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瑛颉数学读后感
读《数学史选讲》有感
刚看这本书,我有点惊奇,数学课也上历史?大概翻看了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从数字产生以来,一直到现代数学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其中主要有数字的产生、几何的出现、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数与数形结合诞生的平面解析几何,微积分的诞生和几位数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
虽然这些故事中有数学家诞生的趣事、数学家之间的竞赛和数学的曲折发展,可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贝尔的故事。
阿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在他初中时,他的老师讲述了困扰数学家们200多年的“五次方程的求解公式”后,他就下定了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讥讽,可是他并不在乎,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他研究了很久,却没结果。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并在毕业前一年把论文交给了老师。
这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阿贝尔不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吗?虽然他只是一个中学生,可是他一旦认准了目标,便不顾嘲讽,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接着他又将论文寄给丹麦的数学家德根,于是德根鼓励他继续进取,于是他经过验证,发现了论文的错误,并重新努力研究,证明了这一问题。可当时的数学家们都不相信一个无名小卒会解开大数学家解不开的难题,都没有承认他。可是他仍不放弃,努力争取,最终在他去世两天后,柏林大学赏识了他的才华。
读完这个故事,不能不说我被阿贝尔感动了,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这种坚持自己的勇气。他深信自己的价值,并且至死不放弃为自己的论文而努力。
知道自己错了,立刻改正,但不放弃,知道自己是对的,并勇于坚持。
我想,这就是阿贝尔最宝贵的精神吧!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可是如果真的实践起来,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行吧!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同学有了想法不敢提出,怕被别人嘲笑,谁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就能轰动一时?
合上《数学史选讲》我依然无法忘记阿贝尔,我想,人一生中如何做到无悔,大概就是要践行这个准则吧!
第二篇:李瑛事迹材料
“优秀班主任”评选材料——先进事迹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
单位:同心二中 姓名:李
瑛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
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一上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从清晨到深夜,我坚持比学生要起得早,比学生睡得晚,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出我的奉献。
一、换位思考——让留守孩子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讲就是“很不逗人爱”的孩子,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人员紧张,教学超级大班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常常遗忘在角落。对于这些孩子,我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饿了,可以到我家里吃;病了,可以到我家住;没钱了,找我借;父母在外打工,我的家就是他们的家。学生马辉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外打工,家境十分贫寒。我给予多次物质帮助,孩子唯有努力学习和做人来回报!最近几年,我累计帮扶留守孩子一百余人。每学期初,我都要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家访,并建立专门的家庭联系卡,然后汇总分析,对症下药,让学生从关爱中寻求前进的力量,从关爱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从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我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适时地给予帮助和疏导。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每个新学年分班时,学生总是争着到我所带班级,“把孩子交给李老师,我们放心。”这质朴的语言就是家长对我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我想,再苦再累也值得。
二、科学管理——让学生在民主与竞争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上,我积极协调师生间人际关系,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过的“人生向导”。我恪守科学的师道精神,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引导学生通过民主管理班集体,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上,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经过学习、摸索,我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透在工作中,我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独立性、自立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一天家”,让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班级的组织纪律、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组织,如班会全由班委会主持。尤其是“我爱我的班集体”主题观摩班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踊跃参加,锻炼了个人的能力。学生王福,个性很强,为了培养他的自主自立能力,让他当值周班长来管理班级,效果很好,他不但把班级管理得好,而且自己进步很大,到三年级时担任班长,学校学生会主席,现在进入银川一中,还担任着班长。
在工作中,我尤其注意培养班委会克服依赖老师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大胆工作,出问题老师负责。班委会工作起来很有魄力,管理班级井然有序,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当主人,班级处处事事有人管,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比学赶帮的好风气,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三、强调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教书与育人并举,我比较注意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经常组织以“公民道德”“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班会,寓教于乐,鼓励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接受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歌曲为形式,在学校迅速掀起学背“八荣八耻”的学习高潮。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理路边的垃圾、清理臭水沟„„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培育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宽严相济——让后进生在和谐与激励得到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差,学习成绩差,即所谓的“差生”。面对“差生”,我认为,作为人民教师,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会让我难过一辈了,一辈子都将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关爱“差生”,绝不放弃。因为我始终相信:“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学生”,是“后进生”,是能够转化的。
学生田佳林,从小任性,好打仗,经常仗势欺人。在我严父慈母般人格力量感化下,渐渐变了,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这名有劣迹的“差生”终于变成一个品学优良的“优生”。事后,很多人问我用什么招术使这个顽劣的孩子发生转变的。我说:“实际上就是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宽严相济。”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我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第三篇:李瑛工作总结
支教教师工作总结
河坝子小学李 瑛
难忘的2012年9月,带着领导对我的信任,同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我离开工作多年的瓮家中学,来到河坝子小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时间流逝,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我敬佩河小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河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转换角色,全情投入。
