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军作战实则心得
1.在自己处于相对劣势时,不要死打硬拼-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个人,适当低一下头也是一种宝贵的智慧。
2.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了了之。而是为了更好地求生存、求发展、求自我实现;是保全自己的一种最佳方式。
3.为活命,可以装死。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今学得乌龟法,能缩头时且缩头。
4.隐藏自己!---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
6.是鸡蛋就要避开石头
7.不是你的任务就不要揽在身上。
8.不要使自己太耀眼。甚至故意干出几件自损形象的事,以使上司和同事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释疑化妒。
9.藏得更好的狙击手才能活得更久。
10.以别人为师,可以避免别人对你的攻击
11.处于优势时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以免惹火烧身,影响前程甚至危及生命。
15.善于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成为人在职场时最难做好的一件事。有一个原则可以帮助你,一般同事之间,彼此年龄不同,同事关系也是多样的,只要你热情、友好、大方、满怀善意。相反,冷淡、自私、小气、算计他人,则会招至别人的反感、怀疑、戒备!
17.跟着好将领才能打胜仗!
18.不能合作的三种人---办公室里没有朋友。
26.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方能成就大事。
27.“间隙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这些强大的厂商之中,必然在存在一些空隙,立即占领,必定能打破这些大厂商的垄断,占有一部分市场。
28.有机遇时就当机立断;只有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别人才会帮你抓住机会;朋友多机会也多。
29.取得最高成就的七个秘诀:
(1)小事不马虎,大事可成(2)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职业
(3)执行重要任务前,思想上要做好充分准备
(4)追求的是出成果,而不是十全十美的过程。
(5)不要低估你的潜力。
30.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1.成功总是在于坚持不懈的追求。
第二篇:美军要变化军事训练思维应对复杂作战环境
专家:美军要变化军事训练思维应对复杂作战环
境
作者:知远
2010年05月25日15:05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 大中小
当今复杂的作战环境是由于技术爆炸、经济全球化、复杂的政治联盟和利益关系以及许多其他起作用的因素造成的。日益增长的威胁,以及什么威胁、何时何地出现威胁的不确定性,都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使部队做好准备。我们不再只关注一种主要类型的威胁,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我们的军队为全谱作战做好准备。
《野战条令3-0:作战》对全谱作战的定义是:“陆军的作战思想是,陆军部队作为相互依赖的联合部队的组成部分,同时结合运用进攻、防御、稳定或民事支援行动,以夺取、保持和利用主动权,谨慎地接受风险,创造机会,达成决定性的战果。他们通过对所有不同作战环境的全面了解,运用与作战任务相应的同步作战行动(包括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作战行动)。任务式指挥(Mission command)能传达意图和对形势的全面评价,指导正确使用陆军部队。”
由于不知道敌军的位置、构成、规模或能力,我们从根本上要求陆军为应对一切情况做好准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为应对与我们同等规模的敌军而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常规核心能力。虽然这似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的领导人能够创造条件,我们的全志愿部队就有能力并且能够做好准备,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军事训练思维的变化,如何实施指挥和控制,以及需要进行的目标选择,这些成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1.训练
当前,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针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威胁和任务进行训练,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使训练达到可接受的熟练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训练重点从训练什么转变为如何训练。如果陆军必须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和模块化,那么,士兵也必须同样如此。
尽管《野战条令7-0:部队训练》最近已经被更新,现在被命名为《全谱作战训练》,但是,我们目前的指挥人员却都是在旧条令及其定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历史上看,训练一直被认为并被定义为“执行体能任务”,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或精通的水平。受到适当训练的部队会使训练任务的条件多样化,以增加压力,复制预期的战场环境。然而,指挥人员却仍然通知士兵执行任务的时间。
