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5篇)

时间:2019-05-15 04:5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

第一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

李源潮同志指出:“作为组工干部,要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要维护党在网上的威信;要维护组织部门在社会上的声誉,就要维护组织部门在网上的声誉;要提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度,就要提高干部在网上的公信度,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近年来,网络已经成为涉及各个层面海量信息的集聚地和传播媒介,影响颇大,加上各级对组织系统宣传工作的日益重视,“开门办公”、“晒政绩”、“晒财务”等做法也越来越受追捧,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成为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正确明辨舆情,不能“随风倒”。近年来,坊间流传一句顺口溜,“信访不如**,**不如上网”,可以看出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中央、省、市“12380”监督网站的相继开通,以及网上各种信息渠道,诸如贴吧、微博、论坛等信息发布媒介的广泛普及,各种信息蜂拥而至,有苦诉冤者有之,恶意造谣者有之,仗义辟谣者也有之,令人目不暇接、真假难辨。作为组工干部,更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纷杂的网络舆情中正确理顺态势,明辨真假,不能“随风倒”。一是正确看待舆情。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过街老鼠,不能怕,不能躲,更不能有抵触心理,视舆情为敌情,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网络舆情只是群众正常诉求的集中反映,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过滤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的****,公开、透明、严谨地接受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呼吁请求。二是坚定自身立场。组工干部作为党性最强的干部,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在负面舆情来临时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坚守阵地。其次是要多层面、全方位了解有关组织工作的各类准确信息,拓宽信息储备量,从源头上杜绝一些虚假错误信息趁虚而入。三是不要盲目跟风。很多负面舆情大都是被一些**的人盲目炒起来的,比如年仅29岁就担任湖北宜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的周森锋将再被提拔的消息在网上传开之后,被质疑有后台、有关系、暗箱操作的负面信息在网上出现,很多网民便不加分析地盲目跟风,影响恶劣。作为组工干部,面对网络舆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光看待舆情、明辨舆情。

要及时监控舆情,把握“主动权”。网络舆情都是动态的,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约束,一些并不复杂的问题,被**到网上之后,极容易引发“哈哈镜”的效果,加以夸张并扭曲,真相反而被掩盖。因此,应对网络舆情,必须要建立系统的监控体系,加强对网上影响组织工作作公信力问题的监测、研判和预警,为妥善处理好网络舆情做足准备工作。一是做好舆情监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做好盯网安排,对网上出现的涉组涉干的负面舆情,特别是涉及本地的人和事,及时关注网络媒体及网民议论的关键和热点问题。同时,要注重跟踪舆情,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密切关注舆情走向,为处理舆情打好提前量。二是做好舆情研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舆情处理前充足的分析研判十分必要,发现舆情后,要迅速整合、筛查舆情涉及的各方面信息资源,仔细分析舆情散播的目的和规律,预测舆情演化趋势及影响预期,形成简明扼要、分析准确的报告,为舆情处理提供准确依据。三是做好舆情预警。建立健全处理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组织部门舆情预警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畅通舆情上报渠道,避免因程序繁杂而贻误处理舆情的最佳时机,在重大舆情随时上报的同时为领导提供准确的舆情研判报告,让领导快速了解整个事件的概况、涉及人员、散播态势及影响,以便及时作出决策。

要妥善处理舆情,做好“灭火器”。一些网络舆情之所以传播迅速,之所以被广大网民接受并认可,是因为这些舆情有存在的社会基础,有引起群众广泛共鸣的因素所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舆情宜疏不宜堵,更不能保持沉默放任自流,任其肆意蔓延、蛊惑人心,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妥善处理。一方面,要强化第一时间引导。网络舆情一经传开,几个小时就可能达到高潮,因此要抢抓处理舆情的黄金时段,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把真相或处理意见赶在谣言之前公布,平复网民情绪的同时实现正确引导。比如网上一直盛传的“最牛太太”

