是经济发展龙头的上海,宛如一颗镶嵌在东海岸边的明珠,美丽而迷人。站在黄浦江畔放眼望去,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高架立交桥环绕交错,大上海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然而,我们感到与这些现代化大楼、高速公路、数字化的城市风貌和新潮的时尚相一致的,还有上海人的人本思想和上海人超前的发展教育理念。
1.上海人提出:必须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全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的进程中,同步超前建设一流的教育;必须在上海未来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全面提高新一代市民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在市政基础设施的调整建设中重新思考学校的布局结构;必须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加快体制、机制、投资、师资等系统改革;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给教育、教学重新定位。这一观念不仅反映出上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和人的发展功能上的新认识,也使上海的教育事业立足于一个新平台之上,占领了全局的制高点。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路,上海市努力更新观念,确定了符合上海教育发展特点的主流教育理念:以学校发展为本,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共存,基础与特色兼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上海未来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为立足点,积淀和锻造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宏伟蓝图,构思建设一流教育规划,增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预见性。在解决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中,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充上,建立了众多高标准、现代化学校,启动了“达标工程”,对公办学校进行改制。在课程改革方面,实施二期课改工程,根据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素质教育要求,调整中小学课程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开展了中学“研究性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应用,重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重心下移,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给予区县更大的教育统筹权,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重点加强规范化的学校转制试验,吸纳了一批社会资金,初步建立了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与此同时,在教师队伍优化过程中,上海市还建立了教师来源多元化的渠道,探索了“校长职级制”、“教师岗位责任制”,为新世纪上海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的优势,也为新世纪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2.建设“学习型城市”,抢占教育和人才高地。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上海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宝贵的资源。上海要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取得实效,当务之急,是要在培养、使用、引进人才方面加大力度,使上海尽快建立起适应发展要求的人才高地。
大思路、大战略,需要大手笔、大魄力。为增强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十五”期间,在发展策略选择上,上海市提出:要在保持教育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生长点;占领学生培养质量规格的战略高点,成为全国和世界的楷模;占领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和技术手段的战略制高点,以构筑教师人才高地位价值取向,成为上海的人力资源宝库和教改经验的策源地;占领教育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富集的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占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办学机制的战略制高点,以搞活学校的办学机制为价值取向,努力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生动活泼局面。超前的观念,前瞻性的战略,给上海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上海的教育可以说是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迎合社会发展的潜在意识。我在两所学校挂职学习,学习期间得到了教育局和挂职学校的热情接待,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及大的方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得到了长宁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所以经常参加一些重要的学习、培训、研讨、观摩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我感觉到,上海的教育确实是务实的教育,上从教育局局长,下到普通教师,个个是科研的好手,在长宁区教育局贾局长的带领下,长宁的教育形式是校长教师有所为、学生有所学、家长有所放心。目的就是创办一流的教育,社会满意的教育,家长满意的教育,把学生每天有所收获定为教师、学校的目标。打造特色教育,不能千篇一律要千校千面,结合地理条件、人文文化、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确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在此学习期间正是上海开展二期课改,新课程实施的第二年,正要向全区学校推广新课程的一年,它将课程同样划分为三级即基础型课程(养成习惯、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拓展型课程(激发兴趣、培养选择能力、支持个性发展)、探究型课程(善于合作交流)。提出用特色教育提炼教育思想来指导三大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强调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和确定作业的设置,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成就感,每周三为快乐拓展日,每学期设置长作业,另外把德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上海的一些重大活动和一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进行广泛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并注重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基本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探索形成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 等多种实践模式。最近启动的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上海把提高教师和校长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倡导奉献精神和为人师表。积极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招聘和引进优秀师资;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准。
