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问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3:2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退耕还林”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退耕还林”问题》。

第一篇:“退耕还林”问题

“退耕还林”问题

尊敬的上级领导: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从2002年至今,我们村退耕户都享受到了国家补贴,但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在村民们没有 “土地证”的现实情况下,“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在我们村也变得没有秩序,具体情况如下:

1、按实际亩数退耕还林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

2、不按实际亩数退耕还林的,退三亩登记五亩,按五亩享受国家补贴;

3、集体荒地和机动地退耕后的国家补贴全部成为村干部享有;

4、没有实地退耕还林,只作登记并享受国家补贴;

5、同一块退耕还林地,若干户重复享受国家补贴;

6、“张三”的土地因外出打工多年没有经营,退耕后登记给“李四”享受国家补贴,“张三”打工回来后,因从未领取过“土地证”而束手无策。

现新建高速公路,征占用退耕还林地时,因高额的补偿款变得争纷四起。

在此,肯请上级领导能关注贫苦农民的利益,按照国务院的 “退耕还林”政策,征占用林地等法律法规,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给老百姓一个合情合法的处理结果。

山西省神池县贺职乡下花园村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

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以云县爱华镇为例

杨凤玲

(云县爱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临沧 675800)

摘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政策补助期满,退耕农户的生活何以为继,退耕还林成果能否巩固,如何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目前存在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本文通过对爱华镇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期间遇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几点促进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增长的方法。

关键词:爱华镇;退耕还林;农民增收 引言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采取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它是中国历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是解决重点地区水土流失,调整国土利用结构、增加森林植被、治理风沙危害的根本性措施。然而,要达到退耕还林所追求的上述长期生态效益,还必须解决好退耕还林区农民长期的生产、生活问题,否则最终又将以农民毁林复垦而告终。

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初期来看,退耕农户的收入是有所增加。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目前增收的相当一部分都得益于国家的补偿政策,然而国家的补偿毕竟有限,不可能对退耕户进行长期补偿。我国退耕还林政策中明确规定:生态林补偿8年,经济林补偿5年。因此补助期满,农民的收入势必下降,到时农民靠经营副业或外出打工所得的相当一部分收入都将用来购买粮食,若农户经济收入没有新的增收点,大部分退耕户又势必陷入贫困。仅就当前而言,由于2000年以来国家粮食连续四年减产,粮价逐年升高,中央在出台2004年一号文件鼓励粮食生产的同时,也不得不

首先,农民只追求眼前利益,只顾应付完成项目领取补助,没有从长远生计考虑去选林造林,农户们自认为政府总要解决,因此从思想上就没有把退耕还林当作今后的生计产业认真对待。其次,退耕农户缺乏林地管护常识,重造轻管现象普遍,将管护简单理解为不放牧、不复垦即可,没有采取必要的抚育措施,杂草丛生,草比树高,造林结束、补植结束也就一切结束,树木成活与否、长势好坏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致使年年造林,年年补林仍不见林的地块总是存在。检查结果总是退耕面积复核率100%,而造林合格率大部分都在80%以下,给政策兑现增加了阻力,直接威胁着退耕还林成果。

2.爱华镇退耕农户收入状况 2.1 农户主要收入来源

首先,国家补偿的退耕还林政策资金是大部分退耕户的主要生活来源。全镇1407户退耕农户,在家庭总收入中退耕还林国家补助资金占70%的134户,占50%的412户,占30%的750户,只有少部分退耕面积较少的农户可以不指望补助资金生活。其次种植业和畜牧业可增加退耕农户相当一部分收入。另外剩余劳动力经营副业也可增加少部分收入。2.2 制约退耕还林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第一、耕地少,退耕后平均每人经营耕地还不到1亩,农业投入不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产出水平低。

第二、退耕后由于饲料可种面积减少,降低了部分农户的养殖业收入。第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在仅有的耕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值钱。

第四、退耕农户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偏低,使得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小,转移困难。