事件,事件发生几日便查明了真相,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在网上公开发布,处理地相当迅速,赢得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赞赏,被列为成功应对舆情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要多管齐下集中攻坚。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注重采用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正确引导,力求使网络舆情沿着预定方向发展。对已发生的舆情,要安排专门网宣员,运用网络化的语言,采用跟帖、撰写网络评论、微博等形式参与网上舆论,引导舆论焦点转向主流;对经查证属实的,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对问题进行处理,在网上公布真相,以正视听;对经查证属于造谣诬陷性质的,运用科技手段对发布舆情者进行追踪,严肃追究责任,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删除或屏蔽处理,避免层层蔓延,形成不良舆论。

要巧妙利用舆情,形成“助推剂”。网络已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组织部门也正经历着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组工宣传工作日益重要。作为组工干部,在处理网络舆情的同时,更应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动贴近网络,巧妙利用舆情,善于转危为机,将舆情化为推动组织工作开展的助力。一是要学会借势。在舆情处理工作上,要善于把握正面信息和负面舆情之间的平衡点。基于此点,借势加大力度宣传推介本地组织工作,将组织工作上一些好的做法宣传出去,借机打开网络问政平台,官民互动,不断提高组织部门公信力。二是要化舆情为“警钟”。将舆情暴露出来经查属实的问题、涉及到的人严肃处理之后,把其中涉组涉干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分发给各级领导干部,供其随时浏览,坚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三是要打造网络监督平台。把网络作为监督干部行为的一种工具,将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信访渠道公布于众,在网上设置举报专栏,鼓励广大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日常作为,有问题向组织部门举报。让干部处在广大群众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行使,不断提升组织部门的群众满意度。

第二篇:如何做好新时期环保网络舆情应对

如何做好新时期环保网络舆情应对?

舆情监测http://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深刻影响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变革,与此同时,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风向标和放大器。纵观近年来的环境突发事件,网络都起到了放大信息、助推舆论的作用。如何看待网络舆论——是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还是可以驯化的野马?如何引导网络舆论——是因势利导、坦诚相见,还是以一己之见发声、漠视公众意识?环保系统又该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突发事件?如何用好用足网络优势资源?这些都成为环保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快速适应的新课题。

网络舆情形势有多复杂?

中国网民规模已近5亿,手机网民也达到了3亿多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集中,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一个不太大的事情,经过网络发酵放大,都可能演变成一个大事件。如一个小女子网上炫富,却牵出了红十字会的黑幕;一场并不罕见的酒驾车祸,却造就了“我爸是李刚”的网络热词和全社会对官二代的警觉与讨伐;一个男人打老婆,引出了疯狂英语的李阳;小孩子大街滋事,却带出了李双江。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刚到底是什么人,李双江是不是溺爱儿子,显然不重要了,“李阳李刚李双江,家暴撞人冲锋枪”,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出口、一个符号。反过来讲,关注并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就可以了解真实民意,为政府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

有专家对13年来中国210起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分析发现,网络舆论最关注的是政府官员的执政问题与民生问题。网络舆论在近7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这在2010年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到人民网、新华网直接与网民对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还通过微博与公众对话,由此看出不善于应对网络舆情,就不懂为政之道,不入时尚之流。

环境问题为何成为网络舆情焦点?

渤海漏油、大连PX项目、曲靖铬渣倾倒、台州血铅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环境污染事件屡次成为社会热点。环境问题正在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环境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我国又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年来却集中出现。国内环境风险加大,环境污染事件总量居高不下,类型多、发生区域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个环境事故,却可能演变为一个事件,往往是一个原因多个结果,或者多个原因一个结果,发展的态势完全出乎意料。毫不夸张地

说,环保系统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必须随时准备应对舆论**。污染事件一旦出现,往往危害大、处置难、社会关注度高。此时,面对网络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真实与虚假信息鱼龙混杂的现实,如何提高政府环境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如何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舆论,如何更好地与民众对话,及时宣泄和化解网民的不满情绪,正确引导网络民意表达,树立环保干部队伍的正面形象,成为各级环保人需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风险为何正在加大?

