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违约责任概念与特征
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英美法称之为违约的救济,大陆法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中,或被视为债的效力范畴。
1、违约责任的产生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为条件。
一方面合同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债务是因,责任是果,无债务则无责任;另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而产生长的责任,因此如果当事人违反的是其他法律义务,则应承担其他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
2、违约责任的相对性。
因为合同关系的相对性,违约责任也有相对性,即违约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对合同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
3、违约责任主要具有补偿性。
即违约责任旨在弥补或补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害。
4、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
违约责任具有一定强制性,但仍有一定任意性,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如违约金、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等。
5、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二种,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之一种,是民事财产责任。
第二篇:学术论文的概念与五大特征
学术论文的概念与五大特征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术论文的概念与五大特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术是指专门、深入、系统的学问和知识,是对主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论证。学术论文,也称科学论文、科研论文或研究论文。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7713—1987)》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试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不是对现有知识的复述,而是在一定专业水平和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文字表达,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和发现。概言之,学术论文就是对某个学科领域中某一学术问题做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表述创造性科研成果的理论性论文。
学术论文的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应用文体的本质属性。了解并掌握学术论文的特征既是撰写学术论文的需要,也是对学术论文的水准及价值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根本特征,是评价学术论文有无发表价值的重要标准。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术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论文选题符合实际,讨论的问题符合主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表述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容真实、准确;实验数据、研究方法、研究结论都要忠于事实和材料,对客观事实做真实记录,论文能真实地揭示主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真实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第二,学术论文结构和表述的科学性。结构的科学性要求论文结构要严整,推理要严密,措辞要严谨。表述的科学性要求学术论文研究的方法应科学,论点应明确客观,论据应可靠充分,论证应合乎逻辑,表达方式应具有正确的内在逻辑关系,符合逻辑推理的过程,理论体系经得起推敲。语言文字要准确、明白、规范。
第三,学术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还表现为它要对研究对象做出准确而简明的抽象概括,并能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定论,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因此,论文的结果要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其他科研工作者在相同条件下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能经得起重复和实践检验的定论才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2、创新性。
创新历来是历史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更是当今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撰写学术论文,进行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提出新思想,因此,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创新是以新的思维、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描述为根本特征的人类活动。科学家贝尔纳曾说过:科学远远不仅是许多已知的事实、定律和理论的汇总,而是许多新事实、新定律和理论的连续不断地发现。因此,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应是相对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而言的。
论文所揭示的事物特征属性,以及对这些特征、属性、规律的运用所取得的结论必须是首创的,而不是对基础知识的推导,更不是对他人成果的重复或解释。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研究和写作的选题、取材、立意、谋篇、布局等各个方面。创新了实验体系,使用了新的过程或方法,实验中有新的发现,产生了新的实验数据;从新的角度进行论证,得出了新的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假说,反驳了某一现有理论,或者对某一现有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比前人有了新的进展。这些方面的创新都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专业性。
学术论文所反映的内容应是相关学科专业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无论学术论文是作者所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是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或者是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但总与一定的学科专业及其研究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反映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学术论文,其内容所反映的应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而非低水平层次上的简单重复。
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事物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对专业领域内某个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研究探讨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要力图通过深刻的思维过程、客观的分析和科学推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使知识专门化、系统化、严密化,深刻揭示和剖析事物发生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语言表述与读者对象上。学术论文通过大量使用公式、图表等专业术语和符号,力求使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分析,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这也是学术论文与一般应用文体在语言表述上的差异。学术论文的读者也主要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某一方面学术专长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有较强的专业性。
4、规范性。
规范的格式是治学严谨的体现。作为记录研究过程、发布科研成果、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信息和传播载体,学术论文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了严谨的规范性。严格的规范是为了使学术论文更好地实现表达和交流目的的准确无误。学术论文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术论文结构体系和编写格式的规范性。学术论文要符合提出问题、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逻辑顺序关系,其构成要素也应按照内在逻辑结构排列。《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7713—1987)》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和编排有详细规定。中国期刊刊登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依次页面:是题名、作者署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正文、结尾、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除学术论文编写格式的国家标准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CAJ—CDB/T1—1998)》也是现行主流的编写标准,已为3000余种中国期刊采用。二是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学术论文的语言与其他文字作品的语言截然不同,主要使用议论、说明的表达方式,使用平实、准确、简明、清晰、客观、稳定、逻辑性强的科学语言,语言文字表述应力求书面化、术语化、规范化。其语言所表述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精度和密度。此外,论文中的标点符号也必须按照已有的规定执行,不能随意使用。三是图表制作与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性。学术论文中的图标、表格、图形的制作与表示,也要精确化、标准化,严格按照规范的方式使用。《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xx)》是现行的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着录的国家标准。
