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没有学位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心路历程
一个没有学位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心路历程
2009 年 6 月,一切该通过的考试都通过了,一切该办的手续都办了,然后,我只拿到了毕业证,却没有拿到那本绿色的学位证。原因没有别的,都怪自己 TMD 太混了:大一的时候只顾着参加学校的学生会活动和谈恋爱,把学习扔到 了一边,结果期末考试一挂就是四门科目,暑假上来的补考我也缺席了,导致那 四门“红光焕发”的科目直接重修。按照学校的规定,没有学位的情况有如下两 种:
1、重修科目达四门以上,2、四年八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总的平均分低于 70 分。毫无疑问,我仅仅通过大一一年的学习,把我的学位学没了。我没有对这个结局感到过分的吃惊和失望,因为这本就在我的意料之中,但 我实在是不想在学校里多停留一秒钟,同学们手中那个绿色的本本实在是扎得我 眼睛疼。其实,为了挽回我的学位证,我不是没有努力过:学校规定,如果能通 过英语六级考试,学位证就能给我,我参加了,可惜没通过;学校规定,如果能 考上研究生,学位证就能给我,我去考了,可是落榜了;学校规定,如果能将毕 业论文发表在省部以上级别的报刊杂志上,学位证也能给我,可是,我没有那么 高的水平;朋友建议我让我爸去学校打点打点,把学位证搞到手,可惜,我并不 想让我爸知道我没有学位证的事情,靠耍手腕拉关系得来的学位,我宁可不要。于是,在毕业离校那天,我的行李箱里有我的毕业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计 算机二级证书、党校结业证书,还有各种校学生会颁发给我的获奖证书,惟独没 有那本学位证书。走出校门,上了公交车,望着渐渐远离视线的学校,我很想后 悔,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如今,我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没有学位并不等于没有一 切,我的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在家窝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提着行李,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公共汽车。这次去上海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准备司法考试。对于一个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司法考试不仅仅是对我四年大学学习的 一次交代,也是打开我未来之门的一把很关键的钥匙。学法律的人毕业后大致有 三种走向:混得好的,当律师、当法官、当检察官;混得稍好的,会被一些行政 事业单位吸收,在那里做一名工作人员;混得糟糕的,便是无业游民。很明显,我不想做最后一种人。我报了那年的司法考试,为了更有效率地复习,我准备报个封闭培训班,最 初我报的是杭州的万国,结果没有去,我听说万国出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具体 内幕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很多好的老师都离开了,只剩下了一些很垃圾的讲师,
我想我是要通过司法考试的,报个培训班为的就是找个好的老师来辅导自己,如 今万国就剩下些个垃圾了,那我还去个毛线啊,赶紧退名退钱,在同学的建议下,我拿着退来的钱报了上海的三校。三校的培训机构设立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校坐落在嘉定区朱家镇旁
边,那地方人烟稀少、荒凉孤僻,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几条通向远方的公路,几 幢低矮破旧的平房,从那里到上海市内的公交车一天没有几班,交通很不方便。我在上海一呆就是两个月,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吃饭、上课、睡觉,偶尔碰上培训机构放假,我就和同寝室的朋友一起去两公里外的朱家镇内吃一顿 烧烤或晚餐。培训班里总共两百来号人,基本上来自江苏和浙江,不过我没打算 来这里交朋友,所以除了同寝室的朋友,我也懒得去认识什么人,两个月下来,别说其他同学,我连坐在身边的那个几个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我努力地学习备考,只想要一个光明的未来。让我遗憾的是,两个月的艰苦备战并没有换回应得的结果,那年的司法考试 我只有 350 分,而通过的分数线是 360 分,我差了 10 分。当我得知我的成绩后,我真是相当郁闷,辛辛苦苦努力了之后,却没得到所 期望的结果,那种痛楚可想而知。如果我身边有多啦 A 梦,我可以让他拿出如 果电话亭,我立马抓起听筒对里面大声喊: “如果我的司法考试成绩能再多 10 分的话……”可惜我身边没有多啦 A 梦,我也只能学着接受现实。可是,这样的现实不是说接受就能接受的,我从此告别了 QQ,又将手机开 成静音状态,拒接一切同学和朋友的电话,这样我就再也不知道某某某通过了司 法考试,某某某考上了公务员这样的事儿了,这些好消息对我而言,是一种难以 名状的痛苦和折磨。接下来的日子,我真正过起了宅男的生活:整日窝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吃饭、睡觉,这样的日子很清闲,却又很苦涩,期间有许多同学和朋友 打电话来叫我出去聚会和游玩,我都拒绝了,我真的很怕见到他们,我没有资格 和已经有工作、已经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人聚在一起,我会觉得我很低 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期间我在网上投过几分简历,我不敢有什么奢望,只希望能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第一次去面试的是一家房地产营销公 司,应试的职位是行政管理,接待我的是一个少妇,她就是做行政管理的,她向 我介绍了一些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业务,问了我几个问题,这是我第一次 面试,我根本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对她问的那几个问题,我感到非常突
突兀和陌 生,也不知该怎么回答,那女人也不生气,只是微微笑了笑,似乎心里对我到底 有几斤几两早已有数,然后,她带我去见了公司的老总,老总又问了我好几个问 题,都是关于我的个性、爱好等等方面的,我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后老总跟我说,像我这样没什么经验又对公司业务不熟悉的人,刚进公司就得从基层员工开始做 起,不能马上就做行政管理的工作。我最终还是没有去那家公司上班,一来觉得营销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自己也 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二来父亲也不同意我去私营企业给人家打工,毕竟家里也 不缺这点钱。于是,我继续在家宅着。
第二次面试是在一星期之后,应试的是一家商标事务所,这次面试更快,填 了一份表格后,我就被带进经理室面见了 BOSS,BOSS 问话也非常简短,有了 第一次的教训,第二次面试我感觉没有第一次那么生涩了,所有问答完毕后,经 理让我回去等消息。这一等就是一个礼拜,到了下个星期一,我实在等不下去了,就打电话询问我的面试情况,那边的回复是:如果第二天没收到录用我的通知,就让我不用等了。结果我一直等到周末,也没有等到我被录用的消息。第三次去面试,我是抱了很大的信心的。那家公司位于杭州市四季青服装批 发公司对面,做的是服装营销方面的生意,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我一个学姐的 姐姐(这关系貌似很拗口),早在毕业前夕,学姐就在她姐姐面前引荐过我,那 时候公司来了一个法律顾问,身边急缺一位律师助理,所以想招一名法学专业毕 业的大学生,可当时我由于要准备司法考试,就没有去那家公司实习和工作。如 今已经过去差不多半年时间了,没想到那个律师身边还是没有招到合适的助理人 选,这对于我而言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我就去应聘了,第一次去没见到 那个律师,说是外出办案子去了,第二次去的时候见到了,那个律师只问了我一 个问题:你对你的前途是怎么规划的,是想做律师,还是想做公务员?我说我想 做律师,结果那个律师笑了笑,什么话都没说,只说让我回去等消息。又让我回去等消息?我心里的感觉很不好。回家后,我仔细揣摩着那个律师的思路和目的,他为什么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别的不问,偏偏问了我这样一个和公司的业务毫无关系的问题?我又仔细 地分析了一下我的回答,也觉得没什么不妥的地方,总结到后来,虽然情绪上还 是有些绝望,可理智告诉我,这次说不定会被录用。可是,最终还是我的情绪判断胜利了,一周后我收到了公司发来的短信—— “我们感觉你不太合适,不好
