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时间:2019-05-15 04:5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第一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有许多的类型,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自闭症儿童完全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有的儿童会有变化的仿说,常常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有的儿童则会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还有些自闭症儿童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还有一些儿童则无法分清楚代词,或者不会使用“是”或“好”。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表现多样,家长要根据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

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3、训练言语机转: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二)对于立即仿说或延宕仿说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例如有些儿童只会仿说简单的音,家长就可以用一些儿童喜欢的食物比如饼干,或者玩具比如汽车作为强化物,让他练习说吃、饼干,或者说开、汽车等字词。反复练习,让他熟悉这些动作和语言的联系,增强他说简单句子的能力。

(三)对于其它类型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沟通不能离开情境,要发展语言,必须要有情境。

当家长进行情景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么说或回答才好。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性格、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每个儿童的差异很大,因此训练时也因该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家长朋友们通过耐心的训练,必定会有回报。

第二篇:自闭症语言训练方法

自闭症语言训练方法

自闭症的困扰,对于孩子来说,就如同无形中给孩子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并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对于父母来说,期盼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流利的言语,童年应该有的天真淘气来与这个世界交流对话,而自闭症只能让孩子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受到伤害。

想要打开孩子自闭的那扇窗,让孩子享受这个世界阳光的亲吻,自闭症语言训练方法有哪些?

一、亲情接纳,用心沟通。

要寻找语言训练的切入口,首先要让孤独症儿童从心里接受主训教师。为此,训练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兴趣喜好,设法与其沟通感情,获得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们才不会产生排斥心理,从而顺利接受训练。例如,对于一名初次来到语训室,面对主训教师大哭大闹的孤独症儿童,教师可以拿他最喜欢的食物与他沟通感情。让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二、游戏训练,互动模仿。

对于完全无语言发音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动作模仿,为发单音作准备。这一阶段的训练表达性语言训练前期,其间,主要通过各种口部动作模仿及呼吸训练游戏来完成。常用的游戏主要有:

1、口部动作模仿:利用“老虎吃果果”、“小兔打哇哇”、“嘴唇甜不甜”等游戏训练儿童模仿张口、闭口、抿嘴、伸舌、舔唇等动作。

2、呼吸训练类:利用“口吹蜡烛”、“吸管饮水”、“仰卧起坐”、“压腹发声”、“抓痒发声”等游戏增强孤独症儿童的肺部呼吸功能。

三、音乐陶冶,视动结合。

孤独症儿童由于缺乏沟通技能,而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而音乐恰恰能陶冶人的性情,诱发人的动力。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它可以成为孤独症儿童自我表达的媒介,丰富其自我情感,促进其自我成长,从而帮助孤独症儿童宣泄内在的情绪,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借助音乐,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注重的是主动的体验、参与和表达,而不是被动的聆听。

为孩子布置一片蓝天,就要给于孩子引导的脚步。自闭症的困扰让父母叹息,爱的源泉源源不断,唤醒孩子沉睡的大脑,迎接属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童年,只要爱的持之以恒,选择专业的言语机构,例如:香港东方启音言语治疗有限公司。

第三篇:提升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提升自閉症兒童注意力的訓練方法

文/楊宗仁(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一般而言,幼兒的核心技能約在兩歲以前就發展出來了。但許多自閉症兒童即使發展出口語能力,也不一定精熟這些技能,他們還需要特別的訓練。訓練的重點有三:第一是注意力,第二是模仿能力,第三是自我行為的組織與管理。

對於中低功能的自閉症兒童,要先由成人進行核心技能的訓練,然後再類化至普通同儕;對於較高功能的自閉症兒童,則可經由普通同儕直接訓練。

1.注意力的訓練項目:

社會性注意力:即給予兒童引導時,他會注意你或物品,如叫他的名字時會抬頭看人。

訓練時,可在孩子玩有趣的玩具時,叫他的名字,如果他不理你,可以拿起他正在玩的玩具,放在他的眼前,再逐漸的將玩具移動到你臉前,讓他注意你。你也可以將你的手指放在孩子的眼前,然後將手指移到你要他看的有趣物品上,再說「看」;也可以使用雷射指示筆,引導兒童注意看雷射光指向的物品。

再進階一點的,可以玩藏東西的遊戲,如將玩具汽車藏在手帕底下,然後問:「汽車在哪裡?」讓孩子將物品拿給你。總之,以各種有趣的活動,吸引孩子去注意周遭的人事物。

2.互動性注意力:

兒童會反覆進行某些行為,維持與他人互動的注意力,如輪流與人堆積木。

訓練時,可以與兒童玩他感興趣的輪流性遊戲,如大家輪流搔對方的癢,做到一半時,故意停下來不做,要兒童看你或者拉你,示意你繼續搔癢。或者玩「老師說」的遊戲,要兒童模仿你的動作,模仿之後,才會繼續下一個「老師說」遊戲;如果兒童沒有口語,只進行動作的模仿也可以,老師不要有口語的指令。也可以玩過關的遊戲,在每一關,都要求兒童表演設計好的動作,這樣才能過關。

總之,進行有趣的社會性互動,訓練兒童主動的行為,並將注意力放在互動上。

3.要求他人的注意力:

以非口語的方式來要求事情,例如以手勢要求別人拿東西給他吃。訓練時,可在兒童的周遭放一些他很想得到但拿不到的東西,例如放在架上高處的玩具或者食物,然後引導兒童指向玩具或者食物,以便大人可以拿給他玩或給他吃。

也可以將他喜歡的食物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但蓋子要旋緊,讓兒童打不開,讓他必須請求你幫忙,要他用手指向玻璃瓶,或者把玻璃瓶拿給你指向裡面的食物。也可以讓兒童盪玩「烤乳豬」(抓住兒童的手和腳左右搖盪)的遊戲,玩到一半停下來不搖,等兒童看你;如果他不看你,就用口語或者圖卡提示他要看你,要求他做一個「搖」的手勢,你再搖他。

總之,透過各種環境與活動的安排,讓兒童有求於你,藉此訓練他會以手勢或者動作來要求你。

4.分享式注意力:

會以非口語的方式來與人分享感興趣的事物,像是指自己拼好的積木,要別人欣賞。

訓練之初,先由大人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者活動,以一種誇張有趣的語調叫兒童「看」,當他看時,將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身上,然後說出物品或活動的名稱。

也可以在遊戲中,找出一個兒童常反覆把玩的玩具,每當他玩那個玩具時,就說出適合該遊戲的語句,但語調要誇張有趣,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之後,兒童應該會來接近你,以遊戲活動來吸引你的注意,希望你說出有趣的話。

分享式注意力是自閉症兒童比較弱的一環,因為分享式注意力沒有實質利益,它是一種情感性與社會性的分享,這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特別的困難。

第四篇: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

ABA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转载)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各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象,等活动。

开展一个应用性行为分析法(ABA)训练计划需要哪些人参与?在美国一般来说要组成一个“治疗组”。这组有至少三个人,这样可以保障他们一周的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可达到30—40小时。通常参与的人员是学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但有时也可以请亲戚来帮助。如果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当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学生。家长也是这个组的成员,但是不一定是直接来充当一对一的教师。也可能,家长自己先学会这种操作技能,再教给请来的老师,他的角色是参加每周治疗组开会。最好是,能先请专家来,一起设置一些合适的项目,帮所有训练人员(家长和其他老师)都掌握同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专家,家长可以自己通过看了书,了解了方法以后,就开始做。一个人只要有兴趣,有积极性和能够坚持就可以学会这个方法。

