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xiexiebang推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时光匆匆逝去,我不禁感叹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们总是在迷茫中徘徊,在 困难中前进,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或许有的人不够勇敢,不够坚强,缺乏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困境,面对未知的世界。或许米拉—昆德拉的这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会给我们新的启示,新的视角,谁的青春不迷茫,因为痛过,才证明这是你真实的青春。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的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 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那么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我们唯有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而精彩。
第二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李文浩2010110317
初读作品,可谓是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更确切的说是根本没有可读性,耐着性子读下去:小说以二战后,苏联军队进占,捷克大量知识分子逃亡去欧洲海外作为故事的背景,一男二女交缠的爱情故事,带出了作者对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生命的省思与嘲讽。特丽萨、托马斯、萨宾娜,三个不同的职业,不同追求,不同经历的人,而对这个疯狂而又荒谬的现实社会,他们思考着;行动着;追求着;放弃着。
身为医生的托马斯半是风流半是深情,对特丽萨的爱与压抑的放荡撕扯着他,决心用手术刀割开这世界一切伪装与媚俗的表层,看清里面隐藏着什么。他怀着一种深切的欲望,想要玩弄揭露这世界的一切,以放荡的成就自居,却又遇上了六个“碰巧”顺水飘的特丽萨,那一眼,万年,当他离开苏黎世,回布拉格时,那句坚定的“muss seiu(非如此不可)”,他第一次快乐地看清自己。
之后的日子,托马斯放荡难收,特丽萨深情嫉妒着。白日被训服的妒嫉在夜晚肆意撕扯着他的心房,本以为此书到这两人出场便可走单线了,却又出现了一个天才的画家萨宾娜,厌恶一切极端主义,却无时不扮演一个极端主义者的角色,在他慢慢长途的背叛中,每一个吸引的背叛是罪恶也是胜利。他不愿遵守,他拒绝服从。在一次次的胜利自我陶醉,却滑向极度的痛苦。当他猛然醒悟自己背叛了自己的背叛时,生命也只剩下终点。品读故事中人物一次次心灵的煎熬,一遍遍痛苦的历练,文篇大量渲染、烘托,将小说情感表现的淋离尽致。当对与错,情与重,灵与肉的观念冲击在一起时,这世界苍白的只剩下那恐怖的令人窒息。
托马斯惬意生活基于“在一间玻璃房子里,人人能看见你,没有任何秘密,”的超现实理论,一篇俄底浦斯记的读后感,深刻地写出人永远无法用“不知者”去掩饰罪过,而是如俄底浦斯般捥眼放逐来承接自己。政党的压迫使他因一文而沦落为洗窗匠。部里的监查员终于使他明白,当对面坐着一个使人愉快、值得尊重、有礼貌的人时,要不断提醒自己,他说的都不是实话,没有一句处于真心。托马斯人生如我们的思维一般,在跌跌撞撞中成长,也正是这种生活,使他发出人类在失去了其生存空间时,一切便成为了不可思议轻,即使那曾是厚重的生命,博学即为媚俗作态的理论,让人类世界文明变得荒诞不禁,但我们又无法在那个时代的影子里,说出对或错。也许,这沉重的一切都是这样。我们的历史,我们世界只是尼采的一次次轮回,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相当于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因为如果可选择,我们会不断实验每一种可能性比较其结果,使它最终成为一种定性游戏。而现在的我们,只能将生命与历史相接,生命如历史那般轻如鸿毛,似尘埃卷入太虚,它是明日不复在的任何东西。
追求背叛一切的人,似奋斗在路上,迷惘怅然的一生。一次次用手中的刀割开历史与自己内心的畸形,与犬相伴的竹篮女儿,仍在追寻那个可以安定的国度。茫茫人海中,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真的可以交给历史去评判吗?年近花甲的托马斯轻声解说着生命,历史与自由的重量。“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解脱”。因为,过往云烟般的一切,在你轻如鸿毛的生命中,却只是一般看似厚重,不能让人承受却又必须接受的轻薄。
是的,轻与重是个问题,选择轻还是重更是个问题!不过我认为我们似乎更能承受生命之重却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因为人类似乎更有一种承受困难的本能,人类历史前行的每一步哪一步不是伴随着剧痛?个人的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从蹒跚学步艰难行走,最终走向坟墓?可是,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生命的传承也没有停止过。因为我们有一种与生剧来的承受力。这种承受力让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压在我们身上的重量。相反,我们却难以生命之轻,比如孤独,虚空,当然,这些是在没有笼罩宗教信仰的前提下。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准备,就像演员第一次彩排一样。但生活的第一次彩排就是生活本身。我们该怎样去面对我们的生活,怎样去思考我们的人生,也许永远都没有正确答案,我认为这恰恰是我们人类的可爱之处,对我来说:未来的不可知正是我们前进的远动力。总之这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作者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第三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初读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宾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宾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一言蔽之: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再读,梳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同时,要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及“两千字宣言”,等等,从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一遍遍深读,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小说主人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遭遇,就有了如下认识: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写的很美好——卡列宁的离去让人感觉所有的一切生命都虚无缥缈,空荡荡的,轻如尘烟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宾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宾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莎比娜在背叛中度过了一生,每一次的背叛都令她激动不已。