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时间:2019-05-15 02:2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第一篇: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体会到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第一、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老师和学生学习;第二、认真研究教材,与同事合作,相互补充;第三、经常向其他老师和专家请教;第四、结合自己的学生,找到新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

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

《传播学论坛》2006年第12月29日作者: 查有梁

2001年6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如果让广大教师好好研读这个文件,结合各地的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办法,相信广大教师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允许对《纲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渐进地、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这有可能让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这个《纲要》专门在题目后,写上“试行”这两字,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现在《纲要》已“试行”了6年了,小学已经过一个周期,初中已经过两个周期了,应当以科学态度,认真总结“试行”的经验和教训。应当允许不同意见都得到平等地、充分地发表机会。

《纲要》刚发表,于2001年8月就出版发行了,由朱慕菊主审,由钟启泉等人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另一标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以下简称《解读》)。官员与学者结合,在全国范围强力推行对《纲要》的唯一一种“权威”式的《解读》。一位教师希望我一定要看一看,我看完《解读》之后,深为焦虑。其中,有不少章节是一些学者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有学术价值的。但从一个整体看,将这些成果组合在一起,作为对《纲要》的权威“解读”,问题就大了!“部分”好不能保证“整体”好。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线性叠加”。《解读》洋洋近40万字,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让人抓不住要领。其中,有不少关键处都采用较为绝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理念太好,但难以操作;理念太高,但很难实现。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教育内部也一直在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解读》几乎无视这些课程改革的成功之处,试图从2001年《解读》开始,重新开创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我国改革开放最成功之处是采用“渐进式”的改革。但从《解读》看来,课程、教材、教法、学法,都必须来一个“根本转变”要“突变”。经过6年新课程改革的“行政推动”,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最近,我在一次讲学中,一位当过教师的农村镇长质问我:“这种运动式的、突变式的、大跃进式的课程改革,叫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无所适从,你说,对还是不对?”对此,我内心深感震撼。

钟启泉教授在《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发表《对话》,标题是:《义无反顾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仅就《对话》来看,我认为,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专家组组长,他没有认真“反思”,没有认真思考许多同行专家的批评。他仍在坚持对《纲要》最初的《解读》,而且还有“发展”。别的专家持另一种“解读”影响不大,但钟启泉教授,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如果对《纲要》“解读”稍不正确,影响可就大了!我认为,《对话》对“课程改革”仍有明显“误导”。仅就《对话》一文看,就有五点误导。

误导之一:“教育基本价值的转向,这就是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从强调对少数有学术才能学生的培养,转到强调对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这又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我们在《纲要》中,看不到这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理解。这对“课程改革”是一种误导。这种误导,很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指导

方针都是大众的“普及教育”,“精英教育”一直受到严厉批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认识到“普及教育”的同时,需要“提高教育”,于是,给“精英教育”留下了生存空间。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采用“非均衡”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环顾全球,尤其看看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他们都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同时并重,波浪式地发展,而并非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认同精英教育;在精英教育的引导下,发展大众教育。“大众”与“精英”没有等级差别,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大众中要涌现精英,精英要服务大众。“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这是辩证法。采用这种辩证思维这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发展“大众体育”的基础,实施了“精英体育”,在世界比赛中,包括奥运会上,取得了许多“金牌”;中国发展了“大众教育”,却拒绝或没有真正实施“精英教育”,导致在科学、技术、文化的前沿领域内,原创性的创新很少;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至今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十分需要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大量“精英”人才,通常称为“杰出人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能简单选择“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这样的价值观。否定“精英教育”,只采用“大众教育”,中国就没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误导之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与发展的场所。”

首先,把“知识与技能”只作为“三维目标”中的“一维”,就决不是《纲要》的本意。知识重在“逻辑性”,是“认识世界”;技能重在“操作性”,是“改造世界”。知识与技能是有关联的,然而又决非是同一的概念,不能作为“一维”看待。我国教育界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从来没有人认为重视“双基”是错误的,也从来没有任何教育理论论证过重视“双基”是错误的。《纲要》是重视“打好基础”的。

