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时间:2019-05-15 04:5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第一篇: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第一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第二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六项至第十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第三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一)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

(六)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七)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八)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九)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十一)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一)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

(二)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

(三)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四)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实施前款第一项规定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第五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六条 单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七条 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

第九条 本解释所称“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行为直接造成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以及为防止污染扩大、消除污染而采取必要合理措施所产生的费用。

第十条 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

(一)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

(三)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

(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

(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

第十一条 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第十二条 本解释发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4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第二篇:污染环境罪法律问题研究

环境污染罪法律问题研究

摘 要: 为了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应准确理解其内容,正确适用法律,严格执法,严惩污染环境犯罪,进而促进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增添强有力的法治支持。关键词: 环境刑事立法;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司法困境;出路

一、两高最新解释出台的背景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加强了环境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已经制订了30 余部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突出,未能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环境刑事法治同样如此,作为最严厉、最有效惩治污染环境违法行为的环境刑法,未能及时有效惩治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并且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认真研究分析污染环境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立法规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1997年刑法典第 338 条首次明确设立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011 年 5 月 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作了修订,并将罪名修改为污染环境罪。期间,其他一些与环境有关的单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于污染环境罪也有所规定&但是由于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污染环境罪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极低,未能有效发挥预防和严惩污染环境犯罪、保障生态安全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于 2013 年 6 月 18日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3年解释》),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2013年解释》结合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实际问题,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以期实现法律准确、统一适用,充分发挥环境刑事司法职能,严厉惩治、有效防范环境污染犯罪,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与刑罚适用

《刑法修正案八》中污染环境罪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2013年解释》回应和明确了其中的部分争议,但在构成要件和司法适用上仍存在不明确的地方,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进一步完善的办法。(一)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

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其犯罪构成包括: 1.污染环境罪的客体。对于污染环境罪的客体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污染环境罪的客体是环境权,有的认为是环境法益,有的认为是环境行政管理秩序。由于在刑法典中,污染环境罪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又放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因此通说的观点认为,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客体是环境行政管理秩序,《2013年解释》并没有修改上述相关规定。但是,笔者认为,从长远发展趋势考虑,将污染环境罪的客体明确为环境权,将环境类犯罪从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章,更能全面和突出对环境的保护。

2.污染环境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实施了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行为人的行为违反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这是构成该罪的前提条件;第二,实施了向环境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污染物的行为。此处,《刑法修正案 八》将《1997年刑法》原有污染物作用领域即“土地、水体、大气”的限定取消,拓展到所有的环境要素,更有利于对所有环境要素的周延保护;第三,向环境排放、倾倒或者处置的污染物是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此处也是《刑法修正案 八》修改后的内容,用“有害物质”代替了《1997年刑法》中的“危险废物”,这一修正填补了原条文用语上的漏洞,因“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容易鉴定、认定,不易产生争议,在《2013年解释》中未对此做专门解释,而“有毒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范围则十分宽泛,难以具体界定)因此,《2013年解释》第10条列明了“有毒物质”的范围,这一解释拓展了污染物的外延,是污染环境罪在法律适用范围上的技术进步&第四,必须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后果。《刑法修正案八》将《1997年刑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改为“严重污染环境”,不再将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作为构成要件,突出了刑法对环境本身的保护&但是,由于当时并未明确严重污染环境的判断标准,造成司法认定过程的困难&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即该罪究竟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在《2013年解释》出台前,主流观点认为,该罪是结果犯,必须有特定的危害后果才能构成犯罪,《2013年解释》第 1 条规定了十四种严重污染环境情形,其中,只要违法者实施了其中第一种至第五种之一的行为,不管有否损害后果的发生即可构成该罪&这一重大变化修正了以往认为的污染环境罪属于结果犯,必须有特定的危害后果才能构成犯罪的认识,明确了污染环境罪可以是行为犯的立法态度。同时,与以往定罪标准相比,认定标准更加明确,入罪门槛大大降低,有助于加大对惩治污染环境惩处的力度,有助于对潜在的犯罪者产生警示作用,从而预防环境污染犯罪的发生。

