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职务犯罪

时间:2019-05-15 02:1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说词职务犯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说词职务犯罪》。

第一篇:解说词职务犯罪

要相信,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经济犯罪不被发现是偶然,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无人知道是幻想,只要你逾越了党纪国法的界限,受到政法机关的惩处是必然;公职人员守法、廉洁是底线。现在有一少部分公职人员,依然心存侥幸心理,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甚至以身试法,权力与社会责任错位,索取与奉献失衡,把权力作为利益交换的砝码,使自己坠入腐败的深渊,从而付出惨痛代价。从政治、经济、亲情等方面都是亏本的买卖划不来的帐。政治上,组织培养一个党员干部不容易,如果因为贪腐把自己“撂”倒了,不仅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也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经济上,一旦东窗事发,不仅非法所得要没收,也将失去已有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甚至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不少公职人员在位时却没有弄懂,而等到他们真正弄懂了、算明白了,付出的却是待遇一切归零的惨痛代价;亲情上,腐败分子一旦落马,直接受到牵连的是他们的配偶、父母、子女和亲朋好友,他们会因此遭受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坠入痛苦的深渊。有的甚至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郑重提醒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要经常反思自己, 时刻警钟长鸣,细算腐败代价账,争做清廉明白人,时刻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二篇: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基地解说词

**区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基地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首先我代表**市**区人民检察院,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莅临指导。

《**市**区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基地》是在上级检察机关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相关单位和驻地企业的大力协助下,经过院党组组织相关干警精心设计,反复策划,多次借鉴外省市一些单位好的做法,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建成投入使用的,可以说是全社会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区人民关注党风廉政建设,注重职务犯罪预防的一种体现,也是**区人民检察院践行“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积极构建廉政惩防体系一种积极探索。

该基地由龙山大街预防职务犯罪宣传长廊、预防职务犯罪流动宣传展板、及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多媒体展室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龙山大道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栏 是省内首家应用智能滚动换面灯箱制作,具有设计精湛,画面生动逼真,画面可滚动转换的特点。内容涵盖《检院简介》、《领导关怀》、《队伍建设》、《受案范围》、《举报常识》、《预防职务犯罪知识》、《预防实务》、《预防职务犯罪“六进”工作》、《预防成果》、《检企共建》、《廉政文化》其中设置版面60个、近万字说明及200余图片,全面展示了**检察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一些做法和广大检察人员饱满的精神风貌。特别是预防职务知识宣传部分,给每位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得到有关领导和来访者的普遍赞誉。

下面我将首先为各位领导及来宾讲解这一既具有法制宣传教育又兼具美化我区城市景观的龙山大街预防职务犯罪宣传长廊。

第一部分为 :检院概况 主要荣誉 领导关怀 交流学习班子建设 队伍建设

检院概况

**区人民检察院是**市行政区划后于1998年6月9日成立,是**省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检察院。

12年来,**区人民检察院在上级检察机关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深化监督,公正执法,各项检察工作年年迈上新台阶,为**区的两个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主要荣誉:

2002年1月 **省“五好”检察院

2002年7月 全省唯一“思想政治示范院”

2004年1月 “两房”建设先进集体

2004年7月 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2004年11月 档案工作省级一级标准

2005年 “模范单位”

2006年5月精神文明标兵

2007年1月“模范集体”

2007年6月反渎职侵权宣传先进集体

2007年9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先进单位

2008年2月全国文明接待室

领导关怀

**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陈大豪在我院指导工作

**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王满春在我院调研

**市人大副主任郝小军一行来我院指导工作

**市检察院检察长赵安灵在我院调研

**区区长冯霞 在我院调研考察工作

相互交流

《人民检察》杂志社社长徐建波在我院常向东检察长的陪同下调研工作

香港廉政公署《总调查主任培训班》在我院交流学习。

班子建设

**区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在区委和市领导下,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始终把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放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位。通过实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班子的团结和谐。通过在班子内部提倡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有效做到班子成员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营造了宽松、和谐、舒畅、愉快的合作共事环境,有效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队伍建设

第二部分为 检院职能 检察官职责 案件范围 举报常识 职业准则 五个内容。

检院职能

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和业务分工设置内部机构,分别承办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检察工作。分为:

1、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举报中心

2、反贪污贿赂部门

3、反渎职侵权部门

4、侦查监督部门

5、公诉部门

6、民事行政检察部门

7、职务犯罪预防部门

8、检察技术部门

9、纪检监察部门

检察官职责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检察官有以下职责: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 家进行公诉;对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受案范围

(一)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犯罪案件:

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举报常识

受理举报的范围: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举报的范围是: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迅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职业道德

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节录)

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

第三部分为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 和我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录 两大内容。

预防知识

(一)为什么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反腐倡廉整体部署的需要。是实现“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力度,努力形成各部门一起动手,各领域协调行动,各种手段配合运用,全方位、多方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必然结果。在深刻总结反腐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把反腐败斗争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轨道上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

预防知识

(二)我院在全市检察机关中建立首家反腐败教育成果展览室,先后与国税**分局、区建设局、太化焦化分公司等83个单位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处,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8000余人进行了法制专题讲座并参观了反腐败教育成果展览。在上级检查机关的大力指导下开展外事交流,2009年12月,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香港廉政公署的同行莅临我院进行经验交流。几年来,开展法律咨询以及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220余次,与**制药厂、南峪煤矿、**区水务局等单位进行专项预防合作。在**主干道龙山大街悬挂46块大型公益宣传牌,使每个路过龙山大街上的人都潜移默化的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涤荡。我院还联合国电**第一热电厂、太化焦化分公司、**电子高级技工学校建立廉洁教育园区,让廉洁文化的深入人心,有力的促进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

预防实务

**检院预防工作实录

(一)**检院:在探索中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在不断探索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创新宣传形式,营造法制氛围,充分运用网络、公益广告、教育基地、展览、文艺演出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坚持不懈地开展预防宣教活动。在社会关注的热点行业和企业,经常做到发“警报”随时多提醒;积极开展了廉洁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行业等活动,及时发布预防动态。设计制作了预防宣传公益广告牌,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增强了警示教育的效果。

**检院预防工作实录

(二)**检院:保民生,维民利,全力查办涉及民生案件

**区人民检察院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力度,积极查办侵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卫生、矿山、土地领域等涉及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优先受理,从严从快查处。**检院结合开展查办危害民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及时调整惩贪预防工作思路,在涉农职务犯罪、医疗卫生系统、教育系统职务犯罪,行政执法系统中加大预防力度,发现苗头及时杜绝,减少了严重损害国家、集体、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民生问题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维护了百姓的权益。

**检院预防工作实录

(三)**检院:在创新中求实效、促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富有成效的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检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思路创新贯穿于各项检察工作中,以适应形势的新变化和工作的新要求。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研究新规律、新情况、新问题,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维、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制约队伍和业务建设的难题。

**检院创新性的开展“以质量为根本,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素质为关键,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执行为目标,推进管理科学化建设”“以科技为导向,推进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围绕检院职能,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使得**检院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推动了**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保障了**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了**区改革发展成果。

**检院预防工作实录

(四)**检院:百尺竿头再图进步

以往的业绩只是今后工作的起点。**检院将继续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以点带面,构筑重点行业预防网,形成了以检察机关为主,企事业单位为辅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的法律监督,严肃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犯罪行为,积极做好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项目实施等重点领域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将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依法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犯罪活动,进一步做好廉政文化“六进”,将预防职务犯罪长期化和日常化,努力为**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检院的各项工作百尺竿头,再图进步!

第四部分为 我院积极开展预防进机关、进企业、进行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 六进工作内容。

**检察院“六进”之“进机关”

**检察院以“六进”活动为切入点,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检察保障,为社会和谐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预防职务犯罪“进机关”,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发挥检查职能结合起来,经常与工商、税务、纪检、公安等机关召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不定期与“大预防网络”成员单位展开座谈和交流,逐步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和案件移送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基层广大干部对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严重性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职务犯罪监督预防平台,完善政务公开和预防联络机制。保证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检察院“六进”之“进企业”

预防职务犯罪“进企业”,探索为企业保驾护航的新途径。在国有企业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积极为企业提供多层面、深层次的法律援助,为投资者无偿提供有关投资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化解纠纷和矛盾。与重点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发送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进入企业开讲法制课,与发案单位共同探讨治理商业贿赂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发案企业建章建制,堵塞经营管理漏洞,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检察院“六进”之“进行业”

