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信三方向探索商业化 如履薄冰博弈运营商
微信三方向探索商业化 如履薄冰博弈运营商
无论是财报还是电话会议,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微信和游戏。腾讯总裁刘炽平确认微信游戏平台将在几个月内进入测试模式,另外,微信还将在国际市场增加市场推广投入,增加微信用户数。
内部人士透露,微信的商业化已经选定三大方向:O2O、增值服务和游戏,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其中游戏平台将是最先成型的。不过面对来自运营商的压力,微信可谓“如履薄冰”,积极发展国际化也是为了分散风险。
博弈运营商
近日有消息称,三大运营商正与腾讯注册香港公司就监管和收费问题进行谈判,双方博弈正在进行中。腾讯安抚用户称,微信没有对用户收费的计划,但确认正与运营商定期沟通。
财报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净利润达1293亿元,增长2.7%,与2011年相比,增速下降3倍。其中,语音业务营收3680.25亿元,比前年只增长了1%。而以无线上网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却高速增长,流量比上年增长187.6%。
在运营商看来,微信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开通免费语音和视频服务,造成短信、彩信、视频等业务的大量流失,而流量收费的增长远远不能弥补语音业务的下降。
在香港,主要运营商之一电讯盈科将微信打包成一项独立服务,用户每月支付8港币(约合6元人民币)就可以任意使用微信,不再收取流量费。
在英国,运营商沃达丰向40英镑以下套餐的用户额外收费15英镑,才可以使用3G语音聊天、视频功能。
在韩国,韩版微信Kakao talk在智能手机用户中的覆盖率超过95%,用户总量超过3500万,每日消息量超过1亿条,是韩国三大运营商短信总量的三倍,Kakao被称为“国民通讯软件”。更重要的是,Kakao将用户免费实时通话列为核心功能,这直接冲击了运营商的语音服务。
有统计显示,由于类Kakao软件的影响,韩国三大运营商SKT、KT和LG Uplus未来五年损失额超过30亿美元。目前,SKT和KT只允许包月费用超过350元人民币的用户使用Kakao服务。
在此背景下,曾有消息称韩国三大运营商将直接屏蔽Kakao,不过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实际动作。韩国政府唯一的一个关于《通信网络合理利用管理标准》的政策也是一份指导性文件,没有法律效应。据悉,韩国新政府的基调是推动网络中立、平台中立。新政府认为,保障产业各个关键环节的中立性,是实现经济民主化的大势所趋。
第二篇:微信加速商业化或为双刃剑
5月6日,腾讯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张小龙担任微信事业群总裁。
5月8日,已经完成整合的搜狗与腾讯搜搜再次发力,搜狗搜索正式接入微信之中。微信已经接入了大众点评、搜狗,还将完成“接入京东任务”,再基于架构调整之上的“地位提升”,微信无疑正在加大商业化进程。一直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微信,商业化的加速其实也是把双刃剑。微信、QQ并列腾讯两航母
两年前的5月18日,腾讯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将原有的业务系统制改变为事业群制,公司现有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互动娱乐、移动互联网等六大事业群。此外,单独成立控股公司运营腾讯的电子商务业务。
两年之后,过去的六大事业群变成了七大,微信地位获得认可。腾讯官方称,微信事业群还承担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致力于打造微信大平台,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上一次的调整帮助腾讯完成了从PC端向手机端的过渡,此次微信事业群的成立,可以看出腾讯已经形成了以微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腾 讯同时宣布撤销电商控股公司,其中实物电商业务并入京东、O2O业务并入微信事业群,虚拟业务并入企业发展事业群,电影票业务并入社交网络事业 群,客服团队并入技术工程事业群。原来负责电商的吴宵光不再担任腾讯电商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但仍继续担任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