在最近颁布的最新版《野战条令7-0》中,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提供智力结构和原则,使训练技能运用于标准的形势之外,以获得预期的结果。这样有助于培养善于思考的士兵和指挥人员,有助于士兵和指挥人员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形势下解决各种问题。教育与‘如何思考’有关。教育能为单兵提供终生能力,能够使单兵在较高层次上进行认知性思维。教育依靠可用于和平或战争时期的多种任职岗位的教学技能、知识和行为,使士兵做好服役的准备。受过教育的士兵和文职人员具有适应新形势和陌生形势所需要的基础。”
新版《野战条令7-0》阐述了联合训练和教育的好处,但却接受了由陆军高级领导人领导的文化转型,使所有下属人员进行必要的改革,即接受所有士兵都要能思考、会办事的内容。条令中的措词可以被解释为把训练和教育分开,但是,我认为,这种解释可能会造成错误的两分法。如果我们想真正培养我们的士兵,那么,就应该避免这种两分法。在各个级别上把训练和教育融为一体,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使我们的士兵们做好准备。这是被称为基于结果训练思想的目标,基于结果训练的思想是由西点军校军事教学处主任凯西•P•哈斯金第一个提出的,马里兰州米德堡的非对称作战大队的作战应用训练课程计划对这种思想进行论证。该思想的名称演变成为“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OBTE)”。这并不是被称为“基于结果教育”的教育模式。
2.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
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的基础是接受这样一种思想,即精通是认知性理解与行为表现的结合。虽然任务的物理表现行为很重要,不应该受到忽视,但是,越来越重要的是,所有士兵从一开始就习惯于了解任务,了解执行这些任务所需的适当条件,并结合运用与任务有关的办法解决各种问题。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最基本的单兵任务,又适用于最高级的集体任务。
作战应用训练课程使用基本的步枪射击术作为训练工具对此进行了演示。初期入伍训练的士兵们学习基本的弹道学、角分法、瞄准镜校正原则、武器操作和故障排除。这些内容以士兵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此外,士兵们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单独练习,直到他们能轻松地完成这些内容为止。随着训练进入演练阶段,士兵们必须通过运用这些基本原则进行思考,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执行这些基本任务,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虽然难以把握,但是,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教导和鼓励士兵进行独立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有许多难以衡量的好处,如能增强士兵们的信心、能力、自豪感、主动性、责任心和职责感。其结果是,他们完成某一任务的情况并没有充分达到规定的标准,但他们却能掌握、认知性理解和执行这项任务,同时还发展了无形的任务属性。有些人可能会将此定义为“拥有自主权”。
在任务训练中,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最简单的例子是M16步枪或M4卡宾枪瞄准目标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熟悉走到25米的射程处向纸方格坐标目标射击。这些纸方格坐标目标上有标准的书面说明,告诉士兵向左或向右点击“多少”次,移动前准星,以获得想要的3发射击散布图。在通常情况下,士兵会根据说明进行修正,但他们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中,士兵利用简单的可用资源(如白板、小贩的包装纸或用柴禾棒在泥土上画图等)学会角分法。通过使用这些看得见的学习用具,士兵们了解了武器前准星的功能,并知道每次向左或向右点击实际代表一个角分的多少。当士兵们向零距离目标进行射击时,他们就能够从瞄准点测量其瞄准的偏差,并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自己对瞄准镜的修正,从而知道随着射程的增加,角偏差也随之增大。使用这种方法,士兵们能够使用看得见的反馈信息解决问题,把所使用的武器微调到零刻度。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然而,它却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士兵如何使用传统的方法或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方法执行某项任务。他们可以进一步教育自己,对指定的任务知道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进一步加强其训练。
这就导致了“滚雪球效应”,当接到更加复杂的集体任务时,该方法就会成为训练的赋能器,使士兵们轻松地完成基本任务,使对其能力充满信心的士兵们较快地掌握新的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挑战上。信心的增强使士兵们敢于参加解决问题和制订方案。
此外,由于教育是与体能行为相结合并得到加强,士兵们在长期执行非标准任务之后,保留的知识增加了,使执行任务的标准恢复到可接受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也许,最大的好处是,这一新的训练观念如何直接影响陆军对初级指挥人员按照任务式指挥实施作战的期望。
3.指挥和控制
《野战条令6-0 任务式指挥:陆军部队的指挥与控制》将任务式指挥定义为:“„„为有效完成任务,根据任务命令,通过分散执行任务实施军事行动。成功的任务式指挥是使各级梯队的下属指挥人员根据指挥官的意图发挥主动性,完成作战任务。任务式指挥需要一个信任和相互理解的环境。”
