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期留守儿童课程培训班述职报告
假期留守儿童课程培训班述职报告
2013年暑假,在xx培训班xx分校度过了难忘而又值得珍藏的时刻,拿出来品味的四十天,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让我认识到: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
xx培训班主要从事xx各乡镇的留守儿童的假期课程培训。在这里的四十天,我不仅结识了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还领略到了我们学校二百五十多位孩子的天真无邪,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四十天的风风雨雨,四十天的患难真情,四十天的心与心的交流,我真的体会到了:每一个现在都是以后美好的记忆。
浩渺的时间里,短暂的人生中,唯有记忆可以让人在怀念的时候拿出来仔细品味。回首四十天的无悔岁月,不禁铺开了一幅绝美的记忆画卷。
一、初识xx
2013年暑假伊始,我们团队便收拾行装,踏上了到xxxx的征程。一路绝美的风景没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投入了对我们即将奋斗耕耘的地方的无限憧憬之中。头顶烈日,汗湿衣衫,雄心不减的我们站在了xx育才幼儿园的门口。环顾四周,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家乡,朦胧中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一种亲切之感涌入心头。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这似曾相识的感觉怎不值得我们在此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呢!
二、风雨兼程的招生工作
四十天之中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前十天的下乡招生工作,极富挑战。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电闪雷鸣,尽管道路泥泞,尽管烈日炎炎,尽管蝉鸣如嘶,尽管汗如雨下,我们依然坚守在下乡招生的道路上。这些艰难困苦怎能阻挡的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坚信走进xx,共同学习,共同改变的我们已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现实的社会依然残酷的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对此我们只有使自己更优秀,更坚强,更坚定,更具有柔韧性,才能屹立于社会之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招生期间的饭菜虽然不能和家常便饭相比,但是相比于其他的兄弟学校来说已是很不错了。披星戴月的艰辛没有难倒我们,一切都只为了一个信念: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
农村的广大劳动人民是最淳朴的,曾记得有人说过:最朴实无华的中国人非广大劳动人民莫属。上门招生的我们往往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望着递上的清凉的西瓜、解暑的热茶,耳边的乡音问候,不禁潸然泪下。
招生期,每结束一天的辛勤工作,我们坐在一起相互之间交流各自的工作心得,分享工作过程中的成功喜悦,感叹其中的感动,缅怀艰辛,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十一个人心里最美的记忆!
三、乐由心生的教学工作
招生工作结束之后,便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教学工作了。
七月十五号,我们学校开学的日子。作为老师的我们无比兴奋的起了个大早,洗刷完毕,便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投入到紧张的迎新工作之中。有的老师在校门口满面笑容的迎接新同学,热情接待学生家长。有的老师负责教室里的接待工作。大家各司其职,共同为学校的第一天而努力。
很荣幸我担任我们学校人数最多的七年级的班主任。望着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我深感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但是,那一张张可爱纯真的面容让我释然了,虽说有些年龄的差距,不过相差也不大嘛,可以和他们在课余时间交流培养感情。不只是在学业上做他们的老师,也要在感情上做知心朋友。
我除了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外还担任着八年级的语文老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可以说是学生其他学科的引路人,责任重大。所以在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的备课,争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到一起,进行浓缩提炼。将人生哲理通过一段话、一首诗告诉我的学生。我曾经给我的学生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善于发现,总能找得出来。”始终坚持以鼓励、引导,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为主要方法,让他们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每个班集体里都有些个性的学生,有的性格开放、有的文静轻柔、有的调皮难耐、有的倔性十足。当然了,作为新时代的未来,个性迥异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作为老师,我们要有针对进行引导鼓励,争取要把他们的优点予以发掘延伸。
