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感想
学习感想
——思路决定出路
人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给自己更丰富,更开阔的思路,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感悟到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穷则变,变则通,出路在于变通,当目前的想法不能成功,说明你的想法有可能是错的,或者是由于没有改变自己的思路或者是懒于改变自己的思路或者是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的思路,成功总有方法,想成功就要找方法,而思考是一切正确策略和方法的起源,思考其实就是问与答的过程,当你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目标时,问自己一个为什么?问自己问题出在了哪里,然后自己给出答案,学会反思学会换位思考。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例如,在课堂中,在一日生活中孩子没有如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目标时,我们只能对孩子着急吗?与其对孩子发脾气,不如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理念,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懒于改变自己的思路,就要求别人去适应自己的思路,我们何不反思自己从事情的另一个角度开始着手,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给孩子机会孩子就会给你惊喜。
从中,我还深刻的理解到一个道理,大凡世界上能做大事的人,都能把小事做细,做好,做好了每件小事逐渐积累就会发生质变,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把它做规范了,做到位了,做透了,你就会从中发现机会,找到规律,从而成就大事,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我会做了,但做好了吗,做精了吗,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把工作当成工作,而是把工作当成一种娱乐去享受,畅想一下有哪一种职业能够看见孩子那天真又可爱的笑脸呢,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多少,收获多少,甚至更多。
现如今21世纪,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好的东西,同时也有不好的东西,我们首先要学会过滤,虽然不能改变他人,不能改变环境,但用文明和绅士的行为去
感染别人适应环境,我们接触的是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给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孩子更好的身心发展,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怎样给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呢?就是从自身做起,所谓身教盛于言教,无论何时,我们要先对自己要求,先去要求自己凡事做到位,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影响他人,在与孩子接触时,我们大多数都是高高在上的,虽然总在说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但我们能有几个能够真正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呢?我们往往关注到孩子做错的事情或批评或纠正,与其关注孩子做错的事情,不如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扬长避短,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对孩子的成长不是更有帮助吗!
我明白了好多我以前很多处于朦胧状态的事情,真的是“拨开云雾见晴天”,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得到提升,我会将它真正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在读完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后,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分量,它告诉我们细节的重要性.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是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以此为处世原则,并用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因为教育中的细节一样决定教育的成败.我觉得细节之所以能够决定成败是因为细节反应了一个人,一个团队乃至一个企业的工作态度和做事风格。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大肆宣扬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为之动容,但是却会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微小的动作而深受感动。这种感觉就像在一个突然下了雨的傍晚,恰巧忘了带雨伞,虽然呆立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但是近处的广厦千间都不是我们所希望拥有的,我们最想要的,只是一把可以遮住自己头顶的伞,如此简单。
在现在的竞争环境当中,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自己是否在小事情上处理得当,也会在意别人从细节之处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但是究竟怎么样算是把握住了细节,怎么样才能够把细节做好呢?我想,还是要归根于工作态度的问题,有了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自然会把握住自己工作中所希望注意的细节。一个人如果没有安下心来做事情的决心,我想是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更不要说什么爱岗敬业了。
在这个千变万化熙熙攘攘的社会,人心日渐浮躁,物质成为最终的追求,匆匆行走的人们很难回头审视一下自己,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心。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认识有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等优良的道德品质,给自己找一种力量,找一种支撑,获取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环境,在这种平和的心态下,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或者自我价值实现的其他方式,慢慢来培养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一旦爱上了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就不在是难题,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自己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工作是自己的工作,是我们一生的工作。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我们自己的人生。工作给予我们的除了薪水,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只有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地搭建我们自己人生的金字塔。碌碌无为是一个人生,轰轰烈烈也是一个人生,平凡是一个人生,平淡也是一个人生,怎么选择都在于个人。人应该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心灵,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热爱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的公司,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为公司尽责,对自己负责。
汪中求写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读后对我启迪非常深刻,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书中写到: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所以我们必须改掉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反思我们的工作,如果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各自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都能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细节,那么自然会从细节中收获成功。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其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二篇:学习感想
参加贵州省(2014)“名师讲堂”学习感想
我很荣幸与学校语文组赵老师一同参加了为期3天的贵州省2014“名师讲堂(小学语文、数学)课例展示培训活动。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通过观现场课,听专家评析课例及以专家的讲座之后心有所感,心有所动,颇受启发。现将这次学习活动感想作如下简单汇报:
一、贵州省2014“名师讲堂(小学语文、数学)课例展示培训活动的情况:
2014“名师讲堂”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其活动目的是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助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此次“名师讲堂”到会有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贵州师范大学校长赵守盈、贵州教师教育学院副校长张佩玲和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吕传汉等领导以及来自各县市地区的老师共1500人。其中语文教师700人,数学教师800人。黔东南130人,凯里市10人(七小4人,十一小2人,八小2人,九小:2人)。
活动地点:贵州师大。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1至13日共3天。听课内容:覆盖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两门学科。
活动形式:邀请省外知名特级教师名师与我省特级教师、名师一道,通过现场献课展示,专家评析课和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我主要是参加小学数学“名师讲堂”的活动。在数学“名师讲堂”中我听了6节数学课例:
刘延革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上六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由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数学硕士生导师吕传汉评析。
梁柳明老师(贵阳都司路小学老师)上三年级的“年、月、日”;由苏明强(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首席专家)评析。
蒋玲玲老师(观山湖区第一实验小学)上五年级的“确定位置”; 由苏明强(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首席专家)评析。
何凤珠老师(台湾省台南盐水小学)上四年级的“神奇的水晶球”;由郁军(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副主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评析。
李培芳老师(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全国名师华应龙的弟子)上三年级的“乘法分配律”; 由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数学硕士生导师吕传汉评析。
苏明强老师(福建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福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首席专家)上三年级“混合运算”。由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数学硕士生导师吕传汉评析。
5个专题讲座: 刘延革:《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张佩玲:《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思考》
何凤珠:《舞动数学~活化数学课室 引动学习热忱》
吕传汉:《数学教学重在“三教”——教思考 教体验 教表达》 苏明强:《融入数学思想 突出数学思考》
第三篇:学习感想
对课堂“创新教育”培训的体会
屯留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成毓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论,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今,创新教育又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被提到了教育教学改革中来,并被确定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接受能力和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促使他们学习的兴趣日益浓厚,我们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积极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
那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呢?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总结罗列了以下几点学习心得和体会。
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创新理论的学习
陈旧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我们必须废弃,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有了正确的教育观还不够,教师还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加强创新理论的学习。通过创新理论的学习,勇于向自我挑战,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同时努力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宽裕的学习氛围。
2、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性的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新型教学氛围。但实际上,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满堂问”“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根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就谈不上什么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切忌将他们的思维限制在自己的教案框架内。要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独立探索、发展创新思维的状态中,使学生不断处在热情、活跃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3、教育学生善于打破常规,勇于质疑,创新求异
学生的思维本身是很活跃的,他们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但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一味地笃信书本,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对于书本上的东西会盲目地去领会、死记,从不敢持怀疑态度。这一现象,对一实施创新教育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勇于质疑,进行求异。求异是思维最本质的特性,它并非主观臆想,求异的实质在于创新。
4、善待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多给予鼓励
由于学生年少和缺乏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与错误、调皮、任性等相联系,使得一些教师常产生错觉,并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将学生的“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一棍子打死,迫使他们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同时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勇于尝试探索。
教学设计本身只是一种构思一种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机修正。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观中,教学设计的核心不是如何按部就班的顺利实施预设方案,而是在互动的复杂的多变的课堂中重建完善方案,预设与重建是为了更好的更真实的实施课堂教学。预设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已有的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对教材的认知情况而进行的一种超前的设计。课堂的多变,学生认知情况的复杂,课堂进程的动态性因素等等情况,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即实施中的不断重构,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一个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一堂课紧抓一份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唯恐学生不听话,课堂教学出意外,尤其是公开教学,这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尤为严重。更有甚者一份教案多年沿用抄袭,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教材更新了一本有一本,社会进步了一次又一次,然而,不变的依旧是那份视如珍宝的教案。从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看,这种做法不就是一种愚蠢的笑话吗!
