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座感言
讲座感言
11月29日晚,我参加了王黎明副院长带给我们的《如何成为一个商学院学子》的精彩讲座,听完讲座后,我对于作为一个商学院的学子有了新的领悟,现将自己的感言在此记录下来。
王院长开场的风趣幽默深深吸引着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就透露这与众不同。他又从我们学院的概括和上财本部的教学入学,向我们展现了商科学院的深厚积淀和商科学习的丰富多彩的道路。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针对“如何成为一个商学院学子”的问题,我想应该不会为时已晚。大学四年是我们的时间需要自己合理调配,如果浑浑噩噩也可度过这四年,若要有所提高与发展,也可在短短四年历练自己,对于自己也可小有建树。在我结束大三生涯时,我在写学年总结时,我已回顾自己在大学的生活,虽然没有明显所谓的“业绩”,但我发现自己在大学期间思想、知识结构以及心理成长的路途,很是欣喜。诚然,我也有遗憾的地方,作为一名商学院的学子,我并没有将自己所学的专业深入透析,缺少实践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通病,但若坚持毅力也可找到机会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王院长给我们讲述了几个国内外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让我受益匪浅。在商科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基础课程,扎实专业知识。不管高的建筑,也需要坚固的基础。因此,我们崇高的目标对于我们甚好,但不可好高骛远,要循序渐进,稳固自己的基础。这对于我们大四的学生尤为重要,工作要从基础做起,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更需要基础和经验,扎实基础才能得到单位的赏识。虽然我只是一名三批学府的学生,没有出国深造,也没有工作经验,我想自己的路是要自己走的,没有优越的条件,我就需要踏实的步伐和稳固的基础。作为一个商学院的学子,我在学好专业基础的时候,也要了解行情和专业所需要的修养。在我国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下,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下,对于财务管理的我,很需要了解原因及对策,虽然只是片面和断层的,也可拓展下自己的知识面,更贴近现实的发展。
在谈及第二课堂讲坛时,王院长希望我们利用好“婺江论坛”、“上财教授讲坛”、“8090讲坛”等学术论坛,抓住与专家、教授和上财优秀学子的交流机会,结合自身专业,不断开阔视野。这让我想到那次上财的优秀学子来我校的讨论会,他们个个出众得让我们钦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当时记得一个学姐说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恍然醒悟自己一直陷在这教学模式下,却没有想到学习是终身事业,并不是读书考试,而是不断完善自身。在这位学姐讲述考ACCA考试的时候,我觉得不管考试还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下定决心,做全心之力。
在讲座最后,王院长勉励我们应尽早确定人生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努力修炼一两门“绝技”,不断突破自我,锐意进取。虽然我在大学里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他的话在我以后的工作道路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端正态度。大四的我需要确定工作目标,在工作中不断修炼“绝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技艺,只要你比别人快一点,比别人深入一点,那就有自己的一方领域。我们不能奢望超群,但能在领域里练得一身技艺,也是一位人才。只有自己强大了,才可有发展的道路。
在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王院长结束了这次的讲座。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王院长带给了我们不仅以上这些,在这的感言论述这次的讲座也许单薄了些,他的许多观点让我们陷入了深思。我想这次讲座之后,我相信很多同学就像洗礼了一场,虽不会大作改变,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王院长给我们带入了作为商学院的学子的大门,也需要我们自己破门而入,尽力汲取营养,尽快成长。作为一个商学院学子,也是我们以后做人所需要的素质和修养。路还很长,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希望同学保持一个“作为一个商学院学子”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篇:青年教师培训讲座感言
青年教师培训讲座感言
——中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继听评课活动、优质课竞赛,拜师结对活动后,今年4月开始举行的“青年教师培训讲座”活动,又将这一系统工程推向了新的高潮,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一名踏上讲坛即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在此,我谈谈自己对此次活动的几点体会。
首先,此次活动净化和提升了我们青年教师的思想,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的一个提高。吴校长在开班仪式上陈述的人生“五个关键五年”使认识到教师这一行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的职业。它恰恰是一个深奥无边值得我们永远追求和探索的事业,它需要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规划,从道德上约束,用行动去实践完成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抛弃“老童生”、“老油条”等消极想法,端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思想上首先加入到教师这一行业中来。与此同时,赵全正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龚年喜老师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占艳琴老师用一封封让我们羡慕的学生来信及易喜平主任引经据典的点评,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师德师风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的一句空话,它是我们人民教师必备的品质,它更是我们应该用心灵去体会,用行动去实践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它发生在我们教学活动的边边角角,无处不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德师风的最简洁的概括,却是我们每个人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其次,此次活动还为我们青年老师提供了在教学教法这一实践环节中所需要的许多宝贵经验。如赵全正老师将自己的实际事例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阐述做一个班主任的技巧和要求;龚年喜老师用生动的比喻,深入简出的理论结合相应的学科为我们提示了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奥秘所在;占艳琴老师更是用学生的来信中的文字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位“严师”和“慈师”;张顺玉老师一句“你的姿势不太标准”让我们明白了如何最好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等等。前辈的这些宝贵经验,为我们这些困惑、迷茫和饥饿的青年教师点亮了一盏心灯,照亮了我们的前程,使得我们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有据可依,有效可仿。教学是实践教师职能的关键环节,是师德师风的直接体现,它包含着教与学这一统一的两方面。因此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是要懂如何教,更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从而达到知识的转化与升华这一目标。