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时间:2019-05-15 13:5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第一篇: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谈一个较小的话题,只要把基本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叙述清楚,就算合格了。而对于多数硕士论文作者来说,不仅有长度要求,而且它要求学术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以下是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几个重点环节,以及引证的规范问题。

第一节 写作八个步骤

严格地说,提笔写(或在电脑上打字)之前的许多步骤都属于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比实际动手写重要得多。许多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过程时非常重要,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 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中国核心期刊论文网》精品论文有专门介绍

(http:///):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收集(或者叫“文献检索”)并细读相关的研究资料与理论依据。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查找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与核心问题。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 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最后得到“脱离主题”的结果。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http:///)论文超市有专门的阐述。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方法。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 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初写论文者可参考中国核心期刊论文网(http:///)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 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上衔接关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设计论文框架,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题。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引用、修改、增减),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自成一体,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在这一步,有时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例如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资料或材料或拜访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还对时间要作出安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可能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或调整选题。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 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花费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很多。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时作者一定要舍得“割爱”,割舍那些用不上的材料。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但也要注意选题范围太小的问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俱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第二篇: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谈一个较小的话题,只要把基本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叙述清楚,就算合格了。而对于多数硕士论文作者来说,不仅有长度要求,而且它要求学术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以下是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几个重点环节,以及引证的规范问题。

第一节 写作八个步骤

严格地说,提笔写(或在电脑上打字)之前的许多步骤都属于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比实际动手写重要得多。许多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过程时非常重要,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收集(或者叫“文献检索”)并细读相关的研究资料与理论依据。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查找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与核心问题。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最后得到“脱离主题”的结果。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方法。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上衔接关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设计论文框架,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引用、修改、增减),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自成一体,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有时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例如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资料或材料或拜访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还对时间要作出安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可能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或调整选题。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花费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很多。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时作者一定要舍得“割爱”,割舍那些用不上的材料。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但也要注意选题范围太小的问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具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第二节 论文的选题

一个适当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科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加上研究生的招收数量大幅度提高。这样就使各学科的研究领域或论题越来越丰富,空白研究越来越少,而新问题的研究又有一定难度,于是现在文科研究生如何选择好论证的题目,凸现为一个新问题。因此,需要重点谈谈硕士论文的选题问题。

关于选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一,选题的大小

选题大而不当,这是硕士论文选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动手搜集资料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选题是否过大。例如“谈谈××学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在这样的选题下,当然什么都可以谈到,但这只适合某个具体学科的领导人做总结报告时采用。若具体一些,例如“论传媒受众的心理”,似乎好点,但在这样的选题下必须谈几十个大小问题才可能做到论证全面、深入,适宜写成一本学术论著而不是一篇论文。普通的论文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对于硕士论文来说,选题之下,以只能分出第二个层次为宜。若选题之下能够再分出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更多的层次,就不大好把握,难以将论证深入下去。

如果把刚才的“论传媒受众的心理”题目,缩小为“试论读者阅读消息时的选择性理解”,显然后者比前者的论证范围小多了。第一,它从广泛的传媒受众缩小到报纸这单一传媒的读者;第二,又从泛泛的一般心理具体到接受心理;第三,再缩小,只涉及接受新闻体裁中的一种----消息时的接受心理状态;第四,又将选题进一步缩小到只研究读者接受时的一种心理表现----选择性理解。选题小了,才可能对问题探讨得更深入。当然,如果作者既有较多的材料,又有较强的论证能力,可以将选题定在刚才说的第三个层次,甚至第二个层次上。

掌握多少材料和估量自己的驾驭能力,确实是选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自己对某个选题特别感兴趣,下定决心要写,但是材料很少,并且估计短时间内难以搜集到更多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换一个选题为好。材料是论文的基础,基础打不磁实,仅凭兴趣,是写不出成功的论文的。例如一位作者作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带有道德色彩而西方的新闻传播带有机械性”的理论假设,但是他除了对当前的中国大众媒介有所了解外,对中国解放前一百多年,以及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的大众媒介,几乎没有接触过,对于国外传媒的接触非常有限,这个假设虽然有新意,但是可供论证的论据寥寥,这样的假设就难以成立。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这就是材料太多,作者的研究经验有限,难以驾驭,而且论文的篇幅也有限,这种情况下,最好坚决将选题范围缩小。

二,选题的价值

学术研究要追求某种价值,这包括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如果说选题大小尚属于个人把握的技术问题,那么论文的学术价值,是更重要的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为了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首先在确定选题之前,对准备选择的题目现有的研究状况进行价值评估,如果自己继续这个题目的研究,是否有价值,这可以从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两方面衡量。