教师是让学生变成聪明的人的引路人,教师却拿着一份不变的教学设计对待一级级、一代代变化的人,愚蠢的思想与没有创造更新的行为怎能造就出聪明的社会的人呢?延伸开去没有创造性意识的人,如何建设创新型社会,再往下想恐怕这样的教师就很难承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托起明天的太阳”的美誉和责任了,这类教师无意有意间充当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阻碍者和罪人了!
同仁们,传授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文明需要我们的传承,但是文明更需要创造,培养国家有用的能创造文明的人,让祖国腾飞,让民族强盛这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要为了一时的安逸休闲,荒了教学,误了学生,毁了祖国。
第四篇:学习感想
学习感想----观最美乡村教师后感
在前段时间的教师培训课上,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我是怀着感动和敬畏之心看的,时间关系,我们只看了张兴琼夫妇的教育故事,后来在工作闲暇之余,我有把其余的几位最美教师观看完毕,可以说是流着泪看完的,同样身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来说,我觉得自己跟他们比起来,真的是太渺小了。2013年获得“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是:仲威平、刘坤贤、廖占富与张兴琼夫妇、吉思妞、廖乐年、潘立华、阿力太、杨元松、王金花、格桑德吉以及7位“80后”乡村教师团体“会泽七子”。
听着一个动人故事,一个残疾教师的坚守、一对夫妻的坚持,一个特殊教育教师的付出,一个志愿教师的免费教育,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流泪。尤其是看到学生给这些老师颁奖时,师生相拥时的热泪盈眶,我也跟着流泪。10位获奖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止一次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10位老师,均在艰苦的农村或山村任教,条件相当艰苦,但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坚守着无人能懂的岗位。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自己家乡的兄弟姐妹,有的是为了祖祖辈辈的家传,有的是为了对母亲的一句承诺,有的是为了自己的良心……
他们的话语十分的真实、质朴,没有半点虚假的夸张;他们的行动是那么低调,从来没有想到过被关注、被敬仰。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的花朵会鲜艳开放。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是为圆梦而生活着,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是幸福的。这些了不起的老师们他们并不是得到了奖励而快乐和幸福的,他们对幸福的体验释放在全部的施教过程中。
每一个获奖的教师,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感动的是: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感动的是:为人师表无尚光荣。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为自己颁奖,一个深深的鞠躬,一句亲亲切切发自肺腑的老师好,当看到台下那些可爱的孩子,齐刷刷的一个队礼,异口同声的一句老师好时,不由得你不感动,不由得你不动容。一句老师好,给了我们多么大的肯定和动力。
我也是一名教师,有时候,在工作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我经常会被这些暂时的困难和阻碍所困扰,有时候我甚至想,自己选择的事业,选择的工作真的是自己想要做的吗?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会有退缩的想法,我想避开很多难做的问题,但是现在我看了这些乡村教师的所作所为,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他们在那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下,都能做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都能正常地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做的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我这点小小的困难和他们比起来算的了什么呢?我感到举步维艰,只因我的内心不够强大,我想临阵脱逃,只因为我缺乏足够的勇气,我感到不甚其烦,只因为自己没有事事亲为,巨细无遗的耐心。要有足够的爱心去奉献,要有做一个强者的勇气,我才能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才更好地最得起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这一个华丽的称号。
通过观看最美乡村教师的视频,我感悟到了这些优秀教师的心底语言:那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在这个庞大的社会里,职业千千万,也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去当教师,但只要你从良心出发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就应该是高尚的、幸福的。如果这样想的话,也许让我的内疚少一点,坦然一点,或者说离幸福更近一点。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普通教师,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业看不起自己,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业懈怠过放松过自己。在孩子眼里的神圣给自己动力更给自己压力,鞭策我不断提高。
第五篇:学习感想
2012年3月22-25日,我有幸到北京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组织的“第四届名师论坛暨语、数、英特级教师现场课观摩会”,听取了魏书生、龚正行、李红旗、季燕等教育专家的报告及3名优秀教师的现场观摩课。短短几天的学习我感受颇深,尤其是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这位素有“穿西装的孔子”之称的老人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不讲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幽默有趣,很有一番见地,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现将我本次学习的心得向大家做一汇报:
听完魏老师长达三个小时的题为“六步教学法,做最优秀的教师”报告后我理解的内涵是:“净化心灵,回归内心,敬业乐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真正笑对人生,做到珍爱自我,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他告诫我们莫攀比,莫抱怨,莫傲慢,静心干,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看别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此外他提示我们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要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扮演学生的多种角色,如:良师、益友、助手、心理医生等,我们扮演的角色越多,我们感觉到的幸福就越多。魏书生还告诫我们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超越自我。他提倡老师每讲完一节课后找出这一堂课的10个优点进行“正思”,而不是反思。他主张在“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同时,要守住传统常识,守住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在以民主与科学为原则的前提下,培养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他的六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定向: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
二、自学:学生自学,记录不懂的地方,留待下步解决。
三、讨论:学生小组间讨论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答疑解决。
四、答疑。
五、自测: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他要学生养成八种学习习惯:定计划的习惯、画知识结构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筛选信息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昨天,我们背负梦想从洋思出发,一路走来,收获的是高效的美景与自主的妙音。今天,我们从北京重新启程,却惊奇地发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还聆听了李红旗老师的主题报告《例谈教育的本质》,告所我们德行教育的重要性,要以孝道为核心,以五伦八德为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一堂好课不仅要体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包含育人。陶继新老师题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读书不是一时一世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终生幸福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位教师为自己一生,为奠基一生的幸福就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吧!季燕老师,北京朝阳分院特级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她的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帮学生轻松、快速、有效学英语。她说“Being a good teacher, you should always give students a surprise”.听完专家们的报告,我认识到我们要打心里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只有站在教学的顶峰纵观全局,用冷静的思考挖掘文本,用洞察的双眸分析学情,用谦逊的姿态丰富教法,才能让“高效自主”真正的展翅高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艺术家,学生恰如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工作,是剔除他们身上的缺点,保存他们优秀的本质,张扬个性,培养出会生活、会审美、会学习、会做人的新一代。专家的指导如“春之雨” 倾听后让我感到豁然,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携手带这场春雨沐浴到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沐浴到我们的教室和课堂。
我们还听了三节观摩课,两节是季燕工作室的教师的课,另一节是北京十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周云玲老师的课。课型分别是听说课,听读课,写作课。第一节是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的孙璐娜老师做的,课型为听说课。知识内容是间接引语,孙老师用问答形式: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直接导入,自然真实,没有丝毫作秀成分,反思自己感觉有时设计的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好看但不实用。三位老师整个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过渡自然。每个环节的任务给学生非常明确的指令。反思自己,在教学实施环节有时给学生的这种清楚、准确的指令不足,所以有时学生对我们给的任务感到很茫然。而这两节课都不是自己的学生,且孙老师是用了七年级学生讲了一节八年级的课,可学生每个环节进展得都很顺利,这就反映出老师设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真功夫,不是假把式。几位老师教学评价可测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这方面我们相对比较欠缺,在今后需要努力改进,原则是奖励进步大的同学。
听完这几节课后,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我在收获的同时也有了自信。原来真正的优秀课就是最真实的常态课,没有flash,也没有osware,就是普通的幻灯片,甚至他们的穿着都没有精心的准备,是那么的朴实,但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的亲切,真实,就像她们的课一样,所以,我相信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就是最优秀的,我们讲的每一节课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