来自战场的报告表明,营和旅战斗队的指挥官所遇到的挫折之一是,一些初级指挥人员按照总的指导和意图行动有困难。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初级指挥人员可能缺乏增强适应能力的训练基础。在其他情况下,指挥人员可能想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执行任务中,需要指挥下属人员的一举一动,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对各级指挥人员实施基于结果的训练和教育。
再者,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种方案进行训练,但是,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通用的技能,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任务。从理论上说,可能做到的是,按照兵种的核心能力和军事专业实施训练,为成功地实施任务式指挥而培养必要的素质。
在当前的作战环境中,所有因素都能得到运用才能获得一些效果。我们的军事过渡分队、省的重建分队、战斗警戒部队和时效敏感目标定位的部队,都得到设计和运用,并在对付**分子或在居民区作战中取得了一些效果(包括:杀伤性或非杀伤性效果)。
4.目标选择
根据《联合出版物3-60:目标选择联合条令》,“目标选择的目的是综合运用火力,并使火力同步(使用可利用的武器系统对目标产生特定的杀伤或非杀伤性效果),使火力融入联合作战中。目标选择就是挑选目标、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并对目标做出适当的反应,同时考虑作战需求和能力的过程。目标选择有助于在联合作战计划过程中综合运用火力,使火力与其他联合功能同步。其他联合功能包括:指挥与控制、情报、火力、输送和机动、防护和保障等。
目标选择始于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运用部队的决定,然后逐级下达到最小的分队负责获得某种效果。使所有这些工作同步,不断监视和调整优先次序,以完成作战任务,这些都是些复杂的任务,需要积极地参与,指挥链要能有效地保证上下沟通。联合条令为目标选择程序奠定了基础,能够在指挥官和参谋人员随机应变、分配资源时提供帮助。陆军对联合目标选择模式进行了少许修改。
陆军使用的“四步式目标选择模式”可与“六步式联合目标选择程序”完全兼容。陆军的四步式模式是指:决策、探测、投射和评估。该模式适合于地面作战,并能为部队提供一种模式,把所有能产生效果的资源综合运用于作战中。《野战条令5-0:陆军计划和命令的生成》对决策、探测、投射和评估与军事决策程序结合的方法提供了极好的说明,即应该如何进行无缝隙的结合才能产生全面的计划,这些计划能较好协调和充分利用所有战斗力要素。
我们一直缺少一种能够为指挥官及其下属人员实际攻击目标的好模式。使用决策、探测、投射和评估与军事决策程序的关系进行类推,向部队提供领导程序的目标选择模式还是需要的。《野战条令3-60.1:时效敏感目标选择的多军种战术、技术和作业程序》在2004年把搜索、定位、跟踪、瞄准、攻击和评估介绍为时效敏感目标选择的模式。该条令主要供师或师以上参谋人员执行而编写,但却介绍了一部分专门阐述参谋人员攻击目标的思想。
2007年4月发行的最新版《联合作战出版物3-60》用其相同的模式将其定义为动态目标选择。目标一旦被识别,动态性目标选择模式即涵盖参谋人员所要求的各种行动,把分配的资源下放到预定的攻击位置,以确保成功地实施打击。正如陆军把联合目标选择程序改编为适应决策、探测、投射和评估的模式一样,这比较适合我们的情况,动态性目标选择的另一种模式也适用于全谱作战。
驻伊拉克的特种作战部队介绍了提出了搜索、定位、完成、利用、分析和通报的程序,并把该程序作为一种致命性目标选择模式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常规部队发现他们自己在遂行类似的行动,我们的特种作战部队为了使大家共同受益,共享了他们的模式。为实施致命性目标选择,该模式在协调所需要的资源中,有着确实的跟踪纪录。
其他地方的地面部队将搜索、定位、完成、利用、分析和通报的程序作为一种动态性目标选择模式的可能性是巨大的。搜索、定位、跟踪、瞄准、攻击和评估的程序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目标攻击和战斗毁伤评估处终止了。然而,对我们的地面作战部队而言,搜索、定位、完成、利用、分析和通报的程序却并不会在一次成功的打击和战斗毁伤评估处终止。我们知道,目标征兆和(或)从目标收集到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后续目标的出现。
搜索、定位、完成、利用、分析和通报的程序中的“利用”就是指成功地利用一个目标,为随即进行的打击提供准确的情报(保持主动性),或为重新制订目标选择程序提供信息。所有负责获得效果的部队要及时向作战/情报机构通报观察到的情况和效果,这对战斗指挥所需要的决策至关重要。
野战条令3-0《作战》把战斗指挥定义为:“了解、想定、说明、指挥、领导和评估部队的艺术和科学,能把指挥官的意志强加于敌对、有思考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敌人。战斗指挥运用领导能力,按照时间、空间和目的协调部队和各种作战功能,将决策变为行动,以完成作战任务。”
搜索、定位、完成、利用、分析和通报的程序,作为一种帮助参谋人员协调的动态模式,当与部队领导程序相结合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使用时,能够帮助初级指挥人员和作战参谋(在总的指导和意图内负责作战)解决各种问题,向负责战斗指挥的高级指挥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全面的态势感知信息。作为在训练中能学到和使用的一种模式,该程序为初级指挥人员锻炼解决问题的技能提供了手段,并为基于想定的训练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底线是,军队需要在各个级别都有解决问题的人员。我们有着健全的条令,条令上的主体原则都得到了证实。我们必须使士兵和指挥人员扩展所需要的知识和创造力,以便将条令和原则运用于他们自己所处的独特形势中。通过改变我们的训练观念,以及在训练和作战中结合运用已被证明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我们就能够培养在不确定时代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指挥人员。
