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盐城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
盐城市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加快选调生的成长步伐,把选调生造就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能够担当重任、适应沿海发展需要的各级领导人才,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组通字
[2000]3号)和省委组织部《江苏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苏组通
[2008]7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选调生,是指经省委组织部门选调由市委组织部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 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合理安排,发挥专长
(二)立足基层,跟踪培养
(三)分级负责,动态管理
(四)遵循规律,大胆使用
第二章 分配安排
第四条 市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组织部下达的新录用选调生分配计划,提出选调生安排方案,经部领导审定,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第五条 新录用的选调生安排原则:
(一)选调生在县(市、区)间均衡分配;
(二)选调生原则上分配到领导班子凝聚力较强的乡镇、街道、开发区、经济区工作,可协助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也可兼任村、社区党组织领导职务;政法类专业选调生可安排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博士研究生一般安排担任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助理等职务;
(三)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和实际工作需要尽可能安排相关专业选调 1
生,沿海定向的选调生一律安排到沿海开发一线;
(四)选调生一般不安排在本人家庭所在县(市、区)工作锻炼;选调生的直系亲属是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法院、检察院、组织、纪检、人事部门正副职领导干部的,在工作安排上实行地区回避;其他需要回避的,按照《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参照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员回避实施办法》执行。
第三章 培养管理
第六条 建立培养责任人制度。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期间,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对选调生逐人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责任人,做好传帮带。原则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培养选调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选调生的培养计划,详细了解选调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选调生所在单位党委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选调生所在单位党委书记为培养选调生的直接责任人,负责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有关计划、措施的具体施行,严格按照省、市精神落实好选调生的相关待遇,及时解决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选调生所在单位党委要明确一名政治责任感强、作风正派、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与选调生建立“一帮一”培养机制,要经常给选调生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使选调生较快实现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底将当年选调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上报市委组织部。
第七条 建立谈话谈心制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选调生所在单位党委书记要充分发挥责任人的作用,分别要在每季度、每月与选调生谈话谈心一次,详细了解选调生的各方面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加强对选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正确对待名誉、权力、地位,引导他们坚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决心,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素质和能力。选调生每月向所在单位党委汇报工作一次,每季度向县(市、区)
委组织部汇报工作一次,主要汇报本人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第八条 建立培训制度。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将选调生培训纳入整个干部的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培训可以开办专门的选调生培训班,也可以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或其他班次中安排。要针对选调生的不同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育。鼓励选调生进行自学,并支持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市、县(市、区)组织部门要积极为选调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可以通过设立网站和在刊物上开设专栏等形式建立一个选调生的交流学习园地。选调生也可自发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党校每两年举办一期选调生专题培训班。选调生参加各级党校或行政学院脱产培训每5年至少一次。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脱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第九条 建立定期调研制度。选调生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注重开展调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每人每年要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1篇以上调研文章,并将此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十条 建立定期考察制度。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对选调生进行一次考察。市委组织部要对工作满两年的选调生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选调生每年结合年度考核向单位党组织作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的书面汇报。定期考察重点了解选调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对选调生的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逐人提出培养、使用和调整建议。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对全县选调生的考察情况写出专题报告,经县(市、区)委同意后,连同选调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级机关也要将有关情况形成专题报告,经单位党委(党组)同意后报市委组织部。
第十一条 建立岗位交流制度。选调生在同一岗位工作2年以上的,须进行岗位轮换。担任领导职务的,可以在乡镇与机关之间交流,也可在不同乡镇间交流,以积累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第十二条 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选调
生信息资料库,跟踪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情况。市、县组织部门负责掌握选调生名单,对选调生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党组织把选调生各项培养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市、县组织部门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选调生工作专题会议,不定期地就选调生工作进行调研座谈。
