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一)选题原则
选题原则就是进行课题选择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为课题选择活动提供某种行为准则和标准。为了保证研究质量,选择课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性原则
该原则充分反映了开展一项科研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探索活动,这就要求作为科研起点的选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完善教育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而言,后一方面的价值始终是第一位。当然,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研究课题,它都必须首先指向其教育实践应用方面的价值,即使侧重教育理论学术价值的课题,其最终目的也是指导教育实践应用,最终也会转化为教育实践应用方面的价值。
2.创新性原则
总之,为了获得具有创新性成果,教育科研应从多方面创新:第一,重视选题的创新性。要从新问题、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新经验
中选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热点上选题;从独特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进行挖掘。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手段或技术,改进、完善某些已有的研究方法。第三,在应用上创新,将一种已有的理论方法首次应用到教育领域。
3.可行性原则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与研究课题的大小难易是否相称。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课题大了,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周期长;难度大了,由于涉及的变量复杂,对研究者的主客观要求高,如果研究者力所不能及,会半途而废。小的课题,涉及范围小、变量少,对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要求相对低一些,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课题目标集中,能较深入地解决一两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价值也可能是很大的。尤其是初步涉足
4.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必须遵循教育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充分认识研究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应该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的分析,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经过严密的论证等形成课题,切忌主观想象,盲目选题。
(二)选题方法
中小学教师在选择课题时,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还要注意采用以下的选题方法:
1.问题筛选2.经验提炼3.资料寻疑4.现状分析5.意向转化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是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以及研究的价值。但在现实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者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是“伪问题”而是不是“真问题”等现象。针对现存的种种问题,我们将从课题来源、课题选择的一般步骤、课题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
第二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案第2章 选择研究课题
第2章选择研究课题(4学时)
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概念
所谓“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or research problem),指的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 or research topic)。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有一般性。一般来说,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社会生活包括众多的层次和方面,构成众多不同的领域。在每个方面或领域中,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它只能在众多的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研究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既不是笼统的和无所不包的,也不是盲目的和漫无边际的,而是十分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认识活动,会有层次深浅、质量高低等差别。所有这些差别的形成,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研究问题选择上的差别,却往往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之所以研究问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从选择到最终确立,正是上述几方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都会在所选择和确立的问题上留下“痕迹”,都会直接影响到所选问题的水平和质量。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尽管在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解决的一般问题,但是,要从中选择出一个有着明显研究需要和较大研究价值的特定的问题,也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者来说,要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有新意的、可行的、并且适合个人情况的研究问题,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但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所具有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和常见的选题途径的熟悉和了解。
社会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主要的来源?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或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呢,答案是: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是社会研究问题的最主要来源。
1.现实社会生活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启示我们: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是各种社会研究问
题最主要、最丰富和最经常的来源。各种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之所以有时难于被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它们中间,对它们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常常对它们“熟视无睹”的缘故。
2.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和经验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特定记录,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的积累和沉淀。这种经历形成了人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因此,对于以观察和了解社会现象为目的的社会研究来说,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帮助。
我们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某个特定的角落.所走过的也往往是一条特定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感受也不同。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的、并且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正是从研究者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持别是从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生活感受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
3.相关文献
可作为研究问题的想法、灵感和火花,常常可以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内容中,从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中,以及从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中采摘到。尤其是各种社会科学的报刊杂志,常常成为这种灵感、火花和想法的重要来源地。我们的许多研究问题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有大量的社会科学期刊可供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特定的研究问题。在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比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等中,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与社会研究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代表着以前的和现在的研究者对社会世界各个方面的探索成果。这些专门的社会科学期刊常常是研究者寻找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节选题的标准
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难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1)重要性;(2)创造性;
(3)可行性;(4)合适性。
一、重要性
重要性即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一项研究问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研究问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当然,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来说,这种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同时,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研究问题面前,要思考或评价一项社会研究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就等于
先问问自己;做这项研究问题有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约用处?