第五、社会负担和隐性负担重,用于婚丧嫁娶、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建房等支出增加,造成退耕户生产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退耕户增收。3. 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3.1 结合实际,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林业是受益周期长但见效慢的产业,经济林最少也得2-3年,生态林则长达10年以上才见效,因此充分利用好幼林期空闲土地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加强幼树抚育,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现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只

求和当地实际,发展增收潜力大的种植业、养殖业,把退耕还林与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等相关产业充分结合,有效地利用林间闲地,即解决退耕还林后农民干什么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民长远的生产生活依托问题。例如通过林草间作发展牛羊养殖,退耕地离住地较近有条件的村组农户还可以利用林间空地用竹、木搭建鸡棚舍散养山地良种鸡,都可成为比较稳定的增收渠道。3.4 积极推广农村沼气能源建设

发展能源建设既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浴配套实施,沼气烧水做饭、照明可节省电费,沼液、沼渣喂猪、养鱼、种植无公害蔬菜可增收节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创造了新的有效途径。3.5 加强劳务开发促增收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得耕地减少,富裕劳动力增加,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因此搞好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退耕户文化素质,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是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的一个新亮点。3.6 加强退耕还林管护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由于管护不力,导致造林保存率过低,每年退耕户都要拿出补助资金的一部分进行补植,无行中增加了造林成本,减少了退耕户实际收入。因此,退耕还林既要抓好种植,更要抓好管护,管护问题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成败,必须改变过去重造轻管、只造不管的现象,要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多形式管护,建立起完善的管护制度,加大管护力度,从而提高工程成效,减少退耕农户支出。

3.7 抓好退耕农户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文化素质、先进技术是退耕还林区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可以使退耕户更快更好地接受新事物,获取更多新信息;先进技术可以帮助退耕户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利益。因此,要彻底帮助退耕户脱贫增收关键还是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素质。4. 结论

第三篇: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家界市林业办公室

2002年4月10日至5月7日,省林业厅对我市去冬今春的退耕还林进行了验收,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17万亩,计划完成率、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各项内容均达到技术规程要求,造林质量较好。但退耕还林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管护费用和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任务重,时间长,涉及面广,施工难度大,标准高,要求严。这项工程上级没有安排工作经费,加之我市林业部门从1998年以来,由于严格控制了林木采伐量,“一金两费”收入 大幅度减少,全讪市林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达1500余人,而当地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只有10%左右,其余靠育林基金支付,但都不能保证正常工资支付,所以根本无力支付退耕还林庞大工作经费。另外,对退耕还林,国家暂定补助5—8年,以后怎么办,现在没有定下来,给退耕还林的农户带来了一些顾虑。

二是如何把实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地想得不够多。如何心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好,如何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多的实惠,各地想得不多。只是简单地保证任务完成。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难度大,依法保护意识不强。退耕还林工作是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一些建设项目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少数领导以重点工程或办公益事业为名,随意核减正常收费和干扰正常执法。更有甚者一些特权部门往往利用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来干扰正常的执法。一些地方形成了这里大力植树和退耕还林,而那里却在大肆的毁林的局面,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对生态环境建设不够重视,没有真正落实好保护措施、人员和经费,致使乱砍滥伐,乱捕滥猎和乱食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生态环境脆弱,对环境保护作用还是不强。虽然我市经过10多年狠抓生态环境 建设,特别是实施了退耕还林以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六是退耕还林与荒山按1:1比例100%的配套难度大。退耕还林与荒山按1:1的比例配套,因在实际工作中村、组农户之间退耕还林与荒山面积不是相等的,有的有退耕地,但没有荒山;有的有荒山,但退耕地很少,因而导致退耕地与荒山面积不相配套。如果用退耕地面积列抵荒山面积,农民的利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那么将挫伤林农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一要认真落实好工程建设必要的工作经费和管护费用。实施退耕还林的地方,大多数都是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无力独自承担这部分费用,建议国家或省里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经费和管护费用,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要提前一个下达退耕还林计划。退耕还林人工植苗的季节性强,并且要提前一个准备种苗。为了确保有充足、优质、对路的种苗用于退耕还林,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成效,建议退耕还林计划提前一个下达,以便与计划有机衔接。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有力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进程。执法监督机构要对干扰正常执法的,随意执法的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一些重大的案件、干扰正常执法的主要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并进行曝光,心消除以言代法,心权代法的现象。