事实上,从这次腾讯组织架构调整中,可以看出腾讯正在把微信发展为新的核心发动机,微信已经成为与QQ并列发展的两大航母事业群。
腾 讯走出这一步,与当前QQ业务增长放缓有关。从去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出,腾讯2013年全年营收近100亿美元,其中,即时通信服务月活跃账户数达 到8.08亿,比上一季度下降1%,比上年同期增长1%,相反“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3.55亿 ,比上一季度增长6%,比上年同期增长121%。从整体财报数据来看,和QQ相关的业务增长幅度越来越小,甚至有负增长,相比之下,微信的数据涨势很猛。
马化腾表示,腾讯在2013年主要是将旗舰产品QQ从PC转为以智能手机体验为主的服务。同时通过智能手机游戏、公众账号和微信支付等举措,巩固了微信和WeChat的市场地位,使其从一款通信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当QQ业务增长放缓之时,微信事业群的成立,无疑是让微信担当拉动腾讯战略转型和继续增长的重任。从“搜狗模式”到搜狗搜索
春节之后,腾讯开始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入股,从大众点评到京东,快速高效地进入新布局,但腾讯的几笔投资其实背后的核心仍是微信,把微信做成一个超级平台。
2月19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但没有公布具体入股金额。月10日,腾讯斥资2.15亿美元入股京东,占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同时腾讯有权利在京东上市时继续认购5%的股份。另外,腾讯将 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双方还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
从这两笔投资来看,马化腾的思路很清晰,一个业务做不到行业第一或者第二,那就复制“搜狗”模式。
去年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和QQ输入法业务与搜狗现有业务进行合并。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股份,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
很显然,入股搜狗让腾讯尝到了甜头。此后,这个模式在2014年的春天被腾讯一再复制,入股大众点评、京东,简而言之,腾讯无意间获得了“搜狗模式”这一法宝,并借这一法宝四处“招亲”。
在搜狗模式之前,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把触手伸向各个领域,通过自己的平台与资源优势,投入了大量创新业务,并实现盈利。而现在搜狗模式的大肆扩张,则代表了一种心态和战略的巨大转变。
心态和战略转变之后,而让腾讯形成“搜狗模式”的搜狗也有了巨大的变化。5月8日,搜狗搜索启用全新LOGO,并正式发布了移动搜索APP。在腾讯入股搜狐子公司搜狗8个月后,搜狐、搜狗和腾讯再聚首,新搜狗的搜索业务全面入驻腾讯版图。
从搜狗的官方说法来看,只是强调“搜狗入驻腾讯版图”,但到底是腾讯的哪些业务?在记者的追问下,张朝阳直接挑明了:“搜狗搜索会接入以微信为主的腾讯业务。”
微信的入口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最大入口”,能接入微信,自然就获得了更大的加持。发布会上,张朝阳也向百度宣战:“有了团队的技术水平,和腾讯的强大支持,将在手机上开始对百度发出最猛烈的挑战。” 采访中,张朝阳显得很有信心,因为从搜狗的数据来看,在整合腾讯搜搜后,搜狗已经是第三大PC搜索、第二大移动搜索,按张朝阳的说法,搜狗搜索其实早已经很强,只不过,外界不知道罢了。
