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讲堂
谁泄露了我的隐私观后感
什么是隐私呢?官方的定义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在看过这一节课后我对于自己的隐私和隐私权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保护我们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隐私权呢,隐私权就是消费者对于自己的个人隐私所享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主要是包括四个范畴的东西,一个呢就是私人资料,第二是私人活动,第三呢是私人空间,第四呢是私人的身体部位,那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隐私权的当中的隐私的外延。比如说个人的资料,包括你的姓名,你的电话号码,你的身份证号码,你的健康状况……这些重要的资料都是你的隐私;比如说私人活动,每一个人在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享有的活动的自由的范围是越来越广阔,每一个人就自己享有的自然的自由的活动本身,也是一种隐私的利益;比如说私人的空间,这个私人空间,包括现实的私人空间,包括你的住宅,还有包括你的宿舍里面,大学生拉起的帘子所形成的这个空间,也是个人隐私,还有虚拟世界的隐私空间,包括你在网站上你申请到的E—mail地址……比如说个人的身体部位,应当说身体的隐私,是人格尊严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衣服不仅仅具有御寒的功能,也不仅仅具有防止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的功能,还有一个保持人格尊严的功能,这也是每一个消费者享有的重要的权利也属于隐私。
在实践当中,侵害消费者隐私权的现象,往往是司空见惯,比如说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把他已经和消费者签订过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就拿给其他前来买房的消费者来阅读,上面的合同上往往含有消费者的姓名,消费者的住址,消费者的身份证号码,还有消费者的住宅电话移动电话,还有消费者及其亲属的姓名和其他的联络方式等等。房地产开发商未经过他的消费者同意,就把这份合同包括合同的复印件,拿给其他的消费者阅读的行为,就是一种侵害隐私的行为,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或许是知法犯法。
我们要学会维权,医药学会使用我们的权利。对于这些隐私的权利来说,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个权能构成包括那些,最核心的权能之一就是隐私的保守权,就是控制自己的隐私,不被他人无端的窥探,刺探了解和披露的权利,那么第二个呢,就是隐私的利用权,作为消费者他是权利人,当然可以利用自己的个人隐私,比方说他可以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提供给经营者,而且告知经营者,允许经营者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出售给某一个特定行业的公司,但是,商家要满足两个要求,一事先在销售之前,要经过消费者本人同意,第二个,还要向他支付报酬,当然消费者也可以放弃报酬请求权,第三个核心的权能,就是隐私的修改和编辑的权利,特别是涉及到个人的敏感的信息资料,因为电话号码个人的体重,和其他的收入状况呢,总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如果消费者愿意和一个商家分享他自己的个人信息的话,他有权利更新自己的个人资料,商家不能拒绝,特别是有些消费者,在购物之后,或享受人家提供的服
务之后,需要接受商家提供的这种长期的售后服务的话,更需要以自己的资料真实准确为前提,第四个隐私权的权能,就是隐私的维护权利,或者救济权利,如果你的隐私受到了侵害,消费者当然会要寻求法律的救济。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法律的艺术,恰恰在于平衡不同的权利不同的利益之间的冲突。在衡量知情权和隐私权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平衡的观念,客观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在处理其他类似的消费者权利和其他消费者权利冲突的时候,似乎也是如此,所以呢,法律不光是一门技术,法律也是一门艺术。我们承担相应的义务行使相应的权利,这些都是相互作用的。
第二篇:法律讲堂2
课程名称:法律讲堂2 班级:网络2班 学号:201206090209 姓名:鲍帅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①::康熙朝《南山集》案
②:雍正朝投书谋反案 ③:晚清科场第一案 ④:晚清刺杀第一案 ⑤:百年文字狱之苏报案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百年文字狱之苏报案具体内容
《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一次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
义和团运动以后,革命形势重新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成为一支影响较大的革命力量。许多革命志士纷纷出版书刊杂志,宣传和鼓动革命。《苏报》1899年在上海创刊,是当时一份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
1903年夏,《苏报》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以后,《苏报》又陆续刊登了许多激烈地宣传革命的文章,旗帜更为鲜明。当时,邹容的《革命军》在上海出版,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公开发表。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尖锐地批判了康有为的中国只能改良,不能革命的谬论,并把矛头直接指向清王朝光绪皇帝。这两篇极其犀利的革命文章问世之后,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清政府的敌视。《苏报》节录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痛骂清朝统治者和揭露康有为改良主义奴颜婢膝的一段文字发表,并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的内容,向读者推荐《革命军》。
这些激烈的革命宣传和它所产生的影响,使清政府感到极大的恐慌和震怒,清政府公然采取镇压手段,下令封闭《苏报》,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
