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暄--中外名记者论文
平实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浅谈名记者之路
以其技鸣,想必是对记者这一年代已久的神圣职业最恰当的描述。一名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且能给人以正面力量的记者,其报道往往有着海明威所谓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在现当代,关于好记者的评判标准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最为形象的当属李海鹏所云:“一个好记者,即便在报道矿难时,也能让人读了感觉很得体”。在南方报业有一句话:“忠厚莫若范老总。” 范以锦,在担任南方日报总编期间,坚持每周一篇头版批评报道;南都案发生,范老四处奔走为下属鸣冤,最后得来了广东省委老领导的批示,程益中总编才得以释放。新闻人谨遵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古今中外,每一位选择从事记者的人,作为世界人民的忠实记录者和评论者,心里都有着巨大野心的埋伏。他们在尝试并希图达到一个高度,先人们所见所想,执天职所赋予的神杖,以看似绵薄,却化骨以无声的力量存于世。且将其对于社会的功用之小大搁于一旁不谈,仅是个人胸腔中迸发的正义力量就足以使每一个见证者肃然起敬。人固然是要怀有敬畏之心的,心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弱小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照,以及对恶势力的憎恶和揭发。记者,用自己手中的笔,唇间的语言,冷静客观的大脑,为人们揭示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争议与辉煌并存——新闻怪杰华莱士
在美国,华莱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也一次次地让世人认识到电视新闻业的魔力。他本身就是不妥协新闻的化身。他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他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华莱士向来以尖锐的问题让他的节目来宾招架不住,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不过,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后生晚辈折服。
华莱士自幼品性不凡,学生时代便表现出了非凡的语言天赋和音乐造诣。许多成功人士的辉煌之路大多是由择其所爱所长而铺就,他也不例外。抓住自己的声音特长,不久便在芝加哥广播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坚持,再坚持。华莱士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和做人的方式,他不懈地奋斗、坚持着,胸怀坦荡,待人诚恳,哪怕是对陌生人,都友善相处。这亦是培养自己浓厚的正义感以及遇事处理公允,将自己的言行放在灰色地带的最好训练方式。要知道,可能在你身边行走的一个默默无名的陌生人都会变成你今后将会求助的人。不放过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可能性,为自己的神态语言观察积累素材和经验,都为他作为记者提问的语言机敏、入木三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正是有着如此坚毅而决绝的原则立场,他的职业生涯才显得那么珍贵和难得。
CBS新闻部总裁肖恩·麦克曼纽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赞华莱士是广播新闻业中不多的几个巨人之一。是他们开了广播电视的先河,奠定了行业标准。他比这个行业的任何人都报道过更多的重大的揭露性的新闻。当然,总是站在黑与白的风口浪尖,总会惹来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非议和指摘。他遭受过各种批评,比如批评华莱士使用暗藏的摄像机,贬损华莱士不给人准备的突然尖锐提问为“袭击新闻”等等。甚至少数被曝光的对象起诉CBS。但多少年来,还没有哪个起诉的人胜诉。几十年里华莱士获得无数电视新闻奖,荣誉头衔亦无数。1991年,他进入美国电视广播名人堂;2003年9月,艾美奖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这些辉煌与成就的不易只有真正去做,并为新闻事业不断努力的华莱士心里明了。
华莱士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风格的结束。那时正值美国传媒业在电子电讯网络冲击下不断分化组合的时候。多元化的传媒时代的到来,信息发表与获取变得更加迅速与简易,让华莱士那个信息权威的时代渐渐远去。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但一颗秉持公正,为追寻
真相锲而不舍的心,却是每个这个时代的新闻人所不可或缺的砝码。不是所有的事实真相都如同它表面所显露出的那般昭然,海底冰山的探索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是否有这样的钉子般的精神,是否能顶住社会舆论的压力,是否能在恶势力面前不妥协不退让,这些都成为我们后辈奋斗路上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历史将宣告你无罪——民主战士林昭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我们常人心中是黯淡无光的,在顾准带来光彩之后,林昭,再次带来了光彩。她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对林昭进行人格评价,人们不能不顾及偷生的大多数,同时,却不能不面对林昭。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昭的姿态不仅使一段历史有了些许亮光,而且拯救了人们的道德底线。
