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

时间:2019-05-15 13:0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

第一篇: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

高中历史辅导网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一历史17课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二、教法采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二、讲授新课(38分钟)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

时间:1919年6月28日

地点:民国电视台

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

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

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

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教师总结:这次运动能够取得初步的成功,我们同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为我们同学的表现感到自豪、骄傲,也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有我们这样的学生在,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希望今后的同学,能以这次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为榜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谢谢!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

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本目讲授完后,再通过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

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附:新旧民主义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陈独秀《敬告青年》

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三、总结(2分钟)

采用概述法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四、布置课后练习

作业分层布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延伸知识,并布置小组合作探究题:新时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五、板书设计: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

2.口号:

3.经过:

4.结果: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二篇:高一思想政治说课教案

高一思想政治说课教案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说教材:

教村地位:本框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一框的知识为后面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打下基础,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此外,这部分知识对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价商品和服务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 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

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及开发新产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通过探究、分析这些生活问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依据: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全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如何看待买涨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和归宿,同时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2、教学难点:不买落的经济现象 依据:这种消费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看到,看上去似乎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相矛盾。这个矛盾是学生无法通过用表面的思考进行而得到解决的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由于本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我决定在教学中选择情境教学法,利用漫画和材料以及日常事例为教学创设一定生动活泼的情境,启发学生去思考。学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法来判断的总结。

问题探究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的探索,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情景教学导入新课:先回顾上一节课“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内容,然后采用最近几年来,“市场当中汽车的价格不断下降,买车开车的人不断增多”这一情景,分析引入本框题。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其中包含的“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需求的”这一经济学道理。

2、案例对比分析突破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如何影响生活和生产。

案例一:根据对福州永辉超市的调查,超市内大米和青菜是所有上架物品中销售量最为稳定的商品,价格的上涨和起伏基本上不影响当天的销售量。

案例二:福待汽车是中国有车公民中非常喜欢的一款汽车。前不久出产的新款福待蒙迪欧更是从外观上和品质上得到了众人的看赏,但每部将近25万的售价,却让很多中国公民“望车兴叹”。

设问:

(一)案例一和案例二中所涉及的商品有什么性质上的差别

(二)这不同性质的商品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分析下,价格对这两种性质商品需求量度影响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最后总结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程度是有大小之分的。

借用案例二,福特汽车只是众多品牌汽车中的一种,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车子,导出“替代品的含义”并分析“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汽车的运动少不了的是对汽油的消耗,如果汽油的价格上升,势必导致汽车的需求量减少,导出“互补品的含义”并分析“价格变动对互为互补品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 互为互补 PA(上升)DA(上升)PA(上升)DA(下降)

情景问题讨论法:刚刚过去的牛奶事件,致使在短时间内,市场当中的牛奶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走低,致使众多的产奶企业受到了严重的生存挑战,假设你是这其中一产奶企业的经营者,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在这不断走低的牛奶价格中走出困境?(学生讨论,总结)引导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对一些消费者确实不喜欢的产品及时调节生产规模;为了给自己提供更大的降价空间,企业要不断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研制开发质量好的新产品,用创新开拓市场

3、列举现象,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最后师生建构知识,突破难点:如何看待买涨不买落的经济现象

现象:前几年房价涨得那么厉害,可是买的人一样很多啊;而最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上下房价普通走低,去不见购房热潮

设问:是不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升了人们的购买就一定会减少?生活中有没有反例?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果:原来买涨不买落,是消费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况,实际上是人们受各种客观情况影响,消费心理预期在起作用,担心物价一涨再涨,因而在物价上涨时出现了抢购现象;而价格低时人们总是渴望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因而手持货币观望。同价格影响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并不矛盾。讲到这里,让学生注意我们在讲消费的一般规律时用的“一般说来”这四个字。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讨论学习了价格变动在一般情况下是如何影响消费需求的,并说明了一些存在的特殊情况的原因。具体说明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不同影响,还分析了互为替代、互补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对方需要的影响。最后,探计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重要影响 作业:设计两条曲线,来表明价格和需求的一般关系、价格和供给的一般关系

五、说板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2、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3、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导致: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大、互补商品需求量也减少;反之„„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听到各位老师的意见

第三篇: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吴,名泽娇。未来的一学期里,负责你们的历史学科。黑板上有我的联系方式,有历史相关的问题,可以发短信问我,不要打电话。我的电话永远是静音,接听全随缘。我这个人缺点很多,优点也有几个。就不一一介绍了。缺点你们会慢慢发现,还请多多包涵,欢迎私下给我提意见。

二.导入部分。大家拿到历史书了没有?