高敏感度和低容忍度,目前几乎成为所有民生事件的共同特征。出了事,政府部门坐视不管不行,作为失当也不行。而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主管官员对事态的判断,对舆论监督的态度,是决定舆情应对得当与否的关键。为什么有些原本简单的事情,有关部门一介入反而变得复杂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点评认为,不少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远在及格线以下。在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因舆情应对不当而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信息透明度不够、反应迟缓、问责乏力、网络应对技巧匮乏等,是绝大多数民生事件中舆情应对不当的通病,反映出地方政府不威严、不冷静,面对网络舆情新形势不善于应对的现状。

在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舆情应对的观念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领

导干部互联网知识的普及程度,学会用“网言网语”和网民进行平等交流,充分把握和娴熟运用话语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透过网络舆情引导什么?

网络舆情热点往往是社会重大事件,或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众最想知道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真相。公众明白,网络不是法院,判不了案子。但是他们需要真相,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谁该负责任?现在怎么样?过程怎么样?后果怎么样?

知情权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但是,政府机关在这时候越不说,越掩人耳目,往往越容易出问题。遇到了问题,拖延不是办法,康菲漏油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掩饰也不行,因为在网络之上,没有秘密,掩饰的后果只能是欲盖弥彰。环保系统面对问题时应该说出真相,不能不说,而怎么说,就是对当事人觉悟、智慧和勇气的考量。

许多情况下,人们产生听信谣传的倾向和从众行为,是因为得不到来自政府方面的权威信息,或者信息太弱。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发现某种舆论动向的同时,以主渠道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以足够量的、优质的信息来影响公众,纠正畸变舆论,引导正确舆论,是一门

需要认真对待的必修课。

中国环境网在环境网络舆情领域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环境网是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环境领域的重要网站。多年来,中国环境网在环境新闻宣传报道方面发挥了快速、海量、持久传播环境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当前,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有效运用网络媒体将更有助于掌握公众舆论主动权。中国环境网作为环境保护部新闻宣传领域最前沿、最具潜力的新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在环境舆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期,环境保护部重点强调要支持中国环境网建设,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中国环境网承担着环境保护部网络舆情监测项目,在环境突发及应急事件中要成为信息和舆情上传下达的重要渠道。中国环境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建立环境舆情监控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环境舆情监管引导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做好环境舆情的收集、研判工作,为环境保护部及各地方环保部门提供舆情信息共享服务,争取把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放到最大,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第三篇:新形势下如何应对互联网建设和网络舆情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互联网建设和网络舆情

舆情监测http://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有效利用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个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舆论格局

1995年1月,我国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互联网的发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人类的第三次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据2007年有关组织的统计,传统媒体中,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第一媒体”。互联网的衍生品,特别是手机无线互联网也随之飞速发展。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0年0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3.84亿,增长率为28.9%。其中,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总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通过手机无线上网,特别是通过微博客这种形式,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而且不限于文字,还可以将现场拍摄图片、视频上传,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正在引起众多网民的青睐。可以看出,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由传统的被动信息接受向主动挖掘信息、传播信息转变。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舆情

实践证明,利用好互联网,可以极大提升党委和政府的执行力。一是采集民意。互联网上,各种意见可以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基层群众能把遇到的苦和乐集中反映在网络上,小到生产生活,大到时事政治,都会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表达意见不需要署名,不需要身份,相比较一些面对面的汇报会、座谈会等公开交流形式,减少了思想顾虑,网民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基于以上因素,从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收集到的网络民意看,绝大部分贴近事实真相,党和政府可以足不出户,不用微服私访就可以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情,大大提高了调查研究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2010年1月1日出版的新年第1期《求是》杂志,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文章《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文中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各级干部要学习和熟悉信息网络,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引导和管理能力”。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省,从2008年1月起就开展了“网络问政”活动,并于2009年6月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网络问政平台——奥一网,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所需,得到广东人民的垂青和厚爱,红遍大江南北。网站开通以来,截止到2009年12月未,“捎话汪书记”栏目收到民意6万8千余条,“有话问黄省长”栏目收到民意近2万条。就从松原市网民