4.办学思考
通过对上海现代教育和愚一学习,使我感到虽然上海与我们在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底蕴、思想意识等有较大的差异,但其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大上海“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共存,基础与特色兼顾”的教育观念,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以人为本,团结协作,谋求发展的教育思想,使我们深受启发。
(1)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改革。几年来,在实施新课程中,我区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从学习理论、撰写学习心得到课堂教学、撰写教学设计,从教学实践到评价改革探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家也都遇到了一些困难、问题和困惑。通过上海挂职学习,我认为我们要认真总结前段经验,进一步学习有关文件和理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和新课程德育工作模式及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等,坚定不移地把课程推向深入。要边实施边体会总结,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艰苦的探索性工作,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不能取得预期成果的。
(2)要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通过广大师生共同努力,逐步提出并确立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学校文化。
(3)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办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校长,成败在教师,今后学校要逐步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规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的帮助下自主的发展。要进一步抓好学习,学校要成立学习型组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学习型组织来实现,我们要通过论坛、活动、研讨、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要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倡导新型校本培训学习方式形成,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篇:团县委书记赴上海团市委挂职学习总结
根据中青办发[2006]2号《关于2006年实施“培养计划”组织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通知》精神,在云南团省委的安排下,我有幸成为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学习交流、挂职锻炼的一员,2006年5月初,带着省州团委、洱源县委等领导的期望和嘱托,来到了上海团市委挂职锻炼,时间是半年。
眨眼
间,时间迅逝,在上海团市委的学习交流即将结束,过去的半年里,通过积极参与、观摩和亲身经历团市委的各项工作,使我受益非浅。团市委干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的工作理念新、敬业精神强、奉献意识浓、团结氛围厚、工作作风好、办事效率高等特点,我深受启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拓展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增强了对待各项工作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开拓意识。下面汇报这半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一、上海市和上海团市委的基本情况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作为我国改革的前沿发达城市,站在新世纪的起点,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与走向国际大都市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相适应,以大思路、大战略、大手笔、大魄力书写着上海改革和发展的辉煌篇章,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2004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74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财政收入3591.73亿元,增长27;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继续加大对云南、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疆阿克苏地区、三峡库区等8个对口地区的援建力度,全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3.29亿元,援建帮扶项目393个。全市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485公里,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到125公里。全年新建绿地191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上海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
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包括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副局级)、办公室、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统治部、治理信息部、权益部、地区工作部、青工部、学校部、少年部、机关党委等14个部门;包括上海青年治理干部学院、青年报社、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等团办事业单位13家;包括上海青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世界集团公司、上海城市实业公司、上海青年科技公司等团办企业单位等4家;还包括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杰出青年协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市委指导下的上海市级青年社团等37家。团市委市属单位团组织共273个(包括团区、县委,局(公司)、大专院校团委等),基层团委2334个,基层团总支2713个,基层团支部34952个,专职团干部2126人,兼职团干部6.97人,团员人数106.3万人。近几年来,上海团市委围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以“聚焦、提升、突破”为工作基调,继续坚持“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工作理念,强化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推进团的事业整体发展,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两个方面体现特色、有所作为,以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中体现作为为己任,以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上海共青团为目标,着眼事业凝聚,引领团员青年与城市发展相同步,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战斗力;着眼思想凝聚和服务凝聚,推进团青工作同青年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贡献率;着眼组织凝聚,追求自身建设与持续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共青团推进青年工作发展的创造性;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实现了上海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本人从事的主要工作和学习情况