为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储备,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重点掌握一批优秀选调生名单,做好跟踪考察,加强培养管理。已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选调生,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选调生应在基层至少工作两年,其间不得借调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在基层工作满两年,因工作需要进行调动的,须经组织部门同意,按分工和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在县(市、区)内调动的,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批,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在市内调动的,由市委组织部审批,报省委组织部备案;跨省、市调动的,报省委组织部批准。选调生工作发生变动,原负责管理的组织部门应及时报告并做好衔接工作。
第十三条建立动态管理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调整出选调生名单:
(一)政治思想门、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问题的;
(二)拒不服从组织调动和自动离职、辞职的;
(三)不安心基层工作、群众反映较差的;
(四)自行调动工作、自费出国(境)留学的;
(五)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的;
(六)经组织考核,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
(七)因健康原因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八)其它不宜继续作为选调生情形的。
调整出选调生名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市、区)委组织部提出书面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在市级机关工作的,由所在部门党委(党组)提出书面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第四章 选拔使用
第十四条 培养选调生的目的是为各级领导岗位输送优秀合适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努力为选调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大胆选拔使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选调生;表现特别优秀的选调生,可按规定破格提拔。
第十五条 选调生工作满1年后,经考察各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可破格进乡镇(街道)、开发区(经济区)领导班子。选调生在基层工作5年以上未进基层领导班子,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向市委组织部书面说明原因,并制定培养计划。
第十六条 后备干部集中调整时,副科级以下的选调生优先列入乡科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名单;副科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乡科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名单;正科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县处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名单;副处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县处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名单。
第十七条 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或调整时,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年轻干部,优先使用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选调生。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先从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的选调生中选用。
第十九条 适合做机关领导工作的选调生,应选拔到机关领导岗位。适合从事专业技术或其它管理工作的选调生,根据本人意愿及特长,可调整到更有利于他们发挥作用岗位。
第二十条 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等活动,使他们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十一条 做好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是确保选调生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选调生的选拔使用工作,不断加大选调生选拔使用力度。市委组织部每年就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或抽查,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底要将当年选调生选拔使用情况书面报市委组织部。
第五章组织领导
第二十二条 各级党委要把选调生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干部人才队伍特别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选调生工作的整体合力。
第二十三条各级组织部门作为选调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与编制、人事、教育等部门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及时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十四条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级负责的选调生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市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的跟踪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和培养使用措施,督促检查选调生培养锻炼措施和选拔使用的落实情况。定期召开选调生工作座谈会或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掌握选调生表现情况和管理情况,并做好上下沟通协调工作。
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选调生负责逐人制定培养锻炼措施,抓好日常管理,定期向市委组织部汇报选调生的锻炼成长情况,提出调整使用意见。
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直接管理,积极做好传帮带。经常了解掌握选调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定期向上级组织部门报送选调生工作信息,提供选调生工作实绩、学习培训和考察考核的档案材料。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各地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中共城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盐城市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
通知
盐组通〔2011〕42号
关于印发《盐城市选调生培养管理
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盐城经济开发区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市各直属单位党委:
现将《盐城市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盐城市委组织部 2011年8月4日
盐城市选调生培养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加快选调生的成长步伐,把选调生造就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能够担当重任、适应科学发展需要的各级领导人才,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组织部《江苏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选调生,是指经省委组织部门选调由市委组织部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 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合理安排,发挥专长;(二)立足基层,跟踪培养;(三)分级负责,动态管理;(四)遵循规律,大胆使用。