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业”,营造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在区内20多个行业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警示活动,针对行业特点开展专项预防。预防职务犯罪的效果让一些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把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化解矛盾与预防职务犯罪统一于检察大预防之中,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整合资源,突出效能。

**检察院“六进”之“进社区”

预防职务犯罪“进社区”,探索构建和谐社区的新路子。注重在办案中化解社会矛盾,深入了解社区就业和生活状况,将检务信息、警示知识等法律宣传资料制作成宣传品深入社区流动展出和发放,制作反腐倡廉文艺节目参加社区举办的文艺汇演,把廉政知识宣传融入到社区活动中。检察干警以“社区一员”的身份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援助社区弱势群体,减少社区不和谐因素。

**检察院“六进”之“进学校”

预防职务犯罪“进学校”,探索发挥学校教育平台作用的新手段。在中小学校,组织模拟法庭进校园,开展行为偏差生的结对帮助活动,大力进行法制宣传,进行法律宣讲、普及,将廉洁意识渗透在学生、教师心中。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关注教育领域的预防职务犯罪,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教育警示先行,制度措施健全,监督机制有力,廉洁文化氛围浓厚,有效杜绝教育乱收费等涉及职务犯罪现象。

**检察院“六进”之“进农村”

预防职务犯罪“进农村”,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以“安农、富农、惠农、护农、稳农”为目标,积极开展“送法下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和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提高基层广大干部对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严重性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乡镇基层干部开展预防教育,了解群众诉求,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障。充分发挥职能,严厉打击涉农犯罪,着力解决农影响民脱贫致富、危害农村稳定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

第五组 为预防成果 检企共建 宣传标语 三个内容

预防成果

2009年,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决策部署,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依法严肃查办职务犯罪。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439件41531人,件数比上年减少3.3%,人数增加0.9%。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191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175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立案侦查失职渎职、侵犯人权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355人。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3194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境内外追逃追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129人,追缴赃款赃物计71.2亿元。

检企共建

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企业”活动中,**检察院一是立足本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二是在企业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三是灵活掌握办案方式方法,适时开展法制宣传、积极为企业提供多层面、深层次的法律援助。**第一热电厂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建立重点环节预防制度。他们将制度建设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相结合,建立廉洁自律约束机制;有效抵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使**第一热电厂两个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检企共建

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检企共建”工作中,积极推进惩治与预防体系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实行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相结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TDI项目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市工业项目推进年优秀项目”;连续4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分别被**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评为“模范单位”;2008年被**省科学技术厅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化工行业的一匹黑马。

恪守检察职业道德 促进廉洁公正执法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以上五个部分用简洁明快的画面介绍了我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一些做法和广大检察人员饱满的精神风貌、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举报知识等内容,揭示腐败的诱因和社会危害,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现实意义,将对我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将会发挥一定的作用。我们希望每位参观者能够在参观中感受警示,接受教育,有所触动,有所启迪。

我院将继续秉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合作,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建设平安**、和谐**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讲解员:

第三篇: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务犯罪依然存在,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基本特征,也是其本质特征,职务犯罪自然也不例外,其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 ㈠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㈡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 ㈢腐蚀国家的肌体,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也不例外。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从内因方面只有不断优化、强化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职务行为人具有良好的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不想为职务犯罪,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预防职务犯罪除了优化、强化内因以外,还应劣化、弱化外因,消除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下面从社会风气、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及执法环境等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1、净化社会风气。它涉及到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的直接参与,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等措施从宏观上加强规范和引导,更需要每个公民、各个单位、部门的直接参与,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小事做起。就后者具体来讲,依法照章办事,消除单位、个人为谋非法、违章之利益而走后门、拉关系的非分之想;守法照章行事,消除非法、非分之想,不给有关单位、个人开后门,得好处提供条件。如上述所说去做,那么,上述不良社会风气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遏制,减少,消失。当然,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殊性和不完备性,我们不可能制定出绝对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更不可能人人都依法照章办事、守法照章行事,所以,净化社会风气只能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它又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需要你我去实践,身体力行。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监督管理。这是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部门,也包括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实际生活中,很多职务犯罪与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有关。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可使职务行为人不敢、不能为职务犯罪,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所以,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各行各业,包括本单位工作特点、规律的调查研究,并注意加强对各种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规律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提供有效依据。再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就得不到执行、落不到实处,而使之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还应狠抓监督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执行,落到实处,发挥规章制度的效用,预防和减少因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职务犯罪。

