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成长论坛 小结11.9.26
“教师成长论坛”活动总结
薛家中心小学姜博
今天下午我校数学教研组进行了“教师成长论坛”的研讨活动,收获和反思如下:
一、收获
(1)从邹剑锋老师那里收获到了“坚持”。
(2)从马英老师那里收获到了“反思”。
(3)从李小英老师那里收获到了“团队”。
(4)从杨莉蓉老师那里收获到了“职业规划”。
二、反思
1、刚参加工作那会我在思考,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我知道要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坚持认真反思好每一节课、坚持认真批好每一份作业、坚持认真改好每一份作业。当然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但是我先一步一步的来,争取早日做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
2、参加完“教师成长论坛”我在思考,怎样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精彩”的数学教师。“精彩”中华汉语字典这样解释道:“形容词,表演、言论、文章等出色,绝妙表演精彩的论述。”我要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精彩”的数学教师。怎样让自己“精彩”的起来呢?那就是坚持+反思+团队+规划=精彩。其实几位老师的肺腑之言,就是成功的秘诀。
我觉得教学即生活,学校、课堂、学生、战友,构成了生活中的各个要素,生活便丰富多彩了。我享受工作的每一天,我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每一个瞬间,我享受和学生进行的每一次交流,我享受和同事进行的每一次探讨。可以说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教学,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那做到这些我想离“精彩”就不远了!
第二篇:我校隆重举行教师成长论坛
在25日举行的教师成长论坛上,我校隆重表彰了第四届“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校长郭长虹为获奖青年教师颁奖。教务处主任宣读了获奖教师名单。
获得“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的老师是: 王振玲、石婧、于成斌
获得“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老师是 :潘丽丽、王洪旭、朱臣、夏艳阳、张超、刘庆玲。
颁奖仪式结束后,校领导和获奖青年教师合影留念。
第三篇:教师成长论坛活动发言稿
教师成长论坛活动发言稿
林游菊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竟已在教育这个行业里耕耘了11个年头。在这教学的11年经历中,有苦涩,也有甘甜,我由一个不知如何教学、不知到如何抓好教学质量、不知如何对待学生的教师,变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一个成熟的教师不是在“真空”里成长起来的,自然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一名教师从入门到胜任工作,至少要3年的教学实践,到单独承担教学任务和尝试创造性教学需4至8年,从成熟到最佳水平的发挥则需要8至15年。而我比较幸运,在这11年的教师工作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曾代表学校参加了教学现场课和说课比赛,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参加“中山市第四届大信杯品德与生活邀请赛”时的成长经历。
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懂得、养成了按时作息这个好习惯,我第一次设计了问答式的检测方法。当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凌晨3点钟我们该干什么?”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睡觉!”
但经过同科组老师的研讨后发觉,品德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要学生能把“知道的”转化为“做到的”,于是,我们又设计了“模拟情景”的教学手段,谁知道,当我们给孩子预设“凌晨三点钟”这个情景时,孩子们居然都在洗脸、刷牙。我霎时愣住了,这是可不是我在备课时预料的啊,由于我也没能及时处理好这个问题,居然好几个孩子也跟着他们一起刷牙、洗脸,课堂顿时闹哄哄的,让我措手不及。课后,听课的老师对我说:“其实孩子出现这个问题是正常的,因为一年级小朋友的特性就是记得快,忘得更快,虽然学生知道了该怎么做,但还没有内化为一种行为,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去提醒他。”于是当学生在下一次的试教中出现同样的问题时,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凌晨三点钟时,我们应该是在睡觉。”虽然孩子们在我的提醒下都乖乖地趴在桌面上休息,但我能感觉到孩子只是在执行我的命令,而不是一种自主的行为。
经过与同科组的老师研讨,觉得当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先问学生“凌晨三点钟”应该干什么?对全体学生进行“凌晨三点钟该睡觉”的行为强化,接着再问已经懂得“凌晨三点钟该睡觉”的学生:“这个同学凌晨三点钟在刷牙,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让学生在这种强化训练中真正懂得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后,我不禁感慨:原来要备好学生可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它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去研究,还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需要与学生一次次近距离的接触,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真正备好学生,才能上好一节课。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要做好一名教师就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二是有一定组织教学的能力。三是对新课改教学的领悟要比一般教师发展得快。那么如何来做呢?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被激活;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要在不断地对教学现场的知觉、体验和领悟中,才能够重构和提升。只有在教学活动的真实情境中,教师才能够审视问题。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做好案例的积累工作,逐步悟出其中的道理,逐步懂得如何教好的策略。积极投身研究,时时进取。
第四篇:教师成长小结2篇
XX年毕业的我,满怀自信地跨进小学校门。从教后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闭上眼睛,一幕幕都可以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忘不了开学第一天面对里三层外三层家长的恐慌,忘不了上第一堂课的兴奋与紧张,更忘不了第一次与家长交流时的不知所措。斗转星移,日复一日,渐渐地了解了孩子们,慢慢地熟悉了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中,曾经陌生的一切如今已不再生疏,而曾经那个对工作一无所知,尚且带着一脸稚气的我如今也已多了几分成熟于稳重。暮然回首,才猛然发现我也已在教育的大道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
回首过去的足迹,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认为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从一开始就认真研究学生,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课的深度难度相对好确定。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为了上好每一节堂课,我都认真研究课文,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另外,公开课也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每准备一次公开课就是自己思维、语言、动作的大考验。思前想后,一点点揣摩,一遍遍修改,让人收获甚多。
学唱英语歌曲,也是一种英语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有时无法插入英语歌曲,使学生感到很遗憾。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唱英语歌曲。教师要把比较好的适合学生的英语歌曲,尽量教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找到英语的语感。从听到跟唱到自己会唱,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又能让不肯开口的学生开口,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唱歌能让学生找到英语语感;利用英语原版电影,还能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画、卡通片,教师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将《狮子王》、《猫和老鼠》等类型的原版动画片,利用空余时间播放给学生们看,电影中那些简单而又易懂的语言,会使他们感到兴奋。学生互相之间在比,看到底谁懂得的语言最多。在学生感受到有困难、有争论的地方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指点。
经过努力,学生增长了知识和能力。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二、找准重点,把握教材重心研读教材,除了要挖掘教材的实质内涵,还要理解准知识的重点,这样才能把握教学处理的轻重,顺利教学,不至于使教学有失偏颇。
【案例二】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
首先,教师自己直接在黑板上很标准地画出了从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并未交代名称),并且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依葫芦画瓢。
然后教师问学生:“你还会画出其他线段吗?”