第二章 分配安排
第四条 市委组织部根据省委组织部下达的新录用
— 2 — 选调生分配计划,提出选调生安排方案,经部领导审定,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第五条 新录用的选调生安排原则:(一)选调生在县(市、区)间均衡分配。
(二)选调生原则上分配到乡镇、街道、开发区、经济区工作,可协助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也可兼任村、社区党组织领导职务;政法类专业选调生可安排到基层法院、检察院工作。
(三)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和实际工作需要尽可能安排相关专业选调生,沿海定向的选调生一律安排到沿海开发一线。
(四)选调生一般不安排在其籍贯和成长地的县(市、区)工作锻炼;选调生的直系亲属是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法院、检察院、组织、纪检、人事部门领导干部的,在工作安排上实行地区回避;其他需要回避的情况,按照《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参照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员回避实施办法》执行。
第三章 培养管理
第六条 建立培养责任人制度。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期间,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对选调生逐人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责任人,做好传帮
— 3 — 带。县(市、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培养选调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选调生的培养计划,详细了解选调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书记为培养选调生的直接责任人,负责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有关计划、措施的具体施行。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要明确一名政治责任感强、作风正派、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与选调生建立“一帮一”培养机制,经常给选调生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使选调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每年底将当年选调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上报市委组织部。
第七条 建立谈心谈话制度。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期间,县(市、区)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和选调生所在单位负责人,分别在每季度、每月与选调生谈话谈心一次,详细了解选调生的各方面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选调生每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一次,每季度向县(市、区)委组织部汇报一次,主要汇报本人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
第八条 建立培训制度。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将选调生培训纳入整个干部的培训规划,统筹安排。要针对选调生的不同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鼓励选调生自学,并支
— 4 — 持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为选调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可以通过设立网站和在刊物上开设专栏等形式建立选调生交流学习园地。选调生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相互学习交流。
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党校每两年举办一期选调生专题培训班。选调生参加各级党校或行政学院脱产培训每5年至少一次。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脱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第九条 建立定期调研制度。选调生要坚持学用结合,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注重开展调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力争每人每年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1篇以上调研文章。
第十条 建立定期考察制度。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结合考核,每年对选调生进行一次考察。市委组织部要对工作满两年的选调生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重点了解选调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以及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对选调生的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逐人提出培养、使用和调整建议。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对全县选调生的考察情况写出专题报告,经县(市、区)委同意后,连同选调生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市级机关也要将有关情况形成专题报告,经单位党委(党组)同意后报市委组织部。
第十一条 建立岗位交流制度。选调生在同一岗位工
— 5 — 作2年以上的,须进行岗位轮换;担任领导职务的,也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交流,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第十二条 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选调生信息资料库,跟踪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情况。市、县(市、区)组织部门对选调生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党组织把选调生各项培养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市、县(市、区)组织部门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选调生工作专题会议,不定期地就选调生工作进行调研座谈。
为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储备,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重点掌握一批优秀选调生,做好跟踪考察,加强培养管理。已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选调生,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选调生应在基层至少工作两年,其间不得借调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在基层工作满两年,因工作需要调动的,须经组织部门同意,按分工和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在县(市、区)内调动的,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批,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在市内调动的,由市委组织部审批,报省委组织部备案;跨省、市调动的,报省委组织部批准。选调生工作发生变动,原负责管理的组织部门应及时报告并做好衔接工作。沿海定向选调生工作未满五年的不得跨市调动。
第十三条 建立动态管理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
— 6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问题的;
(二)拒不服从组织调动和自动离职、辞职的;(三)不安心基层工作、群众反映较差的;(四)自行调动工作、自费出国(境)留学的;(五)公务员考核不称职的;
(六)经组织考核,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七)因健康原因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八)其它不宜继续作为选调生情形的。