作者:马特•B•丹尼斯(Matt B.Dennis)
第三篇:《跟着美军上战场》读书心得
写在前面的话
那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我那时还住在丁香里的宿舍,屋内空无一人,只有那一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立式空调在工作,想当初来到公司,晚上回到宿舍比较冷清,所以大家都会找些事来做,而那时的我便经常去附近的思达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顺便买一份郑州晚报借以打发时间。
说起来那时候获取外界信息主要靠网络,不过我一直认为各类报刊杂志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地气,更能引起我的共鸣,更加有一种真实感,而这个晚上在郑州晚报的好书推荐板块我看到了一本书籍(后来也看了很多,买了一些,很受益,感谢郑州晚报),它的名字叫《跟着美军上战场》,或许是作者与报社是同行的缘故,晚报选中了它,但是这都无所谓了,记者的经历往往比较丰富,那看见的,听到的,都可以好好的发挥一下,而这本书又是两位战地记者,所以勾起了我的兴趣。
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美军更是对我们持一种排外的态度,我们对美军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二手三手信息,很多时候的报道更像是替美军发言人传话,所以我们对美军的种种了解很少,而书中的两位新华社记者跟随美军来到阿富汗战场,在那个非常的时刻记录下了他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点点滴滴,我认为这是很宝贵的记录,从这些记录中我想我会有很多感悟。记得当时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国内的很多记者前往伊拉克,在那片土地上带回来很多珍贵的报道,在此向诸多新闻工作者致敬。后来,在当当网上买了这本
书,看了看,想了想,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读书心得。
《跟着美军上战场》读书心得
让我们以封面的一段话作为开头:我们要亲眼见证这场中国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战争,所以我们必须去。输了,现实的恐怖威胁将直逼中国西部。赢了,美国的坦克将直接开到中国的边境线上,美军在那里进行着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卡在中国能源战略通道的咽喉上,可它却与占中国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接壤,它不象钓鱼岛和南海那样吸引中国人的眼球,早过了战地记者一夜成名的时代。
何为职业责任感?对于记者来说,一手的报道便是职业责任感的体现,记得国内的地震频发的时候,许多志愿者来到了灾区自发救援,同时也有很多记者,现场的生存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在此向他们致敬。
准备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像美军申请走程序,事前的诸多培训,在战场中如何生存等等,当然还有买保险,呵呵。
文章中2位记者如何与美军,海关,当地长老打交道也是很有意思的,中国的酒类是比较出名的,可惜美军禁酒,最终美酒外交也告吹了。
接下来是2位记者在阿富汗跟随美军采访的诸多事宜,给我一种感觉美军对于打仗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各方各面都有安排,我相信我们的军队也有类似的统筹,只是很多细节我们不知道而已。
作为战地记者,与参战的军人一样面临者危险,文中有很多部分是在描述2位记者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化解,再次感慨美军的诸多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有一样的好奇,美军的强大到底体现在哪里?毋庸置疑,高科技与大量的资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光看看美国大片和美式大型游戏里面的武器装备就知道人家的厉害之处,书中的许多照片展示了美军的强大攻击,武器是M13,各种枪榴弹,火箭筒,悍马车,排雷车,嗅弹犬,防风面罩,卫星电话,高精准制导系统,多种口味的单兵口粮,食堂如同五星级酒店,还能听音乐,看电视,玩电玩,在酷热的伊拉克吹空调,每天只喝矿泉水,而且不允许使用当地的水,怕被污染,当然也有供应商的利润在里面,我称之为被动高消费,但是在美国挣钱也很容易,每天整车整车的矿泉水运到战场,这个声势很壮观,无形中形成一种强大的感觉,在鼓舞士气方面也是很好的。
记得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叫使命召唤,一开始剧情任务便是练习射击的精准度,使用瞄准镜,并且有一位军士告诉你要打得准才可以,在战场上拿着武器肆意开火声势很大但是打不中目标只能表明你很菜。感觉美军以及西方的培训工作比较细致,一开始就给你一种专业精准的感觉,而我们很多时候则是自己摸索,最后形成每人一套的自我技能,所以使得我们的单个人能力往往很强,但是集体协作能力则非常弱,再看看现在的现状,拥有强悍能力的个人也越来越少了,让我非常郁闷,为什么我们没有形成一套让人信服的标准与流程,能够批量的培训我们的员工,让大家形成一批具有标准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因为竞争的加剧使得我们都开始藏私了吗?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吗?是逐利精神和公平竞争环境的缺失吗?是诚信体系的不完善
吗?