挂职锻炼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非凡是作为一名团干部,能有机会到国际都市上海挂职,是十分难得的。来到上海后,我被安排到上海团市委的统战部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工作,任主任科员。半年内,我先后在统战部办公室、市青联秘书处和国内联络部锻炼学习。我遵循“学习一些经验、结识一批朋友、开拓一些视野”的原则,努力用真诚的心、认真的态度、扎实的行动对待全新的工作。
(一)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来到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除了有许多新鲜、好
奇以外,更多的感受是云南、大理与这里的差距。因此,在挂职期间抓紧时间和机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当地的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对上海的了解,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好的工作做法和有关政策;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多媒体制作员》培训班,把握了一些初级的幻灯片制作、图片处理、动画制作;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经济类、财经类、社会类的书籍,如:《点击经济学名词》、《与经济大师对话》、《当代上海经济发展概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中国黄河报告》、《中国乡村报告》、《财政学》、《地方财政学》、《听大师讲哲学》、《在北大听讲座》等。二是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习团市委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多方了解了上海共青团开展活动的形式及发挥作用情况,共青团工作如何与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工作相结合等。三是利用周末及其它时间参观、考察和学习,如:参观了上海市2006年双年会展(超设计)、上海市2006年国际花卉展、上海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瞻仰了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革命纪念馆,考察了浙江、安徽的部分旅游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南京、无锡等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神话。总之,做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到了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二)珍惜机会、加强锻炼。我十分珍惜到上海挂职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中认真审阅自己,潜下心来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工作涉及的内容和运行情况,尽量争取多做一些能够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平时,积极给自己加任务、“压担子”,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工作中多看、多学、多听领导的看法,积极向单位同事请教,学到了许多好的工作和领导方法。半年内,我先后参加了“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离别交通陋习,践行交通文明”上海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日活动;参与筹备了第十三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的各项活动;参加了在浙江杭州召开的“融入长三角,携手港澳台”2006长三角青年论坛,并随团市委领导和上海青年企业家赴浙江金华市考察学习;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团市委直属机关庆祝建党85周年合唱比赛”;参与了“我是共产党员”团市委直属机关党员践行先进性活动,切实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参与组织了每月一次的“健康面对面”上海青年医务专家志愿服务新郊区行动暨百名白内障老人复明行动等大型活动,先后深入金山区、南汇区,奉贤区、嘉定区等地开展活动。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各项集中学习活动和在上海青年干部治理学院举行的为期6天的“云南团干部培训班”学习,瞻仰了“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心机关旧址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参观了世界500强上海宝钢集团、上海科技馆;参与观摩了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九届六次主席会议等。此外,还观看了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光明爱心慈善晚会”和“圣彼得堡冰上芭蕾舞剧团《天鹅湖》”、在上海大舞台举行的全国“6.26大型禁毒公益晚会”等等。
(三)勤于思考,不断提高。在挂职期间,我在学习、锻炼中不断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都做了认真的思考、分析,在头脑中理出了改进的方法。对学习和感受到的知识,巧妙的运用于实际工作。同时,将工作、学习、参观、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思考,理出自己的见解。在挂职期间,通过学习锻炼,并经常思考总结,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三、挂职学习中的体会感受
在上海挂职期间,我围绕实现挂职学习的工作目标,较快地适应和实现了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环境的转变和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刚到上海,面对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这里严谨的工作制度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后,看到了上海团干部灵敏的思维模式,紧张而又有序的工作节奏以及他们面临的激烈的竞争环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挂职过程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作为一名挂职干部,只认真工作是不够的,只有全身心地溶入新的工作,溶入新的集体,才能真正转换角色。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不断消除局外人的思想,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努力使自己做个有心人,真正实现挂职锻炼的目的。
四、关于团工作的启发思考
半年的挂职,让我充分了解到上海共青团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特点,受到很大启发,对如何做好时期的共青团工作有了更深的熟悉和体会。