我们班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在招生期间以及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与他的母亲进行了数次长谈。了解到他是一个聪明但是好耍小聪明的学生。我从侧面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对其过于溺爱,再加上他的小聪明逐渐形成了他骄傲自满的心态。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认真地思考。在课余时间我会给我们班的同学出些智力测试题用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没想到有一次,他自己找到我说:“你老是给我们出题,今天我也给你出道题考考你!”说完一脸得意的看着我。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是个苗子,但是也有些过于自负,得想个办法让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于是我先让他去上课,下课后我给他答案(当时快上课了)。
下课后,我仔细地向他讲解了那道题,看着他失望的脸庞,我知道我成功一半了。接下来,我在讲《论语》三人行的时候,故意让他上来讲,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针对孩子的情况,我委婉地向他的母亲提出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段尤为重要的时期。并向她提出了适当的建议。比如:要重视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学习上循循善诱,积极引导,不要过于溺爱,尤其重视对孩子做人态度的教育。我的这些建议均被其母亲采纳。
而我在课堂上,以维护其自尊心为主线,将富含哲理的文章交给他在课堂上分析,争取让他深刻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针对其他个性的学生,我们做到因材施教、单独辅导,粉碎他们的小聪明、骄傲自满。让他们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学习之道。
由于我还兼任着学校的安全员的重任,我对小学部的学生有所“关照”并给予安全思想上的教育。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句句“老师好,老师再见”萦绕耳边,我欣慰的笑了。开学伊始,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明礼貌的素质毫无表现。我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给他们讲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不仅在xx培训班还要在家里处处讲礼貌;不仅这段时间讲礼貌还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讲礼貌,以体现自己的素质。每个班级讲下来,我虽然汗流浃背也觉得值得。
学生们每天在校门口问好,分手告别时的场景已经成为xx最美的风景线,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四、难说再见
永恒总在梦醒时,眷恋总在离别后。离别是无言的痛,离别是经年的伤,离别是涩涩的苦,离别是深藏的泪,离别是流年的伤。
要走了,真的就这样离去?有点不舍,丢不下我在这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的一张张面孔,放不下我在这里建立的深厚友谊。看着缘分拉近的无数张亲切脸庞对我浮现出依依的不舍,我心里很难受,眼泪无法控制在眼眶里打转,心里一直默念:保重,希望一切安好!
离别都是在光阴无声息的缓缓而行,拨动着岁月下离弦的心声,这也是流年中正常的离别。除了感怀青丝染上霜、沧海变桑田,离别的味道也只限于无法掌控的时间而已......别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别了,我亲爱的肩并肩一路走来的战友们,别了,我亲爱的们......
第二篇:2016假期留守儿童课程培训班述职报告
2016假期留守儿童课程培训班述职报告
来源
假期留守儿童课程培训班述职报告 2016年暑假,在xx培训班xx分校度过了难忘而又值得珍藏的时刻,拿出来品味的四十天,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让我认识到: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
xx培训班主要从事xx各乡镇的留守儿童的假期课程培训。在这里的四十天,我不仅结识了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还领略到了我们学校二百五十多位孩子的天真无邪,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四十天的风风雨雨,四十天的患难真情,四十天的心与心的交流,我真的体会到了:每一个现在都是以后美好的记忆。
浩渺的时间里,短暂的人生中,唯有记忆可以让人在怀念的时候拿出来仔细品味。回首四十天的无悔岁月,不禁铺开了一幅绝美的记忆画卷。
一、初识xx 2016年暑假伊始,我们团队便收拾行装,踏上了到xxxx的征程。一路绝美的风景没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投入了对我们即将奋斗耕耘的地方的无限憧憬之中。头顶烈日,汗湿衣衫,雄心不减的我们站在了xx育才幼儿园的门口。环顾四周,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家乡,朦胧中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一种亲切之感涌入心头。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这似曾相识的感觉怎不值得我们在此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呢!
