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的共度 心灵的交流演讲稿
生命的共度 心灵的交流
白朝鲁
大家好!
我这儿有一个谜语,让大家猜猜,猜一个字或一个行为。《男的能做,女的能做,谁都能做,一个人能做,就是不能一起做。
梦,这个字很特别。我经常跟自己的学生探讨这样的问题:目标,理想,梦想,这三个到底有什么不同?让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并说出理由。有的同学说理想比目标较远大。我说不一定,至少这不是关键所在。目标可以自己定,也可以别人给;理想应该是自己的,还可以他给予或影响;然而,梦想绝对是自己的。梦,不能一起做,他人无法偷窥的绝对隐私。想要知道别人做的梦,只能在好莱梦工厂里看斯皮尔博格梦幻电影了,不过那是假象。所以,真正的梦想必需是人发自内心的期望达到的一种愿景。只有发自内心的力量才是强大,具有价值的。所以,我也经常跟自己的学生交流这样的观点:能干的同学用双手去完成作业;聪明的同学用头脑去学习知识;智慧的同学用心去提升自己。
说起来很有意思,有人说目标,有人谈理想,习主席提中国梦。梦,是绝对个人的,发自内心的,然而加上定语“中国”,它却是集体的,民族的,又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梦是自己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去实际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是当今时代伟大之处,你可以有自己的梦,并为之奋斗!这是伟大的进步!50年前,那个疯狂的年代有梦的人都是被打击的对象,而今天我们可以尽情地追求梦想。其实,每个人为梦想奋斗的经历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这也代表着国家尊重个体,保护个人的梦,在这样时代里,作为教师也是尊重学生个体,保护学生的梦,这是相辅相成的!必然的!对个体的尊重是教育的新起点。这是我一直以来受教育经历和十三年以来的教学经历来体验的。我带过大学生,教过高中生,现在正在跟初三孩子们一起奋斗。有人说过我从大学到中学工作是人生退步,其实,现在我坚定的说这一切是我的内心升华的过程。我有一个观点,如果有一天教育人才流向幼儿园的时刻一定是中国教育强大的时候,也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最缺乏什么?有人说缺乏关爱。我说不是,至少我们身边的孩子们绝对不是。现在的小孩都是家长的掌中宝,有奶奶家,有姥姥疼,还有爷爷和姥爷,亲生父母都排不到前面,能是缺乏关爱吗?只能是关爱过剩。为了孩子家里闹小“矛盾”的家庭比比皆是。
不缺乏关爱,那缺乏什么呢?这些年的一线教育教学中我看到的现象是孩子们缺乏前进的动力。丰衣足食,生活富足的现实中,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已经到了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层次了,而这种需要无法满足,所以孩子们就缺乏前进的动力!那么,动力从哪里来?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满足这种需要!作为家长还是作为教师都要学会尊重孩子!
关爱给人以温暖;尊重给人以力量!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尊重比关爱重要。尊重有时候很简单:把孩子当成年人,真诚、平等对待。在课堂上,我面对很少只呼其名,根据不同的表现和性格随时改变称呼:活泼的孩子叫小张,小李;稳重一点的叫马先生,刘先生;爱表达的孩子叫王老师,周老师。。还可以叫大鹏,大壮等等,这一小小的改变给我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尊重不只在称呼,在于真心。有一次,我下班比较晚,家里有急事,我从校门开车出来速度比平时快了一些。学校门口正在进行大面积改造,车轮下扬起了很多土,这时有几名晚走的同学正在从此过,他们在我车后在扬起的尘土中离我远去......事后我感到十分不安,第二天自习课时特意到班里去解释,话虽不多,但十分真诚地道了歉。使我意外的是学生给我了掌声!从掌声中我读出了尊重的力量!因为我知道,我的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尊重!这也是我信心的来源。
学生是教师的一切,也是教育的一切。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却没有多少人愿意甘心浇花,我愿意!这就是我的教育梦!把学生当魔鬼教师就在地狱,把学生当作天使我们就在天堂!学生就是我的天使!我很幸福!谢谢大家!