如果某方面的选题,其学术方面总体上可能会有一定的价值,那么还要掂量一下自己掌握的材料和提出的假设是否足以产生新的学术价值。如果属于引进、介绍国外研究的新成果,在国内是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但要估量一下自己的理解、概括的能力,以及翻译水平、普及能力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社会价值,即有些选题在学术上看起来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通过其科学的论证,可以使社会较直接地受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这样的论文,应当与具有学术价值、但不一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论文,其价值评估给予同等看待。当然,这类论文同样要求学术规范,只是衡量的价值标准有所差异。

选题的价值评估,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多听取本学科专家的意见,以及一些相关的社会人士的意见。有时到了论文答辩的时候,作者还说不出自己论文到底有什么价值,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会严重影响对论文的评价。

第三节 文献检索

必须经历的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

许多人文-社科研究者都有这样的经验:为了完成某一个研究选题,搜集资料、阅读堆成

小山般的论著、做笔记、找人访谈、搞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等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些工作做得越充分,写作的时间就越短,并且会感到十分顺手。像硕士论文这样规模的论文,几天就能脱稿。

最令人感到为难的情况,就是材料不多,思路不明,却由于某种原因一定要写出来,花费了许多痛苦的写作时间,搞出来的东西往往水平有限。在这里,特别对于硕士论文的作者来说,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做好文献检索。因为这样规模的论文,专门为它搞抽样调查、大量访谈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较小的假设来论证,因此准备工作大多集中在文献检索方面。

文献检索可以考虑走以下几个步骤:

一,首先以选题为中心,对广义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材料搜寻,然后缩小到选题本身较小的研究领域。例如研究性社会学中关于“中国女性的情感与性”这个选题,那么了解的范围一开始就不应局限在中国女性,而应先了解世界女性总体、一般情感、所有关于性的问题等等面上的情况,然后再缩小到中国妇女、一般情感和独特的中国女性情感。广泛搜索之后,再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这对于把握自己准备论证的话题在较大范围内的地位和意义,是必要的一个步骤。

二,在适当缩小搜寻范围之后,一个侧重了解的情况便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它们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存在哪些问题;它们没有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选题是否能够产生新的结论等等。

三,了解不同学派的基本情况。多数选题在学科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检索时要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在比较中确定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倾向。这个步骤对于形成作者自己的观点,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面对已有的材料,分析研究空白和不够深入的地方。这时考虑两个问题:在选题范围内,有哪些尚没有被涉及到(空白);哪些虽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手头材料的突破口,成为论文的主攻方面。这第五步,意义在于“沉一沉”,思考一下。

五,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再考虑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新情况。前人没有涉及到,而现在又急需作出解释,或得到解决思路的地方,可能出新观念或新视角。如果考虑得周全,较容易得出研究成果。但是这时要对自己的把握能力再估量一下,因为对新问题、新情况的阐释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功底。

六,经过第五和,进一步有目的性地查找本学科的材料。这时选题的主攻方向有了,就会产生深入查找材料的动机,文献检索的目的性更强了。这时找寻的材料,大多可能直接与将来要写作的论文相关,因而,这时查找材料与做笔记并重。

做笔记没有一定之规,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和个人习惯采用一种或多种形式。例如按内容归类做笔记、以不同的作者归类做笔记、用活页纸做混合笔记(看到哪里就记到哪里,然后再按一定的分析要求归类)等等。如果材料可以借走,当然使用电脑做笔记当然更好。整理笔记,按将来写作论文时的逻辑编排,这一步做得好,写作时就会感到很顺手。这项工作宁可慢些,到写论文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特别强调一个技术性问题,即笔记或资料整理的每条都要将作者(编者、译者)、论著(或资料)名称、出版情况和出版时间记下来;外国作者,除了译名外,必须记下外文原名。不要忽略这件事情,许多论文作者临到答辩才重视引证的规范,回过头来查找出处是很困难的。

七,第二次扩大搜寻范围,查找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材料。这回不是泛泛地浏览,由于基本确定了论文的主攻方向,那么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外,可能会有不少能够为论证所选择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一般地说,采用一些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会给论文增添较多的学术性(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常常带出研究的新视角)。这一点有些硕士生忽略了,只在较狭隘的本学科的范围内论证,局限较大。