意思,让你跑了这么多趟。” “没事。”我淡淡地回复了两个字,心里却五味杂陈。三次应聘失败后,我再也没有动力去找工作了,我觉得我自己很没用。那段 时间我的心情已经压抑到极点,毕业前,我自视甚高,总以为自己有才华、有魅 力,能够在毕业后成就一番作为,没想到毕业之后,我三番两次地栽跟头,别人 都在往上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即使工作不如意,至少也是在靠自 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而我,这也失败、那也受挫,忙活了半天,却还是窝在家 里,吃父母的、用父母的,一事无成。父亲找我谈过,他的意思是让我乖乖呆在家里,好好准备考公务员,毕竟我 的家庭够富裕,即使我不工作,光靠父母养着,也能度过我的一生,因此,父亲 让我趁早放弃去私人企业给别人打工的念头。我理解父亲的用意,他白手起家,打拼奋斗了大半生,才拥有了今天的财富 和地位,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再去像他一样吃苦受罪,他只想我能有一份安安稳
稳的工作,好好成个家,过过幸福平静的小日子。可是父亲不明白,公务员不是 说考上就能考得上的。我曾经跟父亲提过,让他凭借他的人际关系,帮我安排一 份工作,父亲拒绝了,倒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儿 子顶着他的光环来工作。接下来的日子,我顺从了父亲的旨意,没有再去找工作,报考公务员考试的 日子也临近了,我花钱报了个培训班,是那种网络授课,我在家里,打开电脑上 去就能听课。说实话,公务员考试的范围实在是太宽泛了,根本不知道哪些是重 点,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着手准备。培训班每次上课的内容也不一样,只能听 到什么就准备什么。差不多三个多月的时间培训下来,我唯一的收获就是申论开始写得有模有样 了,至于行测这块,我实在是对我的水准不敢恭维,数学运算这块内容我几乎是 一窍不通,每次做模拟卷,十题里起码错一半以上。离省考还有一星期的时候,我去参加了某公务员培训机构设立的考前冲刺 班,培训时间是七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培训到晚上九点结束,这样的 日子辛苦而充实。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那天人非常多,上午考申论,下午考行测。申论比我 预想的要难,因为那个题目我没有怎么准备过,培训班的老师也没有怎么提到,我只好凭着我自己的印象和理解去写,虽说字数也达到了,看上去也没偏题,但 我感觉始终不怎么好。下午的行测更别提了,我原先计划先做资料分析,然后做 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再做言语理解和表达,最后做逻辑判断和常识题,可没想 到我
第二篇:本科生学位
本科生学位
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
学科专业: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导师姓名:孙来勤 教授
开题时间:2014年6月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论证
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克服大学生公选课逃课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所以,本次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快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变学校教学模式,加强在校教师、学生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
(一)理论意义
(1)学术的角度。选择这个主题是为了能够通过客观的调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最重要的是与之前的研究形成比较,从而有利于达到借鉴的目的,完善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模式。
(2)现实性角度。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3)宏观的角度。“大学生逃课”从表层看来,似乎只不过是大学的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它却关乎着学生本人的自身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于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实践价值
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公选选课逃课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习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学生。
3.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关于解决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的呼吁越来越多。王益民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一文中,对这个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具体为(1)明确培养目标,营造校园文化。(2)抓紧课堂教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3)指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4)加强校内学术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5)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黄萍在《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剖析及解决对策》一文中提出六点解决方案:(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2)实行弹性学分制;(3)改进教学方法;(4)改变考试方法;(5)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6)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主要概念界定
逃课概念界定:人们一般所说的“逃课”多是认为学生没有按时到课堂上课,有时也称为“翘课”。事实上,“逃课”可分为“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两个概念。“显性逃课”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曾这样定义: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
选课概念界定:选课制,也称课程选修制,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
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有关大学生公共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的文献,对此现象形成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作为编制问卷的参考依据。
2.根据已有研究,编制大学生公共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开放性问卷,并选取在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人数60人,进行问卷调查。
3.对调查结果进行编码处理,归纳出大学生公共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4..对调差数据作分析和探讨,总结研究结果,并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问卷法
四、论文总体计划和进度安排:
2014年1月论文选题014年2月开题报告
2014年5 月抽样检查
2013年6 月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郝爱花《大学生逃课分析及改革探讨》2011年第2期
[2]王益民 《大学生选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03)