第二篇:心灵的交流
心灵的交流
现在孩子的心理变化太快了,很多原因在于重复性的学习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孩子从小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而知道也越来越多,家长要求也孩子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变化也越来越快。他家长给报了主持人班又报了奥数班,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学习,星期六一大早妈妈就要送他到郑州学习,只有星期日一天休息的时间还要写作业。复习考试的前一个月中班里有个孩子出现了说谎、不写作业、上课听讲不认真等,三次作业没写,可他说是丢在家里了。上课没有精神,有时还会出现小动作。发现问题之后我先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最近在家学习情况,愿因是妈妈比较忙,有爸爸辅导学习,爸爸忙了一天比较累,孩子写完作业也不看,抓住了这个,到校交作业又说丢家了,就这样连续三次。之后我先找孩子谈,“你的作业拿来了没有,如果你真的写了你可以不补,如果你没有写现在去先补出来再说,”孩子很听话的走出了办公室。三节课过后他拿着补的作业来找我。我问他“有没有想和我说点什么。”有“老师我错了,不该说谎、不该不写作业。”我说“认识到错了要即使的改正,这样还是好孩子,还学生,老师知道学习很枯燥,也知道你的休息时间很少,可是你想过你妈妈累吗?你妈妈不但要上班还要做家务还要辅导你学习星期六还要陪你一起早起去郑州学习,想想我们现在只有学习这一项,所以我们应该觉得轻松,好好的学习,不应该有投机取巧的想法你说呢?”他说“老是我一定好好学习。”后来在复习考试阶段孩子很用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这说明,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要即使的给予调整,要不然到最后问题会更严重
第三篇:护士演讲稿心灵相通,生命相托
护士演讲稿心灵相通,生命相托
我是一名护士,我们病房有四张床位,已经记不清有多少病人在这里重获新生,也记不清有多少病人在这里和我们永别。因为特殊的病房,特殊的病人,在这里工作更需要兢兢业业,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很多出院的病人或者亲自来医院,或者委托家属来看望我们,感谢我们使他们重获新生,当我们问起对我们有什么意见获建议时,他
们总是客气地说:“没有,没有。你们照顾我很周到。”直到有一天,一位因车祸至全身复合伤的小伙子吱吱呜呜的说:“在这里我最怕寂寞,没有人和我说话。每天我都是抬头看病房,低头思健康!”原创:wenmi114.com
我恍然大悟,是啊,在这个无陪病房,我们是他们最亲近的人,照顾他吃喝拉撒,把生活护理做得细致而全面。观察他身体每一个反应,检测和记录每一个不正常数据,但是惟独忽略了心与心的沟通。他们因为昏迷而不能开口;他们因为气管插管而不便开口;他们因为身体虚弱而不愿开口;所以我们忽略了沟通,放弃了交流,只是把他们作为一架需要大修的机器,来到彻底检修,每一个数据正常了,每一项指标稳定了,宣布检修成功,把他送出。我们总是觉得悉心照顾他的身体,口腔护理做得好一点,翻身拍背勤一点,吸痰彻底一点,这样就够了,而忽略了他们也是一个整体的人,需要关怀,需要沟通,需要聆听。那个复合伤的小伙子,现在想起,他曾住的时候,眼睛总是看着我们进进出出,那时候,他是多么想和我们说说话呀,但是我们忙啊,忙着做各种基础护理,跟他讲得最多得那句话恐怕就是:“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才是最主要的。”
上一个后半夜发生的惊险抢救更是让我懂得沟通的重要性。那天我当班,凌晨:我开始巡视病房,当时有三个病人,床是暴发性胰腺炎,神志清楚已安静入睡。床肺癌晚期神志清楚,呼吸机辅助呼吸,见我进来冲我笑笑,刚醒的样子,我走进去帮他拉了拉被子,用手指着手表对他说:“现在才刚:,要不再睡一会儿?”他听话的闭上了眼睛。这个病人我刚分配的时候就认识了,他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乐观,让我很佩服他。尽管现在已是回天乏力,生命在一天天耗竭,但他仍然笑对生命,顽强的在和死亡作最后的拉锯战。尽管他现在全身插满了管子,但我们沟通毫无障碍,我们用眼神交流,用手势交流,用笔写下他的要求,而他也能听懂我的话。现在我见他想睡觉就帮他关了电灯退出病房,还没走到床前,就听到了呼吸机的报警声,因为病人自主呼吸存在,有时候和机器呼吸不协调产生对抗,偶尔触发报警也是正常的,但不知为什么,当时我的脑中闪过一丝不安。我急忙折回床边,把灯打开看见他非常痛苦的样子指指呼吸机,抬头看显示屏,病人心跳次分,氧饱和度由下降到,我冲到呼吸机旁发现原来是高压报警,调节参数按钮,开关失灵,呼吸机死机了。病人心跳次分,氧饱和度,额头冒汗,痛苦不安,我急忙脱开呼吸机和气管插管连接口,顺手拿过备用的呼吸气囊,接入高流量氧气捏皮球,一边叫工友阿姨赶快通知值班医生。病人心跳次分,氧饱和度跌至开始报警,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双眼紧闭已没有力气,当时我的心里慌极了,但我在这个时候,在病人面前只能镇静,即便是假装也好。我帮他把汗擦了,一只手握着他的手,对他说:“没关系,请你相信我,我不会放弃你的。不要紧张,让我们共同努力。”他睁开眼看了我一眼,然后也紧紧地回握了一下我的手。我发现他的眼中除了信任还是信任,是对你的全部信任。此时我倒是真的镇静下来,原创:wenmi114.com我叫工友阿姨拿来氧气枕,又用鼻导管吸氧加强氧的输入。一边捏皮球,一边指导病人“吸气呼气吸气”,病人配合我的口令放松的呼吸,心跳下降到次分,氧饱和度开始回升到。这时值班医生也冲了进来,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们更换了另一台备用的呼吸机。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给抢了回来。