这位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江南温婉女子,在这座民主自由的摇篮里,她犹如投入了慈母的怀抱,她满怀信心地希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记者。
然而,现实往往容不下这样的纯粹。在一批北大人相继入狱,全国景象一片肃杀的情况下,林昭竟不可自已地按着自己的良心走了下去。根据越来越清晰可靠的材料,林昭本来并不激烈,厄运本来是可以逃过的。但是,当“右派分子”们受到讨伐的时候,她跳出来了,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后,她的处境并不是很惨。但是,在大饥荒的年月,她又站了出来。她与张春元等合编《星火》,不仅发表诗歌,还与他们一样四处搜集各地党政负责人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名字,企图把他们的文章寄给他们,使他们正视人民的苦难,遏止极左政策。她的一些抗争看上去毫无意义,考察林昭的行为,正如她的难友们所说,的确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林昭偏偏要以自己这颗鸡蛋的微薄之力去碰石头。她说:“我相信成千上万个鸡蛋去撞击,这顽石最终会被击碎的!”这话一点儿说服力也没有,将军或政治领袖们在做战前动员时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但正是这样的话,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真正为理想而献身的战士。
同样,在提篮监狱暗无天日的狭窄牢房中,她呐喊:“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它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她在心力交瘁中不断地求索,但是现实所回答她的却是绝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样一个画面。当她的母亲和姐姐去监狱看望她时,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多的白被单,她支吾其辞。当我们看到她手腕部血迹斑驳的伤痕时,母亲立即把她衣袖拉起来,手臂上也全是小的切口疤痕。母亲当时放声大哭:“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贱自己?这也是我的血肉呀!”林昭在狱中以呼口号、写血书、蔑视法庭来表达良心的抗议,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就出现了她在狱中的一场“制服与反制服”的斗争。
但对于这一切的一切,她都没有噬脐莫及。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弱女子所能承受的心理生理极限,她一个人便如同一支队伍,并非生不逢时,而是她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那个时代几欲被吞没的良知。看了听了想了这一切,却无法表达我的感情,只觉得一股寒冷而逼人的气流注入我的心胸。
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使不少人们被迫做出了选择,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和意愿,生命被视为无可超越的比较项。一切为时代的变革而抗争、呐喊、嘶吼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是远远无法与生命相抗衡的。林昭,以松一般的姿态站在了挑战权威和禁忌底线的前沿,为自己的民主自由信仰奋力拼搏。她没有矫健的身躯,没有坚毅的肌肉,然而胸中那种誓死捍卫真理的热血在不断喷薄,在现状大潮的逆流中挣扎。
如今,万万人追忆你的灵魂,那个曾笼罩着神圣基督信仰的灵魂。它没有因为遗骸只剩几缕发丝和白布而远去,相反,它将随着社会越来越民主自由开放而为更多进步人士所知晓,我们愿意相信社会的良心和真善美的真存,后辈们也势必为其不懈努力和奋斗。
历史将宣告你无罪,为真理而抗争的热情永不会老去。
良心是最好的通行证——当代新闻人
相比其他行业,新闻业更仰赖个人的才能和品行,但实在不能同意类似“未来每个人都是记者”的说法及其变种。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严肃的内容非新闻机构所不能为,动人的故事还需耐心书就。未来更需要能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敢于触动权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来加入这一行业。似乎每一个进入这个领域的人都无法或不愿真正离开它。它危险但真实;它冰冷却能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它客观却又处处充满人情味,我们明知道前路叵测,世事难料,但我们仍然无比执着的踏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
1090702047 唐暄
第二篇:湖南师大《中外名记者研究》绝对重点
中外名记者绝对重点
第一讲 绪论 名记者的社会角色及基本素质
一、记者
1.概念
狭义:在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职业人【外勤】
广义:在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人
2.记者行业的出现及其演变
出现:16C中叶 威尼斯 “手抄新闻”(威尼斯扎)【世界上】
17C70th申报“访员”【中国】
演变:一身多任——明确分工【哈瓦斯社——最早通讯社】
3.记者的分工
外勤工作性质:文字、摄影
报道内容:时政、经济(财贸)、军事、体育、娱乐
报道区域:地方、驻外、特派、特约(外聘)
内勤编辑内容:时政、文艺、评论、特稿
工作时间:白班、夜班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