以上文献检索的八个步骤,只是大体上规定一下如何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检索的步骤顺序不会都是一个模式。但是,凡是写得较规范、真正能够写出新东西的论文,大多经历了以上的准备过程。而论文不大成功的,检讨起来,多数都是在文献检索时犯了懒。这方面的懒惰,贻害无穷。

第四节 动笔之前

在头脑中把论文写成在充分的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论文的写作要开始了。这时的第一步,不是马上就写,而要为写作做准备工作。是否在头脑中先把论文做成,往往影响论文写作的进度和文章质量。宁可多用几天作好充分准备,也不要将时间陷在写作过程中。

写作消耗的时间一般不应该很长,多数长时间处于写作阶段而不得结束的情形,往往是由于文献检索阶段的工作不完善,写前没有做好准备。由于思路没有形成,或思路本身是否成立尚存在问题,写不下去,但又不愿意重头开始。这是最尴尬的情形,注意千万不要在论证阶段拖时间。

一,写前的掂量

准备动手写作了,首要的问题是将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者自己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准备普及的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再做2方面的掂量:

第一,在就要动笔前几天,再慎重考虑一下,自己选择的主攻方向是否得当,材料是否丰富、论点是否站得住脚等等。

第二,对自己选定的主攻方向的价值(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再掂量一下,到底能提供什么,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二,研究要素的确定

动手写作前的第二项准备,是要确定研究的要素,即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有哪些、基本框架、论证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布等等。

一篇硕士论文,只论证一个,最多二至三个抽象或具体的话题,三万字左右的规模一般够用了。这样规模的论文,已经需要有核心概念,以及相辅的少量其他概念,可以形成一个小系统。有些论文在答辩中遭遇诘问,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概念的内涵不清、不同的概念内涵重叠、各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衔接不当等等,于是造成论文多处出现逻辑矛盾。

硕士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使用本学科已有的概念,不要随意生造概念。一篇算不上很长的论文,如果采用许多生造的概念,光解释概念就需要相当的篇幅,哪里谈得上论证问题呢?

设计论文的大体框架结构。这是写任何略有规模的文章所必须的。对于硕士论文来说,框架可以设计到“节”,但不宜过细。写作中间需要在论证逻辑方面、次序编排方面经常调整,一些具体论证的因果关系、相当于网络“超链接”性质的对于论证中新出现的词汇概念的解释等等,翻来覆去的改动更是常有的事。事先设计得过细,会限制自己的思路。而较为宏观的“章”,要多设计几种方案,以保证突出主要观点的论证,让其他部分紧紧围绕主要观点展开。“章”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整体上各章的内容要衔接有序,字数大体相当。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任何学术论文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论证,以达到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解释清楚某个问题,或为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合理性的说明。硕士论文属于中等偏下规模的研究,虽然可以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但是现在更多的论文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样化。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遵循科学的法则;而非科学的“研究”常常表现为个体经验的描述、随意观察、个人感想、利用未被证实的常识进行概括等等。这样的“研究”不大遵循严密的逻辑,没有考虑足够多的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推导出来的结论常带有片面性,很容易被无法涵盖的其他事实轻易推翻。

科学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研究(可以是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等等),目的是获得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另一类是实证研究,目的是获得事物属性的认识。实证研究又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方式。定性研究以观察、访谈为主,通过归纳分析、从资料中发现、体验式访谈和观察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定量研究通过人工控制的环境,以假设演绎的题目,代表性的统计和实验,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如果选题属于实证性质,一般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

注意:现在流行的关于“定性研究”的理解,经常误指思辨研究。思辨研究是指从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选题进行综合的、逻辑的分析;而“定性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访谈、观察和资料分析,解决的是相对具体的问题,目的、方式与思辨研究有较大的差异。

不论任何研究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决定采用哪一种。哲学、史学理论、文论方面的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方法较为适合;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民族学、国际关系方面的论文,多数是实证研究。其中又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较为宏观的数据,可以采用专业机构的调查材料。

量力而行,是硕士论文确定定量研究方法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条件的不具备,千万不要贪大,自己动手去搞较为宏观的社会调查。不然,会弄得骑虎难下。

定性与定量研究各自有优点和缺陷。因此需要了解一些现在的争论,以便选择研究方法时权衡。一些研究者认为,通过量表和统计分析、电脑模拟和资料简化的技巧进行等量化技术,可以使论证经得起测试和证明;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要找出社会现象的真正因果关系是太妄想了。以定量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有时显得不自然和缺少人性,过度简化了社会现象。[4]