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ABA的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与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它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经典的教学方法是给孩子提供(看或讲)很多的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的“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的“信息”(比如两张动物的卡片和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是那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他们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的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提示(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的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向ABA这样的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他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的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是孤独症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需给他们以提示,给他们多次的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ABA这种方法更强调对孩子指令后,孩子须马上做出反应。因此,提示的技术就更具意义。比如,教一个孩子学会完成两步的指令(“拍拍手、拍拍桌子”,或者“站起来,把书放在桌子上”„„)时,孩子很可能只听从第一项动作指令或后面一项指令,所以,给出指令后,马上示范或手把手提示——让他先完成第一项动作指令,再完成第二项动作指令。有了这样的提示,孩子才对指令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要他能够完成了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还是要对他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以强化。强化孩子做出的正确的反应就是“操作训练”的第三环节——结果。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应不对,说“不好!”。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他也能正确做出反应。强化的使用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在操作练习两天以后的技能,如果需要提示的反应,强化的方式就用赞赏(对、很对;好„),如果没有经提示就做出的正确反应,就要多给强化,包括更多的夸奖及给他喜欢的东西(好吃的、玩具之类)。

上面这个例子提到了ABA另外两个特点(除了把技能项目分解成很小的步骤和使用提示帮助以外),就是强化和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强化: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的对他笑、并拥抱他,孩子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开始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给以食物、饮料)时,也要失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作用。教孩子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孩子最想要的)。强化物可以放在放在使孩子能够看到的地方,让他明确听指令就会有好处。但是不要说:“如果你听话,指出那个是公园,就给你吃糖”。这样好像是在讨价还价。最好是通过孩子在完成了应有的反应得到强化的经验,让他来接受你的这种操作方式。强化的目的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你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孩子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是“把火车给我”,孩子果真把火车拿给你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具体说明了什么样的动作反应“真好”)。反复练习是ABA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有些从事训练的老师或家长往往容易出现如下的“错误”,就是在孩子对指令只做出一次反应或回答以后,就换做另一个题目了。他们给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确”地做出了反应,并没有给孩子机会反复练习,以致达到能够无须提示也可以正确操作的机会。这样的训练是无效的。应该说,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孩子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在美国ABA老师训练新的技能时一般给孩子10次(包括有提示或不提示)练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每天了解有百分之几的反应是正确的,有百分之几的是错的。比如,教孩子认识房间的作用(“我们在厨房里干甚么?”“做饭”),开始教这个项目时,选一个房间练习10次。不过,连续十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没有意思。可以问几次后再问些不同的问题(比如,给他看一个房间或地方的图片,问他“这是哪里?“),然后再回到目标问题上。只是注意,在问不同问题前的最后一个目标问题的回答必须是没有提示的。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个项目中的几项内容后(比如学习“情感”的认识时,已经对“高兴”、“生气”、“难过”有了认识,下一步要求了解“不好意思”),除了增加和练习新的内容(反复给他出示一个孩子在做错事后而感到不好意思的图片,并问他觉得怎么样?)以外,还要随时穿插他已经练习过的话题。这样做有以下好处:①使练习不觉得单调(更有意思);②有助他记住学过的东西;③加强他对旧的和新的图片辨别能力。在反复练习时,要寻找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例子,使孩子所学的技能够得到泛化,另外也可增加孩子的兴趣。如果他在学《分类》,把不同分类的东西(水果,动物,交通工具,文具类等,或它们的图片)排好,找好几个水果,也找好几个苹果,西瓜,等的例子。这样用不同的例子,反复练习,也是ABA最强调的一点。