李普曼《今日与明日》法拉奇
1.记者的权利与义务
A. 权利:代替公众行使知情权;沟通信息,联系社会;引导社会舆论;监督社会(第四种权利);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B. 义务:全面感知,真实报道事实及观念;负责任地评论和解释事实及观念;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完成其他意识形态的使命
2.记者的行业特征
A. 消息灵通;B.新闻记者是社会公正的法官
3.记者的行为规范
A. 职业信念(全世界记者共同点):以公开传播事实和观念为天职
B. 职业习惯: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搜集第一手材料并用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
C. 职业传统:媒体运作的程序;新闻活动的习惯性语域;新闻报道的艺术倾向
D. 法律规范
E. 职业道德规范:不具有权利的强制性,被社会认同并遵循的,在道德上具有制约律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97年修订版】
二、记者的基本素质
1.吕一民关于记者基本素质的说法,编著《世界著名记者传》
A.对正义的事业抱有不可动摇的责任感,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冷战》,本多胜一】
B.高尚的职业道德:了解你应该遵循的准则(即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践行准则“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自然而然的做到,被动的恪守,无法做到);
C.适合于从事记者职业的心理素质:气质(多血质型: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兴趣(要求知识面广)——读书,旅行;性格(要有冒险精神,坚忍不拔);
D.良好的身体素质
2.李普关于记者基本素质的说法
德:高尚的道德(包含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有伟大抱负、责任感、正义感、政治抱负; 才:杰出的才能(法拉奇式提问:大胆而泼辣),摄影、口才、能驾驶交通工具,会多种语言; 学:广播的知识;
识:见识,卓越的见识(理论的修养,解决问题)
3.心理学,个体素质
生理素质(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知: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感:情感;意:意志
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道德素质(道德观、价值观)
职业素质
第二讲记者的价值理想
一、价值观念,价值理想
价值观念:人们所共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人们意愿的观念,是人们及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或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 宏观:它是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
微观:人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价值理想: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一种构想,它表达人们一定的意愿也反映人们所期望的价值目标,一定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二、价值观念的主要体现
1.主体的历史方位感主要是人对自身的一种判断
2.社会秩序信念
3.社会规范意识(人与规范的一种关系)
三、价值理想与记者成才
1.价值理想为记者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构成记者人生价值的核心;
2.价值理想作为一种人生理想的价值选择,构成记者排除干扰的坚固防线和巨大动力;
3.价值理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现实生活作出预测性和有目的性的评价,对于记者来说,高尚的价值理想有助于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以及报道对象的准确把握;
4.价值理想也有助于记者形成稳固的人生信念,从而推进记者的职业活动。
四、记者价值理想的应有构成1.社会责任感
2.对社会秩序的准确把握
3.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4.觉醒的自我意识
5.与时代发展的主流相一致的价值目标,以及符合时代的精神的立足点准则
五、名记者介绍
1.普利策(1849~1911)
出生于匈牙利边境小镇马科,美国现代新闻事业奠基人,美国现代新闻之父。1853年6岁时搬到首都布达佩斯。1857年父亲过世,1864年最终选择离家出走,年底去美国成为美国联邦军雇佣兵。1868年成为《西方邮报》的记者,很快成为圣路易斯名记者。1870年成为州议会议员。1872年普利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业资产。1878年在圣路易斯买下了一份《电讯报》,与《邮报》合并为《邮讯报》,这是普利策经营的第一份报纸。《邮讯报》的一些办报方针:为社会服务,重视社论,重视人才,趣味性。1883年发生科克里尔案,同年买下《纽约世界报》改名《世界报》,5月1日正式发刊,他重视社论(李普曼为其写了1921~1930十年社论)。多次利用报纸发起社会运动:自由女神请命,拥戴克莱斯顿,内莉布莱的环球之旅(猜谜活动)。1887年担任美国国会议员。1890年卸下《世界