何况,它对我们青年教师就有更高的要求。而此次教师培训讲座活动,各位前辈们有的放矢,一阵见血地道出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玄机,使得我们少走弯路,从而更成熟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总之,此次青年教师培训讲座活动,不仅是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更是最直接的进行了行动上的指引,使我们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最直接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定会更全面的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在思想上,不断主动学习师德师风,多钻研,以前辈们为榜样,多对照,多反省,不断改进,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宗旨,更主动全面永恒地在思想上加入教师这一神圣的经验为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思考与钻研,本着替学生负责,替自己负责,替社会负责的态度,准备好每堂课,让每一堂课充满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实现我们所有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梦想。
最后,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呼吁:让我们积极反思,不断钻研、终身学习,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入到人民教师这一神圣的事业中,团结一心,为我们麻城三中更灿烂美好的明天而努
第三篇:精细化管理讲座学习感言
“宣传无小事”一直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听了汪中求先生的精细化管理讲座之后,我的这种意识更加强烈了。3月10日下午,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赵矿长亲自主持的精细化管理讲座学习会。在汪中求先生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我边听边记边思考,深深的感受到:这既是一个用心良苦的思想加油会,更是一个难得的精细化管理推进会。听完讲座之后的直观感觉就是非常“解渴”。在接下来几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认识、加深了理解、开启了思路,更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坚定了对精细化管理的信心。现将讲座观感心得稍加整理,向组织和领导做简要汇报,同时,真诚的希望借此机会和倾心于精细化管理的同志们交流心得。
一、学习收获
一是对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之一就是关注细节,讲究把小事做细。就拿煤矿的“天字号”大事来说:按章作业的小事做不好,安全生产的大事就没保障。煤矿属高危行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时刻受到水、火、顶板、瓦斯以及各类事故的威胁,稍有不慎危及到的就是员工的身体乃至生命。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那就要依靠精细化管理,从影响安全的点点滴滴小事抓起,把小事做到极致,从根本上解决马虎凑乎不在乎等“粗枝大叶”思想行为造成的事故。所以,我的心得之一就是:煤矿比其他企业更加需要精细化管理。
二是对精细化管理实质和内涵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化。汪中求先生从六个方面讲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尤其强调: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细化、系统化,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追求的是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其实质反映的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到每一件事情的规则和流程上,通过规则、流程的不断完善、精进和严格的执行、落实,由完美的过程控制,实现结果的“完美无缺”,从而达到一种全新的管理境界。所以,我的心得之二就是:精细化管理就是完美的、科学的管理,是煤矿提升管理境界的必由之路。
三是对我矿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坚定了信心。精细化管理是我矿企业文化建设“211”系统工程的两条基本途径之一,在我矿实施应用历经了由“5S”到“6S”再到“SC”三个阶段,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虽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员工的精细化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个别单位“四卡”运作流于形式,在职工中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今年以来,集团公司不仅加大了宣传力度,同时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尤其是集团公司和矿主要领导的在各种会议上的指示要求,意在澄清模糊认识,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我矿以“精细化管理讲座学习会”的召开为起点,又掀起了新一轮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热潮,种种举措表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深化,不能停滞不前,更不会“另搭台另唱戏”。所以,我的心得之三就是:坚定信心,义无反顾的支持精细化管理、投身精细化管理。
二、差距所在通过学习和认识上的提高,对照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认为本人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时俱进、持续精细化的意识不强。我所理解的精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同长度单位一样:厘米相对于分米而言是精确、精细的,厘米相对于毫米、微米而言就是不精确、不精细的。所以,所谓的精细化就是一个不断精益求精、更加精确、精细的过程,这个精细化的过程需要精细化的思想作指导,我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进意识,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还有不断精细的余地。以文字材料为例:从没有病句到没有错词再到没有错别字是一个精细过程,但是要到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成为一片完美的文章,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精进的过程,所以精细没有止境,必须要有与时俱进追求精细更精细。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是工作职责、岗位流程不够健全完善。虽然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我对个人(和宣传口)的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工作流程等进行了重新修订。但是,对照精细化管理理论的要求,还有许多差距,尤其是“三定”之后,我们的人员减了,工作的份量不减,甚至是增加了,现有岗位责任制等充实完善的还不够。尤其是岗位工作流程欠账较大,原有的电视新闻制作、会议服务等流程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缺项的流程还需要健全完善。例如:曾经出现的解说话筒失灵、音响电子元件过热损坏、文字材料数据偏差等问题,多数都与流程制定落实不细原因有关。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三是疏于自律、不精不细的现象偶有发生。常常以工作忙为由为自己开脱,所以还有一些坚持不好、不够精细的地方。例如:办公室桌面达不到动态定置摆放的要求;资料存放档案化做的不到位,达不到细化分类存放的要求;文字材料还没有完全杜绝错别字;A卡考核中有时做不到从严从细;日程管理工作中“理”的分量还不够,对同事的服务指导工作做的不够好等。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我约束,修正不足,完善自我。
