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学会赏识善待生命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生命历程中,人们总在寻觅一种感动,在感动中获得一份鼓舞,在鼓舞中让生命得到升华;
生命历程中,人们也在寻找一本书,通过这本书获得人生的真谛,给生命一种富足。
因此,当我得到一本好书后,便如饥似渴地啃读起来,不仅是为了欣赏文字的优美,更多地发掘文字背后闪耀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和给予我更多的生命启迪。
捧起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深深震撼于周弘和女儿周婷婷不屈服于命运操纵的那份执着和坚毅,更为周弘为改变女儿命运而最终创立“赏识教育”理论而欣喜不已。因为周婷婷的改变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成功,而是为更多孩子和家庭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成果因为分享而颇显伟大,我不由得在心中对周弘父女俩感到由衷的敬佩。
然而,对于我,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不仅仅带来一份感动,更是为自己带来一份理性的思考。毕竟,身为人父、为人师,总要为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做点什么?
周婷婷作为一个智障孩子,由于父亲对其进行赏识,从而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健全的人呢?我们该怎样做?透过《赏识你的孩子》,不得不让我们对时下的教育进行拷问和反思。为什么在我们眼里,孩子总是有那么多缺点?难道在他们身
上就没有优点的存在吗?我们为什么总是让孩子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呢?为什么不去发扬他们身上的优点呢?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总是有着这样的偏颇。为什么我们总是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听话,如今的学生不好教?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孩子成现在这个样子,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正如农民种庄稼一样,庄稼长势不好,农民不会抱怨庄稼和土地,而是审问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是否会像农民一样有这样的勇气来责问自己?
从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竖起我们的大拇指,投以赞许的目光,报以欣赏的微笑,让孩子时刻感到他们是有优点的人,在肯定中让他们获得了尊重,获得了自信。我们只有不断地肯定孩子的优点,无限的放大孩子的优点,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到“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也许有人会说,正是因为女儿的残缺,才迫使周弘想到改变女儿,才有了赏识教育理论的诞生。也许吧!我不愿做这样的假设。毕竟周弘成功了,他的赏识教育成功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女儿,而且给予正处于迷茫之中的家长和孩子以光亮,照亮了他们以后的人生的道路。我们唯有感激,我们也唯有尝试改变,才能获得重生。我们不能等孩子残缺了,才会想到赏识,才会运用赏识,更何况现如今我们的孩子真的残缺了——心理上的残缺,而且非常严重。
一个新的教育理论的成功,背后一定浸透了辛勤的汗水,也一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不难想象周弘和女儿周婷婷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又怎样用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他并非要赢取今日之辉煌,而是用自身的行动来唤醒人们与生俱来而又渐渐失去的赏识意识。
然而,赏识并非吹捧,不是对优点的无中生有或者对缺点的一味迁就,进而让人进入“捧杀”的误区。赏识是在肯定中不断地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并非忽视孩子的缺点,而是学会善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正如郑立平老师所说,孩子的缺点也许正是他的特点,而孩子的这个特点也许会成为孩子的优点。我们更要让孩子在缺点和错误中崛起,更加坚信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或不会教的老师。学会赏识,善待生命,在为孩子关闭一扇门的时候,更要为其开启一扇窗,一定要让孩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风采。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因为不知道成功到底是什么,所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浑浑噩噩中度过;
因为至今一直还曾未成功过,所以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很苍白而无力。
如果真的要谈,那就谈一谈自己的所想和所做,期待和大家一同分享。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在翻阅中,我一下子把以前对成功的种种疑虑全部释然。慢慢的我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
成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到底什么是成功?
书中的这段文字,可以让所有渴望成功的人去思考。无疑,李开复是成功的,可他的成功是我们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作为千千万普普通通中的一员,到底该如何找寻属于自己的成功呢?
