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兮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3:1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之美兮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之美兮读后感》。

第一篇:成人之美兮读后感

前些日子,因为在QQ签名上看到师弟将签名改为“既然强奸不可避免,那就不如享受吧”,成人之美兮读后感。于是问他何意?他说在看《成人之美兮》,而“强奸说”是其中提到比较多的一个理论。于是,我决定买这本书看一看。

可惜,这周要参加职称考试,只能忙里偷闲看这本书。而实际上是一看这本书,就不想看其它书了,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还好,今天上午考完了试,下午在阳光下,终于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

这本书是一位湖北的高中语文老师——梁卫星老师写的。这也的确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教育小说,也是最好的小说。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纪实文学。因为,书中所写的黄花一中,可以说基本上是中国很多高中的缩影,也是很多学校的缩影。

也许有的地方稍有夸张,但从我自己的生活史来看,虽然我没有高中的教师经历,但书中所写的惨淡的教育现实,不但高中有,连我生活了许久的大学也是一样。书中的一些事情和主人公的感觉也时常使我觉得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所以,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自己生活环境和工作进行反思的过程,读后感《成人之美兮读后感》。

不过,本书作者并没有仅仅停止在揭露和批判教育黑幕,而是带着很大的悲悯情怀来诉说这一切。尤其是最后海老师关于“五十步笑百步”和“道德运气”的说法,更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的确,对于已经在大学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我来说,读这本书,不是看黑幕,更是看自己。

若没有对自己的反思和对人性幽暗的悲悯情怀,作品是算不得好的。

这本书中虽然从小说上看,不算太出色,故事情节也不算太跌宕起伏。但字里行间的那种情怀、感情和体验是那样的真实,夹裹着我,促使我去思考,并反思自己的行事为人。

这本书的语言有很多富有哲理性。例如第300页上写到: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庸人和超人都是少数。平凡人并不是庸人,庸人是人格结构不健全的人,他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认识,因而也缺乏对生命的努力筹划和经营。平凡人虽然平凡,人格结构却是完整的,他知道生命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要追求生命的幸福和快乐。不过,糟糕的是,庸人虽然是少数派,但却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我们这个种族……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平凡人是上帝的产物……但是,庸人却是文化和制度的产物,是人为的结果。人的造物怎么可能比得上上帝呢?

还有作者借书中人物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真是和我自己目前的心境密切相关。一位朋友前些日子和我说的话,我是终于有点理解了。

教育是成人之美的事业,从事教育是我的理想,我一直没有后悔过。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反思一下自身,看看自己在这样的非教育的环境下该怎样生活。

因为,书中人物身上有的缺点,我几乎都有。唯有反思,才不会使自己做误人子弟之事。

教育是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我如果不省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我的生命是什么呢?

匆匆看来,未能尽兴。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再读几遍的。

2011年12月11日

第二篇:成人之美的成语解释

【成语】:成人之美

【拼音】:chengrenzhīměi

【解释】:成全别人的好事;帮助别人实现愿望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e)”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

【出处】:

1.《春秋·榖梁传》隐公元年斋 元年春,王正月。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弑之,则桓恶矣。桓弑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桓,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天伦也。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2.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

【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

【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歇后语】:红娘牵线;化妆店里的买卖

【灯谜】:壮丽

【英文】:help somebody to fulfil his wish

【成语故事】:

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万历元年冬,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他,饮酒畅谈之余,孙穆王便让自已的宠姬贾氏在帘后弹唱,贾氏唱的是谢榛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孙穆王见谢榛听得十分出神,干脆叫贾氏出来拜见,贾氏长得非常漂亮,她接着又把谢榛所作的歌词都唱了一遍,谢榛十分高兴,起来说:“夫人所唱的,不过是在下粗浅之作。我当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次日,谢榛即奉上新词十四首,贾氏把它们一一谱曲弹唱,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世称孙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风度;但也反映了古时女子的卑贱,被当作礼品送来送去。

第三篇:“成人之美”婚介机构温馨调查

“成人之美”婚介机构温馨调查

姓名:(选择性填写)年龄:

性别:男()女()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或丧偶()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庆机构已不再是剩男剩女去的地方,“成人之美”属于大家爱情的发源地,不再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恋爱发愁,不再为身边没有喜欢的人焦虑,美丽的她,年轻的她,成熟的他,成功的他,都在这里,等·····

婚姻是一很个性化很私秘很严肃的事情,为了德阳及德阳周边人们的幸福,感谢您认真的配合做此调查!如果您已结婚或在恋爱中,你和他/她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的?(选答)

朋友介绍()网络聊天()偶然相遇()婚介机构()

1.如有有优良的资源,您愿意接受有偿的婚介(交友)服务吗?