调整出选调生队伍的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市、区)委组织部或市级机关部门党委(党组)提出书面意见,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第四章 选拔使用
第十四条 培养选调生的目的是为各级领导岗位输送优秀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努力为选调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大胆选拔使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选调生;表现特别优秀的选调生,可按规定破格提拔。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先从在基层工作两年以上的选调生中选用。
— 7 — 第十六条 适合从事机关领导工作的选调生,应选拔到机关领导岗位。适合从事专业技术或其它管理工作的选调生,根据本人意愿及特长,可调整到更有利于发挥其作用的岗位。
第十七条 后备干部集中调整时,副科级以下的选调生优先列入乡科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名单;副科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乡科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名单;正科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县处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名单;副处职的选调生优先列入县处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名单。
第十八条 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或调整时,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年轻干部,优先使用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选调生。
第十九条 工作满1年的博士选调生,工作满2年的其他选调生,经考核考察德才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群众公认度高的,可按程序破格提拔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
第二十条 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等活动,使其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十一条 做好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是确保选调生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选调生的选拔使用工作,不断加大选调生选拔使用力度。市委组织部每年就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有关单
— 8 — 位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底要将当年选调生选拔使用情况书面报市委组织部,除报提拔使用人员情况外,对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未能得到提拔使用的选调生也要说明原因。
第五章 组织领导
第二十二条 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级负责的选调生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第二十三条 各级党委要将选调生工作作为干部人才队伍特别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加大选调生工作推进力度。
第二十四条 各级组织部门作为选调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与编制、人事、教育等部门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及时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共盐城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干部管理
选调生
实施办法
通知
中共盐城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1年8月4日印发
(共印180份)
第三篇:盐城市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
盐城市物价局 盐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
管理局
关于印发《盐城市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盐市价发〔2011〕55号
盐都、亭湖区物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物价局开发区分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市区物业服务企业: 为了促进我市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现将修订后的《盐城市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十七日
盐城市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市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价格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江苏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符合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资质管理要求的物业服务企业,对各类物业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收费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收费,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向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所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 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市区物业服务标准和收费政策,负责本级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审核,对物业服务企业收费行为实施监管;盐都、亭湖、市经济开发区物价局(分局)会同同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同级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审核、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合理以及收费项目、标准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相适应的原则,根据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合理利润确定。
第六条 物业服务收费,根据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等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普通住宅的物业公共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非普通住宅以及办公房、厂房、经营性用房等物业公共服务收费,满足部分业主、使用人需要或接受委托开展的特约服务和代收代办服务收费等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 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普通住宅物业公共服务收费,按照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物业服务等级和收费标准执行。
业主大会成立后的普通住宅物业公共服务收费标准,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通过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同时约定物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有关事项,并由物业服务企业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业主大会成立前通过招投标竞争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开发建设单位应根据物业特点和服务要求,对照普通住宅物业服务等级,在相对应的政府指导价范围内进行前期物业服务招投标,并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其物业公共服务费标准在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服务等级后,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招投标价格行为及履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