沟通,不是护士生冷的说教,是医患双方的交流,心灵的交流。在,沟通同样重要,至今难忘那个眼神,那种以生命相托的信任。如果不是绝对的信任,如果不是放松的配合,我想那个患者在那个晚上会怎样了呢?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不敢想象。
第四篇:幼儿教师演讲稿:眼睛的对话 心灵的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心灵是眼神之源,明眸善睐的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一切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我们拥有的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们的眼睛是太阳下最神圣的眼睛。只有一双充满关爱、充满信任的眼睛才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在实践中我领悟到眼神的交流是心灵碰撞的基石,充当着传递员的角色。在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几分认识:
一、我带幼儿了解眼神和心理的关系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当你凝视对方时,你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吗?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开始了“揣摩”的历程。开始,我们从表情中找“线索”:眼睛笑得眯起来,说明心里有高兴的事儿;眼神中夹杂着难受,说明心里有不愉快的事儿;眼神中流露出惊讶,说明心里感到奇怪……接着,我们从游戏中、图片中、情境中让幼儿猜一猜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各抒己见;然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争做“亮眼睛”,不仅鼓励孩子大胆地观察周围世界,寻找疑问之处,还鼓励他们互相“猜心情”:“今天,大家都在想什么?”并且思考可以解决的好办法,从而形成了班级中爱看、爱想、爱问、爱谈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设了较好的心理环境。
二、我用眼神传递对孩子的爱和鼓励师生间的眼神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教师的眼睛中应该充满着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带来勇气,带来欣慰,鼓励每一个孩子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当他们成功的时候,我们投去赞赏的眼神;当他们失败的时候,我们投去激励的眼神;当他们难过的时候,我们的眼神里充满安慰。区角活动中,我的眼睛在“搜索”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眼神的微微流露可以让建构区的幼儿为自己刚刚完成的新作品沾沾自喜,让音乐角的幼儿跳得更欢呼雀跃,让科学区的幼儿增强信心,继续观察。体育锻炼中,眼神也是我不可缺少的“益友”,鼓励孩子,坚持不懈,摔倒了爬起来,勇敢前进。同样,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我的眼神都在不同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活动的开展,孩子的参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我想方设法增进与孩子眼神交流的效果眼神的运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犹如一台机器,不用则生疏,用多了则驾轻就熟。实践中,我积累了少许运用的体会和经验。⒈与孩子交流时,尽管有时他(她)不看着您,但也要坚持用眼神与他们分享谈话的内容;⒉把握可以和孩子眼神交流的任何时刻,哪怕只是瞬间的一瞥;⒊抓住机遇与孩子眼神交流,及时报以点头或微笑;⒋保持眼神的自然停留,要让孩子有一种亲心、自然的感觉,否则回导致孩子眼神的木讷、紧张;⒌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教师要低下身去与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有利于眼神的交流;⒍提及孩子名字时,抓住时机和他(她)进行眼神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很亲切;⒎还可以使用一些利于集中注意力的词,如:“嗨”、“看”,也可以利用问句,如“你知道这是什么?”,创造眼神交流的机会;⒏谈论物品时,在孩子与物品间来回地看,也是创造眼神交流的好方法。运用眼神交流的方法有许许多多,而且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平时多做有心人,多做有“神”人,相信再贫瘠的土地上也会鲜花盛开,硕果累累。总而言之,走进孩子的视野,靠近他们,让眼睛、心灵如雨后的天空一般更加清新、更加明亮。