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在一起使用,这是从外国引进的。在中国,“价值观”是与“世界观”、“人生观”联系起来使用的。课程目标的“每一维”上都有“价值观”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对学生更有意义,都涉及“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哲学层次的大概念。在中文里,将“价值观”仅仅与“情感态度”相联,至少是词义搭配不当。

第三,“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维,也不妥。在“科学方法论”中,没有这种看法。把重“过程”这种方法,上升到与“所有方法”等价的地位,是片面的。重“过程”可以认为是重“历史”,在“科学方法论”中,“历史”应当与“逻辑”相结合才是较为科学的方法。

钟启泉教授最大的误导在于,他强调“真正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这绝对不是《纲要》的要求。《纲要》是从整体上提出这些目标。当前,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每一节课中,仅仅有40分钟,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这必要吗?这可能吗?在基础教育中(1~9年级)一节课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这正是百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们在过去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都认识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专一,不可能完成太多

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都落空。哪有可能一节课面面俱到,要“落实三维目标”?这真正害苦了全国的中小学教师!一节课要求教师仅仅写“教学目标”这一项就要写上几百字。这是典型的“新八股”!教学是艺术,要在全国范围推行一种作法,不可能成功。“情感态度”,还有“价值观”,等这些目标,是长期目标,不是短期目标;是隐性目标,不是显性目标;是整体目标,不是局部目标。“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些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落实”。一节课中,一定要求教师“写出”所有的“三维目标”,这几乎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建筑”。这就难怪引起许多教师的反感。钟启泉教授公开声言:“现在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无意之中就人为制造了“冲突”的隐患,这肯定远离了建构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误导之三:过去的课程实施,“这是一种‘忠实取向’的实施观”,“而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更注意‘创生取向’”;“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教师即课程”。

钟启泉教授经常提出一些“新概念”,别人不知有什么“内涵”,这又是对课程改革的误导。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忠实取向”有什么不对?“创生取向”如何实施?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主权者”是什么意义?“主权”有多大?“教师即课程”,是指课程的“部分”,还是课程的“全体”?“教师即课程”了,“学生的主权”又如何实现?钟启泉教授在《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一文中,还有一句话:“课程即体验”。“教师即课程”,“课程即体验”,那么“教师即体验”了!教师与课程,都游历在“体验”这一较为初级层次上,教学能提高吗?广大教师看不懂,许多同行专家也读不懂。

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提出后,经过努力得到解决,实践证明为正确,于是,新的概念就逐渐形成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方法产生”三者是一致的。这是概念形成的真实过程,这是有“认识论”根据的。钟教授只是提出预设的“新概念”,让人不知所云,这些“概念”不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生成”的,又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只是为了追求新概念而建构新概念。新课程改革中不应该采取这种“反认识论”的思维方法。

误导之四:“认识本国的国情不能跟国际发展的现状割裂开来,也不能跟时代发展的特征割裂开来。‘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孤立地看待‘国情’是愚不可及。”

将“本国国情”与“国际发展”和“时代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对的,但是“国情”本身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教育领域中的“课程改革”是中国整个社会改革的一部分。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是,实行渐进式改革而非“突变式改革”。另一成功经验是:不断深入反思,进行改革的调整,使经济运行能“软着陆”,从而保证了改革的成功和向前推进。但是,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在许多教师看来是“突变式”、“运动式”、“大跃进式”的改革。《纲要》的主体精神是正确的,但课程改革的“权威”对《纲要》的《解读》却主要采用一种“非此即彼”的反辩证法的《解读》。连本国国情都不顾,更不说与“国际发展”联系了。尽管有不少资深教授和资深院土,及时提出许多中肯的批评,但课程改革的权威专家,几乎一概

拒之门外,还讽刺为“发霉的奶酪”。对于新课程改革而言,这就谈不上深入反思,及时调整,使“飞得太高”的“课程改革”很难“软着陆”。资深教授批评新课程改革不顾“国情”,钟启泉教授反而又回敬为“孤立地看待国情是愚不可及”。同时,又在理论上提出“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这一看法,在哲学上是不对的。从辩证法看来,“全球视野”与“本土行动”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看不到“对立”,如何统一;否认了两者的“对立”,即看不到两者是有差异的,怎能引导“课程改革”真正“合符国情”呢?

