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陕西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12月16日省应急办【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1总则
1.1 目的为做好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 树立农业自然灾害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1.2.2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2.3 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3 编制依据
制定本预案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农业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突发性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和风雹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自然灾害发生区涉及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按照省级相应突发灾情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2.1 组织机构
农业厅设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灾害工作的副厅长担任组长,厅办公室、发展计划处、种植业管理处、省农机局、省畜牧兽医局、省果业局等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种植业管理处。
2.2 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协调、指导全省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
2.3 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与省直有部门、各市农业部门联系协调,及时收集、核查灾情,督导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并报告灾情动态。
3预防、预警
3.1 预警信息
省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水利厅的水情、汛情信息,各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3.2 信息采集
3.2.1 采集途径。省农业厅与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等部门稳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定期、不定期的会商;农业厅与各市农牧业局的农业自然灾害信息网络系统。
3.2.2 采集内容。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水文、汛情等水文资料;农业自然灾害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农作物、畜禽、饲草、水产品损失程度,农田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电设备、基层农业事业单位和农牧三场损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3.3 信息报送
3.3.1 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造成重大农业损失的突发事件,可直接上报,并同时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3.2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应立即上报。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掌握详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3日内补报详情。
3.3.3 一般性农业自然灾害信息,定期逐级上报。
3.4 灾情信息发布
农业厅协助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民政厅做好自然灾害信息的发布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核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需对外发布的,交由当地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自行发布。
3.5 预警报告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发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
3.5.1 收到气象、水文等部门以及流域管理部门的灾害预测预报。
3.5.2 易受风雹影响的地区,当接到气象部门发出的可能受影响的信息。
3.5.3 干旱等进行性自然灾害趋重。
3.5.4 其它突发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
3.6 预防控制
3.6.1 组织、思想准备。不断完善农业防灾减灾组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3.6.2 工程准备。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设施、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业机电设备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并配合水利等部门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改造,增强农田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6.3 预案准备。根据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修订完善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确定防御重点;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抗灾能力。
3.6.4 物资、技术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种子(种畜禽)、饲草等救灾物资。积极培训、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攻关。督导各级农机行业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机设备、配件及救灾用油的贮备和供应。
3.6.5 适时防控
及时组织抢收已成熟的农作物;对没有成熟和来不及抢收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防护。风雹、洪涝灾害前,协助当地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设备转移,通知农户做好应急准备。各级农业部门建议本级政府并协助当地气象部门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和防雹作业。
接到低温冻害、干热风等灾害预报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立即组织、指导农民采取熏烟、喷施植物抗寒剂、覆盖以及喷灌等相应防范措施。
4灾害分级和应急响应
农业厅在主汛期(6—8月),安排人员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并根据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强度和受灾面积,分三级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抢救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4.1 农业厅一级应急响应
4.1.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5%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一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1.2 一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会商,厅内各成员参加。及时将情况报告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及有关部门。重大问题报请省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2)密切监视灾情动态,主动提出救灾意见和措施。及时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省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必要时动用省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市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2 农业厅二级应急响应
4.2.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5%—20%,且受灾面积达到400-600万亩。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20%—25%,且受灾面积达到200—300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二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2.2 二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会商,部署应急工作,及时将情况报告省政府、农业部及有关部门。