愿意()不愿意()

2.您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

觉得很老土,只有找不到对象的才去婚介机构。()

有亲戚朋友介绍了,没有必要参加。()

是要收费的,更情愿使用免费的网络交友。()

自己很想参加,但是怕周围的同事朋友笑话。()

其他:

3.您愿意以什么形式来选择他(她)呢?

递交资料,红娘根据您择偶标准选择另一伴,然后一对一的进行沟通交流。()

递交资料后,自己在异姓花名册里选择心仪对象,然后沟通交流。()

参加“成人之美”机构举行的活动,在活动现场留意自己心仪的另一伴。()

通过“成人之美”机构不定期举行的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谊活动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伴。()

4.您愿意为有偿的婚介(交友)服务提供支付多少服务费每季度。

10-50元()50-100元()100-200元()200-500元()

5.您觉得婚介中心最重要的是:

诚信()优良的资源()热忱的服务()定期组织丰富的会员活动()

6.您对“成人之美”婚介机构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呢?

第四篇:《伯兮》教案

《卫风·伯兮》教案

【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2、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迪。

【教学重点】

1、诗歌《伯兮》的赏析、总结与评价

2、如何通过《伯兮》看诗经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一、导入

(一)关于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1)“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3)“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2)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

5、说诗诸家:三家诗

四家诗:

辕固; 鲁

申培 燕

韩婴

鲁 毛亨

毛苌

二 赏析

(一)相关背景、《伯兮》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中学《氓》“弃妇诗”)、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以为可使人忘忧。嵇康《养生论》:“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

(二)赏析

• 第一节 追想丈夫、提示学生生动地描绘出女子想象丈夫时的幸福与骄傲,以及丈夫高大威猛的形象。、引导学生使用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 第二节 女子现状

1、女子目前的行为状态

2、首如飞蓬的典型形象。为何如此窘迫难堪?

3、根源——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谁适为容?

• 第三节 思夫之切 1、此节运用了比的手法。

2、短句连用的效果与好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短句连用恰当描绘出女子心底的渴望,然而虔诚祈祷愿望并不能实现,因此只有对丈夫无时无刻的思念——乃至“甘心首疾”。)3、为何女子愿意“甘心首疾”(因为

思念也是一种幸福)

• 第四节 思夫之痛

本小节采用了赋的手法。极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痛,乃至祈望有忘忧草的存在,且希望能把它就种在自己的屋前。可世上本没有忘忧草,任什么也解不了女子的相思病痛——结果相思成疾。

(三)主旨 1、《毛诗序》:《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玄《毛诗传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

2、申培《诗说》:鄘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3、女子思念行役丈夫的爱情诗(或闺怨诗)三、艺术特色

1.层层递进,表现怨思之深。

“ 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方玉润《诗经原始》

2.赋比兼用,曲尽其妙。

“《伯兮》„„一章二章赋也,三章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申培《诗说》

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塑造了一位真实生动感人的思夫女子形象(首如飞蓬、甘心首疾、焉得谖草);深刻反映了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兵役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的苦难,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充分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1)四章连唱,三四章重唱(真切表现思夫之切、思夫之痛,令人感动。);

(2)用韵和谐,声调优美(朗朗上口);

(3)赋比手法的运用(使女子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四、课后思考

《伯兮》一文是怎样体现诗经的艺术特色的

伯兮去曷 兮①,邦之桀兮②。伯也执殳③,为王前驱④。自伯之东⑤,首如飞蓬⑥。岂无膏沐⑦?谁适为容⑧!其雨其雨⑨,杲杲出日⑩。愿言思伯⑾,甘心首疾⑿。焉得谖草⒀?言树之背⒁。愿言思伯,使我心痗⒂。