“拼音之后,搜狗搜索”,张朝阳之所以在现场多次强调这句话,是因为在他看来,输入法的光环盖过了搜索。所以,搜狗这次要重兵出击搜索。
沃克顾问分析师周亮认为,张朝阳敢于高调挑战百度,更多是因为有了微信的助力,而对微信来说,接入大众点评、搜狗搜索,是微信可以走向更大的O2O平台,未来再接入京东的电商,微信的商业化进程会再次提升。商业化加速的双刃剑
搜狗搜索的发布会上,搜狗CEO王小川之外,“两大家长”张朝阳以及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双双出席。不难看出,搜狐和腾讯对于移动搜索都非常重视。通过搜狗,腾讯微信其实与搜狐也达成了间接合作。搜狗搜索除了微信入口的支持之外,还有来自搜狐的全方位支持,张朝阳表示,目前搜狐集团在媒体平台、视频、游戏以及游戏平台均会给予搜狗搜索支持。
而搜狗自身的三级火箭打发也是搜狗搜索特别强调的战略,据王小川介绍,搜狗搜索首先会继续延续三级火箭的打发,进攻搜索市场;其次是发展独立的APP;最后除了做独立搜索入口外,还会在场景的选择和内容的丰富度上有新突破。“在移动搜索上,浏览器能带来的价值是20%,如果只是在搜索入口有进展,跟竞争对手比并没有优势”,王小川表示,希望未来借腾讯版图产生新的优势。4 月28日,搜狗公布了其2014年首季财报。财报显示,期内搜狗营收7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其中有6400万美元来自于搜索,已 实现收支平衡,且略有盈余。这次搜狗搜索的更换LOGO、全面发力移动搜索也是在腾讯入股搜狗8个月、双方整合完毕之后才开始出招,看来,无论是腾讯还是 搜狐都是审慎出手,有备而来。
从昨天现场刘炽平的讲话中也可以发现,腾讯对于搜狗搜索极为重视。刘炽平称:“在移动时代,人和资讯,和社交,有更爆发性的价值。腾讯希望从社交平台连接人与人,再通过人连接到一切有价值的服务。对于未来,可以看到的是社交和搜索的化学反应。”
让社交和搜索变化出更多的玩法,甚至结合进O2O的场景应用,更大范围地打通线上线下,这是腾讯的更大布局。刘炽平认为,移动搜索市场充满了变数,但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广州臻蓝网络,微信开发专家。此前,百度早已发力移动搜索市场,2013年百度移动搜索就进驻,开始移动市场布局,自身开发14款之多的应用产品,外加收购91助手等应用分发渠道,在流量入口布局方面已经相对全面。
另一方面,前不久UC优视高调推出移动搜索“神马”,UC神马的背后是阿里的支持。表面上看,这是百度、搜狗与UC的移动搜索战争,但实质分析,这无疑又是一场BAT之战。
对于腾讯而言,一面布局大众点评、搜狗、京东,完成自身的战略布局、加速商业化,另一面也通过这些战略合作,以更多“棋子”牵制百度和阿里。张 小龙主导之下的微信,在过去的三年里迅速成为拥有6亿用户的航母,此前的微信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每加入一个新功能,都需要张小龙及其团队的审慎思 考之后。但从今年以来,在商业化的推动之下,未来的微信无疑承担着腾讯的“重任”,一个庞大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之下,微信的新体验会将如何? 就在微信事业群成立不久之后,用户端推出了微信5.3版,增加了面对面加群和翻译功能,优化了联系人按钮、收藏标签、对话框色调等一些细节,而面向企业的公众平台则增加了投票功能和多客服功能,提升了公众账号的基础能力,也让企业可以更好地与用户沟通互动。
在搜狗搜索活动上,张朝阳显然有过思考。对于搜狗和腾讯进一步的合作,张朝阳表示,微信用户众多,对用户的产品感受极端关注,不会轻易做出决定,因为影响面太大太敏感,也不会为了推广搜索而做出影响用户的行为。
商业化必然是把双刃剑,如何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这是微信下一步更大的挑战。
广州臻蓝网络,微信开发专家。
第三篇:酒店与OTA的微信“新博弈”
酒店与OTA的微信“新博弈”
2012年11月底,在汉庭、布丁等酒店开通微信预订不久,近期主要OTA艺龙和同程也相继开通了微信预订,老大携程还在观望之中。
微信为酒店和OTA带来的订单情况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微信预订前景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并采访了相关公司的业务负责人。