(2)加强灾情调度,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需要,派出救灾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省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及时下拨灾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及时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市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3 农业厅三级应急响应
4.3.1 一次突发性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响应:
(1)发生涉及相邻两个以上市的区域性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0%—15%,且受灾面积达到200—400万亩。
(2)某一个市发生特大农业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受灾市耕地总面积的15%—20%,且受灾面积达到100—200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三级响应的农业自然灾害。
4.3.2 三级响应行动
(1)农业厅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加强灾情调度,及时向省政府和农业部报告灾情,并通报有关部门和厅内各成员单位。
(2)根据灾区救灾工作的要求,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灌溉、排涝等服务工作。
(3)研究提出支持灾区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商财政厅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4)根据灾区要求,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救灾备荒种子。
(5)对灾区的动物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疫情严重时,按《陕西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处理。
(6)监督省级农业部门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资金、物资的规范使用。
4.4 应急解除
当自然灾害结束,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农业厅宣布应急解除。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理
5.1.1 加强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及时调动机电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堵口复堤、农田排涝,疏浚渠道、渔塘淤泥,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
5.1.2 督促、帮助、指导灾区农民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及时抢种、补种、改种各类应时农作
物。
5.2 协商救助
5.2.1 根据灾区需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程序及时组织区域间种子、种畜禽、化肥、地膜、农药、饲草料、柴油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调拨。
5.2.2 积极与银行、信用社协商,落实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所需贷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业损失、农业设施装备财产损失的保险赔付。
6应急保障
6.1 资金保障
处置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需财政经费,按《陕西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6.2 物资保障
在自然灾害易发期,相应级别的农资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业抗灾救灾物资。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单位应优先保证各类农业救灾资金的落实和农业救灾应急物资的供应。
6.3 信息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灾情信息体系建设,实现上下畅通,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加强通讯设施建设与维护,保障自然灾害应急工作中的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畅通。
6.4 职责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完善内部责任制,保证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有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培训救灾应急工作专门技术人员。
6.5 宣传保障
各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7.1.1 本预案所称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果业及相关农业行业基础设施,不包含林业。
7.1.2 本预案中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干旱(含高温热害、干热风)、洪涝(含因暴雨造成的洪水、渍涝、泥石流、滑坡等)、低温冻害(含冷害、霜冻、雪灾等)和风雹(含龙卷风、沙尘暴等风灾及冰雹)等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7.2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陕西省农业厅负责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本预案评审。由农业厅召集有关部门专家和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评审,并作相应修改,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
7.3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陕西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7.4 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抵御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系统人员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应急救灾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
1.2.1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和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单位生产经营的紧急事件。1.2.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采取一切措施保障员工人身、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2统一领导,整合资源
公司抢险救灾服从运输公司和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区域管理;整合和地区抢险救灾资源,确保统一调配,单位自救与区域应急救灾互相协作、相互支持。1.4.3统一组织,协同救灾
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救灾工作,由各区域应急救援处置中心统一组织、指挥救灾。各单位按照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置与救援工作。应急期间,一般性工作从应急救灾工作。
1.4.4预防为主,科学应对
坚持灾前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常抓不懈,增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科学应对突发应急事件。1.5灾害分级
1.5.1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三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1.5.2Ⅰ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指由于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重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特大财产损失或较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分公司声誉影响,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和力理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1.5.3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是指由于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发事件,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置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一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和公司声誉影响,需要分公司统一组织协调,调度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1.5.4Ⅲ级自然灾害类事件由公司各单位参照本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分级 1.5.5Ⅰ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1)洪汛灾害