那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历史这门学科。大家看到我的PPT。清末的龚自珍说过:“预知大道,必先为史。”什么意思呢?想要知道大的道理,就要先知道蕴含大道理的历史。什么是大道?简单的说就是大的道理,可以是人道,可以是治国安邦之道。大家都很熟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大家也许知道这句话还有下一句: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加重要。龚自珍这句话也有下一句那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反转呢?这句话是: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不是对上一句打脸,而是更加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

三、历史是什么?我相信,抱有治国安邦这样伟大理想而想学好历史的肯定有,但不多,更多的是想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那么,历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有没有同学可以起来谈一下他心中理解的历史是什么?(师生互动,回答问题)什么是历史,古往今来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PPT)

同学们知不知道历史用英语怎么说?对了history。拆开大家看看:his story。历史其实就是故事,是什么样的故事呢?(PPT4)

四.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好了知道了什么是历史,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历史呢?

1.学习历史可以治国安邦,推动社会向前进。刚刚这点我们已经提到了。那么还有什么的?2.历史使人明智。可以使我们变聪明。通过了解历史,不断总结规律,你们学习多了会发现,历史就是一个大的循环。以前人走过的经历过的你也可能遇到,以前发生过的事,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会发生,只是主角在不停的变化。前人经历过的,我们了解之后可以减少我们走歪路,以前发生过的事再次发生我们也可以吸取经验,知道怎么应对。学习历史就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更通透,更清醒。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举个反例:汪精卫,都听过吧?民国的大美男,早期是个才子,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可惜后来看不清局势,投靠日本,成了日本人的走狗,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3.学习历史还有个原因当然是我们高考要考。那么为什么要考历史呢?仅仅是可以兼济天下,让我们变得聪明?我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了解了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难道你不骄傲吗?所以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屈辱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青年的历史责任,成年以后我们应该为国家承担什么样的时代重任。学习各个国家的历史,了解了不同国家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是我们更有包容心,明白世界的多元化,眼界更宽广。进而促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历史阅读,可以锻炼我们思考理解培养审美。

五、历史在什么地方?那么说了这么多历史的作用,历史除了在书本中,还在哪些地方呢?

没有人不知道我们国家的一百元长什么样子吧?谁能想的起上面是谁的头像?对了毛爷爷。为什么是他?其他不同面值的纸币上面还有些谁?人民币已经发行了五套,每套上面的人一样吗?为什么?不同套别的人民币上同样不同的人,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在他们身上都发生过他们那个时代的典型事件,这些是不是历史? 我们去旅游,除了自然景观就是人文景观。人为景观展示的往往是那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去这些地方游玩是不是就在感受那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古韵?是不是也在了解学习历史? 不同歌曲,也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我们来看这首歌。《在松花江上》。这是创作者在1935年经历了九一八事件后看到东北军民的惨状写下的。唱出了那个事件,唱出了当时人民的悲愤,这是不是也是历史? 诗歌更不用说了。毛泽东这首诗写的就是红军长征的事件。历史上还有个人被称作诗圣,他的诗被人称作“诗史”。大家知道是谁吗?对杜甫。生活中其实到处都彰显着历史。你们看这些商标。它显示出了什么历史?看到这些商标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这些商标都是外国的,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或者有些是中国的,那么她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有人可能要问了:哎老师,我们干嘛要知道这些商标是什么时候的,有什么用呢?是呀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多问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洋商标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是不是因为国家的政策的呢?国家不同时期制定的政策是不是就与当时的历史有关呢?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咱们国家的商业史,知道了它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就可以大胆预测国家未来商业的发展? 我们学的各种文科学科也与历史有关。语文文章结构、政治理论依据、地理历史地理学。。

六、怎么学历史?说了这么多,高中历史我们要怎么学他呢?