3.污染环境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已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即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践中企事业单位犯污染环境罪的情形很多,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更强,《2013年解释》对单位环境犯罪采取了严厉的刑事政策,明确了单位犯罪的刑罚方式,是立法者重典治污的又一重要举措。

4.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一般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不包括故意,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严重污染环境,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2013年解释》出台后,过失说已经难以成立。比如,《2013年解释》规定只要有私设暗管排放有毒物质的行为,直接构成犯罪。实践中,对绝大多数违法者而言,私设暗管行为,间接故意的情形比较普遍,即违法者明知自己的排污行为会发生污染环境的后果,而通过私设暗管的方式,规避监管,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此外,《2013年解释》第 5 条规定违法者的行为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从一重罪处断,污染环境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最重要的区分之一就是后者是故意犯罪,如果违法者的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构成这两个罪名,也就间接证明了污染环境罪的主观要件也可以是故意。所以,《2013年解释》的出台,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已经是故意和过失均可构成。

综上,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2013年解释》降低和明确了污染环境罪的认定标准,扩大了犯罪对象的范围,明确了故意和过失共存的主观罪过形式,增加了行为犯的犯罪形态,减少了司法适用中的不确定性,体现了立法者重刑治污的目的。

(二)、司法适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2013年解释》第 1条第 5款的适用。《2013年解释》第 1条第 5款规定“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应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行为。”实践中,企业连续两年或多年连续多次违法违规而被查处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些违规企业里,很多企业符合这一规定。因此,必须审慎把握“两年以内”“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等内涵,避免执法过程中产生争议。首先,从执法人性化角度考虑,环境监管部门可以给企业发提示函,提醒两年内因违法排放、倾倒、处置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相对人有构成犯罪的风险,促使企业及时改正违法行为;其次,明确以下几点:(1)“两年”起止时间的计算。两年的起算时间应该从第一次行政处罚决定送达之日,截止时间应该是本项所指的违法行为实施开始之日&即第三次实施前列行为时,往以前推算两年,看是否存在两次相关的行政处罚,如果存在即构成污染环境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2)“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认定。此处的“行政处罚“仅指涉及违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行政处罚。由于有排放、倾倒、处置等三种污染行为,有包括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种类在内的三种污染物,其中任何一个排列组合的行为只要受到过行政处罚,那么就构成“两次以上行政处罚”中的一次;另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应包括两次在内&而且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内容不需要相同,即处罚事由可以不同、处罚依据可以不同、处罚种类可以不同。即使行为人仅仅受到两次较轻的行政处罚,再犯同样的行为就该入罪&该条规定的目的是加大对屡查屡犯、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人的打击力度,重典治污,遏制生态进一步恶化。

2.共同犯罪的适用。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承认过失犯的共同犯罪,并明确规定: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司法实践中,不乏二人以上犯污染环境罪的情形,《2013年解释》首次对其中一种污染环境罪的共犯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以规范今后司法实践中相关案件的裁判。该解释第 7条规定: “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论处。该条在司法适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共同犯罪针对的”行为人“仅指危险废物提供人或者委托人;二是危险废物提供人或者委托人须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当然,这里的”明知“应遵循客观标准来判断。由此看出,危险废物提供人或者委托人过失情形下不应按共同犯罪论处;三是存在事实上的提供或委托行为,即行为人提供或者委托无许可证或超出许可证经营范围的单位或个人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四是受委托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