业主大会成立前开发建设单位采取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
企业的物业公共服务费标准,应当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
业主大会成立前物业公共服务费标准因成本变化等因素需要调整的,物业服务企业应采取公开方式,征询业主意见,经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后执行。
第八条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物业服务收费,业主委员会成立前,由开发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买受人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执行;业主大会成立后,由业主委员会经业主大会同意后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执行。
各级价格、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促进物业服务相关各方依法、合理约定收费及有关事项。
第九条 物业服务收费按照房屋登记簿记载的建筑面积计算;尚未进行登记的,暂按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建筑面积计算。不能办理权属登记的独立附属房以使用面积计算物业公共服务费;办理权属登记的独立附属房以建筑面积计算物业服务费。
第十条 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协议中的约定时间作为交纳物业服务费的起始交费时间;没有合同约定的,应当按照入住通知书(符合竣工验收交付条件)约定的房屋交付时间作为交纳物业服务费的起始交费时间。
物业服务企业可按物业服务协议或买卖(租赁)合同约定分期预收物业服务费,预收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协议或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一条 纳入物业管理和服务范围的已竣工但尚未售出或者因开发建设单位原因未按时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开发建设单位全额交纳。
分期开发建设、分批交付使用的物业,期间的物业服务费由业主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规定交纳。
因业主原因未及时办理入住手续、业主办理入住手续后未入住或未使用的物业,按合同约定标准70%交纳物业服务费。
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住宅电梯、二次供水等设备运行及维护费以及公共照明、公共用水等纳入代收代交费用,由物业服务企业单独列帐,合理、公开分摊,具体分摊办法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确定;业主大会尚未成立的,物业服务企业应按实际发生的费用和约定方式向业主合理分摊。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协议或买卖(租赁)合同约定分期预收费的,预收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协议或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预收期限届满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与业主结算分摊费用,并向业主提供费用分摊清单。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收费可以采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约定。
包干制是指由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亏均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实行物业公共服务费用包干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对实施管理和服务的具体物业区域实行单独建帐,按照服务合同的约定公布财务收支状况,接受监督。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服务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实行物业公共服务费用酬金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费的收支情况。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大会可以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聘请专业机构对物业服务费预决算和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费用的承担,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第十四条 物业公共服务费用由人员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绿化养护费用、清洁卫生费用、秩序维护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办公费用、管理费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合理利润以及法定税费组成。
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或调整本行政区域内普通住宅物业公共服务收费标准的总体水平时,应以物业公共服务所需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测算,充分听取业主、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社会各界的意见。
第十五条 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从事经营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委员会同意后,向有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所得收益在扣除物业服务企业代办经营支出成本后,按30%用于补贴物业服务费、70%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使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满足部分业主、使用人需要或接受委托开展的特约服务和代收代办服务,由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使用人通过服务协议(合同)协商确定收费标准。
第十七条 物业管理和服务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上述费用的,双方应当签订有偿代理合同,由物业服务企业向委托单位收取手续费。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第十八条 业主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逾期不交纳服务费用,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依法追缴。
物业出租或以其它方式交他人使用的,物业服务费由业主或使用人交纳,但业主负最终交纳责任。
物业发生产权或使用权转移时,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应当在产权或使用权转移前及时结清物业服务费用。
第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将部分专业服务事项转包给其它企业的,不得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服务内容、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实行“一费清”制度。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主要包括:装修垃圾的清运,对装修人员出入的管理,对装修车辆的管理,对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保护和管理,协助房屋主管部门告知房屋改造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等。业主或使用人、装修单位应在装修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并按规定交纳装饰装修管理服务费,具体收费办法另行制定。
非住宅房屋装饰装修管理服务费用和装修保证金等,由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或使用人、装修单位进行协商确定。
第二十一条 实行小区出入证管理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为每户业主免费配置3张出入证(含IC卡等)。业主申请多配置或因遗失、损坏需要重新办证的,可按制作成本收取工本费。