3、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需要职能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发挥,需要各个部门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由此,我们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检察机关在其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各部门及人人都来参与的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格局。可见,构筑社会化的职务犯罪预防格局,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及每个公民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公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很好地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很好地运用向有关国家机关控告、检举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守宪法和法律,不为职务犯罪,人人控告、检举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不让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为职务犯罪的大好局面。任何职务犯罪都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都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大都痛恨职务犯罪,我们何不很好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洁身自好?又何不很好地行使控告、检举权利,揭露职务犯罪,让其无藏自之地?人人都如此,则职务犯罪将无藏身之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第四篇:会计职务犯罪

论文题目: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分析会计职务犯罪的原因

摘 要

职务犯罪的主体,正逐渐由单位领导向财务人员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财务人员单独犯罪,或者财务人员与单位领导相互勾结共同犯罪,逐渐呈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我们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有为重要。我们通过几年来查处的案件,分析犯罪的特点,透视发案原因,研究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对我们预防职务犯罪,促进经济稳步增长,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起着很大的作用。

来自最高检的消息显示,2010年,全国检察机关已全面推行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制度,将检察机关预防工作融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格局中,促进社会矛盾防范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白泉民指出,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掌握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规律、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研究部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利于建立完善各系统、各行业内控机制,推动系统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

本文从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入手,深入研究了我国近年来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引发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不通见解,旨在更好的引导企业从源头上抵制职务犯罪的发生,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务犯罪 不相容职务 内部控制体系

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分析会计职务犯罪的原因

职务犯罪是我国当前政治腐败现象的典型表现。治理腐败、防范和遏制职务犯罪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职务犯罪的形式、特点、规律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针对新形势下职务犯罪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会计职务犯罪现象及特征

1.1会计职务犯罪数据统计

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039件42901人,分别同比增加3.1%和7.8%。2010年,职务犯罪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1月9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明确答案:重点领域和环节职务犯罪案件频发。

会计职务犯罪通常是单位高层领导、会计主管、出纳人员或经手人协同作案,侵吞国家财产。职务犯罪的主体,正逐渐由单位领导向财务人员转变。特别是最近几年,财务人员单独犯罪,或者财务人员与单位领导相互勾结共同犯罪,逐渐呈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立案的女性职务犯罪中,财务人员占总数的82%。

1.2会计职务犯罪的界定

会计职务犯罪与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是有区别的,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并不一定全部属于会计职务犯罪。因此,必须对会计职务犯罪进行准确的界定。

1.2.1犯罪主体的主观非法谋利,即故意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

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在主观上以谋取非法物质利益为目的。这要区别于会计人员因业务不精或工作疏忽而导致的锚账、锚款

行为。错账、错款没有故意贪污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只是会计违法行为,尚未构成会计犯罪。

1.2.2.犯罪金额超过一定的标准。

会计人员违反法律的活动大都可以用数额给予衡量。因此,判定会计人员的某一非法活动是否构成会计职务犯罪,其所涉及的金额是一个重要标准。例如,偷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偷税金额占应纳税款的1O%以上,则是会计犯罪,反之,则是会计违法;贪污金额在5干元以上的构成贪污罪,反之,则是一种会计违法行为。

1.2.3.产生一定经济损失或造成一定社会影响。

根据会计职务犯罪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严重的危害后果与非严重的危害后果。危害后果是判断会计人员的非法行为属于会计违法还是会计犯罪的又一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中列举了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如上述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或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该种行为就属于会计犯罪,反之,则是会计违法。

1.3当前会计职务犯罪的特征

1.3.1.隐蔽性强

财务人员犯罪也可称为“职业犯罪”,即财务人员使用专业技术手段实施犯罪,隐蔽性较之一般犯罪强。犯罪人员利用单位资金、帐户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实实施犯罪。作案手段除常见的收款不入帐、以少报多、重复报帐、利用保管印章的便利私自开取银行支票提取现金、隐匿、伪造、变造银行对帐单、虚增债务等外,还有不少是利用计算机作案。1.3.2.从事营利活动成为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直接诱因