首先要清楚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初中历史还记得吗?它是以时间顺序编写的,而高中历史它是以专题编写的。分为三本必修,六本选修。不要怕,选修只选一本学。三本必修的专题分别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比如说你们即将拿到的必修一,就是专门的经济史。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历史。

初中历史,更多的说是什么,强调的是记;而高中历史,是什么要知道,但更要问为什么。想清楚了为什么,是什么还难记吗?那么这个为什么要怎么理解呢?那就需要我们富有“同情心”此“同情心”非彼同情心。是我们心理学上说的共情,也就是要跟历史人物有同样的情感。比如说唐朝的李白。。

我想问问同学们,初中时,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师生互动,回答问题)嗯不错,我先给大家几个基础方法,基础方法就是说你们起码要做到的。(PPT)接着我们来看看历史学系的三大核心要素:(PPT)你看语文作文编故事时是不是也不能离开这几个要素?所以说his story嘛。

接下来再说几个历史学习的实用小方法(PPT)

七、提朝代。好,我们讲到现在,暑假大家也玩了两个月,有没有人不知道中国的朝代顺序的?我抽一个知道的起来说一下(提问)。

来看到这首朝代更替歌,大家一起来读:夏商与西周起。

八、选课代表。

九、立规矩。守纪律。1.上课不要上厕所。不过实在情况特殊,给我说了,我也不会不同意。2.最讨厌交头接耳。3.如果困了,可以举手示意,经过同意后可以站起来听讲醒瞌睡,但是,为了不挡住后面的同学,要站在教室后面听。4.欢迎同学们课后提问或者给我提建议。

第四篇:历史说课

历史说课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设计分析。一,教材分析。

》是人教版必修历史第X单元第x课。本科的知识理论方法既上承上一节课。。。。的内容,又下启以后。。学习做了引导,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主要史实,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史实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以教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授内容,用先进人物事迹感染鼓舞学生,培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价值观念。

3,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吃透教材,充分分析学生的具体特点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是本科的核心和知识点,只有充分理解把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比较抽象(历史跨度比较大,原因难分析,牵扯事件多。。)学生对此类问题接触少,没有解决方面问题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课的难点。二,教法学法。

我首先说一下我的教法设计。

基于本课的特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则下,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演示有关本课内容的图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越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针对本课内容,提出几个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法与学法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六环节:

1,回顾旧课。提出几个关于上节课所学内容的问题,如。。2入新课。讲解几个有关本课的小故事,歇后语,笑话等,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1,讲授新课。在经受新科过程中,把整节课分为X各部分,对每个部分从他们的背景过程结果入手,突出重点,明了分析教材的难点。

首先,展示图片资料,总结教材内容 其次,设置问题

第三,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归纳 最后,小组讨论

2,课堂小结。在讲课完毕之后,简单扼要的总结本课内容,把各知识点系统的穿起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重难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布置作业。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我进行分层训练,这样既可以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板书设计。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采取列框架的板书形式,把各个部分理出大体框架,让学生自主的加入自己的理解,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第五篇:五四运动历史

五四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

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未能改变从鸦片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不断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继续进行着他们长期以来已在进行的革命活动,但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挫折。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显著增长,无产阶级也随着壮大起来,自发性的罢工不断发生。中国各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起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变化。在这个形势推动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眼看到封建军阀日益倒行逆施,帝国主义又乘间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内忧外患,交相煎逼,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奔走呼号,致力于新的思想启蒙工作,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这个启蒙运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的条件下,转化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便是适应这一启蒙运动要求而诞生的一个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当时袁世凯正扮演帝制丑剧,提倡尊孔读经,利用孔子学说作为麻醉人民、拥护帝制的工具。《新青年》一开始就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旗帜。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这些主张虽还不够鲜明,但实际上包含了后来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方面的要求,是号召思想革新的宣言。刊物的主编陈独秀当时一个急进的民主主义者,曾陆续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我之爱国主义》等文,攻击专制主义和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政治和“人格独立”。袁世凯称帝的阴谋破产后,代之而起的军阀继续推行祸国殃民的反动政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旧派人物大肆鼓吹孔教,甚至主张奉为“国教”,列入“宪法”。这股思想逆流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严重障碍,因而《新青年》在一个时期内猛烈攻击孔子学说,掀起了后来称之为“打倒孔家店”的浪潮。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中,认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离之因缘,三纲五常违背平等人权学说,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宗教自由原则,主张输入西洋平等人权学说代替孔子之道,也就是说要以资产阶级民主代替封建专制,以资产阶级新道德代替封建旧道德。吴虞发表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注:两文分别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第3卷第4号。)等文,批判“孝为百行之本”的旧礼教,认为封建的家族制度乃是专制制度的社会根基。当时同样是急进民主主义者的李大钊,也加入了这场斗争,在《甲寅》日刊上发表《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文,反对把孔教列入“宪法”,指出孔子学说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专制政治之灵魂”,并把反对尊孔扩大到对整个封建伦理观的批判,说明道德必然随时代而进化。这些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批判孔子学说的文章,尽管理论上尚有不确切之处,但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打击了长期以来被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柱的旧礼教,反映了新起的急进民主派知识分子反对封建旧道德的决心和勇气。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和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在《新青年》上是作为启蒙工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同时进行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学说和“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观点,贯穿在许多论述青年、妇女、人生、教育以及婚姻、家庭、贞操等问题的文章和通信里,作为反对旧道德的思想武器,帮助了许多人逐步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同封建迷信相对立的近代科学思想,也是刊物的重要宣传内容。针对《灵学丛志》所宣扬的迷信思想,《新青年》发表了许多文章加以批驳,把反对迷信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包括《新青年》编者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对于来自西方的学说缺乏分析批判能力,他们不能区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和没落时期的不同思潮,不能区分各种学说中的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采取了兼收并蓄甚至全盘肯定的态度。卢梭的民约论、弥尔的自由论、叔本华的自我意志说、尼采的超人说、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以及其他许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刊物上都用显著地位加以介绍。其中有关“民主”和“科学”内容的宣传介绍,反映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可贵热情,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参加反封建斗争,而这些文章中所包含的过高估计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贬低民族文化的错误观点,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新青年》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同时,还倡导了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改革运动,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文章。这些文章一开始还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特别是一九一九年“五四”爱国运动以后有了新的发展,发生了由原先资产阶级思想居指导地位到后来无产阶级思想逐渐占上风的重大变化。