5、应用性。
应用性是评价学术论文有无发表价值的另一重要特征。学术论文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上解决了专业领域某方面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实践上解决了专业领域的某些实际问题,如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在实验、教学、管理方法及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有所改进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对于应用型学科来说,学术论文的应用性体现得更加突出。例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等工作的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造福社会和大众。
学术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效果也就越好,指导作用也就越大。论文发表后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上应用,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体现学术论文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的论点要正确,选题要真实,论据要科学,论证要周密,提出的策略、对策、措施、方案、结论要有针对性。
第三篇:公司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治理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外部治理市场体系和以《公司法》、公司章程为核心的法律规则体系三个层次的内容。狭义的公司治理就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明确划分相互制衡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1.公司治理是一种经济关系;
公司治理中的出资人、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之间,均是一种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财产权利的直接体现。2.权责明确、各司其职;
公司各个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协调。
3.委托代理、纵向授权;
公司的首要性质是契约型。公司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皆是以一种契约——委托代理的形式来实现的。股东(大)会作为纵向授权的起点,以委托人的身份将财产交董事会代理,并委托监事会进行监督。董事会作为第二层次的代理者,又将公司财产委托给经理层代理。这样层层委托,权力自上而下分配。4.激励与制衡并存。
由于代理人可能存在发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无法对代理人行为进行现场和事后监督,致使委托人利益蒙受损失。为了尽可能避免损失,委托人有必要建立激励和制衡机制。
二、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
1.公司机构由股东会和董事会构成,即所谓的单轨制。如:美国、英国。2.公司机构由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构成,即所谓的双轨制。如:德国。
3.法律对公司机构的设置要求较为灵活:既可以采取单轨制,也可以采取双轨制;采取何种模式,由公司自己选择。如:法国。
提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应当由三个机构构成:表意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典型的表现为公司机构通常由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我国采取的正是这种模式。
三、公司治理的意义
1.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只有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最适合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人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促使董事、监事、其他高管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公司目标的实现。2.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减少因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引起的委托代理成本。
3.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对公司大小股东进行一体化保护;
良好的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消除公司资本多数表决原则带来的大股东“欺压”小股东的情形,实现大、小股东的一体化保护。
4.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成功吸收境内外资本的重要条件。制定或修改国有独资公司章程时的实务
在多起国有独资公司章程起草的实务中,笔者遇到了许多技术性或专业性的难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下面作以讨论,供章程制定者参考:
1、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出资方式、出资时间。
目前,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货币、土地出资新设立的公司,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或新兴行业里;另一种是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建或多家国有企业组建而来。前一种情况下,国有独资公司的出资与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是相似的,只要出资可作价评估,可依法转让,法律不禁止,并办理资产的过户,货币的交付手续即可。后一种情况下,由于独资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或多家国有企业组建而来,常常会出现以企业评估后的净资产、商誉、品牌等出资的复杂情况。笔者认为首先以净资产作为出资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净资产是指企业总资产减去企业总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是一个虚拟的财务概念,净资产并无具体所指实物或债权。既然没有具体所指也就无法办理转让手续即出资过户手续,但实践中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建普遍存在以净资产出资组建新公司的做法。笔者认为净资产出资本质上是一种股权出资。即国有资产……机构以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或“股权”出资,而“股权”价值确定依据即是企业净资产价格。因此,笔者建议在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时使用所有者权益或股权出资替代净资产出资表述。商誉其实质是一种商业信用,由于信用难以评估,且不能转让,因此作为出资还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品牌包括企业名称品牌、商标品牌等,笔者认为,以注册商标为载体的品牌,由于可评估报价,可转让,是可以出资的,而以企业名称为载体的品牌由于不可转让,是不可以出资的。
在以改建或组建方式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出资时间如何确定呢。笔者认为由于不存在实物资产过户和货币交付,且这种出资的实质是一种“股权出资”,因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出资应以组建企业取消法人资格或在工商登记机关变更组建企业的股东为新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之时为其出资的时间。
2、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组织机构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在于,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的职权,也可授权董事会行使部分职权,授权的范围详见本文第一部分。董事会是国有独资公司的决策机关,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至少应有一名职工代表董事。职工代表董事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其余董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或更换。董事会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指定。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法》尊重股东与董事会之间委托法律关系的本质,取消了原《公司法》关于董事任期届满前不得无故解除董事职务的规定,将任意解除委托关系的权利归还股东,制定国有独资公司章程时应注意此项立法变化。另外,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应当包括至少1/3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其余监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或更换。新《公司法》规定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但是,笔者提示:新《公司法》的规定并不具体,没有规定总经理的提名问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在公司章程中约定总经理人选由出资人提名,以此来控制公司的经理层。
