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指导课程报告
[键入文档标题]
题目: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根据本人情况(例如你是准备就业、出国、保研、考研、自主创业等),阐述自己选择该就业方式的理由,并做一个三年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课程报告
又是一年毕业季了,不同的是今年自己也成为了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中的一员。我选择了就业,因为我认为自己需要到职场生活中接受挑战,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成长,成为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我们作为初次就业人群,就业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技能的实务型人才,因此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处于一种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状态。因此,我认为本科毕业后进入职场进行实践,在工作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和喜好,工作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再进修硕士或者更高的学位。同时,我认为我所在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与前沿技术紧密相关的一个专业,所以我更愿意到生产中去实践学习。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经专业职业性格测试我的性格类型倾向外向、直觉、情感、知觉、热情 洋溢、富有想象力。认为生活是充满很多可能性。能很快地将事情和信息联系起来,然后很自信地根据自己的判断解决问题。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又乐于欣赏和支持别人。避免冲突,喜欢和睦,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维持个人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喜欢保持一种广泛的关系。适合的职业有:营销经理、团队培训师、宣传人员、市场营销和宣传策划、市场调研人员、公关专家等。综合分析各因素,我认为我期待并且更适合从事信息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培训、人力资源、信息产品市场营销和宣传策划、时尚领域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
我的职业理想的规划:
1、(毕业第1年):首先我要选择一个广东省内的企业,因为我希望以后的工作地点离家更近,以后可以不要因为工作地点的原因频繁地换工作。我会选择一个互联网领域相关的行业,由我个人对产品运营和供应链比较感兴趣,并且由于本科刚毕业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所以要端正自己的择业态度,选择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位,即使起点不高,也要踏踏实实地做,在岗位上不断充实自己;
2、(毕业第2年)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位目标,然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并且在该领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职业能力,同时要了解自身的不足,坚持学习,根据需要进行再教育的学习,如进行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等;
3、(毕业第3年)要思考自己在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如果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可以考虑更换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位,选择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寻找一个在管理上更科学的组织,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尽量做到使自己的第二次择业可以与家庭生活的安稳达到一种平衡。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报告
就业指导课程报告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地球化学
姓名:沈兴艳
学号:200906030228
2012-11-1
4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较为突出,据报道,今年仅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60万人,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150万求职者,2011年将创下历史最高求职人数。由于大学扩建扩招等一系列原因,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成为一项难题,“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而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推及2013年这种就业的窘境仍旧会存在甚至会加重。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学生,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的情况下,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更要学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培养和放大个人特色。下面将就今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大学院校所占学校比例偏低、规模偏小。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其次,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
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另外,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其次,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虽然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没
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此外,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之一。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就学生来说,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我们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就业需求:认识职业本质、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职业特征、评估职业理想;强化求职动力、确立发展目标;认知就业环境:认知就业制度、把握就业形势;采集市场状况、了解就业环境;分析用人需求、把握岗位空缺;端正就业态度:增强自主意识、抑制依赖情绪;适应职业变动、克服悲观情绪;激发人生责任、消除抱怨情绪;清晰就业步骤:确定就业途径、强化社会联系;开展市场调查、分析就业信息;了解就业程序、把握就业节奏;分析就业能力:明确职业定位、做到人职匹配;完成个性评估、全面认识自己;发挥就业优势、善于扬长避短;完善就业资料:根据社会需求、制作个人简历;明确主观愿望、撰写求职信件;求助权威部门、获得推荐资料;调整就业心理;调整自身形象、做好面试准备;掌握问答技巧、提升沟通能力;适应职场淘汰、提升受挫能力;跨过就业门槛:转换人生角色、适应职场环境;建立职业关系、维护自身权益;保障职业安全、促进职业发展。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当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政府
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
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就业指导课程结业包报告
就业指导课程结业包报告
一.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根据给定资料,反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招聘岗位的缩水,应届大学毕业生主动调低就业预期,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和高薪职业,就业区域和层次开始向逐级下移。
2.金融风暴影响下,不少学生降低就业预期,对发展稳健的中小企业,反而是一个以低成本获取较高质量人才的机会。此外,一些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县级市开始进入毕业生的选择视野。
3.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收影响最大,造成中国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结构性失业严重。
4.经济危机促使大学生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放低姿态,从小事做起,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职业观。
5.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是因为整个产业的投资方向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另外,大学生培养的方向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在改变,不少人选择到基层就业,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需要进一步的转变。在危机面前,中国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该愿意去帮助大学生,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在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6.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工会组织的带领下,企业坚守社会责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并承诺不做经济上裁员,没有把困难向员工身上转嫁,而是千方百计加强管理、降本增效。
7.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最重要的就是培训。政府应大幅度增加对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扩大培训覆盖面。
8.没有明确岗位作支撑的技能培训,在返乡农民工群体中遇冷,政府应对农民工进行供岗培训。
9.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的通过各种鼓励和扩大就业的措施和计划来稳定就业形势,减少失业。
10.为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的高增长、低就业增长模式,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做了一份研究表明,中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只增加就业0.12%个百分点,这是在亚洲里最低的国家。这是因为我们的增长模式中过多的强调大企业、高新技术等,而没有把扶植中、小企业真正的做好。我们的银行仅给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高增长、低就业的根本原因。在美国,中小企业解决了75%的就业需求。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教育本身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不适用企业的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都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只愿意去大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当然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大中
城市里没有这么多工作机会时,可能就要去探索别的机会了,因此要有新的就业观念。
其他原因还有:
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大多数高校学生因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等问题。
二、职业能力欠缺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目前,“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因此,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环境、需求、观念、职能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亟待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是越来越大。但是,据调查,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企业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五、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国家资源过度向白领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整个社会以往的观念是,大学生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大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
三.心态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学生毕业就是白领”的传统错误心态。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国家资源过度向白领精英集中的现象。整个社会以往的观念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就当国家干部,大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使得许多的大学生出现普遍的职业观念上的偏差。人人都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机关去工作,都希望身居要职,做管理,拿高薪,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去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业难“自然日趋严重。
个人见解:当代的大学生人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区别无非是有的人的理想很抽象,而有些人的理想已经很具体。要将自己的理想化作现实,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人生的价值最主要的是在于其过程的丰富多彩,而我们却错将物质生活的质量这一结果当成了急于实现的第一目标。其实艰苦的环境对人意志品质的磨炼有着不同寻常的功效,只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才会学会珍惜和感恩,才能够懂得如何恪守职业精神、实现人生价值。一帆风顺的生活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犹如一个美丽的陷阱,它极有可能使人堕落、颓废,至少是不思进取、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似乎总是有无尽无休的烦恼和不如意。大学生们在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时,不能单纯功利地考虑物质因素。同样有必要从人生价值观的层面,从积累一个丰富多彩、富于挑战性的人生阅历的角度出发,不让自己的职业青春在单纯满足自身的物资欲望的角逐中虚度,从而为自己的以后少些遗憾和磋砣。
四.