(一)整合资源,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有较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但其力量也有许多薄弱的地方,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外力开展团的工作。因此,共青团组织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强对外沟通与合作的意识,充分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程度,促进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上海市青联下面设有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上海杰出青年协会、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上海市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以及各个区县青年联合会等30多个会员团体。有很强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团市委组织的活动在整合资源,进行社会化运作方面比较成功,如:我挂职的团市委统战部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市财政没有拨款,团市委也没有为此项活动预算经费,全部是依靠整合社会资源,活动资金基本都是各大企业赞助的,这需要领导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同时取决于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参与团市委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当中,我接触到许多上海的共青团干部,也接触到一些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界人士,充分感受到他们来自内心的一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如“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第十三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融入长三角,携手港澳台”2006长三角青年论坛等大型活动创新力度大,活动效果好。非凡是“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共青团组织能够举办这样的活动,必须要有很大的魄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而这个活动是由团市委统战部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从中也可看出上海团市委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势。我参与的也有一些传统的活动项目,但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把青春建功新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与“健康面对面”白内障老人复明行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
(二)加强宣传,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
挂职当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上海团市委对信息工作和宣传工作的重视。团市委十分重视包括电子邮局、短信群发、视频会议等在内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构建了团市委、市属单位团组织和基层团组织三个层面分级分层的电子邮局、短信群发系统,通过专题介绍会、条线工作会以及网页、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形式向基层团组织、团干部进行广泛宣传,并积极开展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应用试点工作,在基层团组织中确立了50家试点单位,向近100家单位发放了短信群发系统登陆帐号,通过签约方式向21家单位开放了短信群发权限。推动团的组织体系从科层制的纵向型向扁平化的网络型转变,有效促进了工作互动、信息利用和资源共享。应该说团市委的每一项工作、一次活动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完善的、便捷的信息平台,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如:市青联在组织“健康面对面”上海青年医务专家志愿服务新郊区行动筹备工作时,便制定了具体的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合作媒体、宣传形式和宣传重点。邀请上海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为活动的宣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保证宣传效果,在上海共青团的网站上定期发布有关活动信息。在活动中,青年报、文广新闻传媒、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共青团等平面媒体和网站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得以不断提升。通过策划和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要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仅仅是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内涵,还要善于宣传、善于造势、善于利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广大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归宿感,增强社会各界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提高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三)敢于创新,提升共青团的贡献率。
团市委组织的其他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上海青年在个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新风采,同时也引入了国内外的青年创新成果和创新元素,对于激发青年的创新热情、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中华龙腾”系列活动之四——“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通过“我们是一家”文化专列、“我们共同迈进世界”青年论坛、“龙耀浦江”主题活动、“我们共话友谊”学校交流活动以及“我们走进上海”参观考察活动,近千名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大中学生与2000多名上海青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还致信表示亲切问候,此次活登陆xiexiebang.comwenmi114.com查看更多文章动意义深、影响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因此,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虽然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共青团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工作环境不尽相同,但都应该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中应该发挥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共青团不管开展什么工作,都要放到党政大局中去考虑,提出切实可行、富有特色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实施一批符合实际、主题鲜明、便于操作、青年欢迎的工作项目,策划和推出一些创新性、实效性强的活动,作为推进共青团凝聚力建设的具体抓手,努力提高共青团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五、结束语
半年的学习交流,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充电学习和参与实践的过程,我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半年的挂职学习,是我一生当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非常珍惜这次挂职学习的机会。非常感谢上海团市委领导给予我在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在工作上提供便利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感谢同事们在一起共事给我的关心和支持,我也非常荣幸能与各位同仁一起度过这段难忘的时光。通过工作和学习上的交流,让我积累了不少新的工作经验,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团市委领导对我关怀备至,同志们与我和睦相处,让我在业务上丰收的同时,又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友谊。
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我心中布满信心,决心把在上海学到的理念和知识作为工作的基石,充分运用挂职锻炼学到的先进的理念和先进治理经验,以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努力工作和学习,在各项工作岗位上不断的学习、思考,用探索的心一路前行!