洪水导致单位驻地所在区域全线停产,人员伤亡严重,一次造成20人以上死亡,或2000万元以上直
接经济损失;汛情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单位7人以上死亡,或2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气象灾害
严重影响单位正常生产运行,人员伤亡严重,一次造成7人以上死亡,或8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沙尘暴、海啸等造成单位7人以上失踪48小时以上。
(3)地震灾害
单位驻地所在区域发生5.5级以上地震;造成40人以上死亡的地震或可能发生超过当地设防标准的地震。
(4)地质灾害
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城塌陷、地裂缝等灾害已经严重危及单位员工生命财产和单位生产安全,造成7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以上。1.5.6Ⅱ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1)洪汛灾害
洪水导致单位驻地所在区域部分停产,一次造成10-19的人员死亡,或1000-2000万上直接经济损失;汛情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单位3-7人死亡,或1000-2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2)气象灾害
较大影响正常生产运行,一次造成5-7人死亡,或500-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沙尘暴、风暴潮、海啸等造成单位5-6人以上失踪48小时以上。
(3)地震灾害
单位驻地所在区域发生5.5级以上地震;造成20-39人死亡的地震或可能发生超过当地设防标准的地震。(4)地质灾害
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已经危及单位员工生命财产和单位和生产安全,造成5-6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800万元。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为有序、高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司设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2.1.1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2.1.2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设在生产经济科,是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李向民。2.2工作职责
2.2.1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领导和协调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部署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工作;
(2)及时向运输公司或灾区政府救灾指挥部通报本单位灾害损失和生产、救灾等情意;
(3)根据运输公司应急工作原则,制定灾区单位应急救灾对策,指挥灾后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视灾情安排慰问工作或派出工作组;组织紧急调配救灾物资或提供其它紧急救助行动;
(4)统一安排应急救灾期间公司机关职能处室、应急职能组、应急救援处置中心的工作。(5)应急响应时期,指挥相关单位的应急救灾,协调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2.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应急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殿应急救灾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职责如下:(1)负责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信息收集平台的建立,负责应急值班和24小时值班电话的设置;(2)接受单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报告,并持续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接受并传达指令;
(3)负责应急状态下协调、指挥,根据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令传达到各机关职能处室、应急职能和区域应急救援处置中心;
(4)按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令统一对外联系,向运输公司、当地政府部门上报重特大突发事件信息;(5)负责应急值班记录和现场应急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6)负责单位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
(7)收集各类信息,随时汇报事态情况,有重要信息要随时汇报;(8)收集了解指令的执行情况。
2.2.3公司职能科室、应急职能组、应急救援处置中心职责 2.3现场应急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1)根据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现现与分公司之间信息传递的及时、畅通、一致;(3)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4)及时向应急办公室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5)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
(6)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有关资料;(7)落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领导小组请示应急终止;(8)负责现场应争工作总结。2.4各单位组织机构
2.4.1各单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指挥层,直接管理控制本单位突发应急事件。
2.4.2各单位均应设立应急救灾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担任本单位应急救灾领导小组组长。2.4.3各单位应急救灾机构主要职责范围如下:
(1)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应急决策;(2)明确应急时期各相关部门的职责;(3)负责配置、调动应急救援的各类物资;
(4)负责编制消防、医疗、物资供应、通讯、交通、保卫、生产调度等应急救援对策;(5)指挥和协助管辖范围内的生产作业单位处理突发事件;
(6)负责本单位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预案的审核工作,以及预案的启动和终止;(7)负责重大灾害信息的上报工作。
2.4.4各单位应急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负责部门及联系电话应上报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发生较大调整时,应及时上报。3灾情预警
应急办公室和各单位应急救灾机构,负责搜集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分析灾害可能对单位员工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按规定采取相应处置措施。4应急响应 4.1灾情报告
自然灾害发生后,有关单位应安规定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和区域急救援处置中心报告,并组织力量调查核实灾情。4.2分级响应
4.2.1按照灾害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公司和各单位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分级响应。4.2.2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受灾单位应立即启动单位应急预案,并根据灾害情况及时上报。4.3.3发生Ⅱ级及以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后,启动本预案及以下各级预案和相关预案,由重大自然灾害突发
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救灾。4.3响应程序 4.3.1公司响应程序 4.3.1.1灾情报告和应急准备
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灾害预警后,进入启动预案准备状态。根据灾情发展态势,应急办公室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灾害情况;
(2)密切关注、及时掌握灾情发展和现场应急情况,及时报告;