报》总编辑职务。1891~1911年,捐资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最早的一家新闻学院),1908年才正式接纳他的意见建立新闻学院。之后捐资设立普利策奖:普利策新闻奖(美新闻业最高奖,目前设9个单项奖,最佳国际评论、最佳消息等)普利策文学奖(4个奖项,最佳小说、传记等)普利策音乐奖(2个奖项,最佳古典乐、流行乐)普利策研究人员奖(对象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1911年11月30日在午睡中安详的死去,1931年赫伯特把《世界报》卖给了霍华德。
2.约翰.里德(1887~1920)
被认为是美国报告文学的创始人,美国片《奇迹分子》、美墨合拍《红钟》是以他的经历为主的影片。出生于美国港口城市波特兰,在外婆家雪松山城堡长大,在《三十将至》书中描绘了在雪松山城堡中的生活,外婆成为他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我行我素”,“追求新鲜事物”是其外祖母作风,是当时美国社交界的活跃人物。
里德19岁时(1906~1910)被哈佛大学录取,在大三时发起组织了一个“西部人”俱乐部,专门接纳来自于西部的学生,担任该俱乐部主席。1910~1911年间在欧洲旅行。1911年其父破产,被迫回国就业。第一份工作在《纽约环球报》由林肯.斯蒂芬斯推荐,三个月后换在《美国杂志》工作。1911~1912年间,主要精力放于文学创作之上,写了许多诗歌与小说。1912年发表小说《堕水》、《来自塞纳河上的人》,创作小说《良心何在》寄给《群众》杂志,1912年进入《群众》杂志社,进行一次重要采访“帕特森工人罢工”,随后写了许多有关报道,其中最著名的是《帕特森之战》。1913年写了一部小说《拉德克里行政司法长官的旅馆》,“墨西哥内战”写下了报道《暴动的墨西哥》。1915年作为大都会前线记者参与报道了一战。1917年8月作为大都会特派记者去往俄国,亲眼目睹了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写了一些相关报道寄回美国。1918年2月回美国接受审讯,9月案件结束。1919年3月,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十月革命),同年12月再赴俄国,受美政府示意将其在芬兰扣押。1920年2月被芬兰政府逮捕,经苏联政府竭力营救,三月后来到苏联。1920年10月17日因病在莫斯科去世。
3.邵飘萍(见书)
第三讲记者的情感意志
一、情感意志的构成1.情感(广义)情绪:心境、热忱、激情
情感(狭义):荣誉感、爱憎感、自尊
情操:感情和思想综合而来的不容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
2.意志:自觉、自信、坚定、果敢、顽强、毅力、自制
二、情感意志与记者成才
1.心境: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被某种事情或某人引起的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情绪。情绪状态对记者工作影响较大。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强化个人的活动热情。
2.激情:是指一种激烈的情绪状态,会激发出人体本有能源,释放大量能量。激情可以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完成紧急状态下报道采写,可以让记者在兴奋工作状态下不知疲倦的忙碌,可以让记者对采访对象和公众产生情绪感染力量。
3.自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不迷信权威。自信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前提,有助于记者工作的推进,记者工作是热情而充满风险的,坚定的自信心能够激发热情从而使记者全力投入克服困难,自信有助于人际交往。
4.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强持久的意志,包括持续工作的热情和面对困难的顽强的拼搏。记者工作的竞争性需要有毅力的支持,记者工作的复杂性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毅力来支撑,记者工作对象的多样性也需要一种越挫越奋的毅力,去面对各种工作对象。
情感激励意志,是意志活动的内驱力,意志支配和调节情感活动,控制情感活动,向健康预定的方向发展,情感和意志对智力活动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情感和意志在塑造个性,影响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记者的职业活动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记者成才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三、记者介绍
1.爱德华.默罗(1908~1965)
世界广播史上最伟大的广播新闻记者,让无线电广播事业登上大雅之堂,让广播新闻记者地位得以提升。1908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打了一年工,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1935年,时值27岁的他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1年离开。1937年成为CBS欧洲部主任。1938年3月12日安排了世界广播史上第一次广播新闻的播出。1938年9月,在“慕尼黑危机”发生时安排了一批实况新闻报道,对法西斯两大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进行了采访。1940年8月18日开播的一档现场新闻节目“这里是伦敦”,使默罗成为知名人物。1945年升任CBS副总经理。1948年从事电视新闻工作。1951年默罗和弗兰德共同主持一档节目《现在请看》,迅速成为王牌节目。1961年当上美国新闻署署长。1963年因肺癌辞职,1965年过世,享年57岁。