第二十二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应区别物业类型、专有权益、管理服务成本等因素计收。具体的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服务内容、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办法应在经营场所或服务地点醒目位置公布,收费时应向业主、使用人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并提供收费结算清单。每半年(或财务)向业主、使用人公布物业公共服务费收支、利用业主共用、共有设施经营收益和支出情况,接受业主委员会、业主、使用人、价格主管部门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收费项目、标准的监督。物业服务企业违反国家和省、市物业管理法律
法规及有关规定,未提供相应物业服务的,由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与省、市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物业服务企业违反价格法律、法规和规定,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盐城市物价局、盐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予以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原《盐城市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盐市价发[2003]162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某县培养管理使用选调生专题报告
中共**县委组织部
关于培养管理使用选调生的专题报告
市委组织部:
1998年以来,分配到我县的选调生共14批33名,目前在县内工作的有15名,其中9名已提拔为科级干部。几年来,我县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对培养管理使用选调生的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把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使用作为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领导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按照“育、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多措并举,促使选调生快成才、早成才、能成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县选调生培养管理使用工作报告如下:
一、注重培养,提高素质
选调生有着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但也存在着社会阅历浅、实际工作能力欠缺、思想易于波动等问题。针对选调生的实际情况,我县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选调生培养教育工作。一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选调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每年组织选调生学习国内国际形势以及县情知识,并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选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更加 1
坚定。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选调生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使他们尽快掌握和提高所任职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此外,选调生所在乡镇利用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优先安排选调生参与考察学习,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鼓励参加学历提高班。大力支持鼓励选调生通过在职教育、函授培训等多种形式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让他们在学历教育中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目前,在我县工作的选调生已有3名取得了研究生学历。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在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使用工作中,我县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来抓,用制度规范管理,促进选调生增长才干。一是建立结对帮带制度。选调生分配到我县后,全部安排到乡镇工作,并由乡镇确定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与其结成帮带对子,负责督促选调生加强学习、指导选调生积极工作、了解选调生心理动向等,通过言传身教,引导选调生尽快熟悉基层环境,进入工作角色。二是建立跟班学习制度。选调生到乡镇工作后,通过在基层一线锻炼,促使其掌握基层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另外,我县还有计划、分批次地抽调选调生到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局等县直综合部门跟班学习,使他们在急难重工作中经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三是建立选调生轮岗交流制度。让选调生在乡镇和机关的多岗位 2
轮岗交流,全面进行锻炼,促进他们了解各部门工作运转程序和工作内容,更加全面地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选调生的工作经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县大部分选调生有两个以上岗位的工作经历。四是建立定期考察制度。坚持每年年底结合乡镇领导班子考核,对选调生进行跟踪考察,通过与本人、乡镇领导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座谈,详细了解选调生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五是建立激励关爱机制。坚持把选调生安排到领导班子团结、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能够按月足额发放工资的乡镇,特别是非本县籍选调生,一律安排在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工作,并要求乡镇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对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由组织部领导与其进行谈话。对选调生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以增强选调生扎根基层的荣誉感。
三、加强锻炼,提升能力
在选调生的管理使用中,我们特别注重对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进行锻炼,以保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一是因人制宜,量才使用。对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本着“有利于发挥专业特长,有利于量才使用”的原则,根据选调生所学专业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选调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二是加强一线锻炼。要求乡镇根据工作实际,把选调生安排在与群众联系较多的工作岗位上进 3
行锻炼,通过与群众接触,尽快了解基层情况,熟悉基层工作,建立与群众的深厚感情;跟班学习的选调生,全部安排到工作任务艰巨的岗位上进行锻炼,通过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处理复杂事务的工作能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等活动中,我县均抽调部分选调生参与,使他们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锻炼。三是结合实际“压担子”。本着“早压担子早成才”的理念,在对选调生的培养工作中,坚持有意识地根据实际情况给选调生“压担子”,给他们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同时由帮带对子和主管领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进行纠偏矫正,使选调生在自身努力和名师指导下完成任务,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四、搭建平台,大胆使用