[3]李介.王雄雄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青年研究2006(01)
[4]聂冬栋《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136 6.[5]周彩.《大学生旷课违纪的特殊心理探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六、文章大纲:
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
一、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应然分析
(一)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的涵义
1.逃课现象
2.逃课现象特征分析
(二)大学公选课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
(三)改变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实然分析
(一)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的调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样本描述
(二)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研究现状
1.问卷调查
(1)研究设计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论
2.访谈
(三)调查结论
三、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自身内在素养的原因
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2.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
3.课堂乏味单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外在影响的原因
1.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显得松散,弹性较大,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制、“个性发展”。
2.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
3.父母对大学生的大学学习关系程度降低。
四、大学生公选课逃课现象对策:
(1)加强纪律教育,防患于未然
(2)加强学风建设和考风考纪
(3)不断改革学生管理工作
(4)增强依法管理意识,完善违纪处理制度
(5)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
(6)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7)重视对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工作
(8)倡导文明修身,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三篇:一个教师的心路历程
一个新教师的心路历程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经过师范三年的学习,或许我拥有了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许我懂得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或许我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到底应该怎样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我却答不上来。因此我感到困惑,觉得迷茫,我应该怎么做呢?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探索着,追寻着。终于我遇到了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它让我不再彷徨,不再不知所措。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用平实的语言,将其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我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孔子近乎完美所诠释的“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因材施教”与孔子有点不谋而合,他也认为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 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 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这使我想到当面对头痛的学生,我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他,认识他这个人。当我真的了解他,我就能明白并且真正的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我可以对症下药,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当他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之后,这股激动兴奋能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那么我想离彻底改变他就不远了。
秉着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习来的这一真知灼见。并且,我考虑本学期我的实际情况。我理性地做了思考,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平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我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由于学生本身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一样的优秀,也不能硬着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上都一样的优秀。在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对学习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针对这些“苗头”加以培育。坚持下去,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如果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我认为也不应该怕,只是要晓以利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班主任在平时要注意,多提醒,帮助他全面提高。
最后,我得到最深刻的体会是永远对孩子保持信心,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只要你因材施教,肯花时间,肯花精力。那么你的教学一定会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识。而对于我自身而言,我也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成功的喜悦是甜蜜的。由于教学经验缺乏,经过这近半年时间的锻炼,我体味到了为人师的诸多滋味。
作为一名新教师,当真正踏入教学这个工作岗位时,我有的是激情,有的是闯劲,但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记得刚来的时候,对于怎样去备课,怎样去上课这样的问题,我都茫然无措。我知道,学习才是我进步的有效途径。新参加工作,很多地方都是在一边学习,一边适应、提高的,我力求抓住所能抓住的机会,认真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
首先,虚心向在座的各位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学习。尤其是向在一个教研组的老师学习,你们是离我最近的学习资源,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大家都非常乐意的帮助我,当我向你们请教教育教学上的难题时,非常感谢你们都给了我非常可行而周详的处理办法。