2.索尔兹伯里(1908~1993)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在新闻界工作六十年,被称作“不知疲倦的实干家”,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阿波利斯市,提出“明尼苏达精神”,包括:愤世嫉俗,多思善问,不事大(不迷信权威)。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后因于图书馆吸烟被开除。
1930年于“明尼阿波斯新闻”实习,同年去了合众社。1947年,在《纽约时报》工作,直到退休。1943~1949年,担任合众社驻国外记者,曾是驻苏联记者,回国后写了一组关于苏联的报道,使他获得了1955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新闻奖。60年代初的种族冲突,他1966年写了一组关于越南战争的报道。1984年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采访,著有《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1993年5月逝世。
3.伏契克(1903~1043)
出生于捷克,反法西斯英雄。1943年于德国柏林被宣判死刑,此前,于关押监狱期间写成一部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
1903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钢铁工人,一战爆发期间其父被招募至军工厂,对工人的生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1918年参加了共青团组织“青年一代”,从此开始慢慢参与并开始领导一些学生运动。1919年,领导了一次中学生罢课运动,渐渐锻炼并体现了他在宣传和组织方面的才能。1921年5月加入捷克共产党组织,该时期也是“捷共”的成立时期,他为首批党员。1921年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哲学专业,大三时参与创办报纸《社会主义者》,成为编辑之一。1925年毕业结识“捷共”主要领导人萨波托斯基,并邀请伏契克为《红色权利报》写稿。1926年被任命为《树干》杂志主编。此年间他曾去法国旅行为该杂志写了大量游记。1929年成为捷克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委会成员。该年底又兼任《创造》主编。1930年曾访问苏联,在其期间写了大量游记见闻,后来汇集成一本书《在我们的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度中》。1931年~1934年,按捷克的法律去服兵役,后成为《红色权利报》驻苏记者,任职三年。期间写了《在亲爱的国土上》一书。1936年回国后,在《红色权利报》上写了多篇文章,号召国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3月,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其年9月,欧洲一些国家签订《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捷克合法化。1941年春,捷共地下中央委员会被一举破获,大多数领导成员被捕。重组中共委员后,伏契克成为捷共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2年4月24日,在对另一地下党员接头时被捕。当时被关押在“庞克拉采”监狱。约一年后,1943年4月他被转入柏林“勃洛*斯”监狱。1943年9月8日被处死,1945年正式出版《绞刑架下的报告》。1958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华夏召开,颁发伏契克“和平奖”。
第四讲名记者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
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是每一个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单元组合。
二、结构形式
1.宝塔式(三角形宝塔,从低端到顶端依次为ABCDE)
AB层 基础知识BC层 专业知识基础CD层 专业知识DE层(Q区)个人独有知识领域
2.蛛网式
O中心为基础部分,其外围是专业知识基础,再外围是专业知识,最外围称外围知识(临时性知识)
三、知识结构与记者的成才
知识结构是记者成才的基础和保证。记者判断新闻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记者真实的报道事实,正确的表达观点需要以社会知识为基础,也要有足够的哲学知识为保障;记者对新闻的及时准确的呈现需要有足够的文学和美学只是作为基础。记者的社会活动家的身份需要记者具备充分的生活常识。
四、记者的知识结构的构筑
1.一般原则
A.知识广度的适用性 a数量增减的辩论性 b知识品质的变化
B.知识深度的目的性 摄入相对价值最大的知识
C.知识效用的整体性 注意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发挥整体效应
D.求知动态调节的灵活性
2.记者的知识结构的应有构成A.基础知识:生活常识;基本而全面的基础文化知识;基本的文学知识、美学知识和哲学知识;
B.专业基础知识:新闻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新闻的法律与法规;新闻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C.专业知识:新闻的业务知识(采写、编、评、摄);对新闻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
D.外围知识:根据具体新闻报道的需要摄入的一些临时性的知识。
3.构筑的途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
记者介绍
1.李普曼(1889~1974)