(三)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

1.《2013年解释》关于刑罚的新规定。(1)明确了十三种“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根据修订后刑法第 338条的规定,犯污染环境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是,对于”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并未做明确规定。《2013年解释》第4 条列举了十三种”后果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形,使其认定标准更加明确和更具操作性,有利于加大惩处力度。(2)规定了酌情从重和从轻处罚的情形。《2013年解释》第 4条规定了四种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第5条规定了可以酌情从宽处罚的情形,即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实施污染环境犯罪,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大的,比如故意闲置环保设备,在整顿期间仍然屡教不改、非法排污、阻挠执法的等等行为,如果造成数罪,按照数罪处罚,不构成数罪,酌情从重处罚,对于有关人员在环境犯罪的行为发生后,由于良心发现等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切实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积极赔偿损失的,酌情从宽处罚。这样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加强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利于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尽量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后果。(3)明确了单位犯罪的量刑办法。《2013年解释》第6条明确单位实施相关环境污染犯罪的,适用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这一规定有利于转变为单位谋利益造成污染不构成犯罪的错误理念,有利于遏制单位环境犯罪高发的态势。

2.污染环境罪刑罚体系的缺陷与完善。虽然《2013年解释》就污染环境罪的刑罚体系有所创新,笔者认为,污染环境罪的刑罚体系仍存在缺陷,仍需在将来刑法典修订时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刑罚力度不够、刑罚手段单

一、罚金刑为能发挥应有作用、管制刑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孙佑海,中国环境法治十一五回顾评价与十二五展望,中国环境法治[N],法律出版社,2012 年卷(上).[2]廖斌,论环境问题与刑事法律保护,河北法学[S]2006(1)

[3]《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稿。[4]张式军,曹伟,环境资源保护法人犯罪浅析[S],河北法学,2004(7).[5]环境污染犯罪若干重要问题辨析——从环保部门的角度解读《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N],中国环境报,2013-3-15.[6]如何理解多次处罚升格刑罚[N],中国环境报,2013-7-26.[7]吴献萍,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8]赵秉志,环境犯罪及其立法完善研究——从比较法的角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三篇:刑法诉讼重大医疗事故罪认定汇总

重大医疗事故罪认定汇总

近些年来,医疗纠纷明显趋多,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由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划清医疗事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对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化解医患矛盾,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疗事故罪与一般医疗事故的界限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1988年卫生部在对1987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说明中,明确规定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亦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病员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过失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它与一般医疗事故的质的界限主要在于医疗事故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严重性是否达到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程度。而对这一点的理解,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

《办法》第6条把医疗事故规定为三个等级:一级医疗事故即造成病员死亡的;二级医疗事故即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即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据此,有人将这三级医疗事故认定为医疗事故罪的危害结果。对此,人们观点不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应将三级医疗事故即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情形作为医疗事故罪的危害结果或作为定罪的标准。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刑法和《办法》对此规定的较为抽象。刑法总则只规定了重伤的大致范围,即: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刑法分则在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罪状时也没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作例举式说明。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曾于1986年联合发布《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但这与《办法》、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草案)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如《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对丧失听觉构成重伤的情形规定为“损伤后,一耳语音听力减退在91分贝以上”或者“损伤后,两耳语音听力减退在60分贝以上”,而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草案)则将双耳语音听力明显减退(在60分贝以上)规定为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其中没有关于“一耳听力减退”的有关规定。这种情形还有许多。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包括《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与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有交差重合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医学标准的三级医疗事故中,有的是法律标准的重伤,但有的则不是。对此,笔者以为,在没有相关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对三级医疗事故要具体分析,对与《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规定一致的按重伤处理,这主要是三级甲等医疗事故;而对其他三级医疗事故《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有具体规定的除外)一般可作为法学标准上的轻伤,这主要是指三级乙等医疗事故。由于我国刑法对过失致人轻伤的行为没有规定为犯罪,所以在医疗事故行为中造成病人轻伤的不能认定为犯罪,这也与刑法第335条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不相低触。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9月1日起将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轻度残 1

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同时,该《条例》又将医疗事故具体分级标准的权限委托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在新的具体分级标准还没有出台前,能否将《条例》中规定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理解为我国刑法第335条规定的“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医疗事故罪的危害结果呢?笔者对此持赞同观点。根据《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是指:

1、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中的前两种情形,从其严重的危害后果看,将之归结为医疗事故罪的危害结果应没有什么分歧,关键是第三种情形,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能否作相同理解,这要等新的规定出台后才能作断定。笔者认为,上述有关部门在制定“其他情形”这一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司法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标准最好与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不相低触,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构成医疗事故罪,患者人身损害的危害结果必须与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诊疗护理有必然的联系,即两者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否则,即使医务人员有严重的违章行为,而没有上述的危害结果发生;或者,虽有危害结果,而医务人员没有严重的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但不严重,均不构成犯罪。

综上所述,凡是由于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过失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的危害结果的行为则构成医疗事故罪,否则只属于一般的医疗事故。

此外,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将医疗机构即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明文规定为可以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单位主体,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问题时,不能将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来认定或处罚。如果医疗机构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只能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行政、经济处罚。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事故相近事故的界限

根据《条例》第33条的规定和有关刑法理论,司法实践中,应将医疗事故罪与医疗事故相近事故区分开来(一)医疗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医疗技术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工作者的技术过失,造成病员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的事故。在医疗技术事故中,由于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已尽其责,没有违反工作制度和技术规程,只是由于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设备或医务技术水平的限制发生了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由于行为人不具备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客观要件,因而医疗技术事故不能作为有罪处理。

(二)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界限。医疗差错是指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情形。由于没有造成医疗事故罪的法定的危害结果,医疗差错不具备构成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的要件而不构成犯罪。

(三)医疗事故罪与医疗意外的界限。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在医疗意外中,由于医务人员没有主观罪过,故不属犯罪。这种情形刑法理论称“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事件”。

(四)医疗事故罪与迸发症的界限。迸发症一般指在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如某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如果因此出现病人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等情形,由于这些结果的产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所致,因而不属医疗事故,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这种情形也属刑法理论上的“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事件”。

(五)医疗事故罪与抢救行为的界限。抢救行为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医务人员为了挽救病员生命、治愈疾病,在采取其他措施不能达到目的时,不得不冒较小的风险,有时还不得不采取损害病员较小利益的方法,以保护其生命健康免遭损害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如果造成病人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等后果,由于医务人员没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故不能认定为有罪。

此外,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以及因患者方面的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都不属于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均因没有主观罪过而不构成犯罪。

□◆医疗事故罪与其它相似罪的界限

(一)医疗事故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与医疗事故罪中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结果相同。但两者存在明显区别: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而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管理秩序和就诊人的生命权利;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医疗事故罪则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就诊人死亡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一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而医疗事故罪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实践中,有些犯罪分子利用医疗工作的机会,实施杀人的犯罪行为。如某镇卫生院一医生值夜班时,众人送来一采石中被砸伤的急重病人,该医生立即开始抢救,在处理伤者面部血迹创口时,该医生发现伤者是自己的仇人,便立即停止清创缝合直至伤者死亡。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伤害的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伤害致死三种。医疗事故罪与本罪的界限和上述医疗事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基本相同。

(二)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它与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犯罪存在共同点,即两者在主观方面都存在过失,结果都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医疗事故罪,在这种情形下,应按刑法理论关于法条竞合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处理,即因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一律按医疗事故罪论处。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和上述医疗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基本相同。

(三)医疗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它与医疗事故罪都是过失犯罪,在客观上都造成了严重后果。但二罪有明显的区别: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工矿企业等单位的职工;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致使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动中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和医疗管理秩序,而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工矿企业等单位的生产安全;医疗事故罪侵害的对象是到医院就诊人员的安全,重大责任事故罪侵害的对象是工矿企业等单位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四)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界限

非法行医罪,是指没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两罪都违反了相似的法律、行政法规,都侵害了国家正常的医疗秩序。它们的不同点主要是: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非法行医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非法行医的行为是明知的,但对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结果则是过失的,否则,就可能构成其它罪而不构成非法行医罪;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或者消极的不作为,而非法行医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在司法实践中,凡领有国家许可执照的个体医生,在合法行医中发生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的应认定为医疗事故罪;无医疗许可执照的如江湖游医,在合法行医中发生重大医疗责任事故则不能定医疗事故罪,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定罪;具有医师身份的人,如不在正常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如为他人偷取节育环、私自为他人堕胎等,也不构成医疗事故罪,应根据其具体犯罪情节确定罪名。