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应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求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从我踏进河小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支教期间,我近60岁的母亲身患癌症在医院接受一次次痛苦的化疗,为了不影响支教工作,我母亲独自在医院倍受着病痛的煎熬,家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没有请一天假,没有耽搁学生一节课,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出来乍到时,对那里的工作一无所知,领导和老师热情地帮助我,给我耐心讲解各项工作如何开展。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河坝子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河坝子教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她们能够接受、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河坝子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二、服从领导工作安排, 工作踏实认真。
刚到河坝子小学,领导安排我担任全校四个年级六个班的英语教学。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学生情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为我也为同学们一起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情激情,课上和孩子进行着生命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我的投入感染着学生,我的激励促进着学生,我的帮助提高学生,更用我的人品塑造着我的学生。教书育人,是我上课的宗旨。从支教第一天起,我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当中。我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给同学们带去收获,让她们的成绩有个好的提高,让他们的起步人生不要有太远的差距,只要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比如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老母病重,但我依然风雨无阻, 坚持着自己对于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肿瘤医院学习心得---李瑛
武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心得
古浪县中医院 李瑛
首先,感谢医院领导给了我这次进修学习的机会。短短的十一天时间让我对该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通过此次进修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让我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收获很大。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别人眼里,护士只是一个打针发药的,是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却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空缺的工作。
我非常荣幸在张老师的派遣下,怀着感激的心情在住院部四楼心内、介入、化疗科进修学习。里面有护士长安排带教老师悉心教导,我学到了平时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的宝贵知识和临床操作,整体管理规范、病房整洁、护士勤快、团结协作、护理服务到位,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学习中的所见所得总结如下:
1.医院以服务至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全责的护理模式,以排班方式为切入点,实行责任包干,分组护理从而落实各项工作。
2.护士实行分组责任制护理,跟随医生一起查房,在查房过程中病人有什么问题,护士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晓,病人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能落实,从而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3.基础护理做的比较好,早晨、中午都扫床,床头交接认真规范,特别是对病人的管道,皮肤,使用仪器者等的交接,真正做到了交接班制度中的“十不交接”的落实。护理每一位病人时都做到一问、二看、三做、四教护理,理论扎实,主动服务意识强。
4.健康教育到位全面,特别是对病人饮食、体位、用药、管道、功能锻炼安全的指导与监管非常细心,强化整体护理意识,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住院始终。
5.急救车的管理,实行月检查封条式管理,既节省了人力,也保证了抢救质量。
6.学习气氛浓厚,工作作风严谨。
7.护士长在彩超下为病人PICC穿刺的技术让我非常佩服。在科室里我跟着老师们认真学习了PICC的维护。它方便、有效、安全并为患者提供了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令我大开眼界。
在学习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肿瘤医院同行们建立的护理形象,护士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之一,更是护士以真诚态度取信于病人的重要方式。人们常说,看人先看脸,见脸如见心,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思,微笑服务不仅是礼貌,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的方式。微笑是无价的,胜过千言万语,它不花费钱财,但可以带给病人万里春风,可以让新入院的病人消除紧张和陌生感,被亲切感代替,这样可以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所以,护士真诚的微笑,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同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细心、爱心、责任心的重要性,不断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临床知识,在疾病观察上帮助很大,而且让我们及时了解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使我们的水平不断提高,应该多鼓励参加,现在护士队伍年轻化,更应多参加有关的学习班,使整个队伍在素质和理论技术上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提高行业素养,对我们整个医护行业来说意义深远。
最后,在此祝愿同行们,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第五篇:詹瑛娟读后感
《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读后感
利用假期,我拜读了孙蒲远老师写给年轻班主任的《美丽的教育》一书。我跟随着孙老师走进了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欣赏到了孙老师那博大的爱的教育艺术,感到了孙老师高尚人格对其学生产生的非凡的魔力.孙蒲远老师是爱的大师,是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这是中国教育名家林格对孙蒲远老师的评价。她是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而《美丽的教育》一书是孙蒲远老师的毕生心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受是班主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正如孙蒲远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完全是这样,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仔细读《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发现孙蒲远老师不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形象,而是一个终生快乐的形象.奥妙何在?一个字的谜底,那就是“爱”!爱是她苦中有乐,爱是他不断学习,爱是他多才多艺,爱是他与孩子一起成长.他善于细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认可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们的苦衷
和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她建设班级体方面的主要经验有两条:
第一,引导学生及家长特别注意欣赏和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这几乎成了孙老师的第一法宝。她说:“老师在班上常说什么、常做什么,对集体舆论起着导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学们的长处,常常强化这些地方,同学们的情绪就会是愉快和稳定的。”
第二,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习惯,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班风。孩子是犯错误中长大的,但这并不等于犯错误无所谓,能否认清是非对错,是能否成长进步的关键。
读完《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我受益匪浅。当然,孙蒲远老师在树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概括得了的,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却又包含深刻教育内涵的班主任教科书,正如孙老师在后记中写的,“学生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当我看到胆子小的孩子变得开朗了,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文质彬彬了,不爱学习的孩子知道主动写作业了,情感淡漠的孩子变热情了……都会从内心产生由衷的喜悦。”老师爱学生,学生感到幸福,老师也会感到幸福;同样,老师也得到了学生最真挚的爱。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也是最为美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