被认为是20世纪全世纪影响最大的记者,有人称之为美国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有人说它是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又有人说它是整个西方的领袖;还有人说他是白宫的谋士,是华尔街的智囊。于27岁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他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为一地产商,母亲为一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太太,从六岁起其父母便带他假期去欧洲旅游。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艺术史,四年课程用三年学完,余下时间泡图书馆,参加各类活动。大三时组织了一个俱乐部,名叫“社会主义”俱乐部;在哈佛月报上发表了抨击哈佛上层权贵的文章。1910年离开哈佛时,林肯.斯蒂芬斯来哈佛挑选助手,选定李普曼。林肯是当时著名的揭黑记者。
1911年,在《人人》杂志做正式职员,1912年初,李普曼第一次从政,担任市长秘书,3个月后自行离开。191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书《政治序论》,书出版后,成为文坛地位很高的“艺术家”俱乐部的成员。1914年,李普曼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放任与驾驭》,1917年开始,由于与老罗斯福的关系,在罗斯福与现任总统威尔逊见面时,有了一些交流。后因此被任命为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1917~1921),在此期间与舞蹈老师菲伊结婚。
1921年,受普利策儿子邀请进入《世界报》写社论,在1921~1931十年间为《世界报》写了长达83卷社论。1923年成为社论版的主编,到1929年成为《世界报》主编,直到《世界报》被卖出(由霍华德买下)后离开。
1931~1947年,他为纽约《先驱论坛报》写栏《今日与明日》。1938年,李普曼与一名记者朋友阿姆斯特朗之妻发生不明关系,在被揭发后使其名誉受损,之后从纽约迁居至华盛顿,并与该友之妻梅伦结婚。随后对于该专栏事件的描写由国家事件转向国际。
1943年,出版《美国的对外政策:共和国的盾牌》一书,评论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该书跃居十大畅销书首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一本书,标志他成为著名的外交分析家。
“二战”结束后,写了诸多关于国际局势判断分析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汇编成《冷战》。1958年,李普曼曾访问苏联,写了四篇文章,获得普利策奖的“社会性评论”奖。1962年,李普曼与《先驱论坛报》再续合约期满后,美国另一家著名报纸《华盛顿邮报》所有人格雷厄姆对他发出邀请,并一次性签约十年,保证其拿到薪金一百万。每周只需写两篇文章,每年工作八个月,专栏被转载费用90%归他私人所有等优厚条件。1963年始,他为《华盛顿邮报》旗下《新闻周期》写《今日与明日》专栏。
1964年,肯尼迪遇刺,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并竭力讨好李普曼,但当美卷入越南战争后,李普曼对约翰逊以及美国政府的批评便没有停止。
1967年3月,李普曼正式宣布退休,最后一篇专栏文章是该年5月25日写的《个人声明》;最后一篇文章登报是1971年。1973年在家突然昏厥,诊出已患心脏病。1974年妻子梅伦去世,该年9月23日,李普曼生日之时,纽约市政府颁予“青铜奖”(给与市民的最高奖项),包括时任总统福特在内的许多人发来贺电,耶鲁大学为其举办了作品展。同年12月14日病逝。《舆论学》一书对舆论的研究影响深远。
2.法拉奇(1929~2006)
对其评价最多的是“世界第一女记者”。李普曼对她的评价是“最好的记者”。后来又被称为“政治采访之母”。她出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一个普通家庭。其父为一木匠,“二战”期间被调任于兵工厂制造兵器。从小便善于思考,好奇心强,性格坚强独立。
1946年,于佛罗伦萨医学院就读大学。小学时就有一些作品在当地报刊上发表。两年后辍学,由于学费昂贵以及个人喜好不相符等原因。1948年,辍学后进入佛罗伦萨一家报纸《晨报》成为一名记者,离开后独自闯荡来到意大利首都罗马,经熟人介绍来到《欧洲人》杂志。从50年代起,她的采访重心经过多次变迁。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是影星时期,主要采访对象是好莱坞诸多明星,期间也出版了两本书《好莱坞的七宗罪》和《讨厌鬼》。撰写了一百篇知名人士的访谈录。6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关注的是妇女问题。这个期间的代表作是《无用的性别》,在60年代后期她最关注的是战争问题,尤其是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从60年代末期~80年代,她所关注的是世界的政坛,这期间她先后采访了三十几位活跃在当代政坛的领导人物,后来这些采访录被汇集出版,英文版写作《采访历史》,中文版叫做《风云人物采访记》。
1973年,采访帕拉古利斯(反希腊政府)以他为原型写了《男子汉》一书,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另一篇出版的长篇小说《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展现了法拉奇性格的另一面,诉说着儿女情长。该长篇小说同样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全世界有巨大影响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是在9.11时间后,她当时72岁,写下了《愤怒与自豪》对恐怖与暴力表示出愤怒情绪。
2006年,法拉奇去世。
Ps.张季鸾