二、创造性
创造性也可以称做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三、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这也就是说,它的可行性往往也越差。要进行或完成这样的研究常常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能进行。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选择研究问题时,仅考虑的而两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可行性这条标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空想”。
四、合适性
合适性则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研究问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合适性与可行性不同,可行性所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而合适性所涉及的则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
以上我们介绍了选择研究问题时人们通常采用的四条标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而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
所谓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这是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举例来说,像“我国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实际上并非研究问题,而是问题
领域或研究主题。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可行性上比较欠缺。而造成这种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在内涵上过于宽泛,过于一般。你应该仔细问问自己:我究竟是想了解犯罪的类型、它的地区分布、它的形成原因、它的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
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要使我们所希望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作出努力: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使所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采取先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通过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来达到这一目标。在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陈述研究的问题也是使研究问题能够明确化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无经验的研究者常常意识不到问题的陈述所具有的重要性。这种重要件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它使得研究者知道哪些资料必须考察,同时哪些资料可以放在一边。与此同时,这种陈述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好的问题陈述具有下列两种特征:(1)所陈述的问题必须是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2)所陈述的问题既不能太宽泛,又不能太微不足道。
我们应该明白,在清楚、明确地定义研究问题之前,就匆匆忙忙地去收集资料,这种做法尽管是可行的,但却不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在你所收集的资料中,许多是无用的,许多是错误的,许多又是残缺的。因此,每一个社会研究人员在具体从事一项社会研究课题时,应该养成首先将问题内涵明确化的好习惯。当我们运用上述知识,选择到一个有价值、有新意、切实可行、自己也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同时,这一研究问题又经过了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那么,这项社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整个社会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从一开始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第三篇: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高中音乐测试与命题研究
高中音乐“歌唱”教学研究——指挥与合唱训练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歌曲主题的写作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旋律发展与伴奏写作
高中音乐“演奏”教学研究——课程的设置与预备阶段 高中音乐“演奏”教学研究——学习组织形式的建立与指导
高中音乐“演奏”教学研究——乐队的改编与训练
高中音乐“演奏”教学研究——对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
音乐与舞蹈——载歌载舞与体验音乐
音乐与戏剧---创造角色与尝试表演
舞蹈模块 ——示范研讨 2 小时 37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11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7 小时 17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高中音乐 删除 0 小时 0 分钟
第四篇: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日志
在现实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者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是“伪问题”而不是“真问题”等现象。
通过学习《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我收获了以下内容: 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与研究课题的大小难易是否相称。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选题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步步为营,逐步发展。这要求研究者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希图一鸣惊人;研究者要选准一个恰如其分的研究基点,从一个基本问题做起,选好了一个突破口,有了成果,有了经验,有了积累以后,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扩展开来,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平时,要重视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加工。要注意日积月累,我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数量和信息种类越多,信息质量越高,不同组合的种数也就越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量变到质变,有了厚实积累,选择课题就能游刃有余。可以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化为研究课题;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
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课题表述的用词要具体化,即尽量使用特定涵义的词汇来代替泛泛一般的词汇,课题表述应尽可能将研究的关键词包括在内。课题表述通过使用具体化的词汇,就使得课题研究具体明确,主题突出,也便于操作了。
二是教育科研课题的表述应只有一个主题。遇有不止一个主题时,应分为相应数目的课题,或化为相应数目的次级课题,并定出能包括这些小题的总课题的名称。
三是要明确课题研究中的变量关系。在表述研究问题和研究具体信息时,课题名称中涉及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逻辑关系一定要清楚,这样才能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为下一步进行具体研究设计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一经确定,就不宜中途更改,以免打乱后继环节的工作。课题名称的酝酿,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有了好的开端,才可能有好的结果。
第五篇:研究课题选择的重要性.
研究课题选择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一直是小学教师的“通病”。在传统的教师角色的界定中,教师只需按课本传授知识,无须研究创新,至于教育科研那更是理论专家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教育科研应该像专业研究者那样专业化。在教学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中已经习惯了“时间+汗水”的工作方式,只是在年复一年地机械重复所教的知识,没有反思,没有提炼和升华,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真是“年年岁岁生不同,岁岁年年教相似”。
实际上教育科研对小学教师来说,就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就是一种超越传统习俗的创新,就是对自己教育实践及认识的一种反思与重建。
而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则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是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以及研究的价值。但在现实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者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是“伪问题”而是不是“真问题”等现象。
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首先要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也是研究管理的基本单元。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的实质就是去发现值得研究并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选择是否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问题切入的角度是否恰当与巧妙,都会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所以,重视课题的选择这对于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
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应能提供课题研究的主要信息。课题名称一经确定,就不宜中途更改,以免打乱后继环节的工作。课题名称的酝酿,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有了好的开端,才可能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