二、风雨兼程的招生工作
四十天之中最艰苦的工作莫过于前十天的下乡招生工作,极富挑战。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电闪雷鸣,尽管道路泥泞,尽管烈日炎炎,尽管蝉鸣如嘶,尽管汗如雨下,我们依然坚守在下乡招生的道路上。这些艰难困苦怎能阻挡的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坚信走进xx,共同学习,共同改变的我们已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现实的社会依然残酷的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对此我们只有使自己更优秀,更坚强,更坚定,更具有柔韧性,才能屹立于社会之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招生期间的饭菜虽然不能和家常便饭相比,但是相比于其他的兄弟学校来说已是很不错了。披星戴月的艰辛没有难倒我们,一切都只为了一个信念: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
农村的广大劳动人民是最淳朴的,曾记得有人说过:最朴实无华的中国人非广大劳动人民莫属。上门招生的我们往往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望着递上的清凉的西瓜、解暑的热茶,耳边的乡音问候,不禁潸然泪下。
招生期,每结束一天的辛勤工作,我们坐在一起相互之间交流各自的工作心得,分享工作过程中的成功喜悦,感叹其中的感动,缅怀艰辛,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十一个人心里最美的记忆!
三、乐由心生的教学工作
招生工作结束之后,便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教学工作了。七月十五号,我们学校开学的日子。作为老师的我们无比兴奋的起了个大早,洗刷完毕,便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投入到紧张的迎新工作之中。有的老师在校门口满面笑容的迎接新同学,热情接待学生家长。有的老师负责教室里的接待工作。大家各司其职,共同为学校的第一天而努力。
很荣幸我担任我们学校人数最多的七年级的班主任。望着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我深感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但是,那一张张可爱纯真的面容让我释然了,虽说有些年龄的差距,不过相差也不大嘛,可以和他们在课余时间交流培养感情。不只是在学业上做他们的老师,也要在感情上做知心朋友。
我除了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外还担任着八年级的语文老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可以说是学生其他学科的引路人,责任重大。所以在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的备课,争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到一起,进行浓缩提炼。将人生哲理通过一段话、一首诗告诉我的学生。我曾经给我的学生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善于发现,总能找得出来。”始终坚持以鼓励、引导,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为主要方法,让他们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每个班集体里都有些个性的学生,有的性格开放、有的文静轻柔、有的调皮难耐、有的倔性十足。当然了,作为新时代的未来,个性迥异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作为老师,我们要有针对进行引导鼓励,争取要把他们的优点予以发掘延伸。
我们班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在招生期间以及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与他的母亲进行了数次长谈。了解到他是一个聪明但是好耍小聪明的学生。我从侧面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对其过于溺爱,再加上他的小聪明逐渐形成了他骄傲自满的心态。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认真地思考。在课余时间我会给我们班的同学出些智力测试题用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没想到有一次,他自己找到我说:“你老是给我们出题,今天我也给你出道题考考你!”说完一脸得意的看着我。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是个苗子,但是也有些过于自负,得想个办法让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于是我先让他去上课,下课后我给他答案(当时快上课了)。
下课后,我仔细地向他讲解了那道题,看着他失望的脸庞,我知道我成功一半了。接下来,我在讲《论语》三人行的时候,故意让他上来讲,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针对孩子的情况,我委婉地向他的母亲提出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段尤为重要的时期。并向她提出了适当的建议。比如:要重视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学习上循循善诱,积极引导,不要过于溺爱,尤其重视对孩子做人态度的教育。我的这些建议均被其母亲采纳。而我在课堂上,以维护其自尊心为主线,将富含哲理的文章交给他在课堂上分析,争取让他深刻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针对其他个性的学生,我们做到因材施教、单独辅导,粉碎他们的小聪明、骄傲自满。让他们认识到学无止境的学习之道。由于我还兼任着学校的安全员的重任,我对小学部的学生有所“关照”并给予安全思想上的教育。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一句句“老师好,老师再见”萦绕耳边,我欣慰的笑了。开学伊始,几乎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明礼貌的素质毫无表现。我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给他们讲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不仅在xx培训班还要在家里处处讲礼貌;不仅这段时间讲礼貌还要在以后的时间里讲礼貌,以体现自己的素质。每个班级讲下来,我虽然汗流浃背也觉得值得。
学生们每天在校门口问好,分手告别时的场景已经成为xx最美的风景线,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四、难说再见
永恒总在梦醒时,眷恋总在离别后。离别是无言的痛,离别是经年的伤,离别是涩涩的苦,离别是深藏的泪,离别是流年的伤。
要走了,真的就这样离去?有点不舍,丢不下我在这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的一张张面孔,放不下我在这里建立的深厚友谊。看着缘分拉近的无数张亲切脸庞对我浮现出依依的不舍,我心里很难受,眼泪无法控制在眼眶里打转,心里一直默念:保重,希望一切安好!离别都是在光阴无声息的缓缓而行,拨动着岁月下离弦的心声,这也是流年中正常的离别。除了感怀青丝染上霜、沧海变桑田,离别的味道也只限于无法掌控的时间而已......别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别了,我亲爱的肩并肩一路走来的战友们,别了,我亲爱的们......来源
第三篇:2018年假期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18年假期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x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支教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皮林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调研当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体会山区孩子们的苦与乐。
从江县地处山区,郁郁葱葱的群山给这片天空不仅带来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带来了艰难的交通和随之而来的贫穷。为了孩子的未来,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子里的大多数中、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