OTA和酒店纷纷试水微信预订
去年11月,腾讯生活电商部门负责人张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每天通过微信会员为汉庭带来的订单就有好几百个”。此文同时提到“汉庭会员卡上线不到一月,就已积累40多万会员,最高一天带给汉庭4.5万会员。”近日布丁酒店市场部高级总监章蔚也向媒体透露,“截至2013年1月3日,我们微信客户端的会员总数超过了25万,日均增长会员数逾4600人,平均每天为布丁酒店带来169个订单。尤其是元旦假期这三天为布丁酒店带来总计1072个订单,是平日的一倍多。”汉庭和布丁酒店之所以在微信上取得不错的营销成果,主要是由于微信通过“附近的人”功能推荐用户所处地理位置附近的上述两家酒店,并将用户引导到他们的公众账号申请会员卡或进行预订等营销手段所拉动。
OTA自然也不会放弃微信预订这块蛋糕。同程网除了“同程网”官方公众帐号可以预订之外,还开通了“全国景点团购”公众帐号,提供8000家景点的团购。同程网微信业务负责人表示,景点团购每天来自微信的订单有近百张。另外,艺龙也开通了微信的预订,订单情况不便透露,而携程暂未开通微信预订,携程新媒体负责人表示,“携程正积极开发微信APP,至于直接的产品预订,目前正在计划当中。”
微信预订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目前微信的旅游产品预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户在企业微信聊天页面输入关键词,系统自动回复,将酒店门票等产品信息提供给用户,用户点击后进入预订页面。同程网的“全国景点团购”和如家都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用户点击企业公众帐号属性页中的相关链接,比如“酒店预订”或“会员卡特权”等链接,然后进入微信内部的HTML5网页进行预订。目前微信尚未开通支付功能,无法在微信内部实现机票预订和支付,艺龙旅行网则引导客户通过拨打电话完成机票预订。
除了上述酒店和OTA开通微信预订以外,其他如如家、7天酒店等的微信预订功能还有待完善:用户如果通过如家微信帐号的聊天页面提交关键词,可返回部分酒店产品的链接,点击之后无法查看酒店详情,就直接被引导到输入联系人资料的预订页面。7天酒店只提供了微信会员卡,但并未提供任何酒店预订链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酒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用户及预订量增长,但微信的旅游产品预订布局仍处于试水阶段。
微信上的艺龙HTML5预订首页(左)和同程网的全国景点团购首页(右)
记者通过采访也发现,目前已开通微信预订的商家对微信现阶段的功能定位基本相同,受访的大多数公司表示,由于目前用户并未形成通过微信购买产品的习惯,因此他们现在更希望通过微信增强与用户的沟通互动。他们认为,微信的特性决定了微信的核心功能应该是提供交流沟通、LBS、资讯等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虽然如此,由于OTA在Web及APP端用户入口平台的强势地位,以及微信的“类淘宝”的直销渠道属性,酒店对微信带来订单的预期显然要强于OTA。
酒店与OTA的微信“新博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帐号用“会员卡特权”来吸引用户进行预订,但会员卡的泛滥和低门槛也导致了两个问题:会员卡“特权”不再有吸引力;会员卡的饱和会让用户产生“疲劳效应”,结果就是会员卡的营销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正如有微信用户反映的,“用了特权卡我就会取消对商家的关注,我还关注它干什么呀”。对此,艺龙和同程网微信业务负责人均表示,在未来提供大而全、一站式服务的商家会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让用户放弃“无用”的特权卡,从而选择产品更加全面的商家。如果微信将来以地图的形式展示酒店信息,OTA将酒店库存信息提供给微信,在价格一致性的前提下,消费者会倾向于通过产品更全面的OTA选择酒店。但即使如此,由于微信的巨大移动端流量,酒店和OTA还都是对微信预订的前景抱有期望。
微信预订未来:品牌精选还是“大杂烩”?