三、整改措施
针对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从思想上、工作上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并拟定以下整改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加以改正。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和自我教育。按照矿《关于集中开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汪中求精细化管理讲座、《细节决定成败》以及集团公司和我矿有关精细化、市场化运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理解精细化的内涵、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以及九个实施要点等内容。争取早日成为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尽可能发挥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动作用,为我矿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进一步完善宣传口管理制度。对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多征求意见,境界上再提升,工作上再精细,从最小处、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重点抓好宣传口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岗位的流程,为最终实现宣传口管理工作“由明确到准确,再由准确到精确,直至标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师德获奖感言与师德讲座学习心得
师德获奖感言
师德模范获奖感言精选
今天,我获此殊荣,心中感到既惭愧又感动。惭愧的是,有很多教师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很多人做的比我要好的多、优秀的多。感动的是校领导对我工作情况的认可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师德标兵”这个荣誉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无愧赋予我的这个光荣称号。
十佳师德模范既是一个荣誉,同时也是一个压力,更是一个责任。
以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
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从教26年,从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
坦坦荡荡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爱学生如同爱儿女,敬老师好比敬父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我从教20多年来的一种行为准则。
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对得起老师这么一个很光荣的称呼,也能够去尽情地享受属于老师这份特殊职业的特殊幸福。
作为一名农村偏远地区的老师,师德的含义就是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全力以赴做好父亲、母亲和兄长的这个角色。
十五年的教学之路,十一年的班主任之途,让我不知不觉中成了江宁中专校的一名老教师。十五年来,有过欣慰,有过焦虑,有过无数个喜怒哀乐。作为江宁中专校的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始终是我为师的准则。作为一名综高部的教师,让所有的学生考上大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本科是我长久以来一直奋斗的目标。
首先感谢领导对我工作成绩的认可,感谢同事们对我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工作近十年来,在教育教学上,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深的知道,在我的周围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老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奉献精神将不断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用爱心做帆,以高尚的品德把舵,发挥自己自信、自强、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为学校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这次获奖不仅凝聚着各级领导对我的鼓励和厚爱,也凝聚着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期待!此时此刻,我由衷的感激领导给予我的悉心指导,感激与我同一办公室里五位班主任对我的热心帮助,感激每一位同学给予我的积极配合。但是,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也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我身边有许多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老师,和他们的成绩相比我觉得惭愧。时间如梭,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几年,这么多年来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我在工作中体会到了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给予学生慈母般的仁爱。努
力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健康成长。
师德讲座学习心得
3月11日有幸听了
李晓凡老师的《内化师德——当代德育新坐标的支撑点》讲座,李老师以其亲身经历和自己孩子成功的实例,深入浅出,声
情并茂,给以我心灵深处一次深深的颤动和感悟。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医生有医师,商人有商德,老师有师德。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都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 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当然也有家长等等。我们的教育应是“用心而不是用手段”的教育,其实,做任何事,只要用心且坚持去做,肯定能做出
一番天地。外化要转为内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师德。理论上:什么是师德?李老师讲道,内化师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三力合一”内化师德法的内涵,李老师概括为四点,即启迪自我心灵;完善人格素质;追求人性完美;把真、善、美与品行情操、境界有机整合;通过“锤炼自我、修养自我、超越自我”来提升“三力”。教师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先得启迪自己的心灵
;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先得主动完善自身的人格素质;教师要实施好人性化教育,自己先得主动追求人性完美。现代教育倡导建立“
双向主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交心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处处以师威压之,亦不能只求学生发展而忽视老师自己的成长,我们应与学生
一同成长。教师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学生是敞开心扉的接受者,老师教育学生应该是两颗心灵愉快的碰撞,实现感情的交流、融合、升华。