尽管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没有切身了解过这个群体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支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区孩子的朴实和真诚,还有处于“放养”状态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良习惯:打耳钉,刺青,随意骂人,抽烟喝酒,不服管教……这些在我们眼中只有处于叛逆期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过早地体现出来了。难道是这里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吗?可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画出一副图画或学会一首歌曲时那种纯真的笑容,又觉得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支教队员们深入探讨,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地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管教,从小就没有学习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在小学或者是初一初二就辍学。同时,由于缺少父母引导,一些小孩子缺少梦想,从小就只知道长大后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此外,当地一些辍学少年又影响了更多小孩子,当一些看起来很“炫酷”的恶习袭来时,他们又会无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经过几天的相处,我们也观察到了孩子们纯真的一面。当支教队员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容忍孩子们的恶作剧并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时,孩子们也会对支教队员们放开自己的心灵。“胳膊上的东西怎么弄得?”一个支教队员指着孩子的刺青问道。“一个大哥哥给我弄的”。“为什么要弄这个呢?”“当时觉得很酷,现在后悔了,不过怎么也弄不下来了”……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颗依然稚嫩的心,他们渴望被关注,因而会故意打架来让支教队员们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也会努力完成支教队员们布置的任务来争取棒棒糖等小小的奖励。他们和外面孩子一样,依然需要大人们的指导和关怀。
希望社会给予这些山区的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不仅仅是从江县,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社会的物资,更需要的是来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们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远离孤独,远离恶习,健康成长!
1.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关爱留守儿童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3.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4.关爱留守儿童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字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6.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实践报告
7.有关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心得1500字范文
8.大学生XX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9.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0.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假期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注留守儿童的实践报告总结
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XX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XX年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关注留守儿童
暑假三下乡实践报告 关注留守儿童支教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注留守儿童的实践总结
“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第四篇:留守儿童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两大因素
家庭和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两大机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两大机制的缺失所致。
(一)家庭教育的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留守在农村原籍地,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 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更难找到称职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
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如上所述,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具体如下:
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
2、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责任
3、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4、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
第五篇:假期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脱
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农民工们带回一摞摞钞票的时候,农村随之也产生了一个新兴人群----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学习成绩差。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低下,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因为长辈、亲人要从事大量的劳动而且自身的文化程度又普遍更低,没有时间更没有能力来辅导他们。所以,就总体学习水平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2、心里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长期得不到父母及时、正确的引导,在遇到矛盾、挫折时只能自己扛。因此,导致了自尊心过强、内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有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情绪,并将这种情绪扩大到别人身上。
3、安全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在学校及生活中常常受到其他同学及他人的欺负,更是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
4、犯罪率持续上升,犯罪情节越发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持续上升,并且犯罪的倾向更加低龄化,暴力化,团伙
化,犯罪情节也越发恶劣。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危害了当地的治安环境。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
1、加强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
家庭监护是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最重要环节,家庭监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家庭监护包括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父母之外的近亲属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人人选中父母作为第一人选,祖辈次之,其他亲属最后选择。在农村留守儿童最常见的几种监护类型中,父母为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最好的照顾,祖辈监护次之,其他亲戚监护较差,而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最差。