第五篇:团县委书记赴上海团市委挂职学习总结
根据中青办发[2006]2号《关于2006年实施“培养计划”组织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通知》精神,在云南团省委的安排下,我有幸成为西部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学习交流、挂职锻炼的一员,2006年5月初,带着省州团委、洱源县委等领导的期望和嘱托,来到了上海团市委挂职锻炼,时间是半年。
眨眼间,时间迅逝,在上海团市委的学习交流即将结束,过去的半年里,通过积极参与、观摩和亲身经历团市委的各项工作,使我受益非浅。团市委干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的工作理念新、敬业精神强、奉献意识浓、团结氛围厚、工作作风好、办事效率高等特点,我深受启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拓展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增强了对待各项工作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开拓意识。下面汇报这半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一、上海市和上海团市委的基本情况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作为我国改革的前沿发达城市,站在新世纪的起点,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与走向国际大都市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相适应,以大思路、大战略、大手笔、大魄力书写着上海改革和发展的辉煌篇章,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2004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745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财政收入3591.73亿元,增长27%;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继续加大对云南、西藏日喀则地区、新疆阿克苏地区、三峡库区等8个对口地区的援建力度,全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3.29亿元,援建帮扶项目393个。全市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485公里,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到125公里。全年新建绿地191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上海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包括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副局级)、办公室、研究室、组织部、宣传部、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统治部、管理信息部、权益部、地区工作部、青工部、学校部、少年部、机关党委等14个部门;包括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年报社、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等团办事业单位13家;包括上海青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世界集团公司、上海城市实业公司、上海青年科技公司等团办企业单位等4家;还包括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杰出青年协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市委指导下的上海市级青年社团等37家。团市委市属单位团组织共273个(包括团区、县委,局(公司)、大专院校团委等),基层团委2334个,基层团总支2713个,基层团支部34952个,专职团干部2126人,兼职团干部6.97人,团员人数106.3万人。近几年来,上海团市委围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以“聚焦、提升、突破”为工作基调,继续坚持“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工作理念,强化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推进团的事业整体发展,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两个方面体现特色、有所作为,以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中体现作为为己任,以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上海共青团为目标,着眼事业凝聚,引领团员青年与城市发展相同步,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战斗力;着眼思想凝聚和服务凝聚,推进团青工作同青年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贡献率;着眼组织凝聚,追求自身建设与持续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共青团推进青年工作发展的创造性;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实现了上海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本人从事的主要工作和学习情况
挂职锻炼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作为一名团干部,能有机会到国际都市上海挂职,是十分难得的。来到上海后,我被安排到上海团市委的统战部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工作,任主任科员。半年内,我先后在统战部办公室、市青联秘书处和国内联络部锻炼学习。我遵循“学习一些经验、结识一批朋友、开拓一些视野”的原则,努力用真诚的心、认真的态度、扎实的行动对待全新的工作。
(一)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来到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除了有许多新鲜、好奇以外,更多的感受是云南、大理与这里的差距。因此,在挂职期间抓紧时间和机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当地的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对上海的了解,学习先进的思想观念、好的工作做法和有关政策;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多媒体制作员》培训班,掌握了一些初级的幻灯片制作、图片处理、动画制作;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经济类、财经类、社会类的书籍,如:《点击经济学名词》、《与经济大师对话》、《当代上海经济发展概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中国黄河报告》、《中国乡村报告》、《财政学》、《地方财政学》、《听大师讲哲学》、《在北大听讲座》等。二是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习团市委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多方了解了上海共青团开展活动的形式及发挥作用情况,共青团工作如何与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工作相结合等。三是利用周末及其它时间参观、考察和学习,如:参观了上海市2006年双年会展(超设计)、上海市2006年国际花卉展、上海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瞻仰了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革命纪念馆,考察了浙江、安徽的部分旅游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南京、无锡等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神话。总之,做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到了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
(二)珍惜机会、加强锻炼。我十分珍惜到上海挂职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中认真审视自己,潜下心来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工作涉及的内容和运行情况,尽量争取多做一些能够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平时,积极给自己加任务、“压担子”,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工作中多看、多学、多听领导的看法,积极向单位同事请教,学到了许多好的工作和领导方法。半年内,我先后参加了“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告别交通陋习,践行交通文明”上海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日活动;参与筹备了第十三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的各项活动;参加了在浙江杭州召开的“融入长三角,携手港澳台”2006长三角青年论坛,并随团市委领导和上海青年企业家赴浙江金华市考察学习;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团市委直属机关庆祝建党85周年合唱比赛”;参与了“我是共产党员”团市委直属机关党员践行先进性活动,切实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参与组织了每月一次的“健康面对面”上海青年医务专家志愿服务新郊区行动暨百名白内障老人复明行动等大型活动,先后深入金山区、南汇区,奉贤区、嘉定区等地开展活动。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各项集中学习活动和在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举行的为期6天的“云南团干部培训班”学习,瞻仰了“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参观了世界500强上海宝钢集团、上海科技馆;参与观摩了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九届六次主席会议等。此外,还观看了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光明爱心慈善晚会”和“圣彼得堡冰上芭蕾舞剧团《天鹅湖》”、在上海大舞台举行的全国“6.26大型禁毒公益晚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