这种循环往复的背叛所带来的重,是她满心喜欢的,也是乐于承受的。但是,当她背叛了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以后,她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背叛的了。背叛的终极就是虚空。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富有激情的萨宾娜充满好奇,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从从某时刻开始对自身灵魂的拷问与修正,试图摆脱原有的“级",最终步向“宿命”的覆灭。
这部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序言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第四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趁着放假,看了一本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早就耳闻此书,但是一直也没有闲心去读,这么长的假期,也懒得出去给拥堵的交通再去添堵,就安心的看完了这本书。
小说的内容很丰富,涉及到的话题也是很广泛的,灵与肉,高贵与庸俗,上帝与人,侵略与斗争,等等。描述的也很细腻,很深刻。读完这本书,不禁引发我对人的思考,思考人所追求的意义,思考爱情是什么,思考着人在面临选择时是该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不坚持。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只有用个人的一生来回答。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同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所说,如果人又两条生命,那么他可以选择一条生命去爱特丽莎,而另一条不去爱特丽莎,然后确定哪样的生活才能让他更快乐。他是一个多么爱自由的人,一个不愿被任何东西,事物所禁锢的一个人,他甚至不愿有任何女人闯入他的精神生活中,他喜欢欣赏女人,但是他从不爱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他不相信爱情这个东西。但是就是特丽莎,这样一个柔弱而又特别的女人在不经意间敲开了他爱情这扇门,不管他相信与否,但事实是他离不开她。最终他选择了和特丽莎结婚,然而他不能克制自己去欣赏别的女人,特丽莎也不能对托马斯的不忠表现的毫不在乎,虽然托马斯无数次和她解释,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是完全不同的。特丽莎最终离开了托马斯。起初托马斯很伤心,不能接受她的离开,回忆着她们之间的美好,因为离开,所以一切不愉快的回忆都霎时间不存在了,留下的都是令人留念的美好回忆。后来他变得很轻松,没有了特丽莎施加给他的沉重的爱,他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快乐。然而这样快乐的日子并不长,他越来越想念特丽莎,这种想念像千斤重的大石压着他透不过气,最终决定抛弃他以前见一个欣赏一个的生活去找她。
那么我体会到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了,当人们厌恶自己身上的种种负担,责任,沉重之感时,总是向往着如果没有这些重负,生活该是多么轻松,逍遥,自在。可是当这些真正消失的瞬间,人们又往往无所是从,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轻如鸿毛,随风飘荡,没有约束,也没有归宿。所以还是承受着生命之重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贴近大地的生活。
当他们俩都回到布拉格时,他们的首都早已被俄国侵占。在那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暴露出了各种人性的美与丑。有的人选择依附于顺从权贵,有的人选择拒绝与权贵握手。托马斯属于后者,然而他步步被迫害,从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被迫成为一个小诊所的大夫,最后沦落到擦窗户的工人。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发表了一篇反共思想的文章,并且拒绝相当局道歉。他拒绝媚俗,坚持自己的原则。萨宾娜,他的情人,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与他一样,也拒绝一切媚俗,而她所做的就是离开,永远做一个旁观者,不参与其中。弗兰兹,一个爱萨宾娜爱到疯狂的人,甚至拿她当做女神看待。他却与她极端不同,他喜欢参加各种游行,演讲,开会,只因为他平时的生活太单调乏味,他追求刺激。当弗兰兹为了她放弃自己家庭而决定与她永远在一起时,萨宾娜毫无预兆的离开了。他们太不一样了,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最后托马斯和特丽莎死于车祸,弗兰兹死于一次戏剧性的游行,而萨宾娜在远离家乡的美国孤独的居住着。
从中我体会到了人们都在追求着什么,然而这个追求的本质是毫无意义的。托马斯拒绝媚俗,然而他却生活在媚俗之中,不可能逃脱。特丽莎追求灵与肉的合一,然而托马斯一直让她相信二者的双重性,最后她的肉体也背叛了她的灵魂。弗兰兹追求刺激,最终也死于刺激。他们的所有的追求最终都化为须有。然而,我想问的是,难道人们因此而放弃追求吗?追求的途中有艰难,有难过,有困苦,追求的结果又是一场空。但是我们可以享受追求的过程所带给人们的享受与满足感。因为人们有追求而充实,否则人将是多么的没有方向。我们活在这个物质的社会中,我们必须追求物质得以生存,然而完全的物质会蒙蔽人们的双眼,泯灭人们的良心,丧失人们的道德。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负面新闻,如老人摔到了没人敢搀扶,小孩被车撞了没人敢去救等等。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追求一些精神,净化我们的灵魂,留灵魂一片净土,留心灵一些愉悦。
看完这本书后,对这本书中的内容仍然回味无穷,又搜索着是否有这本书的电影,最后惊喜的发现是有的。怀着再度感受作品人物和深层涵义的心情看这部电影,多亏了我是先看的书,再看的电影,否则肯定完全不能看懂这部片子,不能理解电影中人物说的话的意思,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以及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看了这本书,再看电影,才能觉得电影是丰满的,否则真觉得是空洞的。但是我还是想说,电影描绘的不如书描写的那样让人理解,亲近,感受真切。
第五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
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 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