四是真正把退耕还林与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在退耕还林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上多作文章,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定优惠政策使广大群众从退耕还林工作中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以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五要尽快出台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目前,退耕还林国家政策暂定补助5—8年,以后怎么办,现在国家没有定下来,给退耕还林的农户带来了一定的顾虑,同时后续工作如何去搞?等等这些,国家应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第四篇: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退耕还林工程退实施概况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生态建设方针,对全省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全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为24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为120万亩,荒山荒地人工造林面积为120万亩。退耕还林建设基本覆盖全省。

2.退耕还林概念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粮食补助现在改为按每公斤1.4元发放粮食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为当年一次性补助。

密山市退耕地还林工程始于2002年,工程涉及全市16个乡镇,9个国有林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5万亩(其中生态林5万亩,经济林0.5万亩),两荒造林9.2万亩(全部为生态林)。退耕地还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果树等树种为主,宜林荒山造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为主。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对于治理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存在的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标准高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重造轻管现象仍然存在

我市退耕还林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尽管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管护办法,各乡镇也不同程度地交管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管护措施要落实到实施退耕还林的一家一户,难度较大,管护 效果也不理想,原因是:①农户的经营意识中仍有以前的粗放经营的老思想,树栽上就很少管理,任凭林木自由生长。②退耕农户以短期经济效益考虑,在退耕地上块间种粮食,而对于间作现象,乡镇干部在清理间作的时候,存在同情心理,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力。③管理技术跟不上,对退耕还林栽植的经济林树种,广大退耕户缺乏专业的修枝、锄草、施肥等专业技术,至使很多不成林现象。

3.2工程缺乏运作经费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工程要求高,从规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工程实施及监理、检查验收到政策兑现等涉及夫环节多,工程工期长(政策兑现10-16年不等)需大量的工作经费。而国家对地方退耕还林的前期工作和科技支撑费用予以部分补助,并明确检查验收、政策兑付等兑付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由于我市财政困难,难以随后全部工作费用,因此,工程经费不足和工作负担过重已成为困扰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乡镇的一大难题。一是林业部门除支付工程规划、作业设计、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等方面正常费用外,还要承担退耕还林信访、林权纠纷、退耕还林督查整改、会议、培训及接待等方面额外费用,大大增加了林业部门资金压力。二是各实施乡镇在自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制作退耕合同、图表卡、人员差旅、会议、培训、接待等费用。三是因为无工作经费,承担大量退耕还林基础工作的基层工作干部工作不积极,应付了事。

3.3退耕还林超计划实施造成的遗留问题

由于密山市在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出台了“五个一律”的政策规定,全市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全市当年还林面积大大超出了计划面积,这样使得一部分退耕还林地没有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内,而目前这些林分已经成林,相应的退耕还林户没有得到任何补助,给生活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这种现象在富源乡比较突出。

3.4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

《退耕还林条例》明确规定了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就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对退耕户还缺乏强制制约措施。《条例》仅仅从擅自复耕、林粮间作等方面给予处罚规定,但未具体明确量的问题,地方在定性定量的问题上不好把握,给处罚造成一定难度。另外,对退耕地块管护不到位、保存率不达标的,主管部门和实施乡镇也只能依靠做思想工作、不予验收、不发退耕还林补助款的手段来解决,(验收合格后,再出现不合格的问题,解决的难度更大)缺乏强制性措施约定退耕户加强对退耕地块的管理。

3.5作业设计滞后

个别地方由于国家计划任务下达较晚、北方造林季节性强、时间要求紧等诸多原因,使退耕还林前期基础性工作受到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先施工后设计的现象。个别地方存在作业设计不合理,造成退耕还林小班过度分散,有的小班不足1亩地。不但给日后工程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将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3.6林权证发放工作进展缓慢