注:

①伯:周代妇女称丈夫为伯,系女子对爱人的昵称。去曷(jié):威武貌。英武壮大貌。

②帮:周代诸侯的封地。桀:英杰,贤能。才能超过别人。指杰出的人。一说:通“傑(杰)”。特出,高出。

③也:语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执:持,执掌。殳(shū):一种竹制兵器,长一丈二尺。或云一种有棱无刃的长兵器。竹制,长一丈二尺。④前:相对于后而言。前驱:前导,先锋。⑤之:动词,往,到。

⑥首:头。蓬:蓬草。飞蓬:飞旋的蓬草。王先谦《集疏》:“首如飞蓬,言发乱也。”

⑦膏沐:妇女洗发后用油脂润发。王先谦《集疏》:“泽面曰膏,濯发曰沐。” ⑧适(dí適):主。容:修饰、打扮,整饰容貌。王先谦《集疏》:“言非无膏沐之具,夫不在家,无意于容饰也。” ⑨其:冀其将然之辞。

⑩杲杲(gǎo):日出明亮貌。朱熹《集传》:“其者,冀其将然之辞。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比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 ⑾愿:思念。一说:每。

⑿甘心:自己愿意,情愿。一说:即痛心,忧心,劳心,反义相训。首疾:即疾首。头痛的意思。诗不言“疾首”而言“首疾”,倒文以协韵耳。疾:痛。

⒀焉得:安得,哪里得到。谖(xuān)草:即萱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忘忧草。一说:黄花菜,即金针菜。

⒁言:句首语助,无实义。树:栽培,种植。背:北堂。北面的堂屋。⒂痗(mèi):一种忧虑病。一说:病,忧伤。朱熹《集传》:“是以宁不求此草,而但愿言思伯,虽至于心痗而不辞尔。”

简评:

《伯兮》是一首抒情诗。古今评者一致认为:此诗乃丈夫(一位“为王前驱”的王侯武士)久役不归,妻子怀念他,至忘情处,而作是诗。诗人在四章中,层层深入地写出女子思夫之切。首章夸夫,设下伏笔;二章写思夫情苦而不饰容;三章又进一层,写出疾首苦况;末章达到高潮,写出她本想借谖草以忘忧,可是又不忍忘、不能忘,终致心病盈身。全诗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委曲动人,感人至深;诗歌不但以“邦之桀兮”、“为王前驱”尽夸其夫,写出其夫之值得伊人如此思念;而且以容饰“首如飞蓬”,“谁适为容”、心理“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奇想“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写其“为情日憔悴,为情甘苦心”的委曲心思,使诗作不言痴情,而痴情自现!尤其是在第二、三章里,抒情主人公叠用“愿言思伯”,一往情深,几乎是不能自抑之辞,更加加深了诗歌情感撞击读者心灵的审美效应。诗里“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实际上是思至极致,不得自已时的宛曲自戮之辞。作者以退为进,欲放而益收,字字句句,皆是有情人语。任你铁石心肠,也不得不为之动容。全诗不但内容积极,而且艺术手法也非常高明。作者善用奇想,用曲笔结构成诗。这些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汉魏以降的闺怨、宫怨诗的创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夸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晋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徐干(建安七子之一)《思室》“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杜甫《新婚别》“罗襦不复施,对镜洗红妆。”等,均有师承此调的痕迹。郑《笺》此诗为卫宣公时代的作品,我以为是画蛇添足之语,此情此景,那个时代不以为然呢?

附【资料】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

《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所以我们译作“大哥”),口气中带着亲切感。——现代的歌谣还常见这种情形。这位丈夫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呢?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情诗最典型的表达方法,如“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幹《室思》),“终日恹恹倦梳裹”(柳永《定**》),“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不胜枚举。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试想,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能够安心吗?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本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本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知道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我们读到的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由于本诗所涉及的那种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它的感情表现也就成为后世同类型诗歌的典范。

关于本篇的题旨,《毛诗序》解释为:“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同“返”)焉。”意思就是: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第五篇:《伯兮》教案

《卫风·伯兮》教案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 2、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迪 【教学重点】