第五节 论文的论证

论据与论证的统一

真地到了写作论证阶段,可说的话反而不多了,因为不同的论文所进行的论证千差万别,这里只能涉及到一些论证的原则。在论文选题和论证的主攻方向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所谓写作,其实就是将许多论据,经过论证,证明作者的假设是成立的,或者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立的。论据与论证的统一,正是我们进行论文写作要达到的目的。

论据,即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实证调查的数据、众多的事实、权威人士的意见、历史证据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少数现实政治的选题外,“权威人士”主要是指本专业本领域内的专门家,而不是当权的政治领导人,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宣传要求的请“权威人士”说话,是有差别的。

论据如果不经过论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论据准备好了,接着就要紧紧围绕每一个立论(硕士论文中应有一个或二三个总体的立论;各章节可以还有一些较小的立论,但均应服务于总体的立论),动用自己头脑中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论证。论证包括基本的逻辑论证,即常见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还有归纳论证(这要遵循严格的定性研究方法)等等;再就是定量论证(数据分析)。就论证的形式而言,还可以把论证分为正论、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

硕士论文中,常出现的论证问题之一,是论据太单薄,无法全面说明立论。

第六节 论文的引证

注重规范化和前后对应

现在对于硕士论文的引证如何规范,各院校不大统一,但是在要求规范这一点上并没有分歧。各大学“学报”对论文引证的要求,今年起开始一致了,但是硕士论文与发表在学报上的论文还有许多不同,至少现在不能完全套用“学报”论文的引证规范。这里我介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对论文引证的要求,它的根据是港台中文硕士论文的引证和注释规范。具体的规范现在暂时可以不同,但是原则应是一致的,即尊重被引证者的著作权、引证明确、便于查找核对。就此,谈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一,鉴于硕士论文带有较强的学术性质,可能要标明的引文出处、非正文注释较多,如果采用“页下注”的办法,有些论文

的某些页,注释部分会比正文还多;如果某一论著多次被引证,就必须反复注明同样的作者、论著名称、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等等,烦不胜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引文出处和非正文的注释分别处理。

非正文注释(这是指需要作一些解释,但又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那部分文字),在文中统一编号,所有这类注释集中到论文之后,紧接着论文便是“注释”。

文中对引证标明出处,不采用编号页下注,而是在引文(或引者复述)之后加一括号,依次写上作者(或编者),发表年代。如果引证的是书,在年代之后加冒号,标明页码。论文的最后组成部分,应是“参考文献”,将文中引证到的所有论著和其他资料一一列出。无论一部论著(或调查报告)被引证多少次,关于这部论著的作者、出版时间、名称、出版社(或期刊)等基本情况,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正文引证后的括号内,要求列出发表年代,这是便于读者感受被引证材料的新旧;不同的页码,正文括号中已经给出。

二,非正文注释中的引文或复述之后,同样采用括号,只注明作者(或编者)、发表年代和书的页码。

三,为了便于查找核对,“参考文献”按作者(或编者)的姓名排序。中文著作(书)为一类,按作者的姓氏笔划顺序排列;中文论文为一类,也按作者笔划排列。英文和其他拉丁文论著编在一起,著作(书)与论文同样分别编排,分别按照作者(或编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俄、日、阿拉伯、梵、回鹘、彦等文字的论著,分别另组,同样按作者(或编者)姓的字母(或假名)顺序排列。

四,文中没有明确引证或复述,但确实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思路的论著,也可以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便于审阅者考察作者文献检索的视野。

五,“参考文献”中的论著,可以有少量未发表的,但要说明原来或目前的状态(例如:“已通过或尚未通过的博士论文”、“作者提供的未发表稿”、“征求意见稿”、“打印稿”、“手稿”等等),一般也要注明写作时间。

六,“参考文献”中每一论著情况的排列顺序是:作者(或编者)姓名(外国人要先写上姓,姓之后加逗号,然后是名)、用括号标明的发表时间、冒号之后是论著(或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的名称、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及期号(不用标年代,因为第二项已经标明年代了)。

七,引证同一作者(或编者)的不同论著,按该论著的发表时间顺序编排。不论在正文还是在参考文献中,均在标明的发表年代之后以加上a、b、c……来区分。

八,引证中文翻译论著,正文括号中标原作者(或编者)的中译文“姓”。译者在“参考文献”的论著名称之后加括号标出。

九,这样,论文的要件排列如下:

标题、目录、绪章、正文章节、结束语(可以不设)、有编号的注释(有的论文不需要在正文另加注解,当然也可以不设)、参考文献、后记(可以不设)。论文提要、关键词等,是为了便于了解和查阅而设置的,很有必要,但不属于论文的组成部分。