林权证是退耕还林者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重要法律凭证,发放的是否及时将直接关系到保护退耕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其造林、抚育和管护积极性、达到工程建设质量的大问题。但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林权证发放费用过高,工作量过大,各地普遍存在林权证发放滞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3.7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退耕还林工程是个政策性强,技术质量高,涉及面广的宏大系统工程,现在全省普遍存在基层林业工作者无论是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水平,还是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都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不同程度存在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因业务素质低,装备落后等情况,造成造林技术指导方法不当,设计不规范等问题。

4.对策与建议

4.1中央增加对退耕还林地区财政投入

一是应增加地方政府的管理费用,减轻财政负担;二是增加增加退耕农户种苗补助,适当补贴林林管护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适当申请增加退耕还林计划,缓解因退耕未补助的问题。中央或地方出台相应的管护措施和相关的处罚细则,便于对出现的林粮间作和随意改变退耕地用途的行为依法处罚,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延续和健康发展。

4.2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后续政策

一是我省地处寒温带,树木生长慢,主要营造杨树、落叶松等树种,达到允许采伐时间较长,近期无收益,建议延长我省退耕还林生态林补助年限。二是建议在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为退耕后农民开发替代产业创造有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中国农林网建议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林木采伐政策,彻底消除退耕农户对林木采伐利用的后顾之忧。

4.3建议加大工程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质量要求高,技术性强,政策性强,建议国家经常性举办高水平的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以达到层层培训,提高整体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4.4建议通过立法或政策制定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

乡镇林业站是最基层林业管理机构,在工程建设中即负有宣传贯彻国家林业政策,又承担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林业工作站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议国家通过立法或政策制定,明确要求加强林业工作站建设,确保基层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

浅谈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一项政策性强、投资量、地域分布广、涉及面宽、工程程序多、群众参与度高的宏大生态建设工程。根据研究以往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的经验,分析其在退耕还林建设过程的主要问题,对于指导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退耕还林;规划设计;优化对策

0.引言

至从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本文通过系统总结退耕还林工程的经验,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政策管理、技术措施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优化。

1.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效益

通过大力推广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得到良好改善,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1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在退耕地区已经很明显。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增长,森林范围明显扩大。遏制水土流失显著有效,生态环境逐渐在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通过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总体上得到好转,局部开始良性循环。

1.2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实施,可以提高农民的新产业收入,更科学地管理耕地。

1.3社会效益

在退耕还林的有效实施下,农民利益在明显增长中,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

2.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群众和领导的认识有偏差,大部分农民群众没有认识退耕还林的深远意义,导致农民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栽植、补植、管理等工作的实施。其实退耕还林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有些领导还觉得退耕还林是林业部门的工作,也认为是扶贫的事情,与乡镇政府无关。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检查验收、兑现政策等工作不管不问,导致出现了“不退也补,少退多补”的民心不平衡的扭曲现象,栽植、补植数量少,管理不到位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进展。

2.2监督力度不到位,政策兑现存在问题

监督检查发现有的地块虽然还林了,但是还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在种植;还有的杂草丛生,甚至还有退而复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还林的效果。在实际的退耕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和兑现不承诺的问题,有些村干部和政府人员擅用职权对退耕指标作假,私留或送人。在《退耕还林条例》制定下,退耕还林实际操作中还是以老套路去平均分配,不能调动农民退耕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在兑现中私自以各种名义扣款私吞。

2.3重造轻管观念严重,苗木补栽不到位

尽管基层单位与退耕农户签订了相关的管护合同,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尽职尽责,导致对退耕还林管理不善,杂草丛生,林木没草肥,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现象,后期的补栽补造也没很快到位,没有达到退耕还林的最初目的。根据国家具体政策设计上,不提倡多栽经济林,规定其比例不超过20%,鼓励多种植单纯生态防护林。经济林与生态林的比例不平衡,长远意义上重新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在一些工程区,经济林比重超过50%。,政策所规定的林种比例指标难以实现。林业结构趋同,从长远来看,农民难以活的预期收益,可能导致重新毁林开荒。