本着对选调生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原则,努力为他们搭台子、扶梯子,大胆提拔使用,拓展选调生的发展空间。一是重点使用。为选调生的成长铺平道路,及时把优秀选调生列入科级后备干部名单,进行重点培养,干部岗位空缺时,优先考虑提拔选调生担任,有意识把优秀选调生选拔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上,做到在使用中进一步培养。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县委提拔了6名优秀选调生充实到乡镇党委任职。二是大胆任用。对选调生的使用,我县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潜力,对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选调生,4
大胆提拔,委以重任。2004年选调生***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比较突出,去年被县委提拔担任团县委书记职务。三是择优推荐。对于进步快、素质高的选调生,我们适时推荐给上级机关,每次市直机关公开招考工作人员时,县委组织部都要事先摸清底子,并鼓励符合条件的选调生积极报名参选。目前,我县已经向市直以上机关输送优秀选调生15名。
加强选调生队伍建设,是培养干部、调整干部结构的“源头工程”。近年来,在选调生培养管理使用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县将继续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关于选调生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对选调生培养管理使用工作力度,使每一名选调生都能成才,早成才,成大才,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中共**县委组织部
**年**月**日
第五篇:选调生培养与管理问题
选调生培养与管理问题
徐振兴
根据年初制定的调研课题,我们精心组织人员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形式对我县选调生培养与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选调生队伍培养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我县选调生队伍的基本情况
1998年以来,我县累计接收选调生62人,其中省委组织部选调生58人,市委组织部选调生4人,目前已调出15人,辞职1人,现有46人。从我县接收选调生的整体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体素质较高。我县现有46名选调生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35人。广大选调生大都保持并继承了十多年学习经历中培养的优良品质和良好习惯,勤于学习、苦于钻研、作风正派、政治可靠。
2、工作热情较高。在各项工作任务中,选调生表现出较高的工作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较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三有三勤”,即有体力、有热情、有朝气、口勤、手勤、腿勤。
3、可塑性较强。绝大多数选调生适应能力较强,有的仅用几个月时间就能够成为部门业务的行家里手,有的还身兼数职,全面接触基层工作。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培养锻炼,基本上都能胜任乡镇股级等中层工作岗位。
4、社会认可度较高。较高的综合素质、快速进步的业务水平、富有朝气的工作状态,为选调生队伍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大多将选调生列为首选对象。
5、年龄优势明显。目前我县30岁以下行政干部共有48人,其中44人为选调生,年轻、有朝气的选调生显得弥足珍贵。
二、我县选调生管理与培养情况
1、注重教育培养,为选调生奋发有为奠定基础。一是搞好传帮带,提高履职能力。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选调生第一培养责任人,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为直接帮带责任人,确保选调生在工作方法上有人教、工作作风上有人带、工作困难中有人帮,为选调生提高履职能力营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县共确定直接帮带责任人36名。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对选调生厚爱一层,将选调生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有计划的组织选调生参加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学习,通过跟班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工作水平。组织全县选调生参加“卢龙县干部在线学习网”网络学习,自主选学,取长补短;参加新提职干部培训班学习,丰富知识面,开阔眼界;参加拓展训练,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到南堡监狱接受警示教育。此外,鼓励选调生通过函授培训、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目前,有4名选调生参加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学习。三是强化锻炼,提
高实践能力。一方面,为了促使选调生尽早成熟起来,尽快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县把新分配的选调生安排在乡镇党政办、项目办、信访办等工作量大、任务重、综合性强的岗位接受锻炼,有目的地把选调生放在所在单位中心工作和重点岗位上进行锻炼,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让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具体实践中学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抽调选调生到上级机关跟班学习,如抽调选调生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工作,到县商务局挂职锻炼等。四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近年来,在全县选调生队伍中开展了以拜一位好老师、结一个帮扶对子,刊一篇调研文章、出一项亮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开展了“提高三种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学习实践活动。举办了“热爱卢龙、建设卢龙、再铸卢龙新辉煌”的演讲比赛、召开围绕“卢龙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言献策交流会、优秀调研文章评选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提高了选调生们的调查研究能力,促进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选调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2、注重规范管理,为选调生健康成长创造环境。一是建立定期交流制度。为全面了解选调生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县委组织部每年定期召开一次选调生座谈会、汇报会,让选调生畅谈工作体会,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学习。同时,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和选调生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经常找选调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地谈心教育,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选调生健康成长。二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选调生工作专题会议,不定期地派专人到其工作单位走访座谈,加强与选调生的联系、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各方面的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考察制度。坚持平时考察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选调生登记造册,建档立卡,进行跟踪管理和考察。县委组织部要求选调生每半年写出一份思想工作情况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思想情况、工作情况和业余时间的活动情况等,重点讲问题和谈不足,增强对选调生培养的针对性。