误导之五:“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一纲多本’替代旧课程的‘一纲一本’,这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轻易退却。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挑战,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义无反顾地奏响改革进行曲”。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课程是采用“一纲一本”,其优点是成本很低,效率很高,质量较好,错误较少。当然,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一纲一本”有明显的不足。早在80年代,我国已提出并实行“一纲多本”了,只是占主导地位的教材仍旧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并不是2001年之后才是“一纲多本”。问题是:“一纲一本”不行,“一纲多本”要“多”到多少本呢?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就多达十多种了,“多”就一定好吗?实行“一纲多本”,采用“市场竞争”,又必须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审查。成本如何?效率如何?质量如何?错误多少?其中的“操作”有没有“贪腐”行为?教师和学生们对使用新教材的真实感受如何?实际效果如何?等等,这是必须认真总结的。改革是必须的,不能说自己的看法就是“改革”的代表,别人不同的看法就是“反改革”。

《对话》中,钟启泉教授也说了一句话:“我们需要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束缚,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容置疑的”。我十分感动!

我非常赞成,以《纲要》精神为主的课程改革大方向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从我2001年读钟启泉主编的《解读》,到读2006年这篇总结性《对话》,其中,都有“非此即彼”的“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贯穿其中。同时,还重建了许多“新概念”,让同行专家也不知所云,这是一种“反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这些,真的误导了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只有真正地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克服“生造概念”的思维方式,同时要坚信广大教师的能力,渐进、稳妥地进行,才可能最终实现“软着陆”。

广大教师们十分期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下去,但必须尽早“软着陆”,着陆在文明的中华大地上。

钟启泉教授,请原谅我!“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不得不尖锐地、直率地写下这种我内心本来很不愿意写的“批评式”的文章。

第三篇: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变革,它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等方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最终取决于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观念,主要是教学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在教学价值观上,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学生观上,表现为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在教学观上,强调教学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质量观上,明确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是反映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上。

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给予每个学生以

1 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最好的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师讲得多少,而是看教师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了什么,给学生提供多少创造性活动的时空,使学生在课堂里进行多少有效的学习活动,既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指导,又注重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发展自我。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主动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在多样性的教育中,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它较以前的评价体系,更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及课程不断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还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以及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新教材,有些教师总是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忽视学生健康情感和方法的培养,往往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在新教材逐年推广的一段过渡时间内,新旧教材又将同时并存,这是因为,课程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的过程,而教材内容的更新总是滞后于教育理念的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应当抓典型推动和评课导向,以典型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教学研究。通过一些能够充

2 分体现课改精神的示范课、研讨课和主题活动课等示范与教育作用,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理念不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而且落实在操作的层面上。

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优化教学目标对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有助于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又要符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还要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比如,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个目标领域,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领域,它们分别由“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学习进展水平和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三个情感层次构成。这四个目标中,“情感与态度”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供动力保障;“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会“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除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关注情感与态度和数学思考这些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要防止片面认识导致教学上的失误。

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

3 度出发,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作为目标的行为主体;(2)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或者“学生将是什么样的”来阐述;(3)必须阐述所期望的现行的教学效果,即学生要达到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轻视和误解是一个普遍现象。再以数学教学为例,一方面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而较少关注情感目标和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由于对教学目标的不理解而流于形式,表现为:一是陈述主体往往指向教师,如在目标设置中出现“使学生……”、“培养学生……”等行为表述。二是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这四个层次的把握不够准确,或者目标层次错乱。三是目标陈述与实际教学不符。四是教学目标的陈述过于简单化,很难指导教师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要依据教学内容,而且要符合学生实际,力戒大而空,过于笼统和含糊。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出不同的学科教学特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分解为具体的几项子目标来完成,这样便于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达成目标,并能及时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

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行为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整合以及教学反思,进而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教学关系。

4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修正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学策略是引发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组教学材料和程序,是解决教(学)什么、怎么教(学)、为什么这样教和这样教(学)的结果的问题,是对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是教学目标落实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