具体操作方法步骤: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包括多种类型的操作。不论你想教甚么,都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操作。他们包括模仿,理解和表达语言,认知概念,社会交往,生活自理,玩(游戏)能力,大动作,精细动作都可以用回合式教学(DTT)来从最基本的能力去教。在美国,孩子一般同时学10至20个项目,包括刚提到的每种项目。最好有效的是每周上20—40小时一对一的操作练习课。一开始,训练是以一对一为主,但是ABA也强调乏化,尽快开始加入小组或集体操作练习课。开始训练时,需要找一个视觉和听觉刺激很少的环境。比如,找家里(睡觉房间)的一个角落,在那儿放一个小桌子和两个小椅子,按照你的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几项要教他的技能或概念(可以参照下面提及的一些项目)。内容可以包括具体概念(名词:物品名称或图片里的物品;动词:自己的动作或图片里人的动作);比较抽象的概念(形容词:大小、颜色、长短,数字、情感„等)。训练技能项目的顺序的选择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开始应教与孩子自己有关的内容(比如:身体的部位、对家中人的称呼、房间里的物品„),然后再教更广泛的内容(如:房间或社会场所性能,常识„„在动物园里有什么?什么时候睡觉?医生是干甚么的?等等)。开始训练前,应该先简单地“测查”一下孩子对选定的练习项目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如果做几次,孩子都能够完成,这项联系技能就算通过了)。比如对《社会角色(医生、警察„)的认识和表达》的测查,先将几张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孩子指给你看哪个是医生、哪个是警察、哪个是农民,„„。如果这些他已经能够认识,再试他的表达能够,一个一个地问“他是谁?”如果他还不能讲出来,就可以给他安排《社会角色表达》的项目训练。

选择的项目应该包括模仿项目(一步模仿、二步模仿、声音模仿、口形模仿等等);理解语言/听指令(一步指令、二步指令、认识东西和图片,等等);表达语言(讲出物品的名称、描述图片或复述故事情节,回答有关对此问题的询问);认知概念(包括颜色、形状、形容词、代词、介词、性别、物品的作用、相同和区别、分类、回答“为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的问题等);社会交往(社交问题、交流社会信息„,学会问问题,转告语言等);生活自理(洗脸,洗手,刷牙、做饭等。都可以分解目标,分成很小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训练);休闲、游戏(排列积木、讲故事„„等)。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

项目: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①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②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握双手 拍腿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跳 抱臂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敲椅子 插腰 拍头 摩擦手掌等

③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④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摹仿口形的运动: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② 边示范边说:“这样做。”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 伸舌头 噘嘴 磕牙齿 吹的动作 笑

吻 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② 跟别的其它项目一样,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配对、区别物体 A.配对(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主义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③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同时叫他配对,“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以强化。

B.配对(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 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一个勺子,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的距离孩子一样远。

③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一件东西相同)给孩子,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④ 如果他摆得不对,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说∶“不对”并且重复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让他正确摆放。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⑤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再练习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C.配对(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 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为的是不要使孩 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图片(领悟和表达)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

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确定他已注意。② 说:“指出(图片上的)„„”。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他正确指出,并予以强化。④ 强化和提示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B.表达:能够说出图片里的物品名称

第五篇: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教学策略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教学策略 壹、前言

语言沟通发展一直被认为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宋维村,2001),自闭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和发展性语言方面有显著的问题,五、六岁是无口说语言者学会说话的关键期,研究指出如果儿童在五、六岁前能接受合适的疗育介入,则完全没有口语的自闭症儿童的其中70%之儿童可学会一些表达性语言。此外,若自闭症儿童在五岁前能获得一些功能性语言,则可预测出其之后的发展是朝向正向的发展(曹纯琼,2001),由此可知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笔者任教于资源班,今年普通班来了一位自闭症的学生—小婷,在普通班与同侪间的互动与沟通明显有困难,这对于普通班老师和家长而言都是一大挑战与困难。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策略,为达此目的,本文首先介绍自闭症的语言发展问题;其次,探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教学技巧及策略;最后,分享语言教学策略的实例,以供参考。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问题

根据我国身心障碍及资赋优異学生鉴定标准(2002),其中第十二条定义指出自闭症,指因神经心理功能異常而显现出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其鉴定基准如下:(一)显著口语、非口语之沟通困难者。(二)显著社会互动困难者。(三)表现固定而有限之行为模式及兴趣者。语言功能的发展缺陷是自闭症儿童难以改善的问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差异极大,但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以及语用的部分都有迟缓受损的现象,就以下三方面做描述:

一、在语言理解方面

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对于理解抽象词汇较困难,像是形容词、抽象的名词及动词等,而对于具体的名词及动词则呈现较优的理解力(张正芬,2002;唐咏雯,2002),Schoopler(1995)也提到自闭症儿童在语言理解的困难,包括了理解长句困难,照护者需用简单、明确的表达方式,并配合实际物品來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引自杨宗仁、张雯婷、江家荣译,2003)。因为无法理解他人的意思和背后的含义,所以常常会错意,或让人以为自闭症孩童难以亲近,也造成自闭症孩童在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方面有严重的问题。

二、在语言表达方面

在语言表达方面,自闭症儿童学习的歷程也和一般正常儿童相似,从简单的仿說,到能够說出简单的字词,甚至到句子。不过,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的问题在于常出现非惯例性口语行为,包括了仿說,隐喻式语言以及不停问问题(林迺超,2002)。Paul和Sutherland(2005)则认为,自闭症儿童的仿說情况,常常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别人的意思,或是他们还未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去回应。另外一种则是隐喻式语言,与当时的情境毫无关系,但可能隐含着某些意义,如:说「下雨」就是表示要尿尿。他们也常常出现电报式语言,说话时,无法控制音量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等,音调也极为单调,并缺乏手势和动作。因为自闭症孩童缺乏足够的词汇和语汇能力,因此造成语言表达有困难,容易产生鹦鹉式语言和隐喻式语言,对照顾者而言,有时后会不容易了解自闭症孩童所表达的需求,因此造成双方都不愉快。

三、在语用部分

语用问题主要包括了:不懂得使用语言來达到沟通功能、所使用的沟通模式不被他人理解,以及缺乏沟通意图(林宝贵主编,2004)。Arons和Gittens(1992)也指出自闭症儿童对问题有困难,语言輪替上有缺陷,自闭症儿童有意图想要达到语言輪替,但是他们却常常說出与问题无关的答案。自闭症儿童常会出现仿說问题、仿說问题中的部分字词,或是回答与问题相关,且是他们有兴趣的内容,像是电视内容、卡通或歌曲(引自葉琼婷,1999),有些自闭症孩童虽然具备语言,但却不会运用沟通功能,也欠缺主动沟通的意愿,在与同侪的相处上,很容易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况。另外,自闭症孩童对于正确语言的使用上也有困难,例如使用同一句话应付各种情境,只要是他不愿意的事都会说「我要尿尿」,想要回家就说「我要尿尿」,害怕也说「我要尿尿」,这是因为缺乏组织能力与不懂得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参、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技巧及策略

教学策略的实施应先评量儿童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先备起点,再找出其发展迟缓的问题,进而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修补、矫正及治疗,锜宝香(2006)整理国内外学者文献提出语言的相关技巧或策略如下:

一、直接教学法

示范某一语言结构,应用线索提示,并诱发儿童模仿、提供增强、再示范正确的语言形式、纠正儿童等教学步骤来改善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将所要教导的材料和知识直接交给孩童,如要孩童学会「我想要…」的句子,便可以拿很多实物提供线索诱发孩童主动说出语句「我想要饼干」,待孩童说出后再给予增强,若孩童说错则给予正确的示范,以此类推,让孩童习得语句。

二、情境教学法

在自然情境中训练儿童的沟通能力,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将语言或沟通技巧带进一般语言或沟通互动中,在语言及沟通产生的自然情境中,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达成其沟通意图,即是最自然的增强方式。苏盈宇(2003)亦提到教师为使自然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能够达成教学目标,需注意下列几项主要特征:(1)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教学,不论是在学校、家庭或社区,(2)语言训练的内容必须是功能性的,(3)以孩子有兴趣的主题为教学内容,(4)涵盖明确的教学目标,(5)提供自然的反应结果,(6)安排环境,提供孩子沟通的机会,(7)训练者应为儿童的重要关系人,例如:父母、老师或照顾者,(8)包含类化的介入计画。