其次,认真参加系部和学校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学校的各位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非常的关心和爱护,经常组织各种培养活动让我们参加。青年教师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进一步学习,是我们起好步、开好头、少走弯路的学习的平台。每一次的学习,我都认真做好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受益匪浅。
同时,把握住听课机会。作为一个新教师,最大弱项就是课堂教学把握不好。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半年来,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风格,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所以,我每次听课都详细地做好笔记,学习借鉴每位老师的好的方法、举措,希望自己能够博采众长,努力上出让学生满意课!
总之,我点滴成绩的取得是系部各级领导和教研室主任以及其他老师帮助与支持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他们的帮助与鼓励下我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经验浅薄的专职班主任转变成颇具成熟气息的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给我指引了方向,我顺着捷径一路走来,消除了初来乍道时的许多困惑、对许多事措手不及的无知。我学会了与学生融洽的相处,学会了课堂授课的游刃有余,师生关系的融洽。
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技能。我知道“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要继续不懈拼搏,做一个永远“有准备的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第四篇:一个教师的心路历程
一个新教师的心路历程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经过师范大学四年的学习,或许我拥有了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许我懂得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或许我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到底应该怎样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我却答不上来。因此我感到困惑,觉得迷茫,我应该怎么做呢?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探索着,追寻着。终于我遇到了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它让我不再彷徨,不再不知所措。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用平实的语言,将其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我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节叫做《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在学校中总是会出现许多令我们老师头痛的问题,我们会感叹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再下去教师甚至会碰到很想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说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将它归结为学生不喜欢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从来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让我想起了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该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孔子近乎完美所诠释的“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因材施教”与孔子有点不谋而合,他也认为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 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 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这使我想到当面对头痛的学生,我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他,认识他这个人。当我真的了解他,我就能明白并且真正的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我可以对症下药,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当他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之后,这股激动兴奋能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那么我想离彻底改变他就不远了。
秉着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习来的这一真知灼见。并且,我考虑本学期我的实际情况。我理性地做了思考,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了解一个学生,不能看他的分数,分数不能决定一切。我要学会与学生进行谈心,并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我相信一个好的教师肯定是一个懂得倾听的教师。我可以与他谈几次话判断他的个性特点,擅长喜好,任何一个学生身上肯定会存在闪光点。一个人不可能是全才,也许一个闪光点便可以让他改变在你的心中刻板的印象,我要相信他也可以成为可造之材。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这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认课教师同样应该家访;学生入学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旁敲侧击学生的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时教学时,教师也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础上,我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由于学生本身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一样的优秀,也不能硬着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上都一样的优秀。在对在学科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对学习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针对这些“苗头”加以培育。坚持下去,相信这些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如果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我认为也不应该怕,只是要晓以利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班主任在平时要注意,多提醒,帮助他全面提高。最后,我得到最深刻的体会是永远对孩子保持信心,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功,只要你因材施教,肯花时间,肯花精力。那么你的教学一定会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使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识。而对于我自身而言,我也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五篇:一个博士生的心路历程
一个博士生的心路历程(转载)
作者: xinzhu100发布日期: 2006-11-20查看数:出自: http://emuch.net
今天恰好有点时间,打点字打发时间;一方面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另一方面也许小木虫上有想考博的同学,我的经历给大家一点点参考吧!