从宏观上,教学策略中首先要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用适合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供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措施来完成学生的认知建构,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

从微观上,教学策略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所用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条件与素质等进行选择。还应该学会对教学策略进行整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并且需要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把握契机,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交叉运用教学策略。

5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且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育观念、教学实践、教学结果。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具有监控性,促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进行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更为重要,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可以涵盖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反思内容和功能。它以教学结果为起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重新地审视和分析,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形成自我监控的能力与自我超越的意识。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及时记录教学状态,写下自己的片思偶得,或是成功的体会,或是失败的遗憾,特别是及时记录下从中得到的启迪和由此引发的教学设想。这些来自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和思考就是一篇篇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

6 反思是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实现教师自我评价、自我成长的有效手段。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改变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改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学”“在听中学”的单一学习方式为“在做中学”、“在尝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玩中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二要改变被动接受式学习和机械模仿式学习的习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

7 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三是改变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动手、参与、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的不良倾向,创造、设计更多的向生活学习的机会,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负责地赞扬学生,又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其它的学习活动,教师也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练习、作业上一丝不苟、清楚整洁,阅读上认真细致、积极思考,观察上细致入微,动手操作上符合规范。使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增长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只要在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课堂教学质量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就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0 0四年二月

第四篇:为了适应学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为了适应学院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后勤服务逐渐向社会化过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干洗店的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一、经营机制

干洗店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收抵支,结余按规定比例上缴和留用的运作机制。

二、服务对象

干洗店面向全院师生员工,干部培训学员,函授学员及学院各部门,实行有偿服务。

三、收费管理

凡在校师生员工、干训函授学员及校内公共用物品的洗涤一律实行收费收费标准按低于市场价格(具体见附表)。

四、财务核算与管理

(一)收入管理:取洗涤用品时,柜台人员要开具收据,收据一式三联(包括顾客联、收款联、存根),凭收款联收取洗涤费,对收取的个人洗涤用品,必须当时收清费用,一律使用IC卡;对收取的功用洗涤物品,应由经办人签字,按月向学院结帐,做好手续完备,利于监督。日清月结。

(二)支出管理:要建立成本核算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材料及用品,由服务中心统一采购,并由专人负责验收入库。

(三)结余分配:年终以收抵支后如有结余,应将结余的50%上缴学院,留用50%。留用部分应将70%作为业务发展基金,用于干洗店的大修理和更新,弥补以后可能发生的亏损,30%作为奖励基金。结余上缴和留用的分配额,应以内部审计后的数字为准。

五、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洗衣房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所聘人员应敬业爱岗,热情服务,文明用语,为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二)洗衣房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干、湿洗技能,能够识别衣物质地、品种等,满足服务需求。

(三)工作期间要至少保证两人在岗。

(四)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机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护工作。

(五)如发现工作人员不开收据擅自收费,或有其他营私舞弊现象的,立即解聘。

第五篇:浅议如何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

浅议如何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

作者: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为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此文试就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点体会。

一、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1、同行合作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2、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3、全面评价观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对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加以改革,如期末统考、中考和高考。事实上近几年考试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近年来湟中县语文中考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和思想,试卷普遍地注意到贴近社会、生活,以考查学生能力、发现学生潜能为目的,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4、终身学习观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1)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新教材。

(2)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往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3)学习新技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5、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

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适应,被新课改淘汰,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更不能认为新课改与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师教学行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

1、实现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

2、实现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

3、实现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4、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5、实现由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如同加工厂生产产品,它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新课改要求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6、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自己不能适应,被新课改淘汰,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更不能认为新课改与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新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

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模式

    通过对课改实验现状的调查、了解和深入研究,我们深切体会到,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推广,迫切需要一个符合新课程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核心理......

    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进步的理念,改变现有的课堂和......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

    我县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实验中学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新课程是一种必然。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

    改革为了改变

    改革,为了改变 ——改革正当时,富民方能强国 改革,是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

    试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试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2011-7-27 11:26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劳动合同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由于《劳动法》及其有关劳动......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14企业文化论文题目: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速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年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