2、加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里干预
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还仅仅是着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一般也只在上课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的指导。由于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在其心中并不具有权威,所以老师是他们生活中最权威的人了,对它们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人。老师对于他们不仅会在知识的传授上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在人格的塑造上、心理的健全上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学校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而且也
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指引,真正切实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3、加强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让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身边,是对其权益的最好保护。但是,就目前政策来说,农民工自己在城市生活已经很容易,若要带上孩子一起生活将会更加困难,特别是入学,城市教育资源已经滞后于实际需要,城市孩子上学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跟何况农民工的孩子。这些则需要政府不断的加强教育投入,对户口政策进行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便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城市生活时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不然,就算孩子跟父母在城市一起生活,其所遭受的种种与城市孩子不同等的待遇,也将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发动老师走访留守学生家庭,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互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2、充分利用“快乐大课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自强不息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教师具体负责。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
育。如:给他们讲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故事;讲身残志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霍金、张海迪的故事;讲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全国十佳少年队员的故事。让他们受到孝敬父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拼才会赢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3、保护他们表现淡漠而实际上极强、极敏感的自尊心。留守儿童大多有自卑感,所以对老师有戒心,有一种对立情绪。而有的教师在处理留守儿童工作时不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使他们最终关闭希望了之门,使本来就紧张的关系更加紧张。比如课堂上,留守儿童发出试探性的声响,这时,教师需用一个眼神,一个极细微的手势让其知道老师已注意他即可,切不可无休止的指责,老师的眼神、动作,学生可有多种理解:“老师准备原谅我”,或“老师不打算出我的丑,为的是不伤我的面子。”这样一次成功的交流,会增加师生感情,增强学生上进心。
4、教师要身体力行,做留守儿童的严父慈母,以实际行动感化他们。每天下午放学,所有留守儿童由两名值班教师负责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组织活动,统一做家庭作业,统一就餐,统一作息时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如同亲生父母给予的浓浓亲情。
5、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使他们在集体中有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增强留守儿童的“参与意识”。留守儿童受冷遇多,容
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怨恨、仇视周围一切,学校要求教师明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留守儿童也有长处,老师应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如宋学伦同学喜欢漫画,由于丑化老师同学,被认为是“歪才”,老师给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为板报设计刊头,结果他画得相当好,同学们认为是“杰作”。他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了振作的愿望,通过努力改正了坏习气,成了同学老师喜欢的学生。
6、结合适当时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如宿舍纪律不好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否则故意冷漠他。让他们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会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练就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以锻炼他们的自立自强能力。
7、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义务劳动,让其亲身体验到体力劳动的艰辛,从而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每学期一次组织他们到学校附近的砖厂参加义务劳动,砖厂紧张繁重的劳动场面,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在外打工的不容易和劳动的艰辛。我校于学富老师带领十几名留守儿童采访了在学校后面砖厂打工的工人,看到砖厂紧张忙碌的场景、听到两位中年妇女语重心长的话语,十几名学生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好好学习,取得最佳成绩”的种子深深的播进了他们的心田。
8、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比如,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我给
爸爸妈妈写封信”活动。动员他们每月或每季给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增进沟通、传递亲情。老师每半月与家长联系一次,互通情况,反馈信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也同样是我们国家未来重要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农村留守儿童将无法避免的会更大规模的出现。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若不及时加强对他们权益的保护,就算我们最终彻底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那么社会也可能会出现新的断层。农民工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他们的后代——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国家、社会都有责任去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涉及了国家,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需要完善国家政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这必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会与我们社会发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