2.4确权发证缓慢,工程债台高筑

由于勘验任务量大,人员配备少,致使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进展迟缓,影响了退耕户的后期维护积极性。总体上说退耕还林是一项综合性强,任务繁多,涉及面广,规划要求高的工程,尤其是在经费方面,有些贫困地方很难支出。从而退耕还林工程很难保证了正常进行。

3.对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优化

进一步优化退耕还林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新农村建设,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十分重大。

3.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趋向平衡,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有所落实,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开始接受,退耕农户主要收入就是由粮食和生活费补助组成,退耕农民生活得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没有得到彻底平衡,因此继续坚持不懈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加快土地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重要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3.2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纳入工程预算

退耕还林工程工作量大、程序多,在实施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实施中要做好监督、培训和指导等组织工作,实施后要进行检查、奖励、验收等完善政策。这其中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费用和农户的补助资金和造林补助费都是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要预算的费用。因此退耕还林工程投资预算应将工程前期规划设计费、工程中期的监理验收费以及后期监测评估费等工作经费规划进去,从根本上解决工作经费短缺的问题。

3.3逐步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退耕还林是一项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补助标准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的核心。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利益之间有一定的矛盾,调动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因此应逐步完善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补助标准按照不同的还林来调整,确保群众能继续积极退耕还林、经营林业,保证退耕还林地块的规划面积。

3.4夯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夯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从长远来看是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起有利于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有利于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全面健全和建设和谐社会。退耕还林功臣规划设计的恢复生态学基础(如图一)。基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图,以利于群落的稳定和发展。

图一:生态农业建设三个关键措施之间的关系

3.5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长效机制

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退耕林地应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放活林地经营权,让农民依法合理利用退耕还林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对于生态区位重要地区,每年每亩按一定标准予以补助,以此来弥补群众收入降低的损失,逐步建立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3.6加强科技支撑

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下(如图二),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社退耕户,退耕造林,建立一个健全稳固的体系。按照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林业技术推广,将各种保证体系渗透到工程规划设计中,做到在有效法律体系下的合理规划设计。通过举办培训班与制度、技术、法律组装配套培训相结合,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和作风过硬的退耕还林的团队。

图二: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3.7加强对林地的管理

(1)加大力度补植补造,科学对退耕还林地进行经济林和绿化林的改造。在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项目中,加大改造力度在补植补造与分林分类方面。合理安排经济林和生态林的种植,有效提高经济林和生态林的范围。

(2)狠抓育林抚育。在避免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督促退耕户搞好幼林的松土除草和预防病虫害、鼠兔害的繁殖。加强管理经济林和生态林,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管护责任。要把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与管护绩效相结合,要与退耕户签订管护协议,才能把管护责任做到真正到位。

(4)持之以恒的抓好封山禁牧。

(5)严格控制征占用退耕还林地。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确需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建设项目,全额缴纳补偿费用和政策兑现费用。

(6)简化确权发证工作。在有效合理程序下,把退耕还林工程确权发证工作和质量进行责任考核,加强规范管理,要及时变更简化退耕还林地块各种手续,核实和发放退耕还林工程确权发证,让退耕户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3.8加强效益监测

遏制水土流失问题是退耕还林的主要规划治理目标之一。加强效益监测,为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4.结束语

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中要深刻领会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展做出贡献。针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优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段文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09.10 [2]杨旭东.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影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0.03 [3]姚文绣.基于农业产业-资源耦合下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05.01

下载“退耕还林”问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退耕还林”问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赞皇县退耕还林补偿问题调查

    退耕还林补偿款难落实——河北赞皇县退耕还林补偿问题调查百姓生活河北讯(记者张小东 刘明)退耕还林款是国家用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一项专款专用的补助资金。国家政策明确规......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一个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和朱钅容基......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一个秀美的......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一个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和朱钅容基总理在我省视察时提出“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再造一个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和朱钅容基总......

    退耕还林规划

    Ⅳ《退耕还林规划(2011—2015年)》 一、 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布局发展思路为指针,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五个**”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

    退耕还林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退耕还林条例》已经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 2002年12月14日(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

    退耕还林政策

    退耕还林政策 一、退耕还林的范围 退耕还林指水土流失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其标准是: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度在6度以上、农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