1、高等院校的大量扩招,并不是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于高等教育扩大的数量、结构和布局应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相适应。任何一个环节的不适应,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不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不都在于扩招规模上, 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构、质量和就业观念问题上。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结构性失业。一面是企业招不到人,另一面却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就是说,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匹配,有效供给不足,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2.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我国目
前就业难的形势下,应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把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在企业内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发展方向。
3.我个人认为,就业难跟人口过多无太大关联。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大学生过剩而造成的。失业现象是永远是存在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信息是不对称,所以必然导致一些人没有就业。当然,经济结构存在问题是中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一个工作岗位有很多人来竞争,并不是人口过多造成的,而是这个岗位条件优越的原因。即使人口再少,好的工作岗位还是有很多人来竞争的。
五.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就业难问题?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行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不气馁,善于总结,能客观评价自己,避免高不就低不成,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一般填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上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社会各界的热心帮扶,无论就业形势将如何严峻,我们大学生更应该积极面对,调整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心得
就业指导课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进,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的双向选择的方式与自主择业的办法,毕业生就业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但我觉得我有必要去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情况,以便在日后的发展中,更加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达到社会所需求人才的标准水平。于是我毅然而然的选修了许涛老师的“就业指导课”,许涛老师的广博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使我获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自己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说,要使自己本身是有用之才。一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三是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共同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的就是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找到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契合点。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个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是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是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改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未来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还未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精神饱满,心理素质过硬,学习能力过硬,使自己不断进步,快快乐乐的学习与工作。
第五篇: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心得
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心得
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当年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们身上蒸发。我们所关注的是自己能否找份好工作,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的优势是什么。
通过短短八周的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就业对我们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迷茫的事情,因为在就读大学期间我们很少关注就业,大学好像一瞬间就过去了,在大学等待我们最后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面对就业,如何向企业把自己推销出去。就业指导课给我们这些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我们找到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并下定决心把它做好。在就业指导课学习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就业形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每到就业季度,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择业者,就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势,分析就来形势,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平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二、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需要做好求职就业的心理准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即将踏入社会,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改革带来的权利、机遇、竞争和挑战,往往容易把自己定位的偏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过高的估计和幻想,一但遭遇挫折,又容易产生失落感,从而落入自卑的深渊。因此我们要正确的认清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知己”,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我个人认为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具备的条件,弄清自己追求的目标,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从而确立我们的择业目标,进行择业定位。
三、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掌握求职技巧
在就业指导课程我让我知道了求职技巧是找工作非正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编写简历时要根据应聘岗位条件和要求及自身强项等不同状况进行有的放矢,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突出自己在应聘岗位相关经验及技能,同时兼顾简明扼要,让招聘者一眼看到他所需信息。在求职面试之前要充分了解应聘单位的性质、地址、业务范围、发展前景等,对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有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针对性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仪容仪表方面要做到端庄,同时注意礼仪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
四、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在求职过程中要诚实守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诚信缺失行为,对学生自己、学校及用人单位都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即将面临毕业,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后,我们渴望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要做影响自己的就业的前途。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应翻一翻自己的获奖证书,挤掉其中的水分,对自己的诚信素质进行一番评估。今天的择业竞争不仅仅是专业成绩、外语、计算机技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诚信素质的竞争。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让我明知道了,在求职过程中也要讲诚信,特别在面试过程中不要胡乱讲些与自己不相关或自己无法胜任的假话、空话,以免影响自己的面试结果,有失诚信。
通过《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了解到我们大学毕业生现在存在的就业的压力,还有它让我对自己有了一更加全面的认识,让我了解到我的优势与不足,让我懂得如何去与别人竞争,让懂得了我该与哪些人竞争,并且它教会我如何找工作以及如何去面试,它教会我很多面试的技巧,它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定位,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还有如何去实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