3、注重合理使用,为选调生施展才华搭建舞台。一是量才使用,重用一批。一方面,在选调生分配工作中实行“双向选岗”,根据选调生所学专业特长和乡镇工作需要,进行“选人”与“选岗”双向对接,既确保选调生学有所用,又保证了乡镇用人所长。另一方面,对待选调生不搞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对自身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选调生,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直接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上使用。近两年我县分别将3名参加工作仅三年,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和工作能力较强的年轻选调生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二是动态调整,交流一批。根据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发展方向,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界限,树立全局观念,统一调配、交流使用,让选调生在不同岗位上实践锻炼,直接获取工作经验,增强工作能力。目前,全县所有选调生均至少在两个岗位进行了锻炼,有的甚至在三个、三个以上的岗位进行了锻炼。三是典型示范,带动一批。贴近选调生的实际,善于发现选调生身上的闪光点,用选调生身边活生生的人和事,教育、激励
选调生。积极树立选调生典型,力求抓住一批,牵动一片,带动全面,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带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使选调生受到教育,增强政治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从而在选调生中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敢干事、人人会干事的良好氛围。
三、我县选调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选调生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现有选调生中,所学多为汉语言文学、英语、文秘等文科专业,与从事工作不相匹配,专业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选调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1998年到2010年接收的62名选调生中,或者由于在市区安家,或者急于调回原籍,或者不愿扎根基层,已先后有15人调离我县,2人被借调到市直部门。目前我县已婚的14名选调生中,有8人的爱人不在卢龙工作;未婚正在谈恋爱的20人中有15人对象在外地工作或上学,存在较大的流失隐患。
3、选调生政治理论素质需要提高。选调生尽管多数是中共党员,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这在同龄人中已属难能可贵。但选调生中也普遍存在其他年轻人存在的重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而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严重倾向。许多选调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和钻研。
4、个别选调生自身存在不良倾向。个别选调生优越感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基层不够安心;高看自己、低看别人,对他人不够虚心;眼高手低、拈轻怕重,对工作不够尽心。对选调生的性质认识不清楚,对基层工作面临的困难准备不充分,对在乡镇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刻,基层生活的困难、语言的障碍、工作的辛苦、待遇的低下、文娱的贫乏等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难以坚持。个别选调生因此而彷徨和动摇,有的四处找关系要求上调,有的找时间复习功课想考走,影响了选调生队伍的稳定。
5、选调生深入农村、企业时间少。选调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部分选调生在学校期间形成了一定的综合文字能力,在基层乡镇工作期间,他们往往被安排在党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比较重要的部门从事综合文字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从而深入农村、企业的机会相对较少,工作容易停留在乡镇层面。
6、选调生基层锻炼时间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编制管理的加强,机关进人的规范,使选调生成为我县补充年轻干部的主渠道,县直机关进人往往从选调生中选调,导致选调生在乡镇基层留不住,有的甚至连两年锻炼时间也难以保证。一些选调生在乡镇工作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就被借用到县直甚至市直部门,在基层工作时间过短,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四、对选调生管理与培养工作的建议
1、健全完善选调生招录分配机制。应届毕业生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和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为我们甄选更加优秀和适合工作需要的选调生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是加大报名前的宣传力度。以电视、网络、宣传手册、宣传海
报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选调生报名的条件、标准以及工作性质等。另一方面是细化报考条件限制。改变“一锅烩、大排队”的招录机制,在招考通告发布前预先征求基层单位人才需求计划,如专业、学历、籍贯及相应人数等,招考时不再以最后得分统一排队,而是分专业等参数进行排队,以实现人才供需接轨。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选调生到基层,到任务较重、环境比较艰苦的单位工作。如学习培训优先参加,对独生子女难以照顾家庭,工作有后顾之忧的,组织应对其生活困难优先解决等,保证他们能够优先得到组织照顾,安心本职工作,促进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实现“感情留人”。
3、健全完善选调生培养教育机制。一方面要制定选调生培养教育规划。组织部门要根据选调生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让选调生接受各种培训,减少培训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促使选调生按照组织的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培训与需求相结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养,重点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锻炼相结合,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方法,切实提高选调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4、健全完善选调生考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选调生工作业绩考评办法。每年由组织部门牵头,基层党组织、党员代表共同参与定期考评。把思想政治表现、进村入企访谈、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解决急难险重问题效果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内容,实行权重结构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每3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选调生,并将定期考评表彰结果装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依据考评情况对选调生队伍进行调整。对那些工作作风好,工作成绩大、群众满意度高、能力素质高的选调生要打破常规限制,大胆使用。对那些本人不愿意继续在基层工作的,工作不积极、群众基础差、不适宜在基层工作的,要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仍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通过建立选调生的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保持选调生队伍的活力。
5、健全完善选调生使用机制。一是规范使用。选调生的使用要由组织部门全程跟踪,并严格按照组织工作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予以使用,县直机关单位借用、调动选调生原则上应经过组织部门批准同意,禁止非经组织部门同意的私自借用行为,以确保选调生基层培养锻炼的时间和效果。二是灵活使用。在保证基层工作年限的前提下,适时将那些专业对口、适合在县直机关工作的选调生充实到县直机关,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专业优势,解决专业与实际工作脱钩问题;同时,对那些适合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要鼓励其扎根基层,并予以优先提拔,促使其发挥更大效用。三是大胆任用。选调生所在单位要切实担负起选调生的培养重任,放下各种顾虑和包袱,敢于把急难险重的中心任务交给他们,使其全面接触并深
刻认识基层工作。同时,对那些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可以独当一面的选调生,要优先提拔到重要岗位深化锻炼,尽量缩短培养周期,从而实现“事业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