十,正文或注释中第一次出现的外国人名、机构名和一些专用术语,除了常用的外(例如马克思、诺贝尔、小布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激光等等),中译文之后应加括号,标出原名。不过,现在一般仅限于拉丁文体系的文字,一些非拉丁文体系的文字由于存在打印困难,暂没有要求。

硕士论文毕竟有数万字,需要在完成论文之后,认真整理材料,使正文与“编号注释”、“参考文献”对应。现在硕士论文的一个主要的技术性问题,就是不重视材料的整理和不遵从对论文的技术性规范要求。有时,答辩中这种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技术性问题,使得对论文的评价大打折扣,因为这表明作者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这种因“斜失大是很不值得的。

引证规范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正文中引证或复述了,却没有标明出处;或虽然标明了,但在“参考文献”中找不到相应的材料,数页纸满是论著名称,就是前后对不上号,很让审读者恼火。原因不外是忘记列上,或是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标识中年代、页码错误,以及引证中丢失字词或句子、抄错了或抄窜了行,造成意思扭曲,是另一类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引证后没有再去核对原文造成的。

第三篇:博士论文撰写经验

在论文投稿版,最近也有好几个帖子涉及到关于学位论文的写作这个问题,恰巧近期本人正好在撰写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今天刚刚完成了整篇的摘要,剩下的工作只有300余篇参考文献的格式校对和整篇论文的排版工作了,因此,也可以算是毕业论文基本完成。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撰写过程和一点体会,也许对跟我有类似经历的朋友的学位论文撰写有帮助。

我的论文撰写工作始于2008年的11月,这个时候距离我将来的学位论文送审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在2008年的11-12月,我主要是完成了文献综述的撰写!也许有人说,这么早就写毕业论文是不是太早了?我的看法是凡事宜早不宜迟,这也是我一贯做事的风格,就像我从小学到大学上学从来不迟到一样,研究生期间来实验室也一般是前三名(大部分时候第一个),呵呵!对于一般的博士生或者硕博连读生来说,距离答辩还有一年的时候,我想你的课题肯定是完全确定了,而且已经做了大部分的工作,剩下的工作的框架也应该有了,因此这个时候写文献综述并不受课题研究内容的未知性的限制。写综述之前,首先要列好提纲,具体到每一节的每一部分,需要写什么内容,都得列出来。然后接下来就是填空了。利用做实验之余的空闲时间,对于每一部分,找到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献也应该是之前大部分都看过的并有内容标记的,所以找起来应该很方便,对其中的内容稍作浏览便可知晓。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引用文献中的句子,对于英文文献,首先要翻译过来,然后要做出文字上的变动而保持其意思不变,当然标上引用是必须的,对语句做变动就是为了防止一不小心就成了剽窃!这一点在写文献综述时候要特别注意,近年来已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的综述写了3万余字,40多页,有人说你这会不会太多?其实不然,因为整个学位论文我写了200页,12万字,因此这么多综述占的比例并不算多。我还见过有的人综述页数占了整个的一半的呢!其实各个学校对综述的量有个比例的限制,根据自己的论文总页数,不要超过那个比例就行了。我的综述部分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一个月,前面说了,是实验之余的空闲时间!

在今年2月份,我开始了实验数据部分的撰写,在这之前我的数据基本上都整理成了小论文,即投稿文章,除了一两篇还没发表之外其他的都已经发表。因此,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非常方便。首先根据自己已经有的数据和未来需要补充的部分做个章节上的安排。然后呢,对于自己发表的英文文章,要翻译成中文的,这个翻译其实非常快,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数据那是相当熟悉。对于章节安排,我基本上是将准备写入学位论文的已经发表的文章各安排成一章内容,也有一章是两篇小论文合并的,这个主要是根据论文内容结构的需要。因此,实验数据部分的初步撰写非常快,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仍然是实验之余的时间),六章实验部分就完成了!