布丁酒店连锁电子商务总监徐翔告诉记者,由于微信用户大部分是年轻人,与布丁酒店的客户群非常吻合,目前订房功能只是与微信的基础合作,未来会有更深度的合作。开元酒店集团电子商务经理陆炜认为,酒店和微信的直连使得微信成为一个“类淘宝”的直销模式,酒店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特色产品策划、与宾客的及时沟通与交互等工作。开元正在进行微信预订与开元CRS的直连工作,预计1月中旬可完成。之所以要直连,陆炜表示,目前微信上开元公众帐号提供的酒店预订产品来自QQ旅游,实际上来自艺龙,因此开元无法针对微信用户灵活的调整销售及经营策略。他表示,开元将充分和腾讯合作,将微信订房打造成精品移动应用,实现品牌展示和订房产量的收获。
艺龙微信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相信微信会成为重要的移动预订和服务渠道。艺龙目前也紧跟这个趋势并布局微信移动预订,艺龙也会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完善发展微信预订业务。”同程网微信业务负责人表示,交互是微信的核心,这也是众多企业愿意在微信上投入的重要原因,同程网将注重与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积累人气,这样才能在微信上不断的挖掘和传播品牌价值。
而携程新媒体负责人认为,“微信更注重私密聊天,更适合点对点的沟通,因此携程目前更加关注通过微信与用户的互动。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借助微信平台的端口开放更多服务用户的功能,比如基于LBS的产品推荐、基于关键词语义分析的内容推送,我们非常关注微信未来可能带来的酒店和机票订单,也希望把微信打造为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集产品、资讯为一体的互动平台。”
据笔者了解,微信也有望在今年二月份与财付通打通,从而为机票和预付酒店产品的预订铺路,而基于LBS提供围绕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样也在微信的计划之中。同时,微信商业化的问题自然也在腾讯的考虑之中,对旅游业进行收费的尝试或将走在前面。至于收费模式,无论是采取佣金分成或CPC/CPS模式,或是采取基于会员数目的收费模式,腾讯已经在与合作伙伴进行着沟通。笔者预计,为了防止微信在一开始就成为一个产品的“大杂烩”,腾讯方面或许会对企业微信账号的营销设置“准入门槛”,在初期选择一些主要的连锁酒店、航空公司和OTA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待积累经验之后再进行全面的推广。微信这盘棋到底有多大?微信是否将成为在线旅游业的“新入口”?环球旅讯将继续对此进行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第四篇:微信消息,逼运营商上梁山
微信模板消息,逼运营商上梁山
来源:百度百家
某接近微信内部人士透露,“微信模板消息”即将推出,现已启动内测。这恐怕是在微信5.2版发布前最重磅的微信动态了,这将严重影响运营商的企业短信市场——运营商短信业务的最后一块自留地。
微信“模板消息”对 “企业短、彩信”的替换
申请内测后,将在公众账号管理后台的“功能”列表出现与“群发功能”和“高级功能”并列的“模板消息”菜单。公众账号可在此进行消息模板的配置,提交微信官方审批通过后,便可进行消息的群发。内测期间,模板消息免费。
模板消息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此前几大运营商已陆续推出,又陆续关闭。通过模板短信,企业可以提交文字内容和参数,文字内容是静态的,参数则可以通过API接口动态设置。这些模板可以是短信验证码、消费通知信息、生日关怀信息、天气预报预警消息。通过审批流程,避免垃圾短信。
我们平时收到的106开头的短号码短信,都可以通过 “模板短信”实现,只不过运营商将其以不同形式进行销售。
有的是直接向政企大客户提供超级接口,例如金融、气象、应急办;有的是通过硬件例如MAS服务器将群发权限和设备打包;还有的是通过软件例如“企信通”、“校讯通”、“XX通”进行销售;通过互联网接口方式的销售反而是近年来运营商转型中的尝试,这是最便捷、最具扩展性的方式,目前已宣告失败。不久前,因为“垃圾短信”问题,工信部一纸禁令,大量的短信端口被清理。中国电信天翼平台的模板短信一夜之间被关闭,成为炮灰。现在“微信模板消息”出现,可以补位,但又远不止于此。
从微信“模板消息”当前设计看,公众账号可发消息给关注者。这限制了它的使用场景。未来微信消息发送权限扩大到所有微信ID,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微信公众账号的明星号之一是“广州公安”,未来某天,XX应急办某天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市民推送应急防灾知识,市民还可与之互动,一定会成为现实。
微信“模板消息”是否会面临“垃圾信息”问题?