表达民意的主要阵地“松原吧”来说,每天留言数也有几百条。前不久,人民网联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是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

二是汇集民智。地方的发展必须有智力、有智库,才能实现科学决策、科学发展。这个智力既有官方智库,也有民间智慧。俗话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民间智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智慧的主体,从孔子、孟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他们成为官方智慧前,无一不代表着民间智慧。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正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吸纳群众智慧,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力量源泉。2008年6月,胡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网民在线交流,听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也在中国政府网和网民对话,直接听取网民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建议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2009年,西安市政府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于9月初至10月底开展“问计于民”活动,公开收集对西安下一年发展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据西安市政府“问计于民”活动官方网站统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站就收到建言近4000条,点击达8万人次。前不久,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一言之善,贵于千金”的深情问计,引发了省内外朋友的献计献策热潮。目前,江西省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确定专门人员收集整理民智,分类呈送,使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的采纳。其中苏荣直接批示责成有关领导和部门办理、研究的就有36次,有的还进入了省委、省政

府决策层面,形成现实而巨大的生产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网民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所关心的公共事务、公众人物、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话题发表意见的舆论监督形式。网民通过网络舆论对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网络舆论的新特点,努力适应网络舆论监督的新要求。

1、掌控舆情。网络舆情具有传播快速的特点,某一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信息发布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几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因此,必须及时监测网络媒体议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本地的人和事,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查实网络舆论追问的核心问题,争取主动,抢占网络舆情制高点。

2、跟踪舆情。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后或者处置过程中,地方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是导致谣言扩散的过程。网络舆论热点特别是公共突发事件形成后,必须密切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在官方媒体(政府网站、报纸、电视)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公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不给虚假不实之词有可乘之机。如成都去年发生的“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仅两个小时,成都市政府就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当天连开三场,不断公布伤亡、救治和现场情况,让真相赶在传言之前。6月6日第四场发布会主动回应市民有关疑问,使质疑声音减弱。7日第五场发布会

认定“有人带油上车”,网民转而追查纵火者,民众的思路和情绪与政府逐渐合拍。最终这一突发恶性事件平稳落幕。

3、加强与网民的日常沟通。新形势下,加强“官”与“民”的日常沟通,已经成为疏解社会情绪、释放百姓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实践看,官方与百姓沟通得越好,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机率就越小。互联网这个纽带在这种形势下,正在成为各地加强官民互动的主力军。刚刚不久,南京市推出了90多个政府部门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开辟了政府与网民沟通的新路子。这90家单位在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的网络发言人论坛开设了互动版块,由各自的网络发言人担任版主。网络发言人在此平台上适时发布本地区、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开展工作交流。网民可在相应的版块内,向相关部门提问、咨询,各个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受理并回复网民建议、意见、咨询等网帖,受到广大网民的拥护。

三、工作建议

针对互联网和网络舆情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党委和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成立组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合各地相关部门职能,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信息公开,了解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解决网上信访问题。

2、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官方媒体网站建设,使其在网络

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快本地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扶持和培育属于本地的网络论坛、网络贴吧,用当地主流网络媒体规范当地网民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互联网建设包括手机无线互联网建设,从发展趋势看不容忽视。

3、加强“网上信访”工作。要把处理“网上信访”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提供有关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民意渠道和信息来源。必要时建立责任部门答复机制,及时在网上公布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以正视听、以解民怨。