由于《苏报》社设在租界内,清政府便请求帝国主义帮助镇压。1903年6月29日,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了《苏报》,逮捕了章太炎。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章太炎、邹容在会审的时候慷慨陈词,坚持斗争,使《苏报》案成为当时轰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最后,租界法庭判决章太炎3年徒刑,邹容2年徒刑,并禁止中国人在租界内办报纸宣传革命和出版革命书籍。
章太炎、邹容在监狱中,仍然坚持斗争。章太炎在狱中写了《答新闻报记者问》,在这篇文章中满怀信心地说:“四万万人民都会同情我们,而公理一定会战胜的”。他在狱中还参与组织江浙革命组织“光复会”的筹划工作。邹容在监狱生活的折磨下,不幸病故,年仅21岁。1906年章太炎刑满出狱,前往日本东京,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主编《民报》,与改良派论战。
“《苏报》案”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镇压爱国革命运动的事件,清政府和帝国主义企图用高压政策,将革命的声音禁锢起来。但是同他们的愿望相反,这次事件发生以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发展更加迅猛,革命思想在国内外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声势。
个人心得体会
苏报案是发生在一百年多前的一件惊天大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事件。本书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包括英美外交文书、《纽约时报》等英文报纸和苏报案审讯英文详细记录,披露这一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如苏报案到底因何引发,列强为何介入,列强态度有何异同,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内幕究竟如何,苏报案是如何审理的,章太炎和邹容在法庭上的真实表现到底怎样?从而为再现苏报案历史做出了新的贡献
“苏报案”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回顾一百年前章太炎、邹容的斗争业绩,“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章太炎在《狱中答新闻报》说:“天命方新,来复不远,请看五十年后,铜像巍巍,立于云表者为我为尔,坐以待之”。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缅怀他们,纪念他们。
透过法律讲堂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许多。
我知道了法律是用来约束和惩罚超越其范围的人。但法律的执行者必须严格的公正和权威,不然法律将成为他人达到自己某种利益的工具。
第三篇:《法律讲堂》心得体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骂人,打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下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里根深滴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犯罪率呈上升趋,便是证明。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是经常发生的:某市一个成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受了一帮坏朋友的引诱,在街上玩了一个通宵:泡酒吧,喝酒,抽烟。从些就渐渐的消沉下去,不能自拔。后来经发展到结伙抢劫!最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不是有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吗?我们正处在花样的年货,诗样的年龄,谁愿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过本该美好的日子呢?
小学生太多数时间在学校,所以往往我们受到伤害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到时,不仅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而且还会使人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的折磨,后悔也来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学们都尊重别人,互相谦让,真诚待人,这样一定会树立起一个文明的集体,你也会因尊重别人而受到别人的尊重,怎么还会受到他人伤害呢? 这次法制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于纪律,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第四篇:《法律讲堂》心得体会
在我们这边,有些学生总是犯错误,法律纪律的概念很弱,不可救药。想想:只要他们不去杀火线上,犯一个小错误和什么大事?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发展良好的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由地损害公共财产,诅se,击败,甚至盗窃和其他坏事,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并会逐渐腐蚀你的灵魂。渐渐地,它会让你经常感到自由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改变过去,继续发展,那些不良习惯会深深地沉浸在你的心深处,并会变得更加严重,当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终于等你,只失去了生命是免费的监狱。这不是危言耸听,犯罪率近年来有所上升。这种情况经常在我们身边:一个城市有很好的表现的学生,由一群坏朋友在街上玩的诱惑:隔夜:泡吧,喝酒,吸烟。从一些逐渐消退,不能自拔。后来发展到帮派抢劫!最受公安机关逮捕,服从制裁。这没有为我们敲门?我们在花里 新年的种类,诗歌的年龄,谁愿意在这个地方度过美好的一天失去个人自由?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太多,所以经常我们受到伤害,因为学生。到时候,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使人们遭受身体痛苦和精神折磨,后悔太晚了。相反,如果学生尊重他人,相互谦卑,真诚对待人,这将建立一个文明的集体,你会尊重他人的尊重,他人会如何受伤?