应该说古代时候有很多的门派,每个门派也有很多的心法秘籍,我们的祖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研究出的心得是宝贵的财富,但是很多到现在都失传或者被误用误解,因为没有与时俱进,不能立刻创造效益便被抛弃,所以现在西方包括我们的邻居日本都对我们不注重保护祖先文化给予强烈的质疑,甚至主动跳出来要抢夺我们的文物,在强烈谴责其强盗逻辑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有反思。另一方面,我们现有制度,流程,模式的创立是否有效借鉴传承了前辈们的经验呢?一说创新好像非要打破原有制度,非要摸着石头过河。如同当年的项羽,打下了咸阳非要把秦始皇的宫殿烧了再建一个更大更好的,浪费了很多财力物力,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消失了,只得让我扼腕。
现在南方发达地区讲究一个传承,员工有什么经验写下来形成文字类的东西,这样即便员工离职也能使这样的经验得到保留,这是很好的,许多知名企业诸如国美的员工手册与企业发展手册也是根据早期诸多前辈的经验来撰写,详细规定了连锁经营的一些标准以及流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框架。从采购,仓库,物流,店面,营业,广告,资金,定价,服务,合同到货物摆放的位置和朝向,营业员站立姿势和说话语调,员工服装颜色和洁净程度,店面楼层和过道宽度,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成为国美的经营管理宝典。希望我们也能多一些积累与传承,日常工作的经验,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效果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以及一些感悟体会,以
前不了解的现在认识清楚的,写下来留作参考可以让同事以及诸多晚辈少走很多弯路。
言尽于此,想了解详细内容,请阅读本书,让我们以书中的结尾来作为本篇心得的结尾:
邱永峥,郝洲被“嵌入”美军驻阿富汗前线部队,连续发回中国媒体十分罕见的美军与塔利班的之间的战争报道。这是中国记者近年来第一次跟随西方联军进行报道,这对中国记者在独立报道精神方面是个严峻的考验。令人宽慰的是,这两名记者虽然受到美军的种种限制,但是,他们的每篇报道都力争真实,深刻,尽量给读者完整的事实。至于这场战争的是是非非,留给广大聪明的读者去判断。在这里,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我代表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向这两位年轻的中国记者致敬。
第四篇:信息化作战
当今时代,信息已成为全球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掌控战场物质和能量流向的关键因素,尤其制信息权更成为决定战争胜负新的战略“制高点”。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各国军队转型的重要核心内容,对于全面提升军队核心军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就我军信息化建设与自主创新发展等话题记者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进行了专访。
信息化建设应顺世界大势而进
记者:当前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军事变革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请您谈谈如何认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把握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于全:军队信息化是指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整体作战能力的军队转型与发展过程。涉及到思想观念、军事理论、装备体系、组织结构、法规标准、管理方式和人员素质等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
军队信息化建设大体要经历独立建设、全面发展和整体转型三个重要阶段。独立建设阶段主要完成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原始积累,逐步加大信息技术向机械化武器的嵌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通过系统性综合集成,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从而改善决策质量和速度;整体转型阶段将实现完善成熟的一体化作战体系,使军队整体作战能力产生质的跃升。
记者: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于全:目前世界强国军队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军等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全面进入系统集成阶段的中后期,各国与他们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拉近缩小,因此更新思想观念、打破领域界限、深化需求分析、加强统筹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等是各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顶层设计是跨越式发展关键
记者: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把握我军信息化建设全局,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
于全:从战略全局出发搞好顶层设计十分重要。离开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就无法从战略高度实施统一规划,也就无法最大化地实现各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
记者: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于全:从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实践看,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立高度权威的领导机构,规划全局性方案和研制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等方面,这是实施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重要组织保证。例如美军《2020年联合构想》、英军《国防信息战略》等,均确保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美军《C4ISR体系结构框架》、《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等体系结构研究,更从全局上阐述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实质内容等。
记者:军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于全:美军2007年提出的《全球信息栅格(GIG)体系结构视图》有很强的代表性。该体系结构以信息为焦点,广泛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强调信息和服务的可发现、可接入、可共享和可理解,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自适应等许多显著特点。
总体来讲,军队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系统与网络层面向着空地立体化、一体化、栅格化发展,设备与软件层面向着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服务化发展,各种作战力量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综合集成能力显著增强。