一九一七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地球上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紧接着俄国革命,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间,欧洲许多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芬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先后发生起义,成立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予各国的革命运动以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本民族的出路,他们的注意力由资本主义的西方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尽管军阀政府和各国反动派对苏维埃政权施加新闻封锁,多方造谣污蔑,但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依然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世界革命高涨的新形势,努力接受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在新文化运动中起着愈来愈显著的作用。李大钊就是这方面一个杰出的代表。一九一八年七月,他在《言治》季刊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指出十月革命不同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是值得“翘首以迎”的“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同年十一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正确地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系,热烈歌颂十月革命,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指出中国人民应当沿着十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前进。这些论文表明中国的先进分子已经开始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注:《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4卷第1408页。)的正确结论。这是在中国展开科学社会主义宣传的良好开端,为新文化运动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内容。十月革命还大大鼓舞了许多知识分子,使一些在黑暗中摸索道路、长期苦闷彷徨的人振奋起来,使一些正在进行着反封建斗争的人们信心百倍,斗争得更为坚定和更为勇敢。孙中山由此看到了新希望,他在一九一八年初致电列宁,“表示极大敬意”,“更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也从俄国革命的“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注:《热风·“圣武”》)。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由上海迁至北京的《新青年》编辑部(注:袁世凯失败后,蔡元培于1916年冬回国,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聘陈独秀担任该校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因此也迁至北京。“五四”以后因遭军阀政府镇压,复又迁回上海。)也于一九一八年间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人或先或后参加了编辑工作。以《新青年》为核心,实际上形成了

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许多知识分子共同向封建文化作斗争。文学革命这时也有新的发展,《新青年》自第四卷第五号(一九一八年五月)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增多,并出现了以鲁迅的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并且充满民族觉醒要求的新文学作品。