出生在山东邹平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之家,祖籍陕西榆林。1900年其父张楚林去世,历经辛苦将其灵柩送回祖地。在陕西求学期间,收到刘古愚的悉心教导,打下了深厚的国家基础。1903年,15岁时跟随古愚进入“宏道学堂”,解释了当时包括于右任在内的一些知名人物。1905年赴日留学,1905~1941年,抱着“新闻救国、言论报国”的初衷,作为新闻记者应超党派。1908年回国,在关中高等学堂之交两年。1910年,应于右任邀请赴沪,帮助于编辑《民立报》。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充任总统府秘书,并未孙中山撰写就职演说词。之后孙中山退任,张与几个朋友合作成立民力图书公司。1913年,他与曹成甫去北京,创立了北京《民立报》,由于消息灵通、言论犀利受到重视。后因报道入狱,转折来到上海。当时胡政之在上海兴办《大共国日报》,邀张季鸾担任国际版主编。
1915年,与朋友创办《民信日报》,担任总编辑。1916年担任《新闻报》驻京记者,兼任《中华新报》主编。1925年一度从政,担任陇海铁路会办,后因处处受气,负气离去。后在天津为一些报刊写评论与消息。1926年到去世的十五年间,任《大公报》副总经理兼总编。1927年2月20日,他的文章《蒋介石之***》发表于《大公报》。他立论公正,语言温和,但该篇文章例外,张用冷嘲热讽的语句批评指责了蒋。
第三篇:中外音乐史论文
音乐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音乐,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音乐在生活中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几乎如空气一般陪伴你我左右。人的一生,音乐为伴,儿提时,我们伴着母亲的《摇篮曲》酣酣入睡;稍大些我们唱着“队歌”,“团歌”光荣的在国旗下宣誓;口袋你的MP3、车载CD、手机铃声、街头的喷泉、大自然的声响......生活离不开音乐,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的终身,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当一首音乐响起时,它总是夹杂着作者的感情,用一个个可爱的音符组成的旋律来牵动着五线谱的潮起潮落,有激动人心的,柔情舒缓的,悲伤感人的,还有轻松快乐的,甚至是百感交集的,它让人陶醉于作者的感情中,每一首歌都有它的故事,并不是凭空拈造的。音乐是无国界的,它能穿越每个人的心灵,融化一切仇恨。国歌是激昂的,悲愤的,民族音乐是优美的,乡村音乐是淳朴的,爽快的,而流行音乐却是轻松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填补和慰籍每个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音乐就如一眼甘甜的泉水,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需要浇灌的土地;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达,陶冶我们个人情操的同时,让我们体味音乐要向我们传达的真正意义,传达关于对生活的更为深刻的理解。
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有高昂的也有低沉的.有激烈的也有缠绵的.但最美的能给人以心灵尉安的首推是抒情舒缓的音乐.音乐是生活中的老师,有时候能给我们的人生进程带来很大的帮助,高兴的时候它会让我们手舞足蹈平添更多的欢乐,失意的时它会抚尉受伤或悲哀的心,使我们从困境中走出```
音乐是爱情的使者,给步入青春的人们带来斑烂的色彩,是爱情的纽带给相恋的人儿做了月下的老人,把一对对的情侣踏着喜乐的节奏弹着欢快的歌声送入了温暖爱巢.使相爱的人如愿以赏,把美好的生活进行最大最为壮观的喧染把对明天的憧憬乘着歌声的飞扬奔向未来!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
曾经听人说喜欢音乐爱好者都是性情中人。我觉得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对音乐一往情深,把内心世界溶于歌的活泼流淌之中,把对自然的一切予以赞赏歌颂!音乐与生活不可分割,和命运密切相连接,它会把忧滤丢尽到远远的海洋!它会把幸福深情的寄托给高山寄托给蓝天。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当音乐悄然走进我的生活,一切 似乎都变得那么美好,音乐,它不仅是艺术,它还是生活中我们对心灵的感悟。
我喜欢有音乐伴随的生活,喜欢夜晚躺着静静的看着书听着MP4,喜欢心血来潮时拿着麦克风K几首歌,更喜欢听着摇滚歌曲一边看着人家迈着欢快的舞步。流淌的歌曲给我的心灵带来清新的陶冶.音乐是生活的歌,也是人生路上的“挚友”.有音乐的生活是美丽的.清晨起床的时侯,我喜欢听一些轻快、优美、宽广的歌、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等,能使人精神饱满,驱走睡意,对一天的工作充满信心,给一天的学习生活带来全新的感受与无限活力。
吃饭的时候,我会听一些轻音乐最理想,它会增强我的食欲。
当我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不堪重负的时候,我会坐下来,静静地一些自己喜欢和歌曲或乐曲,那美妙的音符感染我的情绪,使我忘记烦恼,帮我赶走疲惫。
当我忙完了一天,准备上床休息时,我会选择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情绪平和的钢琴曲或弦乐曲,然后一边听、一边浏览书报,这样,一天的紧张情绪就会逐渐松弛下来。
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流动的艺术。生活不应该离开这种艺术,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音乐的加入。
我喜欢音乐,因为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之多,令我迷醉不已。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值得我去品味。但平心而谈,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富有感情——就像那首《梁祝》的旋律,从一开始的凄美、缠绵,渐渐转化到高潮中的激烈、忧怨,然后再一次重现一开始的那种凄美、缠绵之音,是何等的凄恻动人!