军事需求对推进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请谈谈军事需求研究对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于全:“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装备发展的基本规律。装备科研要由军事需求来牵引,这样研制出来的装备才能贴近部队作战实际。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基本取得共识,但如何提出合理、可行的军事需求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必须加强需求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的需求理论与方法。
记者:联系信息化建设实际请谈谈该如何加强军事需求研究?
于全:探索需求研究的方法、道路,寻求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始终是装备科研领域的重点课题。军事需求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决不能孤立地搞军事需求研究,必须把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可能对作战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为需求研究的输入条件加强研究,应让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紧密结合,在作战实验室中进行仿真推演,做到在虚拟战场上怎么设计战争,在现实战场上就怎么实施战争。
自主创新是信息化建设命脉 记者:请谈谈您对创新的理解?
于全:创新意味着生存与发展。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和残酷的领域,最需要创新活力与创新精神。去年俄格冲突,格军动用了包括乌克兰“铠甲”雷达系统在内的多种监视雷达系统。结果,在俄军电子战部队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暴露空中位置的俄空军损失了4架战斗机。但随着俄军先进电子战部队介入,格军落后的雷达及通信设施基本上陷入失控状态,不得不起用“传令兵”,最后战争结局不言而喻。现代战争警示人们,研制先进武器装备,缩短与对手的装备“代差”,光跟在别人后面模仿肯定不行,必须紧盯技术前沿,与对手赛跑,只有敢于超越、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记者:如何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于全:原始创新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创新,也是最有可能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创新。新通信原理、机理的发明往往会对核心军事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像1901年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信就给机械化战争带来了重大变革,目前全世界关注的量子通信技术也是一种可能带来信息系统重大变革的关键技术。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记者:走军民融合的路子,是当前我军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请谈谈军事通信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关系?
于全:近年来,虽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地区级冲突没有停止过,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使军用民用通信技术互相转化、相互渗透。外军大量案例表明,推动军事通信技术进步必须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综合优势、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等,以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
同时,必须有效地防止“乱撒胡椒面”,力争能够在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等重要领域取得快速突破,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
第五篇:美军信息化建设
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新的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并在之后的各次局部战争中予以应用和验证,尤其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更成为“快速主宰”、“快速决定性作战”、“基于效果作战”、“网络中心战”等新联合作战理论的实验场。美军新的作战理论和方法,给传统的作战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通过对美军新的作战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美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震慑:达成快速主宰”“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多个全新的作战概念,并在近期的几场战争中予以实践。这些战争新思美军非常重视新的作战理论的实践,为了尽快实现由理论向实际能力的转变,美军基本上遵循“概念-实验-实战”模式,经过此过程的反复循环,验证和提高作战理论的科学性,提高其军队打赢战争的能力。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更成为美军新作战理论的实验场。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军事理论、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催生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新军事变革是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为目标的诸领域、诸要素互动发展、有机联系的大系统[1]。同时,新军事变革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必须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跟踪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有科学借鉴便没有后发优势,也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深 入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及其在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反映,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出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建设“ 技术决定战术”, 这是恩格斯的名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战争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印证了恩格斯这句名言的真理性。特别是海湾战争后, 走在信息技术发展前列的美军意识到信息技术必将对未来战争带来革命性影响,传统的战略思维与作战理论将不再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于是, 美军一批军事理论家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陆续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全新作战理论, 并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