根据条例分析,财务人员因赌博、经商、炒股实施贪污、挪用犯罪成为发案的直接诱因。如市金桥管理区金屯村出纳员金长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将本

村收取的土地补偿费人民币三万元借给本村村民杨乃彦个人使用,从事营利活动。

1.3.3.“小金库”成为相对集中的发案部位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表明,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违反《会计法》规定,在基本帐户以外开设多个帐户截留资金,形成的“小金库”日益成为滋生职务犯罪的温床

1.3.4.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相互勾结,共同贪污、挪用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有不少是单位领导与有关财务人员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由于此类案件的单位领导直接参与作案,使得单位的财务工作失去监督,犯罪易于得逞。

1.3.5.后果严重、危害性大

由于财务人员直接统管单位大额资金,一旦犯罪给国家、集体和单位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危害严重。这种危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二是体现为无形的损失,即企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和财务人员的信誉度受到损害。

2.会计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2.1主观方面

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不自觉地违反执业规范和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盲目攀比,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计人员一旦受社会上腐朽思想、拜金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很容易滋生盲目攀比心理,于是就凭借职务便利向单位“要钱”。二是迫于压力、被逼就范。会计人员是依附于经济组织(指公、私营机构,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存在的,地位上的从属性制约了会计职责的履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机制下,面临随时可能失业的威胁,少数会计人员丧失了原则和立场,完全依照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三是追求小集体利益,通同作弊。有的会计职务犯罪是建立在本单位小集体利益之上的,通过共谋与单位其他人员共同犯罪,其出发点是为了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利益。

2.2客观方面

2.2.1国家法律制度较粗放,漏洞较多

国家会计制度在支出控制、投资控制、结算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规范比较粗放,漏洞较多,缺乏程序性,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且会计从业规范政出多门互相矛盾,使有些会计人员钻制度空子,从中谋利。

2.2.2企业内部对会计人员工作监督疏漏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很多发案单位财务制度杂乱无章,管理混乱。尽管有的单位制定了内部财务制度,但形同虚设,不严格进行财务检查、凭证稽核,缺乏有效的牵制、制约机制。会计人员违法犯罪中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的现象。尽管会计工作中数据失真、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等问题较普遍,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直接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很少,许多问题不了了之。有的单位出于种种原因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瞒犯罪事实,使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得不到及时的查处:有的在发案后仅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内部调离处理,有的甚至被处刑后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2.3会计人员岗位设置存在欠缺

有些单位对会计,出纳错误地实行一人多岗,或互相替岗,或职责不清,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还有的单位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委派会计保管多部门印章,对凭证、账簿自己自审,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凭证自填自审,不仅违反了国家会计准备中关于不相容职务的规定,更给了不良人员可乘之机。

3.防治会计职务犯罪的具体对策

3.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大量的事实证明,贪污和挪用公款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行为主体的主观上说,根源在于物质诱惑下所产生的极端利己主义动机。要防范和减少会计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必须从源头上做工作,有针对性地坚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在年轻人、女性等会计职务犯罪高发、多发人群中加强法制、道德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形成抵御腐朽观念的屏障。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会计人员明白法与非法、罪与非罪、违纪与违法之间的界线,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3.2完善会计制度及加大执法力度

国家应当根据变化了的市场情况和经济管理环境,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管理规范,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从业准则和会计制度,减少其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人员自主选择政策的空间,堵住利用政策选择、披露表达等技术性会计手段进行会计职务犯罪的漏洞。

有关单位和检察杌关要加大打击和预防力度,对违反财务制度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要严格依纪依法追究其违纪责任与刑事责任;对于构成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依法查处。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廉政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知识培训,要督促和帮助有关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对财务部门领导权的设置和监督,堵塞产生职务犯罪的漏洞,遏制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3.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经济组织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制约制度。一要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要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三要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四要明确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通过制度建设,把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用有效的制度来协调单位内部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约束各项经济行为,消除凭个

人意志处理经济业务的现象,把职务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预防职务犯罪,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控制好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之间的分离及控制,下面我们具体阐释一下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

3.3.1内部控制制度中不相容职务的由来

不相容职务的设置缘于内部牵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最早对不相容职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不相容职务进行论述,目前国际上对于内部控制和不相容职务论述的源头来自于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The Tread—way Commission)。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提出5个控制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不相容职务就在控制活动之中。事实上,只要存在委托授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就存在牵制,存在不相容职务。