4、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人权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第四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的功能的拓展,人人都成为互联网中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也数量级倍数的扩展。而目前互联网的自由性使得人们在发布自己的诉求和言论时无所顾忌,大多数人们在参与过程中无法认清信息的真实性,更多的仅仅是盲目的跟风和起哄,随着更多网民的加入,这种信息的传播面将更广、引起的后果将更严重,甚至能达到失控的局面。监狱的管理性质决定了大多数信息无法及时公布公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及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有关于监狱的舆情信息。如何能在网络舆情爆发前采取适当的措施,将舆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一、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网络舆情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参与争辩,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出载体的多样化,最常见的

有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转帖)、论坛、个人博客、播客、微博、QQ 群、微信等,同时,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表现出“海量、迅猛、不可预料”的特点,所以,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和应对网络舆情是从更高层次上减少负面信息的关键,要积极收集舆情,正视问题,理性应对,在网络舆情即将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时,必须掌握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网络舆情应对程序。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全面、准确、及时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设置网络监督员。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络监督员,不断培养熟知网络、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

二是发动群众。在一些行业或者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网评员,搜集、整理与监狱机关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定期汇报网络舆情信息。

三是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联系有影响的重点网站的管理员,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应对、妥善处理。

四是建设网络舆情搜集平台,通过论坛、电子信箱、微博、微信等方式让群众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过来,尽量不要将其扩散到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五是强化与各主流网络媒体和公安、监察院网监等的交流沟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以协作互补。

六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是应该将监测的重点放在本地网站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涉及本地的相关信息上。

七是要对舆情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全面了解舆情发生的大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对舆情的预判,同时与舆情直接关联人加强沟通,全面掌握舆情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舆情的实际察知。

八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共同参与舆情研判,确保对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二、完善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一)建立网络舆情值班制度。

1、监狱信息化管理部门设置专人(网络管理员)值班,及时捕捉信息,分析研判汇总。

2、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监狱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记录应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3、建设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实时搜集网络信息,并定期编写舆情报告,制定舆情疏导方案。

(二)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

网络管理员要认真整理各类舆情,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报宣传部门处理。特殊情况,直接向分管领导汇报。如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及时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煽动分裂国家、破环国家统一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教唆犯罪的;

7、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的;

8、损害党委政府声誉,影响我县安全稳定的;

9、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三)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制度。

1、通过新闻发布、狱务公开、调查处理等方式引导其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2、做好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利用网络管理员和宣传部门作为网络“写手”,将舆论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疏导,同时积极与相关网站联系进行删除或冷处理。

(四)建立网络舆情协作制度。

1、信息化部门和宣传部门负责搜集舆情信息,由宣传部门进行处理。

2、固定管理人员,培训网络“写手”。

3、做好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4、对违反网络安全法规或传播有害信息的人员,情节严重的交予公安部门查处。

(五)建立网络保密制度,预防内部信息泄露。

1、内外网必须进行物理隔离。

2、内外网U盘必须分开使用,不得将内网文件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尽心处理。

3、内外网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防木马软件。

4、内网禁止使用无线设备。

5、网络管理员必须定期对内网服务器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升级服务器系统,安装必要的系统补丁,预防网络安全漏洞。

6、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警察保密意识。

第五篇:网络舆情应对方案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舆情应对方案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尤其对学院招生的影响深远。结合学院的现状,特制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具体如下:

一、网络舆情对应系统流程处理步骤

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跟踪→信息归档

二、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宣传处日常检查

2、网友或师生举报投诉

3、学院网络监督员巡查

4、市公安局网警支队通报

5、市委宣传部通报

6、市教育局通报

7、省教育厅社政处通报

8、其它部门通报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手段主要有两种:

1、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敏感关键字、搜索与学院相关的页面等查找相关的话题。

2、人工手段:通过对重点网站、论坛、SNS、贴吧进行日常检查监控。对院内重点人员对进监控,查访。

三、网络舆情的信息分类

信息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害信息,另一类为无害信息。有害信息又可分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侵犯我院名誉权、知识产权或其它权益的;