(3)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安排和布署,通知4个应急职能组和区域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做好应急准备;
(4)分析灾情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视灾情需要派有关人员赶赴灾害现场指导应急救灾。4.3.1.2应急救灾
Ⅱ级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根据灾害发展态势和现场抢救进展情况,应急办公室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领导小组成员在1小时内到达岗位;
(2)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灾情,部署应急救灾任务,按规定上报集团公司、当地政府有关部门;(3)聘请有关专家咨询,提出应急救灾方案,组织紧急救援;
(4)视灾情严重程度,安排有关领导或工作组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协调指挥应急救灾工作;(5)通知区域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做好运输、通讯、物资、资金等支援准备工作;
(6)视灾情需要,紧急调动救灾队伍参加现场救灾工作,调动有关准备,物资支援现场抢救;(7)必要时,按领导小组指示报请集团公司、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指挥救灾工作。4.3.2单位响应程序 4.3.2.1灾情报告
(1)单位接到灾灾害预警后,应按规定立即报告分公司应急办公室,并进入应急准备状态;(2)灾害发生后,应在2个小时内向公司报告受灾情况;
(3)灾情报告的主要内容: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危害程度、生产运行和职工生活状况,以及应急救灾紧急部署情况。4.3.2.2应急准备
(1)接到当地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后,应立即时入相关应急预案启动准备状态;(2)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应迅速到位,部署应急救灾工作;(3)医疗、物资等应急保障系统工作准备就序;(4)抢险救灾装备和人员集结待命;
(5)检查和监控次生灾害源、平息误传和谣传、宣传自救知识。4.3.2.3应急救灾
(1)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转入应急救灾程序;(2)应急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本单位抢险救灾和区域性救灾协作;(3)做好现场疏散工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活秩序;
(4)及时向法地政府救灾指挥机构和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受灾损失和应急抢险救灾情况,视灾情需要请求外部紧急救授;
(5)制定现场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6)迅速调集抢险救灾队伍投入抢险;
(7)检查生产设施破坏情况,检修生产和生活设施;
(8)密切保持与当地政府救灾主管部门和救灾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和区域灾害情况,通报本单位受灾情况和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9)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10)做好救灾物资调拨、发放和宣传报道工作;
(11)组织灾害损失评估,按规定向分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灾害损失评估结果;(12)做好恢复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4指挥与协调
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现场指挥应坚持“属地管理、政府统一领导”的原则,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救灾工作。
(1)根据现场救灾需要,分公司应急办公室协调有关救灾队伍、装备、物资、保障救灾需要;(2)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提出救灾方案,制定防止灾害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责成有关单位实施;(3)针对灾害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适时通知有关单位启动相关应急预案;(4)必要时,报请运输公司有关部门协助应急救援; 4.5应急终止
4.5.1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灾害现场符合下列条件并报请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下达应急结束指令,应急终止。
(1)灾害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次生灾害隐患消除;(2)现场应急处置已经结束。4.5应急终止
4.5.1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灾害现场符合下列条件并报请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下达应急结束指令,应急终止。
(1)灾害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次生灾害隐患消除;(2)现场应急处置已经结束。
4.5.2应急救灾工作结束后,由受灾单位编写应急救灾总结报告,报送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5保障措施 5.1通讯和信息保障
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单位和上级部门重特大应急信息后,立即按规定上报下传应急信息,跟踪应急事态发展。
各单位应保证调度值班或其它值班联系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及时接收和转达灾害信息,保证与公司主要领导和应急办公室的联系通畅。5.2应急保障
5.2.1应急救灾物资装备保障
各单位应按规定和救灾需求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所需的物资和生活用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期间使用的装备和物资资源,统筹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的应急保障措施。5.2.2应急队伍保障
各单位应建立应急救灾专业抢险队伍,按规定配备人员、装备,开展培训和演习。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持应急队伍战斗力,做到常备不懈。5.2.3应急资金保障
各单位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用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设备建设、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预防演练。应急救灾期间,可随时启用,实行专款专用。5.2.4应急医疗卫生保障
公司医疗卫生部门应做好应对突发灾害的医疗保障专项预案,储备应急药品。配备精干医护人员和精良医疗器械,具备随时赶赴现场参与救灾的能力。5.3宣传、培训与演习
5.3.1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教育,使单位员工和家属了解应急救灾知识,提高应急意思。
5.3.2定期对应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要求和应急救灾技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5.3.3各单位每两年组织一次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习。6附则
6.1本预案由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6.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应急救灾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经理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经理部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1.3.1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泥石流、沙尘暴、海啸、海风暴、暴风雪、冰雹、雷电、火灾、地震和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生产经营的紧急事件。
1.3.2 本预案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承建的工程项目。
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采取一切措施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 统一领导,整合资源。各单位抢险救灾服从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整合各单位内部抢险救灾资源,确保各单位统一调配和指挥;各单位自救与集团范围救灾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1.4.3 统一组织,协同救灾。实行区域一体化统一组织、统一指挥救灾。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本单位应急指挥组组长;应急期间,一般性工作服从应急救灾工作。