1、诗歌《伯兮》的赏析、总结与评价

2、如何通过《伯兮》看诗经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幻灯片、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很早以前就接触过《诗经》,那么同学们对于《诗经》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三、可以唱。同学们回答的都挺好,那么今天我们系统的学习一下《诗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础知识。放幻灯片。

二、关于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1)“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3)“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

《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2)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

5、说诗诸家:三家诗 四家诗: 齐 辕固; 鲁 申培 燕 韩婴

鲁 毛亨 赵 毛苌

二、赏析

1、相关背景(1)、《伯兮》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中学《氓》“弃妇诗”)

(3)、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以为可使人忘忧。嵇康《养生论》:“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

2、具体分析 第一节 追想丈夫(1)、提示学生生动地描绘出女子想象丈夫时的幸福与骄傲,以及丈夫高大威猛的形象。(2)、引导学生使用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第二节 女子现状(1)、女子目前的行为状态(2)、首如飞蓬的典型形象。为何如此窘迫难堪?(3)、根源——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不在,谁适为容? 第三节 思夫之切(1)、此节运用了比的手法。(2)、短句连用的效果与好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短句连用恰当描绘出女子心底的渴望,然而虔诚祈祷愿望并不能实现,因此只有对丈夫无时无刻的思念——乃至“甘心首疾”。)(3)、为何女子愿意“甘心首疾”(因为 思念也是一种幸福)第四节 思夫之痛

本小节采用了赋的手法。极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痛,乃至祈望有忘忧草的存在,且希望能把它就种在自己的屋前。可世上本没有忘忧草,任什么也解不了女子的相思病痛——结果相思成疾。

3、主旨 1、《毛诗序》:《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郑玄《毛诗传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

2、申培《诗说》:鄘人有从武庚而伐卫者,室家忧而作。3、女子思念行役丈夫的爱情诗(或闺怨诗)三、艺术特色

1.层层递进,表现怨思之深。

“ 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方玉润《诗经原始》

2.赋比兼用,曲尽其妙。

“《伯兮》„„一章二章赋也,三章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申培《诗说》 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塑造了一位真实生动感人的思夫女子形象(首如飞蓬、甘心首疾、焉得谖草);深刻反映了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兵役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的苦难,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充分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1)四章连唱,三四章重唱(真切表现思夫之切、思夫之痛,令人感动。);(2)用韵和谐,声调优美(朗朗上口);

(3)赋比手法的运用(使女子形象更加生动感人)。

四、课后思考

《伯兮》一文是怎样体现诗经的艺术特色。

下载成人之美兮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之美兮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育儿心得(曦兮)

    育儿心得 转眼间曦兮已经上小班了。身为两个宝贝的妈妈本以为有了老大的经验,对老二的教育应该非常得心应手,而事实却不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秉性,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慈善协会工作计划与成人之美活动策划书

    慈善协会工作计划 20**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三年,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年,我们的慈善事业要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以“访惠聚”工作......

    《三国演义》读后感:今兮今惜,一樽还酹江月

    今兮今惜,一樽还酹江月——《三国演义》读后感绣山中学 徐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是一本大书,更是一个瑰丽的传......

    归来兮相声作文1200字

    归来兮相声作文1200字 归来兮相声作文1200字 今年的春晚姜昆又给大伙儿来说相声了。与往年不同,今年有两句话令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姜昆的一句“我跟你合作了五十多段相声,有哪段......

    《诗经·伯兮》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伯兮 【学习目标】 1 、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2 、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 3 、......

    秋风起兮白云飞美文

    翻出早已蒙尘的诗集,随手一翻,竟是翻到一首《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哼,真真是些柔婉的句子,倒是要厌烦了。也罢也罢,秋风,倒也应景。”出门远望,层层高楼却是阻碍了视线。......

    爱你,默兮爱情诗歌

    犹如一场盛宴如此的美轮美奂彼此的桥岸对首相望纵然离别却抹不掉那一眼纵然消逝却将回忆常常浮现你是我的眼你是我的心不求奢侈你能把我发现只求能够待在你身边没有星星的呼......

    《诗经》第六十二篇《伯兮》

    《诗经》第六十二篇《伯兮》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伯兮[诗经·国风·卫风]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