第五篇:交流情感,感化心灵
促使留守生与父母多交流的教育个案
交 流 情 感感 化 心 灵
广西宾阳县武陵镇初级中学吴兴伟
广西宾阳县武陵中心小学施月慧
留守生黄永生,五年级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哥妹均由母亲在家照顾,该生缺乏竞争意识,无上进心,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还常影响其他同学,热衷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常迟到、旷课,纪律散漫,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当父亲在家时,黄永生稍有不对,父亲就非打即骂,原本就已疏远的父子之情更加淡薄,甚至敌对,致使黄永生性格非常孤僻、冷漠、暴躁;而母亲为了补偿孩子,反其道而行,对黄永生一味溺爱,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对于学习品行却一概不提。然而,孩子们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需要,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上学期段考,上午考语文时黄永生还很认真,而且是最后一个交卷,可到下午考数学时,监考老师发现黄永生还没到,立即向我们报告,我们没感到有什么特别意外,只是快步走出校门去找,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找第一个网吧就看到了黄永生。一问就知道是考完语文就去上网,因过于沉迷于网络,连午餐都没吃,也忘了考试时间。我们当时没说什么,只让黄永生飞快跑回教室考试。考完试后找到黄永生,黄永生却倔强地说:“我爸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黄永生是一个物质丰富却长期缺少父爱的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爱,这是一个很严重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①1963年就任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哈洛曾经用恒河猴做实验研究。哈洛的实验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充分的食物,而是爱与关怀,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的孩子,其身心都更加健康,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会增强,虽得到充分食物,但得不到爱与关怀的孩子,则会产生焦虑与不安的情绪,更容易哭泣和生病。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留守生来说更为重要。可见爱是不能缺少的心理营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多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多给予他们爱,使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我们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发现黄永生主要是缺乏心灵沟通和父亲的爱护,他只能在网络上寻找安慰和快乐。长时间以来,黄永生的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关心儿子,父子之间缺少沟通,而她的母亲只顾下地干活,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偶尔想管也管不听,才会导致黄永生沉迷网络的严重后果。我们决定,为黄永生争取爱。
我们首先直接与黄永生的母亲交流,与其父母通电话,要求他们每天都要有一定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与孩子交流情感,督促其学习,并要求他们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尤其对今天的事,要立即打电话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进行教育。当我们让黄永生接过他父亲电话时,他父亲却马上开始破口大骂:“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总是这么让人操心,我„„”还没等父亲把话说完,“啪”一声,黄永生挂了电话,没过一分钟,电话再次响起,这次父子俩谁都不愿意先开口,过了许久,只听见他父亲“唉”一声长叹:“儿子啊,在外打工不容易,不但辛苦,还经常被工头骂,爸爸小的时候,你爷爷很穷,所以没钱供我念书,才会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才会这样背井离乡到这么远的地方打工。”