学生们不知道教师究竟要做什么,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后来教师干脆又在黑板上由这个点出发画了一些其他的斜过来的线段,学生也按要求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了一些这样的线段。
教师又问学生:“哪一条最短?”
学生回答中间的那一条有垂直符号的线段最短。
教师问:“是吗?”然后也不验证,就抓住“距离”一词又是画图,又是翻开教材看有关距离的表述,结果,讲了半天,画了半天,学生还是懵懵懂懂。
……
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画斜线的,画平行线的,随手画得似乎垂直的……
【反思】
应该说这位教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相关知识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之所以导致教学的失败,是因为可能看见课题中有“距离”一词而过分强调,忽略了对“垂直线段”这一本质性的概念的引导,故而引起了教学的混乱。
其实这节课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教者在黑板上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直线,让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小蚂蚁从这个点出发,走到这条直线上去,你能帮它设计几条路线供它参考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画。汇报时请他们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各种画法间学生:“这些画法中,哪些是线段?”(板书:线段)“你觉得小蚂蚁会走这些弯曲的线路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擦去那些弯曲的线。
师:你们猜,这么多线段,小蚂蚁会走其中的哪一条?为什么?
进而引出垂直的那一条线段最短。
“这条线段最短吗?”教师在黑板上测量,然后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垂直的线段,全班学生进行测量验证,引导学生得出垂直的那一条线段确实最短。学生全体操作、验证,既提高了可信度,又加深了体验,还提高了通过操作画垂直线段进行探索的学习能力。
师:你们会给这一条垂直的线段取一个名字吗?
得出“垂直线段”的概念。(板书)
师:什么样的线段叫垂直线段?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师:从这个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几条垂直线段?
最后揭示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建立联系,组成认知模式
研读教材,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沟通一个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串成串,组成块,这样不仅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更便于学生理解领悟。
【案例三】六年级教材中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反思】
第①个例题主要是运用“替换”的策略将两种量统一成一种量,然后解决问题。第②个例题是常见的“鸡兔同笼”问题,粗一看教材,会以为这个例题讲的是画图、列表等策略,其实不然。画图也好,列表也罢,都是运用先“假设”成同一种量,再“替换”成两种量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
只有对教材深入研究,才可能用“替换”这一数学思想沟通两个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也更能理解编者将这两个例题放在一起的编写意图,形成了认知板块。
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苦思冥想的就是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如何用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往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本真的思考与教学目标内在实质的把握,在学生脑海里只留下简单的行为体验,所形成的知识却常常是不清晰的,甚至是混乱的。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领悟教材编写的真实意图,把握知识的科学内涵,才能切实提升教学素养。数学教学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师本身对数学学科知识就是模糊不清的,那又拿什么样的知识教学生呢?教师也只有把握住知识的实质,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性问题
第五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论坛演讲稿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论坛演讲稿
一提起教师,大家肯定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许多赞美她的比喻:园丁、蜡烛、绿叶、渡船、人梯、铺路石„„是啊!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教师的熏陶?理论、学说、发明、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他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芸芸学子,矢志于“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开智慧的泉流;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清贫洁白,与那些“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为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骄傲、自豪!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半年多了,回首这日日夜夜,辛酸苦辣各显期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半年来,我更深层次、更立体地把握了人民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清贫的,为了事业他们两袖清风、不计酬劳;但教师是伟大的,为了祖国他们孜孜以求,不屈不挠。
对职业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使我拥有的是另一种享受、另一份爱,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爱、最博大的爱。
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的理想在三尺讲台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为自己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骄傲、自豪!我愿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作绿叶默默生存,点缀人生;我愿作渡船迎着风险送走人们;我愿作铺路的石子,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崛起铺筑起成功的跑道!
刘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