3、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
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属企业可能包括独资公司、控股有限公司、参股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情况下可能还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属企业均属于独立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独资公司的管理主要通过选聘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来实现。但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应当对下属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即对下属企业进行人事、重大资产处置进行管理。
首先,国有独资公司对下属企业的人事管理,主要依据是各级政府组织部、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任职办法的规定。实践中对独资公司、控股有限公司、参股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人事管理是不同的。对独资子公司的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监事是委派和更换,对总经理可以通过提名权来管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和解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可直接任免;对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可以委派并更换(具体程序应当在控股公司章程明确约定),对参股公司董事监事则是选派(具体程序应当在参股公司章程明确约定)。国有独资公司对下属企业的人事管理如何表述,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的总结,具体个案应当由章程制定者结合当地政府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任职的管理规定和企业实际确定。
其次,对资产的管理主要依据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国务院国资委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处置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报批程序,实践中国有独资公司下属子企业重大的资产转让,资产核销等处置均应报请出资人批准,但批准事项的具体范围,因各地或各公司的情况不同会有所区别,笔者建议将各地国资委规定资产处置需要批准事项都写进国有独资公司和下属企业的章程,以便在事件发生时有所依据。
4、关于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禁止
新《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规定了比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更加严格的兼职禁止,第70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与第149条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相比,国有独资公司竞业禁止限制更广,不得在任何经济组织任职。另外,笔者认为第149条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应当遵守,但其中同意权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大会(Shareholders Meeting)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股东大会既是一种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又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得股东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
股东大会有三种:
法定大会
凡是公开招股的股份公司,从它开始营业之日算起,一般规定在最短不少于一个月,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的时期内举行一次公司全体股东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审查公司董事在开会之前14天向公司各股东提出的法定报告。目的在于能让所有股东了解和掌握公司的全部概况以及进行重要业务是否具有牢固的基础。大会
股东大会定期会议又称为股东大会年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通常是在每一会计终结的6个月内召开。由于股东大会定期大会的召开大都为法律的强制,所以世界各国一般不对该会议的召集条件做出具体规定。
大会内容包括:选举董事,变更公司章程,宣布股息,讨论增加或者减少公司资本,审查董事会提出的营业报告,等等。临时大会
临时大会讨论临时的紧迫问题。除了上述三种大会外,还有特种股东会议。
股东大会临时会议通常是由于发生了涉及公司及股东利益的重大事项,无法等到股东大会年会召开而临时召集的股东会议。
关于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条件,世界主要国家大致有三种立法体例:列举式、抽象式和结合式。我国采取的是列举式,《公司法》第101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股东会:
(一)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四)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五)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法律则采取的是抽象式的立法例,即不具体列举召集条件,而将决定权交由召集权人根据需要确定。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21条第1款规定:“股东大会应当在法律或章程规定的情形下以及在公司的利益需要时召集。”日本《商法典》也规定:“临时全会于必要时随时召集。”而英国公司法在规定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条件时,则采取了结合式的办法,即在规定抽象的召集条件之后,对法律认为重要的事项进行列举。其规定为:股东临时会可于必要时随时召集,尤其是涉及到章程变更、公司的转化、限制股份转让的新规则、董事竞业的认可、董事私人交易责任的免除等。
股东大会的性质
股东大会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体现股东意志
股东大会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权力机关、它是全体股东参加的全会,而不应是股东代表大会。现代企业股权分散,股东上万甚至几十万,不可能全部出席股东会。因此,股东不能亲自到会的,应委托他人代为出席投票,以体现全体股东的意志。企业最高权力机关
股东大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股东利益的最高决策机关,不仅要选举或任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而且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股东的利益分配等都要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股东大会并不具体和直接介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它既不对外代表企业与任何单位发生关系,也不对内执行具体业务,本身不能成为企业法人代表。
股东大会的职权
股东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
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推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
7、对公司发行债券做出决议。
8、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做出决议(本项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议特有的职权)。
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以及公司章程规定需由股东大会决定购事项。
一、董事会概述
董事会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全体股东利益对公司活动进行管理和指挥的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具有如下特征:
1.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向股东会负责,贯彻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2.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 3.董事会是集体执行公司事务的机构 4.董事会是公司的必设和常设机构 董事会通常是必须设置的机构。只有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立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行使董事会职权。
二、董事会的职权
董事会是股东会的执行机构,是公司的业务决策机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的职权可以归纳为如下五方面:
1.负责召集股东大会会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2.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制定有关股东大会决议的重大事项的方案