向学生讲授法律制度对一个非常好的政治阶层,使学生深入了解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学生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严格的纪律,摆脱坏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第五篇:法律讲堂2
课程名称:法律讲堂2 班级: 学号: 姓名: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 ①:法律讲堂之康熙朝《南山集》案 ②:法律讲堂之雍正朝投书谋反案 ③:法律讲堂之晚清科场第一案
④:法律讲堂之晚清刺杀第一案(张文祥刺杀马新贻)⑤:法律讲堂之百年文字狱之苏报案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
答:(一)专题具体内容:百年文字狱之苏报案
清末,在“国中之国”的上海租界地,湖南人陈范接手的《苏报》在聘请章士钊担任主笔后,实行“大改良”,大量刊登反满革命文字,对民主革命先驱邹容的《革命军》及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极力宣扬,革命旗帜愈加鲜明,终于触怒了晚清政府。为了禁绝反满革命言论,清政府极力主张通过外交途径从租界引渡《苏报》案涉案人员,并按照传统文字狱的酷刑予以凌迟处死。但是对于发生在租界内的案件,由于会审公廨的存在,清政府的绝对权力失去了随心所欲的用武之地。审判的主动权完全被外国领事所操控,中国官员往往仅被当作象征性的陪衬,必须看列强的脸色行事。当清政府与列强达成妥协,终于将《苏报》案涉案人员捉拿归案准备审理之时,列强的干预又一次改变了邹容与章炳麟的命运。这样一个租界内发生的案件,清廷的官员是不能一手包办的,而且在列强看来,这又是一个事涉政治的案件,所以(列强)一方面借口为了维护租界内的所谓言论自由,它就更要对清廷予以限制和干预。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我们的心情也十分地复杂。我们不妨说这更令中国人感到尴尬。这样的一些列强的主张,分明是在侵夺中国的主权,特别是司法主权。但是在这个具体个案当中,我们又不得不看到,正是列强的这种干预,才使得《苏报》案的张、邹这两个人,没有那么轻易的就落入清廷极刑惩罚的魔爪。从邹容、章炳麟被捕之日起,清政府就为引渡二人与租界当局展开了一场马拉松似的艰难交涉,台前幕后,数不清的算计与妥协。上海、南京、武汉、北京之间文电交驰,仅收入故宫档案的往来电文就有一百九十封。可以说,清政府为此绞尽了脑汁,用尽了手段,终于盼来了初审。然而正是这次初审,却令清政府颜面尽失。
就拿苏报案来说。其一,清政府的滥用职权,不满革命文字,对民主革命先驱邹容及章炳麟的镇压和迫害。作为法律的掌管和执行者,你不能因为别人的涉及你的利益的合法和正当的言论而极力残害别人。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法律的执行者必须有自己的权威,发挥法律的权威。不能因为别人对你的一点点不利而对法律大大的打折。就如苏报案中的清政府,由于列强的干涉,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而一味的妥协,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唐、宋、明、清各朝法律,都公平而合理地规定了外国人在中国违法犯罪的管辖问题。但在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自称文明之邦的西方列强却运用武力和武力讹诈的方法,攫取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使中国丧失了对涉外案件的司法管辖权。这些列强来华贸易发生了纠纷,甚至发生了命案,往往这些涉案的外国人同样要按照清律的规定来给予惩处。比如当时大量的史料记载,在广州附近,有一些外国来华贸易的船只,它上边的一些水手违法犯罪,甚至获有命案,他最终都是由清廷的地方官,按照清律给予惩处的。甚至也有把这些外国来华贸易的人,由于他们犯罪杀人,而被处死的案例。但是以后,特别是到了(《苏报》)案所说的这个年代,那么列强为了维护各自的在华权益,他们就借口中国法律不文明、中国刑罚过于严酷而提出了种种的侵夺中国司法主权无理的要求。使清政府基本上丧失了对法律的管制和运用,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二)心得体会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历朝历代无不充斥着文化统治,以此达到对人们思想上的禁锢。文字狱的发动,便是封建帝王强化专制统治的有力措施之一。清朝统治中国268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占了整整130余年,而恰恰在这辉煌鼎盛的“康乾盛世”之中,文字狱屡屡发生。康熙年间,出现了一件著名的戴名世《南山集》案,影响深远。