去年底,工信部向《经济参考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我国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估算,垃圾短信约占全部短信量20%左右”。表面上看,是这20%的屡禁不止,越清越多的垃圾短信问题,制约了运营商在模板短信、企业短信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却可以归结为技术短板。
垃圾短信问题严重的除了短信之外,还有iOS系统的iMessage。一个是传统通信,一个是互联网应用,它们相同之处在于:C2C(个人对个人)的短信发送是没有审核机制,没有关卡。这导致的结果是,不论移动还是苹果,对C2C这类垃圾消息都无法根治。
在B2C的群发上,运营商短信业务发展十多年,在技术、工具、管理支持上都颇为成熟。例如封杀违规端口,人工设置群发白名单、黑名单、红名单,严格审批群发端口的企业。在运营商内部甚至还有专门治理垃圾短信的专家人才。某些短信端口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屡见报端,则是管理纰漏抑或更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微信的特征使之在垃圾短信问题上,隐患大幅降低。
在个人对个人的群发上,由于微信通讯是基于好友关系,发送消息前必须要加好友,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关卡。
B2C的微信群发,公众号推送方式杜绝了垃圾短信存在的空间。微信从订阅号服务号分类、推送次数限制、提醒方式分级,以及微信公众号严苛的审核流程,都是在严防干扰信息。而且,公众账号本质上依然是联系人,如果真的骚扰了,用户可以取消关注,断绝联系。
微信“模板消息”并不等于“模板短信”
微信互联网应用的推送机制使之在成本、速度、性能上都有不少优势,唯一差距在于“到达率”,毕竟还有超过7亿的国内手机用户还没有用上微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微信群发消息的优势依然在于它是“基于通信的平台”,而不是短信这样的单纯通讯工具。它的推送可以是短信,可以是彩信,可以是多媒体;在它推送之后会有更丰富的双向互动,基于微信的O2O、移动电商、游戏娱乐等应用场景都可以与信息通知实现很好的结合。
当然,还有免费或者低成本。
运营商此前以短信、彩信为基础,发展了大量的“应用”,例如校讯通、农信通、围绕短信的金融、物流行业解决方案。这为其带来了不菲收入。2010年,仅中国移动校讯通一项,收入规模就约为30亿元。
这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大都可以复制到微信上。微信不做,腾讯其他部门、具备开发实力的企业自身或者第三方会抢着做。2013年微信在金融、民航、政务等领域已经有所积累,2014年看样子要重点围绕电商和O2O。
运营商短信收入或将被波及
对于个人短信,微信此前起到一定替换作用。2012年短信总量9000亿,下滑9%,今年或许下滑更加严重。2011年推出的微信,2012年低用户数2亿。现在6亿,由于鸽笼效应,微信用户数越逼近12亿,短信被影响将越严重。
短信依然有它适合的场景,例如身份绑定和企业短信。此前,企业短信市场并未被影响。以招商银行为例,在用户消费之后,招行会同时发送短信和微信提醒,尽管有时微信先到达,但招行依然不敢放弃短信提醒。
问题在于,短信是收费的。银行收取用户高额短信费用一直被外界诟病。不论以什么形式收取,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都是用户在付费。如果有一天,企业等组织可以直接发送微信提醒,谁还会去选择昂贵的短信呢?当然,不排除日后微信会对“模板短信”收费,成本应该会大幅降低。
2012年全国短信发送9000亿条 来看,以平均0.05元/条成本计算,这块蛋糕约为450亿。如果短信量下滑9%,则减少40.5亿。如果今年下滑20%甚至更多呢?明年因为“企业短信”的替换效应,这个下滑比例会是多大?如果垃圾短信比例真占到“20%”,这部分没了,又将下滑多少?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运营商被影响的绝不只是短信收入本身,而是与短信相关的业务和收入,例如数十亿元年收入的的家校互动市场(以校讯通为代表),再比如政企市场。运营商的生意,要么是围绕“语音”,要么是“短信”,要么是“流量”。目前,微信威胁最大的,还是短信。下一步,则是收入根基“语音”。
微信,正在将运营商逼上“流量”的梁山。
第五篇:微信商业化能否撑起腾讯的移动电子商务
微信商业化能否撑起腾讯的移动电子商务
一年来,尤其是最近接触了不少品牌商和零售商,交流了它们对腾讯电商的看法,也交流了它们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战略。它们对在PC端与腾讯合作兴趣不那么大了,相反在移动端合作的意愿非常强烈,并提供了一系列可行方案和建议。也愿意为此,付出资金、用户(线上线下会员)资源。