嗯,从头说起吧!我现在学的是理科,但其实我不喜欢搞理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的语文都是最好的,作文课上老师总念我的作文当范文。中考的时候数学、化学是满分,但是我还是喜欢学文科。上小学的时候看《少年文艺》、《长袜子皮皮》、《十万个为什么》这些读物的时候我就一直想,将来我自己写书给别人读一定是件挺爽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级的时候看了第一本武侠小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看不太懂但是觉得特有意思;从那时候起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妈不让看,就躲到厕所里看。虽然如此,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还是选了理科,因为受老爸“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思想影响太深;我当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男生学文科总有点怪怪的,再说我的理科成绩虽然比文科差点,用心学也未必就考不上大学。
后来我被第二志愿录取的时候,老妈一个劲的劝我复读,连高中宿舍的阳面寝室都给我安排好了。我觉得一是丢不起那人,二是浪费一年时间怪不值得的。好歹是个本科学校嘛,不行我可以考研考博嘛!于是在老妈的抱怨声中,我独自一人提着行李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老爸说要送,我死活不让。就这样我在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度过了七年。
本科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上那些老掉牙的课,偶尔逃课去看晒太阳,上网灌水,玩电脑游戏。大一军训的时候在校刊上发了一篇文章,就被抓到院团委跑龙套。后来也当上了官;不过和那些狐假虎威的垃圾不同,我自认还是在大多数时候站在同学的一边的。起码我手里边的通报批评之类的回单一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私下处理掉了;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很BT的,有一个处分整个学期的奖学金就无条件CUT掉。大一大二的时候为了过四级好好学习了一阵子,大三的时候突然感到,如果现在到社会上去谋生,我除了干体力活之外竟然无以谋生:编程序,数据结构、离散数学之类的基础不扎实;搞行政,没有深厚的背景;教书,没有学历;去打工,没有任何经验。
所以我决定考研。但是虽然有想法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践。在1999年10月26号那天(我记的非常清楚),我在广场坐了一个晚上,抽掉了半包烟,终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其时院团委、学生会已经换届,我除了继续上那些老掉牙的课程之外就开始准备复习。当时的形势是,我的外语刚过4级,两次六级58分;专业课也马马虎虎;保研的事情本来只要成绩过线我肯定灭有问题,因为院里的上层早就给过我信号:我能否保上研只取决于平时成绩能不能过学校每年都要重新划的分数线,只要过线,肯定有我一个。各位不要874我,这是生计所迫,我从来没有给上层送过钱物,这个待遇是为院里卖命的补偿。后来的事情就富有戏剧性了:我的平均分差两分。
我没有想太多,既然不能保,就自己考。考名校的是来不及了,就考本校的。按部就班的报了个政治班,买了几本书,然后就开始看书。那时候开始抽烟抽的很凶。每天早晨到自习室坐到晚上,看书累了就到窗户看马路上的人来人往,还有漂亮MM。一般来说一条烟抽完大概就看完了一门课程。不过英语用了两条烟,政治只用了半条。因为专业课和英语占用了太
多时间,政治只看了大概半个月。直到考政治的前五分钟我仍然在看毛泽东思想。不可否认,大学四年锻炼了我突击应付考试的能力。我用一个晚上就可以应付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两个晚上就可以达到80分以上。虽然现在很为当时的做法后悔,因为其实放弃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但是已经不能挽回了。
考研的结局毫无悬念,我的成绩全部过线,排在前五名。面试成绩第一,一方面因为我在院团委主持工作锻炼了口才,另一方面有上层维持。研二那年突然觉得应该换个环境,同时也觉得硕士找工作也很难,于是打算考博。当时考虑到自己是应届生还有冲劲,工作以后想再考就可能比较难,所以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当时上网搜索了一下,再跟师兄师姐取经,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条件和当前的考博形势:自己硕士阶段的基础知识学的比较扎实,所欠缺的可能是专业外语;另外招收博士生的单位里面,高校的博士生待遇较差(分导师和学校),而且相当一部分博士生需要自己交钱(多的要每年交1.3万),相比之下中科院之类的研究所不仅不收钱而且发的补助较多,所以为了不交钱决定考科学院的博士生。其实在读本科的时候一直是伸手向家里要钱,我们家是工薪阶层不是很宽裕的说;读硕的时候自己打点工赚点钱不过有时候还是要家里接济;想想如果读博士还要家里出那笔自费的钱觉得很难开口,于是更坚定了考科学院的决心。不成功,则成仁。