戴名世,字田有,后世遂称“南山先生”。幼时家境贫寒,但聪慧刻苦,六岁便饱读诗书,十一岁能熟背《四书》、《五经》等国学名著,善于研习古文。三十四岁时,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正直的文士,不愿趋炎附势,常与弟子们共同研讨古文创作,有力地推动了古文的发展。戴名世很想效仿《史记》的形式,写出一部有价值的著作。便广游各地,访问古老,考证野史,历尽心血,搜求明代逸事。康熙四十一年,戴名世的弟子把自己抄录的戴氏古文百余篇刊刻行世。由于戴氏居于南山冈,遂名为《南山集偶钞》,即著名的《南山集》,此书编辑方法以种类区别,首为书,次为序、记、传、论、说及什著,共七类而不分卷。《南山集》一经问世,即风行江南各省,发行量之大,流传之广,在当时同类的私家著作中,实为罕见。正是此书,使戴名世流芳文坛两百多年,却也使他遭受了杀身之祸。康熙四十八年,戴名世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参与明史馆的编纂工作。时隔两年,据《清史稿》记载,左都御使赵申乔,以“狂妄不谨”的罪名弹劾戴名世。弹劾的主要依据是《南山集》一书。赵申乔有此举动的目的,完全是为报私怨。因为会试时,戴名世名列榜首,状元定非他莫属,等到殿试揭晓,头名却为赵申乔之子赵熊诏所得,其才名
远不及戴名世,当时就流传赵申乔倚仗权势,在其中做手脚。赵申乔恐人揭发,便先发制人。他在参疏中还声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此话,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康熙接到赵申乔参折后,显得非常谨慎,并没有任意定罪,只是批示要求刑部严察。接到圣旨后,刑部官员在赵申乔的贿赂中,遍查全书,从《南山集》里找出五处罪证:
一、以南明各朝如弘光、隆武、永历为正朔,记录有关南名人物传记。清朝人写南明事,不用清朝正朔,实为犯忌。
二、尊称明朝亡君。
三、歌颂尽忠明朝士臣。
四、主张南明三朝在历史上应予地位。
五、揭露清廷谋杀明崇祯帝儿子的隐事。
戴名世只是希图在清建立中央政权后,为这些曾经存在的短命王朝,争得一席之地,岂料,这已触怒了清朝皇帝,康熙帝看过罪状后,命令刑部穷究猛治。康熙五十二年,大学士等以刑部审拟《南山集》案,戴名世应照“大逆”处于凌迟,向康熙请旨。康熙降谕,“戴名世从宽免于凌迟,着即处斩”。此外,牵连《南山集》编篡的戴名世之好友、弟子,也被康熙“俱从宽免死”,此案牵连到的其他人犯,“从宽免治罪,着入旗”。
在封建社会这个思想被严重腐蚀和禁锢的时代里,个人的思想与认识是不被提倡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切有悖于当时社会要求的思想都被归为忤逆叛国,戴名世的死对于我们处在提倡自由与平等的社会的人来说无疑是很难接受和想象的,言论的自由人身的自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但是在封建社会那只是一种奢望,在那里连皇帝都没有自由更何况是贫民。
在那样的时代里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中,戴名世的死只是君主们杀鸡儆猴的做法,春秋战国时候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而在所谓安定的盛世人就只有遵守刻板思想的权利。对于《南山集》案我不知道还能得出什么别的感受,最深的感受就是对社会制度的不能忍受。戴名世死了可他的思想与借鉴流传下来了,现在的人在读他的《南山集》在体会他的思想和当时社会的思想。但是我又不得不说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康熙帝的所作已经是史上少见的开明与宽容。《南山集》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