当阿里和京东的战略重心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商户也寄予极大的期待,腾讯电商如果还在聚焦PC端难免有些说不过去。面对最后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腾讯移动电商如何去把握?阿里京东移动电商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腾讯移动电商的时间机会成本太高,理清思路,绝对比急于做要重要的多。
全文基本思想如下:
战略上重视:阿里京东是强悍的竞争对手,而且在移动端业务思路打法清晰,团队执行力高效,有强有力的业务基础,腾讯必须从集团整体来制定移动电商战略,不只是移动电商对微信资源调用,还包括财付通等部门快速协同。简单说有必要成立一个由腾讯电商、财付通、微信等多部门协同的专项移动电商团队。
战略上调整:腾讯电商重点从PC端转移至移动端,从实物自营转自开放平台。或者说在PC端重自营,在移动端重开放平台策略(移动端的B2B2C平台)。从优先级看移动电商必须提升几个层级,意味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移动电商新打法:初期打法不是硬推市场还不成熟的O2O生活服务类,而应该从门槛低,强需求的缴费、订票入手(如银行、移动运营商、机票等),培养用户支付交易习惯。实物标准类走开放平台路线,京东、1号店都可以纳入到合作伙伴体系。实物非标类如服饰,可以走大品牌、大商场(线上线下都有的,如杰克琼斯、王府井)合作。
移动电商应是腾讯集团战略 而非腾讯电商战略之一
腾讯家大业大,涉足领域广泛,在IM、邮箱、游戏、社区、门户、视频等等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玩家,所以电商只是所有业务的子集。表面看腾讯做移动电子商务有先天优势,但如果战略上不能提升到集团层面,这些资源且不说不能用,反倒因为内部利益制衡而受其牵制。这个和阿里和京东,将移动电子商务视为未来,所有资源为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所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总结,做移动电子商务,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资源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要舍得花钱,舍得给资源,甚至愿意为此做出一些让步。
谈移动电子商务,在这里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微信。但作为腾讯未来公司级的产品,不可能只是为了做一个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未来是一个数万亿的市场,零售已经可以预期2013年超过千亿,而数万亿的生活服务类能够爆发也全看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腾讯年营收过400亿,已经能够看到市场占有率已很高情况下,受制于市场整体规模的瓶颈。另外微信终究要商业化,寻求盈利的商业模式是必然的选择。在移动端复制一个QQ游戏,可期的也就过百亿收入。把微信做成媒体平台,通过广告收入变现,能否过百亿收入都是个问题。虽然外界关于这两个方面的猜想很多,但从腾讯未来寻求收入突破口而言,这两个方面不应该是突破的重点。
简单总结:移动电子商务是能够帮助整个腾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业务,面对阿里和京东全力的投入,也只有腾讯整体战略上的重视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想让马儿跑得快,不让马儿吃得饱,是很难实现弯道超车目标的。
为什么是微信?
腾讯在移动端那么多产品,为什么是微信?又为什么不能够推动QQ网购或者易迅网的客户端呢?这不是我的选择,是移动互联网游戏规则的选择,是商户,是消费者的选择。
因为有QQ,所以QQ邮箱、QQ游戏、门户都借此在长跑中脱颖而出。微信就是手机端升级版的QQ,因为手机浏览性差,输入效率较差,手机网民更加习惯利用统一的入口进入各类“内容”入口。那些资深手机玩家,知道下载各种应用,像我这样的人,真心不喜欢在手机端安装太多客户端:一个淘宝和京东还可以,大众点评也可以,如果再加上四五个银行客户端、两三个移动运营商客户端、算上携程、去哪儿、赶集,真心太多了,而且各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差别太大,也的确不是最佳的用户解决方案。现在,听说很多品牌商和零售商,以及各类电商都要做客户端,不知道有多少用户去下载,并且保持活跃的使用?