决定了以后就开始搜集资料,看专业课,学外语。其实大学里读研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仅没有学业压力,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玩,我研一的时候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黑格尔,钱钟书,晚上去打帝国时代。现在看着其他的同学去通宵CS,泡MM,自己要每天起早贪黑K书,就觉得真是自讨苦吃;不过当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想法就改变了。
每天在图书馆里到晚上快关门的时候,人大部走光了,能坐几百人的大自习室里头只有几个同道中人零零星星的散落在不同的角落,天花板上的扩音器放着《回家》的萨克斯曲子,突然感觉很幸福。回宿舍的路上看着橘黄色的路灯和飘落的雪花,心里想着,即使考不上有过这段历程也值了。研三的冬天去北京见了导师,转过年三月份就考试,面试。等成绩。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非典。
因为我当初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考博,根本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在赴京考试的前三天才做好简历,考完笔试和面试就匆忙去北京一家单位面试。也许是得益于本科时学生工作的锻炼,感觉发挥的很好。那是一家一百多个老师的学校,党政一把手和人事处长给我面试。开始人家打算半个小时结束,可是后来四个人谈了两个小时。最后院长问我:你的硕士论文做完了么,要不你就先过来工作,其他的手续都是小事情,慢慢再办!我当时那个寒啊,只好说学校还有事情暂时过不来。到现在我仍然想起来就觉得很对不起人家。SIGH。
后来成绩就出来了,最后都过线了。当我六月底到收发室取那封挂号信的时候,看着信封上的落款,我暂时没有拆开;因为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来到操场,望着运动场周围的看台、环绕的垂柳和谈恋爱的同学们,我的心底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知道,从此之后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多一点自信。到北京报到以后,虽然不是事事如意,但我最高兴的有两件事:一是老板人很好,二是终于彻底经济独立了,虽然依然很穷。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我罗里罗嗦说了一通,但是缺了点什么?对,是女人。我本人属于那种不令人讨厌的类型,个子(180CM)、样子都还过的去(虽然太瘦了),也会装深沉;所以追求没有失败过;一共有过两个GF,后来都分开了。一个是因为异地,也
可以说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一个是因为误会而相识,因相识而分手。从那以后我得出了几个结论:
1、校园里的爱情是水晶,晶莹美丽却经不起现实的撞击;
2、两个人相处,最难的是沟通。她对我说:我们都没有错,我们的错误是因为想让两条平行线相交。虽然那场风暴已经过去了,但是一想起来还是心底隐隐作痛。算了,这段不写了。
现在我每天按部就班的做研究,每月领一点钱,闲的时候上小木虫逛逛,闷的时候抽几支烟,期望能早出成果,早发文章,按时毕业,找到工作;至于女友,结婚,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也许将来到工作单位,几个热心的大妈一撮合,相亲,吃饭,约会,领证,买房,生子,上班,老死(病死),一切都已经注定。也许事情不应该这样,但是我能够决定的事情确实很有限。一个26岁的男人,没房子,没车子,没老婆,只有还没到期的学位和勉强算的上学问的学问,这确实很令人失望。
不过,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会给老人让座,抽烟的烟头我会握在手里走200米去扔到垃圾筒里,单位洗手间的水龙头我会每次拧紧,看到乞丐我会给他一些零钱,不管他是真的乞丐还是假的。我相信道德,相信爱情,相信付出会有回报,我想,这就足够。有许多人象我一样活着,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很努力的活着,为了亲情、友情或者爱情而奔波,为了一点收获而兴奋不已,为了一点失误而耿耿于怀,在现实与尊严面前做两难的抉择;因为,我们都是小人物。
我想用许巍的两句歌词(记不起是他的歌还是别人的歌)来结束:
要笑的灿烂,让世界黯然;
就算忧伤也要无比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