一九一八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并未获得丝毫利益;由于段祺瑞政府加紧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反苏的军事协定,日本侵略势力已经深入中国。中国人民反日反段的爱国浪潮不断高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也日益壮大。李大钊、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直接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发表了大量短小精悍的时评及随感录,抨击军阀政府,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面目,起了很大的政治鼓动作用,显示了文化革命由着重于进行思想启蒙工作发展到直接与政治斗争紧密配合的基本趋势。社会主义宣传也是《每周评论》的重要内容。由李大钊执笔的社论《新纪元》,分析了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崭新形势,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应朝着这个革命的曙光前进。在第十六号上并译载了《共产党宣言》的一部分。李大钊、蔡元培所支持的《国民》、《新潮》两杂志也于一九一九年一月同时创刊。《国民》的学生救国会的机关刊物,社员思想倾向虽不一致,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宣传内容,爱国色彩比较鲜明。《新潮》是北京大学一部分师生所办的综合性刊物,曾团结了一批新文化作者和翻译工作者,刊载了不少反对封建礼教、赞同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论文及新文学作品,但也比较突出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国民》、《新潮》创刊后不久,研究系所掌握的《晨报》改组第七版(副刊),在李大钊等人的推动下成为宣传新文化的著名副刊之一。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在这些刊物影响下,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觉悟日益提高。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展开,遭到守旧派人物的咒骂和抵抗。一九一九年初,北京大学内流言四起,对《新青年》百般诬蔑恐吓。三月,刘师培、黄侃等人创办《国故》月刊,以所谓“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嗣后,自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的林纾,写了《致察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攻击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对白话文大加嘲讽。他还在上海《新申报》上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影射诋毁新文学倡导者,希望有“伟丈夫”出来禁压新文化运动。对此,新文化阵营坚决给以反击。《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针对种种流言,猛烈地抨击旧人物,正式提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的口号,表示“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个答辩书实际上是“五四”前《新青年》全部主张的简要概括,也标志着刊物反封建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更为增强。李大钊的《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文,揭露林纾之流企图假借军阀势力实行武装镇压的阴谋;他以俄国革命的实例,说明“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表示了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坚强决心与非凡勇气。《每周评论》用特大标题刊出了“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专页,转载当时许多报刊支持新文化运动的言论。蔡元培在答复林纾指责新文化运动的公开信中,宣称“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种“兼容并包主义”,虽然属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范畴,但在军阀政府言论封锁的情形下,却有利于新思潮的传播。鲁迅则以一系列杂文讽刺和打击守旧派。在“五四”前夕的这一场新旧思潮的激战中,新文化统一战线充分显示了它的积极作用。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月,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为直接导火线,在北京爆发了空前未有的爱国示威运动。六月三日以后,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工商界也罢市。爱国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形成全国范围的革命风暴。在巴黎的华侨工人和留法学生也坚决响应。军阀政府慑于广大群众的威力,被迫释放示威中逮捕的学生,撤除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在巴黎和会上不敢签字。这就是使帝国主义者和封建军阀为之震惊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

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注:《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2卷第659、660页)。从此,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揭开了。

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进一步扩大,以各种实际行动参加或支持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新的社团、报刊风起云涌。早在一九一八年即已组织“新民学会”、团结湖南革命知识分子展开反军阀斗争的毛泽东同志,“五四”后不久又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宣传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思想,宣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虽然这一刊物仅出版五期就被军阀查封,但在湖南和长江流域各地发生了相当大的革命影响。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在北京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出版《少年中国》月刊,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先后在南京、成都和日本的东京等地设立分会,又出版分会刊物《星期日》、《少年世界》等。参加学会的成员有马克思主义拥护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在刊物上所宣传的观点是很不一致的;但学会团结了不少知识分子,做了许多有益于新文化新文学传播的工作。在上海,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所指导和支持的刊物《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也出现于“五四”高潮中。《星期评论》以介绍世界和中国的劳动运动著名,客观上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但也散布了不少反社会主义言论。《觉悟》宣传了比较彻底的民主革命思想,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学,并且在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推动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此外,团体如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恽代英等在武昌成立的“利群书社”,刊物如《新生活》周刊、《曙光》月刊、《新社会》旬刊,也都团结和影响了许多热烈追求新思潮的青年知识分子,其中“觉悟社”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还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实际斗争中起过重要的战斗作用。据有人统计,“五四”后一年之中出现的新报刊达到四百种之多,尽管它们思想立场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这正表明“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极为广泛的群众性,也表明文化运动已日益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后,民主和科学仍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帜,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已形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宣传介绍在“五四”后占了最显著的地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新青年》及其它刊物,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论。《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在李大钊主持下登出了大量评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刊载了他自己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他接着分别在《新潮》和《新青年》上发表的《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也在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李大钊发起倡导下,一九二年三月,北京大学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青年》本身的思想倾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七卷第一号(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已发表宣言,反对“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希望消除“虚伪的、保守的”、“阶级的、因袭的”、“少数幸福的现象”,表现了朦胧的社会主义倾向。到一九二年以后,随着主编陈独秀思想发生变化(当然,转变后的陈独秀也并不真是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当时的军阀政府将马克思主义污蔑为“过激主义”,多次通令禁止,但这并没有吓退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也遏制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除《新青年》和上述《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之外,《晨报副刊》、《曙光》月刊、《新社会》旬刊等许多刊物都宣传过社会主义。此后,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成立,社会主义宣传更加深入。上海的共产主义者创办了《共产党》月刊,介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书,先后在中国出版。一部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有组织地到上海、长辛店、汉口、长沙等工人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况调查,并从事社会主义的通俗宣传,这就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准备。