三、平行谈话

当孩童专注于某件事物或某个活动时,描述孩童正在做的活动或是注意的事物,让其听到正确的语言。例如:小婷正在玩扮家家酒,老师就说:「小婷,妳有粉红色的瓦斯炉和黑色的锅子。」,描述正确的情境与事物,刺激孩童的语言连结,让孩童学习正确的语言。

四、提供讯息的谈话

提供讯息的谈话乃指将其他人所说的话语解释给孩童听,有时候在教室、团体活动中,有较多人参与沟通交谈时,可以使用此策略。有时候班上进行综合课或体育课时,老师可以将其他小朋友说的话解释给孩童听,让他知道现在在进行什么活动,也能较融入班上的学习。

五、示范

示范者说出目标语言结构,要求儿童仔细聆听,在听过多次语言训练目标之后,再创造情境让其自发性使用。儿童并非只是仿说,他们需将示范的语言结构应用在类似、新的情境。可以利用图卡,先进行示范给孩童看,确定孩童学会之后,再利用不同主题的图卡,诱发孩童说出正确的语句,提升语汇能力。

六、扩展

自闭症孩童常常会说出语句破碎、概念不完整的话语,因此示范者可以在语意不变的情况下重复他们所说的话语,此种教学技巧即扩展,孩童说出某些话语之后,教师根据其所说的话语内容、词序再整合,以更精熟、完整的语句形式重述其话。当孩童复述教师所说的完整话语时,教师可顺势再将该话题延伸,说出上下文语意相关的句子。如:「喝水」,老师便可以说:「小婷想喝水」,接着再延伸语句,「刚刚上完体育课,小婷口渴,想喝水」,藉由延伸语句,让孩童得到更多不同经验的对话,拓展语言的词汇库。肆、自闭症儿童实例分析

个案小婷为自闭症儿童,目前就读普通班一年级,首先详述小婷语言发展问题,接着根据其语言发展问题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再观察实施成效并加以修正检讨教育实施方案。

一、语言发展(一)语言理解

小婷对于抽象词词汇与概念较不懂,也无法了解话中所隐含的意义,例如:老师说:「你给我坐下试试看」,小婷便会真的坐下,因为她听不懂话中所隐含的意义,在语文学习方面,造样造句或是造句常常无法自己造出句子,而完全背诵课本的句子。另外,对于指令的理解必须要引导多次,边下指令边配合动作,才会比较了解,例如之前教导柱体滚动,小婷对「滚动」一词无法理解,因此便需要配合实物的引导,才能比较完整习得概念。(二)语言表达

常会有鹦鹉式的语言,老师说下课了,小婷便会跟着说下课了,老师说:「小婷去拿削铅笔机」,小婷便跟着复述:「小婷去拿削铅笔机」。另外,有时会产生隐喻式语言,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但却有含义。例如:小婷在家,如果说「开始了」,就表示看电视的时间到了。在说话方面,有电报式语言,无法控制音量大小,音调极为单调。(三)语用部份

语言的使用通常只使用于制式化的使用,如:我要喝水、我要尿尿等等,较少使用于情意上的表达、主动与他人分享经验,或评论意见等。使用词汇较少,有时因固着行为会重复的讲同一句话,直到得到回应。因为说话僵化与不懂得如何使用语言和沟通来与他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策略(一)使用教学技巧