此时黄永生的脸色有了明显的变化。接着他父亲还说:“老师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你好,假如你不听课,不做作业,老师也对你不闻不问的话,那么这样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你真的有骨气不认输,那你就应该更加认真,把难题都解答出来,这样就会使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你刮目相看。相反,如果你一味地放弃,一蹶不振,那就没有人会瞧得起你,这是一个懦夫的行为。爸爸知道,以前对你的态度是严厉了一些,爸爸答应你以后一定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振作起来吧,在学校做个遵守纪律、尊重老师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听了父亲的话,黄永生竟然流出了眼泪,我们知道这个电话已起了一定效果。
接了这个电话后,黄永生的确比以前进步了一点,上课不会再影响别人了,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完全改变。对于留守生来说,电话是他们与父母对话的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途径,一些粗浅层次的问题,如:“学习怎么样啊?”“要听老师的话,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这样爸爸妈妈就爱你。”最后还要来句:“乖,一定要听话啊!拜拜!”这样就结束了电话。这样在孩子眼里,只要听话就可以,不需要讲话。我们走到哪里只要带耳朵就行了,嘴巴不用动。慢慢地压抑了孩子的情绪,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没有自主性、独立性,不喜欢动脑思考问题,也不会喜欢学习。孩子想说话,谁来听他们说呢?问题都隐藏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机会发泄。这样的电话交流对孩子有怎样的不良影响?并且由于他们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容易生疏,常常发生孩子不愿意接父母电话的情况,或者孩子没有什么话可以跟父母说。像黄永生父亲这种一通电话就破口大骂的做法,孩子怎么能接受。通电话这种方
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时候孩子是否跟你撒谎,当家长的都无法分辨。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以致于留守生有话没人诉说、心理空虚,而去上网打游戏、上网聊天,在虚拟情境里寻找情感的归宿,成了网瘾,从而荒废学业,无心向学,成绩急速下降。果然,电话交流两周后,我们发现黄永生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上课还是会开小差,作业不完成,心事还是很重,还是没有多大变化。于是我们又寻思对策,电话交流不一定每天都能进行,而且通电话时彼此都见不到对方,父亲与孩子没能面对面交流,孩子说的话是否属实他父亲也不知道。而我们也不能陪在黄永生身边,至于黄永生与他父亲说什么,怎么说,我们无从知道,自然教育效果就较小。
而QQ视频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网络视频聊天既可以听到对方声音又看到对方,同时满足视觉和听觉的需求,能促使人放松心情,平抚烦躁。特别是留守生与亲人视频时能获得巨大的安全感。②华东师范的陈永明教授说过: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和一个手势都可以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可以化解孩子心里的疙瘩。面对面地交流,彼此都能见到对方,面对自己长时间没见的孩子,即使孩子再不听话,家长也很难再生气,而孩子面对家长的提问,他的回答也更真实。孩子经常与父亲视频聊天,他要想不受到父亲的责骂,要想不让父亲失望,就必须处处约束自己,提醒自己少犯错误,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向父亲汇报。于是我们决定通过视频聊天来教育他,我们每隔一天就陪在黄永生身边,通过QQ频聊,让黄永生与父亲面对面交流,或汇报自己当天学习、生活情况,或是心里所想等,这样一来,黄永生自己汇报且有老师在旁,说的句句均为实话,为避免父母的批评,每天所作所为都较以前有了更多的约束,纪律比以前大有好转。
可见,对留守生来说,视频聊天是他们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可此策也有一定的不妥,有老师在,很多心里话黄永生不敢与父亲直接说,而且受父亲工作时间的约制,电话和视频聊大多数时间都不能如期进行,这就会造成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缺失。众所周知,留守生因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意志情感和品格的发展。