然而,“五四”时期流传的社会哲学思潮是异常复杂的,在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的同时,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以及一些在社会主义幌子下的反动社会学说,都蜂拥而来。《少年中国》曾发表文章,主张先逃到深山野林造个新社会,再去“援救”旧社会,带有浓重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日本学者武者小路实笃所主张的以空想社会主义和改良主义为基础的“新村主义”,被中国有些文人吹嘘为救国之道,不少报刊竞相介绍,实际上成为某些知识分子躲避阶级斗争和抵制与人民结合的屏障。传入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五四”初期一度颇为得势,北京、上海等地都曾出现过不少宣传这种思想的刊物,克鲁泡特金的作品被有些青年奉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在许多场合都与无政府主义拥护者争论着。英国学者罗素来华讲学,又带来了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相对立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这种实际上是在社会主义幌子下鼓吹资本主义的学说,也曾由张东荪、梁启超主编的《解放与改造》、李石岑主编的《民铎》等刊物大量贩卖,甚至还出了以“罗素”命名的月刊,在政治和哲学方面散布了一些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至于“五四”前就为人所熟知的达尔文学说、尼采思想等,这时仍被不少知识分子用作反对封建旧事物的武器,但已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和消极作用。披着“科学”外衣的实用主义,则随着美国学者杜威在“五四”高潮中来华讲学而为胡适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狂热吹捧,许多刊物出了专号,广泛印行他的演讲录。这些形形色色的学说,对于热烈追求新思潮而一时还没有鉴别能力的知识分子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在新文学作者中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但也同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批判和坚决回击。在这个借综复杂的局面里,由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有切身感受,十月革命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获得胜利的明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革命现实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斗争所取得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五四”以后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在一定范围内终于发展成为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

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间,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三次重要的论争,这些论争清楚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导作用。一九一九年六月,胡适利用军阀政府对革命知识分子逮捕通缉的机会,接编《每周评论》,取消了刊物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而以特大标题刊载杜威演讲录,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攻击和污蔑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张研究一些琐碎的具体问题,而放弃对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批驳胡适的改良主义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变革、革命改造的思想。胡适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文,继续鼓吹“一点一滴进化”的改良主义。而李大钊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则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对实用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反动本质作了有力的批判。这一场“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新文化运动中革命派与改良派、马克思主义者与实用主义者分化的开始。接着,马克思主义者又与研究系政客就基尔特社会主义展开了论战,与无政府主义者就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展开了论战。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还不成熟,缺乏在思想战线上进行阶级斗争的经验,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是不够彻底的,而且还不免夹杂一些错误;但在这些论争中,马克思主义者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明确地回答了要不要主义、要不要政党、要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无政府主义政党等根本性质的问题,帮助了不少人区分革命与改良、科学社会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及无政府主义的界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建立扫除了许多思想障碍。这些论争,特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也推动了一些新文学作者去接触和思考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期就引起他们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警惕和抵制。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学革命也不断向前推进。白话文迅速取代了文言文在文化领域内的正宗地位。文学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和文学观念都起了深刻的变化。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用文学创作为武器,向封建制度和阻碍人民前进的旧事物展开了英

勇的进攻。文学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新思潮的传播,带动许多知识分子投入爱国运动和文化革命。

新文化运动从“五四”前夕兴起到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间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日益觉醒的过程,是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日益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先进分子由向西方寻找真理而转到“走俄国人的路”的过程,是来自国外的各派思潮在中国同时传播并引起思想界开始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学革命兴起和获得发展的过程。一句话,这是新文化运动随着整个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阶段发生伟大转变的过程。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正因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这样一个分水岭,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历史的评价:“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下载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五四运动说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

    历史五分钟说课

    历史五分钟说课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XXXXXXXX》,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XXXXXXXX》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历史说课板书设计

    历史说课板书设计模板 说课: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双堆中心学校李志强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问题探究......

    历史说课 毛泽东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6课的内容。......

    历史十分钟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 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师自己对......

    历史五分钟说课

    历史五分钟说课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XXXXXXXX》,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XXXXXXXX》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历史说课比赛

    2012年全县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 2012年全县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说课)比赛在灌云县第一中学成功举办 12月28日下午,来自全县高中的50余名历史教师汇聚到灌云县第一中学参加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