小婷目前就读普通班,因此在课堂上普通班老师以直接教学进行教学,而针对一些比较抽象或复杂的概念或句子再到资源班进行补救教学,同时也辅以情境教学,不管在学校或在家里,普通班和资源班老师与家长都会随时与小婷沟通,并教导新指令,让小婷反覆练习,试图让小婷在自然情境中,表达自己的需求而达成沟通的意图。(二)辅以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使用在学校与家里均同步实施,由普通班老师、资源班老师与家长共同执行。首先利用平行谈话减少鹦鹉式语言对话和隐喻式语言,当小婷专注于某件事物时常常会重复同一句话,如玩办家家酒,她会一直说「这是锅子」,当她又开始重复时,便会转移问题问小婷,「那这是什么呢?」,如果用隐喻式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则会马上纠正,并告知正确的语言,让小婷再重覆复述一次。在班上上团体课时,普通班老师会将其他小朋友说的话解释给小婷听,或跟小婷解释现在在进行什么活动,增进语言理解能力,使其更能融入班上的学习。

再者,针对小婷音量大小无法控制的问题,在进行示范教学活动时,也会刻意提醒与改正,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学到新语句,提升语汇能力,更能改善说话技巧。由于小婷语用的能力极为缺乏,因此使用扩展的方式教导小婷学习更完整的语句及得到更多不同经验的对话,更进一步改善说话僵化的问题,提升主动分享的意愿,拓展语言的词汇量并建立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研究证明语言和沟通能力可预测孩子未来生活的整体表现,众多实证研究皆指出沟通能力是可透过教学而增进(Bondy&Peterson,1990;Purkey,1999),另外,Guralnick&Bricker,1987;Solomon,Wilson,&Galey,1982也提出研究显示以「修补、矫正、治疗」观点为基础的语言介入可有效的提升轻度及中度语言发展迟缓或障碍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引自锜宝香,2006)。这些教学策略在学校和家庭都同步实施,透过老师与家长和语言治疗师的合作,在任何情境与任何时间都积极诱发小婷沟通动机,学习正确沟通方式,已有显著成效,小婷在普通班也慢慢建立人际互动技巧,更能融入班上的学习。伍、结语

语言疗育的历程包含下列两大重要的观点。第一,促进类化,将刺激反应类化至未受过训练的情境中。第二,自己有能力帮助语言的学习,与幼儿互动者要考虑提供的知识是否是幼儿已经知道的,以创造一个较不需冒险的学习经验,及提供鹰架帮助学生学习(林宝贵,2004)。由此可知,提供自闭症孩童适当的教学策略,诱发其沟通意愿,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实在刻不容缓。而引导者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良好的环境,陪伴孩童成长,唯有学校、家庭、医疗体系三方面环环相扣,三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沟通能力的进步,能提升自闭症儿童主动表达的意愿,也能够改善其口语表达、沟通的相关能力,进而可以增进其人际互动的品质与人际关系的建立,促使自闭症孩童更能融入班上与同侪共同学习,达到良好的成效。

下载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精选5篇)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群孩子,这些孩子看上去很聪明,有的孩子两岁就能认一些汉字,背几十首古诗词,常被誉为神童。但渐渐地就不与同龄孩子......

    3-4岁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计划

    3~4岁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计划 中国孤独症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7-10-25 [点击1315次]需遵守的总原则: 1. 每次上课中伴随目光对视训练。 2. 在执行复杂指令前先将每个步骤与......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样例5)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 一、训练顺序: 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5篇

    自闭症家庭干预训练方法 1.语言训练法 当患儿无意识地发声,家长就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以鼓励患儿继续发声,也可以发出某种患儿已懂的声音,引发患儿发声的兴趣;当患儿跟着发声时,家长......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

    关爱自闭症儿童

    全程导医网携手淮海爱舟康复托养中心,关爱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外人难以理解,因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多数自闭症儿童在二、三岁就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具体表现......

    自闭症儿童心得

    阳光学警——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心得体会 昨天下午,作为阳光学警的成员,我有幸参加了大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儿童主题公益活动。 从中午坐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一......

    关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题目: 特殊儿童个案研 关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题纲 第一部分:论述自闭症儿童的概念,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论题“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存在的障碍及核心障碍......