不相容职务的具体表现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经济活动,企业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某些职务或若干岗位,可能发生错弊,又能够掩饰其舞弊行为的那些职务。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必须对这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对其责任实行相应划分和规定,使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其他相关流程或环节工作,使内部控制在管理链条上得到有效的规范、管理和制约。例如,我们熟知的内部财务防范,内部财务防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内容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而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其意识和实践,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有了

内部防范思想。宋代理学家朱嘉在《周礼理其财之所出》一文中便提出:“虑夫掌财、用财之吏,参漏乾设,或者容奸而肆欺„„于是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意谓考虑到掌管和使用财赋的官吏可

不相容职务必须相互分离,这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企业内部的不相容职务,从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环节看,应当包括会计岗位设置中的不相容职务、货币资金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购货与付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存货与仓储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工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销售与收款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筹资与投资业务中的不相容职务等基本内容.不相容职务是组织设计和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不相容职务设置是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一般文章谈及不相容职务仅仅进行一些描述,或举几个例子,或仅仅说明内部控制要设置不相容职务,所以导致对于一些核心的问题就语焉不详,很少有人对不相容职务特点、性质、及设置不相容职务应遵守的原则等问题作深入探讨。

3.3.2不相容职务在经济业务中的应运与分析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初步发挥。

业务的处理有一个流程,这个流程由一系列环节组成,这些环节种不同的职务之间不相容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经济业务完全不能由一个人来担任,这些职务之间属于强不相容职务,强不相容职务之间不能安排一个人来担任。部分相容即弱不相容职务可以由一人来处理(辅之以其他的控制措施)。然而,确定哪些职务完全不相容?哪些职务部分相容?我们以购货与付款循环来说明。一项购货与付款业务涉及授权批准、执行购买、验货、财务记录(总账、明细账)、审核、付款、保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财务记录岗位涉及许多业务循环,无疑是核心的岗位,它和其它的岗位都不相容;执行和验货都是连接企业内、外部的职务,这两个职务寻租和舞弊的机会较多,属于强不相容职务。验货与保管共同涉及实

物入库,且有前置控制和后续控制(财产清查),验货与保管之间属于弱不相容,两个职务可以由一人兼任。

此外,一个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是开口的循环,一个人不应该兼该业务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不相邻环节的职务。正确的做法是: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付款——保管,而不能出现,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授权批准兼),或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执行兼)的情况。

对于一些财务制度和机构很发达的企业而言,以上列举的岗位都可以有不同的人来担任,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控制收益会大于控制成本的支出,内部控制是保证各项业务发展的,而不是妨碍其发展的。在操作性目标中,经营的“效果”是根据实际产出与预期计划的产出比较而言的;经营的“效率”是根据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比较而言的。所以,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必须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3.3.3不相容职务的失效和优化

不相容职务对于解决舞弊的作用是有限的,可以说,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有漏洞的,不存在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也是如此。不相容职务起源与牵制,本质是对于人性的弱点的担忧,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而言没有也是可以的。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完全不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们)而言是不够的。可能导致不相容职务失效的原因有:

① 不同的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交叉而导致不相容职务的失效。例如:甲在销货业务中担任审核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授权,乙在销货业务中担任授权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审核。甲乙可以相互交换权力使本来在单一业务循环中有效的相互牵制设计失效。特别的是在两个业务循环中两个人担任的职务正好处于上、下位对调,这种情况下作弊的可能性极大。

② 不相容职务设置本身存在漏洞。一个人在一个业务循环中控制两个重要环节,例如在购货与付款业务同时担任审核和授权批准两个职务,就可以把价格或性能不合适的设备买进来,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③ 不相容职务的僵化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的失效。不相容职务在设置的初期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制度逐步适应,制度的威慑力会逐渐衰减而失去效用。如果不对制度本身或执行制度的人进行调整,就会产生舞弊现象。有许多时候企业出问题并不是原来制度不好,而是因为制度是有“寿命”的。

④ 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失效。我们说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只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其他的内部控制还有实物控制制度、文件管理制度、信息传递制度、强制休假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生态群。如果其他制度没有起到作用,单纯的不相容制度难以起作用,一种制度单兵推进是不会有长期生命的。