1.4.4 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坚持灾前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科学应对突发应急事件。
1.5 灾害分级
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四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Ⅰ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海啸、海风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和地质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非常严重,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公司声誉影响,需要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协调,调度集团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突发事件。
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海啸、海风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 2 比较严重,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协调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突发事件。
Ⅲ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海啸、海风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各单位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突发事件。
Ⅳ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海啸、海风暴、暴风雪、冰雹、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一般,对公司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伤害、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各单位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突发事件。
1.6 应急预案
1.6.1 集团所属各单位根据所处环境、地理位臵,分析本单位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类型,并制定本单位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6.2 集团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洪汛灾害应急预案、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海啸(风暴)灾害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所属单位应进一步制定细致的专项应急预案。
1.6.3 集团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各单位应对可能遭受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经集团制定并发布实施。灾情预警
集团各单位应急救灾机构负责搜集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分析灾害可能对员工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的原则,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处臵措施。应急处臵措施 3.1 地震
地震发生前,按本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地震应急准备;地震发生后,即刻启动本预案进行地震应急。
上级单位下达地震预报或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应即刻启动预案,按下列程序进行地震应急。
3.1.1 应急疏散(1)有地震预报时
所有应急工作人员应立即到位;根据预报的震级和震害预测,决定停工或中止工作;所有员工应及时撤离危险建筑物;检查房屋安全情况和水电有无安全隐患,组织人员紧急排险。
(2)地震突然发生时
①工作时间,最重要的是妥善避震,用物品护住头部,躲在坚固的物体下,要避免物品掉落砸伤。
待震动平息后迅速撤离室内,撤离时,应按照预先的编组,按先后顺序和路线撤离到室外,千万不可拥挤造成混乱。因此,要制定逃生路线,并且要由特定人员正确进行引导。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安排值班人员立即切断总电源,正确处臵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等,避免因地震引起火灾等其它灾情。撤离过程中仍应在各通道、出口处有人员进行指挥,以保证正常秩序。撤到室外时,应在预定地点集结。震后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信息和上级安排,决定继续是否停工。
②如地震发生在夜间,以各寝室为组撤出建筑物,同样应有预定路线、顺序。确定几个人员作为引导人员,进行指挥,避免混乱。由于是在夜间,可能停电,要有备用手电等照明准备,不要点蜡烛、火把等,以免失火。
3.1.2 撤离建筑物后
疏散人员到安全位臵后,应立即组织清点人员,统计被困人员数据,并立即反馈给应急指挥中心,同时进行力所能及的搜寻救护。
3.2 海啸
当气象部门发布海啸灾害预警时,应即刻停止在危险区域的活动,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上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当海啸意外发生时,应即刻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组织人员转移至坚固的多层建筑物楼顶或者山上等高处;
(2)值班人员应守在各转移通道,引导转移方向,保持转移秩 5 序;
(3)人员转移至安全位臵后,应立即组织清点人员,统计被困人员数据,并立即反馈给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3.3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当相关部门发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时,应即刻停止在危险区域的活动,将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上报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当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意外发生时,应即刻采取以下措施:
(1)引导人员往泥石流的两侧逃生;不要往低洼地跑,应往低洼地两侧的高处山坡或坚固的建筑物跑,不能爬树逃生。
(2)人员转移到安全位臵后,应立即清点人员,统计被困人员数据,并立即反馈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3.4 暴雨
当发生暴雨突发事件时,应即刻启动、执行本预案。
(1)值班人员应全面检查各房间门、窗、水、电等方面的情况,以消除隐患。
(2)值班人员应督促物业管理人员采取相关措施,如打开下水道井盖、清除明沟排水障碍物等。
(3)如果发生严重的雷击现象,应关闭除照明外的一切不必要的电源,尤其是重大设备的电源,并仔细检查空气开关等保护手段是否正常,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4)如果房间发生天花板漏水、窗户破裂进水等突发事件时,应紧急加固相关破损处,并转移可能受影响的贵重仪器设备等,然后再去除积水,以免因水浸造成二次损失。同时应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5)如发生重大损失,应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保障措施
4.1 通讯与信息保障
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单位和上级部门重特大应急信息后,立即按规定上报下传应急信息,跟踪应急事态发展。各单位应保证调度值班或其它值班联系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及时接收和转达灾害信息,保证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联系通畅。
4.2 应急保障
(1)应急救灾物资装备保障。各单位应按规定和救灾需求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所需的物资和生活用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期间使用的装备和物资资源,统筹现有资源,建立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2)应急队伍保障。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应急救灾抢险队伍资源系统,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3)应急资金保障。项目经理部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应急资金,用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设备建设、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预防演练。应急救灾期间,可随时启用,实行专款专用;
4.3 宣传、培训与演习
(1)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教育,使员工了解应急救灾知识,提高应急意识;