注意,我刚才说了,这是初步的撰写!下面的工作就是从头到尾要串起来,各章需要加引言,这样整个的论文工作就显得有连贯性,因此各章的引言撰写十分重要,下一章的引言需要说明为什么在做完上一章的实验后要开展下一章的实验。写好了各章引言后,每一章的工作基本算是完成了,但是参考文献的问题还没解决,因此,下一步的工作是从第一章开始,一边对语言文字进行再整理,一边整理参考文献,文中标注的文献与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必须要准确对应,这个十分关键,错了一个就麻烦了。本人比较笨,不会endnote,因此采用老办法,用word里面的“编辑—查找”菜单,我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300余篇文献没有重复,没有搞错。对整篇论文的语言文字和参考文献校对完了后,论文的主体工作其实就完成了,还差的就是大摘要,总的结论了。这些文字校对和参考文献的核实工作其实也很快,一个星期我就搞定了。

对于摘要和结论的撰写,一定要花点时间,估计审稿人一般都只会看这两个地方就给文章打分了。摘要首先要一两句话简介研究背景,突出论文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大体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接下来分段叙述工作,要突出研究手段的高级、实验设计的创新和结论的重大意义等。结论与摘要不能太雷同,应各有侧重点,我觉得摘要应该侧重对实验工作和结论的概括,而结论应更为细致地叙述实验得到的有意义的数据结果结论。今天,我完成了摘要的撰写,所以论文撰写工作基本算是结束,接下来就是把参考文献按照学校要求的格式再弄一次,然后就是整个的排版工作。

虽然我的整个论文撰写工作似乎持续了半年,其实并没有真正花多少时间,也没耽误实验,这中间还包括了寒假。因此,我对于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还是挺满意的,我不在乎有人说,说你这么早就写论文是不是有病呢?我看不是,虽然距离论文送审还有5-6个月的时间,但是接下来的时间自己感觉就轻松一些了,找工作要安心一些了,做实验也更安心。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也许很多朋友和我情况不一样,我目前做的实验工作和未来还要做的工作已经与大论文无关了,老板又给了新的任务,写完毕业论文不代表毕业,不代表不用做实验了,只要还呆在实验,就还得出paper,我想这是大部分老板的要求!

好了,就胡乱说了这么多,本人文笔奇差,语文考试一直是刚刚及格那种,大家看得烦了就直接跳过。

当然了,如果有朋友支持我的论文写作过程,或者对您有帮助,不妨评价一下!

第四篇:如何撰写硕士论文

如何撰写硕士论文

通常,一些研究生会将论文准备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这也许符合某些情况。但是对大多数情况来说,这两项工作通常是相互重叠,交互进行的。有时,你只有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才能够理清思路,然后开始做实验;在测试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你想法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动脑思考和动手测试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研究生直到提交论文前一两天还在进行研究的原因。

由粗到细的写作方式对你的论文写作也是很有好处的。任何一篇论文都不是一气呵成的。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你可以先草草地记下你要写的东西,然后整理成一个大纲。在撰写论文草稿的过程中,你可以先写那些比较有把握的章节,然后再写那些没有把握的章节。不要认为你第一次写作就应该写得很完美。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你在某个段落卡住了,那就给自己做个笔记,写下这段的大概意思,然后接着写下一段。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稳步的进展,而那些比较难下笔的章节你总会有时间回头再写的。

在写论文或者任何技术文章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读者会比你更了解你文章的主题。你应该尽可能清晰地将提出问题的动机、最终的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应该适当重复但不要令人厌烦,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阐述你的想法,并用一些恰当的例子让读者形象地领会到你的意图。

以学位论文的风格进行写作不是用于娱乐的。撰写学位论应该清晰、不模糊。为了做好这一点,你应该准备一个对你的研究很重要的关键词表,然后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使用这一套关键词。总是使用相同的短语,这样读者就能清楚地知道你真正所指的是什么。

由于研究生论文的目的是证明对知识作出的具有独创性的或具有裨益的贡献,那么阅读论文的评阅人要能够在论文中找到如下问题的答案:

1.研究生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该问题是不是一个好问题(是否被回答过?是否有用处?);

3.研究生是否能够使评阅人相信该问题被充分地回答了;

4.研究生是否对知识作出了足够的贡献;

在证明你对知识作出独创性的贡献之前,你需要清晰地阐述问题。为了证明你的贡献的独创性和价值,你必须详细地对论题及与论题相关的已有文献进行评论。然后你必须在文章里通过直接引用证明你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被 1

解决,是值得你去研究的。描述你自己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经过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过程,你已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耳熟能详了。

如果论文不能够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充分的回答,你就有可能要重写论文,否则你可能会在答辩中彻底失败。为此,下面给出了论文的一般框架,突出了如何以合适的段落标题和论文的组织来回答上述问题。以下是学位论文大纲:

第一章: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经常会有些其它的标题,但是它通常包括以下这些部分: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与该领域的联系,建立论点的背景文献、局限性以及假设。

要注意仔细区分哪些是别人做的,哪些是你做的。使评阅人知道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对问题进行描述的这一部分是明显的分界线,这也是把它放在文章中间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研究方法。