(五)医疗事故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它与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并造成严重后果。但两罪存在一些不同点: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医疗事故罪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而玩忽职守罪主观方面既可以由过失构成,也可以由故意构成;医疗事故罪造成的后果主要是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玩忽职守罪造成的后果除此外,还包括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

第四篇: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月13日晚,天空下着滂沱大雨。这样的天气,往往也是有些企业偷排污染物的“好时机”。

当晚,临安市环保局的环境监察人员冒着大雨,展开了仔细的巡查。

晚上9点10分,当巡查到位于於潜镇昔口村的杭州亚中铝业有限公司时,进入厂区,监察人员发现了问题。表面看起来,该公司生产正常,但是污水处理设施却没有运行。这是怎么回事?

监察人员发现一名企业操作员正用水泵和软管,将一股黄色浑浊的水排入污水池边上的雨水井里。走近后他们发现,雨水井的内井壁上,有一个圆形的口子,黄色的污水就从这个直径约半米的水泥涵管中流出去了,浑浊的污水还泛起一股异味。经过现场查看,监察人员确定,这是污水的偷排口,通过雨水管排放至厂外水渠,最终汇入约

2.5公里外的太阳溪(太阳溪是临安天目溪的一条支流)。

经现场检查,初步判定该污水池废水为含铬废水,监察人员在雨水窨井处和企业厂界外西南面500米左右的水渠内分别进行采样送检。

根据调查,前几天钝化车间产生的含铬废水收集池满溢,污水操作工将该废水抽到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含铬废水处理池内。12日晚,污水操作工按照常规的含铬废水处置流程,加盐酸、加焦亚硫酸钠以及片碱,进行自然沉淀,但由于处理不得当,废水始终无法达到排放标准。13日傍晚,污水操作工擅自决定趁下大雨将处理未达标的含铬废水通过水泵和软管抽到污水池边上的雨水井排放。经测算,当晚排入太阳溪的含铬废水约有23吨。

据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档铝合金型材的生产和销售。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氧化工艺和铬酸钝化工艺,建有配套的污水治理设施,该公司偷排的废水经过厂外水渠排入太阳溪,直接威胁到附近民众的饮用水安全。

临安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当天晚上,雨水井污水所含有的总铬和六价铬分别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63倍和127倍;西南面水渠内总铬、六价铬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12倍和352倍,临安市环保局以涉嫌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决定对杭州亚中铝业有限公司当事人立案调查。根据调查取证结果,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环保局认为该案涉嫌污染环境罪,并已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处理。

第五篇: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上传时间:2011-12-29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概念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对象是人身和财产。

2、客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里的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因此,这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2)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

(3)虽无明文规定,但反映生产、科研、设计、施工的安全操作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实践中为职工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3、主观要件。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三)刑罚

根据刑法第134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而情节特别恶劣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特别恶劣,是指造成伤亡的人数较多,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影响的等。

下载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大环境污染罪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上传时间:2011-12-29 一、概念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试论重大责任事故罪

    试论重大责任事故罪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12-12 15:31:00 ]作者:郑源编辑:凌月仙仙 论 文 摘 要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近年来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行为,不仅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

    重大责任事故罪(5篇)

    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释义]本罪是指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刑法条文]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1 总则1.1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第9号令)、《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技术监督规定》和《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防止......

    重大环境污染预防措施(合集)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预防措施为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贯彻《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第9号令)、《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技术监督规定》和《火电行......

    福建省独生子女4种认定情形

    福建省“单独两孩”政策已于3月31日起施行,对此省卫计委及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衔接政策,并于4月4日正式发布。按照新发布的配套衔接政策,福建省独生子女共有4种认定情形。政策还......

    关于一起环境污染罪的辩护词

    一起污染环境罪案件 辩 护 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浙江万新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人吴自荣的委托,指派本律师作为被告人吴自荣的辩护人。根据本案证据,结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