(2)定期对应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要求和应急救灾技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3)每年组织一次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习。
第四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应对和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师生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确保应急救灾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保证经理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经理部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沙尘暴、暴风雪、冰雹、雷电、火灾、地震和大气污染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学校师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学校正常上课的紧急事件。
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采取一切措施保障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整合资源。学校抢险救灾服从统一领导;整合学校内部抢险救灾资源,确保各部门统一调配和指挥,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3)统一组织,协同救灾。实行区域一体化统一组织、统一指挥救灾。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本单位应急指挥组组长;应急期间,一般性工作服从应急救灾工作。
(4)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坚持灾前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科学应对突发应急事件。
5.灾害分级
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四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第二章 应急组织的职责
1.学校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是学校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和请示,负责与应急部门和社区联络,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救援队伍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行动,保证应急工作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成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组 长:杨士新(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电话:*** 副组长:夏国英(副校长)电话:*** 王立艳(副校长)电话:*** 卢宝华(副校长)电话:*** 郑爱娟(副书记)电话:*** 叶红波(工会主席)电话:*** 成 员:尹相君(安保科长)电话:*** 段国华(后勤主任)电话:*** 杜颖华(总务人员)电话:*** 孔立明(总务人员)电话:*** 2.指挥部及单位职责 2.1学校应急总指挥职责
①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②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③向公安、消防、安监、技监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消防等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④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项;
⑤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向新闻媒体公布事故情况;
⑥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2.2事故现场指挥职责
①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把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
②指挥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③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
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
⑤把事故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项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⑥与消防等应急部门合作,提供建议和信息。
⑦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⑧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2.3现场值班主任职责
①在事故发生初始阶段,担当事故现场指挥
②在确认事故即将发生或已发生后,向单位领导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③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学校事故应急预案。
④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3.应急救援小组
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⑴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人:张旭东 电话:*** ⑵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人:何亚波 电话:*** ⑶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孙小红 电话***
⑷警戒保卫小组,负责人:尹相君 电话:*** ⑸排险抢修小组,负责人:段国华 电话:*** ⑹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杜颖华 电话:*** 4.应急责任制
⑴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应急预案指挥者。
⑵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主任承担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排难。
⑶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①台风、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责任人:分管总务后勤的副校长及总务主任。②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造成安全事故责任 5
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及安保科长。③火灾、爆炸、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车辆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及总务主任。④学生群体斗殴、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政教主任及各级部主任。⑤在突发安全事故中因学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政教主任及各级部主任或现场指挥。
应急电话:火灾119
报警110
紧急救护120
第三章 监测预警
应急救灾机构成员负责搜集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分析灾害可能对师生安全和生产经营造成的危害。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四章 应急救援与处置
(一)发生大风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应急程序
1.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引导师生撤离现场,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切断建筑物电源。
2.若有人受伤,医疗救护小组进行现场救治,或打120送 6
医院。
3.在危险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观察建筑物状况。
4.在城建局安全监察部门或有资质的房屋检测专业机构检测后,经他们同意,方可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搬迁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
5.若电线杆、树木或其它高架物倾斜,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支撑和加固
6.对不牢固的空中悬挂物或屋顶材料要进行加固或拆除。
7.关闭单位所有的玻璃门窗。
8.在所有存在事故隐患的建筑物和高架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9.单位应当把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和严重事故隐患情况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
(二)发生暴雨雷击事故应急程序