一些道理是通用的,进入QQ游戏,就能够玩各种游戏,进入天猫,就能够找到各个品牌,而在移动端能否通过一个入口就可以进入到各类电商商城呢(GXG、1号店、王府井,也包括银行、移动运营商)? yixieshi
为什么说是商户和消费者的选择?商户也知道,光做一个APP是没有价值的,要达到一定的用户量和活跃度,投入的人力物力如同在PC端一样高昂。而包括天猫、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以及各类的品牌商(含淘宝卖家)都纷纷有了微信公众号。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粉丝。招商银行已经推出了微信客服,可自动查询余额信息,也已经有卖家通过微信营销,订单中有10%来自微信。很多关注大麦网的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演唱会信息,而不会错过自己热衷的明星?
简单总结:腾讯移动电商关键在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商户和消费者的选择。商业化创新和试错,难免会影响微信的用户体验,如果没有腾讯集团层面的持续支持,就有可能胎死腹中。考虑到阿里和京东加快的动作,微信不能等到产品成熟后再尝试做电商,所以需要做好有得必有失的准备。
微信商业化应从刚性需求切入
是的,就差一个闭环了。在这里商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很明确的,消费习惯也是自然而然的。消费者为什么不能直接点击招商银行微信公众号进入到招商银行的“服务商城”,在里面完成各类转账、缴费(水电费),以及购买各类理财产品,并且在“服务商城”消费掉累积的几十万的信用积分。为什么忠实的品牌商粉丝(消费者)不能点击,直接进入GXG品牌商的商城,购买过季or新款发布的服饰?为什么消费者不能点击直接进入大麦网的商城,下单预订演唱会的票?是的,微信是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电商的入口级产品,但凡与钱挂钩的各类背景的电商们可以不必开发自己的APP了,只需维护好微信粉丝(用户)即可。
所有的一切,并非假设,而是已经存在的需求,而且商户们会屁颠屁颠的积极推进这个业务。比如淘宝上的卖家,是不占有用户的,而在微信上是可以实现的。微信实现了一个帮助商户固化用户的价值,而商户也可以专注于做商品做服务和用户维护即可。
之前腾讯移动电子商务在微信做了一些尝试,但并不是那么成功,绝对不是微信不合适,而是选择错误。传统线下商场的优惠券,能够提供优惠券选择有限,使用的人群也非常局限,也没有案例证明了线上发优惠券是个很好的生意。当然腾讯也找了一家线上商城,美肤汇,美肤汇本来就没有什么知名度,甚至在微信上就没什么品牌忠诚粉丝,不管怎么强推,没信任基础,当然是不会有成交的。但是这两个不佳的尝试,影响了后续微信商业化创新。
简单总结:微信电商,可以从一些用户刚性需求切入(缴费、充值、买票),用户在微信上形成购买支付习惯后,再自然切入品牌和零售商商户(实物),最后推进生活服务类的 O2O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从商户前期可以先促成银行、移动运营商、航空公司合作,中期可以是1号店类的实物电商,以及酒店、旅游、餐饮等垂直生活服务类电商,最后是有线上线下渠道的品牌商和零售商。一年交易额轻轻松松超过万亿,并非什么难事!
最后盘点:目前,实物类移动电商基本被传统电商把持,而机票、酒店、餐饮和旅游类领先者也是PC端生活服务类传统电商。移动电商用户需求已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所有服务于移动电商用户的商品(服务)已经具备。腾讯不需要自己另起炉灶去生产不擅长的商品和服务,而应该是利用自己海量的用户资源和强大的产品能力,如何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用户的特征,将现有商品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满足用户和商户的需要,顺势而为成为移动端的“淘宝”。
至于微信电商怎么赚钱,就很简单了,阿里(天猫)上的基本都可以拿来主义。商户需要各种维护用户和商城工具,可以收费;交易扣取相应的佣金。拥有了巨大金额的交易数据基础,复制一个阿里金融,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V5快建店是面向中小传统企业推出的快速建店解决方案,以系统建设、运营培训、店铺代管的一体化服务理念,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即可快速打造自己的自动成交型的网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