现代的职务犯罪呈现集团化的倾向,例如,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对于串通作弊的“窝案”是不起作用的,“升级版”的不相容职务应该包括职务轮换、突然休假制度。商业银行较早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如同城票据交换、外汇交易等一些重要岗位除不相容职务设置外,常采取强制休假来防止舞弊。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和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制度等结合起来。

作为内控的一部分,不相容职务设置意味着向管理目标的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它的成效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华丽的政策、精细的守则或表格;不相容职务分离只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的各种舞弊行为.防范舞弊行为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功能或目标,然而,内部控制在面对串通舞弊行为时,却难以发挥作用,串通舞弊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节都有效运行才会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如果相互牵制环节的人员串通舞弊,原本可以发现的错误和舞弊便会被隐藏起来,使内部控制失效.到目前为止,企业中存在的串通舞弊现象十分严重,如会计和出纳两项不相容的职务,正常的操作程序应该是:出纳收支钱物,而会计据以登记账簿进行牵制,这是会计与出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因所在.然而如果两者串通舞弊,则钱物和账簿就会同时发生错误且保持最终相符,而可以不被发

现.串通舞弊现象不仅仅在会计和出纳之间发生,在企业中,任何两个职务,特别是不相容职务之间都存在发生的可能,最终达到侵蚀企业的财产,这样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串通舞弊影响了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降低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因此,如何防止或解决串通舞弊行为,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4、结束语

随着主义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制度的建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就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改组、兼并、资产重组和加强管理等,很多企业改革和脱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不强,脱困基础仍不牢固。一些企业的领导仍然不注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从内部入手治理企业十分必要。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化管理。会计监督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还存在的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各方面共同配合,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财政监督 2008/16

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糊评价研究 煤矿机械 2008/11

3、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财政监督 2008/18

4、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铜业工程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上海国资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7/1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浅议集团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7/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上海企业 2007/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一个小金库案例的评析 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2007

致谢

在财贸学院的学习生活是愉快而难忘的,走出校园,我们开始步入现实社会。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与总结,我完成了毕业论文。这一切的顺利完成,归功于老师对我的辛勤指导和学校对我的培养,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二零一一年五月

段志英

第五篇:商业银行职务犯罪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

一、【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追诉标准】根据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追诉标准】

根据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刑法第二 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第六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指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非法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7号)的规定,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3.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本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权以及利用与上述职权有关的便利条件。

4.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行为人索要或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或允诺为他人实现某种利益。该利益是合法还是非法,该利益是否已谋取到,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5.数额较大及巨大:根据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1.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二十一条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五、【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

《刑法》第174条第2款: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六、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1.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1张以上不满5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七、违法发放贷款罪

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1.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八、第一百八十七条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追诉标准:第四十三条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九、【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

《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追诉标准:

第四十四条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多次违规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

(四)接受贿赂违规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十、第一百九十一条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 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下载解说词职务犯罪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说词职务犯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务犯罪是

    全县副科级干部培训班讲课稿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职务犯罪防治

    职务犯罪防治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

    预防职务犯罪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预防职务犯罪的指示精神,围绕“堵源头,抓建制,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手段,增强全局干部队伍防范意识” 的预防工作思......

    预防职务犯罪

    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邀请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的领导为全体干部职工举行了一场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该讲座结合近阶段典型案例,重点围绕职务犯罪的特点、发展趋势、......

    预防职务犯罪

    预防职务犯罪,刻不容缓银行是金融管理货币资金的行业,干部员工整天与现金、票据打交道,责任重大。银行工作的特殊,其工作人员既有各岗位各职级相关职责及权利,同时又存在各岗位各......

    预防职务犯罪

    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1.1.1职务犯罪概念及其种类顾名思义,职务犯罪是与职务有关的犯罪①。职务犯罪不是我国刑 法的法定罪名,而是基于对犯罪的研究根据各类犯罪的行为......

    职务犯罪观后感

    参观无锡职务犯罪教育有感 8月15日我厂组织职工到无锡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卞某现身说法视频和参观无锡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展......

    国企预防职务犯罪

    深入国企抓预防遏制腐败促发展ZZ区地处ZZ市国有企业相对集中地,现有部、省、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14家,占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39%,职工总人数2万余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