每个人都向往成功,每个人都期盼成功。有时候,成功好像近在咫尺;有时候,成功又似乎遥不可及。
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说真的,人与人相比,不仅能气死人,而且能气死所有的人。但转过来一想,人和人之间到底有无可比性呢?没有!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许他人的成功对我们来说可能实现不了。也许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我们永远达不到,但通过努力,我们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中告诉我们:成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
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我的心头一下子豁然开朗,不再烦恼、不再迷惑,而是不断地追寻。
一章章阅读,一段段做笔记,而又让自己不断地把学习的东西用于我的教育工作中。
然而,当我们面对教育的现实时,心头一下子不再轻松。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成长是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和别人比。当然,是拿别人的优点比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缺点。岂不知这样比的结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认识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和学生会认为自己愚笨,不可救药,也慢慢的失去自我。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和自己比,常看自己的优点,少看或不看自己的缺点。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是否做
得更好;同时期待明天的自己要比今天的自己做的更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更自信,更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且放大自己的优点,从优点中找寻自己的成功。我要求学生每人买一本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我们集体学习,谈感受,付诸行动。即使我们不成功,但我们享受了追寻成功的过程。
同时,我也在想这个过程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就是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中谈到的“成功同心圆”吧!什么是“成功同心圆”?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它处在同心圆的中心位置,是第一层;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可以更好地完善人格,端正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就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要把一切归于宿命。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篇:学会赏识 善待生命
学会赏识 善待生命
——浅谈赏识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
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侯孟中心小学:李传甫 高会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小学生来说,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渴求别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特别企盼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是其情感迫切的需求。把赏识和激励教育引入小学班级管理,能更好地提高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奋发向上,激励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确的引导作用。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心态的几点做法:
1、用赏识的心态,看待所有学生
著名教育活动家、演讲培训专家、学生潜能激励专家欧阳维建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发掘孩子的天赋,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正面强化,逐步形成燃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日常管理中,我不但自己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赏识他人,学会自我赏识。善于发现其他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纪律、艺体、助人为乐等等方面的闪光点,并且及时在“红星伴我行”记录卡用上星的形式加以肯定,以此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每月一汇总,每学期末一总结,根据星的多少评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守纪之星”“助人为乐之星”、“艺术之星”、“小书法家”、“小画家”、“小歌唱家”等等,使超过70%的学生受奖,让100%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2、要用赏识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在选举产生班干部后,我私底下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指导,指出不足;在班级内对于班干部的工作成果,大加表扬,使班干部对班级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敢于负
责任,挑重担。其他同学信任班干部,崇拜班干部,自觉团结在班干部周围,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有学生都对班级工作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
3、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
我们部分教师对学困生或后进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4、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教师的赏识是在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觉努力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不同性格而进行不同的操作。例: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
通过近两年在班内实行“赏识教育”。班级出现了显著变化。班内开展活动,大家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上,大家共同努力,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家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每个学生都铭记一句话——我能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最关键的是,每个
学生都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都在以主人之心建设着班级这个大家庭。这让我更加理解了:“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第三篇:学会赏识 善待学生
学会赏识 善待学生
周厚华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学生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一.捕捉教育时机 以理导其行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和爱戴学生,看得起学生。差生会不怎么自信,所以更需要赏识差生。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如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正确实施赏识教育,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经验告诉我:尊重、温和、平易近人永远胜过激烈和说教。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教的班级,曾接受了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这两个学生称自己的成绩不好,只考了8分。魏书生接过这两个学生说:“你们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看看课本还考了8分,这就是天赋!”从没听到如此激励话语的两个学生被魏书生一下子唤起了自信,点燃了学习的激情,成绩很快得到上升。
二:赏识给学生无穷的力量