10、其它格调不高、违反公序良俗等低俗信息的。目前工作的重点在于第9条(大部分属于泄愤类)。

无害信息也可分成二类:一类是咨询类,咨询各类问题,另一类是建议类,对学院的各类建议与意见。

四、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

依据公安及教育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除涉及上述有害信息1-7条必须删除外,第8-10条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经核实,内容确实违法,予以删除处理并对发贴者相应处理

2、经核实,属于言论过激,则针对言论内容做出相应处理

3、经核实,内容低俗,则针对言论者做适当的教育引导。对于无害信息,学院应严格按照《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网上咨询与投诉处理办法》执行。

五、网络舆情的信息反馈

各职能部门应及时将信息的处理结果向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通报。向院外上级部门反馈统一由宣传处负责。

六、网络舆情的信息跟踪

网络舆情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反复及多样性。对处理完毕后的信息应开展跟踪工作,查看是否有类似的信息在其它相关网站出现,或同一发贴者事后又多次发贴,是否做好发贴者的转化引导工作。

七、网络舆情的信息归档

网络舆情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其中包括重点监控网站列表、网络舆情监督员名单、院内重点监控人员名单、媒体黑名单等。

八、网络舆情的队伍建设 网络舆情应建立三支队伍:

1、由分管副院长、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团委、学生处、保卫处、现教中心组成的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协调、监督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

2、由各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组成的网络舆情思政教育队伍。各院系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应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由学生党建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组成的网络舆情监督队伍。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同时也为在网上制造正面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网络舆情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

1、宣传工作(部)处: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员日常管理与培训;对重点网站及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制订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向各部门通报相关情况;联合学生处考核相关辅导员日常工作业绩;处理相关有害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

2、党政办:依照《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网上咨询与投诉管理办法》监督各部门的信访工作;对宣传处转交的重大问题及时请示院领导;考核各部门的信访工作;确保院长信箱畅通、院长接待日公示。

3、学生工作(部)处:定期开展网络使用的普查工作,为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提供必要数据;完善学生的有效信息,重点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重点把握,开展关于文明上网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校内申请宿舍上网的学生审查工作;通过展板、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鼓励辅导员开通博客,微博,建立班级QQ群。

4、现教中心:对通过校内局域网上网的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做好一人一IP;安装客户端的过滤软件;配合学院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5、保卫处:及时向各职能部门通报院内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或警示信息,便于相关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查找有关发布有害信息的人员。

6、各院系:各辅导员应通过建立班级QQ群、开通博客、微博、加入人人网、贴吧、学院论坛等方式,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转变教育方式,切忌对学生粗暴教育或直接以删贴为最终目的,应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正当途径寻求诉求;切实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积极联络有关部门落实解决,防止出现群体性的网络泄愤行为;鼓励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通过网络发贴,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建立预警制度,重点监控心理疾病人员、受处分人员、平时表现较差人员。

下载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及利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舆情及其应对

    网络舆情及应对贺飞宇安徽省凤台县委党校 232100【摘要】处在网络信息时代,注定任何公共事件的泛起和传播都与网络有密切联系,而网络又是民意表达最为便捷的平台,目前我国正处......

    科学应对网络舆情

    科学应对网络舆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根据中国互联网......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作者:时间:2011-10-09 来源: 兴化市委宣传部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极速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人们表达......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的几点认识

    调研文章4: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的几点认识 --以印江自治县为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带给人们方便、快捷地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有效应对 网络舆情的对策思考 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越来越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

    浅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浅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逐渐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不难......

    正确利用网络演讲稿.

    现在可以说网络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使用工具,不可否认,网络对于同学们来说,的确产生了很多影响。但网络有利也有弊。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

    新形势下政法网络舆情分析

    新形势下政法网络舆情分析 作者:孙莉婷 纵观当前国内媒体环境,科技的高速发展促使新兴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繁荣,逐步形成了新的舆论格局。网民对政法机关、政法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