这一章让读者知道你是如何进行的研究,让别的研究者可以重现你的研究。

第三章:研究结果。

这一章你应该直截了当地报告与每个假设相关的研究结果。不要报告与你的假设无关的数据,除非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你的结果有价值。图表对于帮助读者理解结果尤其重要。

论文中这两章的目的只有一个:是使论文评阅人相信你已经回答了或解决了你在第一章提出的问题。只解释你是如何解决或回答你所设定的问题的,不要包含你所犯的错误或走过的死胡同,除非这些内容是与回答问题确实相关的论证。

第四章:讨论与结论。

讨论部分重新给予了你在写作中发挥更多创造性的机会。你应该根据你的假设阐述结果,得出结论。你也可以就你的成果所隐含的该领域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现在,很可能你已经发现了有些问题你本可以用其它的方式解决,只是你以前不知道而已,与读者分享你的这些领悟。最后,你可以预测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在结论部分你一般可以包含三点,每一点可以用一段内容进行单独阐述:

1.结论

2.贡献概要

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部分

结论不是对论文进行随便地总结:结论是你所作出推论的简短描述。按重要性排列若干段落是比较好的办法。作者一般仅仅用总结/启示部分重申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要浪费读者的时间。读者已经阅读了那些研究成果,现在,在总结/启示部分,读者希望你能帮助他理解这些成果意味着什么。这是论文很关键的一个部分,把你的研究先放下几天,让你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审视你的研究,有时候这样完成这一部分效果最好。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无疑你会形成各种更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有助于将你的研究和其它的研究领域联系起来。通常可以将总结/启示想成“如果这些成立,那么怎么样呢”这方面的说明。换言之,你的研究里面有什么关键的思想可以让读者应用到他们的相关领域中去。

论文评阅人对于贡献的总结看得更为仔细。这部分你要列出对新知识的几点贡献,当然,论文本身必须能够证实这些贡献。

注意:确保参考文献部分包括了文中引用的所有材料。

参考文献要跟第一章描述的技术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大多数评阅人主要看其中是否包含相应领域的重要巨作,所以这些文献一定要列出来并在第一章进行引用。当然,如果评阅人发表了与你论文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章的话,他们也会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也在里面,所以最好列出来。而且,评阅人(一般就是你的学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可能会问你类似的问题,阅读评阅人的作品通常会使你有一些线索。可以根据作者的姓氏组织参考文献的先后顺序,或者根据其在论文中引用的先后排列。

附录

附录中该写些什么呢?可以写一些在论文进展过程中遇到的有一定难度,但是却能够帮助确认你的结论的内容。通常是过于详细而不必置于论文主体中的内容,写出来让评阅人能够细读并充分地相信你的结论。例如可以包含程序清单、大量的数据表格、冗长的数学证明或推导等等。

需要花多长时间写论文?

这要比你想象的长很多,即使研究工作已经做完了,模型建立起来了,计算也完成了,留上一个学期来写论文是明智的。不是因为打字要花这么长时间,而是因为论文的写作是对论证和结论的完整组织。从最初的结果到最后的经得起评阅人详细审查的完美论文,你会不断地发现缺陷,改正这些缺陷是比较耗时的。

也可能是先前你和导师只有非正式的交流,你的论文是你的导师第一次

正式看到你的完整思路。这也是最容易发现你的错误或缺陷的时候。你需要时间去改正错误或弥补缺陷。当然,导师有时并不会立即审阅并返回你的论文草稿。

底线是留给自己充足的时间。草草了事在答辩时不会有好结果的。

提示

不要给读者制造麻烦,这是相当重要的。你该明白评阅人感兴趣的问题没有几个,要在明显的章节里面给他们答案。他们需要化费时间找到你要解决的问题、你的解决方案、你论文的结论和主要贡献。找出这些来越困难,他们的心情就会越差。最后很可能你的论文就需要退回重改了。

以上意思就是:论文要尽可能地清楚!把问题仔细的解释明白,用合适的标题等方法突出重要的内容。论文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要保证能够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重要的问题上。

记住论文不是小说,通常不是按照年代顺序叙述问题,而是一篇对重要问题的解答进行阐述的正式文章。

避免使用诸如“显然,这是„„”或“很明显,由于„„”这样的字句,因为这些语句暗示着:如果读者没有看懂,会被认为是愚蠢的。他们可能是由于论文解释得太差而没有领会。

避免用一些使人反感的语句,提出一些仅仅是你个人的观点(诸如: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没有在你引用的文章或解决方案里得到实证。评阅人喜欢挑这样的语句来问:你能不能论证一下为什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补充部分