赏识别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德,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是点燃激情的火种,是陶冶情操的催化剂。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曾说过:“赏识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没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赏识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男同学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接受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而不能滥用表扬,更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予廉价的“赏识”。过度的表扬鼓励,有时会让学生感到赏识的虚伪性,从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度赏识,多提新要求。赏识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关爱与期待中增强自信心,并不是溺爱和迁就。有的教师心情好时,对学生“从宽”,心情坏时就“严打”。这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会不自觉地夸大学生的缺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赏识教育不是排斥、否定批评教育。善意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在原则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们知道,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给学生留有克服缺点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讲究批评语言的艺术性,注重体态语言的实效性。有时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会胜过千言万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教育能给学生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习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赏识教育会引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以尊重、表扬,为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潜力、人尽其才。
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第四篇: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赏识学生
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赏识学生是看得起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赏识,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正确的赏识学生,不仅能够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因此教师赏识学生善待学生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教师的赏识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信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开始,是行动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赏识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相信我。于是就会在他心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他就像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欢乐与幸福,从而有了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了同困难斗争的勇气。结果他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二、教师的赏识能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教师对学生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上就是对某学生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肯定,而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赏识和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赏识其实包含对学生的爱与期望。通过赏识更加激起学生在某一方面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以逐渐挖掘,光点得以越闪越亮
三、教师的赏识能使学生优势互补
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也不相同,教师对学生闪光点的赏识会引起许多同学赏识、喜欢这个闪光点。社会心理研究认为,人们普遍愿意模仿学习他们喜欢、爱戴的人,青少年更是如此。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感染,使同学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去赏识学生,使他们走向成功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发现闪光点,这是赏识学生的前提
现在部分教师总以分数高低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却忽视学生的个性,抹杀了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其结果是学生厌烦学习、害怕学习。试想在教师一声声“你怎么这么笨”的呵斥中,学生怎么会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又怎么会有相信自己会成功的心态呢?也许你要说,有的学生实在没什么可赞许的,教我怎么去赏识呢?但我以为说这话是你没有放下教师架子,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你的朋友:你总以大人眼光衡量学生,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行,于是你永远发现不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有许多经验在大人看来没什么了不起,可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创造和发现;也许一元钱在现在是微不足道的,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在捐款活动中,捐出仅有的一元钱,你能说这仅代表一元钱吗?这分明是一颗充满爱心的童心在闪光;也许上课发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件平常事,可胆小、害怕的同学,在一次鼓足勇气发言,却又错了时,难道你能嘲讽吗?······我们的学生身上有许多闪光点,需要教师去发现、去赏识。
(二)理解学生的心灵和行动,这是赏识学生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理解是指人去了解、接受对方的行为和思想。有人说理解是爱的别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心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两层意思:首先要理解学生的心灵,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再要理解学生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思想,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的渴望。
(二)善待学生,这是赏识学生的表现
善待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赏识学生的具体表现,这里的善待学生包含二层意思。其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其二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教师绝不能伤害每个学生的尊严。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有学生的经验,有时他往往会提出许多在教师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这时教师首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他的爱思考,赏识他有提问题的勇气。
第五篇:学会赏识
学会赏识
一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最好带他上医院看看。”妈妈回家忍住泪告诉儿子:“今天老师表扬你了,她说你以前一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你有进步。”儿子那晚破天荒吃了两大碗饭,而且没要人喂。第二次开家长会,小学老师说:“你儿子在全班50人排名40位,我们怀疑他有智
障,你最好带他去检查一下。”妈妈泪流满面,回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只要你细心些,你定能超过你同桌,他排在第21位。”儿子顿时两眼发光,第二天上学去得特别早。孩子上了初中,妈妈又去开家长会,却没听到儿子的名字,临别问老师,老师说:“你儿子考重高有点问题。”妈妈欣喜地告诉等在外面的儿子:“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定能考上重高。”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下达,学校通知儿子去一趟,儿子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上,大哭:“妈妈,我知道我并不聪明,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读完故事,我不禁掩卷长思:这是个幸运的孩子,他拥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懂得赏识孩子的母亲,她相信孩子,信任他的潜力,尊重他的人格,用优点激励他不断往前走,让孩子快乐、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用功,不如别人,孩子整天生活在怀疑、盯梢中,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能像一只蜗牛样慢慢向前爬,渐渐地,孩子的欢笑没有了,只剩下沉默;自信没有了,只剩下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前途,渐渐觉得自己一无上处,在心底深深埋下自卑的种子,这样的孩子始终都会带着失败的阴影,很不自信地走上社会。
俗话说: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怀疑,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宽容……为了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们学会赏识孩子吧,让他们天天拥有好心情,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全面展示自身的价值。让他们像一只只轻快的小鸟冲上云霄,自由自在地翱翔,成为一个个心智健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