1.暴雨雷击来临前,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不断地在校园内巡视,并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2.暴雨时,若房屋内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室内学生,以及贵重设备。学校应当关闭所有门窗。
3.若有雷电,应当尽可能地切断除照明以外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器在雷击时遭到雷电袭击。强弱电房和电气设施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排险、救护等应急人员应当做好救援准备。
4.若暴风造成房屋进水,校园积水: ①应当切断电源,用抽水泵等器具排水,疏通下水道,询问市政部门排水设施运行情况。②应当尽可能防止厕所进水和溢水,防止水污染。③学校应当组织师生,有秩序地转移,避免推挤踩踏,堵塞通道。④房屋积水时应当把设备、资料等物品往高处转移。
5.如校内积水严重或校外汛情严重,总指挥应根据情况在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后,可以停学疏散师生,并安排好学校保卫工作、留守工作。
第五章 恢复与健康
善后处置,当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害后勤保障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对受到伤害的师生进行慰问、抚恤,确保伤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六章 监督管理
本预案由双辽市实验小学安办科负责管理,预案每年结合本 8
校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一次。
第七章 宣传、培训和演练
(1)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教育,使师生了解应急救灾知识,提高应急意识;
(2)定期对应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要求和应急救灾技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3)每年组织一次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习。
第八章 附则
Ⅰ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沙尘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和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非常严重,对学校的师生安全、设备财产和工作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需要中心校统一组织协调,调度中心校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和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比较严重,对学校的师生安全和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9
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学校统一组织协调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Ⅲ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和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学校的师生安全、设备财产和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各村小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Ⅳ级自然灾害类事件,是指由于洪讯、泥石流、沙尘暴、暴风雪、冰雹、雷电、地震和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一般,对学校的师生安全、设备财产工作秩序带来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伤害、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各村小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双辽市实验小学 2017年7月10日
第五篇: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郭猛镇卫生院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保证我镇在遭受洪涝旱灾、龙卷风、台风、破坏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在区卫生局及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能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医疗救治、药品供应、卫生防疫、疫情监测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区卫生局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领导小组: 组 长:蒋仁贵
副组长:汪汝宏
吴仁军
成 员:赵朋美 王兆秀
李中存
吴
然
医疗救治组 第一小组 组 长:李中存
成 员:程瑞明 袁安花
袁小玲 第二小组 组 长:陈德清
成 员:赵奇明
杨玉云 张红秀 卫生防疫组 组
长:吴
然
成员:蒋国善
江
岭
卞亚红
应急工作由主要领导负责,一旦发生灾情时调动本单位全体职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灾情、疫情和灾民健康状况等救灾防病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和反馈工作,并成立医疗卫生小分队,配备必要的药械,深入灾区第一线,满足灾区群众的防病治病需求。救治队实行队长负责制,服从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工作;自然灾害发生时,医疗单位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防保人员负责传染病控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工作,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组织村卫生防疫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拉练工作。
二、抓住重点环节,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一)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广播及黑板报,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高密度、广覆盖、多反复”地宣传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因地制宜地把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和卫生知识教给群众,重点宣传环境清理、饮水、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和饮用水消毒、环境消毒等具体方法,促使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充分发挥基层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发动基层卫生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明确职责,分片负责,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把饮用水消毒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保证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的安全
卫生。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受灾后最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和一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易造成环境、饮水和某些食物的污染,我院全体职工要积极配合镇有关部分部门,大力开展以环境清理消毒、消灭蚊蝇鼠害、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卫生状况,降低蚊、蝇、鼠密度,严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四)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灾情发生时,根据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实行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强化对重点人群及流行因素的监测,及时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趁势,为制定对策、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季节性传染病发生规律,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
(五)做好突发事件的的应急准备。我院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充分做好组织协调、队伍配备训练、药械物资供应等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把突发疫情、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