在各种音乐中,我更倾向轻音乐,那有着柔和惬意旋律的轻音乐。中国的轻音乐一般都是古典音乐,而且一般都还是以一段凄美、激烈的爱情为背景的。相比较,其它西方国家的轻音乐就不同了,像瑞士的班德瑞,他的唱片《仙境》、《琉璃湖畔》等就有十二张了,都是轻音乐。班德瑞的每一首乐曲都是如此轻柔,使欣赏者感到舒适。
交响曲,是另一奇峰,完全不同于轻音乐。说到交响乐,就不能不提贝多芬了。那首《命运交响曲》是何等的振奋人心!那强烈的节奏,那强劲是乐音,那高昂的乐调,无一不令人为之震撼。《月光曲》却不同于《命运交响曲》。《月光曲》轻柔、温和,听后使人心旷神怡,让人仿佛真的见到了海上月亮的缓缓升起,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也许,音乐就是一种魔法,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情绪,这应该就是音乐的魔力吧!
音乐赋予生活动感,生活因音乐而美好!音乐,让生活更精彩!
第四篇:中外民俗论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
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的差异性则较大。在中国,粮食,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文化可以说是快餐文化,他们对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卫生,与中国人讲究的色香味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
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分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结论:
悠久而深厚的民风民俗积淀是难能可贵的,深入探究分析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古鉴今,有助于理解风俗文化背后的故事,对于我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与西方的风俗文化比较分析,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和侧面对我国的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现在国际化与全球化将中西文化交流进行到更高的阶段,中西文化正从差异走向交融,为世界文化的繁荣添彩。
第五篇:中外动漫论文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媒体 融合 知性 品牌
摘要:2004年以来,中国 动漫产业 发展 如火如荼,但遗憾的是至今只有湖南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系列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效应和 经济 效应。积弱已久的中国动漫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一席之地,不能单从数量上进行盲目扩张,产品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创建品牌、构建品牌文化才是培育市场、争夺市场、最后占领市场的根本途径。
(一)中国动漫发展史-黄金时代(1926-1966)
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2004年,中国动漫终于迎来了产业的春天,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对这个行业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加大发展动漫产业的力度,这在我国动漫发展史上是第一次。7月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落户上海。年底又相继批准了北京动画频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三个动漫上星频道,正式命名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9 个,动画 教育 教学研究基地4个。截至目前为止又新增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6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并且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办单位由国家广电总局以招标方式确定,目前已在杭州举办了两届。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产业发展对于中国动漫的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的《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动员起来,为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创建新功》,北京电
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郭虹的《中国动画的出路在于产业化》等等。在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业界的努力下,一时间,动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举办动漫展,制作动漫作品。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四个城市的动漫受众消费状况抽样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最喜欢的还是日本、欧美的动漫作品,其中最喜欢日本动漫的占73.6%,最喜欢欧美动漫的占6.0%,最喜欢国产动漫的仅为7.3%,值得注意的是,支配选择喜欢国产动漫的理由多为“支持国产动漫”.这个时代的动画作品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好的;也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却是制作最认真的;也许不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却是最突出中国传统特色也时常因此获得国际奖项的。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长期以来,品牌似乎都是具体的物质产品紧密相连,对于动漫产业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很年轻的概念。实际上,从国外动漫产业的 发展 来看,“迪斯尼”连续数年入选《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迪斯尼公司,作为世界动漫第一大品牌,从当初3200 美元起家的小制作公司,到如今成长为一个包括媒体 网络、影视娱乐、主题公园、旅游 业、消费品和互联网集团的大型传媒帝国。其中,“迪斯尼”这个品牌的创立和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动漫产业体系来看,按照国际惯例,动漫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漫影视作品的播出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动漫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动漫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装、玩具、文具、食品、儿童用品等。而且,后一个层次都比前一个层次的收入要大,周期要长。为了实现向后一个层次的延伸,核心部分就是创造动漫形象品牌。对于品牌而言,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地和文化相联系。离开了文化的品牌只能是冷冰冰的符号,除了识别功能之外,不能在心理和情感上为消费者带来满足,从而失去与消费者真正的沟通。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它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可以让顾客奉为终身的品牌信仰。综观任何一个世界名牌,其背后都凝聚着文化的积淀。
当然创建品牌,构建品牌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用品牌文化的思想武装自己,将民族文化 艺术 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结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真正确立中国动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 参考 文献 ]
李彦亮(2006).品牌文化营销探析.金融 与经济,2006年第4期,第56-58
张松林(2005).落实政策措施 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载于崔保国主编,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第39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菲利普•科特勒(1997),《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