据很多调查显示,留守生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亲情缺失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育。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只要建立了美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把父母作为最亲密的倾诉对象,孩子会把自身的好事、坏事、难事、易事、能讲的不能讲的事全向父母倾诉。让孩子相信父母是最亲密的,最值得信赖的,永远爱他的人。有些孩子心里有什么话一般不喜欢说,一方面是报喜不报忧,另一负面是怕负面批评指责。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不表露出来,我们会错过帮助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机,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心灵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为了点燃黄永生的希望,让他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我们再次决定为黄永生建立一本“亲情本”,让他把不能、不敢直接与父亲说的话都写在这本“亲情本”上,以前很多当面无法表达的关心与说出的要求,他都能通过“亲情本”来向父亲倾诉,这给了他很大的表达情感的空间。每当发现他在“亲情本”中的正当需求和渴望,我们会把黄永生的心里所想
及时用电话转告其父亲。有一天他这样写道:“今天早上,天下着大雨,很多同学的父母都送他们来学校,可我却自己提着鞋,光着脚丫,披着雨衣走来学校,我好羡慕他们,我多希望像他们一样时刻拥有父母的爱„„”看到这,我们也十分感动,立即把黄永生的想法转告其父母,其父母深感自己失职,在以后天气恶劣的时候,黄永生也得到了母亲的接送,这让黄永生不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孤独。
黄永生果然有了改变,可是他的言行稳定性还是较差,时而还是犯一些错误,如迟到、去网吧看别人打游戏、乱花钱等,对母亲的苦口婆心也不予理会。③陈永明教授说: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有怎能爱事业、爱国家?为了让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邀请了在外出务工的家长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专题课,专门讲述在外打工的艰辛,让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幻及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留守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课堂。通过邀请留守家长上专题课,使学生了解了在外打工的艰难和父母的苦心,进一步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次专题课,我们还特别安排了黄永生在家长讲完后进行了一次留守生代表发言:“„„通过今天的课,我知道父母在外是多么不容易,是如此的辛苦,从今天起,我不会让父母的汗水白流,绝不再乱花一分钱,我要像XX同学一样,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为父母着想„„”这样专题课,这样的教育确实深深触动了每个留守生,黄永生启发更大,感情触动更深。在一次以“我的父母”为题的作文比赛中,黄永生这样写道:“每当我要违反纪律,学习想偷懒,走过网吧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为了能让我上学如何拼命挣钱,于是我就会向好同学看齐„„”思想认识能达
到这种境界,正是我们期盼的。
此后,黄永生自律、自学、自理等各方面能力都不断提高。他能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2008年秋学期伊始,黄永生画了两幅了。一幅画了烛光下的老师,取名“感谢您们,老师!”说是教师节送给我们,另一幅画了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子的手在路上走,取名“牵手”,说是中秋节送给他爸爸看到这一切,我会意地笑了。
以上一系列对策并施,使黄永生果然变了一个人,作业认真了,课堂纪律好了,不再迷恋网吧。黄永生的改变告诉我们:再冰冷顽固的心都会被温暖、被融化,再难教的学生都可以教好,再疏远的亲情都可以弥补,只要我们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④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提出,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而我们的“电话、QQ视频、亲情本、在外务工家长专题课、专题作文比赛”这些情感交流平台,已经做到了这点。正是它们拯救了黄永生,也拯救了许许多多像黄永生这样的留守生。
参考文献:
1、卢秀安陈俊《教与学心理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3、陈永明《基础教育改革案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