4.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基本管理制度和重要管理人员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提示:董事会的职权(注意:董事会的一般职权是“制订方案”,提交股东会表决通过。)(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注意: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是股东会的职权。)
(4)制订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注意: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三个职务由董事会任免,其他管理人员由总经理任免。)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注意: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属于经理的职权。)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亦称受信义务,一般分为两种具体义务:一是忠实义务;二是勤勉义务。我国《公司法》也做相应的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
具体而言,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和相关法条的规定,忠实义务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得因自己的身份而获益
1.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2.公司应当定期向股东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报酬的情况。
(二)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获取某种秘密利益或所允诺的其他好处
1.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2.禁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三)不得侵占和擅自处置公司的财产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挪用公司资金,不得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不得擅自泄露公司秘密
1.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董事既不可利用内幕信息从事各种内幕交易从而获取私利,也不得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以谋取私利。
2.如果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擅自泄露公司秘密,导致公司遭受损失,则公司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并承担其他相应的责任。
(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同公司进行自我交易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六)不得利用职务篡夺公司的商业机会,不得同公司开展非法竞争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经营业务。
(七)不得进行其他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勤勉义务,又称为注意义务、谨慎义务,是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为公司的最佳利益,具有善意管理人的细心,尽一个普通谨慎之人的合理注意。
1.善意
善意是对行为人诚信状态的一种心理或道德评价。这主要是一种主观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行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需要分析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后果的理解、判断、控制和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2.注意
注意是对行为人对其行为及其后果的注意程度的判断。
3.合理的相信其行为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进行商业决策的时候应该合理地相信其行为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
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形式
1.民事责任
(1)损害赔偿。
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没收所得(归入权)。
《公司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所得的收入归公司所有。
第四篇: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
[键入文字]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一)人民警察 1.人民警察的概念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警察是全国统一的整体性组织,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2.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我国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监狱人民警察 1.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是指依法从事监狱管理、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工作的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2.监狱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我国《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的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1)各级监狱管理机关的公务员;(2)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公务员;(3)各类监狱科研和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特征
(一)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的重要部分,具有阶级性,掌管社会治安,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配备武器装备。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人民警察所共有的国家性、武装性、治安性特征。(二)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除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之外的特征1.功能特殊性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刑事执法力量,在功能上具有特殊性。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大程序。从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目的角度来看,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和打击犯罪、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刑罚执行工作任务又尤为重要。前面四道程序的中心任务,是抓捕犯罪人、认定犯罪、判定刑罚,而更重要的是刑罚执行。只有通过刑罚执行,才能将国家的判决落到实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实现刑罚的根本目的。可见,刑罚执行工作才是刑事司法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这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及其功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所特有的。
2.角色多重性
监狱人民警察由于工作需要,虽然在警察身份上具有唯一性,是行使国家职权的特种公务员,但在社会角色上却具有多重性。在执行刑罚的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刑罚执行的具体落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实者,也是教育者,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刑教育工作任务,同时还是组织者,担负着组织罪犯劳动的行刑劳动组织工作。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只有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充当好多种角色,才能把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改造转化成为守法公民,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任务艰巨性
监狱人民警察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与艰巨的社会工程,这是由工作对象所决定的。
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任务艰巨性,主要是因为:
(1)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是危害社会的特殊群体——罪犯,他们不仅犯罪性质复杂、犯罪手段多样,而且有过犯罪体验,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
(2)监狱人民警察不仅长年累月同罪犯打交道,而且要改造他们,这是所有工作中最艰难的。
(3)监狱人民警察管理监狱活动具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有社会协调手段、教育手段等,只有充分运用多样化手段和综合治理手段管好监狱,才能奠定改造罪犯的工作的基础。
4.环境特定性
监狱人民警察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是在监狱环境内进行完成的,具有工作环境的特定性。其主要表现为:
(1)工作场所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代表人民政府在监狱里实施监督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2)工作对象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对象是依法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3)监狱的封闭性。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高墙、电网、特殊设施和特殊的犯罪群体,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监狱环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封闭性。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五篇: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燕山大学MBA 杜翠红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及建立的必要性。他强调“学习型组织是以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发展组织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持续进行的工作团队学习”,“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使各层级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不断学习能力的组织”。“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为此,企业有必要采取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对策,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
万事万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对学习型组织内涵的理解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都会有些许差异,正如被誉为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的彼得·圣吉所说,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说自己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了,而且学习型组织及其建设过程也没有固定模式。笔者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理想的组织模型,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种组织形式下,组织的个体成员将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实现个人不断成长进步;同时,组织也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拥有结构扁平、沟通平等等特征,是能够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组织,并持续发挥社会价值。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能够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双赢,一方面能让个人找到在组织中工作的成就感,让员工在组织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组织能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实现组织绩效大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目标,不断实现组织目标及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对学习型组织内涵的不同理解,专家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认识:沃特金斯和马席克提出学习型组织的7个特征,即“持续不断的学习、亲密合作的关系、彼此联系的网络、集体共享的观念、创新发展的精神、系统存取的方法、建立能力的目的”等。组织行为学家罗宾斯概括出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特征:有一个人大家认同的共同构想;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用一种新的思维形式处理问题;组织成员参与对组织活动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参考;沟通坦率进行,无顾虑;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工作。马来西亚学者曼索尔(NorudiMansor)、努尔·阿卜杜勒马利克(NoorHafidzahAbdulMalik)、阿兹曼(Azman Che Mat)等人认为, 组织学习包括内部交流、学习方法和参与决策、学习氛围、灵活奖励、可能影响能力等级的信息等五个特征。王北生认为学习型组织 有6 方面的特征:学习具有全员性和全面性;学习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学习具有持续性和积极性;能够不断创新和不断超前;能够及时获取、创造和转化知识;教育培训投资是最重要、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人力投资。
笔者对学习型组织特点的认识是建立在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基础上的。首先,从个体角度看,作为组织的成员能够通过学习使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第二,从组织角度,由个体构成的组织通过组织和团队学习,促进组织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具备不断优化改进组织运行的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并展现社会价值。具体来看,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组织成员的行为指导和工作原则。詹姆斯·C·科林斯和杰瑞·波拉斯在备受企业界大咖推崇的《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能长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拥有能够不断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实务。”在学习型组织中,核心价值理念通常与学习、成长有着密切联系。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将组织成员凝聚在一起,让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也就是说,该组织成员具有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共同目标。
第二,组织成员拥有出色的学习力,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一是强调“终生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生命不止,学习不停,做到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学习,达成工作学习化;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要学习,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执行层都要遵守组织中的学习制度,参与共同学习,积极主动进行个体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应贯穿于组织运营及发展的各个环节,依据组织的发展阶段,在工作中学习,把学习应用于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达成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在有效沟通、平等沟通的环境中,团队通过报告、培训、讨论等形式,提升团体每个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参与度,促进对知识、信息、经验的分享,进而增加团队协作的默契度,也能引导团队成员开展更有效的个体学习。
第三,创新发展的精神。学习的目的不是拥有和保持原有的成果,而是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和需求,不断进行企业自身的变革和创新,以达到持续的发展,不断实现新的目标。
第四,扁平式结构。学习型组织的机构是扁平化的,即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下执行层,间隔的层级比较少,决策权由上层向下层授权转移,从而执行层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自身工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工 作流程为核心而不是以部门职能为核心,组织结构围绕核心流程设置;二是资源和权利下放,企业的基层员工直接面向客户,对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提升客户满意度。三是组织内部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手段进行沟通,大大节省成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第五,自主管理。在这种管理形式下,组织成员个体被赋予较大的自主权利,组织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并评定实施后的效果。这种管理形式能够激励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第六,家庭与事业和谐平衡发展。学习型组织使美满的家庭生活与愉快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组织支持每位员工充分而全面的自我发展,而员工也尽心尽力服务组织的发展。这样就模糊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界线,进而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员工能实现家庭美满、工作开心的双重丰收;组织也能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其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