李老师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其中必须要渗透一个“爱”字。爱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相应能力支持的,爱必须得之于心寓之
于行。
实践上:李老师举了很多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以专家身份造访一所学校时,恰巧遇到一个学生由于上学没遵守纪律被老师
在外罚站,李老师既没惊动陪同领导,也没打扰那位老师的上课,巧妙真诚的与犯错学生谈话,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五个优点三个缺点的方式,委婉的指出了他的错误,过后那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真诚的向老师道了歉。老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接纳学生。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而作为老师应该学会“赏识有度,批评得法”。
李晓凡老师提出“赏识有度,批评得法”,赏识要准确,如果赏识的不准,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
用。赏识就是放大他的优点,“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张暗示的嘴,还要学会倾听”。有些老师现在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伤
害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不分是非的肯定和表扬。一味的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没有谁会珍
惜。赏识要有度。符合学生理性预期的赏识是事半功倍的“四两拨千斤”。
批评也是如此,李老师的观点是批评要用“中性语言”,批评时不宜尖锐刻薄,穷追不放,应该婉转的指出学生的错,而又尽少的伤害学生的
自尊心。有的老师出于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会不注意语言“出口伤人”,想让学生牢记以便改正,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会
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们的错误缺点,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
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得虚心向学生学习。我们应多一些具有高度、深度和前瞻性的理性化认识。不能
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入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尤其是课堂教学;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批评教育的话,一定要先作理性思考,做到“赏识
要有度,批评要得法”。做一名人师是我们当老师的理想追求。人师是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结合体。李老师讲,要成为一名人师,一定要做到
三点: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具体来说,就是“用人师的思想,培育学生的思想;用人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人师的意志增强学生的意志;用人师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人师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心灵;用人师的灵魂铸就学生的
灵魂;用人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能之不存,德之焉附?师德与能力是唇齿相依的,有师德无能力或是有能力无师德都是不行的。你整
第五篇:《班主任成长》讲座学习感言-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成长》讲座学习感言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现代化的教育向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高期望值、素质教育的高标准、学生心理状态的转变等因素,使我们作为班主任群体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既然我们当了老师,与其痛苦承受,不如开心去拥抱,与其平平庸庸地活,不如扎扎实实地干!我们应该纵情驰骋于教育这块天地。”朱永新教授如是说。
是的,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只有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提高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成长,去享受教育带给学生和自己的幸福。
那么,怎样更好地成长呢?刘霄老师的讲座可以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刘霄老师的讲座从八个方面“做一个有目标且能坚守的老师,做一个内心宁静的老师,做一个乐于学习的老师,做一个长于思考的老师,做一个善于创新的老师,做一个勇于实践的老师,做一个勤于写作的老师,做一个肯于坚持的老师。”
告诉我们,该怎样排除外界的一切纷扰,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使自己在教育这方舞台上,演绎生命的精彩。
听完刘霄老师的讲座,我开始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方向是正确的也迈开了步子,而有的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例如保持内心的宁静。教育并不是一方纯粹的净土,难免有世俗的困扰,有为生活所困的时候,有学生难管身心俱疲的时候,有退缩倦怠的时候,有付出不被认可反遭曲解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到激情渐退,再到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我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好在兜兜转转,我现在终于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准备执着不悔。只有保持宁静的内心,才能捕捉和感悟教育中无与伦比的睿智与深邃,才能进行心灵的叩问与成长。
还有就是肯于坚持。三分钟热血谁都有,难就难在长久的坚持。无论处于怎样的工作境遇,无论外界环境怎样改变,都能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坚持追寻并实现目标,坚持学习和思考,坚持实践与创新,坚持记录教育点滴书写教育札记叙写班级叙事,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逐渐成长。
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就像我昨天在问题讨论里说到的那样,阻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来自自身而非外界。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只有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你才有成长的可能。
现代社会信息畅通,给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各种平台和机遇,不说自觉的专业阅读和网络学习,就算是组织安排,无论城乡,每所学校每年都有各类学习和培训,例如校本培训、班主任专题培训讲座、外出培训、网上国培、继续教育等,不主动成长的人,对于这些都抱着推诿或应付的态度,主动成长的人,就会自己去争取创造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就如我们心语人的本次讲座和研修,就是一个主动成长者自己获取的机会。
感谢心语研修班所有为本次培训付出的老师们,我会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走自己未来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