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来源

毕业论文的性质和写作意义

毕业论文的种类和规格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结构毕业论文的文风

积累资料的方法

毕业论文的结构原则

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具体方法

掌握理论的方法形成论点和论据

文风方面的毛病行款格式

引文、图表、加注结构方面的毛病

起草的意义和一般要求

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

拟定结构提纲选题的原则

写好序论本论和结论

毕业论文的评价执笔注意事项

论文修改的重要性修改的方法

毕业论文的逻辑材料和语言

论文修改的范围

选题和观点方面的毛病

毕业论文指导的意义和任务

毕业论文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指导导师的条件和修养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

例文评析1例文评析2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比学士论文要高。它必须能够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知识的深度,有作者自己的较新见解。国家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只有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独立能力者,才可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这就是说,硕士论文强调作者在学术问题上应有自己的较新见解和独创性,其篇幅一般要长一些,撰写前应阅读较多的有关重要文献。

第五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有一种典型的结构

学位论文的典型结构

(摘自师兄昆仑三圣之文)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有一种典型的结构:在开篇,作者要对与本选题相关的当前的论文和著作情况作一番探讨,以显示作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把自己的研究置于当前的学术论证争之中。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让他对其他著作和论文展开适度批评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说明这项研究将要做的事情是之前的研究和相关论述所没有以这种方式做到的或者缺失的。

在给论文打基础的部分,需要把所探讨的问题融入当前的背景中加以详细说明,如使用何种资源支持自己的观点,论证的策略是什么以及论文分哪几个研究阶段等。

对选题本身的关键点要作出十分详尽的阐释,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采取把阐释逐渐引向深入的作法。

研究的论述应该是从宽泛的背景领域入手,逐渐向一个独特的问题、特征或观点靠拢。一篇研究论文应该循序渐进地逐步深入到一个研究领域。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要以各种方式加以阐明,因为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实质意义的特色。作者应该在这一部分思考一下问题,即在本选题所处的领域里,有哪些工作已经被完成,还存在或者出现了哪些问题,包括哪些工作为什么没有被完成。当然,在提出这些问题时,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姿态提出,而不应该站在自我防御的立场上。同样地,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和设想也应该被提及。

最后,在完成论文以后,还应该写上导言,说明其来源、主旨、目的、形式和逻辑结构,以此作为读者指南。论文的标题和副标题也应当清晰地说明论文和哪些内容相关或不相关。

由于导师和同学们对论文会提出有价值的评价,因此对论文进行改写的时间也应该被考虑在内,改写的过程实际上是使论文的整体表述更加清晰的重要步骤。

另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应该详尽地逐章告诉读者,本论文将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已经做了什么,如这一章证明了什么,下一章为何很必要。每一章都要有独特的观点和实质性的内容。应该绝对认真地检查资料来源、注释和参考文献,以确保准确。有时候,作者还需要附上附录和大量的注释,因为正文部分无法提供这样的空间,同时,这些附录和注释也很有用,因为一方面某些资料可能在别的地方找不到,另一方面这些资料也可以被别人利用。

下载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撰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科技论文等通用的一些关键小技巧[五篇范例]

    撰写学术论文的小技巧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师生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篇有思想性、创造性的论文,能彰显学术的尊严与价值,从而推动人类知识总量的提高,也是作为知识......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博士论文摘要撰写暂行规定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博士论文摘要撰写暂行规定 (2008年12月)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硕博士论文摘要的相关规定,结合外国语言文学硕博士论文的特点,特对我院各语种硕博士论文摘......

    硕士论文

    封面 学校硕士学位论文 变电仿真系统设计及应用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摘 要 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变电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的现状和特点基础上,以****变电站为......

    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构思与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训练对于博士生的成长至少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通用)(精选5篇)

    (通用) 一、 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

    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含工程)硕士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09.10) 2013年5月,我院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共计150人,其中博士生3人、147名硕士......

    博士论文致谢

    韶华易逝,光阴往蒋,余自入渝倏忽而又三年矣。囊者,离鲁地,弃吴越, 奔巴蜀,恢恢乎若漏网之鳃惶惶乎似惊弓之鸟,几无容身之地。幸遇刘徐二师 相荐,得拜于恩师魏公门下,而今已历六秋。先......

    博士论文致谢

    博士论文致谢范文 【文档内容】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一晃而过回想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论文即将完成之日感叹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张新时院士从论文的设计、野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